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87727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97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移民供水工程高效节水补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工咨甲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工咨甲 1032534001 工程设计证书:水利行业甲级工程设计证书:水利行业甲级 290101-sj 工程勘察证书:工程勘察甲级工程勘察证书:工程勘察甲级 290101-kj 宁宁夏夏同同心心县县下下马马关关 生生态态移移民民供供水水工工程程 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Ningxia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Survey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 年 5 月 15 日银川 2 批 准 哈岸英 核 定 胡莲英 审 查 牛承

2、佑 张晓飞 韩基冠 左淑萍 校 核 罗键恩 杨 莹 张晓燕 编 写 哈岸英 牛承佑 韩基冠 左淑萍 张晓燕 张淑珍 罗键恩 曹明霞 王晓平 胡海英 杨 莹 3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2 1.1 项目概述及设计依据12 1.2 工程地质17 1.3 工程任务和规模17 1.4 主要建设内容22 1.5 工程管理24 1.6 施工计划安排25 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5 1.8 经济评价25 1.9 结论和建议26 第二章第二章 水文及水资源水文及水资源.27 2.1 项目区概况.27 2.2 气象28 2.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31 2.4 洪水38 2.5 泥沙及水质

3、39 2.6 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39 第三章第三章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40 4 3.1 概述.40 3.2 区域地质.40 3.3 输水主管道工程地质条件43 3.4 泵站工程地质条件44 3.5 王古窑蓄水池工程地质条件46 3.6 水文地质条件46 3.7 天然建筑材料.47 第四章第四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任务和规模.49 4.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第必要性.49 4.2 生态移民安置规划52 4.3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55 4.4 种植结构规划58 4.6 需水量分析59 4.7 供需平衡分析65 4.8 供用水调节计算70 4.9 供水工程总体规划78 第五章第五章 工程

4、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79 5.1 工程等别和标准.79 5.2 工程总布置79 5.3 调蓄水池布置81 5 5.4 泵站工程布置87 5.5 节水补灌骨干管网布置90 5.6 节水补灌田间管网布置95 5.7 人畜饮水工程布置97 第六章第六章 机电及金属结构机电及金属结构.101 6.1 水利机械101 6.2 泵站电气103 6.3 金属结构106 6.4 供电工程107 6.5 通信及自动化工程109 第七章第七章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114 7.1 管理体制.114 7.2 管理机构及管理设施.114 7.3 管理办法.116 第八章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

5、计.120 8.1 施工条件120 8.3 主体工程施工123 8.4 施工总布置及总进度127 第九章第九章 工程永久占地工程永久占地.129 9.1 占地范围及实物指标129 6 9.2 占地补偿投资估算130 第十章第十章 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132 10.1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132 10.2 建设项目防治责任范围132 10.3 水土流失预测134 10.4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方案137 10.5 水土流失监测138 10.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139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140 11.1 评价标准140 11.2 环境现状140 11.3 环境保护

6、目标141 11.4 环境影响分析142 11.5 环境保护措施145 11.6 环境监测计划和环境管理措施147 11.7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48 11.8 环境影响初步评价结论148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节能设计节能设计.149 12.1 设计依据149 12.2 能耗指标分析150 7 12.3 节能措施152 12.4 节能效果评价154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工程招标工程招标.155 13.1 招标范围155 13.2 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155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157 14.1 编制说明.157 14.2 投资估算160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179

7、 15.1 概述.179 15.2 国民经济评价.179 15.3 供水成本分析184 15.4 综合评价187 附图:另册附图:另册 8 同心县下马关生态移民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目录 序号图名图号备注 1灌区水系图 2总布置图 3区域地质图 4灌区水文地质图 5灌区土壤分布图 6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 7下马关项目区总布置图 8下马关项目区主管线纵断面图 9下马关项目区加压泵站布置图 10下马关项目区调节水池布置图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9 同心县下马关生态移民供水

