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OGO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讲解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讲解Contents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1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2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一)适用范(一)适用范围的的变化化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适应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新条例实施前,中国共
2、产党机关采用的是新条例实施前,中国共产党机关采用的是1996年年5月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则采用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则采用2000年年8月月24日国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二)公文(二)公文处理工作涵理工作涵义的的变化化 第四条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公文拟制、办理、管理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接有序的工作。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公文处理指
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的公文处理是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理条例中的公文处理是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三)公文(三)公文处理原理原则的的变化化 第五条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应当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应当坚坚持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
4、保密全保密的原则。的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公文处理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的确、安全。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的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和公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和公文处理规定进行的原则,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文处理规定进行的原则,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密。密。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四)公文种(四)公文种类的的变化化 第八条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第八条规定公文种类主
5、要有:决议决议、决定、命令(令)、决定、命令(令)、公报公报、公告、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批复、议案、函、纪要纪要 (15种种)文种的排序是按照文种的效力、发布主体级别、行文方向等多种因素确定的。原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公文种原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公文种类有类有13个,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文种个,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文种14个,其中相同的文种个,其中相同的文种18个,不同的文种有个,不同的文种有9个。合并个。合并后把后把“指示指示”、“条例条例”和和“规定规定”去掉,保留了去掉,保留了15个。
6、个。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 下行文下行文的文种的文种:决议、决定、命令:决议、决定、命令(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批复、纪要。通报、批复、纪要。v 平行文平行文的文种:的文种:意见、通报、议案、意见、通报、议案、函、纪要函、纪要v 上行文上行文的文种:的文种:意见意见、报告、请示、报告、请示v 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五)公文种(五)公文种类适用范适用范围的的变化化决决议:适用于会适用于会议讨论通通过的重大决策事的重大决策事项。命令(令):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和规章、宣
7、布施行重章、宣布施行重大大强制性措施、制性措施、批准和晋升批准和晋升衔级、嘉、嘉奖有关有关单位和人位和人员。公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通告:通告:适用于适用于在一定范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知:通知:删除了除了任免人任免人员功能,表述更加精功能,表述更加精简。通通报:适用于表彰先适用于表彰先进、批、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达重要精神和告告知重要情况知重要情况。报告:告:适用于向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工作,反映情况,回复回复上上级机关的机关的询问。纪要:要:适用于适用于记载会会议主要情况主要情
8、况和和议定事定事项。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六)公文要素的(六)公文要素的变化化 对公文格式的要素进行了整合:对公文格式的要素进行了整合:公文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页码等组成。(删掉了主题词,增加了删掉了主题词,增加了页码页码)一、
9、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七)行文关系的(七)行文关系的变化化 1.通常情况下,通常情况下,都不得越级行文,都不得越级行文,都要按都要按照直接隶属关系而不能越级。如遇特殊情况需照直接隶属关系而不能越级。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越过的机关。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越过的机关。2.向下行文需要注意的事项:向下行文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一是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上级机关。二是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二是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前要协商一致才能向下行文。门之前要协商一致才能向下行文。一、公文处理条
10、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六)行文关系的(六)行文关系的变化化 3.向上行文需要注意的事项:向上行文需要注意的事项:(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抄)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送下级机关。(2)不得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原文转报)不得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原文转报上级机关。上级机关。(3)请示应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应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4)不得以本机关的名义向上级机关负)不得以本机关的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的名义向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的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上级机关报
11、送公文。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七)公文(七)公文拟制的制的变化化 1.公文起草的要求:公文起草的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的办法切实可行。的办法切实可行。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确,文字精练。文种正确,格式规范。文种正确,格式规范。深入调查研究,充
