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J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202代替HJ/T371999固定污染源废气乙睛和丙烯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tationarysourceemission-Determinationofacetonitrileandacrylonitrile-Gaschromatography(征求意见稿)202口-发布202口-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刖三111适用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方法原理34 干扰和消除35 试剂和材料46 仪器和设备47样品58分析步骤69结果计算与表示710准确度8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9刖百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改善生态
2、环境质量,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气相色谱法。本标准是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月青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1999)的修订,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变更为固定污染源废气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增加了乙月青作为目标化合物; 完善了方法的检出限、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 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月青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1999)同时废止。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
3、规与标准司组织修订。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本标准验证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康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潍坊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潍坊分中心)。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口年月日批准。本标准自202口年月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固定污染源废气乙睛和丙烯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警告:实验中使用的溶剂和试剂均具有一定毒性,标准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衣物。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
4、织排放废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气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有组织排放源废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采样体积为IOL,解吸液体积8.0Oml时,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3mgm3和0.2mgm3,测定下限分别为1.2mgm30.8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采样体积为30L,解吸液体积8.00ml时,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9mgm3和0.07mgm3,测定下限分别为0.36mgm3和0.28mgm3o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5、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其他文件被新文件废止、修改、修订的,新文件适用于本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47烟气采样器技术条件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375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1405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的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经活性炭吸附剂富集,溶剂解吸。解吸液经气相色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
6、D)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4干扰和消除对于复杂基质样品,必要时可采用极性不同的色谱柱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确认。5试剂和材料5. 1二硫化碳(CS2):分析纯。5.2 丙酮(C3H6O):色谱纯。5.3 二硫化碳-丙酮混合溶液:二硫化碳(5.1)和丙酮(5.2)等体积比例混合,临用现配。5.4 乙月青(C2H3N):w99.5%o5.5丙烯月青(C3H3N):w299.5%。5.6标准贮备溶液:p-10.0mgmlo称取乙月青(5.4)和丙烯月青(5.5)各0.100g于少量二硫化碳-丙酮混合溶液(5.3)中,用二硫化碳-丙酮混合溶液(5.3)定容至IOml,4以下
7、避光冷藏密封保存,可保存1个月。亦可购买市售商品化试剂。5.7标准使用溶液:标准使用溶液I:P=1.00mg/ml;标准使用溶液11:p=100gmlo分别移取一定量的标准贮备溶液(5.6),用二硫化碳-丙酮混合溶液(5.3)稀释、混匀定容。4以下避光冷藏密封保存,可保存1个月。5.8活性炭吸附管:玻璃材质,160mm(长)X8m11(外径),内装两段粒径为380m830m(40目20目)的椰壳活性炭,其中A段800mg,B段20Omg详见图1。亦可购买市售商品化采样管。1玻璃棉;2活性炭;3V型弹簧夹;A段80Omg活性炭;B段20Omg活性炭。图1活性炭吸附管1. 9载气:氮气,纯度299
8、999%。5. 10燃烧气:氢气,纯度299.99%。6. 11助燃气:空气,经变色硅胶除湿和脱烧管除崎,或经54分子筛净化的无油压缩空气。6仪器和设备7. 1烟气采样器:包括采样枪、气水分离装置、吸附管、流量控制器和抽气泵等。采样流量范围0.1Lmin1.0Lmin,采样枪应具备加热和保温功能,加热温度不低于120+5。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HJ/T47相关要求。8. 2空气采样器:采样流量范围0.1L/min1.5Lmino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HJ/T375相关要求。9. 3气相色谱仪:具有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具备载气恒流或恒压功能,柱箱可程序升温,配备FlD检测器。10.
