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397747 上传时间:2025-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1.argeBce1.1.Iyn1.PhOma,D1.BCD是一种来源于成熟B细胞的侵袭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约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50%。D1.BC1.临床异质性大,2016年WHo分类中列出了下列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1 .非特指型。(1)生发中心B细胞亚型。(2)活化B细胞亚型。2 .富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o3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 .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5 .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6 .EB病毒阳性粘膜溃疡。7 .慢

2、性炎症相关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 .淋巴瘤样肉芽肿9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10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1.A1.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12 .浆母细胞淋巴瘤。13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14 .疱疹病毒8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15 .伯基特淋巴瘤16 .伴有I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7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有MYC和BC1.2和/或BC1.6重排。18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19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介于D1.BC1.和经典花奇金淋巴瘤之间。由于各亚型的预后及诊疗存在差异,本文将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为主讨论诊疗指南。二、诊断及鉴别诊断(一

3、临床表现。1.症状。淋巴结(累及淋巴结)或结外(累及淋巴系统外的器官或组织)症状:任何淋巴结外部位都可能累及。患者通常出现进行性肿大的无痛性肿物,多见于颈部或腹部。累及淋巴结外者根据累及部位不同出现相应症状,常见的有:目肠道、中枢神经系统、骨骼。也可以在肝脏、肺、肾脏或膀胱等罕见部位发生。可以出现疾病或治疗相关的肿瘤溶解综合征,即肿瘤细胞内容物自发释放或由于化疗反应而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电解质和代谢失衡,伴有进行性系统性毒性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多器官衰竭、癫痫发作和死亡。2 .体格检查。可触及相应部位淋巴结肿大(通常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或肿块;可有肝大和/或脾大。可有B症状,包括:不

4、明原因持续发热(38C);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减轻10%;盗汗。3 .病理学检查。确诊D1.BC1.需要进行病灶部位的病理活检,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粗针穿刺淋巴结或结外组织获得标本。并对肿瘤进行显微镜卜.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确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进行分类:60岁I乳酸脱树酣正常IECOG评分27AnnArberDI-IVJWI结外累及部位1I(2)危险度分层:低危0-1中低危2中高危3i危452.年龄调整的IPI(aaIPD(年龄60岁)。(1)危险因素:乳酸脱乳院正常值Im-w期IECoG评分24I(2)危险度分层:低危O中低危I中高危2海危33、NCCN-IP1.(1)危险因

5、素:年龄40岁至W60岁I分60岁至1至S3倍正常值上限I分3倍正常值上限2分EeOG评分2I分AnnArt)Or分期(HMV期)I分结外景及至要脏器*I分*重要脏器:包括骨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胃肠道脏器、肺(2)危险度分层:低危0-1中低危2-3中高危4-5高危6-8(二)其他标准化疗治疗患者的主要不良预后因素。1 .非生发中心B细胞亚型(活化B细胞亚型)。2 .MYC和BC1.-2和/或BC1.-6重排。3 .MYC和BC1.2高表达。4 .TP53突变。5 .EB病毒相关疾病。四治疗(一)治疗目标。持久的完全缓解以期根治。(二)诱导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根据患者年龄、AnnA

6、rbOr分期和IPI以及肿瘤的免疫和分子表型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案。1.局限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nnArborI期和11期非大肿块(7.5Cm)疾病:线治疗包括R-CHoP方案化疗三个疗程,并对受累部位进行放疗;或R-CHOP方案化疗4个疗程加2程利妥昔单抗治疗(IP1.=O分);或R-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士受累野放疗。2 .局限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nnArborI期和11期伴有大肿块(7.5cm)J:线治疗R-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在某些患者进行放疗;初始大肿块(7.5Cm)部位放疗。3 .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nnArborn1.IV期):一线治疗包括:使用R-CHOP方案

