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7385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昔 阳 县乐平镇钟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资质:乙级 证书编号:工咨乙10420060059二0一0年五月审 定:刘存亮(高级工程师)审 核: 张世昌(高级工程师)技 术 负 责:张连升(高级工程师)项 目 负 责:郭启东(工 程 师)编 制 人 员:张连升(高级工程师)刘 玲(咨 询 师) 林武森(咨 询 师)李敬敏 李 星 目 录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 可行性研究范围21.3项目概况31.4 结论与建议42项目投资环境与必要性分析62.1项目投资环境分析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83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分析123.1建设规模的确

2、定123.2 建设条件分析124 工程设计方案154.1 平面布置154.2 建筑设计164.3 结构设计方案174.4 给排水设计方案194.5 暖通设计方案224.6 电气设计方案234. 7 消防255节能措施265.1 建筑26- 49 -5.2 给排水265.3 采暖通风275.4 电气276环境影响评价286.1设计依据286.2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286.3项目位置环境现状296.4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296.5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296.6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306.7 环境影响评价317安全及消防327.1安全措施327.2消防338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3

3、58.1 施工组织机构358.2 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职责358.3人力资源配置369项目实施进度379.1工程实施进度安排379.2工程实施进度表37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8昔阳县乐平镇钟村幼儿园建设项目10.1估算范围3810.2 估算依据3810.3估算结果3810.4资金筹措3911 招标投标管理4012综合评价41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建设单位机构代码证3、用地预审意见书 附图:1、方案一规划图2、方案二规划图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昔阳县乐平镇钟村幼儿园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昔阳县乐平镇钟村村民委员会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村

4、委主任:赵志军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昔阳县城总体规划 关于昔阳县乐平镇钟村新建幼儿园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昔国土预审(2010)29号 国家教育委员会、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88)教基字108号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3月版。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1.6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昔阳县城区现有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余人。根据昔阳县城总体规划,到2010年底城区面积将发展到5.38平方公里,人口达6万人左右;远期到

5、2020年城区用地规模达8.7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10万人。昔阳县城区现有各类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生1620余名。其中:公办幼儿园两所,在园幼儿生1220名(其中:昔阳县第一幼儿园470名,昔阳县第二幼儿园750名);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生400余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区公办幼儿园容量有限,超员严重。由于民办幼儿园设施简陋、条件差,教学水平相对较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愈加强烈,都愿意将子女送入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接受系统的早期教育。城区仅有的两所公办幼儿园,共设置教学班21个,按标准班容量30人计可容纳630名幼儿,而目前实际在园幼儿达1220

6、名,平均每班超员达90以上,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率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入园适龄幼儿将随之不断增加,而县城现有的幼儿教学规模和教学设施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城区居民要求子女享受优质幼教的迫切心情,确保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县政府决定在县城东南部与乐平镇钟村共同出资新建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以解决县城幼儿教育设施的紧张问题,非常必要。钟村地处县城中心区域,属昔阳县最大的城中村,全村现有常住人口6000余人(其中:本村居民2500人,外来务工人员3500余人)。本次规划新建的幼儿园总占地面积9.1亩,经政府协商由乐平镇钟村无偿划拨。幼儿园规划为10轨制、3

7、0个班,招生规模达750人,服务范围包括钟村及周边城市居民。项目实施后,一是可适当分流县幼儿园的幼儿生,有效缓解各教学班的超员问题;二是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1.2 可行性研究范围 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项目的投资环境、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对项目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项目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劳动安全等方面提出实施方案; 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规划方案和建设内容进行投资估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制定招投标方案及工程实施进度。1.3项目概况1.3.1项目拟建地点