8、工程特性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 1总土地面积万亩33.8 2高效节水补灌面积万亩15.1设计灌溉面积 枣薯间作种植万亩6.0 枣瓜间作种植万亩4.0 马铃薯种植万亩3.6 设施农业(日光拱棚)万亩1.5 3生态移民规模人63903下马关项目区,基准年 2007 年 就地旱改水人23216 异地搬迁人40687 4供水水量总计万 m31302.23 4.1灌溉用水万 m31055.17下马关生态移民规划 15.1 万亩 4.2非灌溉用水万 m3247.06 1)村镇生活用水万 m3194.29 下马关项目区 万 m3 119.84 预旺项目区 万 m3 74.45按生态移民规划 3.9

9、4 万人计算 2)工业用水万 m352.76下马关项目区预留 5原设计流量m3/s0.8/0.6一泵站/二泵站 6本工程设计流量m3/s1.0一、二、三泵站相同 7灌溉水利用系数0.87以红寺堡五干渠为水源计算 8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75% 9取水水源设计水位m1436.74红寺堡五干渠 15+650 10灌区控制高程m1680.00 11泵站座数座3 12一泵站前池设计水位m1436.55 13三泵站出水设计水位m1705.00王古窑调蓄水池设计水位 14累计净扬程m239.71 15累计总扬程m286.86 16机组台数台3/3/3一泵站/二泵站/三泵站 17总装机容量kW7950新增 42

10、00kW 18总运行容量kW5580新增 3080kW 19总运行轴功率kW4908.64新增 2765.26kW 20总负荷kVA5820新增 1134kVA 21年用电量万 kWh1755 22输水管道总长度m23.708一/二/三泵站=8.232/6.476/9.0 23主调蓄水池座1王古窑 10 同心县下马关生态移民供水工程特性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 总库容 万 m3 346 调节库容 万 m3 271 淤积库容 万 m3 75淤积 30 年 设计水位m1705.30 池底高程m1695.00 坝顶高程m1706.50 最大坝高m9.0 坝顶轴线长度m1875 取水水位m16

11、97.50 24节水补灌工程 支干管长度km20.5 支管长度km36.0 田间斗管长度km906.67 移动软管长度km750户均 50m 滴灌带长度km15000 25人饮工程 净化水处理厂座1 水处理能力m3/d3980 供水人口万人12.1设计水平年 2020 年,含预旺。 配水管网长度km300.625 26通信及自动化系统套1 27工程永久占地亩2361 28主体工程数量 明挖土方 万 m3 713.61 填筑土方 万 m3 183.38 砼和钢筋砼 万 m3 2.09 浆砌石 万 m3 0.11 土工膜万 m250.92 29主要建筑材料 木 材m393.68 水 泥t6416

12、钢筋t119 钢 材t50 30所需劳动力万工日15.43 31施工占地亩5443 11 同心县下马关生态移民供水工程特性表 32总工期年1.5 33静态投资万元21351.57 1)供水工程20432.79含供电工程 645.34 万元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15676.49 机电设备工程746.78 金属结构工程68.13 临时工程494.74 其它费用1589.12 基本预备费1587.53 2)水土保持200 3)环境保护100 4)占地补偿费用618.78 34经济效益指标 1)稳产期产量 粮食(马铃薯)万 kg45000 红枣万 kg3600 瓜菜万 kg19500 2)年净效益 节水

13、补灌万元21370综合亩均 1415.2 元/亩 其中:本工程分摊万元7475分摊系数取 35% 人畜饮水万元1134 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期 30 年,折现率 6% 经济内部收益率13 经济净现值万元34929 经济效益费用比1.77 36供水成本 1)经营成本元/m31.85 节水补灌 元/m3 1.51 人饮 元/m3 3.28 2)全成本 元/m3 2.69 节水补灌 元/m3 2.32 人饮 元/m3 4.24 12 第一章第一章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1.1 项目概述及设计依据 1.1.1 项目概述 宁夏中部干旱带国土面积占全区的近二分之一,人口占全区的四 分之一,在全区经济社会发

