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球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我国手球运动的发展缓慢,这直接影响到大专院校手球运动的开展。手球运动作为一项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顽强拚搏精神的运动项目,为适应21世纪人才竞争的社会,推广和普及手球运动为大专院校和运动队输出优秀人才,使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发展迅速提高。本文以滁州市部分小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现状,然后对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的发展对策。关键词:滁州市;小学;手球运动AbstractThehandballmovementhasnobroadmassesfoundation,an
2、dthedevelopmentofhandballmovementinourcountryisslow,whichdirectlyinfluencesthedevelopmentofhandballmovemen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anhandballsportasa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students1physicalquality,cultivatestudentscollectivism,tenaciousstruggleofthespiritofsports,inordertoadapttothetalentcompe
3、titioninthe21stcenturysociety,topromoteandpopularizeahandballsporttalentsfor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sportsteamoutput,thepupilhandballsportisdevelopingrapidlyimproved.Basedonthepartofchuzhouelementaryschoolastheresearchobject,firstly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elementaryschoolcampusofchuzhouhan
4、dballsports,thentotheelementaryschoolcampusofchuzhouhandballmovementtocarryoutareanalyzed,theproblemsofthelastput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fordevelopingtheelementaryschoolcampusofchuzhouhandballmovement.Keywords:chuzhou;Primaryschool,handball1前言11. 1选题依据1L2文献综述12研究对象与方法22. 1研究对象22. 2研究方法22. 2.1文献资料法
5、23. 2.2问卷调查法24. 2.3数据统计法23结果与分析33. 1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现状31. 1.1手球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33. 1.2手球专业师资现状34. 1.3校领导对手球运动的支持情况53.2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63.2.1手球教材的缺乏,手球课程开设不足63.2.2手球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63.2.3部分校领导对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缺乏正确认识.73.2.4场地设施和器材严重不足73.3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的发展对策73.3.1推出具有指导性、系统性的手球训练大纲和教材73.3.2加强教练员的培养,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83.3.3组织比赛,学以致用83
6、3.4加大场地设施建设84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H1前言1.1 选题依据我国手球运动发展缓慢,由于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我国手球运动的现状应从小学的手球运动发展现状着手,从中了解中国手球运动发展不起来原因。分析和研究我国近年来小学生手球运动开展状况,进一步深化研究对手球项目普及规律的认识,分析探讨我国小学生手球运动水平如何提高,研究和建议新的思路和举措,为我国小学生手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国内手球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让手球运动在小学校园里推广和普及起来,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手球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和手球运动不仅强身健体,可以更好的促进文化课学习,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复合型
7、未来人才。手球运动作为一项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顽强拚搏精神的运动项目,为适应21世纪人才竞争的社会,推广和普及手球运动为大专院校和运动队输出优秀人才,使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发展迅速提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国内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发展现状,找出国内小学生手球运动与国外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差异与不足,让手球运动在学校里普及推广起来,进而提高和完善我国小学生手球运动的技术水平,更想通过本人的研究成果给中国手球运动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推广与普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2 文献综述国际手球联会非常重视手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作为世界上第一批国际体育组织,对学校教师开展了全方位的培训和教育。本着
8、有趣、激情、健康”,在第一阶段对教师开展了5至11岁儿童的课程培训。这些课程有助于使手球成为体育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为儿童成年后参与手球运动铺平了道路。同时对于在学校的手球课程分为了两类,分别是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一级课程针对6-11岁年龄组,二级课程针对12至17岁年龄组,这种划分确保了课程内容和年龄组的技能和能力相适应。手球运动在欧洲比较普及,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许多欧洲国家,手球是继足球之后的第二大集体运动项目。如西班牙有6500多个手球俱乐部,登记会员近9万人。克罗地亚人口仅400多万,但手球俱乐部将近500个,拥有会员1.5万人。法国有手球俱乐部2400多个,登记会员超过30万
9、这还不包括没有参加俱乐部但经常参加手球运动的青少年。在其他国家,如德国、挪威、丹麦、瑞典等国,手球也备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加上俱乐部之间、地区之间和本国联赛等比赛接连不断,手球运动自然会保持在高水平上。国内方面。王建在安徽省手球后备人才(小学年龄段)现状调查10一文中指出安徽省开展手球运动的小学在队伍现状、小学球员现状、训练和比赛现状、学校管理现状、学校设施及资金现状存在着种种弊端和不足。尹红福在女子手球业余训练在普通中学的开展11一文中指出在普通中学开展女子手球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庞大而又具体的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后勤的保障;也需要教练员
