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1170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背景链接,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主题解说,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重点突破 师:本文记述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有何作用?生:本文是写人记事散文,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写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主张,如写作要明白如话,用语要简洁。叶

2、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有许多中肯的见解,作者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也多在共同从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对文风存在的问题,作者有一致的看法。这些言论体现出叶圣陶先生的学术品格和专于事业的精神。,shui,niu,tu,mn ln,酌,譬,沓,累赘,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妥帖 告辞 宽厚待人 B监督 慎重 鲜明简洁 C凝难 商酌 付之一笑 D生疏 天坛 历史悠久 【解析】“凝”应为“疑”。,C,【解析】“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用“津津有味”才恰当。,C,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完成了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 B“

3、达则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我国知识分子自古至今的家国情怀。 C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运动员充分发扬和继承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D姚明全票当选新一届中国篮协主席,既是众望所归,更是实至名归。 【解析】“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应改为“继承和发扬”。,C,5(原创题)在下面句子里的括号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 (1)问题圆满( )解决了。 (2)圆满( )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3)问题解决( )不圆满。 (4)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 )解决。,地,地,得,的,6下面是“民国”小学课本中的一页,由丰子恺插图,叶圣陶配文。 你能用自己的话解读图片中的内容

4、吗? 图片上的内容是:一家四口人正在家里吃饭,父母告诉孩子们, 吃饭要适量而止,既不要少吃挨饿,也不能多吃过饱。,阅读“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语段,回答问题。 7请概括一下,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一面? 写文章文字标点清清楚楚;用普通话写文章,请我帮他修润,叮嘱不要客气;送别友人时要到大门外,鞠躬,说谢谢,即使生病了也举手打拱,说谢谢;出去看花而误“我”拜访,写信表示悔恨。,8说说下面的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

5、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 着重指出叶圣陶先生有严的一面是“律己”,包括两个方面。,9文章为了强调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还特别重视“简洁”,举了生活中的用语,如“我见到了老师”,应该去掉“了”,改成“我见到老师”等等。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一些影视明星把“我看到了”说成“我有看到了”,句中的“有”是多余的。,10作者在本文中提到叶圣陶提倡“写话”的意思是( ) A作文要用语简洁,随便自然。 B要按照口语原则进行写作。 C追求白话文的通俗,反对文言文的生涩。 D作文如同说话一样准确真实。,A,11举“做”“作”分工的例子,重在说明叶圣陶先生的( ) A宽厚

6、B礼让 C律己严 D认真,D,(二)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门进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门进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

7、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

8、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

9、”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上其他一切课更严肃。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功课的教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 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能有这种权威呢?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有删改),12本文写了李叔同先生的哪些事? 上音乐课必早到; 音乐课后纠正学生看别的书

10、、吐痰吐到地板上和关门重的坏习惯。,1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1)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 外貌描写,突出了李先生严肃而温和的性格特点。 (2)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 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先生上课时的谦逊有礼和对课堂的敬畏。,14第段文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这一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李叔同先生教授音乐课时的严肃和认真,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5你认为李叔同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李叔同先生是一位严于律己,而且严格要求学生,严肃而又温和,做事认真,敬畏课堂的好老师。,16

11、在你的学习道路上,一定有对你影响深远的老师,请说说你对他的评价,并且写出他对你的积极影响。 张老师是一位幽默诙谐、关爱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影响了我,让我改掉了粗心大意的坏习惯,使我变得认真细心,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17汉字王国里有两个好朋友“做”和“作”,因为它们名字一样,所以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它们的用法,这不,它俩正在向同学们耐心讲解呢! “做”先开口了:“我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买卖、做准备;还表示制作和制造,如做衣服、做家具;我还表示举办或结成某种关系,比如做伴、做朋友。” 接下来,“作”说道:“我常常表示写作,如作曲、作词;有时候还表示开始和装作的意思,比如振作、装模作样。” (1)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叶先生是怎样区分这两个字的? “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 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2)请将“做”和“作”正确填入下面句子的空缺处。 小雨的妈妈在别人家_保姆,每天她都忙着_家务,一刻也不闲着。 她说:“_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要踏踏实实_人,认认真真_事。” 不要再纠缠这件事了,我们以前的合约_废。,做,做,作,做,做,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