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11523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CDBJ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XXXX-2022P备案号XXXX-2022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Technica1.StandardforApp1.icationofConcreteCompositeS1.abwithRabbet2022-XX-XX发布2022-XX-XX实施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21年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湘建科函2O2OI6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直研窕,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

2、基本规定;4.材料;5.结构设计:6.生产、运输与堆放;7.施工与验收。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涉及专利管理办法(建办标(2017)3号)文件要求,木标准中涉及的专利为一种混凝土预制板板端取消胡子筋的构造及施工方法(专利编号:201710265325.6),专利所有权归属清华大学,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基础上,收费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实施该标准时实施其专利。本标准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清华大学聂套主编,杨悦负贲统稿,庄亮东负责起草第一章、第.章和第三章,李易凡负责起草第四章,陈宏拓负贡起草第五章,吴桢濒负责起草第六章,李聪负贲起草第七章。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

3、议,清将意见和资料寄送至清华大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庄亮东邮编:100084,电子邮箱:Zhuang1.d12)主编单位:清华大学参编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新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窕院有限公司、湖南紫竹源房地产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聂套、杨悦、庄亮东、陈宏拓、李易凡、吴桢溯、李聪、赵继之、巫山、王巍、张猛、肖阿林、张开国、尤为主要审查人员:余志武、张友亮、欧阳仲贤、梁建国、黄远、李风武、田春雨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

4、术语22.2 符号33基本规定44材料55结构阿651-一般规定65.2 构件设计65.3 构造要求76生产、运愉与例106.1 一股规定IO6.2 深化设计IO6.3 模具IO6.4 开槽型预制板生产I1.6.5 开槽型预制板堆放与运输126.6 质晶检查与验收137施工与殴收167.1 一般规定167.2 开槽型预制板吊装准备167.3 开槽型预制板吊装177.4 混凝土浇筑187.5 质量检杳与验收19本词说明22引用标准名录23附:条文说明24Contents1(AenerH1.*2TermsandSymbok.2.1 TennS*1292.1SymbOk3 BasicRequirem

5、ents4 Materia1.s45Structura1.Design1.1 Genera1.Requirements61.2 ComponentDesign61.3 Detai1.ingRequirements76 Manufacture,ransportationandStorage106.1 Genera1.Requirements106.2 Detai1.edDesignIO6.3 Mou1.dsIO6.4 Manufacture116.5 TransportationandStorage126.6 Qua1.ityInspectingandAcceptance137 Construc

6、tionandQua1.ityAcceptance167.1 Genera1.Requirements167.2 HoistingPreparation167.3 Hoisting177.4 Casting187.5 Qua1.ityInspectingand/Acceptance19Exp1.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221.istofQuotedStandards23.24Addition:Exp1.anationofProvisions1总则1.0.1为确保开槽型混凝土会合板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

7、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卜的工业、民用建筑、桥梁工程与地下结构中装配式开槽型混凝上接合板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1.03开槽型混凝土.会合板的设计、生产、施工及脸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concretecomposites1.abwithrabbet底部采用不出筋的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顶部采用现场后浇混凝土形成的叠合板件,简称段合板(如图2.1.1)。2.1.2 开槽型混凝土覆制板concreteprecasts1.abwithrabbet板端不出筋但预留槽口用于放置附加钢筋代价

8、胡子筋的预制板,简称预制板。图2.1开梢型混凝土会合板1一”楙型混瀛土预M板:2-W1.1.3TH加纲筋:4一上部混凝土后浇层:5废匍支水梁或境.2.1.3 槽口rabbet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端部预留的用手放置附加钢筋的长条形凹槽。2.1.4 密拼连接connectionwithoutgap相邻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在垂直了板蹈方向紧密拼接、不留后浇带的连接形式。2.1.5 单向板one-ways1.ab板缝处不设置枯口或设巴构造长度槽口,板面荷载主要是沿短边方向传递,沿长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可忽略不计。2.1.6 双向板two-ways1.ab长边与短边之比小T20,板处设理槽口,且开槽长度满足板缝

9、处僦面的受力需求,板面荷载可以沿两个方向传递。2.2 符号2.2.1 几何参数b混凝土截面有效宽度:h槽口的设计高度:局混凝土截面有效高度;I槽口的设计长度:m一槽口的设计间距;,一槽口的设计宽度;%一脸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3基本规定3.0.1开槽型混凝土福合板可用石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十.组合结构等.3.0.2开槽型混凝土迎合板与支座应有可靠连接。3.0.3开槽型混凝土段合板应进行施工和使用两阶段设计,其结构性能,包括承载力、挠度、裂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0.4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应按照房间平面尺寸、生产、运输及吊装能力进行布S.并宜实现标准化和模数化。3.0.5开槽型混凝土预制