14、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全国目前经 济最落后、最贫困的几个地区之一。 加快中部干旱带发展,是实现全区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区各族人民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中部干旱带发展不上去,就会影响全区的协 调发展。加快中部干旱带发展,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 问题,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中部干旱带最大的特征就是 “干旱”,十年九旱,甚至是十年十旱, 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发展的关键在水、希望在水。自上世纪七十年 代以来,自治区相继建成了固海、固海扩灌、红寺堡、盐环定四大扬 黄灌溉工程与多处中小型库井灌区,已发

15、展灌溉面积 175 万亩,灌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300 元左右。但灌区以外更大范围的雨养旱作 区,由于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生活贫困, 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000 元左右,不到扬水灌区的 50,是中部干旱带的贫困区,是宁夏最需要扶持的地区。目前自治 区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变单纯追求 解决生存问题为追求解决生态、生产、生计、生育相统一,在旱作区 发展硒砂瓜、马铃薯等特色农业近 100 万亩,效益显著。 2007 年 4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区时明确指出:“要切实解 决好中部干旱带的人畜饮水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6、”“要 13 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抓好引黄灌区节水措施和 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 ”2006 年 5 月,温家宝总理在中部干旱带调研时 指出:“对全区讲,宁夏总体是干旱地区,除沿黄地区有水利条件, 可引水灌溉,其他地区靠天吃饭,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这 也是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宁夏要考虑加强抗御自然灾害、 尤其是旱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为了加快宁夏中部干旱带的脱贫致富步伐,自治区单位先后三次 召开固原工作会议,两次召开中部干旱带会议,提出了贫困地区加快 发展总的要求、思路目标和措施,制定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发展纲要 ,批准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 、

17、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 水安全总体规划 、 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总体规划等规划, 经过 5 年努力,在中部干旱带发展设施农业 20 万亩,南部山区发展 30 万亩,把扬黄、库井灌区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设施产业带, 旱作雨养区建设成抗旱稳产型的特色农业产业带,构建起抗旱减灾长 效机制,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营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按照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 、 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 水补灌总体规划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以固海、红寺堡、固海 扩灌、盐环定四大扬水工程为水源依托,延伸拓展供水范围,发展设 施农业 15 万亩、特色农业 100 万亩,使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特色、 设施农业总面

18、积达到 150 万亩;将自然条件极差、一方水土养活不了 一方人的地区,实施县内生态移民,整建制的搬迁到水土资源条件较 好的扬黄灌区,规划 20072011 年实施生态移民 20.68 万人。 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和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 县生态移民规划 ,同心县规划了 16 个生态移民安置区,整建制搬迁 窑山、田老庄、张家塬、马高庄、预旺等 5 乡镇 83 个行政村 2.27 万 14 户 9.6 万人;整行政村搬迁王团、河西、韦州 3 镇 29 个行政村 0.86 万户 3.6 万人。生态移民总规模为 3.13 万户、13.33 万人,开发安置 移民土地 24.44 万亩。韦州下马关预

19、旺节水灌溉项目区则是自治 区、同心县规划的重点地区之一,规划以红寺堡扬黄五干渠为水源, 主要采用拉水补灌、穴灌点灌、膜沟灌等高效节水补灌措施,发展枣 薯、枣瓜、马铃薯等优势特色作物和日光中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开发 节水灌溉土地 30 万亩,其中安置县内生态移民用地 12.8 万亩,就地 旱改水 17.2 万亩,安置生态移民 63858 人。本工程是韦州下马关 预旺节水灌溉项目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开发土地 17.42 万亩,其 中安置县内生态移民用地 12.8 万亩,就地旱改水 17.2 万亩,安置生 态移民 40687 人。 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1.2.1 法律、法规及规范

20、性文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5)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 (6)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 (7)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 ; (8)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 (9)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 ; 15 (10)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2007.03)。 1.1.2.2 规程、规范及标准依据规程、规范及标准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 50209

21、3);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 (3)防洪标准(GB 5020194); (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 5028899); (6)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 (7)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 2078); (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182004); (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1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94);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 (SL290-2003) ; (13)中国地震动参数