9、毛细管色谱柱:规格为30m(柱长)XO.53mm(内径)*1.00m(膜厚),固定液为100%聚乙二醇,或其他等效毛细管色谱柱。6.5分析天平:实际分度值0.1mg。6.6具塞玻璃试管:5ml、10mlo6.7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7样品7.1 样品采集7.1.1 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位置、采样点、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确定,以及排气参数的测定和采样操作执行GB/T16157、HJ/T397和HJ1405相关要求。开启加热采样管电源,采样时将采样管加热并保持在120+5(有防爆安全要求的除外),敲开活性炭吸附管(5.8)两端封口与烟气采样器(6.1)相连接,以0.5L/min
10、流量采样,采样体积至少为10Lo采样结束后,立即密封吸附管两端,避光保存。注1:在采集低浓度废气排放样品时,采样体积可设为30L。注2:高湿废气可在吸附管前串接气水分离装置,除去烟气中的水分。7.1.2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样品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采样位置、监控点数目、采样频次、采样时间和采样操作执行HJ/T55和HJ194的相关规定。采样时,敲开活性炭吸附管(5.8)两端封口,吸附管B端与空气采样器(6.2)相连接,吸附管A端水平或垂直向上安放在采样位置,以0.5L/min流量采样,采样体积至少为30L。采样结束后立即密封吸附管两端,避光保存。7.1.3 1.3全程序空白样品每次采样时应至少
11、带一支活性炭吸附管(5.8)作为全程序空白样品。吸附管敲开两端封口后立即密封,随同批次已采集样品的吸附管一同存放并带回实验室分析。7.2 样品保存采集样品的吸附管室温下避光保存,可保存3d;4。C下冷藏保存,可保存7d。7.3 试样的制备将采集样品的吸附管去掉两端密封胶帽,用一根带钩的铁丝取出压在A段玻璃棉上的V字型弹簧夹,将A段和B段吸附剂分别转移至干燥的IOml和5ml具塞玻璃试管中,并分别加入8.0Oml和2.0Oml二硫化碳-丙酮混合溶液(5.3),迅速盖紧试管塞,不断轻轻振摇试管,使二硫化碳-丙酮混合溶液(5.3)与吸附剂充分混合,室温下解吸Ih,取上清液,置于样品瓶内,4下冷藏密封
12、保存,1个月内完成测定。7.4 空白试样的制备7.4.1 全程序空白试样的制备按照与试样的制备(7.3)相同的步骤制备全程序空白试样。7.4.2 实验室空白试样的制备取同批次空白活性炭吸附管(5.8),按照与试样的制备(7.3)相同的步骤制备实验室空白试样。8分析步骤8.1仪器参考条件进样口温度:220;FlD温度:220;色谱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50,以6min升至80,再以30Cmin升至180,保持2min;载气(5.9)流量:5.0ml/min;燃烧气(5.10)流量:40ml/min;助燃气(5.11)流量:400ml/min;尾吹气流量:40ml/min;分流比:2:1;进样量:1
13、0l08.2校准8.2.1标准曲线的建立取乙月青和丙烯月青标准使用溶液(5.7),用二硫化碳-丙酮混合溶液(5.3)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另Ll为1.00gmk2.00gmk5.00gmk8.00gml10.0gml或10.0gml20.0gml50.0gml100gml,500gml的标准系列溶液(此为参考浓度)。按照仪器参考条件(8.1),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对标准系列溶液进行测定,以标准系列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与其对应的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建立校准曲线。8. 2.2标准色谱图本标准仪器参考条件(8.1)下,浓度为50gml的目标化合物色谱图见图2。(A=L)陋哪三三=时间(
14、Inin)1一丙烯月青;2乙月青。图2乙月青和丙烯月青的标准色谱图S=50gml)8.3 试样的测定按照与标准曲线的建立(8.1)相同的仪器条件测定试样(7.3)。8.4 空白试样的测定按照与标准曲线的建立(8.1)相同的仪器条件测定空白试样(7.4)。9结果计算与表示9. 1定性分析根据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样品分析前,确定保留时间范围为f3S。t为初始校准时各浓度水平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均值,S为初始校准时各浓度水平目标化合物保留时间的标准偏差。样品分析时,目标化合物应在保留时间范围t+3S内出峰。10. 2结果计算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_AtX
15、匕,(1)式中:Pi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mg/m3;PiA由标准曲线计算的A段吸附剂中目标化合物i的质量浓度,gml;piB由标准曲线计算的B段吸附剂中目标化合物i的质量浓度,gml;Vk解吸A段吸附剂使用的溶剂体积,ml;解吸B段吸附剂使用的溶剂体积,ml;Vnd标准状态(101.325Kpa,273.15K)下干气采样体积,Lo9. 3结果表示测定结果小数点后位数与方法检出限一致,最多保留3位有效数字。10准确度10.1 精密度6家实验室分别对乙月青和丙烯月青浓度为0.530mgm8.00mgm3和80.0mgm3共3个浓度的空白气体加标样品重复测定6次:其中,乙
