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年版)课后习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主要有两对: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革
2、命任务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势力;鸦片战争后,增加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反封建斗争转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4)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非常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像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5)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鸦片战争后,出
3、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O2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上给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具体分析如下:(1)经济上沦为资本一帝国主义的附庸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入侵,主要是强迫中国支付战争赔款和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方式包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等等。这迫使中
4、国自然经济解体,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沦为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并且他们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2)政治上丧失部分主权帝国主义主要通过控制中国的政府,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人民的反抗被镇压,军阀、官僚被扶植成代理人,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制造舆论。(4)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西方列强的入侵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不甘心遭受列强入
5、侵,开始了一系列反对侵略的抗争。因此,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代替了本国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上升为主要矛盾。(5)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和现代化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中国和西方列强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西方列强入侵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萌发新思潮,冲击了封建思想。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这些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3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答: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近代中国人民进
6、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2)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励了民族斗志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
7、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3)促进了部分中国人的觉醒,开始关注和研究国际形势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例如,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救亡图存思想日益高涨。4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反抗侵略斗
8、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清政府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因此,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2)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近代中国,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9、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就难以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答: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有鲜明的特点,具体如下:(1)经济结构在经
10、济上,私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进行剥削。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实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政治结构在政治上,以实行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特点。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制,在地方设置郡县制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便开始了。(3)文化结构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封
11、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4)社会结构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姓氏族群,并且形成庞大的氏族世家。2简述鸦片战争后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途径。答: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军事侵略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勒索赔款,掠夺财富。这些自称为“西
12、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2)政治控制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外交内政,将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3)经济掠夺其具体表现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等。(4)文化渗透资本一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13、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3简述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答:(1)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至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等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制定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各项政策,以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并利用国家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工业革命的推进,大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2)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a.在资本原始积累时
14、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地掠夺土地与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世界各地攫取巨额财富。b.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其沦为列强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与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2)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经济危机的发生,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以摆脱危机,由此,他们把目标指向了中国,中国成为新的殖民目标。四、论述题1试述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答: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是一过
15、渡社会,即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中间状态。其含义包括两点:一是1840年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生,中国已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二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国资本主义始终难以成熟并健康发展,没有成为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畸形的过渡社会。(1)近代中国是强迫型过渡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过渡模式: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自发型过渡,在外部力量的促动下被迫进行的强迫型过渡。后者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中断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变化。较之自发型过渡,这种外力强加的过渡是一个痛苦的
16、过程,因为这种外力是以枪炮与战争开路的,是以本国人民遭受侵略和凌辱为代价的。(2)近代中国是未完成型过渡日本是强迫型过渡,但通过自身的改革,成功地摆脱了西方列强强加给它的不平等条约,迅速地成为工业国家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虽差不多与日本同时起步(洋务运动),但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政治体制变革滞后,丧失了多次大好机遇,未能完成这一过渡。(3)近代中国社会结构长期处于新与旧并存的多重矛盾之中经济上:小农经济、传统手工业、旧式商业与资本主义近代工业、金融及商业并存,同时还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因素。政治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是
17、控制中国的强有力因素。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是民主形式下封建专制的复合政治结构,1928年后,是军阀专制,国民党一党专制。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势力是“看不见的手,通过不平等条约等特权左右中国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结构中不可分离的因素。文化上:以儒家伦理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依旧存在并长期占统治地位,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的新变化也逐渐兴起,表现为各种新思潮及近代文化教育的出现。在输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中,既包括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也包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与文化。总之,近代中国的社会运动表现为双重演化趋势: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不断地加深着中国的半殖民地