8、根据昔阳县城总体规划,确定新建的乐平镇钟村幼儿园位于县城东南部,乐东路东侧。幼儿园北、东、南三侧均为居民区,西侧为城市干道,区域环境优雅,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消防等条件较好。1.3.2项目建设规模1、幼二园规模新建的乐平镇钟村幼儿园规划为10轨制、30个班,招生规模达750人以上。2、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规划新建幼儿园总占地面积6067 m2(约合9.1亩),总建筑面积7644.3 m2,共设置幼儿活动室和卧室各30个、音体活动室两个、办公室25个及其他附属用房等;规划校园绿化面积1500 m2;规划室外幼儿活动场地及道路硬化面积2019m2。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详见表11。1.3.3 建

9、设工期项目计划建设工期为5个月,即从2010年6月1日开工建设,于2010年10月31日前竣工。1.3.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354.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135.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8.7万元,基本预备费100.4万元。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354.9万元,其中: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860万元,县财政解决494.9万元。1.3.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1.4 结论与建议该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符合国家教育委员会、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要求,建筑设计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标准,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技

10、术可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安全措施、招标方案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项目建成后可容纳幼儿750人以上,可有效缓解县城现有幼儿圆班容量严重超员问题,为广大幼儿提供一处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建议尽快立项,及早实施。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1-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幼儿园总占地面积m26067约合9.1亩2园舍总建筑面积m27644.33层框架结构设置:幼儿活动室个30幼儿卧室个30衣帽间个30盥厕间个30音体活动室个2办公室个25厨房个2消毒间、主食库、副食库个6晨检医疗(医疗室)个1隔离室个1其他附属用房间14包括:职工洗手间、更衣室

11、、开水间等3道路及室外活动场地m220194园区绿化面积m215005主要技术指标5.1容积率1.265.2建筑密度%42建筑物占地面积2548m25.3绿化率%256估算总投资万元1354.96.1建筑工程建设费万元1135.86.2其他费用万元118.76.3基本预备费万元100.42项目投资环境与必要性分析2.1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2.1.1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昔阳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部,太行山中脊西麓。四界山环,东瞰邢赵,西屏汾晋,南通辽沁,北控平定,国土总面积19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全县辖5镇7乡,335个行政村,总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昔阳,春秋时称“

12、肥国”,西汉建立沾县,东汉建安末设乐平郡,隋大业二年置乐平县。以后几经演变直至民国元年,定为乐平县。1914年改为昔阳县至今。昔阳地处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丘陵居多,林木丰茂,牧坡广阔,仅在河谷两岸有小片平川。全县平均海拔8001500米,东西两侧地势较高,最高处白羊山海拔1883米,最低处孔氏乡田家湾海拔560米。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9.4,多年平均降雨量592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20至170天。境内主要关隘有东北部的九龙关和东南部的马岭关等。均地处两例高峻、中间低凹,形势险要地带,分别为通往河北井陉、邢台的交通要塞。该县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13、向东流的松溪河,是昔阳最大河流;向南流的为清漳河;向西流的为潇河。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高粱、豆类、麻类、棉花等。矿藏资源有煤、铁、铝、铜、铅、硫磺、云母、铝土矿等十几种。其中以煤最为丰富。煤田面积达150多平方公里,储量约14亿吨。工业有煤炭、水泥、化工、制药、机械、冶金、食品、服装等行业。交通以公路为主、阳泉至黎城干线公路纵贯县境,并有以县城为中心的数十条县级公路与乡镇级公路联系着全县各乡镇和绝大部分村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转型发展、赶超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实力、生态、文化、和谐新昔阳建设进程”,促进了全县经

14、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县共完成财政收入6.4亿元,相当于2005年至2007年三年财政收入之和,增幅位列晋中市第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6亿元,增幅连续四年平均以45的速度递增;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13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1元。全县公里通达里程达到1641公里,100实现了“村村通”,97的农户实现了“户户通”。2.1.2 县城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昔阳县城现有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约5万余人。根据昔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到2010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3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6万人;到2020年,县城用地规模达8.7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达10万人。

