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7673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项目(课题)名称: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可行性报告项目(课题)名称: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申请单位:绥中县食用菌研究所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传真电话:E-mail:起止时间: 37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空间诱变育种1、项目提出背景及意义1、1 背景和意义:1、1、1 当前,珍稀食用菌生产中所用的菌种种类有限,现有菌种也存在着品种退化,产品产量、质量下降等问题。单孢杂交、紫外线诱变、野生菌种驯化、原生质体融合等是目前菌种培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品种更新方法仍然满足不了生产中的需要,制约了生产中的进一步的应用。加入WTO后,由于珍稀食用菌生产要求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及劳动力密集型等特点,其市场广

2、阔,前景看好。随着人们饮食文化的发展,要求品位越来越高。从十年来国内、国外市场销售情况看,出口的香菇、滑菇、平菇等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大市场的需求,一些色、香、味俱佳的珍稀食用菌如杏鲍菇、白灵菇等,不仅国内市场紧俏,国际市场更是亏空量很大,使得这一类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效益非常好。1、1、2 近年来,航天诱变育种已成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培育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及抗生菌等高产优质新品种(系) 。经过卫星搭载,生物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变异,也可激活细胞中的转座子,使生物发生突变。1、1、3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Ple

3、urotus eryngii),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伞菌,菌肉洁白肥厚,质地脆嫩,有苦杏仁味,素有“平菇王”之称。食之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并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菌种搭载后在育种上有重要的意义,航天诱变育种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开创了我国食用菌育种的新途径。1、2 本所实施该项目的优势:1、2、1 我所位于绥中县绥中镇,是我市食用菌产业重点培育的科技示范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的珍稀食用菌出口创汇企业。2004年我所生产的“顺成”牌杏鲍菇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是葫芦岛市唯一一家食用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现有设施栽培场地20000,产

4、量200T. 1、2、2 所内有一支具有较高食用菌栽培管理水平的职工和技术队伍,能够解决食用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确保食用菌生产的优质、高效,为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空间诱变育种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1、2、3 本所有恒温库一座,可控温设施栽培场地1000,可保证实验栽培的顺利进行。同时本所技术力量较强,聘有教授、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四人,技术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为中科院微生物所,东方红宇航技术公司。2、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2、1 国内外技术现状:2、1、1 航天育种起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3个国家成功进行了卫星搭载的航天育种,我国进行了较为全

5、面的研究和应用,航天育种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7年我国开始将农作物种子搭载上天,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遗传所、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等科研单位将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材料送入太空,揭开了中国航天育种的序幕。在此后的10多次搭载中,先后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种子、蔬菜以及微生物菌株等等800多个品种搭载升空,经过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等的实验选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蔬菜的新品系,也从中选育出了一些对产量有突破性的突变株,农作物抗旱、抗涝和抗病力也明显增强。2、1、2 微生物方面,中国科学院于1987、1990年先后两次将赤霉素产生菌搭

6、载卫星,搭载结果显示效果提高;随后,头孢霉素工程菌、果胶酶淀粉酶产生菌、抗生素菌种、糖化酶、灵芝进行空间诱变育种,效果良好,许多在生产中已经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 发展趋势:2、2、1 伴随着载人航天的实现,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产生了划时代意义的变革。继地球、海洋、天空之后,航天技术正把地球文明推向高远浩瀚的宇宙。世界上颇有远见的专家们都认为,近地轨道将是下一次新工业革命的场所。据美国空间政策中心预测,到2010 年,不含商业卫星,美空间商业化收益可达6000 亿至1万亿美元。2、2、2 我国在1986 年制定的“863” 计划中,将空间植物学研究列入空间生命研究计划

