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76338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5 一、项目概况.5 二、项目背景:.6 三、可研报告编制依据.6 四、主要研究范围.7 五、内容摘要和主要技术指标.8 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9 一、项目区概况.9 二、项目单位现状.14 第三章第三章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必要性必要性 .14 一、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需要。15 二、建设完备的预报预测工作平台.15 三、建设有效快捷的气象服务系统.16 第第四四章章 建建设设条件条件 .16 一、项目选址.17 二、工程地质条件.17 三、土地利用条件及场地三通一平.21 四、外部建设条件

2、.22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 五、道路交通条件.22 六、施工条件.23 七、建筑材料和运输条件.23 第五章第五章 建建设设内容和内容和规规模模 .23 一、建设内容.23 二、建设规模.23 三、功能设置.24 第六章第六章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方案方案 .24 一、方案编制的依据.24 二、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25 三、总平面布置.26 四、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单体建设方案.27 五、设备配置.38 六、辅助及公用设施.41 第第七七章章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安全及消防、安全及消防.43 一、概述.43 二、环境影响分析.43 三、主

3、要污染源与污染物.45 四、综合治理方案.46 五、安全.46 六、消防.48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第八章第八章 节节能、能、节节水水.49 一、依据.49 二、设计阶段节能措施.49 三、施工阶段节能措施.50 四、运营阶段的节能措施.50 五、节水措施.51 第第九九章章 项项目目组织组织与管理与管理 .51 一、组织机构.51 二、项目管理.52 三、劳动定员.53 第十章第十章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进进度度计计划划 .53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3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投投资资估算与估算与资资金筹措金筹措 .54 一、投资估算.54

4、 二、资金筹措.5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工程招投工程招投标标 .56 一、招标依据.56 二、招标范围及组织形式.56 三、招标方式.57 四、评标委员会人员要求.57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 第十第十三三章章 项项目目评评价价 .58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 .59 一、结论.59 二、建议.60 附表:附表: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附图图: : 1、项目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3、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各层平面图 4、辅助用房平、立剖面图 附件附件: 1、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 建设用地规

5、划许可证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5、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用房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一、一、项项目概目概况况 (一)项目名称: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玉树州气象局 (三)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扎西科滩路东侧、扎西科路北 侧 二、二、项项目背景:目背景: 玉树州气象局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扎西科滩路 36 号,属国家基本站,为 一类艰苦台站, 1953 年 12 月由玉树县巴塘机场向西北方迁移 25 公里至 玉树县城所在地结古镇(

6、玉树县一完小内)。1954 年北移玉树县一完小外及 现址。东经 97 01,北纬 33 01,海拔为 3681.2 米。现开展的业务项目主 要有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气象预报服务、农业气象观测、生态环 境监测、防雷检测、人影管理、GPS/MET 水汽遥感监测等。为贯彻落实国 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 改革总体方案和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四个一流”的要求,恢复重建玉树国家基本气象站。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建设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 三、可研三、可研报报告告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

7、国环境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 3、 国家节能技术大纲(2006 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7、 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修防火暂行规定(2009 年 9 月)。 (二)其他 1、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 3、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6、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中国气象局第 7 号令)

8、 7、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 号)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 200749 号) 9、 结古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0102025、 10、编制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1、国家及青海省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四、主要研究范四、主要研究范围围 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规定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 究深度及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 及规模、建设方案、

9、节能节水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消防、项目进 度计划、工程招投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做全面研究和 论证。 五、内容摘要和主要技五、内容摘要和主要技术术指指标标 (一)建设地点 气象综合观测区在玉树县结古镇南环路与扎西科滩路交汇处湿地公 园(东经 965752E,北纬 330004N,海拔高度 3718 米)建设。 (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业务用房 1 栋、制氢室 1 栋、 业务附属用房、观测场及室外配套辅助设施。 项目总建筑面积 1011.22 平方米,其中:观测站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421.32 平方米;制氢室建筑面积 136.6 平方

