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城市管理基础知识一、公基考什么?关于公基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具体考试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
2、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6、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10、其他知识:最新的时政知识。二、公基怎么考?公基怎么考实际上是考试题型的问题。江苏公务员考试的题型一般包括单项选
3、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纠错题、简答题、论述题、实务题、作文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三类试卷均有主观题和客观题。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三、公基如何复习备考?从历年真题中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来看(因部分章节考点交差融合现象较为明显,故有些分值很难机械划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考点的主次:法律、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经济与科技、时政、职业道德、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哲、毛概、历史等。建议大家按考点的侧重,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四、公基备考建议1、精于阅读,把厚书变为薄书。“读薄”的目标是将百万计
4、的文字读成十万计的文字,把零散的知识点读成网状知识图,对每个部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胸,准确定位。“读薄”的方法是“一纲五点”一一“一纲”即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梳理;“五点”是指紧抓常见考点、高频考点、新增考点、易错考点和热门考点。2、善于思考,把他有变为已有。在“读薄”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思考,融会贯通,把“他有”真正变为“已有”,真正达到“读懂”的目的。公共基础知识不仅仅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广大考生要勤于思考,深入领会,通过复习备考,进一步掌握作为一个公务员应具有的必备知识。3、勤于练习,把理论变为考分。对于考生而
5、言,掌握相关知识十分重要,但获得考试高分更为关键。因此,复习备考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书“读透”,把理论转化为高分。把书“读透”最管用的方法是潜心研究历年真题,洞察命题规律,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这样才能将重要考点牢牢掌握,有效提高考试分数。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一、人本原理人本原理(humantheory)就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美国管理大师,人际管理理论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EltonMayo,1880T949)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梅奥认为: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行
6、政组织按照其权力特点、管理范围、工作性质、职能和作用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 .领导机关领导机关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首脑机关,是各级政府决策和指挥中心,主要任务是对辖区内的行政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在我国,领导机关即指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首脑机关。2 .职能机关职能机关是指在行政领导机关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方面行政事务的机关。这些机关是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按法定程序经过批准而成立的,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如农业、交通、教育、民政等部门。职能机关对上必须贯彻执行领导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对下要领导和指导下级政府相应行政部门的工作。3 .办事机关办事
7、机关是直接受领导机关领导,并直接为领导机关辅助和服务的办事机构,如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其主要任务是协助领导机关的行政首长办理专门事项,或处理本级行政机关的综合性事务。4 .参谋咨询机关参谋咨询机关是设于政府中以参谋咨询为主要职能的辅助机关。其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为领导机关出谋划策或完成行政首长交办的其他工作。5 .直属机关直属机关是在一级政府中设立的主管某些专门业务的行政机构。这些专门业务不便划归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但根据工作的需要,又有必要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因此设立直属机构承担管理任务。直属机构法律地位略低于职能部委或厅局,一般为副部级或副厅级。6 .派出机关派出机关是指一级
8、政府根据政务管理的需要,按法律规定或经上级批准,在下级或外地派驻的代表机关,它不是一级单独的国家行政机关。其主要任务是检查、督促下级行政机关贯彻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法规、政策和指示,或完成上级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行政组织的结构行政组织的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和各部门间所建立的一种关系模式。它主要表现为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部门结构,以及层级结构与部门结构的关系。层级结构和部门结构也可称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1 .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层级结构,是指政府上下级之间和政府各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其实就是由高低不等的管理层次组成的等级权责体系。体系
9、内的责任、权力同管理层次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行政组织的管理层次越高,其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它所解决的是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问题。我国目前的行政组织自上而下分为国务院、省、县、乡四个基本层次,有的省和自治区实行市管县的体制,在省与县之间还有市,这就成了五个层次。每一级政府行政组织内部又分为若干管理层次。如省级行政组织内部分为省级、厅(局)级、处级、科级等。2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模式。同级政府之间或一级政府各部门之间构成具有分工与合作要求的平行关系,这种关系的组合方式即为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它所解决的是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问题。行
10、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一般从工作性质和业务内容上来划分和设置。横向结构的特点是专业分工明确,事权统一,职责范围清楚。3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中的等级层次,如省、市、县;厅、处、科等。管理幅度是指一个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直接领导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成反比例关系,即在行政组织规模确定的前提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即:组织规模:管理层次X管理幅度。我们把层次多、幅度小的行政组织称为尖型结构,其特点是权力集中、控制有力、便于政令统一.但不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把层次少、幅度大的行政组织称为扁形结