7、,并确定我国实施航天育种工程的策略为:加强航天育种,追踪国际发展趋势,提高我国作物育种水平。国务院批准了“航天育种工程”的重大项目,计划发射返回式农业科研卫星。为促进我国航天农业技术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也将加速我国航天农业高科技项目的产业化进程。即将发射的“种子卫星”预计可搭载250300kg 作物种子,包括各类粮食、蔬菜、水果、苗木等种子。目前发射所需的各种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农业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院正在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即可操作实施。我们所的5个珍稀药用、食用菌种也在计划发射之内。2、2、3 航天育种技术开辟了有效培育新品种及特异种质资源的新途径,为人类进

8、入航天农业时代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开展空间育种技术研究和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全新尝试,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有着十分诱人的广阔发展前景。3、技术路线3、1 研究内容:3、1、1 对第20颗返回式科学技术与实验卫星搭载的杏鲍菇、猴头进行筛选,对其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农艺性状检测,在2005年末2006年初培育出了性状良好的株系,选出新的适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使其产品达到耐运输、耐储藏,提高产量20%左右,增加收入30%。 3、1、2计划用二年时间扩大新品种生产面积, 2006年15000的生产面积,2007年100000的生产面积

9、。3、2 关键技术:3、2、1 菌种空间搭载,保证杏鲍菇菌种在空间生存。3、2、2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保证在众多的杏鲍菇菌种变异中筛选出有益的变异及杏鲍菇优良性状品种系列。3、2、3 性状的检测。3、2、4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检测基因的变化。3、3 工艺路线:菌种搭载菌种复壮菌种筛选(形态学、细胞学、生理学、农艺性状)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新品种鉴定申请专利产业化发展。3、4 研究安排:研究过程分三步:第一步在2004年9月对杏鲍菇等菌种进行空间搭载。第二步2005年9月对搭载杏鲍菇菌种在中科院微生物所进行筛选。第三步对筛选出的杏鲍菇菌种进行菌种生产试验,农学性状观察,同时对选育出的优良菌株进行分

10、子生物学的检测,新品种鉴定。4、市场需求分析杏鲍菇航天诱变育种,选育出新的优良株系,将扩大珍稀杏鲍菇的栽培面积,效益也将随之增加。食用菌产业以低投入高产出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投入产出比都能达到1:1-2。高档珍稀菇品价格更呈上升趋势。4、1 国际市场珍稀食用菌品种需求量大:我国食用菌产品畅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和港澳地区,需求量较大。发达国家视食用菌为纯天然、无污染的保健食品,是他们主要食物来源,每年需大量进口。国外部分制药厂每年不惜一切代价大量进口食用菌,部分食用菌已提炼成了珍贵的药品和保健食品。如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等针药是一种很好的抗癌药品,价值相当昂贵。天麻丸

11、、片剂、猴头片剂、灵芝膏、灵芝茶等都有较高的治疗和保健作用。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珍稀食用菌杏鲍菇食之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并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4、2国内市场消费潜力较大:我国在很久以前就有吃食用菌的习惯,特别是吃黑木耳、香菇、蘑菇、灵芝的历史悠久。近几年又推出了杏鲍菇、白灵菇、牛肝菌等新品种更受人们欢迎。目前我国食用菌年产量为78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总产值314亿元,创汇6亿美元。我国已成为食用菌的出口和生产大国,其中双孢菇占世界总量20%以上,香菇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我国香菇、平菇、木耳、茯

12、苓、银耳、猴头菌、草菇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一些珍稀菇类如杏鲍菇和白灵菇等珍稀类草腐菌的开发,使玉米芯、麦秸、稻草、秸杆等农作物废弃物得以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发展空间极大。4、3 杏鲍菇航天搭载诱变育种:杏鲍菇航天搭载诱变育种将丰富我国杏鲍菇品种资源,同时培育出的杏鲍菇系列优良品种,可一定程度满足市场对杏鲍菇新品种的需求。5、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1 投资估算:本项目研究第三年共需资金80万元,自筹60万元,需无偿拔款20万元,具体内容如表一。5、2 资金筹措:本研究所自筹资金60万元,需无偿拔款20万元。5、3 经费使用计划(20062007)见附表二6、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6、1预期经

