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703-2015).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7453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3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703-20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703-20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703-20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703-20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SL703-20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703-20151总则12术语33项目划分53. 1一般规定54. 2单位工程划分55. 3分部工程划分66. 4单元工程划分64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86.1 渠(沟)基清理86.2 渠(沟、管)道土方开挖96.3 渠(沟)道石方开挖126.4 渠(沟)道土方填筑136.5 管道土方回填167. 6渠道衬砌垫层168. 7渠道防渗膜料铺设189. 8渠道保温板铺设194.9渠道浆砌石衬砌204.10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234.11渠道混凝土预制板(槽)衬砌254.12渠道沥青混凝土衬砌274.13渠(沟)系建筑物284.14雨水集蓄工程304.15泵房建筑324

2、16阀门井、检查井334.17田间道路344.18机井364.19水泵安装374.20微灌首部工程设备仪表安装394.21管道安装404. 22微灌灌水器安装434. 23喷灌设备(机组)安装445施工质量检验475. 1质量检验要求与内容475. 2质量事故检查和质量缺陷备案检查495. 3数据处理496施工质量评定516. 1质量评定的依据、组织与管理517. 2合格标准536.3优良标准54附录A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格式57附录B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样式)59标准用词说明68条文说明691总则i.o.为使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标

3、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灌溉与排水工程及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水源工程施工质量评定。1引水流量不大于Iom3/s的引水枢纽。2小型泵站工程。3机井。4雨水集蓄工程。1.0.3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合格是工程验收标准,优良是为工程质量创优而设置。1.0.4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GB8170数值修约规则GB5020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60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625机井技术规范GB/T50769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SL17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234泵站施工规范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

4、石方工程SL63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63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SL637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安装工程JJG1027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0.5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灌溉与排水工程质量qualityofirrigationanddraina

5、geen-gineering灌溉与排水工程满足国家和水利行业相关标准及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在安全、功能、适用、外观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特性总和。2.0.2质量检验qualityinspection通过检查、量测、试验等方法,对工程质量特性进行符合性评价。2.0.3质量评定qualityassessment将质量检验结果与国家和水利行业技术标准及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所进行的比较活动。2.0.4单位工程unitproject具有独立发挥作用或独立施工条件的建筑物。2.0.5分部工程separatedproject在一个单位工程内能组合发挥一种功能的建筑安装工程,是组成单位工程的部分。对单位工程安全、功

6、能或效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分部工程称为主要分部工程。2.0.6单元工程separateditemproject在分部工程中由几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成的最小综合体,是日常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2.0.7重要隐蔽单元工程importantconcealedseparateditemproject灌溉与排水工程中基础开挖、倒虹吸、地下涵管、隧洞、地下灌溉管道和排水管道等对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有显著影响的单元工程。2.0.8关键部位单元工程importantconcealedwork灌溉与排水工程中水闸、渡槽、倒虹吸、地下涵管、灌溉管道等含有止水的对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有显著影响的单元工程。2.0.9主控项目

7、dominantitems对单元工程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或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检验项目。2.0.10一般项目generalitems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2.0.11灌区irrigationdistrict单一水源或多水源联合调度且供水有保障、有统一的管理主体,由灌溉排水工程系统控制的区域。2.0.12田间工程fieldworks斗渠口以下(流量小于lm3s)固定渠道控制范围内修建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灌溉与排水设施以及平整土地的总称。3项目划分3.1一般规定3.1.1灌溉与排水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应进行项目划分。项目按级应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等三级。3.1.2项目划分应结

8、合灌溉与排水工程特点、施工部署及施工合同要求进行,划分结果应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质量管理。3.1.3项目划分应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并确定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应将项目划分表及说明书面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3.1.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收到项目划分书面报告后,应在14个工作日内对项目划分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书面通知项目法人(建设单位)。3.1.5工程实施过程中,需对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项目划分进行调整时,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及时报送工