12、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七)公文(七)公文拟制的制的变化化 2.公文审核的重点:公文审核的重点: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
13、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是否准确;文字、数字、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
14、起草的有关要求。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七)公文(七)公文拟制的制的变化化 3.公文签发的要求:公文签发的要求: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关规定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
15、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八)公文(八)公文办理的理的变化化 1.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2.收文办理的主要程序(七个环节):收文办理的主要程序(七个环节):签收:签收:对收文进行清点、核对,签字盖章。对收文进行清点、核对,签字盖章。登记:登记:对收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进行记载。对收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进行记载。初审:初审:审核收到的公文。审核收到的公文。承办:承办:阅知性公文分送;批办性公文提出拟办意阅知性公文分送;批办性公文提出拟办意见报负责
16、人指示或转有关部门办理。明确办理时限。见报负责人指示或转有关部门办理。明确办理时限。传阅:传阅: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批示。及时送传阅对象阅知或批示。催办:催办:及时了解公文的办理情况,督促办结。及时了解公文的办理情况,督促办结。答复:答复:及时答复来文单位,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及时答复来文单位,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位。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八)公文(八)公文办理的理的变化化 3.发文办理主要程序:发文办理主要程序:复核:印发前对公文的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报原签批人复审。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人数并记载。印
17、制:涉密公文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核发:印完后应对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后分发。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一、公文处理条例的变化v(九)公文管理方面的(九)公文管理方面的变化化 公文的传递和传输要求严格、安全保密。公文的传递和传输要求严格、安全保密。第二十六条涉密公文传递的要求第二十六条涉密公文传递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公文归档的具体要求。第二十七条公文归档的具体要求。第七章公文管理中的第七章公文管理中的10条内容,对公文的管理机条内容,对公文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要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密构和人员设置,要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密级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印发传达范围的确定,
18、涉密级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印发传达范围的确定,涉密公文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撤销和废止、清退和销毁,公文的复制和汇编,公文的撤销和废止、清退和销毁,移交和立户申请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移交和立户申请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v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 2012年年6月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党政机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取代取代1999年发年发布的布的GB/T9704-1999。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
19、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1.版面的要求版面的要求v A4(210297mm)v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为37mm1mm,公文公文用纸订口用纸订口(左白边左白边)为为28mm1mm,版心,版心尺寸尺寸156225mm,v每页排每页排22行,每行排行,每行排26字。字。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2.版头的要求版头的要求v份号:份号:6 6位位3 3号阿拉伯数字号阿拉伯数字,黑体。黑体。v密级和保密级和保密期限:密期限:3 3号黑体字。号黑体字。v紧急程度:紧急程度:3 3号黑体。号黑体。v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全称或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规
20、范化简称加“文件文件”组成。距组成。距离版心上缘离版心上缘35mm35mm。v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居中排列,用六角括号括行居中排列,用六角括号括入。入。v签发人:签发人:由签发人加全角冒号和由签发人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用签发人用 3 3仿宋体,签发人姓名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用3 3号楷体字。号楷体字。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3.3.主体的要求主体的要求v标题:标题:用用2 2号小标宋体,红色分号小标宋体,红色分隔线下空两行
21、居中排列,回行时隔线下空两行居中排列,回行时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v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标题下空一行顶格排标题下空一行顶格排列,最后一个机关标全角冒号。列,最后一个机关标全角冒号。v正文:正文:用用3 3号仿宋体,编排于主号仿宋体,编排于主送机关下一行,每段空二字,回送机关下一行,每段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层次序数依次为:行顶格。文中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一)(一)”“1.1.”(1 1)”。第一层用黑体字,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用仿宋体字标注。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
22、机关公文的格式v3.3.主体的要求主体的要求v附件说明:附件说明: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字排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字排“附件附件”后标全角和附件名称,多个后标全角和附件名称,多个附件标为:附件标为:“附件:附件:1.1.”。v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成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用阿拉伯用阿拉伯数字数字。v单一机关行文,在成文日期之上、以单一机关行文,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排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为准居中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顶端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印章顶端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内。v联合行文,发文机关署名按时发文机联合行文
23、发文机关署名按时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居中下压发文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3.3.主体的要求主体的要求v附注:附注:居左空两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居左空两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文日期下一行。v附件:附件:附件另页编排,并在版记之前,附件另页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附件”两字两字及附件顺序号用及附件顺序号用3 3号黑体字顶格
