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873671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075 (2).doc(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疆伊犁州伊犁恒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恒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地点 新疆伊犁州伊宁市英也尔乡北山坡陶瓷工业园内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单位:伊犁恒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法人代表:涂银辉(伊犁恒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1.1.4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建设日产90000平方米,年产2500万平方米的高档墙地砖、内墙砖、西洋瓦、广场砖生产线六条,主要进行六条生产线的炉窑、车间、附属配套设施及设备基础等工程的建设,购置并

2、安装建筑瓷砖生产线设备,完善厂址范围内公用配套辅助工程。1.1.5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其中一期建设投资8000万元,二期建设投资9000万元,三期建设投资8000 万元。1.1.6项目建设期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恒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008-2011年,其中:第一期日产20000平方米的高档墙地砖生产线,建设期为2008年-2009年;第二期日产40000平方米的高档内墙砖生产线,建设期为2010年;第三期日产30000平方米的广场砖、西洋瓦生产线,建设期为2011年。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伊犁恒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于2008年注

3、册成立,是伊宁市边境技术合作区2008年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由原江西瑞州陶瓷有限公司和高安瑞鹏陶瓷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组建而成的子公司,两家企业有多年的陶瓷产品生产经验,是高安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企业率先选择在伊宁边境技术合作区中亚国际陶瓷产业园区投资兴建六条大型的内墙砖、外墙砖和地砖生产线。两家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之公司重视人才引进,使公司从事建陶产品的开发有了人才贺资金的保证,只要公司按照“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高速度综合配套发展建陶工业”的指导思想,“带动一方经济,造福

4、一方人民”的不变初衷,瞄准目前我国高档墙地砖和高档内墙砖生产工艺的现状,抓住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形势,给予民营企业较大扶持贺宽松的政策的这一良好发展契机,以及高档产品广阔的市场容量贺无限的市场前景。在今后的发展中,公司将坚持以人为本,走品牌战略。将传统工艺精髓与现代化设备、现代消费者审美相结合,坚持“好品质、好生活”的品牌理念,不断加大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权利打造伊犁墙地砖行业的第一品牌。1.3项目建设条件1、该项目场址拟建在伊宁市西部行政界线为界,南以伊清高速公路和218国道为界的界梁子牧场及南台子荒山坡地,场址土地主要为荒山和草地,为丘陵地貌,高差明显,土壤营养

5、成分含量较低,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不高,为伊犁州、伊宁市工业规划用地,总占地面积约1万亩,场址适宜修建工业厂房等建筑物。2、场址范围附近及伊犁州范围内建筑陶瓷所用主要原料资源丰富,规划用地水、电供应有保障,项目建设地点周边交通条件便利,有利于项目建设。3、产品市场前景良好高档墙地砖、高档内墙砖、西洋瓦和广场砖,其高雅的装饰性能,独特的装饰性能,独的装饰效果,理想的光泽度和晶莹透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及家居场所,包括家庭居室、楼宇厅堂、室内内墙、地面及广场等,比一般的产品在用途的广泛性更胜一筹,亦深受国内外用户认同与欢迎,产品市场容量巨大,前景看好。4、工艺技术及设备选择本项目采

6、用目前国内普遍应有的干法成型湿法制粉工艺,大吨位球磨制浆,喷雾干燥制粉,大吨位全自动压机成型,多功能施釉线施釉,丝网印花,辊筒印花。明焰气烧超长宽辊道窑快速烧成等技术。采用煤气发生炉制取的冷煤气作为原料,耗能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且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先进。5. 拟建项目属于产业政策调整目录中允许类项目,生产设备、工艺、规模均不属于国家限制类、淘汰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项目建设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住宅产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住房的改善,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2008年奥运会、20