13、济效益分析:食用菌产业以低投入高产出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投入产出比都能达到1:1-2。高档珍稀菇品价格呈上升趋势,杏鲍菇去年价格达到10-40元/每公斤,白灵菇40-160元/每公斤。比如:一亩地大棚用来种植杏鲍菇,投料20000斤,投资12000元,室内发菌,利用大棚出菇,10月中旬入棚,到12月结束,可产杏鲍菇16000-20000斤,这段时间的每公斤不低于10元,扣去成本,可获益6.8万-8.8万,杏鲍菇效益分析:每亩成本12000元,产菇1.8万斤,收入5.4万元,纯收入4.4万元。种菇结束后,还可种春季蔬菜,蔬菜产量要比平时增产10-30%,肥料投入量减50%的成本。因废

14、料菌糠中的菌丝能抑制花叶病毒的侵染,而菌丝中又可分泌一些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所以还可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因此,开发珍稀菇品种杏鲍菇等对提高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非常有利。6、2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6、2、1 食用菌是面向国际市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好项目;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已讲了20多年,但实际进展却不十分令人满意,其中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要发展那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且要发展那些在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我国生产的食用菌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1/10甚至更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由于是举世公认的健康保健食品

15、,其消费是全球性的,但生产却受劳动力成本和气候条件制约,只能是局部性的。目前食用菌难以实现全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主要依赖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发展食用菌产业恰好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食用菌变废为宝,是解决剩余劳动力难题的好产业,我国发展食用菌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6、2、2 食用菌生产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将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变废为宝。二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立体栽培、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菌糠可以作为饲料、肥料和燃料,达到改良土壤、促进转化和解决能源和多重作用。发展食用菌可以使大量林业废木屑及各种作物秸秆得以充分利用。1公斤秸秆可转化0.5公斤蘑菇,产值2元以上。

16、加之我们北方具有得独厚的气候资源,适合菌丝生长,出菇质量好于南方,给我们实施该项目提供良好的基地环境。6、2、3 食用菌是当今世界风靡的热销食品:是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及东南亚国家消费量很大。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对食用菌需求增势强劲。近几年,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超市、酒店、宾馆,食用菌消费已非常火爆。迎合了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而且宜于调节市场供应时间和品种,其产品既可组织出口,还可投放国内大中城市超市等高层次消费市场。6、3我国发展食用菌优势:6、3、1 原料资源丰富: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据粗略估计,年产各类秸杆以及林业副产品等大

17、约5亿吨,这些都是发展食用菌的优质原料,而且持续性强,综合利用率高。但是,这些原料中绝大多数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有的甚至变成垃圾。如果将其中大约五分之一的原料用于发展食用菌的话,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6、3、2 劳动力资源充足:我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用。加上食用菌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低,绝大多数工艺流程完全靠手工操作,生产成本低。在国外,劳动力成本高,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这正是我们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价格优势。也是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条件和最大的优势。6、3、3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是真正时尚的绿色食品,这给产品出口在质量上带来很强的

18、竞争优势。6、3、4 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食用菌生产,对于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出口创汇产品,进行科技扶贫,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在就业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6、4 产业化发展前景: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食用生产大部分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从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菇及清床等生产环节,基本上都使用机械操作。同时,采用空调设备、各种测量仪器以及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装置,调节控制温度、湿度、水分、通风、光照等,创造最适合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我国近十几年来也开始大力发展食用菌机械,以推进食用菌机械化和工厂化栽培,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食