9、程质量监督机构重新确认或备案。3. 2单位工程划分1. 2.1大、中型渠(沟)道应按招标标段或工程结构划分单位工程;大、中型渠(沟)系建筑物可以一个建筑物为1个单位工程,当规模较小时,可以同类型的数个相邻建筑物为1个单位工程;大、中型灌区(排水区)田间工程应按招标标段或按灌溉(排水)区域划分单位工程。3. 2.2小型灌溉排水工程可以每处独立的灌区(排水区)作为1个单位工程,当工程项目投资较大时,应按项目类型或招标标段划分单位工程。3.2.3分散的小型灌溉与排水工程或小型水源工程可按项目区合理划分单位工程。3.2.4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工程应按招标标段或续建、配套、改造内容,并结合工程量划分单位工

10、程。3.2.5规模较大的管理设施或专项信息化工程可以每一处独立发挥作用的项目划为1个单位工程。3.3分部工程划分3.3.1分部工程应按功能进行划分。同一单位工程中,各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或投资)不宜相差太大,每个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工程数目,不宜少于3个。3.3.2大、中型渠(沟)道分部工程可按渠(沟)道开挖、渠(沟)堤填(浇、砌)筑、渠道防渗衬砌(沟道护砌)等划分,也可按渠(沟)道长度划分。3.3.3大、中型渠(沟)系建筑物单位工程应按SL176的规定划分分部工程。3.3.4大、中型灌区(排水区)田间工程单位工程可划分为田间渠(沟)系、渠(沟)系建筑物、土地平整、道路等分部工程。3.3.5管理设

11、施单位工程可划分为观测、生产生活设施、信息化等分部工程。3.3.6小型灌溉排水工程的单位工程可分为小型水源工程(首部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灌水工程、土地平整、道路等分部工程。3.3.7续建配套与更新改造单位工程可按续建、配套、改造内容或部位划分分部工程。3. 4单元工程划分1. 4.1大、中型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单元工程应按SL631SL635、SL637规定进行划分。3. 4.2小型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单元工程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划分。渠道(管道)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建筑物宜以一座独立或多座进行划分;设备宜以一台(套、组)进行划分。3.4.3本标准未涉及的单元工程可依据工程结构、施工部署

12、或质量考核要求,应按层、块、段进行划分。4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4.1 渠(沟)基清理4 .1.1单元工程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5 .1.2渠(沟)道土方填筑的基础清理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渠(沟)基清理的范围应包括渠(沟)底、新建或加高培厚渠(沟)堤的基面,其清基面边界应不小于设计基面边线外300mm。2渠(沟)基表层的淤泥、腐殖土、泥炭等不良土质及草皮、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应清除。3渠(沟)基内的渗水泉眼、井窖、墓穴、树坑、坑塘及动物巢穴,应按渠(沟)堤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4渠(沟)基清理后,应在第一次铺填前进行平整,除了深厚的软弱基础面需另行处理外,

13、还应进行压实,压实后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新老渠(沟)堤结合部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4.1.3渠(沟)道土方填筑基础面清理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L3的规定。表4.1.3渠(沟)道土方填筑基础面清理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基面清理渠(沟)基表层的淤泥、腐殖土、泥炭等不良土质及草皮、树根、建筑垃圾等杂物全部清除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全数检查2渠(沟)三1渠(沟)基内的渗水泉眼、井窖、墓穴、树坑、坑塘及动物巢穴等的处理符合设计要表4.1.3(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3渠(沟)基平整压实渠(沟)基清理后,应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的质量

14、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全数检查4新老渠(沟)堤结合部位处理措施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查阅施工记录全数检查般项目1渠(沟)基清理范围满足设计要求,长、宽边线允许偏差不小于0.3m测量每边线测点不少于5个点2边坡坡度边坡不陡于设计边坡量测沿渠(沟)道轴线方向每2050m量测1个断面4.2渠(沟、管)道土方开挖4 .2.1单元工程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5 .2.2渠(沟)道土方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渠(沟)道中心线、渠(沟)底高程、宽度和边坡坡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渠(沟)道土方开挖基面及表层的淤泥、草皮、树根、杂物等应清除。3渠(沟)道土方开挖