7、10年上海世博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城乡综合实验区等重大工程和决策的建设实施,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建材行业的支柱产业建筑陶瓷仍将保持较快地增长。与此同时,由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劳动生产力等种种因素的变化,造成其生产成本的增加,美、日、西欧等各发达国家相继降低本国产量,使得近年来这些国家建筑陶瓷出口量减少,造成了欧美市场的供应缺口,进口量猛增。加之,一些国家建筑陶瓷产品进口税率的降低刺激着建筑陶瓷产品的国际流动,这给中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带来了机遇。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建筑陶瓷产业形成了以广东佛山、山东淄博、福建晋江、四川夹江以及华东地区为主的不平

8、衡的发展格局。其中广东1个省曾占了全国总产量的50%60%,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河北、四川、河南、江苏等8省的合计产量一度占了全国总产量的93%。然而随着建筑陶瓷企业的战略转移,这一发展格局正被逐渐地打破。目前规模以上的建筑陶瓷企业都在酝酿着寻求新的生产基地,形成更有效的原料、燃料保障基地或更利的市场辐射要塞,从而形成了产业的战略转移,通过转移进行新一轮的扩张和生产力重新布局。2007年,我国进行战略转移的建筑陶瓷企业有22家,总投资额达211.2亿元。预计20082009年将会迎来建筑陶瓷产业新一轮战略转移的高潮。伊宁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古称“宁远”,位于中亚五国交界处,是内地产品撬

9、动中亚市场的一个强有力的“支点”。中亚建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消费能力远远高于新疆及内地市场,出口价格是国内市场价格的4-5倍,尤其是釉面砖产品在中亚需求特别旺盛。伊宁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把建筑陶瓷产业作为市域经济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力度开发建设中亚国际陶瓷产业基地,努力把伊宁打造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建筑陶瓷产业专业基地和清洁生产示范基地。整合全市建陶产业资源,有选择地吸纳沿海建陶发达地区结构调整的转移资本,将伊宁市建成为立足新疆,辐射欧亚两大洲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基地的核心区域布置在市域西部的界梁子牧场及南台子荒山坡地,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建陶产

10、业从跟随式发展向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产业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加大清洁化生产程度,加快技术升级,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拓宽国内、国际市场,全面振兴伊宁市的建筑陶瓷产业。发展建筑陶瓷产业既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部署,也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发展规划。同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恒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日产9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建设项目”有利于完善建材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1.5可研编制范围及内容本报告着重对项目的产品市场、建设条件、工艺技术、设备选择

11、、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土建工程等进行估算与分析评价,提出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决策。1.6可研编制依据1.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组织编制,2007)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制定,国发200737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1996)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5.关于发布卫生陶瓷等六项环境产品技术要求的通知(2003)6.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2008)7.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建材类)(2006)8.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

12、展和改革委员会)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0.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1.伊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1.7结论1.本项目拟建规格与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要求,项目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先进可靠,建设条件具备,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项目财务效益较好,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建成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可行。2.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5.1年(税后);全部投资收益率26.08%。不确定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

13、业基准收益率,本项目在财务上可行的.3.该项目的实施符合伊犁州对外开放和优势资源转换发展战略,对伊宁市陶土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扩大我国优势产品向西开放具有县市和潜在的意义。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1生产规模万平方米25002产品规格地砖800800、10001000、内墙、外墙砖250330、300450、112255、200100、19545、140280西洋瓦200200、3004003全年生产天数天2784主要原辅材料(年用量)全年用坯料T2640005全年用色釉料T40006动力负荷KW5600全年用电量万KW小时4000全年煤气用量万

14、立方米13400全年用水量万吨507生产车间建筑面积平方米989208年销售收入亿元3.259定员人80010总投资亿元2.511投资回收期年5.1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所在地概况2.1.1伊犁州及伊宁市自然概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成立于1954年,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是全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人,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等47个民族成份,其中哈萨克族占25.5%,汉族占45.2%,维吾尔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锡伯族占0.83%。“花城”伊宁市是伊

