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8050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网规划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路网规划项目XX至XX至XX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概 述第一章 概 述XX至XX至XX公路是XX风景名胜区普底乡东北部的一条重要旅游干线路,起于普底景区XX村XX组,起点接黄普公路,终点XX乡接G326国道,全长11.882公里。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此条道路状况已不能满足今后交通量需求。因此改建此段道路满足交通运输需要,对地区经济发展将有十分重要作用。路线具体位置详见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1.1项目背景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稳固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现阶段,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继续列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党中央制定颁

2、布的“十五”计划,为各行各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十五”计划充分考虑了公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继续把公路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优先发展,指出“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加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管道系统建设,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加强公路国道主干线建设,完善公路网络,逐步提高路网通达深度”。XX风景区位于贵州省大方、黔西县交界处(大方花区占XX总面积的70%以上,2007年7月贵州省委批准成立贵州省XX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为毕节地委行署正县级派出机构,统一管理和开发XX),XX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实验区中部,北起XX乡、普底乡,经金坡乡、仁和乡,

3、东至黄泥乡,南起金坡乡乡镇府驻地,北至黄泥乡,绵延50余公里,呈马蹄形分布。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51060445,北纬270830272000。XX属贵州西北部次生地带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初步查明景区内有马缨杜鹃、树型杜鹃、狭叶马缨杜鹃、美容杜鹃、大白花杜鹃、露珠杜鹃、团花杜鹃、迷人杜鹃、银叶杜鹃、皱皮杜鹃、锈叶杜鹃、 图1-2 景区怡人风景问客杜鹃、腺堮马银花、多花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贵定杜鹃、暗绿杜鹃、映山红变种、落叶杜鹃、水红杜鹃、百合杜鹃、多头杜鹃41个品种,占世界5个亚属中的4 个,花色多样,有鲜红、粉红、紫 色、金黄、淡黄、雪白、淡白、淡绿等。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

4、即一棵树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最多的达7 种之多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世界级的国宝精品”之美称。 此外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花坡”内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彝族的舞蹈撮泰吉、苗族的高架芦笙舞、无伴奏多声部合唱等别具特色。因此,XX不仅是杜鹃花的世界、杜鹃花的海洋,也是参天古树云集、山水林洞辉映、珍禽异兽栖图1-3 彝族祭花神活动 息、民族风情浓郁的原始森林旅游区。游客在观杜鹃花、赏民族歌舞之余,还可以饱览灵山、秀水、古树、山珍、名药。每年相约春天的“中国杜鹃花节”规模盛大、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和中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已成为国内外媒体每年关注的旅游和文

5、化热点。 XX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国家级AAA级景区,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相信在XX管委会的带领下,XX这一“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将不会是天方夜谭。 近年来,XX风景区旅游发展迅速,2000-2006年,XX累计接待游客82.03万人次,游客数量稳步上升,2006年达到28万人次,旅游收入2100万元。根据贵州省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预测,至 2015年游人规模为75万人次,旅游收入为8500万元; 2025年游人规模为195万人次,旅游收入为9.3亿。2009年游客达157万人次。根据贵州省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预测,至 2015年游人规模为250万人次,

6、 2025年游人规模为300多万人次。但相对落后的交通设施状况严重制约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该项目所经区域公路等级低下,主要由通村或等外级公路组成,除起点XX至五谷田坝为泥结碎石路面外,其于平面线形较差,路基宽度仅有3.56.5m,老路纵坡较大,仅有小段路段达到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且无路面铺装。等外公路达到75%,落后的交通设施状况严重制约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经对现有道路技术状况及交通适应情况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现有公路等级低下,路基窄,景区交通量增加迅速,车辆行驶集中,拥挤度大,道路经常堵塞;(2)道路行车视距不良,混合交通干扰严重,交通事故

7、频繁;(3)公路现状难以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景区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当地经济发展。该项目是XX风景名胜区普底至XX沿线重要旅游通道,亦是沿线农村的通村公路。项目位于普底景区XX村,普底景区是XX的代表和精华之一,杜鹃花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花色多变,树干苍劲虬曲,可观赏纯白、银粉、水红、大红、乳红、鹅黄、桔红、淡红、淡紫、紫色等颜色的杜鹃花,深受游客喜爱。属景区一级保护区范围,本项目如不及时建设将影响景区旅游产业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XX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路网的建设,实施将极大的方便沿线各乡(镇)、村(寨)人民经济贸易往来及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改建此段道路,使