15、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将形成“四纵三横”主干道系统,“四纵”既南北向的乐东路、上城路、新建路和下城路,“三横”既东西向的新西(东)街、江口街和迎宾街。2009年县政府投资1.4亿元实施了县城集中供热工程,一次性解决了县城120万m2、7000余户居民和200多个单位的冬季取暖问题;投资1200万元上马实施了集中供气工程;投资1亿多元拓宽改造了县城南北向主干道新建路,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依据规划县政府决定今年将继续坚持“文化造城、绿色造城、商务造城、文明造城” 四大理念,继续完善城市路、电、水、气管网建设。确定投资5亿多元实施城建“九大”惠民工程:一是投资8000万元,新建昔阳高中新

16、校区;二是投资2亿元,改造三个城中村平房12万m2、新建5万m2的安居房和8 m2的商业用房;三是拓宽打通江口街工程;四是投资1500万元将上城街恢复成“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原貌;五是重建梯云阁、修复旧县衙;六是投资7000万元,对317国道和207国道沿线的8万m2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实施全长22公里的环城防护林工程,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万m2;七是实施松溪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八是投资4000万元,进一步推进供热、供气管网改造建设工程;九是投资7000万元,在县城新建两所初中、两所小学和一所高标准幼儿园。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是县委、县政

17、府实施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具体措施。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都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贡献。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

18、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为此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必须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并发挥其对村办幼儿园(班)的

19、指导作用。该项目的实施,正是县委、县政府实施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的具体措施,势在必行。 是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广大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昔阳县城区现有常住人口5万余人,根据规划到2010年底城区人口规模达6万人,预测届时城区需要接受幼儿园教育的适龄幼儿达2000人以上。城区现有各类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生1620余名。其中:公办幼儿园两所,在园幼儿生1220名;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生400余名。目前民办幼儿园由于设施简陋、条件差,教学水平相对较低。而公办幼儿园容量有限,平均每班超员达90以上,无法开展正常的幼教活动,严重

20、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该项目实施后,可适当分流现有幼儿园的幼儿生,有效缓解各教学班的超员问题,为广大幼儿提供一个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2.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基本国策,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优惠条件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幼儿园建设的有关事宜,已被列为今年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明确要求由县教育局、县财政、县建设局和县土地等相关部门,落实和解决好学校建设用地、建设资金和基础设施的协调问题。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当地居民的要求和愿望,生源保证,居民的办学积极性很高3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分析3.1

21、建设规模的确定3.1.1 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 昔阳县城总体规划 国家教育委员会、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88)教基字108号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3.1.2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幼儿园规模根据县城发展规划,确定新建乐平镇钟村幼儿园为10轨制、30个班,招生规模达750人以上。 园舍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依据幼儿园规模并参照上述标准和规范要求,规划新建幼儿园总占地面积6067 m2(约合9.1亩),总建筑面积7644.3 m2,共设置幼儿活动室和卧室各30个、音体活动室两个、办公室25个及其他附属用房等;规划校园绿化面积1500 m2;规划室外幼儿活动场地

22、及道路硬化面积2019m2。3.2 建设条件分析3.2.1 场地条件规划新建幼儿园总占地面积6067 m2(约合9.1亩),场地规则,呈矩型,其南北长129 m,东西宽47 m。项目区西侧紧临城市干道乐东路、其他三侧均为民宅,并预留有6 m宽环形消防通道,区域环境优雅,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消防等条件较好。该场地地势平坦,场地内及周边没有发现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亦没有污染企业,不存在工业污染等问题。3.2.2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貌单元属松溪河二阶地。 场地地基土由上往下依次为:杂填土(底板埋深0.81.4m)、砾砂夹圆砾土(层厚47 m,底板埋深5.37.4m)、粉质粘土夹粘土(层厚0.32.