7、或R-DA-EPOCH方案进行化疗。初始大肿块(7.5Cm)部位放疗。4 .对于高龄或不适合标准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R-GemOX、R-miniCHOP,R-CDOP.R-CEPP、R-GCVP等或靶向治疗为主的方案。5 .双/三弟打击淋巴瘤:倾向于高剂量方案:R-DA-EPOCH.R-hyperCVAD/MA或者R-CoDoX/MA方案,获得完全患者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 .维持治疗:对于老年患者(60岁)患者诱导治疗结束后可以考虑来那度胺维持治疗。7 .4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预防。适用于以下高危因素患者:1)由IP1.评分中的5个危险因素和肾上腺/肾脏累及组成CNS-IP1.积

8、分46分的高危患者。(2)累及以下器官:睾丸、乳腺、鼻窦、硬脑膜等。(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淋巴痛。4)双重打击及双表达淋巴瘤。(5)原发性皮肤D1.BC皮腿型。目前临床常用中枢预防的方法包括三联鞘内注射和高剂量甲氨蝶玲,但是最佳方法尚未建立。8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处理。识别高危因素.包括大包块、乳酸脱氢前高于正常上限2倍,自发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白细胞水平升高,累及骨髓,高尿酸血症,别喋醉治疗无效和累及肾脏。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前水化、降尿酸治疗,监测血尿酸、肌酎、电解质。9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对伴HBsAg阳性患者,需要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于HBcAb阳性/HBsAg阴性患者,需持续监

9、测HBVDNA或者预防性抗病毒治疗。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推荐耐药率低的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对于伴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可以考虑根治性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三)疗效评估。1.PET/CT5分法。(1)无高于背景摄取。(2)摄取W纵隔血池。(3)摄取纵隔血池,但是W肝脏血池。(4)摄取中度肝血池(轻度)。(5)摄取显著肝和/或新发病灶。(6)新发摄取区域与淋巴瘤无关。2.疗效标准。反应部位PETZCT(代谢反应)完全反应淋巴结和站外部位1.2.3分,伴或不伴残留肿块非可测史:病灶不适用港官肿大不适用新病灶无骨地骨的无嫩代脱乳荀糖(I1.uorodeoxyg1.ucose.F1.Xi)亲和病变部分缓解淋

10、巴结和结外部位4,5分,但是比基线摄取减低.无新发和进展性病灶。中期评估提示有治疗反应。终末评估提示残留病灶.非可测量病灶不适用器官肿大不适用新病灶无骨懒残留摄取高于正常但是与基线比较减低(弥漫性提取可以是胡里奥后反应性变化)。如果有淋巴结治疗反应的同时有骨酰持续变化,需要活检或附访无治疗反应或疾病稔定状态淋巴结/结节性肿块,结外病灶4,5分并且较成线无明显FDG摄取变化,无新发或进展疾病非可测量病灶不适用器官肿大不适用新病灶无同懒较基线无变化疾病进展淋巴结/结节性肿物.结外病变4,5分伴有比基线升高摄取和/或新发FDG亲和性的淋巴通病灶非可测量病灶不适用新病灶新的FDG亲和性淋巴瓶而不是其它

11、病因所致(如感染、炎症)。如果不确定新病灶病因,需要活检或随访件畅新发或当前的FDG亲和病灶(四)随访。3个月次随访,包括体格检查、B超直至2年,CT检查建议间隔36个月以上或在可疑疾病复发时,2年后6个月随访一次到5年,5年以后建议每年随访1次。(五)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 .总体预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大约60%70%o大约50%60%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可以获得并维持完全缓解:30%40%的患者复发,通常在治疗结束后2年内复发:10%的患者为难治性疾病。2 .难治定义: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或治疗期间无明显疗效。3 .治疗:最佳挽救性方案尚未明确,推荐参加临床研究。可以应用R-ICE,R-DHAP、R-GDP、R-MINE.BR或R-GemoX等方案,化疗敏感且符合移植标准的患者可以应进行自体造血F细胞移植巩固。6080岁的患者可采用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此外对于有条件的复发难治患者亦可以考虑CD19-CAR-T细胞治疗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特定患者考虑联合维布妥昔单抗(BV)、BTK抑制剂、来那度胺、维奈托克等新药。附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版)编写审定专家组(按姓氏笔画排序)组长:黄晓军成员:王靖、付海霞、许兰平、江倩、江浩、张晓辉、杨申淼、张圆圆、贾晋松、黄晓军、路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学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