15、犁州的首府,建于1952年,总面积575.4平方公里,城区建成面积22.5平方公里。市辖8个街道办事处、6个乡,1个镇和3个渔、牧、园艺场,生活着32个民族的34万人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天山山脉在伊犁行政区域的东端,分为南、北两支向西延伸环绕本区,形成了本区域北、东、南三面环山,谷地开口向西的态势,呈现出明显的楔形地形地貌。伊犁河既是一条国际河流,同时也是新疆最大的一条内陆河。它由巩乃斯河与特克斯河汇集形成,行至巩留雅马渡从其北侧接纳喀什河,自东向西蜿蜒而过,国内流程近200余公里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巴尔喀什湖。伊宁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长,春秋短,绝对最高气温37.9摄氏度,绝对

16、最低气温-37.2摄氏度,年平均气温9.2摄氏度。伊宁一年的常风向为东北风,一年四季都有大风。3至5月八级以上大风平均日数7.5天,最多达28天,占全年的79%。秋季有特大风,极端最大风速达40米/秒。土壤冻结深度62cm,年平均无霜期90180天。平均无霜期159天,绝对无霜期140天。积雪较稳定,冻土不深,积雪冰冻日数年平均98天,最多147天,最少53天,最大积雪厚度89厘米。地耐力为450KPa,根据中国地震峰值加速度图,伊宁市的抗震设防烈度编组为第二组,度区,动峰值加速度0.15g。按土壤普查的分类系统,伊宁市的土壤主要类型是潮土、灌耕土,其他还有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亚高山草甸土

17、、草甸土、沼泽土等土壤类型。其中潮土及灌耕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绝大部分。伊犁河谷地处天山西部,位于西天山成矿带,北部有准噶尔板块,南部有塔里木板块,中部夹伊犁板块,成矿条件较好,构造上属于伊犁微型板块及其北缘活动带,从北到东分布有大体东西向的博罗科努金、铜成矿带;阿吾拉勒、巩乃斯金、铜成矿带;那拉提金、锰成矿带;哈尔力克山金、镍、锰、铂成矿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矿种多达九类86种,其中28种具有工业储量,煤、金、铜、铁等的储量在新疆占有重要份额,现有新疆最大的金矿阿希金矿、全国规模最大的铜矿阿舍勒铜矿,具备建成我国西北重要矿产基地的条件。伊犁州煤

18、炭资源丰富,煤炭上表资源储量25.7亿吨,已探明储量210亿吨,其中1亿吨以上的井田(勘察区)7个,远景预测储量为4771亿吨,主要分布在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尼勒克等县。伊宁境内煤炭属低灰分的高挥发分烟煤,硫分大都低于1.00%,为低硫和特低硫煤,发热值在55006200大卡之间,为良好的动力用煤和化工用煤。各矿原煤可选性都较好,适宜加工生产超低灰煤。伊宁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民航为框架,东西贯通、南北交汇的开放性大交通格局。公路方面,218国道贯穿全境,高等级公路畅通无阻,清霍高速公路正在施工建设中,计划于2008年底通车;铁路方面,精伊霍铁路于2004年9

19、月12日动工建设,预计精河至伊宁市段将于2008年10月完工运营,伊宁火车站将成为精伊霍铁路沿线最为重要的客货运站点;航空方面,现有乌鲁木齐至伊宁支线航线,每日最多可达十五个班次。2.1.2伊宁市经济发展概况2007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产总值52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147.6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188.32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191.29亿元,增长13.7%。州直生产总值235.63亿元,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58.88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81.42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95.33亿元,增长13.8%。全州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

20、年的30.5:32.3:37.2调整到28:35.7:36.3,其中州直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25.3:33:41.7调整到25:34.6:40.4。伊犁州人均生产总值12189元,增长12.8%,其中州直人均生产总值9618元,增长12.8%。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伊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式实施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重大战略部署的制定,沿桥经济带的战略作用愈加明显,处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的伊宁市,应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从现实和可能出发,确定伊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伊宁市是中国西部的主要窗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新亚欧大