22、区划图(1/400 万) (14) 其它有关现行规程、规范。 1.1.2.3 技术文件及相关批复技术文件及相关批复 (1)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宁夏水利水电 勘测设计院,1998.06) ; (2)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修改概算综合报告 (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4.05) ; (3)水利部关于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 批复 (水总2000405 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建设规模及 16 初步设计概算调整的批复 (发改投资20051821 号,2005.09) (5)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红寺堡灌区五泵站技

23、施设计说明 书 (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3.01) ; (6)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红寺堡灌区五干渠技施设计说明 书 (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3.10) ; (7)同心下马关节水灌溉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宁夏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6.03) ; (8)同心东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04) ; (9)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规划报告 (宁夏水利厅, 2007.08) ; (10)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规划 ; (11)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生态移民规划 (宁夏水利水电勘测 设计研究

24、院有限公司,2008.04) ; (1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103) (2007.12.10) ; (13)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批准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宁政办1996147 号) 。 1.1.3 可行性研究工作过程简述 2008 年 3 月,受同心县水务局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下马关高效 节水补灌工程可行性研究。 在充分利用该区域由我公司完成的红寺堡五干渠工程、下马关节 水灌溉工程、同心东部饮水工程等已建工程和将要开工建设的同心东 17 部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扩建)的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成果,以 及由同心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完成的下马关生态移民

25、水利工程实施方 案等相关成果,对蓄水池、主管线等主要建筑物进行李补充测量和工 程地质勘察。在此基础上,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规程 ,编制完成本报告。 1.2 工程地质 项目区处在大罗山东侧的洪积扇中部,表层为含少量砾壤土、砂 壤土,下部为角砾层、上第三系(N1)泥岩。 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黄土的湿陷性,已建的下马关扬 水工程经过 1 年多的运行,未发现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工程地质问题, 从工程地质角度讲,经过工程措施处理后是安全可靠的。 1.3 工程任务和规模 1.3.1 工程任务及规划水平年 本工程的任务是:灌溉、供水综合利用。 现状年为 2005 年,设计水平年为 20

26、20 年。 1.3.2 土地开发规模及种植结构 本次规划灌区属红寺堡扬水五干渠以上灌区,其范围北起五干渠, 南至下马关南部的大郎顶,惠平公路东西两侧,控制高程 1436m1680m,总土地面积 33.8 万亩。 根据自治区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规划,并考虑同心县下马关地区 的实际情况,按当地旱改水人均 3 亩水浇地(补灌) 、同时预留 1 亩 18 旱地,县内移民人均 2 亩水浇地考虑,开发高效节水补灌面积 15.1 万 亩,其中下马关扬水已建工程控制 6 万亩,新开发 9.1 万亩。 根据项目区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宁夏中部干旱带近几年特色 种植试验示范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初步拟定下马关生态移民区

27、种植结 构以地膜马铃薯、枣薯间作为主,并适当发展设施农业。考虑到马铃 薯种植的倒茬和灌区配水的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枣瓜间作面积。 种植结构比例为:设施农业按户均 1 亩控制,种植面积为 1.5 万 亩,占规划种植面积的 9.93%;枣、薯间作种植面积为 6.0 万亩,占 39.74%;马铃薯种植面积为 4.0 万亩,占总面积 26.49%;枣、瓜间作 种植面积为 3.6 万亩,占 23.84%。 1.3.3 灌溉制度 项目区年降水量不足 300mm,其中 2/3 集中在 69 月,因此 7 月份以前以春季保苗补水灌溉为主,7 月份以后主要利用天然降雨。 灌区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其中已开发的

28、2.44 万亩采用明渠输水, 未开发的 15.73 万亩采用低压管道输水。 田间灌溉方式:设施农业采用滴灌,大田作物采用人工点灌方式。 管道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 0.95,田间灌水利用系数取 0.95, 调蓄设施蒸发渗漏损失取调蓄水量的 3%,计算本项目以红寺堡五干 渠为起点的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 0.87。 作物灌水时间及灌水次数主要根据下马关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 作物生长对水的敏感性确定,在作物需水的敏感期灌关键水。 大田作物灌水均按 3 次设计,4 月中旬开始,6 月下旬结束,每 轮灌水 1015 天,日平均灌水时间 12 小时;设施农业(日光拱棚) 19 自 4 月下旬至 9 月底,灌