23、1 m,底板埋深5.89.2m)、圆砾(层厚6.88.2 m,底板埋深13.215.7m)、基岩等组成;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为建筑抗震有力地段; 场地地基为均匀地基,可不考虑地基土的湿陷性; 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无腐蚀性; 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场地内不存在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和地基较稳定,适宜建筑;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 地下水埋深11.511.8m,不具备地震液化和震陷条件。抗震地段可视为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场地; 昔阳县城区标准冻土深度为0.8m;3.2.3 气象条件该区属

24、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多年平均气温9.4,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低气温23.9;多年平均降水量592mm,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7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97.6mm;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21m/s。3.2.4 公共设施条件项目区西侧紧临城市干道,市政供水、供电、通讯、排水等工程设施全部建设到位,就近接用即可满足项目需求。3.2.5 施工条件工程建设所需施工设备及建筑材料进场均比较方便。但场地北边、东边和南边紧邻居民区,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粉尘将会给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开始施工前须要科学安排施工程序,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减少对周边

25、环境的影响,确保近邻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4 工程设计方案4.1平面布置根据项目选址条件规划设计了两套方案进行比较,具体布置详见附图。方案一:规划新建综合教学楼一幢,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644.3 m2。综合教学楼平面呈“C”字型布置, 其中:一层主要设置有厨房、消毒间、主副食库、晨检医疗室、隔离室及幼儿活动室、卧室、办公室等;二层主要设置为幼儿活动室、卧室、衣帽间、盥洗间、及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三层主要设置有音体活动室、幼儿活动室、卧室、衣帽间、盥洗间、及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方案二:规划幼儿活动室、卧室、音体活动室、厨房及教学与生活辅助用房综合楼位于场地中央,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

26、900 m2,整体呈方型布置; 3层行政办公与职工宿舍楼位于场地南侧,三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700 m2,整体呈“L”型布置,其中1、2层为办公用房, 3层为职工宿舍用房。经比较认为:方案一总建筑面积为7644.3 m2。优点是建筑设计布局紧凑、功能齐全、便于管理,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消防条件较好;缺点是投资较大。方案二总建筑面积为7600 m2,因办公楼采用砖混结构,优点是总体投资较少;缺点是综合教学楼的通风、采光和消防设施投资较大。经综合比较,认为方案一虽然投资略大,但整体布局紧凑合理,建筑物的通风、采光、消防等条件较好,从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方面考虑推荐采用方案一。4.2 建筑设计4.2

27、.1 设计依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规范(GB50222) 建设单位提供基础资料4.2.2建筑立面综合楼设计为3层,层高3.6m,建筑物总高11.25 m。建筑色彩要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应鲜明、欢快、活泼,且避免采用可能产生污染的建筑材料。建筑物主基色建议采用浅米色,在局部配以儿童卡通画图案。4.2.3 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应符合国家现

28、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本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楼房不低于二级。 4.2.4 装修材料 地面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采用具有暖性、弹性的木地面;幼儿经常出入的通道采用防滑地砖;卫生间采用易清洗、不渗水的地面。办公室地面采用普通地板砖,餐厅与盥洗间可采用300x300防滑地砖,并采用聚氨酷涂膜防水。 墙面在距地面0.61.2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的玻璃。内墙面可采用乳胶漆墙面,盥洗间内墙面采用200x300墙砖。外墙立面采用外墙涂料,一层窗台下可采用蘑菇石。 天棚室内天棚采用乳胶漆,盥洗间考虑采用铝扣板。 门窗窗户考虑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教学楼、音体活动室及辅助用房的双面门均宜平滑、无棱角,办公室采用普

29、通木门,带门窗套。 屋面屋面为不上人屋面,采用SBS卷材防水。4.3 结构设计方案4.3.1 主要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4.3.2 基本参数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 基本风压:Wo=0.4KN/m2 基本雪压:So=0.