21、陆桥经济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伊宁周边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具有相当优势,是新疆辐射中亚、西亚及欧洲的重要枢纽。另外,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及沿桥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其区位优势日渐明显。建设西部工业新城是伊宁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定位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建材产业作为伊宁工业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我国建筑陶瓷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的需求更是呈现急剧膨胀的趋势,伊宁市发展建筑陶瓷产业潜力巨大。为抓住机遇,承接建筑陶瓷产业转移,伊宁市提出了大力发展建筑陶瓷

22、产业的构想。这一构想的实施对于伊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对于伊宁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对于实现伊宁在新疆乃至西部地区崛起的宏伟目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2.2.2承接建筑陶瓷新一轮战略转移的需要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建筑陶瓷产业呈现转移态势。一方面,广东、山东、福建、上海等主产区受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23、部分建筑陶瓷企业不得不重新选择低成本投资生产基地。陶瓷产业是能耗大户,产品成本结构中燃料、原材料成本所占比例高,而佛山周边的陶瓷原材料已基本消耗殆尽,需要到较远的地区甚至省外采购,部分企业已将生产基地迁至省内清远、河源和肇庆等地,有的甚至迁至国内其它省市。另一方面,一些陶瓷产区受当地政府城市发展的需要,重新对工业产业结构定位,实施“优二进三”战略,使一些能源、原料消耗的粗放型的企业外迁,从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提高城市品位。上海斯米克陶瓷有限公司已于2007年9月在江西丰城新建厂区,分期投资10亿元建设“江西斯米克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因城市发展转型的需要,停止了对新建、扩建建筑陶瓷项目的审批,提

24、出将陶瓷企业外迁,从“总部经济”的角度,将佛山打造成为一个陶瓷研发中心、陶瓷产品展贸中心和陶瓷物流集散中心。上海、佛山等沿海地区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的转移,为中西部的建筑陶瓷基地承接其战略转移、加快自身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位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上的伊宁市,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周边公路、铁路发达,是承接建筑陶瓷产业转移的理想支点。2.2.3形成并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需要陶瓷产业实质上是优选现有的或具有形成产业集群可能的区域,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条件的地区,营造适宜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的区域环境,实施优惠政策,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形成优势明显、成长性强的产业集群。基地内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

25、新陈代谢能力,对外界的变化反应灵敏,能够迅速将市场需求信息、新技术转化成产品并推向市场。同时建立与之配套的技术服务、贸易流通等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实现陶瓷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的相互促进,并形成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项目建设是迅速形成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并发挥集群优势的需要,建设陶瓷产业基地已势在必行。2.2.4发挥区域优势,满足周边市场的需要从建筑陶瓷产业布局来看,该产业原材料、燃料消耗大、产品体积大、重量重,对交通运输业的依赖程度高。因此,在选择厂址时,应尽可能靠近市场,靠近原材料及交通运输方便、物流畅通的区域。伊宁处于欧亚要冲,有效幅射区域广,紧靠中部腹地,是承载沿海产

26、业梯度转移的理想之地,是新疆与中亚及欧洲经济互动交融和物流的必经之地,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目前,全国建筑陶瓷生产能力约50亿平方米,消费市场约1300亿元。新疆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省自治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及城市公共建筑设施投资逐年增加,增加了墙地砖的需求量,新疆现有墙地砖生产企业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缺口大约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而且随着新疆和中亚及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市场缺口逐年增大。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新疆及中亚、俄罗斯对陶瓷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5亿平方米。如扣除新疆及中亚、俄罗斯本地企业生产量,预计建筑陶瓷市场缺口将达到12亿平方米左右。沿新亚欧大陆桥辐射区域还可到达西亚

27、、南亚和欧洲市场。而陶瓷生产企业大多分布在广东、山东、福建、四川、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新疆尚未形成一个上规模的建筑陶瓷工业生产基地,此外随着上海、佛山建筑陶瓷企业的外迁,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建筑陶瓷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的启动给予了建筑陶瓷产品一个新的销售空间,农村人口对建筑陶瓷的需求日益旺盛。据调查,绝大部份的农村居民在拥有一定的现金收入之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造房子,要建房子,当然就需要建筑装饰材料。新疆目前处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将带来具大的市场需求。所以,伊宁开展中亚国际陶瓷产业基地建设是有必要的。2.2.5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招商引资吸