29、水间隔为 10 天左右,灌水次数按 20 次计算, 日灌水时间采用 24 小时。 枣瓜、枣薯间作、马铃薯的灌溉定额分别采用 42m3/亩、48m3/亩、 45m3/亩,设施农业 200m3/亩,综合净灌溉定额 60.79m3/亩,毛灌溉 定额 69.88m3/亩。最大日均净流量 11.0 万 m3/d,最大流量 2.79m3/s。 1.3.4 综合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下马关生态移民区高效节水补灌工程项目区的年净 灌溉水量和毛灌溉用水量分别为 918.00 万 m3和 1055.17 万 m3。 非灌溉需水量:主要考虑村镇生活用水和乡镇企业用水。 人均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 40L/人d,水源保证

30、率不低于 95%。 人口以 2007 年为基准年,规划水平年采用 2020 年,平均人口自然增 长率取 12,则规划水平年的人口为 12.10 万人,其中下马关项目区 7.46 万人,预旺项目区 4.64 万人,年净需水量 108.92 万 m3。考虑管 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10%,年总需水量为 119.81 万 m3。 乡镇企业用水只考虑下马关项目区,暂按农业用水的 5%考虑, 年工业净用水量为 45.90 万 m3/a,毛用水量为 52.76 万 m3/a。 项目区年需水总量为 1302.23 万 m3,其中,农业灌溉年需水量 1055.17 万 m3,工业年需水量 52.76 万 m

31、3,村镇居民生活年需水量 194.30 万 m3。包括预旺项目区生活用水在内的项目总需水量见表 11。 表 11 项目区总用水量规划表 净用水量(万 m3)毛用水量(万 m3) 序号项目 下马关预旺小计下马关预旺小计 1灌溉用水918.00918.001055.171055.17 20 2非灌溉用水154.8567.68222.53172.6074.45247.05 村镇生活用水108.9567.68176.63119.8474.45194.30 工业用水45.9045.9052.7652.76 3合计1072.8567.681140.531227.7774.451302.23 1.3.5 供

32、需平衡分析 1.3.5.1 可供水量可供水量 本项目以红寺堡五干渠为水源。五干渠设计流量 3.06m3/s,加大 流量 3.65m3/s。五干渠灌溉面积 3.9 万亩,已建的红城水灌区和下马 关喷灌灌区,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 0.63 万亩和 1.0 万亩,四干渠、五 干渠超规划新增开发土地面积的新增用水量,均在四、五干渠原设计 的配水指标内调剂解决,不新增用水指标。 在设计工况下,包括已建的下马关扬水灌区 6 万亩用水在内,五 干渠设计工况尚有 1.04m3/s 的富余,加大工况尚有 1.63m3/s 的富余。 考虑到泵站、干渠的安全运行等因素,实际按设计、加大工况各占 50%考 虑,平均流量

33、 1.3m3/s,年供水 180 天、日均供水 22 小时,计算富余 水量为 1853 万 m3。 1.3.5.2 区域生态移民总需水量区域生态移民总需水量 同心县韦州下马关预旺区域生态移民项目有 6 片,即:韦州 甘旧庄子、韦州南门、罗山东坡、阎圈、下马关。需水量均根据下 马关项目区的用水指标估算。 韦州甘旧庄子:年净用水量 47.77 万 m3,总需水量 54.40 万 m3。 韦州南门:年净用水量 85.88 万 m3,年总需水量 98.18 万 m3。 罗山东坡:年净用水量 45 万 m3,年总需水量 50 万 m3。 韦州阎圈:年净用水量 110.93 万 m3,年总需水量 126.