24、编排在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版心左上角第一行。v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与附件说明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表述一致。v如附件与正文不能在一起装订,应在如附件与正文不能在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附件”二字及二字及其顺序号。其顺序号。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4.4.版记的要求版记的要求v分隔线:分隔线:版记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版记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首条分隔线和
25、末条分隔线用粗线(高度为(高度为 0.35mm 0.35mm),中间的分隔线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高度为用细线(高度为0.25mm0.25mm);末条分);末条分隔线与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隔线与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v抄送机关:抄送机关:一般用一般用 4 4号仿宋体,在号仿宋体,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抄送”两字后两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加句号。抄送机关名称后加句号。v印发机关和日期:印发机关和日
26、期:一般用一般用 4 4号仿宋号仿宋体,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体,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5.5.特定格式特定格式v(1 1)信函格式)信函格式v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居中排布,上边缘到上页边为化简称,居中排布,上边缘到上页边为30mm30mm。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标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标志。v发文机关标志下发文机关标志下 4mm 4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m
27、m20mm处印一第处印一第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170mm170mm,居中排列。居中排列。v如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如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顶格居中版心左边缘自上度,顶格居中版心左边缘自上 而下编而下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v发文字号顶格居中版心右边缘编排在第发文字号顶格居中版心右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一条红色双线下。v标题居中排列,与其上最后一个要素相标题居中排列,与其上最后一个要素相距二行。距二行。v首页不显示页码;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首页不显示页码;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位于公文最后一面印发日期
28、分隔线,位于公文最后一面版心内最下方。版心内最下方。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二、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v5.5.特定格式特定格式v(1 1)纪要格式)纪要格式v纪要标志由纪要标志由“纪要纪要”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距版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距版心上边缘为心上边缘为35mm35mm。使用红色小标宋体。使用红色小标宋体。v标注出席人员名单,一般用标注出席人员名单,一般用3 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一行左空二字编排“出席出席 ”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 3号仿宋体标注出出席人员单位、姓名,回迁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号仿宋体
29、标注出出席人员单位、姓名,回迁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对齐。v标注请假和列席人员名单,除依次另起一行并将标注请假和列席人员名单,除依次另起一行并将“出席出席”二字二字改为为改为为“请假请假”或或“列席列席”外,编排方法同出席人员名单外,编排方法同出席人员名单v纪要格式可根据实际制定。纪要格式可根据实际制定。v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一)标注签发人需注意的问题(一)标注签发人需注意的问题v 1.新条例第新条例第9条第(六)款规定,条第(六)款规定,“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v 2.第第22条规定,条规定,“重
30、要公文和上行文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v v 因此,各单位的上行文因此,各单位的上行文(不论是请示还不论是请示还是报告是报告),都应当按要求标注签发人,都应当按要求标注签发人(单位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负责人)。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v 新条例第新条例第9条第条第(七七)款规定,公文标题款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v 标题使用单位全称或使用规范化简称。标题使用单位全称或使用规范化简称。v 行文标题样式:行文标题样式:v 局局+事由
31、事由+文种文种v 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v 1.标题中不再使用标题中不再使用“复函复函”,改用,改用“函函”。如:。如:v “局局关于关于问题的复函问题的复函”v 改为:改为:“局关于局关于问题的函问题的函”v v2.标题中标题中“关于关于”和和“对对”不能连用。如:不能连用。如:v “局关于对局关于对局检查验收情况的通报局检查验收情况的通报”v 修改为:修改为:“局关于局关于局检查验收情局检查验收情况的通报况的通报”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v
32、3.应避免应避免“意见(或报告)意见(或报告)”与与“函函”同时使用。同时使用。v “局关于局关于法修正案草案法修正案草案修改意见的函修改意见的函”v 修改为:修改为:v “局关于局关于法修正案草案法修正案草案修改建议的修改建议的报告报告”v 或者或者“局关于局关于法修正案草案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的修改的意见意见”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二)拟写标题需注意的问题v 4.标题的排列。梯形或棱形标题的排列。梯形或棱形v 局关于局关于v法修正案草案法修正案草案修改建议的函修改建议的函v局关于局关于 的通知的通知v局关于局关于 的通知的通知三、公文写作注意
33、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1.关于层次序号。关于层次序号。一、(一)、1.2.(二)、二、(一)、一、(一)1、2、(二)二、(一)一、1、2、3、二、1、2、一、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要求:要求:v 第一层:第一层:“一、一、”,短标题一般用三号黑体字,短标题一般用三号黑体字,句末不加标点符号。句末不加标点符号。v 第二层:第二层:“(二)(二)”,短标题一般用三号楷体,短标题一般用三号楷体字。字。v 第三层:第三层:“1.1.”v 第四层:第四层:“(1 1)”v 第
34、三层、第四层用仿宋体字。第三层、第四层用仿宋体字。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2.2.关于引用公文关于引用公文v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1220121414号文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号文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要求v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1220121414号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要求号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要求v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根据中共中央办