10、板生产单位宜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统的编码规则和标识系统“生产全过程记录文件及影像文件宜实现全过程控制和追溯,4.0.1开槽型混凝十.叠合板所用混凝土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IO中的规定,4.0.2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中受力钢筋及构造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或CRB550,CRBMX)H,钢筋直彳仝宜为6mm1.6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10的规定:2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E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的规定。4.0.3预埋件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

11、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5结构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升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可用于建筑楼、屋萩,在结构转换层、平而笈杂或开洞较大楼层的楼板薄弱部位不宜采用。5.1.2 采用开槽型混凝土接合板时,在结构分析中可假定平面规则的楼层在其楼板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楼板平面不规则或开洞较大时,计算中宜采用如性楼板假定。5.1.3 开槽型混凝土会合板的预制板底板之间宜采用密拼接缝,同一个计算区格内的四边支承的叠合板,可根据5.3节的要求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设计。5.2 构件设计5.2.1 开槽型混凝土段合板中预制板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段合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5.2.

12、2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钢筋保护乂厚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GB5(X)1()的规定。处于一类环境类别的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5.2.3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会分层之间的结合而应设置粗糙而,租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凹凸差不应小于4mm。5.2.4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内可采用钢筋焊接网,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的规定。5.2.5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中预制板吊点数量、吊点布置应根据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大小、歪量及起吊方式通过计算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吊点宜对称布翼且均匀受力:2垂直于钢筋

13、方向的吊点间距不应大于平行于板跨方向的吊点间距。5.2.6 开槽型混凝十.希合板宜采用U形钢筋做吊点,吊点位理的承载力安全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666的规定。5.2.7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卜的施工验算,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解力荷载标准值。构件运输、吊运、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5.5.2.8 开槽里混凝土预制板进行脱模验兑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脱模吸附力不宜小于1.5kNm

14、5.2.9 施工阶段不加中间支撑的开槽型混凝土胜合板,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心昆凝上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进行二阶段受力计算。5.2.10 进行后浇叠合展施工阶段验算时,叠合板的施工活效可取1.5kN/m21.5.2.11 开梢型混凝土段合板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X)IO的有关规定。5.2.12 槽型混凝土叠合板的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3构造要求5.3.1 开档型混凝土接合板中的预制底板例边采用密拼接缝,侧边尺寸与构造如图5.3.1所示,拼缝处竖直边的高度直取1.(M5mm,斜边帧

15、角直取45-60。图5.3.1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侧倒知构造示意5.3.2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密拼接Sf处应设置,槽口,放司附加钢筋,拼处截面抗弯承载力不得小于实际设计弯矩;5.3.3 槽型混凝十.叠合板密拼拼缝如图5.3.3所示,其应满足下列要求:1 .拼缝间距小于2mm时可以不用密封材料:2 .密封材料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鼠,密封胶应与登向构件可苑粘结,打胶应均匀、饱满、密实、顺直、表面平滑:3 .密封材料嵌填时,厚度不应高于直角边2mm,水平和垂直板缝交界处30Omm范围内的板缝应一次施工完成,板缝外观应均匀一致:4 .拼缝处开槽并采用附加钢筋连接时

16、附加钢筋的直彳仝不应小于同方向跨中板底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应小于8mm,槽口内附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不宜超过210mm。图533客拼拼缝槽11连接示意图5.3.4 计鸵开槽型混凝土会合板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时,截面高度取开槽型混凝士福合板的总厚度,受力计算可不计入受压区纵向钢筋“当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中预制板与后浇层混凝土强度不同时,按照受压区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计算。5.3.5 开梢型混凝土预制板板端槽口内伸入支座的附加钢筋,应满足下列要求:1附加钢筋直径不应小T同方向板底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宜小T8mm,附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X)1nm,附加钢筋强度等级不应低丁与同方向板底受力钢筋的强度

17、等级;2如图535所示,对于中节点,附加钢筋在节点区应贯通:对于端节点,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7倍附加网筋直径,且应到达梁中线:3施工阶段无临时支探时,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与梁或墙的搭接长度不比低于30mm,施工阶段有临时支挣时,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与梁或墙的搭接长度不宜低于IO1.nm。Q)端节点b)中节点图5.3.5板崩支座构造示意5.3.6 槽口的外形尺寸及构造如图536所示,其宜符合下列要求:I槽口的设计高度人宜为预制板厚度减去钢筋最小保护U厚度,设计高度/,宜以5mm为模数:2槽口的设计宽度r宜为30mm50mm,设计宽度,宜以5mm为模数:3槽口的设计长度/宜为100mm21.