15、应先渠(沟)道底再渠(沟)堤,且应预留保护层,大、中型渠(沟)道保护层厚度不宜少于200mm。4渠(沟)道边坡应平整、稳定,渠(沟)口线、坡脚线应整齐顺直,渠(沟)底应平整。上级渠(沟)道和下级渠(沟)交汇处的渠(沟)坡应平顺连接。5弃土区位置、范围、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2.3管槽土方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槽中心线、管槽底高程、宽度和边坡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管槽土方开挖基面及管槽表层的淤泥、草皮、树根、杂物等应清除。3管槽开挖应顺直、槽底应平整、管槽交汇处应平顺连接。槽底石块杂物应清除。4管槽开挖坡面应满足安全坡比,当存在不良地质缺陷等安全隐患时,应进行支护。5坑(槽)沟边Im以内不

16、应堆土、堆料和停放机械。4.2.4渠(沟)道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2.4的规定。4.2.5管槽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2.5的规定。表4.2.4渠(沟)道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渠(沟)道开挖面渠(沟)道开挖边坡平整、稳定,且不陡于设计边坡,渠(沟)口线、坡脚线整齐顺直,渠(沟)底平整,不扰动建基面以下原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上级渠(沟)道和下级渠(沟)交汇处的渠(沟)坡应平顺连接观察、测量、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2渗水处理开挖渠(沟)底及边坡渗水(含泉眼)妥善引排或封堵,建基面清洁无积水3弃土区位置、范围、高度符合设计要求表42

17、4(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一般项目1渠(沟)槽底高程允许偏差:(2030mm)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检查点采用横断面控制,沿渠(沟、管)道轴线方向断面间距不小于20-50m(小型渠道取大值,大型渠道取小值)。各横断面点间距为25m(大、中型渠道取大值,小型渠道取小值)2渠(沟)槽中心线允许偏差:20-30mm3渠(沟)槽底宽允许偏差:土(3050mm)4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30mm)5俄台高程允许偏差:20mm6俄台宽度允许偏差:30mm7渠(沟)槽上口宽允许偏差:(40-80mm)8渠(沟)道堤顶高程允许偏差:(2030mm)9渠(沟)道堤顶宽度允许偏差:(5010

18、0mm)表4.2.5管槽土方开挖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管槽开挖面管槽开挖应管槽顺直、槽底平整,管槽交汇处应平顺连接,槽底石块杂物应清除,开挖边坡不陡于设计边坡;管槽土方开挖基面及管槽表层的淤泥、草皮、树根、杂物等应清除,超挖或扰动已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处理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全数检查2渗水处理渗水妥善引排表425(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般项目1管槽底高程允许偏差:20mm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沿管线方向每50m不少于1个测点2管槽深度允许偏差:20mm3槽底宽度允许偏差:50mm4管槽中心线允许偏差:30mm1.1.1 沟)道石方开挖4.

19、 3.1单元工程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区、段或条划分,每一区、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1.1.2 渠(沟)道石方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石方开挖施工时,应根据实际地形、地质和开挖断面,确定合理施工方式。2开挖坡面应稳定,应无松动,且不应陡于与设计边坡。3石方开挖应预留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宜超过200mm。4建基面开挖清理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进行。5当开挖断面存在节理、裂隙、断层、夹层或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缺陷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1.1.3 渠(沟)道石方开挖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3.3的规定。表4.3.3渠(沟)道石方开挖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保护

20、层开挖浅孔、密孔、少药量火炮爆破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每个单元抽抽3处,每处不少于10m22建基面开挖后岩面应满足设计要求,建基面上无松动岩块,表面清洁、无泥垢、油污全数检查表4.3.3(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3岩体的完整性爆破不损害岩体的完整性,开挖面无显著凹凸,无松动,无明显爆破裂隙,声波降低率小于10%或满足设计要求观察、声波检测(需要时采用)全数检查4地质缺陷处理节理、裂隙、断层、夹层或构造破碎带等地质缺陷处理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等全数检查5渗水处理地基及岸坡的渗水(含泉眼)已引排或封堵,岩面整洁无积水全数检查6弃石渣位置及堆高符合设计要求全