35、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中办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20121414号文号文件的要求件的要求v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中办发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20121414号)(以下号)(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简称条例)要求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2.2.关于引用公文关于引用公文v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中发党政机关
36、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中办发办发201220121414号,以下简称条例)号,以下简称条例)v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公路水毁抢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公路水毁抢修保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保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建20122012494494号)号)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2.2.关于引用公文关于引用公文v 注意:注意:v (1 1)标题用有发文机关名称的,直接引用公文标题,再)标题用有发文机关名称的,直接引用公文标题,再引用发文字号,如有简称在发文字号后面标注。引用发文字号,如有简称在发文字号后面标注。v (2
37、 2)标题用没有发文机关名称的,先引发文机关,再引)标题用没有发文机关名称的,先引发文机关,再引标题和发文字号,如有简称在发文字号后面标注。标题和发文字号,如有简称在发文字号后面标注。v (3 3)正文中再次引用同一文件的,有简称的用简称,没)正文中再次引用同一文件的,有简称的用简称,没有简称的只引用公文标题,不再引用发文字号。有简称的只引用公文标题,不再引用发文字号。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3.3.关于日期、时间表述关于日期、时间表述v 今年今年1010月月1616日上午日上午1010点,点,v 2012 2012年年10
38、10月月1616日日10001000时,时,v 2012 2012年年1010月月1616日下午日下午15:30,15:30,v 2011 2011年辖区发生一般等级以上水上交通年辖区发生一般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件数事故件数件,与去年相比下降了件,与去年相比下降了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3.3.关于日期、时间表述关于日期、时间表述v (1 1)年、月、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v (2 2)具体时间采用)具体时间采用2424小时制式。小时制式。09:0009:00v (3 3)不能有)不能有9 9月月
39、2828日上午日上午09:0009:00、9 9月月2828日日09:0009:00时或者时或者 9 9月月2828日日09000900时等情况。时等情况。v (4 4)不能出现今年、去年、明年或今天、)不能出现今年、去年、明年或今天、昨天、明天等,要写具体的年、月、日。昨天、明天等,要写具体的年、月、日。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4.4.关于正文的编排。关于正文的编排。v例:例:v 1.1.联合行文应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姓名,然后再排其余机关签发联合行文应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姓名,然后再排其余机关签发人。人。v 2.2.(二
40、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专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为确保专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一是一是成成立了组织机构,立了组织机构,。二是二是,三是三是。v v 3.3.。v 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专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专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一是成立了组织成立了组织机构,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三是,三是。v 二、做好沟通协调,加强预警预防二、做好沟通协调,加强预警预防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4.4.关于正文的编排。关于正文的编排。v例:例:v 1.1.联合行文应先编排主办机
41、关签发人姓名,然后再排其余机关签发联合行文应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姓名,然后再排其余机关签发人。人。v 2.2.(二)加强组织领导。(二)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专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为确保专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一是一是成成立了组织机构,立了组织机构,。二是二是,三是三是。v注意:注意:v (1 1)单独一个字不能做为一行。如,例)单独一个字不能做为一行。如,例1 1。v (2 2)正文中,除了第一层次的短标题用黑体字,第二层次的短标)正文中,除了第一层次的短标题用黑体字,第二层次的短标题用楷体字外,其他的都用仿宋体字,不需要加粗。如,例题用楷体字外,其他的都用仿宋体字,不需要加粗。如,例2 2
42、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三)正文需注意的问题v 5.5.关于标注联系人。关于标注联系人。v 例:例:(正文)。(正文)。v 联系人: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771-0771-。v v 局局v 2012 2012年年9 9月月2828日日vv(正文)。(正文)。v 附件:附件:v v 局局v 2012 2012年年9 9月月2828日日v (联系人:(联系人:,电话:,电话:07710771)标注方法:标注方法:1.请请示示文文中中的的联联系系人人在在附附注注处处标标注注。即即在在成成文文日日期期下下一一行行左左空空两两个个字字,加括号。
43、加括号。2.其其他他公公文文中中的的联联系系人人标标注注在在正正文文下下一一行行,左左空空两两个字。个字。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v 1.1.附件说明附件说明v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正文空一行左空两字后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正文空一行左空两字后编排。排。vv。v 附件:附件:1.v 2.v 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v 2.2.附注附注v 如有附注,居左空两字加如有附注,居左空两字加圆括号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vv。v 局局v 2012年年9月
44、月24日日v (联系人:系人:,联系系电话:0771-)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v 2.2.附注附注v 如有附注,居左空两字加如有附注,居左空两字加圆括号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vv。v 局局v 2012年年9月月24日日v (联系人:系人:,联系系电话:0771-)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三、公文写作注意的问题v(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四)其他需注意的问题v 3.3.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v 发文机关署全名,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文机关署全名,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成文日期右空四字,注。成文日期右空四字,发文机关署名居中文机关署名居中对齐成文日期。印章端正居中下成文日期。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文日期,印章顶端上距正文或附件端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例:明一行之内。例:vv。v 局局v 2012年年9月月28日日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