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317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64学分:4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先修课程:识图制图、电工电子基础等后续课程:图形图像处理、无线传感网络等制定人:刘新一前言1 .课程性质物联网工程制图课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平台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基于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计算机为载体,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在课程体系中起基础作用,主要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设计等职业能力,满足绘图员等典型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且为学生从事电气类其它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2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常用工程图纸设计为基础,采用AUtoCAD和PrOteI的软件学习、三视图绘制、电气控制图和电器装配图为载体的学习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将所能用到的知识点、技能点予以贯穿,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建议开设64课时,理论课时为38,实训课时为26,理论与实践并行。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 能熟练操作AutoCAD和Protel软件;(2) 能识读和绘制电气平面布置图

3、3) 能正确识读二次设备原理结构图及安装图;(4) 能识读和绘制变电一次回路系统图;(5)能识读和绘制变配电所电气二次回路原理、展开、安装图;(6) 能正确识读和绘制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布置图、安装图;(7)能识读与绘制二次设备安装土建施工图。2 .能力目标:(1)具备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能力;(2)能分析、解决、电气原理图纸技术要求;(3)熟悉二维图形的绘制、编辑及尺寸标注等;(4) 具有熟练利用AutoCAD和Protel软件设计绘制常见的电气工程图的能力。3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时间观念;(3)具有通过

4、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6)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课程模块(或单元)课程内容及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课时1项目一熟悉AutoCAD环境1 .AutoCAD界面布局、系统启动、关闭、文件加密存储等操作;2 .下拉菜单、命令行、工具栏及快捷菜单等命令输入方法;3 .创建和设置图层的颜色、线型、线宽和状态;4 .图纸尺寸标准。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62项目二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L圆弧、直线、射线、正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命令的使用;2 .视图缩

5、放和平移等操作;3 .基本标注命令的使用;4 .根据现有图形的尺寸绘制图形。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143项目三二维图形的编辑和精确绘图1 .复制、镜像、旋转、阵歹U、倒圆角、打断等编辑命令的使用;2 .采用捕捉、对象追踪等方法绘图;3 .图案填充;4 .公差、引线等复杂标注命令。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164项目四电气控制图的绘制L电气控制图基本元素的含义;2 .电气控制图基本元素块的制作;3 .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85项目五电路原理图绘制1

6、Protel99SE操作环境;2 .绘制原理图的基本命令;3 .新建元器件、编辑元器件;4 .建立常用的元器件库。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126项目六1.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8PCB电路板绘制2 .PCB基本操作;3 .从原理图到PCB;4 .手工设计PCB;5 .规则设置与规则检查;6 .PCB设计的抗干扰。演示法实际操作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四、实施建议1 .教学建议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教学任务、学习情境,引出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实现知识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生在

7、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职业技能。在本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师讲授、任务驱动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教学手段采用带有动画、视频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2 .教学评价(1)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自选项目完成情况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4) 评价比例:平时表现30%(考勤、作业、学习态度等)+阶

8、段考核30%(期中考试、自选项目)+期终考核40%(理论考试)。3 .教学基本条件为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应建设多媒体教学机房,机房应具备多媒体教学的环境条件、并配有共学生上机用的符合软件安装系统参数要求和学生数量要求的电脑等,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并建立相应网络课程,具备习题库、典型案例、视频课程等内容,能够实现网络答疑、作业提交等交互手段,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4 .教材选用与编写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教材应与实际教学内容相适应,内容注重实用性和直观性,有利于课程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也可借助企业实际工程案例、技术资料等编写校本教材。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2)注重幻灯片、投影片、视听光盘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