34、58 万 m3。 21 下马关:年净用水量 841.01m3,年总需水量 961.29 万 m3。 预旺:年净用水量 67.68 万 m3,总需水量 74.45 万 m3。 以上 6 片生态移民项目区年总需水量 1721.20 万 m3。其中韦州甘 旧庄子和南门项目区分别属于红寺堡四、五干渠自流控制范围内的 超规划开发面积,根据“增地不增水”的配水原则,该项目增加灌溉面 积所需水量在原设计的配水指标内调剂解决。 1.3.5.3 区域供需水平衡分析区域供需水平衡分析 红寺堡五干渠可供韦州下马关预旺区域生态移民用水量为 1853 万 m3,与总需水量 1721 万 m3相比,总量供需平衡有余。 为

35、了保证该区域生态移民项目用水,一方面需要红寺堡五干渠加 大供水流量、增加供水时间,另一方面还必须设置一定规模的调蓄建 筑物,调节五干渠的来水和本工程的用水,做到以丰补歉。 1.3.6 供用水调节 本工程供用水调节计算的可供水量按红寺堡五干渠可供本工程设 计、加大平均流量 1.3m3/s,并扣除韦州阎圈、罗山东坡生态移民项目 用水(按用水比例折算约 85%)后的平均流量 1.1m3/s 计算,年供水 时间 180 天,平均日供水时间 22 小时。本工程需水量按下马关生态 移民项目的补灌用水和生活用水淤积预旺生态移民项目区的生活用水, 共计 1302.23 万 m3。 根据现有下马关扬水工程设施的

36、供水能力和潜力,本着充分利用 红寺堡五干渠的富余水量和现有工程,通过采取小机换大机等设备改 造以及增加必要的调蓄工程,达到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 经多种方案(下马关供水 0.61.0m3/s)的调节计算,推荐下马 22 关供水能力 1.0m3/s 的方案,所需调节库容为 271 万 m3,不仅能够满 足下马关项目区的补灌用水,也能满足非灌溉期的生活用水储备。 1.4 主要建设内容 1.4.1 输水工程 维持现有的下马关一、二泵站厂房及压力管道不动,其中一泵站 小机换大机 1 台(单机容量由 800kW 调为 1120kW) ,二泵站小机换 大机 2 台(单机容量由 4500kW 调为 710kW

37、) ,并相应改造泵站电气 设备、金属结构以及辅助设备等,使改造后一、二泵站设计供水能力 达到 1.0m3/s,新增装机容量 840kW。在下马关二泵站压力管道末端 新建三泵站和压力管道,设计流量 1.0m3/s,装机 3 台,总装机容量 3360kW,压力管道长度 9.0km,控制高程 1680m。 1.4.2 调蓄工程 采用集中调蓄方案,在下马关南部的王古窑北侧、惠平公路西侧 设集中调蓄水池,主要任务是调蓄,主要由蓄水池以、放水塔、输水 洞等配套建筑物组成,三泵站压力管道末端直接入池。 调蓄水池的调节库容为 271 万 m3,考虑 30 年的淤积库容 75 万 m3,总库容 346 万 m3

38、,采用人工开挖而成,池底面积为 550550, 内边坡 1:3,外边坡 1:2,池底高程 1695.00m,设计蓄水位 1705.30m,坝顶高程 1706.50m,最大坝高 9.0m。 蓄水池所在位置地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黄土, 为级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厚度约 20m 左右,为了减少渗漏损失, 23 采用全断面土工膜防渗,边坡采用混凝土板+土工膜复合防渗结构。 蓄水池放水建筑物主要由输水洞和控制阀组成。输水洞采用钢筋 混凝土箱涵结构,设计流量 2.0m3/s。箱涵孔口尺寸为 1.51.5m,进 口底板高程 1697.50m,纵比降 1/100。输水洞出口设分水井,内设三 通