28、引力的需要陶瓷产业基地建成后,基地企业按照产品和相互间的关联布局,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得以优化,基地企业享有一个外部协作条件良好、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明晰合理的经营环境,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效益。创建基地优良的投资环境,使之成为资金、技术、市场、信息、政策的良好载体,吸引建筑陶瓷产业结构调整的转移资金到基地来投资。另一方面,基地企业的聚集可以加强相互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各取所长,促进技术进步;同时形成竞争环境,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2.2.6提高公用设施使用效率,降低综合成本的需要陶瓷企业若零散地分布在不同区域,必然导致设施的使用效率低下,这既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生

29、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更是企业的致命伤,企业太分散无法集中有效地对其进行处理,对周边良好的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建设中亚国际陶瓷产业基地,企业按照产品属性、类别进行合理布置,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公用设施均可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各种污染物的集中处理,既保证了达标排放,又降低了处理费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2.7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伊犁州已形成纺织、能源、建材、皮革、食品、机械、矿冶、化工、造纸等众多门类工业体系。但伊宁市仍是一个农业市,工业基础薄弱。基地借助伊犁州的工业基础,将对伊宁市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建筑陶瓷产业的影响力系数

30、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产业关联度较高,在满足建筑业所需产品消耗的同时,生产过程中又大量消耗其他行业的产品,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促使地方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项目目标的实现将使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随着传统企业的改制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失业工人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途径是外出务工。中亚国际陶瓷产业基地的建设为伊宁市及周边地区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门路,这对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2.2.8实施陶瓷行业清洁生产的需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

31、以及原材料紧缺、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承受能力已近极限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对于人均资源不足、粗放经营的现状,进行清洁化生产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能耗大、污染严重、原材料紧缺的我国建筑陶瓷产业而言,发展清洁化生产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从建筑陶瓷产区的发展角度而言,新兴产区的发展不能再走老产区的老路。为了进一步做强陶瓷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伊宁市政府决定将中亚国际陶瓷产业基地打造成一个“陶瓷清洁生产示范区”,以现代化工业区与生态型示范区、新型城市景观区相融合的规划理念,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准入门槛,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落户基地的陶瓷企业通过清洁

32、生产可以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保证对地方经济拉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第三章 市场分析3.1需求分析1、西北五省建陶市场状况西北房地产开发正处于发展时期。西北五省区人口近1亿,城市人口约3000万,城市居民家庭建筑装修需求日趋增强。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低于20m2,按建设小康人均35m2的住房标准估算,每年将出现3亿m2左右建筑陶瓷产品的市场需求,并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新疆及伊犁建陶市场状况(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007年人均GDP15450元,合2164美元,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国土面积166.04万平方公里

33、,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自治区。2005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为20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7万人,占37.2;乡村人口1263万人,占62.8%。2007年上半年,新疆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52.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7个百分点,比西部平均水平高26.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西部地区第一位。房地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10.3%,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新疆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增长态势,改变了前几年投资总量徘徊不前,增速低迷的状况。2007年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7%,1-4月增

34、长40.6%,1-5月增长70.6%,1-6月增长63.2%,增速呈逐月走高态势。2007年,新疆城镇新增住房面积达1660.45万平方米。按照目前国内的平均水平3M2/人预测,新疆年建筑陶瓷的需求量为。(2)2007年末伊犁州总人口434.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3万人,按照目前国内的平均水平3M2/人计算测,伊犁地区年建筑陶瓷的需求量为。3、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及其延伸市场情况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东海以连云港为主的港口群,西至欧洲西海岸以荷兰鹿特丹为主的港口群,全长10870公里,总覆盖面积5071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6;现有人口4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75;国民生产总值达13万