19、用菌业与世界各国的商贸接轨,这对我国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7、项目实施进度方案项目计划在开始实施后,12个月内完成。7、1 2006年10月-2007年6月将航天育种二年来筛选的有益变异进行小规模生产栽培试验,选育出农学性状优良的菌株,再进行同工酶检测或者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同时进行农学性状检测。申请新品种系列,进行产业化生产。7、2 2007年6月结束各项试验内容,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总结,于10月进行现场验收、成果鉴定。7、3项目关联行动,相关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国际合作落实情况。7、4、1 2006年在原10000设施栽培基础上,再增加5000用于杏鲍菇选

20、种后的试验栽培。7、4、2 购置试验所需的仪器,引进国内外食用菌珍稀品种,进行航天搭载诱变育种。 7、4、3 为使项目成果产业化应用,本所在原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增加设施栽培面积10000并优价提供杏鲍菇新菌种,预计2006年产量250T。带动农户进行产业化生产。 7、4、4 葫芦岛市政府确定绥中县食用菌研究所为2006年重点支持的产业化发展单位。7、4、5 2004年我所生产的“顺成”牌杏鲍菇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7、5 现有工作条件:7、5、1 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绥中县食用菌研究所是一个以生产、科研、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34人,技术人员9名,总投资300万

21、元,年生产能力300万棒(袋),年产值300万元,年利润60万元。拥有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炉(常压、高压)、高压灭菌柜、氧离子灭菌器、恒温箱、显微镜、包装机、超净工作台及小型恒温库等生产设施,产品有杏鲍菇、白灵菇、茶薪菇等20多个品种,其中以杏鲍菇、白灵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种为主,产品畅销国内、国外。7、5、2 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单位基本情况: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及完善的现代化的生理、生化检测设备。为试验提供可靠的高精度检测数据,其研究手段达到定性、量化水平。真菌研究室首席科学家魏江春院士及五位博士、博士后保证了此项试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东方红宇航技术公司实施菌种的空间搭载,保

22、证菌种在空间生存提供技术及设备服务。中国航天育种第一人蒋兴村教授同时作为试验基地绥中县食用菌研究所项目实施技术负责人。7、6 申请人基础条件:本人于一九八八年函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九四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本人曾荣获辽宁省“再就业名星”、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等荣誉称号。研究所被东三省食用、药用真菌协会评为“先进科研单位”、葫芦岛市政府授予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 经 费 概 算附表一项 目数 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实验人工费全年 4新购生产用具费500套0.015分子生物学检测费1010改扩进恒温库费125m3100012.3新建接种室费1个55水电费3燃料费3运输

23、费2调研费3.2糖酸测定仪1个0.30.3VC测定仪1个0.40.4电子天平1台0.40.4奥林巴斯摄像显微镜1台22超声波加湿器3组0.61.8接种超净工作台1台1.61.6接种室风淋净化门1个1.61.6真空泵1台11高精度电子测温器1台0.40.4其它检测设备2成果鉴定费3实验管理费全年2微型冷藏车1台1414不可预见费2合计:80万经费使用计划(2006-2007年)附表二 年度项目金额(万元)备注 分子生物学检测费10实验人工费4 新购生产用具费5改扩进恒温库费12.3 包括建预冷室新建接种室费5水电费3 燃料费3 运输费2 运输费3.2 糖酸测定仪0.3 VC测定仪0.4电子天平0

24、.4奥林巴斯摄像显微镜2超声波加湿器1.8接种超净工作台1.6接种超净工作台1.6 真空泵1 高精度电子测温器0.4其它检测设备2 成果鉴定费3实验管理费2 微型冷藏车14 不可预见费2 合计:80万 注以上含自筹费年产7000吨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可行性研究报告年产7000吨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意义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25、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xxx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促进高效农业发展,近两年当地政府把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经形成远近闻名的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产业集群,有利于带动品质更优的杏鲍菇产业发

26、展。xxx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丰富的意杨树林造成的气候条件也特别适宜食用菌的生产,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农副产品下脚料如玉米芯、棉籽壳及木材加工产品下脚料木屑等到资源非常丰富,这些正是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料。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食用菌生产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xxx县位于全国首批开放城市连云港的南大门,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连云港经济规划以港口经济和现代高效农业为主,省政府更明确了具体项目规划,这为该项目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326、327省道横贯县域东西,204国道和沿海、宁连