10、米;业务附属用房建筑面积 453.3 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序号名 称 建筑结构层数单位 数量 备注 1 项目基底面积 2 总建筑面积 1011.22 3 观测站业务用房 框架1 421.32 1 栋 4 制氢室 框架1 136.6 1 栋 5 业务附属用房 框架1 453.3 1 栋 6 给水管网m180 7排水管网m320 8 供热管网m200 9 供电线路m400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 10 井类座32 11 化粪池座1 50m3 12 绿化面积 10000 13室外地坪 1200 (三)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如

11、下: 2011 年 7 月2011 年 8 月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 计、审查和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2011 年 9 月2012 年 10 月完成项目施工工作。 项目建设工期为 13 个月。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 1339.84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559.51 万元,占总投资 的 41.76;设备购置费 493.99 万元,占总投资的 36.87;设备安装及工器 具购置费 55.98 万元,占总投资的 4.18;其他费用 131.12 万元,占总投资 的 9.78;预备费 99.25 万元,占总投资的 7.41。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

12、资 3912.23 万元,全部由中国气象局解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结构形式 1 基底面积 1011.22 2 总建筑面积 1011.22 3 观测站业务用房 421.32 框架、层高 2.8 m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9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结构形式 4 制氢室 136.6 框架、层高 2.8、6.5 m 5 业务附属用房 453.3 框架、层高 2.8 m 6建筑密度%5.6 7 容积率 %0.056 8 绿化率 %88.7 9 安全等级 类 二 10 耐火等级 级 二 11 用电负荷 级 二 1

13、2 抗震等级 度7 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一、一、项项目区概况目区概况 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玉树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省境南部、州境东部,东与四 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县府驻结古镇。人口 6.7 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 口的 93。面积 1.3 万多平方公里。辖 1 镇、8 乡。古为羌地。1952 年沿旧 制设立玉树县政府,隶玉树藏族自治区(州)。地处青南高原,地势高耸,纵 跨长江、澜沧江两流域,两大水系支流网络全县,属青藏青藏典型大陆性气 候,年均气温 2.9,年降水量 487 毫米。矿藏有铁、铜、钼、铅、锌、镉、银、 自然硫、砂金等。境内有宁(西宁)玉(树)公路,

14、玉(树)杂(多)公路、玉(树)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 治(多)公路、玉(树)襄(谦)公路等,所有乡和 70村通公路。县设人民医 院、藏医院、卫生防疫站等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均有卫生所。布氏干菌病、 鼠疫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效果。境内处有隆宝湖草甸沼泽地 (长 10 公里,宽 3 公里),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黑颈鹤的栖息地,为国家自 然保护区。著名的文成公主庙,是一座即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 筑特点的古式建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新寨村的玛尼石堆,长 80 余米,高 5 米、宽 70 余米,为一大人文景观。 2、自然地理、

15、自然地理 2.1、气象、气象 玉树县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 没有绝对的无霜期。冷季由青藏高原冷高压所控制,风大、干燥、气温低, 长达 78 个月;暖季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又具有半湿润气候特征,降雨 量多且集中,比较湿润,只有 45 个月。据玉树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 3.2,极端最高气温为 28.5,极端最低气温-27.6,年平均降水量为 485.9 毫米,降水多集中在 68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68%,年蒸发量 1185.1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 2496.4 小时,年总辐射量 6245 兆焦耳/平 方米,均大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玉树地区标准冻深 1.0

16、4m,冰冻期达 225 天。 2.2、水文、水文 区内主要河流有扎西科河,与巴塘河汇合后以下河段称之谓扎曲,最 终在县境东部注入通天河,属长江上游通天河水系。 扎西科河源于县境西北部的洛荣杂加山,河源海拔 4790 米。呈北西-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 南东向径流,至结古镇汇入扎曲。集水面积 477.73 平方公里,扎西科河全 长约 30 公里,年平均径流量 0.378 亿立方米。 2.3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 玉树县属青藏川滇歹字形构造体系-巴塘拗陷褶皱带,以北属松潘-甘 孜褶皱系玉树-马达寺优地槽褶皱带,以南属唐古拉准地台台隆。区内断