18、0mm,设计长度/宜以IOmm为模数:4槽口的设计间距”,宜为100mm200mm,设计间距加宜以25mm为模数。图5.3.6梢II构造示意图6生产、运输与堆放6.1 一般规定6.1.1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6.1.2 开槽型混凝土硕制板生产企业应具有固定的生产场所、相应的生产和养护设备设施、堆放场地和设备设施,具有必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试物、检验能力,并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统计和质量保障管理体系。6.1.3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前,宜校核深化设计图,并应组织图纸会审,对其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

19、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等内容。6.1.4 应根据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深化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粗糙面生产工艺及材料.6.2 深化设计6.2.1 开槽型混凝上预制板生产前,应在结构设计基础上进行构件生产深化设计,整合机电水暖、装饰装修等专业预留预埋要求。6.2.2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深化设计应包括模具设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要求、钢筋加工和布置、预留孩埋件及孔洞等布设、安装装修点位布置、埋件和钢筋材料表等内容。6.3 模具6.3.1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模具应具有足缈的刚度、强度和平整度,并符合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精度要求。模具设计应便于模具拼拆、钢筋安装与定位、

20、预留预埋件定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和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脱模。6.3.2 模具拼装应连接牢固、缝隙严密。拼装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与混凝土接触面不应有划痕、锈渍和氧化层脱落等现象。6.3.3 脱模剂宜采用水溶性隔离剂。脱模剂不得污染钢筋表面。6.4 开槽型混凝土B(制板生产6.4.1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所用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盘(捆)均应有标识。6.4.2 钢筋加工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工艺要求,运行可靠,维护良好,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6.4.3 钢筋和预埋件应严格按照深化设计图及下料单要求生产,不得采用不符合设计要求及超过允许偏差的原材料。6.4.4

21、 钢筋网片吊装时应采用多加点的专用M架,防止钢筋骨架变形钢筋网片应轻放入模,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行锈蚀。6.4.5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塑料类垫块,且应与钢筋骨架绑扎牢固:垫块应按梅花状布置,间距应满足钢筋限位及变形控制要求。6.4.6 槽口模具可采用钢材或耐磨塑料:当采用耐磨塑料时,脱模时应注意采取措施避免槽口边缘出现崩边的情况.槽口处应采用拉毛的方法设置粗糙面.6.4.7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预制构件钢筋以及各种预埋部件进行院蔽匚程检查。648混凝土浇筑宜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应均匀连续浇筑,投料高度不宜大于500mm:2应采取措施保证模具、预埋件、连接件不发生变形或移位

22、如有变形或移位应及时纠正;应注意对预留件及预埋件进行保护:3宜在投料完成后,采用低噪声振动平台一次振捣,可采用振捣棒、平板振动器作辅助振捣:振捣完成后应当至少进行一次初抹压:4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控制,并应使用专用的工具测量:5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完成时间不宜超过40min.6.4.9 浇筑过程中,应进行充分有效振捣,同时应按照标准要求留置试块。6.4.10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宜采用拉毛的方法形成粗糙面。6.4.11 每种类型的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均应进行首件试生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6.4.12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脱模宜先从侧模开始,先拆除固定预埋件的夹具,再打开其它模板,拆(W模时

23、应避免损伤预制构件。确认螺栓、夹具全部拆卸后,将边模平行向外移除,防止边模变形。6.4.13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起吊时,同条件养护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不宜低T15MPa:当强度不足时,应根据本标准第5.2.8条进行起吊验停并进行实物起吊验证,满足要求后方可起吊。6.4.14 开槽型混凝h预制板脱模起吊前,应确认构件与模具间的连接部分己完全拆除,并或使用专用吊具。6.4.15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脱模后,存在不影响结构性能的局部破损或表面非受力细微裂缝时,可用修补浆料进行修补后使用.6.4.16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脱模后,应及时在构件上设置产品标识。6.5 开槽型混凝土覆制板堆放与运输6.5.1 应制

24、定预制构件的堆放与运输方案,其内容应包括运输时间、次序、堆放场地、运输线路、固定要求、堆放支垫及成品保护措施等.6.5.2 开槽里混凝十.预制板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堆放场地应平挖、坚实,并应具有排水措施:2堆放前应先对构件进行清理:3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堆放应使预埋出环向上、标识向外,严禁倒置.;4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应平放,堆放时底层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应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各层开槽里混凝土预制板卜部应设置垫木,垫木应上卜对齐,且不得脱空;支垫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起吊位置一致:堆放层数不宜大于6层,并应有防止帧覆的措施:6.5.3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装车前应进行下列检查:1钢丝绳、吊钩、吊具