30、35KN/m2 由于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甲、乙类建筑,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设计。确定本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土类别:类4.3.3活荷载取值 教室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办公室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餐厅活荷载标准值2.5KNm2 宿舍活荷载标准2.0KNm2 盥洗间活荷载标准值2. 0KN/m2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 5KNm2 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4.3.4 结构选型 地基处理根据建设单位出具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认定地基土为中硬土,水位埋深较深,无液化。建议将

31、表面杂填土挖除,将第二层顶部分布不均匀的中细砂清除后,再采用砂卵石垫压至设计标高即可。 基础形式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设计采用筏片式基础。 结构体系出于建筑功能的考虑,综合楼拟采用框架结构。4.3.5 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其他各类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5。4.4 给排水设计方案4.4.1 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2、)4.4.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园内建筑物的室内外给水和排水工程设计。4.4.3 用水量计算 生活用水量依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规定的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儿童每日50100L, 时变化系数为2.5)计算的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56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5.8m3/h。浇洒路面用水定额(水泥路面)0.20.5L/ m2 .次,每日按2次计算,则浇洒路面日用水量为:1.4 m3/d。绿化用水定额1.52.0L/ m2 .次,每日按1次计算,则绿化日用水量为:3 m3/d。幼儿园日总最高用水量为:60.4 m3/d。 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以同一时间最大建筑物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计

33、算。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一次火灾延续时间为2h,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88m3。4.4.4 水源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4.4.5 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因该建筑总高仅9.45m,市政供水管网的水压完全可满足生活与消防用水压力要求。规划室外给水管道采用给水铸铁管,沿校园道路布设供水到建筑物各室,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管。 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储水池储存一次灭火室内外消防全部用水量,有效储存容积288m3。规划本项目的消防储水池位于场地东南角,储水池容积为300m3。屋顶消防水箱(拟建于综合楼屋顶)有效储水容积9m3。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在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室内消防

34、给水管道为环状布置,消火栓布置间距以保证室内任何部位有两股水柱到达。室外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或镀锌钢管。4.4.6 排水系统排水量按用水量90%计。建筑物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重力排水系统,排水管上的通气管口应保证通气口四周的通风良好,生活污水经重力汇流排至室外与校园排水管连接。雨水采用外排水,经雨落管汇集后排至室外散水,由校区内雨水管道排入周边市政排水管网。4.4.7 材料 给水管生活给水管拟采用PPR管,热熔连接;给水管材和管件,工作压力为1.00MPa。 排水管室内排水管拟采用UPVC排水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经不小

35、于30cm。4.5 暖通设计方案4.5.1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5.2 设计范围包括所有建筑物的采暖设计和通风设计4.5.3 热负荷估算采暖期有关参数及主要指标:计算采暖期天数138天,室外平均温度2.2,采暖初终日11.83.25,采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10,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48W/m2。本次新建幼儿园总建筑面积7644.3 m2,依据上述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的供热总负荷为367KW。4

36、.5.4 采暖系统设计建筑物采暖热源由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提供,热媒为95/70低温热水。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单管同程式系统,在建筑物各单元进出口管道设热计量表。为适应幼儿需要建议采用地暖式散热装置,阀门采用截止阀,各分支阀门采用平衡阀,管材采用焊接钢管,保温材料采用硅酸铝棉或矿棉保温材料。4.5.5 通风系统设计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厨房、卫生间等均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4.6 电气设计方案4.6.1 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94-95;建筑物防雷

37、设计规范(085057-94)(2000年版)4.6.2 设计内容低压和电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4.6.3 低压配电系统 负荷等级:本工程均为三级负荷。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做为备用电源。 供电电源由市网引入幼儿园配电室。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规定的中小学校用电指标1220W/m2,经计算学校总用电负荷为115KW。4.6.4 照明配电系统: 正常照明的照度标准:幼儿活动室、音体活动室150 LX,医务保健室、隔离室、办公室100 LX,寝室、厨房75 LX,卫生间、洗衣房30 LX,门厅、库房20 LX。 应急照明:幼儿寝室、疏散通道均设应