17、裂及褶皱发育,构造形迹以 NW、NWW 向为主,与区域地层走向一致。 NW、NWW 向断裂为主要走向断裂,其次为 NNESSW 向断裂,该组断 裂普遍错断 NW 向断裂。本区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频繁,具有继承性, 活动构造形迹主要呈 NW、NWW 和 NNW 两组方向分布,前者规模宏伟且 切割深,并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性质;后者则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特 征。对玉树县影响最大,直接关系到玉树灾后重建的活动断裂有两条,分别 为玉树甘孜断裂(F2)、年吉错南巴塘断裂(F3), (图 11): 1-11-1 玉玉树县树县区域地区域地质质构造构造图图 2.4 地震地震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18、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2 玉树州结古镇区域上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巴颜喀拉山地震区,在 强烈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地震活动较为强烈。2010 年 4 月 14 日早 7 点 49 分 7.1 级地震就在该带发生,并造成巨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2010),玉树地区属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区第三 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 0.45s。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3 2.5、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玉树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东和东南与 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南与囊谦县为 邻

19、,西和杂多县毗连,西北与治多 县联境,北和东北与曲麻莱、称多县以及四川省相望。西起东经 95 4140,东至东经 974434,经差 20254,南经北纬 334444,北至 北纬 334644,纬差 10510。东西最宽 189.5 公里,南北最长 194.3 公里,总面积 1.57 万平方公里。全县地形以高原为主,西北和中部高, 东南与东北低,最高山峰保俊色海拔 5752 米,东部正达金沙江水面海 拔 3350 米,平均海拔 4493.4 米,境内海拔 5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951 座,大部分终年积雪。地形地势东临川西山地,南接横断山脉北段,西 近高原主体,北靠通天河,全县纵跨长江与澜

20、沧江两大水系,地势高耸, 地形复杂,由唐古拉山余脉色吉嘎牙格拉山构成地形骨干,从东 向西横贯县境中部,蜿蜒曲折,形成树枝形山地,是两大流域的分水邻。 地貌以高山峡谷和山原地带为主,间有许多小盆地和湖盆。 3、社会、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情况展情况 201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 33981 万元,同比增长 8%,其中第一产 业产值达 2225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第二产业产值达 5756 万元,比上 年增长 33%,第三产业产值达 5975 万元,比上年增长 17%;完成全社全固 定资产投资 30210 万元,比上年增长 4495 万元,同比增长 17.5%;地方一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

2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4 般预算收入达 687 万元,增长 44%;实现粮油总产 1115.51 万公斤;农牧民 人均纯收入达 2172.72 元,比上年增长 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2899 元,同比增长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 5%。 二、二、项项目目单单位位现现状状 第三章第三章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必要性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 灾害总损失的 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 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 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

22、。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 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 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 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 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一、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需要。一、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需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明显增多、增强趋势, 全球不断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报、 预警是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三个重要环节。今年初,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 端气象灾害让我们意识到,防御天灾,不能指

23、望“天帮忙”,只能靠“人努力”。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5 我们现有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气 象防灾减灾的要求。 我国将制定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网络,同时,协调相关 部门制定国家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相关标准和观测规范,不断提 高综合监测能力。此外,要加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 御极端气象灾害体系和机制,建立完善的极端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多 灾种早期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的启动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联 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 二、建二、建设设完完备备的的预

24、报预测预报预测工作平台工作平台 引入卫星资料、本地更细致的地形资料和加密观测资料及尽可能多的 行业观测资料,建立起循化数值预报业务体系,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奠定基 础。进一步加强时间、空间、量级方面预报精度的研究,加强自动站资料、 雷达资料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及大气综合探测 系统所采集信息的能力,预报内容拓展到气象诸多要素。以数值预报指导 产品为支撑,以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为手段,开展精细化预报服 务,提高对冰雹、洪水、地质灾害的短期预预报能力。 三、建三、建设设有效快捷的气象服有效快捷的气象服务务系系统统 通过搬迁项目,建设公众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立县局公众气象服务

25、人机交互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气象信息与灾情传输与发布系统(电视发布 平台、手机短信平台、12121 信息发布平台),移动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灾害 评估系统,公众质量评价反馈系统。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6 综上所述,建设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项目,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势在必行。 第第四四章章 建建设设条件条件 一、一、项项目目选选址址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扎西科滩路东侧、扎西科路北 侧,该工程用地面积为约 17952m2,其中拟建建筑物包括值班生活用 房 2 栋,业务办公用房 2 栋及工作室 2 栋,都为