21、数检查般项目1渠(沟)槽底高程允许偏差:(3050mm)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检查点采用横断面控制,沿渠(沟、管)道轴线方向断面间距不小于2050m(小型渠道取大值,大型渠道取小值)。各横断面点间距不大于2m2渠(沟)槽底宽允许偏差:(40100mm)3渠(沟)槽上口宽允许偏差:士(50100mm)4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凸不大于30mm、凹不大于100mm4.4渠(沟)道土方填筑1.1.1 4.1单元工程项目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区、段、层划分,每一区、段、层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1.1.2 渠(沟)道土方填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渠(沟)道填筑料应满足设计要求。2土料的压实指标应符合设计

22、要求,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3砂砾料的压实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参数应通过碾压试验确定。4渠(沟)道填筑作业应按水平层次铺填,不得顺坡填筑。5相邻作业面相接或新老渠堤相接时,应以斜面相接。6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渠(沟)道轴线,相邻作业面的碾迹应搭接。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夯实。1.1.3 渠(沟)道土方填筑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4.3的规定。表4.4.3渠(沟)道土方填筑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填筑料、含水量填筑料符合设计要求,符合施工含水量观察,查阅料场复查报告、检验报告、设计文件全数检查2碾压参数压实机具的型号、

23、规格、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碾压振动频率,振幅和加水量应符合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值按试验报告(碾压试验报告)检查、查阅施工记录每班至少检查2次3铺料厚度允许偏差0-5Omm量测按作业面积每100200Itf抽检不少于1个点次;小型渠道土方填筑的铺料厚度检测可沿渠道轴线方向每50m或每填筑层不少于1个测点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4黏性土料压实质量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合格率不应低于85%,不合格样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设计值的96%,且不合格样不应集中分布土工试验1次/(100200m3)无黏性土压实质量相对密度符合设计要求,相对密度合格率不应低于85%,不合格样的相对

24、密度不应低于设计值的96%,且不合格样不应集中分布土工试验1次/(10005000m3),但每层测点不少于3点般项目1.作业段划分、搭接符合本标准4.4.2条2款观察、量测搭接带每单元至少抽查2次2铺填边线允许偏差:人工作业+(IO20)mm;机械作业十(IO30)mm量测铺填边线应按渠(沟)道轴线长度每2050m取1个测点3碾压作业程序符合本标准4.4.2条6款规定检查每台班检查23次4渠(沟)槽底高程允许偏差:士(2030mm)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检查点采用横断面控制,沿渠(沟、管)道轴线方向断面间距不小于2050m(小型渠道取大值,大型渠道取小值)。各横断面点间距不大于2m5渠(沟)

25、槽中心线允许偏差:2030mm6渠(沟)槽底宽允许偏差:土(3050mm)7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土(2030mm)8仙台高程允许偏差:20mm9俄台宽度允许偏差:30mm10渠(沟)槽上口宽允许偏差:(4080mm)11渠(沟)道堤顶高程允许偏差:(2030mm)12渠(沟)道堤顶宽度允许偏差:土(50100mm)4.5管道土方回填4.5.1单元工程项目划分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4.5.2管槽回填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槽回填前应清除槽内一切杂物,排净积水。2初始回填应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回填土料不得含有直径大于25mm的石块和直径大于50mm的土块。3回填土

26、应分层压实,压实应满足设计要求,并预留沉陷超高。4管道系统的镇墩、阀门井、竖管周围等的回填应分层夯实,严格控制施工质量。4.5.3管道土方回填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5.3的规定。表4.5.3管道土方回填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填筑土料符合设计要求,不含杂物及直径大于25mm的石块和直径大于50mm的土块观察,量测、查阅检验资料、施工记录全数检查2管槽回填按压实工具确定分层铺填,管道基面至管顶以上15cm内必须人工回填,压实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全数检查一般项目1预留沉陷超高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全数检查2回填作业要求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全数检查4.6渠道衬砌垫层4.6.