38、急照明,应急照明应能满足继续工作和暂时工作的照度标准,按正常照明的10%15%考虑。4.6.5 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方式: 电力和照明电缆均选用YJV-1.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室外直埋、室内穿管暗敷设。 电力和照明导线均选用BV-450/750V铜芯塑料绝缘线,沿墙、地、顶板等穿管暗敷设。4.6.6 防雷及接地安全措施: 建筑物均按三类防雷设计,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计要求。 本工程设置总等电位联接。 等电位端子板,局部等电位端子板由黄铜制成,等电位联结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或铜导线BV-125-PVC32。 为防雷电波侵入及操作过电压等引起的浪涌电压,设计在低压母线段加装过电压保护

39、。 本工程采用TN-C-S接地系统,配电室(位于场地东南角)重复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弱电接地系统为共用接地系统,总接地电阻R不宜大于1,当实测达不到要求时,可补打接地极,直至符合要求。4. 7 消防4.7.1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4.7.2 建筑防火设计建筑物间距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可满足消防车停靠和人员的紧急疏散。4.7.3 结构防火设计结构形式:综合楼采用框架结构,楼板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100-120mm。4.7.4 室内消防系统根据规范要

40、求,本建筑室内需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4.7.5 室外消防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5节能措施本项目属民用建筑类别,设计时遵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进行。在研究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时,首先应采用以下措施:5.1 建筑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设保温隔热层,屋面、外墙、屋顶、地板传热系数值和门窗密封性能都按国家规定指标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屋面:选用聚苯保温板做保温层,材料密度280-300kg/m2,屋面传热系数=0.7W/(m2k)。 外墙:外贴聚苯板,外饰面刷抹防水涂料,外墙传热为k=0.85W/(m2 k)。

41、门窗:选用产品要求其抗风性能属标准GB7106第2级,空气渗透性能属标准GB7108第3级,雨水渗透性能属标准GB7108第4级,外墙窗均为塑钢中空玻璃窗,其传热系统为k=4.7W/(m2k)。5.2 给排水 本项目生活给水管拟采用PPR管代替冷、热镀锌钢管。排水管拟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塑料排水管道代替砂模铸造排水铁管。 加强用水管理,避免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5.3 采暖通风 采暖供热系统,严格按设计负荷计算,不得扩大负荷。散热器采用对流式散热器。 在本建筑中需要采暖的房间安装分户室内温度调控装置。 在不采暖房间及室外管沟内的管道上附50mm厚硅酸铝棉或矿棉保温

42、材料。 除厨房、卫生间等房间采用机械通风外,其余房间均考虑采用自然通风。5.4 电气 布线简捷合理,采用放射式供电。母线采用铜芯线空管敷设,降低线路电损。电气元件选用节能、高效元件。 对于室内及室外照明设备,全部选用节能型灯具,尽可能达到自动控制关停之目的。 应充分利用天然光照明,随室外天然光变化自动调节人工照明照度。有条件时,宜利用太阳能作为照明能源。 对公共用电及照明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照明维修和运行,建立清洁光源、灯具的制度,根据标准规定定期进行擦拭。 电气运行采用先进可靠的配电设备,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6环境影响评价6.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

43、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2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的原则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项目一般都会引起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状况、环境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环境评价是在研究确定场址方案和技术方案中,调查研究环境条件,识别和分析拟建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

44、境措施,比选和优化环境保护方案。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 坚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的要求。 坚持 “三同时” 原则,即环境治理设施应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求环境保护治理方案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 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对环境治理过程中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应妥善处理。6.3项目位置环境现状项目区西侧紧临乐东路、北、东、南三侧均为民宅,区域环境良好。场地内及周边没有发现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和风景自然保护区。6.4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废水废气的处理、弃渣的处置等。项目在运营期间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废物等。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针对以上问题,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各种污染源的发生。6.5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6.5.1 大气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