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学影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99099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医学影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医学影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医学影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医学影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医学影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医学影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中最为庞大的子行业便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其中超过80%的市场份额正被国际大公司所控制。但是,随着近年国内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显著进步,结合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国产医学影像设备的本土化发展速度有望得到加快。此外,国内首个获批的人工智能辅助医学影像决策工具的推出,预计将拓宽国产医疗影像设备的使用范围,并期望能够缓和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况。1、医学影像的发展历史医学影像技术是一种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图像的技术与流程,主要用于医疗诊断和医学研究。该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起点是ROentgen发现X射线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这一发

2、现标志着医学影像行业进入了基于物理原理的成像时代。此后的数十年间,相继出现了多种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成像、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和核医学成像等,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医学影像产业的基础。如今,医学影像设备的市场规模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的比重约为16%,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最大的分支。时间技术和产品19世纪X射线发现X线球管发明1900-1950sX线机A超B超纤维胃镜1960s热成像设备1970sCTDRMRIPET1980sDSACR超导MRI螺旋扫描CT多普勒超声电子内镜1990多层CT/组合式CT200OS-至今PET-CTPET-MRI64/128/320排C表1医学影像技术发

3、展路径2、医学影像的分类及应用场景在当前医疗诊断领域内,医学影像资料构成了约90%的医疗信息量,成为疾病检查和治疗决策的核心信息来源,同时也是支持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医学影像设备按类别可分为大型影像诊断设备和其他类影像诊断工具。大型影像设备主要包括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DR)、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l)和核医学设备(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及PET-CT.PET-MR的组合设备)等,而小型设备则涵盖了超声设备和内窥镜等。不同成像技术基于其原理的差异,在临床应用上各有侧重,从而在多种医疗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范围详见下表

4、表2医疗影像设备分类及应用场景影像设备成像原理应用场景数字X线摄影(DR)利用人体组织对于X射线吸收程度不同来进行区分,形成影像。骨科、消化科、呼吸科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利用X射线进行断层扫描后使用探测器接受信号,并由计算机形成图像。骨科、脑出血、肺部、肝脏等核磁共振(MRI)利用磁共振现象从组织中获取电磁信号,重建信息并成像。主要针对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膀胱、直肠、子宫、阴道、关节、肌肉等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并利用释放出的光子信号来成像。癌症诊断PET-CT将PET和CT技术结合在一起癌症、心血管、老命痴呆等疾病超声影像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阻抗特性

5、声衰减特性及多普勒特性来进行成像腹部肝胆胰脾肾、妇产检查、胎儿检测、心脏、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内镜成像光学成像或是光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在显示器上成像消化科、耳鼻喉、肺、泌尿科、妇科、普外科3、国内医学影像产业的格局尽管国内在高端医学影像领域仍旧大多受到国外企业的控制,特别是在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设备上,国产设备的市场份额不足10%,而在技术难度较大的PET-MR及PET-CT设备方面,国内的竞争力亦显不足。但是,联影、万东、东软、迈瑞等国产医疗影像设备生产商正在逐步掌握关键技术,并在设备制造领域迅速发展,部分领域已开始展现出追赶甚至超越国际企业的潜力。例如,联影和东软在MRI领域、万

6、东在DR设备上以及迈瑞和开立在超声设备领域的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些设备的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比例逐年提高,技术创新也为国内医学影像行业带来了信心与希望。在此背景下,虽然国际品牌在影像设备领域似乎遭遇技术发展的瓶颈,缺乏创新突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迎头赶上的宝贵机遇。目前国内制造商在主机生产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在产业链上游,如原材料(传感器、信号链)和核心组件(如X射线管、探测器、发生器、射频线圈等)的自主研发及生产水平还有待提升,与国际大牌相比仍存在差距,因此需要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企业联影万东部分主要产品uPMR79OPET/MR新东方100OFCX射畿成像系统DR特点I

7、mm高精度空阍融合 OImS高精度时阈 同步.15mm全身扫描精准成像百微像拿大尺寸平板 指导操控十轴联动六向跟踪 智能诊断Al智能影像平台东政迈31NeuViz Prime CTResona 7高编彩色多髀勋超声体系全球首台饭逮岭谱CT实现低剂量和心脏 冠脉成像的突破.突破传统超声遁娘合成在空阊分析力和时间 分协力的技术取M域扫描,全域动态焦.图1国内主要影像设备生产厂商及代表产品2018年MRl市场占有率图2各大影像设备的市场占有率4、医学影像产业的政策推动医疗影像设备产业以其高度的专业性、复杂的产业结构、长且分散的产业链而闻名,国内在这一领域长期存在的工业基础薄弱、技术积累不足的问题,导

8、致了国产医学影像市场长期受到进口品牌的垄断。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提升国内影像设备产业的创新力和产业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众多旨在鼓励和支持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以及将医学影像设备产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关键环节之一,充分展现了国家对提升本领域发展水平的高度重视。表3部分医学影像相关政策列举时间部门政策主要内容2015年3月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支持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机构和影像机构,逐步建立大型设备共用、共享、共管机制。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提

9、高基层医学影像服务能力。2015年5月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以及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2016年4月卫健委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明确了县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及配备相应的医疗服务如:CT诊断、X射线诊断、核磁共振、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诊断等。2016年8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探索设置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等独立医疗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2016年12月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展高品质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放射治疗设备、高通量低成本基因测序仪等。2017年6月卫