10、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和作用。在大力开展业余训练过程中,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手球兴趣,要抓住重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周燃在合肥市小学生手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12一文中指出普通小学的手球器材与师资力量较传统项目学校是比较弱的,尽管在全国小学生手球比赛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小学生手球综合发展水平一般,而且运动员及家庭支持参加手球训练的动机是注重自身利益能够进入好大学。杨继红在论青少年手球运动员的选材13一文中对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身高、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心理素质和神经气质类型等方面分析,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手球运动员选材模式。2研究对象与方法1. 1研究对象2. 2研究方法3. 2.1文献资
11、料法通过从中国知网和相关网站查阅大量的相关手球论文文献,查阅各类体育学报与期刊,但是国内关于研究小学校园手球开展现状发展的文献资料较少而且不全面4. 2.2问卷调查法从中国知网查阅的论文都是对小学校园手球发展的论述不全面,文献比较少,本论文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主要是对滁州市开展小手球运动学校的教练员发放问卷,为了保证问卷的真实度和回收率,问卷采用亲自发放和现场回收。5. 2.3数据统计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的统计,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3结果与分析3.1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现状3.1.1 手球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增进小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为
12、手段的课程。小学手球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手球技术、手球运动知识,提高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强调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校园手球盛行以来,小学手球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运动技能等,在新的手球课程设置方案中,小学手球课程还要求手球教师在上课期间着重培养学生对手球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动技能的意识。从表1可以看出,滁州市20所小学中开设手球课的有5所,占25姒阶段性开设的有12所,占60%;不开设的有3所,占15%o这说明学校开设手球课的不多,大部分学校都是每学年的第二个学期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还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手球课程。表1.1小学生手球课程开设
13、情况开设情况开设阶段性开设不开设频数(所)5123比例(%)256015从表2统计结果看出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5%的有6所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30%;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10%的有3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15%;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15%的有6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30%;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20%的有4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20%;手球课在体育课所占比重为20%以上的有1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5%o可见,大多数学校手球课程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重为15%以下,这个比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提高手球课程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重。表2小学生手球课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重选项5%10%
14、15%20%20%以上频数63641比例(%)3015302053.1.2 手球专业师资现状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师在体育课和训练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对优秀少年儿童的培养。所以建设一个有特色校园手球项目的学校就应当先抓好手球教师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师是校园手球的执行者,是学校手球开展的主要实施者。校园手球能否顺利开展,体育老师是其决定因素之一。我们对滁州市26所小学的20名体育老师进行调查,其中18名教师来自20所参赛学校的手球联赛带队教师,另外2名体育教师来自2所未参赛学校。表3中调查了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数据显示参加手球联赛学校的体育老师年龄集中在3
15、5岁以下,占50%,这一阶段的教师将会是未来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的主动力;36-55岁之间的占45%。以上数据说明滁州市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表3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年龄段35岁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频数(人)10910比例(%)504550通过对带队教师调查发现,75%的教师学历是大学本科,13%的教师学历是硕土研究生。从数据结果来看,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层次都很高,说明教师的文化水平整体相对较高,如表4所示。表4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频数(人)317比例(%)1575另外,我们对带队教师的专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5。在带队教师中专业是手
16、球的老师只占10%,而田径、篮球的各占了10%和35%。这说明在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方面手球教师是很缺乏的,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手球专业的体育老师,这对校园手球的开展很不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园手球的顺利开展。表5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分布项目手球篮球田径健美操其他频数(人)29234比例(%)1035101520表6调查分析了带队体育教师的职称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0%的教师为高级职称,35%的教师为中级职称,55%的教师为初级职称,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初级职称的人数相对偏高,而高级职称的相对偏少,说明带队教师职称分布不够合理。表6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职称情况SSW三频数(人)2711比例(%)