26、1 层,框架结构,独立 基础。 该项目选址在交通方便、地势开阔、无不良地质灾害现象、空气清新、 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二、工程地二、工程地质质条件条件 本项目地勘,由青海九 O 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本项目详勘报告。 (2011.6) (一)(一)场场地岩土工程地地岩土工程地质质条件条件 1、地形地貌 勘察场区位于扎西科河谷带状冲洪积平原,级阶地南岸。地势总体由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7 西向东倾斜。地形标高 3715.553716.46m,相对高差 0.9m,扎西科河由西 向东在场区北侧通过

27、。 2、地基土岩性特征 地基土在钻孔揭露深度内为卵石(Q4al+pl),其岩性特征如下: 卵石(Q4al+pl):青灰、灰白色,稍湿-饱水,稍密-中密,偶见漂石,最 大粒径 130mm,一般粒径 30-60mm,其中大于 20mm 的含量约占 51.6- 69.8%,220mm 的约占 16.7-34.0%,其余多为中粗砂,砾卵石成分以石英 岩、砂岩、花岗岩及浅色变质岩为主,多具次圆状,分选一般,局部含有粉 土、粉砂薄层透镜体,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厚度 5.8-10.2m, (未揭穿)。 (二)(二)场场地水文地地水文地质质条件及水土腐条件及水土腐蚀蚀性性评评价价 1、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水文地质

28、条件简单,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 3.4m-3.6m,地下水类 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潜水,结合前人资料及钻探资料含水层由第四系 全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层组成,含水层厚度大于 15m。勘察场地地下水位埋 深 2.22.5m,地下水主要接受基岩裂隙水径流补给及河水渗透补给,以地 下径流形式补给下游区。砾石层渗透系数为 70-80m/d。最大年水位降幅 0.51.0m。 2、场地水腐蚀性评价 根据勘察场区内所取地下水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中 SO42-含量 146.01- 182.51mg/L,CL-含量 15.6016.31mg/L,PH 值 7.257.53,依据岩土工 程勘察规范(GB5002120

29、01)(2009 年版)附录 G 表 G.0.1 场地环境地质 条件为高寒区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型属类。依据岩土工程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8 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2.2 条表 12.2.1、表 12.2.4,地 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作 用下具微腐蚀性。按渗透性评价,场地水对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3、场地土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土中 SO42-离子含量 648.4792.5mg/kg,CL-离子含量 35.5 99.3mg/kg,PH 值 8.188

30、.35,含盐量 0.150.18%,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附录 G 表 G.0.1 场地环境地质条件为强 透水层,场地环境类型为类。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 年版)第 12.2 条中表 12.2.1、表 12.2.4、表 12.2.5,场地土对混 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根据地区经验, 本场地电阻率为大于 100M,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4、防护措施 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 计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 (三)地基土(三)地基土评评价价

31、1、承载力评价 当基础宽度3.0m,埋置深度0.5m 时: 层卵石承载力特征值 fak=350Kpa; E0=20.5MPa。 当基础宽度大于 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0.5m。应按依据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 5.2.4 条公式进行修正: fa=fak+b(b-3)+ dm(d-0.5) (5.2.4) 2、冻胀性评价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9 玉树地区标准冻深 1.04m。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附录 E 表 G.0.1,在冻深范围内层卵石粒径小于 0.075mm 者含量 均小于 1

32、0%,平均冻胀率 1%,冻胀等级为级,均属不冻胀土。 (四)(四)场场地地震效地地震效应应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玉树地区属抗震设防 烈度 7 度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2、根据玉树物探资料场地土的剪切波速为:层卵石 Vs=400m/s。场 地覆盖层厚度约 30-40m。按 20m 计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为 Vse=400m/s, 3、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4.1.6 条场地类别为 类,设计特征周期值为 0.45s。 4、场地内不存在液化土层, 无不良地质发育,场地属可进行工程建设 的一般地段。 (五)(五)场场