35、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2;对外贸易额2万亿美元;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56,从我国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地区分两条线路通往欧洲。亚欧大陆桥路线图 一是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西欧;二是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到西欧。中国至西欧途经国家人口及GDP一览表国家人口(万人)人均GDP(美元)人均GDP排名中国1318302460104哈萨克斯坦1580631465俄罗斯14310861254白俄罗斯1010401381波兰38601085849德国82603965019荷兰16404542910吉尔吉斯斯

36、坦530663149乌兹别克斯坦2680753142土库曼斯坦670505576伊朗6810392083保加利亚780511674罗马尼亚2170735258匈牙利10101356043奥地利8204430813注:人均GDP排名用的是2008年2月数据,人口资料用的2006年数据上表中新亚欧大陆桥直接经过的15个国家内,除中国以外总人口达46130万人,这些国家除中亚少数国家外都是全球比较富裕的地区,从其气候、历史数据看很多都是建陶的消费及进口大国。这一地区的每年建陶需求量达13亿平米左右。中亚市场中亚市场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随着中亚各

37、国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的投入,2007年中亚已开工建筑面积近800万平方米,其中80%的建材产品来自中国,从表6-3可以看出中亚五国的人口及GDP情况。中亚五国中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市场日趋活跃,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对建筑装修材料的需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长期以来以资源和重工业生产为主,轻工建材产品非常缺乏,哈萨克斯坦从2005到2007年间建成1200万平方米住宅,吉尔吉斯斯坦也计划在未来年里建设住房7.8亿平方米,今年巴基斯坦将在各地进行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所需的建材

38、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进口。中亚五国的建材市场才刚启动,预计未来每年的建陶需求量在1.5亿平米左右。俄罗斯市场俄罗斯及欧洲市场近几年,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得到了大大改善,俄罗斯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很多家庭都把家庭装修、设备改造列入了最大的家庭开支计划,这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国家正亟待解决住房问题。2004-2005年,俄罗斯全国工业建筑竣工面积达1亿多平方米,相当于此前10年建筑面积的总和。然而,当地建材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各种建筑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其本国企业生产的陶瓷地板砖仅占22.3%,预计最近十年,俄罗斯建材和陶瓷市场的形势将会越来越好。因为目前房地产已成为俄罗斯的热门产业,由此带动瓷砖等建筑陶瓷

39、产品热销。根据俄罗斯权威调查机构Symbol Marketing公司的研究和俄罗斯商业咨询、市场研究的结果:最近5年,俄罗斯市场在陶瓷砖方面呈现明显增长的情况,现市场总量为9200万平方米1.28亿平方米,价值在400亿卢布(1美元26.01卢布)左右。欧州市场情况亚欧大陆桥为纽带,它将中国与欧州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英国紧密相连。从世界瓷砖消费市场的格局与发展趋势来看,除了美国、法国、德国这些一流经济强国之外,瓷砖消费总量较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南美以及欧洲一些经济次发达国家,近几年美国、法国、德国、沙特、英

40、国等12个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其中,法国年均进口量10733万平方米,约占15.24%,位居世界第二;德国年均进口量为10600万平方米,约占15.05%,位居世界第三。幅射市场情况伊宁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地处中亚,对西亚、南亚、中东等国家均有较强的幅射优势。其中土耳其人口万,人均GDP5130美元 ,阿塞拜疆人口747万,面积8.66万Km2,人均GDP2091美元。伊朗人口6810万,人均GDP3920美元,伊拉克约2880万人口,人均GDP1190美元,这些地区相对较富裕,建陶需求每年至少在5亿平米以上。亚洲幅射地区由于伊宁处于欧亚要冲,有效幅射区域广,从伊宁经中亚至欧州