16、月青的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3.2%7.0%、2.0%5.0%和0.79%9.7%,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4%、11%和6.3%,重复性限分别为0.077mgm30.91mgm3和13mgm3,再现性限分别为0.14mgm32.6mgm3和18mg/m3;丙烯月青的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2.4%5.9%、2.3%13%和1.2%13%,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7%、10%和6.1%,重复性限分别为0.062mg/m3、1.5mgm3和15mgm3,再现性限分别为0.12mgm32.7mgm3和19mgm3o6家实验室分别对乙月青浓度为0.500molmol和10.
17、0molmol共2个浓度的模拟实际气体样品(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916mgm3和18.3mgm3)重复测定6次,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2.6%11%和2.8%10%,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4%和11%,重复性限分别为0.15mgm3和2.7mgm3,再现性限分别为0.25mgm3和5.4mgm3;6家实验室分别对丙烯月青浓度为0.500molmol和10.0molmol共2个浓度的模拟实际气体样品(相当于质量浓度为1.181118/1113和23.71118/1113)重复测定6次,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1.7%18%和2.1%7.2%,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
18、7.7%,重复性限分别为0.28mgm3和3.0mgm3,再现性限分别为0.43mgm3和5.2mgm3o10.2 正确度6家实验室分别对乙月青和丙烯月青浓度为0.530mgm38.00mgm3和80.0mgm3共3个浓度的空白气体加标样品重复测定6次:其中,乙月青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0.9%113%、88.5%118%和91.8%107%,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102%16%、101%21%和98.8%+11%;丙烯月青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7.2%104%、86.0%115%和93.0%109%,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和96.0%15%、100%19%和101%13%o6家实验室分别
19、对乙月青浓度为0.500molmol和10.0molmol共2个浓度的模拟实际气体样品(相当于质量浓度为0916mgm3和18.3mgm3)重复测定6次,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2.6%113%和83.7%106%,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95.1%21%和92.4%+16%;6家实验室分别对丙烯月青浓度为0.500molmol和10.0molmol共2个浓度的模拟实际气体样品(相当于质量浓度为1.181118/1113和23.71118/1113)重复测定6次,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2.8%118%和89.4%108%,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92.2%26%和94.7%+15%o6家实验室分别对乙
20、月青和丙烯月青加标量为80.0g有组织排放废气加标样品(相当于质量浓度为8.00mgm3)重复测定6次:其中,乙月青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4.0%102%,加标回收率最终值为92.2%22%;丙烯月青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4.3%103%,加标回收率最终值为93.8%+16%o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1.1 采样时流量应稳定。采样前后的流量相对偏差不大于10%o11.2 如果活性炭吸附管中B段待测物的量大于等于总吸附量的2%,应重新采样。11.3 每测定20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小于20个),应至少分析1个实验室空白试样和全程序空白试样,空白试样中目标化合物测定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11.4 各目标化合物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应三0.995,否则应查找原因或重新建立标准曲线。11.5 每测定20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小于20个),应分析1个标准曲线中间点浓度,中间点浓度测定值与标准曲线曲线相应点浓度的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否则,应重新建立标准曲线。11.6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样品每测定20个样品或每批次(小于20个),应至少分析1个平行样。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3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