27、高速纵穿南北,交通便捷,货运畅通。食用菌产业销售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连云港目前已被纳入“长三角经济圈”,从xxx到达南京、上海只需2-4个小时,将来高铁通车还可以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对产品销售非常有利。珍稀食用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伞菌,菌肉洁白肥厚,质地脆嫩,味如杏仁及鲍鱼,营养丰富,素有“平菇王”之称,食之可以改善胃肠功能,并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而且产量较高,一般纯棉籽壳或棉籽壳与木屑混合料,生物转化率可达60%左右。杏鲍菇属低温性品种,出菇温度为13-18。该品种

28、在国内外市极为畅销,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周年供货,每吨售价达8000-16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 、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IKI MUSHROOM,植物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工厂化周年栽培金针菇、杏鲍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产品符合出口标准。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

29、的产业政策方向,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开发新优品种,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升级,带动食用菌产品出口外销,为实现把xxx县打造成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食用菌之乡的目标,促进当地食用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一、我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生产600多万吨各种食用菌,这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但品种主要集中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全国普遍栽培的几种食用菌上,而且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现在逐渐增加了杏鲍菇、灵芝、竹荪、鸡腿菇、杨树菇、大球盖菇、阿魏菇等20多种,品种达30余种,但在高温的夏季,采用传统技术大部分食用菌还无法生产,栽培的品种更少。我国食用菌

30、产品主要靠内销,食用菌历来作为高端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吃上。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能力迅速增强,但由于生产能力不足,价格仍居高不下。目前我国人均年占有量仅5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通过工厂化生产,将有助于食用菌产量的迅速提高,人们购买新鲜食用菌更加便易,需求量和消费量也将明显增加。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主要是干菇、鲜菇和盐渍菇,其中以鲜茹出口效益最高。二、世界主要国家食用菌产销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食用菌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日本是亚洲的食用菌生产大国,1990年食用菌总产值(除双孢菇外地达2769亿日元。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设备先进,已

31、实现生产的园艺化和机械化,部分产品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香菇由于质量上乘每吨卖价达2.8-3.2万美元,比我国香菇的每吨0.8-1.2万美元高出近2倍。韩国也是亚洲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利用稻草作为栽培原料年产平茹3万吨,蘑菇2万吨。韩国香茹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是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年出口约450吨。在欧洲,法国是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双孢菇年产量20-22万吨(鲜),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国和欧洲蘑菇的供应基地。法国还建有欧洲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中心,生产谷粒菌种,销售到各个国家。荷兰的蘑菇栽培技术非常先进,已经实现了机械采菇,蘑菇产量15万吨左右。荷兰还建有蘑菇

32、堆肥中心,向国外出口蘑菇堆肥。英国是欧洲的主要蘑菇生产国,大小菇场约500个年产量12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本国市场。德国的蘑菇产量约5万吨。不足部分主要从荷兰、法国和中国进口。杏鲍菇人工栽培研究起始于法国、意大利和印度,首次开展人工栽培试验,日本于上世纪90年代实现商品性工厂化生产。三、金针菇、杏鲍菇市场分析金针菇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

33、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在作为食材时,金针菇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杏鲍菇是我国食用菌家庭中的新秀,由于其质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杏鲍菇栽培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栽培地区已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术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杏鲍菇的市场主要有两个方面: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在逐年增加,以各大高档饭店鲜菇消费为主。由于杏鲍菇价格较高,要真正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还需要3-5年时间。日本市场:

34、近两年来,日本杏鲍菇市场需求猛增,产品供不应求,这极大地刺激我国杏鲍菇生产和基础的形成。杏鲍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个产品:A保鲜杏鲍菇出口,通过空运或保鲜香菇拼柜海运出口。B盐渍菇出口,将杏鲍菇加工成盐水菇出口日本。C清水菇罐头出口,将切片后的杏鲍菇加工成清水罐头出口日本。预计今后几年内杏鲍菇市场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价格比较稳定,普通产地收购价基本保持在8元/公斤左右,反季节工厂化生产价格将更高。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设立xxx食用菌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投资2000万元建工厂化食用菌厂一座,占地面积80亩,年产杏鲍菇5000吨;投资500万元建设90亩食用菌(主要是金针菇

35、)大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大棚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秀珍菇、香菇等食用菌生产;投资500万元建设500平方米办公场所,设立食用菌经纪人公司及派驻一线城市分公司,搭建市场营销平台及网络营销整合,销售自有产品及农业园区其它食用菌生产企业产品,解决农户及相关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厂家产品销售后顾之忧。利用北环路交通优势,搞活县域内及周边相邻城市食用菌市场交易流通。二、建设内容 工厂化食用菌厂:杏鲍菇生产车间全部采用恒温库标准建造,室内采用程控恒温技术,杏鲍菇的生长过程全部由电脑控制和记录。采取瓶栽和袋栽两种方式,自动化机械生产菌包,特别是采用开口式塑料瓶来培养菌种,采用塑料瓶来培养菌种,养菌效果好,产品质

36、量高,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可以反复利用20年,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减少了一次性塑料菌包对环境的污染。(一)土建工程1、建培养出菇房18000平方米。2、建培养架50000平方米,为铁架结构。3、建生产场地10000平方米,包括混凝土地面、水池设施、冷却塔、冷藏仓库、菌种室、接种净化室等设施。(二)仪器设备购置1.315kw变压器2台、制冷机120台、锅炉1台、大型高压来菌柜2台、自动装瓶机2台、自动接种机2台、广口塑料瓶200万只、以及拌料机、粉碎机、自动传输装置等。食用菌大棚:建设标准食用菌大棚200套,长30米,宽6米,棚距2米,两排大棚间距8米,钢架结构,泡沫覆盖保温,抗老化黑膜覆

37、盖,外罩草帘,两头水泥砖封闭,塑钢门窗通风对流,砂石路连接,混凝土地面,拌料场1000平方。第四章 技术方案一、总体思路:1、金针菇、杏鲍菇可以人工控温、控湿、光照、氧气进行周年栽培;2、培养基配方主要以棉籽壳为主,适量添加麸皮、玉米粉等营养成份;3、通过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气性、灭菌时间、接种量的大小、菌丝萌发的快慢、接种成功率和产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4、对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光、气、湿等条件进行控制,以实现高产稳产;5、带动周边农户进行普通大棚食用菌生产。二、技术路线: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比双孢蘑菇和金针菇迟,发展时间不长,其工艺技术有待成熟和完

38、善。其基本工艺模式是:配料-装瓶-来菌-自动化接种-发菌培养-后熟培养-搔菌-催蕾-育菇-采收。三、技术目标:1、技术指标:杏鲍菇生物转效率60%以上,日生产杏鲍菇2万瓶、3万袋,年生产杏鲍菇5000吨;日产金针菇15000袋,金针菇2000吨。2、工厂化栽培:主要解决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光、气、湿条件,以实现每天都有鲜菇出产的周年栽培。3、选用栽培食用菌的适宜配方:利用棉籽壳等栽培杏鲍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并协调处理培养料的吸水、保水及通气问题。4、总结出适合于当地的食用菌工厂管理技术,为工厂化生产示范推广提供保证。第五章、实施进度自2010年7月开始,5个月内完成食用菌大棚施工,