41、这一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原因对建陶有着旺盛的需求,总体情况如表所示。伊宁周边地区建陶年需求情况汇总表地区年需求量(万)西北五省30000新疆6030伊犁州1302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138390中亚五国15000俄罗斯10000辐射地区50000总计250722另外,蒙古等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蒙古牧民涌向城市定居,仅首都乌兰巴托就聚集着全国近一半的人口,因此蒙古对建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3.2国际建筑陶瓷市场特点根据行内专家研究发现,未来国家建筑陶瓷市场将发生一系列明显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质量高、花色全、造型新颖、产品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此外

42、,产品配套化、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凸现。具体来说:1)市场需求高档化、艺术化。据预测,国际建筑陶瓷特、优、新、精产品,供不应求,尤其是高档建筑陶瓷。此外,未来国际建筑陶瓷市场上建筑陶瓷产品艺术化将成为一个主要特点,艺术化建筑陶瓷产品将逐步受到青睐。2)市场销售配套化。销售配套化,是近年来国家建筑陶瓷市场出现的一个新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建筑陶瓷企业不仅谋求外墙、内墙、地砖系列产品的配套,卫生陶瓷产品本身也配套,而且还在于千方百计的谋求墙地砖和卫浴产品的配套,有的公司还根据一些人的爱好艺术品的特点,组织厨房、卫生间、客厅的配套,从而形成了陶瓷产品的配套生产和销售。3)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由于消费者在

43、生活水平、文化背景、艺术欣赏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市场上单一品种的生产和销售很难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3.3供给分析1、新疆及中亚、俄罗斯建筑陶瓷生产加工能力新疆建筑陶瓷(墙地砖)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有生产企业18家,年生产能力约5500万平方米。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新疆昌吉州、塔城地区、乌鲁木齐市、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伊犁等地,其中由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在伊犁投资的中高档墙地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1500万平方米,已成为新疆建筑陶瓷出口中亚的龙头企业。中亚国家以哈萨克斯坦为例,“Keratek”有限公司目前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瓷砖生产企业,年产瓷砖5000万块。

44、2、世界的供给情况(1)世界建筑陶瓷生产状况2006年,世界瓷砖的产量已达85亿m2(其中中国的产量数据是经过综合分析后修正的)。在世界瓷砖的生产总量中,亚洲仍处于主导地位,占59%,欧洲占25.6%,美洲11.9%。目前世界建筑陶瓷生产大国排名前六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巴西、印度和土耳其,此外还有印尼、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与墨西哥、埃及等部分美洲与非洲国家。(2)世界建筑陶瓷生产国的出口状况由于全球出口贸易的扩大,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从世界建筑陶瓷出口格局来看,建筑陶瓷出口源主要集中在10多个国家,欧洲依然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2005年这15个国家的国际贸易量近15.94亿平

45、方米,占世界消费的21.1%。出口量超过1亿平方米的有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和巴西;土耳其、墨西哥、葡萄牙和印度尼西亚出口超过3000万平方米;出口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有泰国、阿联酋、德国。瓷砖主要出口国国家和地区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占世界消费(%)占世界出口(%)1中国2073174214506.124.52意大利4184133903965.321.63西班牙3363413413364.518.34巴西1031261141141.56.25土耳其859489931.35.16墨西哥293246550.737葡萄牙252934360.528印尼313631330.41.89

46、泰国222225270.41.510阿联酋202123320.41.711德国222321240.31.312波兰131719210.31.113马来西亚293018220.31.214捷克181519210.31.115埃及121216160.30.9总计137415341594167622.691.4世界总计151016701746183524.7100注:1)15个主要出口国出口额占世界消费的24.7%,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出口额占世界消费的9.8%;2)资料来源于北京中经纵横经济研究院;3)单位为百万m2。瓷砖主要出国2005年,欧洲地区口的出口量为8.58亿平方米,占世界出口总量的50%,其中两大建筑陶瓷强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占欧洲出口量的85.2%,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1.8%,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7%。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量的剧增,亚洲地区的出口增长迅猛,已经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30%以上,对欧洲的统治地位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2000年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出口总量有7.48亿m2,占世界总出口的64.5%,而2005年只有7.31亿m2,占的份额也只有42.6%,2006年进一步减少到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