33、地地稳稳定性、适宜性及均匀性定性、适宜性及均匀性评评价价 场地位于扎曲河北岸级阶地,场地内无液化土,冲洪积形成的卵石层 分布稳定,为均匀地基。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场地地形地貌条件较为简单。 场区未发现断裂构造通过,场地基本稳定。场地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 (六)地基基(六)地基基础设计础设计方案方案评评价及建价及建议议 拟建物可采用天然地基,以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该层厚度大, 分布稳定,承载力特征值 fak=350KPa,各建筑物基础形式可采用条形或独 立基础。 (七)(七)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 1、拟建场地地形地

34、貌较简单,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适宜建设 该拟建建筑物,场地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地段。 2、层卵石承载力特征值 fak=350Kpa; 宜选用层卵石做基础持力 层,基础类型宜选用独立基础。 3、拟建建筑物抗震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玉树地区属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 期值为 0.45s,无液化土层,场地属可进行工程建设的一般地段。 4、玉树地区标准冻深 1.04m。在冻深范围内层卵石平均冻胀率 1%,冻胀等级为级,均属不冻胀土。 5、勘察场地地下水位埋深 2.22.5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 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

35、湿交替作用下具微腐蚀性。按渗透性 评价,场地水对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 性。根据地区经验,本场地电阻率为大于 100M,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6、基槽开挖后须通知我院有关技术人员验槽。 三、土地利用条件及三、土地利用条件及场场地三通一平地三通一平 1、土地利用条件 1.1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扎西科滩路东侧、 扎西科路北侧,该工程用地面积为约 17952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面积 1011.22 平方米,道路地坪面积 1530 平方米,绿地面积 2000 平方米。 1.2 该项目符玉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

36、3 项目在设计阶段,应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从严控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1 制用地规模,集约利用土地。 1.4 该项目用地为政府划拨用地,不发生征地拆迁费用。 2、三通一平 2.1 场地平整 拟建场地需进行平整。 2.2 道路 因项目建设区紧临市政道路,满足车辆出入条件,故施工及建成后的 交通十分方便。 四、外部建四、外部建设设条件条件 1、给水 玉树县已建成城镇自来水工程,城镇供水管网接口管径 DN250,可以 直接接入,满足建设需要。 2、排水 场地排水口管径为DN300。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城镇排 水管网。 3

37、、采暖 囊谦县香达镇已采用城镇集中供暖,本项目区供热管网可就近接入。 4、供电 场地内需新增变压器一台,变电容量为200KVA,以满足新建建筑物 用电需要,同时考虑柴油发电机一台,以满足项目区双回路供电需求。 5、通讯 玉树县已建成覆盖全县的移动通讯工程。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2 6、环卫 在该项目区可申请市政公司在场地内定点设置几处垃圾箱,同时管理 部门设置专门的清洁工进行站内卫生工作,订立严格管理地制度,约束经 营者与站内管理者共同保持场内的环境卫生。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定期清 理垃圾,并将其运至市垃圾填埋场处理,避免垃圾产生的渗滤液

38、和恶臭气 体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五、道路交通条件五、道路交通条件 项目区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扎西科滩路东侧、扎西科路北侧,满足车 辆出入条件,故施工及建成后的交通十分方便。本项目在项目区南侧设主 入口。 六、施工条件六、施工条件 现有的水、电、道路等条件,可满足施工要求。 七、建筑材料和运七、建筑材料和运输输条件条件 1、砂、砂砾、砾石材料:在项目区附近有砂及砂砾材料,储量丰富,品 质良好。运距1KM。 2、土及粘土:项目区内的粘土储量十分丰富,均可采取。运距1KM。 3、水:项目区供水充足,满足施工需要。 4、水泥、钢材、木材可从西宁采购运输。 第五章第五章 建建设设内容和内容和规规模模 一、建

39、一、建设设内容内容 根据本项目功能要求,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观测站业务用房 1 栋;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3 2、制氢室 1 栋 3、业务附属用房 1 栋 4、观测场 5、室外配套工程; 二、建建设规设规模模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技术要求,国家基本气象站 必须保证建设 35M30M 标准观测场。观测场内地面标志醒目,地面平整, 安装监视系统和红外线报警系统,围栏坚固耐用,外围 35M 内要有绿地 过渡带;高空气象探测场地(施放气球点半径 50 米,天线底座等)。 业务及附属用房建设:西部地区国家基准(本)站业务用房建