18、化程度;与此同时,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并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进步社会力量经过一次次民族战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止了中国社会更进一步殖民地化的势头。其中既有历史的沉沦,又有历史的进步。2试述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答: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狂潮,也开始了瓜分中国、灭亡中国的罪恶阴谋。(1)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开始蚕食中国的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主要表现为: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侵入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4)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
19、2)瓜分危机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主要表现为:俄国一直把中国东北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马关条约后,俄国以各种借口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东北全境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并要求清政府不得把云南、两广割让给他国,滇、桂、粤三省便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1898年2月,英国要求清政府不得将长江沿岸各省租与他国,长江流域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6月,强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99年;7月强租威海卫。1898年4月,日本要求清政府不得把福建省让予他国,福
20、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美国于1899年9月至11月间照会各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即美国可以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权益。3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答: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主要包括:(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图谋,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矛盾、冲突,甚至可能爆发战争。因此,列强经过协商,暂缓瓜分中国,保全清政府,以使其成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行以华制华。(2)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义和团这一农民自发的反帝爱
21、国斗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2)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无法认清帝国主义与清王朝互相勾结的本质,曾一度为清政府欺骗,还存在有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但在粉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遏制了侵略者瓜分中国的图谋。4试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
22、系两大历史任务的区别: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着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b.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着重解决生产力问题。两大历史任务的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第二大任务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完成创造条件。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
23、路。b.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答: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美梦,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具体如下:(1)“师夷长技以制夷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和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除了坚决主张严禁鸦片、抵御外国侵略以外,还注意了解西方,赞
24、成正常的对外贸易。1839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来侵略。(2)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对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早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时代思潮,它反映了当时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各种要求,主张用和缓渐进、以不对封建制度作根本变动的方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全方位的改革。其主张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的
25、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3)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民要发愤自救。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一一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中国的志士仁人怀着强烈的
26、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五、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无一英人对于抢劫之事,视为非法行动。在日本方面,则对此种掠夺之物照例归于国家,由此所得之款其数至为不少。据日本某将军之报告,只天津一处抢劫所得者,即有二百万两之多。至于美国方面,对于抢劫之事本来禁止,但美国军队颇具精明巧识,能破此种禁令,为其所欲。摘自瓦德西: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材料2经济技术水平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决不能把它夸大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
27、素。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也不乏用落后武器打败侵略者的战例,特别是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刘永福、刘铭传等都曾多次打败法军。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使)林则徐等有胆识的抵抗派遭到排挤、打击,他们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民心可用等克敌制胜的正确方针被当权者摒弃。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受到统治者压制。摘自林国华: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分歧材料3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
28、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哪些危害?(2)结合材料2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3)结合材料3说明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参考答案】(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哪些危害?答: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危害:政治上a.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外交内政,将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
29、具。b.通过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经济上在经济上,列强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产地,成为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近代中国经济落后、人民贫困。文化上a.列强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b.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企图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结合材料2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答: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都以
30、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多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逃脱。统治者们还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清政府不战而败的中法之战是典型例子。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败的重要原因。(3)结合材料3说明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答:帝国主义列强至
31、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具体包括: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的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斗争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例如,在抗击外国侵略中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的刘铭传、冯子材等爱国官兵,英勇献身的关天培、邓世昌、林永升等爱国官兵。 义和团运动发挥了一定程度的重要作用。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无法认清帝国主义与清王朝互相勾结的本质,曾一度为清政府欺骗,还存在
32、有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但在粉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遏制了侵略者瓜分中国的图谋。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为百万农奴翻身作主人开辟了道路,开启了西藏繁荣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从60年前那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开始,这片辽阔的高原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历经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今天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60年,古老的青藏
