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废水应急预案废水应急预案第1篇一、管道的异常泄漏1、发现设备管道渗漏或破裂立即停机;2、漏出废水会全部回到废水处理调节池重新处理;3、用水清洗地面并及时通知机电修工;4、机电修工立即组织抢修,恢复后启动设备。二、废水处理设施因故障不能正常运转1、当发现废水处理设施有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立即停机通知抢修;2、废水平台废水罐平时要求一直保持在半罐以下,至满罐可以储存1天的水量;3、如果设备连续一天以上无法启动,立即通知外部罐车储存废水;4、将废水运至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5、修复后立即启动设备。三、因间歇性水量不正常而引起的出水异常1、每班操作工定期检查废水的排放,当排放异常立即调整;2、当发现因间
2、歇性水量不正常时,停止排放,将水排至调节池重新处理;3、直至排放要求稳定达标,才可以向外排放。四、处理设施渗漏1、盐酸罐的异常泄漏(1)发现盐酸罐的异常泄漏,立即向后勤安全员汇报,并及时通知维修;(2)维修及时处理故障,注意防护措施和安全保护;(3)维修无法处理的故障,立即通知外部罐车储存剩余盐酸;(4)泄漏的废酸将全部经过预置的排酸管道排至调节池处理;(5)用预放的石砂处理平台上的溢出酸液;(6)直至设备故障排除后启动设备。2、废水罐的异常泄漏和水量过大溢出(1)发现废水罐泄漏和溢出,立即通知维修;(2)及时处理故障,当天无法处理好的故障,应立即通知罐车储存废水;(3)泄漏的、废水将通过预置
3、管道排至废水系统调节池处理;(4)用水冲洗平台地面,将水排至调节池处理;(5)设备故障排除后启动处理设备。3、其它处理设施的异常泄漏(1)废水系统的其它设备泄漏,通知维修;(2)未处理好的废水都会通过排水沟回到调节池进行重复处理;(3)设备修复后才能启动废水系统。废水应急预案第2篇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环保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厂污水处理工艺特点,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贝L制定电镀废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二)、编制说明该预案由应急领导
4、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该预案自然启动:1 .发现出水水质超标时2 .污水水量超过设计标准时3 .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时(三)、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四)、应急处理原则1 .及时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总量2 .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运行正常3 .加强设备运行维护(五)、事故预防措施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4 .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5 .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六)、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紧急事故的处理流程:1)发现后当班人员立即向
5、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领导小组的联系。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业主和当地环保部门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业主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3)当班人员排查造成事故的原因:发现进水超出设计标准a立即向领导汇报,减少进水量。b立即对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数据对相关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突发暴雨a根据天气预报,预先对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组织力量对厂区雨水管线进行疏通,确保畅通。b各岗位将门窗关紧,防止雨水流入,影响设备运行。c随时观察调节池的水位并向领导汇报。d外出巡视,必须两人一组,注意防滑。水量超过生化系统设计处理能力及时与
6、领导联系,并取水样化验COD、重金属、总铜。马上向业主请示,部分污水或外运处置,或投加适量氧化剂后与正常流程的出水混合排放,或按业主的指示处理。突然停电a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b如长时间停电超过6小时,则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送电。C来电后,按操作规程及时开启设备,恢复运行(七)、事故后的恢复和重新进入由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状态结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进行事故损失评估,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废水应急预案第3篇我们是一家资源再生利用企业,我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污水,污水的处理不仅关系到生产质量的稳定,也关系到我厂经营的基础,为了避免重大的污水超标排放事故