40、设 1300- 2300 平方米的要求建设。确定新建建筑面积为 1011.22,即新建观测站 业务用房 1 栋建筑面积 421.32 平方米、制氢室 1 栋建筑面积 136.6 平方米、 务附属用房建筑面积 453.3 平方米及其他辅助设施。 三、功能三、功能设设置置 按观测站的特点,本项目应具备四室一场标准。 第六章第六章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方案方案 一、方案一、方案编编制的依据制的依据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 版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50352-

41、2005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5、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 7、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9、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10、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 年版 14、 砌体结构

42、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1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修订稿;、 21、 观测场建设规范 二、建筑二、建筑设计设计指指导导思想与原思想与原则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以提高基层气象台站 业务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改善基层台站的工作生活条件为

43、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5 重点,不断夯实基层台站在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保障气象事业科学发展中 的基础作用。 (二)建设目标 按照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近期(2008 年-2015 年)发展建设规 划所规定的国家气象观测站的目标要求,达到业务、值班生活用房满足台 站各项业务、服务和职工生活需求,探测环境符合要求,业务工作环境功能 区域划分清晰,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并符合当地抗御自然灾 害、具备应急工作能力等目标。 (二)基本原则 1、规范标准,示范带动,强化管理,稳步推进; 2、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

44、的原则; 3、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4、庭院建设做到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区管理,功能适用合理,格调高雅, 环境优美,个性突出; 5、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三、三、总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 主入口位于朝西观测业务用房和值班生活用房之间,以主入口正 对的道路硬地为分界线,北侧为观测工作区,南侧为值班生活区,制 氢放球室位于场地东侧,院内职工生活用房,办公用房抬高 1 米(防内涝) 。 本次设计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划分区域,是个功能保持独立性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6 的同时,相互联系。 气象观测区

45、:位于场地北侧居中,保持和所有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在 10H 以上,设计时尊重观测场已经建成的设计前提。 土壤观测区:位于场地东北角,和气象观测同位于场地北区,保持 观测场受最少的认为干扰。 观测业务用房:观测业务用房的核心功能-观测平台,和观测区 保持视线畅通,同时保持视线变化宽度。和观测区的间距保持不小于 10H.同时其他业务用房尽量利用较好朝向,面南背北,北侧少开窗, 南侧开大窗,吸热保温。同时入口均在南侧,是观测场地不受干扰。 值班生活用房:独立位于场地南侧,但是和市政道路保持一定距 离,是职工生活片区相对独立于工作观测区,互不干扰,相对职工生 活环境也得到美化。 制氢室和放球室:位于场

46、地中部东侧,制氢室内部设计遵循气象 部门专业要求,电解制氢和充气保持五米以上间距,放球室们朝向下 风口,制氢室和充气室按一个整体建筑设计,制氢室在南充气室在北,并 满足制氢室与充气室相距 5 米或以上的要求。 根据规划要求,总体设计在满足规划各项指标要求的前提下,一 对环境最小破坏为原则,减少硬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同时依据 人文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思想,尊重建筑特色的形成,观测业务用房 大气简洁,值班生活用房活力生动。 2、道路布置:场地内车道呈“一”形布置,考虑建筑功能的特殊性, 院内的主干道直接与道路出口大门联接,防止了视觉干扰。同时也保 玉树州气象局观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青海省

47、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7 证了工作和生活分区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上述车道兼坐消防车道可满足火灾扑救的需要。 四、玉四、玉树树州气象局州气象局观测观测站站单单体建体建设设方案方案 观测观测站站业务业务用房:用房: (一)建筑设计 1、建筑方案描述 建筑设计首先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规范的规定,其次 建筑的平面布置、外立面造型、室内装修等,应体现特色。同时新建建筑应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减少高耗能建筑的建设。建筑外围结构的传热系 数和遮阳系数必须执行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 的建设应能达到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 建筑物正面主体造型力求生动,运用不同的建筑方式加以处理,以形 成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新颖实用的建筑风格。 建筑设计上要求满足管理方便、布局紧凑、交通便利等需要。在项目投 资上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尽可能在提高使用功能 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2、平面设计 观测业务用房为两座一字型的建筑,拟求得方便的内部联系和较 好的观测角度,内部功能分区上,主要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