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308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课程标准一、概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空前扩大,从自然获取的资源也越来越多,随之,排放废弃物也与日俱增。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亦不仅限于某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诸如,耕地面积减少、森林资源过度砍伐、水资源的短缺、物种的消失、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造成的环境危害和破坏。所有这些已引起当今人们极大的关注。作为现代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树立环保意识意义非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课程重点讲述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污染控制的处理方法

2、以及环境评价、鉴别,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及其它专业的课程学习。二课程目标1 .知道环境保护概论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 .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从地质环境的综合分析入手,掌握地质灾害及环境变化的规律,为协调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把破坏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3 .初步学会运用地质综合的方法解决环境工程问题。4 .培养学生兴趣,并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实际环境中,进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三、内容标准模块一:生态学基础(一)项目任务:(1)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理

3、解生态平衡的基本运用(3)学会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二)学习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概念,运用生态平衡解决一些实际现象,运用生态平衡的概念落实到环境保护中。(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和概念,运用生态平衡解决一些实际现象,运用生态平衡的概念落实到环境保护中。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四、生态平衡扩展知识: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能力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发散性思维授课,教师提出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学会解释和分析自然界的生态链。考核建议将概念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模块二:可持续发展

4、战略(一)项目任务:(1) 理解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2) 知道中国21世纪议程(二)学习目标: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能够将可持续发展和中国21世纪议程相结合,学会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解决中国现状环境问题。(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能够将可持续发展和中国21世纪议程相结合,学会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解决中国现状环境问题。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三、中国21世纪议程扩展知识:中国环境保护的前景.能力训练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中国现代史和近代史将中国环境问题具体化,将可持续发展和现在环境完好的联系在一起。考核建议对基本概念进行强化记忆.模块三:环

5、境保护与资源保护(一)项目任务:(1)理解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2)掌握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保护(二)学习目标:分清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概念。在所学的基本概念上升华,将土地,生物和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分清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概念。在所学的基本概念上升华,将土地,生物和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三、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扩展知识:资源利用的发展方向能力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现状的土地,生物矿产资源利用

6、进行分析,举例说出现在资源利用的利弊。考核建议用事例分析和提问现在资源利用的状况,并提出具体措施。模块四: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一)项目任务:(1)掌握人和环境的关系(2)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二)学习目标:熟练掌握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明确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熟练掌握人和环境的辨证关系,明确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在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二、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扩展知识:人类常见疾病和自然污染的关系能力训练分析和掌握人类常见疾病和

7、环境污染的联系,学会分析怎样保护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五: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项目任务:(1)掌握大气污染有那些原因(2)知道大气污染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3)学会怎么杜绝大气污染(二)学习目标:通过对大气污染原因的分析,学会推理出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和伤害,从而能够自己总结出杜绝大气污染的方法。(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通过对大气污染原因的分析,学会推理出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和伤害,从而能够自己总结出杜绝大气污染的方法。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三、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

8、体的影响四、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五、大气污染的防治扩展知识:大气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和影响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大气污染讲解,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结合,分析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从而自觉杜绝大气污染。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六:水污染及其防治(一)项目任务:(1)掌握自然界的水概念(2)理解水的分析标准(3)掌握水的自净能力(二)学习目标:通过水的基本概念,掌握水的一些基本标准的测量,从而进一步升化掌握水污染的防治。(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通过水的基本概念,掌握水的一些基本标准的测量,从而进一步升化掌握水污染的防治。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自然界的水二、水质、水质指

9、标与水质标准三、水体污染与自净四、水污染防治扩展知识:水质标准的检测能力训练教师通过水污染讲解,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结合,分析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从而自觉杜绝水污染。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七: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一)项目任务:(1)掌握土壤的污染和防治(2)学会自己进行土壤质量达标的检验(3)掌握土壤污染的治理(二)学习目标:通过一些基本土壤问题的讲解,学生重点学会对土壤客观性质的测量和检验。(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通过一些基本土壤问题的讲解,学生重点学会对土壤客观性质的测量和检验。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三、土壤生态保

10、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四、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扩展知识:土壤环境标准的检测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土壤污染,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结合,分析土壤环境标准的检测,分析和杜绝土壤污染。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八:声学环境保护(一)项目任务:(1)掌握环境中噪音污染的测定(2)学会噪音污染控制技术(3)知道对噪音污染的整治方法(二)学习目标:通过基本概念和噪音控制仪器的讲解,学会最噪音进行测量和整治。(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通过基本概念和噪音控制仪器的讲解,学会最噪音进行测量和整治。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环境噪声评价三、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四、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扩展