11、构.其特点是分权较多、控制较弱,下属自主权较大,但容易出现无政府主义。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工作需要来设置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行政组织设置须遵循下列原则:1 .职能目标原赠行政组织的设置.应以国家行政职能为根本依据。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行政组织,以承担对社会公共事业实施有效管理的责任。当社会环境及行政管理的任务发生变化时,行政组织机构也要根据职能目标原则作相应的调整。2 .精干合理原赠行政组织建设要达到精干、统一、高效的目的,必须遵循精干合理原则。一是机构、层次、部门、编制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叠和多
12、余的机构、层次、部门、人员一律予以合并、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还给企事业单位自行处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3 .整体效能原则行政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必须按整体效能原则组建各部门机构,做到结构紧凑、职责分明、运转自如、指挥方便,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有机整体。每个职能部门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大局,不能自行其是。4 .权责相称原赠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一是要分工明确,使行政机关内每项工作均有人负责,各司其职,并授予相应的权力;二是要权责相称;三是要赏罚严明,以激励下属在其职权范围内尽心尽力。5 .依法设置原则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这是建
13、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只有依法设置的行政机构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使它的行政行为具有效力。依法设置原则的基本要求有:一是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设置行政机构;二是行政机构的增设或变更要符合法定程序;三是必须依法审定并坚决执行行政编制。6 .动态适应原则动态适应原则要求必须根据行政职能的变化.对行政组织作相应的调整.以便使之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一套精干高效的行政机构必然是合法性与动态适应性的统一。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宝典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说的是()的作用A.锻炼B.榜样C.陶冶D.修养2、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洛克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3、
14、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社会性功能5、“拔苗助长”违背了()的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6、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心理过程()A.记忆B.意志C.兴趣D.情绪7、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8、小张这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排在班上第19名,这是()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
15、形成性评价9、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不定项选择)A.认知性问题解决B.常规性问题解决C.发展性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10、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不定项选择)A.亲知B.熟知C.闻知D.说知E.见知11、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己讲不好被人讥笑,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12、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指代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13、根据图示在头脑中产生一定的形象的过程,这属于()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1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16、遗忘速度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不一定15、运用最广泛、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实验法C.读书指导法D.讲授法1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1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o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
17、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1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19、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20、概括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大题错误分析或归类,知识结构图(四边形的认识,即提供四边形的各种变式);把知识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小结、提问、作业、复述、测验等。这体现了教学的()o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B本题详解:这句话说明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说的是榜样的作用。2、参考答案:C本题详解: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3、参考答案:B本题详解:自
18、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初中阶段。4、参考答案:C本题详解:对终身学习定义的理解。5、参考答案:C本题详解:“拔苗助长”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6、参考答案:C本题详解: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部分。记忆属于认知过程,兴趣属于个性心理。7、参考答案:A本题详解:略8、参考答案:A本题详解:略9、参考答案:BD本题详解:略10、参考答案:ACD本题详解: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11、参考答案:C本题详解: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坏的矛盾心理。12、参考答案:A本题详解:安置性测验是学期开始或单元
19、教学开始时确定学生实有水平以便针对性地做好教学安排而经常使用的测验。13、参考答案:A本题详解:再造想象是依据语言的描述或图示,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过程。14、参考答案:A本题详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15、参考答案:D本题详解:运用最广泛、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16、参考答案:B本题详解: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客体。17、参考答案:B本题详解:题干的关键在于“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因此华生认为只要有了环境,婴儿可以被随心所欲培养成任何人,意在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所以选B。在提供的特定环境下即可将人按照意愿随意培养成任何人,这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18、参考答案:C本题详解:克伯屈具体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又称单元教学法)。怀特海主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儿童的心智。杜威主张活动教学法。只有布鲁纳提倡结构主义的课程理论。所以选C。19、参考答案:C20、参考答案:C本题详解:把知识编成顺口溜等方式意图在启发学生将新的知识进行加工,以加深理解,因此是启发性原则。所以选C。本题详解: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