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A.促进肿瘤细胞凋亡B.抑制免疫细胞活化C.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与其配体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D.直接杀伤肿瘤细胞2 .以下哪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活化后的T细胞表面表达,并作为免疫制动分子发挥作用()A.CD28B.CTLA-4C.PD-ID.B和C3 .在妇科肿瘤中,以下哪种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率相对较高()A.卵巢癌B.子宫内膜癌C.子宫颈癌D.外阴癌4 .以下哪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A.PD-Ll表达水平B.肿瘤突
2、变负荷(TMB)C.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D.以上都是5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CirAEs)的特点不包括()A,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B.发生机制与免疫激活有关C.大多数不良事件可控D,不会导致治疗中断6 .CTLA-4抑制剂主要与哪种细胞表面分子结合而发挥作用()A.CD80CD86B.PD-L1PD-L2C.VEGFD.LAG-37 .关于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irRC对新病灶和疾病进展的定义和划分做出了新规定B. iRECIST引入了待证实的疾病进展(iUPD)和已证实的疾病进展(iCPD)的概念C. RECIST1.1仍是目前最
3、常用的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D.以上都是8.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对于MSI-H/dMMR患者,ORR较高B.对于TMB-H患者,ORR较高C.对于PD-Ll表达阳性患者,ORR较低D.以上都是9.在子宫颈癌的免疫治疗中,以下哪种联合治疗方案已被证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钳化疗B.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含伯化疗+贝伐珠单抗C.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含钳化疗D.以上都是10.对于高危耐药/复发的GTN患者,以下哪种治疗方案可作为挽救治疗的选择()A.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B.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C.化疗联合PD-I
4、抑制剂D.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L伊匹木单抗是最早获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作用靶点是O2 .在妇科肿瘤领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转移/复发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3 .PD-I抑制剂和PD-Ll抑制剂的总体不良事件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O4 .对于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若为MSI-H/dMMR,推荐的治疗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等,其推荐级别为类。5 .在免疫治疗中,假性进展是指o6 .对于子宫颈癌的一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含钳化疗(加或不加贝伐珠单抗)的推荐级别为类。7 .在卵巢癌免疫治疗中,对于伯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推
5、荐的治疗方案是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周疗,其推荐级别为类。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泛瘤种适应证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包括、和O9 .在免疫治疗中,若患者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处理原则包括基线评估、和早期识别与处理。10 .对于妊娠期患者,不推荐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因为可能会打破免疫耐受,导致等风险。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种类包括()A.CTLA-4抑制剂B.PD-I抑制剂C.PD-Ll抑制剂D.LAG-3抑制剂2 .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有()A.PD-Ll表达水平B.肿瘤突变负荷(TMB)C.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D.
6、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3 .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有()A. RECIST1.1B.irRCC.iRECISTD.imRECIST4 .在妇科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包括()A.单药治疗B.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C.联合化疗D.联合放疗5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CirAEs)的分级依据包括()A.症状的严重程度B,对患者生活的影响C.是否需要治疗干预D.是否危及生命6 .以下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对于既往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子宫颈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赛帕利单抗、恩朗苏拜单抗可用于治疗PD-Ll表达阳性的患者B. PD-1/CTLA-4双特异
7、性抗体或组合抗体可用于既往接受含伯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可用于子宫颈癌的一线治疗D.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可用于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初始治疗7 .在卵巢癌的免疫治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卵巢癌患者,目前不常规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8 .对于既往治疗失败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推荐帕博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C.对于钳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推荐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周疗D.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PARP抑制剂可用于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8.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以下正确的是()A.合并自身免疫病的患者应谨慎使
8、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B.体弱、高龄患者可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需注意其疗效和安全性C.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应谨慎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D.感染性疾病患者在多学科指导下可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9.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评价具有特殊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延迟效应B.免疫治疗可能出现混合效应C.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假性进展D.免疫治疗可能出现超进展10.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更换,以下正确的是()A.肿瘤治疗期间,一般不建议患者更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B.既往使用PD-I抑制剂,更换为CTLA-4抑制剂,可能会增加G3G4irAEs的发生率C.更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疗效可能会有较大改变D
9、更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疗效不会有太大改变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有关。()2 .在免疫治疗中,肿瘤突变负荷(TMB)越高,免疫治疗疗效越差。()3 .iRECIST引入了待证实的疾病进展(iUPD)和已证实的疾病进展(iCPD)的概念。()4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免疫治疗,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疗效更好,因此应优先选择联合治疗方案。()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应立即永久停药。()6 .对于合并HIV感染的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应谨慎,且需在多学科指导下进行。()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超
10、进展的定义包括在免疫治疗后第1次评价时疾病进展,或治疗失败时间2个月等情况。()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中使用较为安全,可优先考虑。()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显示,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10 .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的随访,应持续至治疗结束后2年。()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主要适应证。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CirAEs)及其处理原则。3 .简述如何筛选适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妇科肿瘤心、O4 .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在妇科肿瘤中的优势及研究进展。参考答
11、案一、单选题1.C2,B3.B4.D5.D6.A7.D8.D9.D10.D二、填空题1 .CTLA-42 .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 .2A类5 .免疫治疗开始后12周内影像学评估肿瘤增长三25%(早期假性进展)或在12周后的影像学评估中肿瘤增加25%(迟发性假性进展),但后续可能再次出现免疫部分缓解(iPR)或免疫完全缓解(iCR)1.1 类7 .2A类8 .MSI-H/dMMRTMB-HPD-Ll表达9 .仔细筛查定期监测10 .自然流产、死胎和新生儿死亡三、多选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8.ABCD9.ABCD
12、10.ABD四、判断题1.2.3,4,5.6.7.8.9.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主要适应证包括:晚期转移/复发子宫内膜癌(尤其是MSI-HdMMRTMB-H患者)、复发/转移性子宫颈癌(PD-Ll表达阳性患者)、复发/耐药滋养细胞肿瘤等。此外,在卵巢癌、外阴癌/阴道癌等妇科肿瘤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但疗效相对有限,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2 .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CirAEs)包括皮肤毒性(如皮疹、瘙痒、白瘢风等)、胃肠道毒性(如腹泻、结肠炎等)、内分泌毒性(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炎等)、免疫性肺炎、心血管毒性(如心肌炎等)等。处理原则包括基线评估、仔细筛查、定
13、期监测和随访,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根据AEs的分级进行分层处理,如GlG2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G3G4常需要住院治疗,以口服或静脉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等。3 .筛选适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可依据以下方面:肿瘤类型及病理特征(如子宫内膜癌中MSI-H/dMMR发生率较高)、生物标志物检测(如PD-Ll表达水平、TMB、dMMR/MSI-H等)、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合并疾病(如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既往治疗史及疗效等。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在妇科肿瘤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可逆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导致的免疫抑制效应,促进T细胞和其他免疫效应分子活化,同时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及免疫抑制,促进T细胞肿瘤浸润以及启动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进一步增强恢复机体抗癌免疫的能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可发挥不同机制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研究进展方面,目前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联合治疗在妇科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ORR和PFS等,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最佳的联合治疗方案及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