27、1单元工程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4. 6.2砂砾石(砂卵石)料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垫层材料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砂砾石(砂卵石)料的粒径、级配、坚硬度、渗透系数,砂石料的块粒径、级配、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垫层的施工方法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施工参数。4.6.3砂浆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配合比应根据试验和现场施工需要确定,水泥、水、外加剂称量允许偏差为2%,骨料允许偏差为3%,所用砂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应满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2垫层基础清理、砂浆铺筑、养护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4.6.4渠道衬砌垫层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

28、6.4的规定。表4.6.4渠道衬砌垫层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砂砾石(砂卵石)料垫层垫层基面已验收合格观察、查阅施工资料全数检查垫层材料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查阅施工资料全数检查垫层厚度偏小值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0%量测、沿渠道轴线方向每2050m量测1个测点2砂浆垫层基面平整坚实,不得有突起、松动块体、虚土浮渣观察全数检查砂浆拌和符合设计要求查阅施工记录全数检查表464(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一般项目1砂砾石(砂卵石)料垫层施工方法及程序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观察每台班检查1次2砂浆垫层垫层施工方法和程序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观察每台班检查1次表面平整度2

29、m靠尺检测凹凸不超过IOmm量测、沿渠道轴线方向每20m量测1个测点4.7渠道防渗膜料铺设4.7.1单元工程宜以每一次连续施工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4.7.2渠道防渗膜料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铺设防渗膜料的渠道基面应平整,应无局部凹凸和外露尖锐物等。2应按先下游后上游的顺序进行膜料铺设,上游幅压下游幅,接缝垂直于水流方向。3膜料连接应先将膜料下游端与已铺膜料或原建筑物焊接(或黏接)牢固,再向上游拉展铺开。4膜料不宜拉得太紧,并平贴渠基,膜下空气应完全排出。5检查并粘补已铺膜料的破孔。粘补膜应超出破孔周边1020cm04.7.3防渗膜料加工和接缝方法应按GB/T50600的

30、规定执行。4.7.4渠道防渗膜料铺设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7.4的规定。表4.7.4渠道防渗膜料铺设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膜料膜料规格尺寸、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产品说明及合格证、检验报告,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全数检查2铺膜铺设铺设方式及顺序符合设计要求观察3膜料接缝焊接缝应紧密平整,焊缝应清晰、透明,无夹渣、气泡,无漏点、熔点;采用电热楔焊接法焊接宽度不少于10mm;采用电烙铁焊接法焊接宽度不少于50mmo黏接缝应透明,黏合宽度不小于100mmo拼接方法、搭接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观察、量测沿渠道轴线方向每50m不少于1个测点一般项目1破孔检查已铺膜料破孔全部处

31、理,破孔粘补膜应超出破孔周边1020cm观察全数检查2铺膜外观整体铺拼平整,无绷紧,膜下空气应完全排出观察3膜料顶部铺设方式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查阅设计报告4.8渠道保温板铺设4.8.1单元工程宜以每一次连续施工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4.8.2渠道保温板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温板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外观色泽应均匀、平整,无明显收缩和膨胀变形,无明显油渍和杂质,无缺角、断裂、尺寸不够、局部凹凸现象等。2铺设基面应平整,无杂物和尖锐物,并应符合设计要求。3铺设应整齐、平整、紧贴基面,不得出现局部悬空现象。不得在保温板面层上踩踏、放置重物。4齿槽保温板应紧贴基面,