33、高原发生了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巨变,实现了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60年,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彻底告别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60年,西藏全区的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无公路、无航空、无铁路的历史相继终结,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60年,西藏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充分继承和发展,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这60年,西藏的自然环境得到精心保护,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历史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
34、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一一建设更加富饶祥和的新西藏人民日报材料2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侵略势力趁机染指西藏。英军先后于1888年、1903年两次武装入侵西藏,因遭到西藏军民的抵抗而失败。在靠武装侵略没能达到将西藏变为殖民地的目的后,帝国主义开始在西藏培植亲帝分裂势力,策划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煽动西藏独立。1907年8月31日,英俄帝国签订西藏协定,第一次在国际文件中把中国对西藏地方的主权篡改为“宗主权。1913年,英帝国策划召开西姆拉会议,唆使西藏代表首次提出西藏独立的口号,当即遭到中国政府代表的拒绝。英国代表于是提出所谓折衷
35、方案,企图将中国在西藏地方的主权篡改为“宗主权,使西藏在自治的名义下脱离中国政府的管辖,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1914年7月,中国政府代表奉命拒绝在西姆拉条约上签字,并发表声明概不承认任何此类条约或文件,同时将立场照会英国政府,西姆拉会议遂以破产而告终。194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英国代表的支持下突然宣布成立“外交局,公开进行西藏独立活动,因遭到全国人民和国民政府的反对而不得不改变原议。1947年,英帝国主义幕后策划邀请西藏派代表参加泛亚洲会议,在会场上悬挂的亚洲地图和万国旗中把西藏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来对待,经中国代表团严正交涉,会议组织者不得不改正。1949年7月8日,西藏地方政府以防止
36、共产党混迹西藏为借口,下令将国民政府驻藏办事处人员及相关人员驱赶出西藏,制造了“驱汉事件1949年11月,西藏地方政府决定派所谓的“亲善使团赴美国、英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寻求对西藏独立的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加紧分裂国家的活动。1949年底,美国人劳尔汤姆斯以无线评论员名义在西藏探索华盛顿给西藏以可能的援助,并在美国报刊上宣称美国已准备承认西藏为独立自由的国家。1950年上半年,一批美国枪支弹药经由加尔各答进入西藏,用以对抗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历史事实清楚地证明,所谓“西藏独立完全是新老帝国主义侵略者炮制出来的,是西方侵略势力瓜分中国领土阴谋的一部分。一一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书请回答:(1)
37、结合材料分析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分析西方制造所谓西藏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参考答案】(1)结合材料分析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答: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影响到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勒索赔款、掠夺财富,使中国从一个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侵略中国邻国,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在进
38、一步侵略或瓜分中国的争夺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2)结合材料分析西方制造所谓西藏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答:“西藏问题,是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结果。争论西藏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对西藏的主权问题,即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还是一个独立国家。中国政府和人民认为,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西方制造所谓“西藏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入侵西藏,因遭到西藏军民的抵抗而失败。在靠武装侵略没能达到将西藏变为殖民地的目的后,帝国主义开始在西藏培植亲帝分裂势力,策划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煽动“西藏独立。
39、2)1947年印度独立,英国殖民势力退出南亚次大陆。印度继承了包括印度安全战略的大量英国殖民主义遗产,一些人士置中印两国友好大局于不顾,仍在幻想把中国的西藏打造成中印之间的“缓冲区。发动叛乱外逃印度的十四世达赖集团,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国会和法国欧洲议会,提出了与当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印度安全战略一脉相承的“中间道路,作为对抗中央政府的政治纲领,博得了西方反华势力的阵阵喝彩,成为西方向中国施压的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于冷战及以后对华战略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培植、扶持和利用十四世达赖集团对付中国,不断炒作西藏问题,通过涉藏法案、设立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公然违背国际法原则,干涉中国内
40、政。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其重要性体现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秩序,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b.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和禁止鸦片走私,并与外国侵略势力勇敢作战。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瓦解了封建思想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转战18省,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具体体现在:a.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
41、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b.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日后反帝反封建的启迪和鼓舞,具体体现在:a.在19世纪中叶的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道,有力地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b.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启示和激励。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
42、赞扬和宣传太平天国的斗争精神,决心武力反清。(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其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所以无法从根本上提出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太平天国中的领导集团贪污腐败,追求享乐,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太平天国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失误,比如,没有同捻军结成同盟,失去了在北方赖以发展的良机等;在天京被围困的情况下死守孤城,导致太平天国的最后覆灭。(4)拜上帝教教义是发动和组织群众的,但是其不能正确指导斗争,同时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起初将儒家经书斥之为妖书,后虽主张删改后加以利用,但
43、仍全部保留了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这是很正确的。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总之,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强大的力量,但是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既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的保守性。(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
44、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
45、不摆脱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谋求通过局部的改革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行不通的。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代表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是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逐渐形成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这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其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
46、维新派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民众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比如,维新派倡导讲文明,主张废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等。(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其势力弱小,没有军队,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
47、却相当强大,新旧势力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难以取胜。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维新派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并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一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然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尖锐地揭露了俄国侵华的事实,却幻想着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抗俄国。英、日帝国主义虽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但实质上只是为了乘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c.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了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来解决问题,是根本行不通的。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进一步发展了起来。1简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