8、其物畅其流,为该地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加快对当地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促进XX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势在必行。此条道路是根据毕节地区煤炭运输公路网规划毕节地区旅游交通网规划的规划方案及要求,以及XX交通局的计划安排,由贵州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来编写此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证此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1. 2 任务依据我院受XX管委会交通局的委托,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主要有:1、一九八八年六月交通部颁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及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2、公

9、路投资优化和改善可行性研究方法;3、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有关专业规范、规程;4、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1996)及有关规定;5、贵州省交通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有关工程造价资料;6、2000年6日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当前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规划;8、贵州XX风景名胜区公路网规划;9、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厅二二年一月四日(计办投资2001153号)文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0、XX管委会交通局对本项目的编制合同。1.3研究过程及内容1.3.1 研究过程根据本项目委托书及合同

10、书的工期要求,以及我院设计质量体系要求,我院承接该项目研究任务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1/50000、1/10000的地形图上初步拟定了路线方案,并作了大量的内业工作。二一年一月中旬我院组织有关工程、经济、交通运输等相关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踏勘,并认真听取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意见、建议,对全线路线方案进行了实地踏勘,并对主要控制点进行了重点调查。在实地踏勘和研究路线方案的同时,对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路网现状、水利、城建、国土资源、工业园区规化等方面的现状及中远期发展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综合调查。通过走访有关单位,收集了沿线的社会经济、交通量、现有道路技术状况、地质、气象、水文等

11、资料。二一年六月下旬我院有关人员再次到现场复查,确保工程的可实施性。在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院组织有关人员,围绕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对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和路线走向、建设规模、技术标准、投资估算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二一年七月上旬编制完成本报告。1.3.2 研究内容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城镇及景区建设现状;2、本项目在影响区内公路规划网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调查、研究路线走向方案,沿线主要控制点的合理性;4、项目影响区域交通流特性,预测公路未来的交通量;5、研究项目公路

12、等级、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6、对建设条件与工程环境调查和勘察,分析沿线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条件对工程方案、施工条件及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项目实施的可能性;7、对项目的经济指标、财务指标评价,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8、调查原有公路现状,利用原有公路的可能性、条件及利用程度;9、征求建设单位对拟建项目的投资来源,贷款方式等问题的意见,提出资金筹措方法;10、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11、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项目实施计划及工期安排;12、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1.4研究的主要结论1.4.1建设理由XX至XX至XX公路是XX一条重要的旅游公路干线,该项目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扩大XX的对外开放,

13、连接普底乡至XX乡(接G326国道),支线小苗寨连接738县道,改善地区旅游、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加强XX地区的对外联系,进一步促进景区的经济腾飞,促进地区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振兴XX经济。其建设理由是十分充分的。1.4.2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XX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本项目起点始于普底景区XX村,与黄普公路相接,途经XX、湾子寨、五谷田坝、马蹄岩、梨树、终点位于XX乡接G326国道公路。是XX风景名胜区重要旅游干线及区域通村公路。根据毕节地区百保站提供的统计数据,2000-2006年,XX累计接待游客28

14、.03万人次,游客数量稳步上升,2006年达到28万人次,旅游收入2100万元。据贵州省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预测,至 2015年游人规模为250万人次, 2025年游人规模为300多万人次。 图1-4 百花争艳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变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局面,加快当地各种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当地经济发展速度,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势在必行。2、项目的建设是XX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需要普底乡以规模宏大、种类繁多的杜鹃花景观及彝族、苗族为代表的水西多元民族文化为主题,开展野外游憩、审美欣赏、民俗节庆、宗教礼仪等游赏项目。同时以景区或

15、者景群为风景单元组织游览,每个风景单元突出一个主题:百合景区大白杜鹃、普底景区多种杜鹃(图1-4)、金坡景区马樱杜鹃、仁和景区杜鹃王、嘎木景区马樱杜鹃。景区的灵山、秀水、古树、山珍、名药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和中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已成为国内外媒体每年关注的旅游和文化热点。XX至XX至XX公路是XX风景名胜区普底乡东北部的一条重要的旅游路线,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连接G326国道,XX乡以及大方县周边乡镇,缩短普底至XX的行车里程,从而使本项目计划内的3公里旅游观光车道得以开发(大苗寨支线ZK0+400ZK3+400),增强地区旅游收入,进一步开发旅游市场,另外,就目前黄普公路线来看,交通量几乎