32、支撑牢固。4.8.3渠道保温板铺设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8.3的规定。表4.8.3渠道保温板铺设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保温板保温板规格尺寸、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产品说明、合格证、检验报告,查阅设计报告全数检查2保温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士(23)mm量测沿渠道轴线方向每50m不少于1个测点3保温板铺设铺设整齐、平整,紧贴基面,无局部悬空观察全数检查般项目1保温板外观无缺角、断裂、局部凹凸现象观察全数检查2保温板面清理板面清洁,无土块、杂物等观察3板面固定固定牢固,无局部鼓起、架空现象,固定物不高于板面观察4.9渠道浆砌石衬砌4.9.1单元工程宜

33、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4.9.2浆砌石衬砌渠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浆砌石工程施工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分层检查和检测,并应做好施工记录。2浆砌石工程采用的石料和胶结材料如水泥砂浆、混凝土等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3浆砌块石应花砌,大面朝外、错缝交接;浆砌料石和石板,在渠坡应纵砌,在渠底应横砌;浆砌卵石,相邻两排应错开茬口,较大卵石砌于渠底和渠坡底部,大头朝下,挤紧靠实。4石料应大小均匀、质地坚硬,不得使用风化石料,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清除干净,并保持湿润。5砌筑应采用坐浆法施工,分层砌筑,砌缝勾平缝,无假缝、凸缝。6砂浆原材料、强度应符合设计

34、要求,砂浆应随拌、随运、随用。砂浆初凝后,应按废料进行处理。7浆砌石勾缝所用水泥砂浆水灰比应满足设计要求。勾缝前,应先清缝,缝深不应小于40mm,并用清水洗净,缝槽应清洗干净,封面湿润、无残留灰渣和积水。4.9.3浆砌石衬砌渠道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9.3的规定。表4.9.3浆砌石衬砌渠道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1石料料石、块石表面湿润、大小均匀、质地坚硬,不得使用风化石料,单块重量不小于25kg,最小边长不小于20cm量测、取样试验根据力源情况引检1组,材1生一种M至少抽检1组项目石板表面湿润、质地坚硬,矩形、表面平整、厚度不小于30mm量测、取样试验标源T之据

35、青况L组朴卵石表囿湿润、质地坚硬,长径不小于20cm量测、取样试验源,:W据:青况三L组料帏表493(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2砌筑料石、块石、石板、卵石砌筑自下而上分层错缝砌筑、石块紧靠密实、垫塞稳固、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时,应预留排水孔。大块压边,大头朝下,座浆饱满,不得出现通缝、浮石、空洞观察、翻撬或铁钎插检每个单元工程监测点总数不少于3个点砌筑质量石块稳固,无松动,无宽度在1.5cm以上、长度在0.5m以上的连续缝;座浆饱满度大于80%观察、量测沿护破长度方向每20m检查1处排水孔布设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每10孔检查1孔3勾缝清缝勾缝前,应先清缝,缝深不小于40mm,

36、用清水洗净,缝槽清洗干净,封面湿润、无残留灰渣和积水观察、量测沿护破长度方向每20m应不少于1个测点勾缝勾缝型式符合设计要求,分次向缝内填充、压实、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砂浆初凝后不得扰动砂浆初凝前通过压触对比抽检勾缝的密实度,抽检压触深度不应大于0.5m每100m3砌体表面至少抽检10处,每处缝长不小于Im养护有效及时,一般砌体养护25d;对有防渗要求的砌体养护应满足设计要求。养护期内表面保持湿润,无时干时湿现象观察、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表4.9.3(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一般项目1砌石厚度允许偏差为设计厚度的量测厚度及平整度沿渠堤轴线方向每IO20m应不少于1个测点2衬砌面

37、平整度(1)料石、块石用2m靠尺测量,凹凸不超过3cm量测厚度及平整度沿渠堤轴线方向每IO20m应不少于1个测点(2)石板用2m靠尺测量,凹凸不超过Icm量测卵石用2m靠尺测量,凹凸不超过2cm量测3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20mm量测检查点采用横断面控制,沿渠道轴线方向每2050m不少于1个测点4渠底高程允许偏差:30mm量测5渠道底宽允许偏差:+5Omm量测6渠道上口宽允许偏差:+6Omm量测7衬砌结构厚度允许偏差:10%设计厚度量测8变形结构缝与填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全数检查4.10渠道现浇混凝土衬砌4.10.1单元工程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4.10.