25、专用运输架等完好、齐全:2吊钩无变形,钢丝绳无断股开裂现象:3吊具与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规格、出号匹配,无错挂、漏挂现象。6.5.4开槽型混凝土侦制板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下列防止预制构件受损、破坏的措施:1宜选用低平板车,并采用专用运输架;2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应平放,并用钢丝绳或夹具与专用运输架绑扎牢固: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边角和绑扎接触部位的混凝土应采用柔性垫衬材料保护:专用运输架、车“板和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间应放入柔性材料:3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堆放高度不应超过运输路线的限高要求,堆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6.5.5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堆放位置和次序、装车位置和次序,应与工程施工进度及次序相衔接。宜

26、将同一楼层、同一单元的开槽里混凝上预制板装在同一辆车上.6.6质加检查与验收6.6.1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侦量检查和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6.6.2 生产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所用的混凝土、钢筋、接线盒、预埋件等应按进厂批次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6.6.3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的隐蔽工程检杳与验收应包含下列内容:1预埋件、吊钩的规格、数量、位置等:2预留孔洞的规格、数址、位置等: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预埋管或、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6.6.4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

27、构件在出厂前应进行成品侦量检查与验收,其内容包括:1产品标识:2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3粗糙面质址:4一埋件、吊钩、插筋的规格、数量、位置;5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6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6.6.5 开槽里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6.5的规定。4材料6.6.6 无合板中受力钢筋可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以其强度面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小正常使用状态下看合板的裂缝宽度并节约钢材:此外,冷轧带肋钢筋的断后伸长率也可以保证受台板塑性内力重分布。本标准不包含对预应力钢筋的规定,在混凝土底板中应用预应力钢筋可以参照会合板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GB.T16727等

28、标准中的规定。承我力的措施包括:增加槽口内钢筋的直径和锚固长度、加强钢筋端部的锚固措施、增加槽口数量、增大槽口粗糙面特征。6.6.7 因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二次浇筑,后浇层与预制层混凝土强度可能不同,此时应采用受压区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进行计算。6.6.8 本条规定槽口尺寸的基本设计参数,更为具体的设计参数应根据福合板的受力情况进行设计,以满足设计要求。6生产、运输与堆放6.1 一般规定6.1.1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是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体现,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建立并保持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文件形成和控制工作程序,该程序应包括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变更和保存等。6.2 SH

29、tt-6.2.2深化设计用于指导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的生产,应包含结构设计在内的多专业协同设计,需要设计单位或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协同完成:如深化设计与结构设计冲突时,应经结构设计单位方认可。6.4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6.4.1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重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钢筋进厂时,应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生产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厂的批量大小做出统一规定,进厂检验的检验批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GB502(Z的规定执行。6.4.5 当垫块间距过大时,钢筋由于自重会产生下挠.此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减

30、小垫块间距,直至钢筋下挠小于Imn1.6.4.7 隐蔽工程检杳是保证预制构件满足结构性能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6.4.9 仃效振捣可避免出现漏振造成蜂窝麻面现象。浇筑时,洒落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6.4.12 采用爬动方式拆侧模时,应注意控制震动的大小,避免震动过大损伤硕制构件.6.4.13 预制构件脱模强度要根据构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决定,为防止过早脱模造成构件出现过大变形或开裂,本规定提出构件脱模的最低要求.6.4.16 产品标识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构件编号、生产日期、合格状态、生产单位、构件规格、重量、质检员等信息。6.5 开槽型混凝土BI制板堆放与运输6.5.1 预制构件的堆放和运输涉及质量

31、和安全要求,应按工程或产品特点制定运输堆放方案,策划蓝点控制环节,对于特殊构件还要制定专门质量安全保证措施。6.5.2 构件清理标准为埋件内无残余混凝土、粗糙面分明、光面上无污溃。埋件内如有混凝上残留现缴,应用与埋件匹配型号的丝锥进行清理,操作丝锥时应注意不能向里拧,要遵循“进两圈回一圈”的原则,避免丝锥折断在埋件内。检查是否有卡片等附件漏卸现象,如有遗漏,应及时拆卸后送至相应班组。筑费堆放构件时,构件间蛰块应坚实,位置准确。每层构件间的举块应上下对齐,垫块距板边缘距离宜为200n-30cm0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垫块的承载能力及堆垛的稳定性确定,必要时设置防倾覆措施。6.5.3 应根据开槽型混