16、处于饱和状况,目前还没有一条与之相平行而分流的路线,因此,该项目的实施,黄普公路的车流在XX至XX至XX公路得以分流以减缓运输压力,分别在主线XX乡分流进入G326国道和支线小苗寨进入738县道。因此改建此条道路将为XX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将为XX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铺平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对XX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区域路网建设的需要贵州XX风景名胜区素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之称,为充分打造XX旅游品牌,积极申办五级风景名胜区,实现运煤公路与旅游公路相分流,各景区各景点相互连接,进出便捷的交通公路,能充分体现XX景区“百里”理念的旅游

17、环线。XX北有在建中的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南有已建的贵毕公路及规划的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东有规划的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白腊坎至黔西段,同时南部有规划的成都至贵阳客运快速铁路。XX风景名胜区路网规划必须构建能便捷连接这几条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使旅客能安全舒适、快速通畅的到达景区,且能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该项目的建设将形成景区旅游内环线,本项目本身自带3公里旅游观光车道(大苗寨支线ZK0+400ZK3+400),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旅游观光公路。较好地完善了区内公路网络,形成区域内高效的旅游、经济运输干线,从而完善XX风景名胜区路网的建设。4、项目的建设是改善行车条件、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需要

18、XX风景名胜区是毕节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旅游产业之一,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AAA级景区,但由于投资不济,公路状况到现在仍不理想,区内基本是乡道或等外公路,由于受地形、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公路弯道、路基宽度均未完全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总体上弯急、路窄,技术标准低下,最小平曲线半径不足10米,路基宽度基本上为3.56.5米,泥结碎石路面。经过村寨的地段公路与建筑房屋互相交错,房屋建筑占用公路的现象十分突出,违章建筑较为严重,路面由于年久失修,局部排水设施不完善,而且老路路面全是泥结碎石路面,对于景区的规划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安全隐患大,交通事故和堵塞现象时有发生,既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直接

19、损失,也影响了道路的运输和通行能力,现公路已越来越不适应交通发展的要求,无力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正常服务。不能为景区的规划发展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服务。本项目实施后,必可大大加快省内外旅客的路途速度,缩短旅途时间,从而改善旅游大环境,给旅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5、项目建设是加快沿线群众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的需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展目标是,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贵州经济加速发展,力争发展速度高于全国九十年代的平均水平,使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不再扩大并力争缩小,人民生活要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并进一步提高

20、,力争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前移,并为继续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这一总体构想,加快公路、邮电通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我省未来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本项目的实施,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对沿线人民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6、项目的建设是国土资源开发的需要“千峰叠起嶂,乌金地下埋,杜鹃花似海,满山留异香”。XX面积大,原生性强,杜鹃花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质量好;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水西多元民族文化特色突出。资源整体组合良好,品位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稀有性和完整性,是世

21、界级的优秀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毕节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但地区内比较偏远、交能落后的乡镇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全区发展水平。本项目的实施,对于促进国土开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吸纳劳动力有重要作用,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区内公路建设,对于有效增加国内需求,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途经普底乡XX村和XX乡,将积极的推动各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符合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划。从以上分析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紧迫的。1.4.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建设规模XX路网规划项目XX至XX至XX公路全长11.882公里(其中包括主线7.262公里、湾子寨至大

22、苗寨支线3.678公里和XX坡至五股田坝支线0.942公里) ,公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6.5米。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1-1。表1-1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路线长度Km11.8822计价土石方Km322.6123路基路面防护排水工程Km311.5874 沥青表面处治771865涵洞道376交叉工程处87沿线设施km11.8828新征土地亩952、技术标准根据区域内交通流量流向分析,通行能力分析以及本项目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织金县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及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并考虑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全线推荐采用20km/h设计速度的双向两车道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工程

