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500014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项目操作规程分值评分标准操作准备1。分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2衣帽不整洁扣1分指甲长扣1分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巾、无菌巾、无菌纱布、胶布、无菌溶液(生理盐水)、听诊器、手电筒、氧气装置、无菌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棉签、有盖无菌缸、有盖清洁缸、中心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一次性连接器必要时:开口器、拉舌钳、压舌板8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评估10分患者: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2未评估意识扣1分未评估病情扣1分2.患者的合作程度2未评估患者合作程度扣2分3.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黏稠度、部位2未评估呼吸道分泌物的量扣1分未评估痰液粘稠度及部位扣1分4.呼吸机参数设

2、置情况2未评估呼吸机参数扣2分环境:清洁、安静、室温适宜、光线充足2环境未评估扣2分操作程序70分1.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4未核对医嘱扣2分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2.准备用物,检查无菌物品及生理盐水的有效期并检查吸引器性能3用物准备不全扣1分未检查物品及效期扣1分未检查吸引器性能扣1分3.按取用无菌溶液法打开生理盐水瓶塞,倾倒生理盐水至有盖无菌缸、有盖清洁缸内,各1/2满,放置在清洁治疗巾内,记录无菌溶液开启时间2未按无菌方法取用溶液扣1分未记录无菌溶液开启时间扣1分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1未做到扣1分5.核对患者,评估患者,并告知操作目的3一项未做到扣1分6.洗手1未洗手扣1分7.用听诊

3、器听诊气管、主气道区有无痰鸣音2未听诊痰鸣音扣2分8.调节呼吸机的氧浓度至100%使患者吸入纯氧2min2未给予患者吸入纯氧2分钟扣2分9.如未用呼吸机,则调大吸氧流量,2未做到扣2分提高吸氧浓度2min10.接通电源,连接吸引器,打开开关,调试吸痰器负压(成人为4053.3kPa儿童V40kPa),关闭开关4未打开吸引器开关扣1分未调试吸痰器压力扣2分未关闭开关扣1分IL打开无菌缸及清洁缸盖1未做到扣1分12.打开吸痰管包装1未做到扣1分13.一手戴无菌手套2未戴无菌手套扣2分14.将吸痰管抽出,根部与负压管相连,将无菌吸痰管试吸无菌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4未试吸生理盐水扣2分未检查吸

4、痰管通畅扣2分15.用未戴手套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巾上4未做到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扣2分未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巾上扣2分16.再次核对,用未戴手套手反折吸痰管末端,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轻轻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后上提放松吸痰管末端,以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引8未再次核对患者扣1分吸痰管未反折扣1分吸痰管污染扣2分吸痰方法不正确扣5分17.吸毕,立即连接呼吸机与气管导管,给予100%纯氧吸入或高流量吸氧2min6未连接呼吸机与气管导管扣3分未给予纯氧吸入扣3分18.将用过的吸痰管连同手套置于医用垃圾桶内2未做到扣2分19.用清洁缸盐水冲洗吸痰连接管2未做到扣2

5、分20.用无菌纱布包裹吸痰连接管前端2未用无菌纱布包裹吸痰管前端扣2分21.如未用呼吸机则用无菌棉签擦拭气切导管口周围,用湿纱布覆盖气切口处2未做到扣2分22.再次听诊气管、主气管区有无痰鸣音2未再次听诊扣2分23.将氧气浓度调至原来水平(当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2未做到扣2分24.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2未做到扣2分25.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2未交代注意事项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扣1分26.洗手1未洗手扣1分27.记录吸痰时间、痰液性状及生命体征2未记录时间扣1分未记录痰液性状及生命体征扣1分提问1O分1.目的4不会回答扣4分回答不全面扣2分回答较全面扣1分2.注意事项6不会回答

6、扣6分回答不全面扣3分回答较全面扣1分总分100整体评价A.操作规范、熟练B.操作稍欠规范、较熟练C.操作欠规范、欠熟练D.操作不规范、不熟练A. 1.0B. 0.95-0.99C. 0.90-0.94I).0.85-0.89得分(准备+评估+操作程序+提问)得分X整体评价系数1、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2、注意事项:D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吸痰管不被污染。2)插管动作轻柔、敏捷。3)吸痰管的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l204)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起吸痰。5)一次吸痰不能超过15秒,重复间隔35分钟。6)吸引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出现变化时立即停止吸痰。7)痰液粘稠,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化痰药。8)贮液瓶超过2/3时需及时倾倒,每24小时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