11、知识:噪音污染仪器的使用能力训练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噪音污染仪器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讲解,学生学会实践仪器的掌握和分析。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九: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一)项目任务:(1)知道自然界存在哪些其他物理性污染(2)学会其他物理性污染的防治(二)学习目标:明确自然界中其他物理性污染的危害和防治。(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明确自然界中其他物理性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放射性污染与防治二、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三、光污染与防护四、热污染与防治能力训练学会明确分清楚其他物理性污染,并对不同的污染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

12、考核相结合。模块十:环境质量评价(一)项目任务:(1)掌握有哪些环境质量的评价(2)明确环境质量的评价的现状(二)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学习,学会自我对现在环境现象进行评价。(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学习,学会自我对现在环境现象进行评价。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及类型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三、环境影响评价扩展知识:环境评价的方法能力训练教师通过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自主的掌握实践环境测量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在环境进行客观评价。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十一:环境管理(一)项目任务:(1)掌握环境管理的职能和内容(2)

13、学会环境管理的方法(二)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学习,学会环境管理的方法。(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过对环境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学习,学会环境管理的方法。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三、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四、中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扩展知识:环境管理的方法能力训练教师通过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自主的环境管理的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在环境模拟管理。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十二:环境经济(一)项目任务:(1)知道环境经济学的概念(2)学会用环境经济学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经济的基本概念的学习,明确掌握环境

14、和经济的关系。学会用环境经济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经济的基本概念的学习,明确掌握环境和经济的关系。学会用环境经济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三、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四、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扩展知识:现在环境和经济是实际事例能力训练教师通过概念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环境和经济的客观关系,学会运用环境保护经济。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十三:环境法(一)项目任务:(1)掌握环境管理体制(2)学会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二)学习目标:通过对前面知识所学,将法律和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

15、的武器保护环境。(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通过对前面知识所学,将法律和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环境。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环境管理体制三、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四、环境法的基本制度扩展知识:环境法能力训练教师通过法律知识讲解,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将环境和法律相结合。学会运用法律保护环境。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十四:环境标准(一)项目任务:(1)掌握环境中有那些标准(2)学会环境中各个标准的制定和原则(3)知道我国环境的标准(二)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标准的学习,掌握环境标准的检测方法,明确现实生活中的超标现象。(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通过对

16、环境标准的学习,掌握环境标准的检测方法,明确现实生活中的超标现象。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二、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三、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四、我国环境标准的形成和发展扩展知识:环境标准的测定方法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讲解,使学生能熟练的运用检测原则去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检测。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模块十五:环境监洌(一)项目任务:(1)掌握环境检测的特征和原则(2)学会环境检测的分析方法(3)将环境检测理论联系实践(二)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检测的学习,掌握环境检测的分析方法,将和实践相结合,学会独立对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

17、2学习目标通过对环境检测的学习,掌握环境检测的分析方法,将和实践相结合,学会独立对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环境监测的作用和目的二、环境污染物的特性三、环境污染的特征四、环境监测中污染物分析方法简介五、环境监测设计概述六、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扩展知识:环境检测仪器使用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讲解,能够熟练掌握环境仪器的使用。考核建议理论考核与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参考学时和学分参考学时:32学时(其中实践课4学时)学分:2学分2 .教学方法(1) .教学班是主要的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多种方式灵活组

18、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2)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践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此外,对课程内容的掌握,需要实训、实验及课后练习等多种教学环节配合。(3)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课件、声像呈示等,以保证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内容非富的教学任务。(二)考核评价建议1 .这门课程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整个课程内容在一个学期进行。并进行期中或期末考试。2 .考试时间:120分钟/每次。3 .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采用闭卷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平时成绩占30%,o4 .

19、题型比例:填空题:20%;判断题:10%;计算分析题:60%;实验题:10%5 .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填空题:(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计算分析题:(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熟悉程度);应用分析题:(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应当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选择应当和当代的实践相结合环境保护是一门重要的分析技术,特别是水,土壤,矿物等资源的污染在社会上引起可很大的凡响,环境问题越来越被许多国家所重视。所以我们在编排上

20、必须运用当今现代的科学技术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所学既所用,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当今环境问题,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从而达到学而治用。2、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开导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工程意识,达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特别是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3、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开发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必须灵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会学。4、教材

21、的使用建议在教材的使用时,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设备或软件名称单位数量备注酸式滴定仪器套40PH分析仪台10数码投影仪台1(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案例库、学习案例库、考核案例库)1、开发典型案例;2、开发综合实训材料;(六)其他1、该课程按照定位要求,采取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2、本课程所列的总学时、模块课时为建议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训课时,不包括考核课时。3、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教材中的模块二到六作为重点实训内容强化学习和实验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