7、特制定以下的排放以及处理应急预案。1目的:确保从生产源头到水处理末端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使得财产及环境的损失减到最低。2适应范围:适应于全体员工。3职责:3.1发现意外的第一线人员应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反映情况,本部门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及时上报生产部经理。3.2生产部经理为行动协调总负责人。3.3主管环保副总负责将意外造成的污染上报环保局。4应变组织成立环境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组,应急组下成立专业应急队。组长:生产部经理付组长:制浆及污水主任、污水组长、安卫负责人组员:安卫负责人、当日纸机班长、厂区内各部门负责人,污水组工作人、安卫人员专业应急队:安全员。5应急工作程序5.1紧
8、急情况5.L1二沉池出水COD超标,C0D100PPM5.1.2排污量激增,二号气浮进水COD激增5.1.3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短时间难以修复5.1.4化学品油品泄漏5. 2应急措施5.2. 1排污量激增(如何发现排污量激增)5.3. 1.2措施:水处理车间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如对尚未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以确保达标排放;对于扩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环保主管副总应立即通知环保部门;生产副总安排告知周围居民。5.4. 1.3生产车间应加强对重点岗位员工的培训和日常运行的检控;仪器、设备必须定期维护保养,到期须更换。5.5. 2.4供应部及质检科原料质量要保证,防止伪劣产品对设施系统的影响。
9、5.6. 2.5生产部应配置备用电源(如发电机)等备用设备;对于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建一座终端集水池以便发生事故后对该水池的污水作进一步的处理。5.2.2.6管理者代表对事故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5.2.2二沉池排水CoD报警5.2.1化学品泄漏5.2.1.1化学品泄漏超过50公升排入雨水水道时,须报知安卫员。5. 2.1.2对化学品相关操作人员要做到A.尽量减小漏出面积的扩散;5.1. 要用抹布、拖布等拭去,绞在专门的容器中;C.固体要收集到指定浴器中;D.隔断火源或热源;E.大量泄漏时,要迅速报告;F.作业人员要根据需要使用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用具。5.2. 1.3若泄漏少于上述量而不
10、会对表面排放水道造成风险者,须使用专用的捕集设备吸收,收集后按固废处置。当小量的酸、碱泄漏时,(在外面区域)须以大量清水冲洗到表面水排放水道。只有受过熟练训练的应急人员方可从事救灾式任务,并须穿戴防护手套及眼镜。5.3. 1.4在厂区少量碱的泄漏可冲入地沟,少量酸的泄漏可用少量碱中和后冲入地沟。同时亦须报知安卫组。5.4. 1.5溶剂、油及柴油的泄漏须用泄漏控制设备(为安全起见)捕集,并立即将意外报仓库主管及管理者代表。若泄漏液体未收集而直接进入表面水,意外处理的相关人员须通知安卫组下列事项:A.泄漏地点;B.泄漏牵涉的物质;C.泄漏至表面水拓放管道的粗估量;D.采取的行动及造成的损害。5.5
11、 1.6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的,环保主管副总须立刻联络环保局,并提供有关泄漏物质的形态及数量的资讯。5.6. 1.7安卫科须监督泄漏物质的清理,并确保所有废弃物均已移入有害废弃物贮存桶及清楚标示其内容物。5.2.1.8当油或柴油泄漏时,须将吸油设备直接放置于废水放流口,参与救灾的人员须负责确保此项工作吸油设备的置放。5.2.1.9大量泄漏时应及时上报主管副总和环保副总,应有应急队参与处理,必要时由生产副总通知消防部门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5.2.1.10若环保局人员要参与救灾事项,主管环保副总须协调之。5.2.1.11当泄漏造成厂外污染时,主管环保副总须提供报告给环保局。报告的准备应意外后48小时
12、内完成意外细节描述,及包含采取的行动,工厂采取何项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意外再发生。5.2.3生活水被化学品严重污染5.2.3.1 第一发现人应报告本部门领导,部门负责人上报生产部及技术部环保科。安排水处理车间及质检科分析污染因子,由技术部环保科配合水处理车间采取处理措施,去除污染因子。5.2.3.2 由生产部查明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5.2.4处理排水严重超标5.2.4.1废水车间负责人应立即安排停止排水并上报生产部及技术部,必要时生产部经理安排(局部或全部)停产。5.2.4.2废水车间要查明原因,是本部门原因的要进行整改。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5.2.4.3是其它部门原因的安排相关部门整改,并采
13、取纠正预防措施。5.2.4.4水处理车间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如对尚未排放的污水进行再处理,以确保达标排放;对于扩散到外界的污染物,环保主管副总应立即通知环保部门;生产副总安排告知周围居民。5.2.6.2废水车间加紧制定抢修计划,并安排停排水时间;紧急启用事故应急池,确保废水不处理不外排。5.2.6.3通知技术部环保科,向环保局递交停车报告5.2.6.4完成抢修重新开车要向环保局打生产报告。6法律、法规摘要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28条:排污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它突然性事件,排放污染物超过正常排放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的和损害的单位,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19条:企事业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或者减少排污,并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递交关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及应急措施等情况的初步报告。7相关记录事故调查与处理报告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