17、1035553.1.3 校领导对手球运动的支持情况我们对滁州市26所小学的26名校级体育分管领导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80%的校领导都非常支持在校园中开展手球运动;但其中仍有10%的不支持;通过对这部分学校调查发现,手球不是他们的特色项目,他们以其他项目为特色项目,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另外,还有部分学校认为学生比赛和训练中容易受伤,领导怕担责任,也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所以有些学校领导不支持。表7小学主管体育校领导对手球运动的态度情况支持不支持频数(人)182比例(%)8010通过对小学专任手球教师需求度的调查显示,75%的学校很需要专业手球教师,如表8所示。表8小学主管领导对专任手球教师需求度需
18、要情况很需要一般不需要频数(人)1721比例(%)75105通过对学校场地设施满意程度调查得知,20%的学校手球场地设施能够满足需求,25舞的学校手球场地设施基本满足需求,55舞的学校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说明目前滁州市手球场地条件还很不理想,如表9所示。表9学校手球场地满意度调查选线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频数(所)4511比例(%)202555学校手球场地器材满足程度调查中显示,认为足够用和不多但勉强够用的仅占到25%。这表明滁州市小学在手球场地建设及器材配备方面较为薄弱,如表10所示。表10小学生手球场地器材满足程度5Sl勉强够用不够用十分短缺频数(所)比例(%)3155254208403
19、 2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3. 2.1手球教材的缺乏,手球课程开设不足通过对滁州市各学校手球课程使用教材情况的调查,发现滁州市各小学在使用教材上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版本多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将体育与健康作为手球教材,这是不合适的,因为体育与健康不是专门针对手球学习的教材;还有部分学校使用校本课程做手球教材,然而校本课程为学校在校教师自己编写而成,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校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校本课程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甚至没有教材,这就对手球教学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手球教学不能有章可巡,更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规划学习内
20、容以及各阶段的学习时间。因此统一教材的缺乏首先在形式上就不能统一,那么内容上的科学合理安排就难以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手球运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对小学生手球课程开设的情况调查发现,滁州市各小学中大部分都是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开设手球课程的学校仅有7所,而且对于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的学校用于手球部分的时间也仅仅占了体育课程的很少的一部分。阶段性开设以及开设时间短会影响手球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学生对于手球基本功的掌握程度。另外通过访谈还了解到阶段性开设手球课程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每学年的下学期,授课的年级通常只针对五、六年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滁州市手球联赛的举办时间大都在每年的五月份。而对于低年
21、级则连阶段性手球课程都没有开设,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太小,而手球运动又是一种对抗性运动,校领导担心学生受伤,无法承担相应责任,这就使原本应该打好基本功的年龄给白白的错过了。3. 2.2手球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体育教师作为校园手球的领导者,在校园手球的开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学历高,说明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但是因为他们年龄相对较小,从事教学时间短,因此在教学经验上远没有老教师经验丰富。另外年轻教师虽然年轻有活力,一般都缺乏耐心,在讲授知识和动作的时候往往会急躁。滁州市手球专业的教师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都是从事篮球、排球、乒
22、乓球等其它体育专业,这就使得在教学和训练中对手球技术、规则掌握不透彻,在向学生们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作为讲授者如果不能清楚的明白各知识点以及各动作要领,那么学习者就更不能掌握正确的知识和动作,这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手球运动的发展。滁州市每年都会邀请手球方面专家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I,这说明领导很关注手球的开展,也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努力。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感觉通过培训,在理论知识和动作掌握以及规范程度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还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感觉提高不明显,他们反应培训班过多的讲述的都是理论上的教学,在实践环节方面互动太少。出现了由于培训时间短,次数少,使得这些本身非手球专业教师理解起来
23、比较缓慢,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3. 2.3部分校领导对校园手球运动开展缺乏正确认识校园手球开展的好坏与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调查发现学校领导对校园手球开展的重视程度都比较高。这些学校领导为了学校手球运动更好的开展,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如长期建立校手球队、各年级开设手球课程、经常与附近的小学组织手球友谊赛等。但是个别学校领导不太支持校园手球运动,主要原因是学校为新建学校,学生数量少,年龄小,基础差,担心平时活动和比赛时学生受伤。3. 2.4场地设施和器材严重不足随着校园手球活动不断普及和发展,场地缺乏和质量不符合要求成为了校园手球推广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城市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不断增多
24、把我们的校园越挤越小,绝大部分学校场地都不能满足手球的开展,使得手球运动开展受限。调查显示滁州市手球场地很多都不理想,有些学校甚至在水泥地上开展手球活动。由于场地设施简陋,导致很多小学生在手球运动中受伤。另外场地的数量也不能满足需要,而小学生处于打基础阶段,更需要通过大量的专项练习来巩固技能。滁州市出现了手球场地数量十分匮乏,与滁州市手球运动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另外,滁州市各小学的器材也十分短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本器材数量就比其他体育项目器材少,随着校园手球运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手球,对器材方面需求度随之增大。其中也有其他原因,比如风吹雨淋造成球门的损坏、球网的损坏、护
25、具的更换等,因为像如球门、球网、手球、护具等都属于耗材,需要相关部门财政的支持,需要随时补充。3.3滁州市小学校园手球运动的发展对策3. 3.1推出具有指导性、系统性的手球训练大纲和教材目前国内对于青少年手球运动的发展没有指导性、系统性的手球训练大纲和教材,更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训练体系。有关领导部门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努力撰写和完善手球训练大纲与教材。加速数字技术在手球运动的中的广泛应用,是我国手球运动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在我国手球运动信息系统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影视媒介等信息载体,构建基于体育院校、研究所、少年体校等手球后备人才培养和训练机构的信息系统。建立平台共享手球信息,要实时更新