39、连接控制阀及排水阀,排水阀作为事故停机后的放空。 1.4.3 节水补灌工程 以泵站输水管为主干管(下马关一泵站王古窑调蓄水池) ,补 灌工程骨干管网按支干管、支管两级级布置。 支干管道从加压泵站压力管道末端的调蓄水池取水,为补灌区的 支管配水。根据补灌区的地形、道路、村镇布局等条件,补灌区共布 置支干管 2 条,总长 20.5km,分别为:王古窑东支管和王古窑西支管, 分别控制惠平公路东侧和西侧的补灌区。 东支干管总长 15.5km,控制补灌面积 8.1 万亩,设计流量 1.5m3/s。 西支干管总长 5.0km,控制补灌面积 1.0 万亩,设计流量 0.2m3/s。 支管从支干管道开口,为补

40、灌区的田间管网配水。根据补灌区的 地形、道路、村镇布局等条件,在惠平公路以东的东支干管沿线布置 支管 4 条,分别为东一、二、三、四支管,总长 36km。 下马关一、二泵站控制区域已建成了 12 座田间小型蓄水池和入 池管道,本次不再布置支管,主要布置田间配水管网。 大田种植模式的田间管网采用斗管直接到田的一级布置方式。斗 24 管由支管配水,双侧供水,间距 100m,长度 10003000m,控制灌 水面积 150450 亩。考虑轮灌要求,取斗管流量为 15L/s,管径 155,采用 UPVC 管材。斗管上直接设给水栓,给水栓间距 50m, 给水栓双向供水。给水栓后接移动软管,移动软管单长

41、50m。 设施农业采用大中拱棚,主要种植蔬菜,单季,不考虑冬季用水。 拱棚内由斗管配水接滴灌带,斗管按单侧控制布置,间距为滴灌带长 度(42m) ,农管长度按 1000m 考虑,控制 80 个棚,面积 60 亩。拱 棚斗管流量 2L/s,管径 55,采用 UPVC 管材。 1.4.4 人畜饮水工程 作为本工程项目组成部分的人畜饮水工程范围,为原规划的同心 东部农村饮水扩建工程大郎顶以北的部分,以及大郎顶以南没有搬迁 的预旺、张家塬、马高庄 3 个乡镇 10 行政村 25055 人的生活用水。 人饮供水只考虑居民生活,不考虑牲畜,按 40L/人d 估算。 人口数量以 2007 年为基准,规划水平

42、年 2020 年,平均人口自然 增长率取 12,则规划水平年的人口为 12.1 万人,管网漏失水量和 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需水量的 10估算。 在下马关三泵站压力管道出口的王古窑附近设#3 高位蓄水池,蓄 水位 1705.30m,在此设净化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 3980m3/d, 其中大郎顶以北 2870m3/d,以南 1110m3/d。 结合本项目工程总体布局,拟将人畜饮水的水源点(水处理厂) 由东部引水扩建工程规划的七里堡改为大郎顶北侧的王古窑,以王古 窑调蓄水池为水源,在此设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净水分别向北供下马 25 关地区,向南供预旺地区。供水管线以东部引水扩建工程布置的管线 为基础

43、,根据生态移民规划对支线进行相应调整。 1.5 工程管理 下马关生态移民及高效节水补灌工程由同心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建成后由下马关镇统一管理。 对于节水补灌、人畜饮水等供水工程的管理,推广用水户参与灌 区管理,建立由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用水户三位一体的 供水用水新模式。骨干工程(泵站、蓄水池、输水干管、支管) ,由 同心县水利局负责组建供水公司,支管以下的田间管网和村庄内的供 水管网由受益村组织农民用水协会负责管理。 供水公司下设 5 个管理站,分别为下马关一、二、三泵站管理站、 王古窑蓄水池管理站和下马关管理站,各类管理人员总计 58 人。 1.6 施工计划安排 本工程计划分两

44、年实施,其中 2008 年度完成水源工程,即三座 泵站和压力管道工程,2009 年度完成田间配套工程。 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工程投资估算参考原能源部、水利部水建199143 号文的有关 编制办法、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编 制,材料及设备价格执行 2008 年第二季度的市场综合价。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 21351.57 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 20432.79 万元,占地补偿 618.78 万元,水土保持 200 万元,环境保护 100 万 26 元。 1.8 经济评价 1.8.1 国民经济评价 采用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经济净现值(ENPV)和经济效