10、健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医联体内依托牵头单位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同时,鼓励通过整合医学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等形式,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使用效率。2017年科技“十三五”卫重点发展医学影像、医用机器人、新型植6月部、卫计委等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入装置等设备。2018年4月发改委等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32种医疗设备可享受“首台套”推广应用政策的扶持,其中包括DR、MRI、CT、PET-CT、彩超、电子内镜等医用影像设备。5、医疗影像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医学影像设备的

11、技术发展趋势上,目标正向着图像更清晰、操作更快捷、使用更便利、对患者更安全、以及功能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前进。国内企业在提高硬件设计与制造技术,完善及强化医疗影像设备产业链条的同时,亦需着重发展诊断的智能化技术。借鉴AlphaGo在围棋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医疗影像的诊断数据因其标准化格式、易于获取和处理的特性,成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快速落地领域之一。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的感知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于医疗影像分析中,不仅可以提升放射科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和工作效率,还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发生,这一方向被视为医学影像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中国医疗影像行业赶超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机遇。伴

12、随国家政策对高端医学影像技术支持力度的加大,自2016年起,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高,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及互联网巨头开始进入这一市场,显示出资本界和产业界对这一领域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表4部分Al医学影像产品及公司公司产品特点飞利浦OncoSuite肿瘤栓塞和经皮消融术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优化治疗环节,使得大肿瘤治疗更彻底,而Qcm的小肿瘤病灶及其供血血管更容易被检出,同时可以避免损伤与肿痛相近的健康组织。阿里健康DoctorYou包含临床医学科研诊断平台、医疗辅助检测引擎、医师能力培训系统,将医学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自动识别并标记可疑结节,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13、腾讯腾讯觅影诊疗风险监控系统和病案智能化管理系统:诊疗风险监控系统旨在辅助降低医生诊疗风险;病案结构化输出可以准确提取病案特征,输出结构化的病历,让医生从病案繁琐的表面工作中解脱,有效提升诊疗和科研效率。海纳医IB一体化医疗协同影像大数据平台在为医院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统一的诊断和临床影像访问的同时,面向各专科领域的MDT影像集中高效调阅展示、移动影像访问、多方交互会诊及高级三维影像+人工智能(AD应用赋能临床专家,极大提升其对医学影像的应用水平。推想科技InferRead系列推出了帮助医生对肺部疾病、胸部疾病、脑卒中、骨疾病、乳腺疾病、儿童生长发育等相关的影像Al识别解决方案,诊断迅速,精准定

14、位,自动生成智能结构化报告。雅森科技雅森云图采用独创专利数学模型,与国内多家重点医院联合开展了脑、心、肺、甲状腺等脏器定量分析的科研合作项目,开发并验证特定疾病的生物数学分析方法,并不断组建中国人的正常人群组数据库。汇医慧影智慧影像云平台提高医生诊疗效率与准确度并解决部分地区医患资源不匹配的问题。胸部X光相关的自动诊断准确率已经达到95%。脑核磁肿瘤的自动识别率超过85%o胸部CT中肺结节的识别率超过85%0图玛深维肺小结节检测分析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对胸部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帮助医生检查并标记出患者的肺小结节,还可以对其进行良恶性判断并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书。采用深度学习分析系统,

15、自动地监测到结节、计算出各种相关参数、自动生成监测报告、为医生诊断作出参考。迪英加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精准、快速、智能地分析各类医学影像、计算关键指标参数,并生成全自动数据分析和报告,还能为病理医生提供如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7种癌症的智能诊断系统。连心医疗肿痛远程治疗平台为癌症病人提供更精确、更自动、更快速的个性化临床放疗方案,以提高放疗对癌症的治愈率,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最终延长癌症病人的生命,并且提高癌症病人广生猪属剑造自2016年至2019年这三年间,AI医疗影像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目前展现出两大趋势:首先,AI辅助阅片方式越来越能够适应医生的日常阅片习惯及实际的临床需求,识

16、别的疾病种类和器官部位也在持续增加;其次,产品功能进行了纵向拓展,AI不仅能够进行病灶的诊断,还能提供放疗、手术等治疗规划以辅助医生进行更全面的诊断。因此,AI医学影像产品在放射科医生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可,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也为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即通过构建智慧影像平台,让基层医院也能开展高复杂度的检查与诊断。然而,作为一种弱人工智能应用,Al医学影像整体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当前Al病灶识别主要依赖深度学习,这种方法过度依赖大量数据输入,但由于患者病情的多样性,导致同一疾病在影像上的特征可能有所不同,如果训练数据不够全面,可能会导

17、致特殊病例的误诊。同时,国内医疗数据标准化程度低,缺少统一规则,影响了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价值发挥,增加了AI医学影像实际应用的不确定性。其次,由于国家将AI医学影像产品定位为三类医疗器械,导致大多数Al影像软件仍处于注册审批阶段,其商业化应用效果尚未得到充分展现。能否被医院纳入常规采购目录也是一个关键因素。1月15日,首个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的Al医疗影像辅助决策产品“深脉分数”获得批准,为众多Al影像产品提供了一个标杆,其商业化成效还需市场验证。6、总结目前我国医学影像产业深受关注,尤其是高端的影像设备,国家政策保障力度较大。与此同时,国内厂家的核心技术越来越成熟,产业链也日臻完整,不断地侵蚀海外巨头的市场份额,巨头的技术瓶颈期也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缩小差距的契机。国内AI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热潮,也给医学影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也许是国内超越国外最有希望的一个领域。在Al医学影像商业化落地方面,深度绑定医院,从Al智能识别辅助诊断的服务中分取相应的收益也许是该产品能够成功落地的方式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学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