26、国际上和国内的手球的最新信息,让不同等级的基层培养单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能及时了解世界手球运动的发展动向,构建自我的培养思路与发展目标,以此提升我国手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3.3.2加强教练员的培养,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教练员是队伍的领头羊、指挥官,一支队伍比赛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水平。优秀的教练员应了解和运用该项目的竞赛规则及技、战术特点,要有跟得上时代的思想理念,更要有科学的手球训练指导方法。由于各学校教练员都是体育院系毕业的,参加工作岗位后才接触手球运动,所以专业能力不强,所以更应该加强教练员的培养,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地方教育局和体育局应定期组织教练员参加培训班,一个月
27、组织两次,年底组织综合能力考核,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证书。相邻的各学校间可以多组织交流比赛,从比赛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有些专业运动队退役的手球运动员由于伤病和其他原因不能再从事高水平、大运动量的训练,退役后可考虑去基层中、小学校任教,既解决很多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又提高基层队伍的手球教学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手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3. 3.3组织比赛,学以致用小手球是一种球类竞技运动,提到竞技就少不了比赛。平时训练过程中进行几人分组模拟比赛场景,让学生对比赛不感到陌生。组织比赛,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比赛分为计时传球、混合比赛、教工比赛等等,在比赛中将学习的技巧展示出来,也能够从
28、比赛中发现学生手球技巧的不足和缺点,分析问题,加以改正。在团队比赛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发挥团队精神,互相合作,无论是对方的进攻还是我方的防守,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比赛的兴奋,和比赛所带来的成就感,体验到将手球运动学以致用运用到赛场上兴奋的感受。在比赛中,可以建立小手球队,组织队员,对小手球队队员进行选拔。每天对队员进行手球集训,使其成为优秀的队伍,并打造为学校争光的小手球队,为日后与城镇学校进行手球比赛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打造学校队伍可以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还可以辐射带动其他学生对手球运动的积极性,努力打造手球后备军。对学校小手球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6. 3.4加大场地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发
29、展,学校的体育设施在一点点的健全。目前滁州市26所小学中只有一所学校有室内手球场地,其他的都是室外场地。规范化的小学手球场地为长15米,宽35米,占地面积比篮球场要大许多。另外手球项目对抗性比较强,为避免运动员倒地后受伤因而需要选择用塑胶来铺设场地。到目前为止,滁州市大部分小学都不符合这个标准。手球场地直接影响着校园手球能否顺利开展。对于场地缺乏的问题可以采用集中设置场地的方法进行解决,对于一块场地进行多种用途的充分利用,比如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在进行不同项目教学和训练过程中配备相应的辅助器材,做到有限的资源共享。在保证了场地建设的同时,手球的质与量也需保持同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应该
30、配有不同大小的手球,以满足校园手球在各个年级开展的需要。滁州市目前部分小学手球严重匮乏,大大影响了学生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国家和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另外,对于低年级刚刚接触手球的学生,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可以用纸和胶带制作成跟手球大小一致的球,可以让低年级刚刚接触手球的学生练习运球传球。4结论小手球运动走进学校、走进学生课堂是完善我国体育运动课程的一大进步。通过对滁州市小学生手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调查,发现小学生手球运动在滁州市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奎文模式”,但由于其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这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调查发现小学体育课程中手球课程开设明显
31、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手球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因参加手球比赛受到了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手球运动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对学生参与手球运动的支持度。调查还发现对于滁州市大部分小学都缺乏专业的手球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球运动的开展。同时调查表明滁州市大部分小学手球运动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器材缺乏,这也极大的限制了手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分别从健全主管部门关于“校园手球”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师的培养、推出具有指导性和系统性的手球教材、开展校园手球联赛活动、加大场地设施建设、改变学生家长的传统观点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对策,
32、希望通过这些策略可以完善“奎文模式”。参考文献1张振华.手球活动在小学的推广研究一一以广州市新元小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6(Ol):34.2王荣胜.小手球运动进入学校的价值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运动,2016(05):126-127.3刘宇明.中国手球运动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4):89-92.4文U禹.手球进攻技术和阵地进攻战术的教法J科技信B,2012(12):304-305.5庄永刚,王雅艳.简论提升小学手球训练有效性的实践途径J.运动,2012(23):129+113.6周燃,付银鹰,赵德云.安徽省青少年手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04):392-395.7李晓鹏,付银鹰.合肥市中小学“体教结合”培养竞技手球后备人才运行机制现状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1):127-129.M.堇B州区金家漕小学代表中国在世界顶级手球联赛上夺冠J.青少年体育,2017(07):26.9周燃.合肥市小学生手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02):82-83+90.10王鹏.浙江省手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9(1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