32、凝土预制板规格、型号采用相应的吊具进行吊装,不能有错挂、漏挂现象。6.5.4 当不具备专用运输车条件而用改装车运输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6.6 质量检查与验收6.6.1 应进行进厂检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6.6.5 本条规定预制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尺寸偏差可根据工程设计需要适当从严控制。6.6.6 升槽型混凝上预制板的表面无桁架钢筋,侧面开槽口,在运输、堆放和吊装过程中可能在槽口附近出现破损,或者在M环附近存在细微裂纹,这些缺陷并不影响成型后段合板的力学性能,因此可以在修补后继续使用。7施工与验收7.1 一般规定7.1.1 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程序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应对施工现

33、场平面布置、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生.产、转运路线、道路条件及吊装方案等做出规定: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内容,应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措施。7.1.3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可根据场地平面布置,分单元合理安排堆放,便于现场吊装施工。构件临时堆放场地可合理布置在吊装机械圈施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开槽型混凝上预制板。水平堆放时,层数不宜大于6层,以避免由于自重过大使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产生变形、开裂:垂直堆放时,应设置固定支架.7.2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吊装准备1.1 .3当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仅设有4个吊点时,可能由于生产误差等原因导致仅3个吊点工作的最不利工况,因此应进行吊具的验算,验算

34、安全后方可起吊。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的吊装方式及相应吊具应根据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的形状、尺寸和宙量等进行选择和设计。当吊绳与起吊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的夹角小于60oUr,应设厘分配梁或分配桁架。吊装施工用材料及配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常用吊装方式见图1.配套的吊具见图2。图1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吊装示意图图2吊装H1.吊具示意图72.4 吊装施工前,应电核吊装设备和吊具的吊装能力。对焊接类吊具,应进行验算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3 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吊装7.3.1 预制构件安装顺序、校准定位及临时固定措施是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规定并遵照执行。7.3.3

35、预制构件在正式吊装前宜进行试吊。开始起吊时,应将预制构件吊离运输车辆或存放点20Omm30Omm后停止起吊,检查预制构件主要受力部位的受力情况、起重设备的稳定性、制动系统的可能性、预制构件的平衡性和绑扎牢固性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维续起吊。734构件正式吊装时,应至少安排2名信号员指挥与起重机械司机沟通。起吊时以下方信号指挥的发令为准,安装时以上方信号指挥的发令为准。司索工是指吊装作业中主要从事地面工作人员准备吊具、捆绑挂钩、摘钩卸我等工作的工人,多数情况还担任指挥任务,司索工的工作班量与整个吊装作业安全关系极大。根据M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的规定,起重机作业应设专职信号指挥和司索人员,信

36、号指挥和司索作业不得由I人兼顾。7.3.6 临时固定措施是装超式结构安装过程中承受施工荷载、保证构件定位的有效措施在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利用其他相邻构件或采用临时措施对其进行固定.临时支撑结构或临时措施应能承受结构自重、施工荷致、风荷载、吊装产生的冲击荷坎等荷载的作用,不得使结构产生永久变形.7.3.8 临时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十.结构工程施工规范3GB50666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与验收“预制桎合类构件的支撑系统宜选用定型独立钢支柱或工具式支架,如图3、图4所示。图4工具式支架示意7.3.10 临时固定与永久固定措施相结合,一次性完成。临时固定或支

37、撑的拆除应严格按照条文规定执行。临时固定措施可以在不影响结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前提下分段拆除,对拆除方法、时间和顺序,可事先通过验兑制定方案。7.4 混凝土浇筑7.4.1 采用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时,接线盒应预埋在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中,管线应敷设于开槽型混凝十.挖合板现浇值中.接线盒宜采用深型接线盒.开槽型混凝十.福合板中敷设管线,正穿时采用刚性管线,斜穿时采用柔韧性较好的管线.避免多根管线桀束预埋,采用直径较小的管线,分散穿孔预埋.7.4.2 对已铺设好的钢筋、模板应进行成品保护,禁止在开槽型混凝土预制板上行走或踩踏,禁止切割开槽型混凝上预制板。7.4.4 接踵处可采用粘贴密封条防止漏浆。7.4.5 缝隙过大的部位应进行支模封堵处理。7.4.7 本条规定了密拼接缝的装修处理或者防开裂处理要求。7.4.9 泵送混凝土浇筑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应采取措施避免结构及临时支掠体系的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