39、4个月内完成一期工厂化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00万元,同时提前培养菌包, 2011年4月完成二期投资1000万元。2011年4月金针菇、杏鲍菇产品上市,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且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第六章、市场营销采取公司产品和半紧密型协作农户产品差异化种植,形成公司产品多样化、系列化,统一产品质量要求,规范生产。设立食用菌经纪人公司,培养精干营销人员,构建一、二线城市销售网络,通过设立一、二线城市直销公司,采取进大型超市及大企事业员工餐厅由直销公司负责。中高档餐厅、农贸批发市场由当地经销商代理,或设立门市(柜、点等)销售。设立公司网站,通过付费网络资源如百度、阿里巴巴、农业网等整合网络销

40、售,提高产品知名度。积极争取出口自贸权,做好出口型食用菌销售工作,为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而努力。通过经纪人公司注册十余个食用菌商标,主打两个商标,采取特许授权的方式,细化超市、餐厅、批发市场、出口型销售品牌,使各不同客户之间品牌差异化,避免品牌价格差别竞争,可通过特许商标贴牌方式,定点采购包销农户生产的食用菌销售。做好县域内超市及市场销售工作,积极覆射周边城市,如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等地区,抢占市场份额,为销售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解决相当一部分产品销售风险。夯实企业生产底气,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良性循环,为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前进。第七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一、设计依

41、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国环字1987.002号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9;(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5)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93;(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二、污染源 本项目的污染源主要是用来培育食用菌的培养基。三、环保措施和方案 经培育金针菇、杏鲍菇后的培养基料是很好的农业生产肥料,可以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还可以再利用生产鸡腿菇、草菇等。是否能加工成民用碳正在考证。

42、四、环境保护标准污水 PH69,BODs150mg/升,CODcr150mg/升,悬浮物300mg/升。五、劳动安全与卫生1、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没有产生有害物质和有害气体,但总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和生产。2、在总体布置上,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均按国家防火规定要求合理布置,各区设备置消防给水管道设施,室内设置泡沫灭火器。为避免触电、机械事故发生,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做接地保护,配电系统采用零保护,机械传动部分要加罩保护,其余各项设备均采用安全保护。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配备工作及劳保用品

43、,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4、搞好安全卫生,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劳动条件,对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都有积极作用,故在安全卫生方面,要按照劳动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规、完善各种安全卫生制度,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第八章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经营管理:食用菌厂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二、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工厂下设生产部、技术部、供销部、财务部、行政部,行管人员定员15人,常年用工200人。三、劳动管理:按国家劳动法和企业法规定,员工采取就地招聘,可以带动300名农民工就业。建立严格的聘用手续,所有管理人员及员工必须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经职业培训,考核

44、合格后上岗。员工必须按合同履行职责,服从企业管理,执行企业各规章制度。四、人员培训:根据现有的技术力量和项目规模及管理需要,对员工除上岗的培训外,定期分批将管理部门有关人员选送到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修学习,提高各层次人员的科技素质,更好地为项目服务。此外,企业还应经常聘请协作的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等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到企业指导生产和根据生产需要定期上技术培训课,从而提高职工的科技水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项目实施自始至终都能按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进行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第九章 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杏鲍菇的生物转化率为60%,每天投

45、培养基干料重量25000公斤,每袋平均产量约0.3公斤,年总产5000吨,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农户大棚栽培生产金针菇、茶树菇、秀珍菇等食用菌400万包,产值800万元,该项目为农业生产项目,按国家规定免税征销售税金,年利润总额1300万元。项目的财务效益很好,经济效益显著。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将改变我县食用菌生产夏季品种单一、依靠外地供货的局面,并且充分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投入少,效益显著。因此,出口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满足了市民的菜蓝子需求,特别是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将为增加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就业机会和地方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年产7000吨金针菇、杏鲍菇等

46、食用菌可行性研究报告年产7000吨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意义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xxx县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促进高效农业发展,近两年当地政府把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经形成远近闻名的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产业集群,有利于带动品质更优的杏鲍菇产业发展。xxx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丰富的意杨树林造成的气候条件也特别适宜食用菌的生产,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农副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