23、技术标准(JTGB012003),各项技术指标如表1-2:表1-2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四级2设计速度20km/h3路基宽度6.5m4行车道宽度3.0m5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6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30m极限最小半径15m7最大纵坡9%8竖曲线最小半径9(1)凸型20010(2)凹型20011路 面沥青表面处治1.4.4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本项目是XX风景名胜区旅游路网的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建设将加快XX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沿线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区内旅游公路网尽快形成。本项目连接了XX风景名胜区普底景区多个景点和村寨公路,也是区域内的主要运输通道。

24、本项目建设方案11.882公里。其中主线XX至五股田坝1.5公里、五股田坝至马蹄岩2.9公里、马蹄岩至梨树1.8公里、梨树至XX乡1公里,共长7.262公里;湾子寨至大苗寨支线3.678公里,其中,ZK0+400K3+400作为旅游观光车道,途经高尔夫球场;XX坡至五股田坝支线0.942公里。图1-3 区域内老路现状XX路网规划项目跑XX至XX至XX公路起于普底景区普底新街XX村XX组,起点桩号BP.K0+000,路线由南向北向沿现有通村公路走廊布线,经湾子寨(K1+000)、五股田坝(K1+750),顺山腰布线而下至马蹄岩(K4+400)、上至梨树(K6+100),终点接止于XX乡接G326

25、国道,终点桩号EP.K7+262,路线主线全长7.262公里。本项目主要控制点有起点XX,中间控制点有中五股田坝、马蹄岩、梨树及终点XX乡接G326国道。1.4.5工程环境影响本项目主线K0+000K2+050路段老路路基宽度为7.5米,K2+050K2+400路基宽度为3.5米,K2+400K4+000为新线,K4+000K7+262路基宽度为6.5m;湾子寨至大苗寨支线,其中,ZK0+400K3+400作为旅游观光车道,途经高尔夫球场;和XX坡至五股田坝支线路面状况良好,宽度均超过6m。由于项目本身所在区域地势较陡,纵坡较大,开挖路基后边坡较陡,易滚石坍塌。项目的实施,局部位置的原有植被会

26、被破坏,破坏土体的自然平衡,引起斜坡失衡、水土流失、导致破坏原有景观。在路线方案的选定时已注意尽量减少高填深挖,在下一阶段的设计中,应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对造成的不利因素加以防治,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景观。公路设计时应贯彻环保的理念,以使公路的修建形成新的景观。本项目建成通车后,营运车辆在运输中散落的石油、燃料、沥青、农药、肥料等杂物及排放的废气、产生的尘土和噪音,路体分割对动物群生存与繁衍空间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4. 6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1、投资估算根据交通部颁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公布的有关规

27、定及项目所在地的建筑材料市场价,编制本项目的投资估算如下:工程总投资1396.871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17.551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1131.960万元,占总投资的81.04%。工程主要工、料如表1-3:表1-3 主要人工材料用量估算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人工工日711752原木m3383锯材m3214级钢筋T35级钢筋T36钢材T17加工钢材T18水泥T16179石油沥青T56810生石灰T1411砂、砂砾m31457712片石m31754013碎(砾)石m3 4298514块石m327492、资金筹措工程总投资1396.871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17.551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

28、费1131.960万元。目前,XX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特别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所需资金巨大,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有限,因此,本项目建设资金由申请国家贷款和地方自筹相结合解决,其中申请国家贷款977.810万元(70%),地方自筹419.061万元(30%)。3、工期安排根据工程量、施工方案、施工难度及自然条件,结合现有施工技术水平,项目区域气候条件等影响,结合建设规模及业主筹措建设资金的到位时间,本项目具体工期安排如下:2010年7月 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2010年9月 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2010年10月 施工准备2010年11月2011年9月 工程施工2011年10月

29、全线投入营运1.5主要问题与建设1、本项目总投资1396.871万元,XX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特别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所需资金巨大,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有限,因此希望国家在本项目上给予优惠政策。2、拟建项目规模不大,但建设施工时一定要由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承担,做好招投标工作。 4、建议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投资建设成本。 5、建议加强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提高使用年限。6、本项目为普底景区主要的旅游观光公路和沿线乡镇之间来往的捷径通道,主要是沿老路进行改扩建,施工期间应做好保畅工作,以满足乡镇的往来交流和沿线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出行之需。7、本顶目由于是XX风景名胜区旅游路网,路线在XX花林带通过,施工时尽量减少对景区的破坏。8、对路线重要的旅游景点,下阶段设计时可利用标志牌提示游客观光。1-18贵州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