45、 益费用比(EBCR)等经济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采用 30 年 经济计算期,社会折现率 6,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 13%,经济净现 值 34929 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 1.77,均大于现行规范要求指标,说 明从国民经济角度评价,本项目的建设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1.8.2 供水成本分析 工程供水对象为村镇生活和节水补灌用水。 (1)按年运行费计算的经营成本 共用部分:0.80 元/m3。 补灌工程:专用工程 0.71 元/m3,计入共用部分为 1.51 元/m3。 人饮工程:专用工程 2.48 元/m3,计入人饮部分为 3.19 元/m3。 (2)按总成本计算的全成本 共用部分:1.

46、25 元/m3。 补灌工程:专用工程 1.07 元/m3,计入共用部分为 2.32 元/m3。 人饮工程:专用工程 2.99 元/m3,计入人饮部分为 4.24 元/m3。 灌区生产稳定达到正常运行期,节水补灌亩均水费占亩均净收入 的 6.510%。人均生活水费 48 元,占人均收入的 1.72.2%。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灌溉用水负担,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议节 水补灌采用经营成本水价,人饮采用全成本水价。 27 1.9 结论和建议 (1)本工程的实施,对根本解决同心县东部极度缺水地区的生 产、生活用水和当地农民脱贫提供有效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 和社会效益,应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规划,早日

47、开工建设,及早发挥效 益。 (2)建议下阶段委托符合资质的单位对供电工程进行设计。 第二章第二章 水文及水资源水文及水资源 2.1 项目区概况 2.1.1 工程地理位置 同心县下马关生态移民区高效节水补灌工程位于同心县城以东及 罗山东南侧广大地区,介于东经 1062510637、北纬 371337 00之间。受水区涉及同心县下马关镇。开发区范围北以红寺堡五干渠 为界,南以达郎顶为界,东与苦水河相毗,西与城沟为界,开发区南 北最长约 27.3km,东西最大宽度 14.6km,土地总面积 39.4 万亩 km2。 2.1.2 地形地貌 项目区主要由韦州下马关盆地和两侧黄土高原丘陵梁塬构成。 韦州下

48、马关盆地位于罗山、青龙山之间,北临蜗牛山,南以马家山与 预旺盆地相隔,地势自南而北,自山麓向盆地倾斜。苦水河自东南向 西北流经盆地中部,成为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通道。盆地地势平 28 坦,地形自然坡度在 1/401/100 之间。系黄土高原丘陵山峁梁塬区, 山洪沟道极为发育,切割深度在 3060m,宽度 50200m 之间。项 目区地形高程在 14601680m 之间。 2.1.3 河流特性 下马关地区位于“下马关韦州盆地”的南部,地处甜水河的上游。 甜水河是受水区最大的沟道河流,沟道长 65.4km,流域面积 1193km2,河谷切割深度 1020m,沟谷宽 100250m(含级阶地和 河

49、床) ,无长年性流水。 甜水河属苦水河一级支流,位于苦水河左岸,发源于同心大罗山 脚下的火龙沟,流域面积 1193km2,河流长度 65.4km,河谷切割深度 1020m,沟谷宽 100250m,无长年性流水。在项目区内,分布的 二级支流有大口子沟,流域面积 31.9km2,河流长度 15.1km。 2.2 气象 同心县下马关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基本特点是:日照长,干旱少 雨,蒸发强烈,风沙大,气温变化大,无霜期较短,据同心县气象站 1961 年2004 年观测,主要气象要简述如下。 (1)日照为及太阳辐射 日照充足,年平均为 3054.5 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 65%,年太阳 总辐射量为 5865MJ/m2,光合同化热能每年为 65 千卡/cm2。 (2)气温与热量 年平均气温 8.4,最高 7 月份平均气温 22.8,最低 1 月份气 温-6.8,气温年较差为 30.6,日较差 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