38、2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模板应按设计图和选定的施工方法制作,其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2混凝土拌和应按试验确定并经审核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料。混凝土应随拌、随运、随用。混凝土初凝后,应作废料处理。3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分块跳仓法施工,同一浇筑块应连续浇筑,并采用机械振捣。4现场浇筑混凝土完毕后,应及时收面。5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光滑,无石子外露。6混凝土伸缩缝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4.10.3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10.3的规定。表4.10.3现浇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垫层坡面符合设计要求,预

39、留保护层已挖除,坡面保护完成观察、查阅设计图纸全数检查2模板及其支架满足设计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要求,表面光洁无污物,平整观察、查阅设计图纸全数检查3钢筋制安数量、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的要求观察、对照设计文件全数检查4入仓混凝土料无不合格料入仓,如有少量不合格料入仓,就及时处理至达到要求观察、查阅施工记录、现场抽样检验报告不少于入仓次数的50%5混凝土振捣振捣有次序,无漏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全部检查全数检查6铺料间隙时间符合规范要求,无初凝现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全部检查全数检查7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无时干时湿现象观察全数检查8伸缩缝结构形式及填料符合设计要求,缝形整齐、

40、填充饱满密实、表面平整观察全数检查9排水孔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观察、量测全数检查表410.3(续)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一般项目1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石子外露和深层裂缝观察全数检查2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20mm水准仪、全站仪量测检查点采用横断面控制,沿渠(沟、管)道轴线方向断面间距不小于2050m(小型渠道取大值,大型渠道取小值)3渠底高程允许偏差:(1030mm)水准仪、全站仪量测4衬砌结构厚度允许偏差:5%设计厚度量测5渠道底宽允许偏差:+(2040)mm测6渠道上口宽允许偏差:+(3050)mm量测7伸缩缝宽度允许偏差:5mm钢尺量测8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

41、1020)mm使用2m靠尺或专用工具检查注:渠道开挖的允许偏差值,大、中型渠道取大值,小型渠道取小值。4.11渠道混凝土预制板(槽)衬砌4.11.1单元工程宜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1个单元工程。4. 11.2混凝土预制板(槽)衬砌渠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预制板(槽)强度、抗冻、抗渗应符合设计要求。2混凝土预制板(槽)铺砌应平整、稳定,缝隙应紧密,缝线应规则。砌筑缝砂浆应填满、捣实、压平、抹光。3混凝土预制板(槽)伸缩缝位置、结构形式、缝宽、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4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应随拌、随运、随用。砂

42、浆初凝后,应作废料处理。4.11.3混凝土预制板(槽)衬砌渠道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U.3的规定。表4.11.3混凝土预制板(槽)衬砌渠道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数量主控项目1垫层坡面符合设计要求,预留保护层已挖除,坡面保护完成观察、查阅设计图纸全数检查2混凝土预制板(槽)规格尺寸、强度、抗冻(抗渗)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全数检查3预制板(U槽)铺砌平整、稳定,缝线规则、紧密观察、查阅施工记录全数检查4砌缝砂浆(细石混凝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砌缝饱满密实、平直、宽度一致观察、查阅施工记录、检验报告全数检查5伸缩缝结构形式及填料符合设计要求,缝形整齐、填充饱满密实、表面平整观察全数检查6排水孔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观察、量测全数检查一般项目1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20mm水准仪、全站仪量测检查点采用横断面控制,沿渠(沟)道轴线方向断面间距不小2渠底高程允许偏差:(1030)mm水准仪、全站仪量测3渠道底宽允许偏差:十(2040)mm水准仪、全站仪、钢尺量测4渠道上口宽允许偏差:+(3050)mm量测J2050m(小型渠道取大值,大型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