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智能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3664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21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智能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小学智能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小学智能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小学智能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小学智能化项目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智能化项目技术规范书一、项目概况3二、建设依据4三、建设内容71 .综合布线系统7C1)总体要求7(2)具体要求62 .计算机网络系统10(1) 总体要求10(2) 校园网10(3) 线网10(4) 设备网113 .机房工程系统11m总体要求U(2)具体要求124 .综合管路系统165 .视频监控系统16C1)总体要求16(2)具体要求166 .周界报警系统18(1) 总体要求18(2) 具体要求187 .停车场系统19(1)总体要求19(2)具体要求198 .信息发布系统20(1) 总体要求19(2)具体要求209 .多媒体教学系统21Cl)总体要求20(2)具体要求2110.校园广播系

2、统22(1)总体要求22(2)具体要求22四、各系统设备产品要求24系统设备清单及技术功能要求24五、检验考核要求、技术服务和质保期服务要求65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小学智能化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新区项目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小学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306.63皿,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综合楼、风雨操场、食堂、辅助用房等。小学项目位置建筑楼层主要功能区统计1#教学楼一层普通教室、卫生间、教室办公室。二层普通教室、卫生间、教室办公室。三层普通教室、卫生间、教室办公室。四层普通教室、卫生间、教室办公室。2#教学楼一层普通教室、卫生间、教室办公室。二层普通教室、卫生间、

3、教室办公室。三层普通教室、卫生间、教室办公室。四层普通教室、卫生间、教室办公室。3#教学综合楼一层劳动教室、合班教室、卫生间、消防控制室德育展示室、配电房二层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广播社团活动室、辅助用房、卫生间。三层音乐教室、科学教室、语言教室、辅助用房、卫生间。四层弱电机房、党建室、心理咨询室、会议室、公室、卫生间。艺术楼一层图书馆、教职工餐厅、卫生保健室、新风机房、总务办公室、卫生间。二层风雨操场、器材室、体质测试室、卫生间二、建设依据小学智能化项目设计遵循国家最新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标准、规范,主要参考标准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4、GB55024-202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U6-2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T334-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1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5、GB/T7946-2015)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1375-2019网络工程验收标准GB/T51365-2019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141-2017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50526-2021)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2008)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中华

6、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第33号令)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皖政办2019)8号)除上述规范、标准外,本次设计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有关校园信息化系统现行建设标准、规范要求。三、建设内容项目开发管理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小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学校以校园的建设为契机,通过建设和完善配套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内容特色化、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校区信息化基础建设规划和项目实施,多次邀请上级主管单位有关方面专家对学校建设规划进行研讨论证,并形成初

7、步建设方案。目前学校前期已完成各种设计工作。所以配套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也迫在眉睫。本项目需建设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房工程系统、综合管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停车场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等系统来满足目前校园信息化的正常运行。1.综合布线系统(I)总体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应为一个模块化、系统化、灵活性高的系统,能够连接及支持语音、数据及图像信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所有水平线缆及其接插件均应符合六类非屏蔽布线标准,满足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高速传输通道。系统由

8、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I),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等。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即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校园网一一有线接入结合无线覆盖,实现Internet连接以及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相互交流。设备网一一实现智能化设备之间相互连接,使前端设备采集到的信息能及时反馈到后端控制设备。以上两套布线系统,既具有统一性,又相互独立,语音和数据实现隔离同时又能

9、实现灵活转换。(2)具体要求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信息点数量确定、铜缆信息点设计。令信息点数量确定办公区信息点设计原则:每个工位(10平米左右)设置1组校园网点位,每个办公室或教研室设置一组语言点位;教学区域点设计原则:每间教室按照2个信息点布置;计算机教室点设计原则:按照1个校园网信息点/师生工位进行布置,同时部署机柜到计算机教室;无线网络覆盖点设计原则:园区无线全覆盖,其中办公区采用走廊内放装普通AP,教室等区域部署高密度AP;信息发布屏等:

10、预留光纤点。点位部署如下:序号楼层弱电井双口墙插(语音+校园网)单口墙插(校园网)双口桌插(语音+校园网)单口桌插(校园网)双口墙插(2校园网)无线APAP面板教学楼IF1#19312#19313#17242F1#19312#19313#125643F1#19312#19313#1354F1#19312#19313#83021511艺体楼IF1#311322F2#门卫11合计2014535634522令信息点安装设计根据各工作区信息点位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信息插座安装方式,部分采用墙面型插座,墙面安装高度为30cm。安装位置考虑到维护及使用的方便,信息点的安装,需配合装潢进行安装(如独立的办公

11、室信息点安装可采用地面插座或家具上的安装方式)。中心机房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本系统采用静电地板下的安装方式。水平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水平子系统的电缆数为六类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需要某些更高带宽应用时,要求采用光缆。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分散在各楼层的分配间组成,负责楼层信息点的配线管理,所有电缆光纤配线架需以整洁而且安全的方式安装并集成在独立的19英寸标准机柜内,并有足够空间应付将来增加的布线,机柜内须考虑网络设备的安装空间。为保证语音、

12、数据水平链路的互换,语音与数据水平链路端接到数据配线架上;语音垂直主干链路采用IlO配线架;数据垂直主干链路采用配套配线架,并采用尾纤熔接。按信息点数相应配置数据与语音跳线,并设置线缆管理器,语音跳线可根据语音大对数配线架的接口形式自由选择。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区子系统作为系统的主要连接,包括大对数电话电缆及光纤,连接主配线架到楼层配线间的垂直电缆终端。为了保证语音通讯、数据传输带宽和扩展需要,校园网和设备网布线采用室内光缆主干,语音部分采用室内3类25对大对数电缆主干,具体对数根据语音点的数量确定,预留不少于20%的主干余量。垂直主干线缆的计算方法:垂直线缆长度(单位:米)二(距汇聚间层数

13、X层高+弱电井至汇聚间的距离+4米端接容限)X每层需要根数。具体设置如下:(1)校园网主干线缆:采用1根12芯室内单模光缆,从弱电机房敷设至各楼层弱电间;(2)设备网主干线缆:采用1根12芯室内单模光缆,从弱电机房敷设至各楼层弱电间;采用1根6芯室外单模光缆,从机房敷设至室外安防箱及门卫室;(3)语音主干线缆:采用25对3类大对数线缆,从各楼汇敷设至各楼层弱电间。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主要是用来放置网络交换机设备和各种应用服务器、存储及安全设备的地方,并负责与外线连接,例如接驳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光纤进线和大多数电话电缆。本次综合布线设备间就是指3#教学综合楼四层网络机房。语音主配线架:用于连接

14、来自各管理间的3类UTP线缆,与管理间类似,选用100对110配线架,机柜安装方式。数量配置以能够将全部水平线缆和垂直主干线缆端接好。数据主配线架:用于连接来自各管理间的光纤主干,光纤采用24口光纤配线架,19”机柜安装方式。光纤接头及相应的耦合器采用LC型,至网络设备的跳线采取LC-LC的光纤跳线。主设备间管理设备根据设备情况分别采用19英寸标准网络机柜,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及风扇。2.计算机网络系统稳定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决定了学校未来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小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备选型需在满足未来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具备前瞻性。(U总体要求通过校园网络的

15、建设实施,为构建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平安校园等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打下基础,为学校的师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学习以及行政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手段。本次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完成学校网络建设,包括校园网、设备网的建设。网络物理隔离校园网主要承载日常教学等任务,外网与Internet互联,同时在内网上部署无线网络覆盖系统为学校师生提供公共的信息服务。设备网主要为校园内智能化设备提供网络基础。校园网和设备网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2)校园网校园网为小学最大最重要的网络系统,本次校园网网络根据整个园区布局、管道设计等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功能分区采用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行设计。校园网按照万兆

16、单核心单链路、千兆到桌面的架构建设。校园网分成二层架构,核心及接入。校园网络接入点数量大,安全要求高,采用单核心配置,结合虚拟化技术提高核心的使用效率。一无线网学校设置覆盖园区的无线网络,无线网络在校园网络框架下组网,无线网络前端分成以下几种规格:走廊:吊顶放装式AP;大会堂、教室:大功率高密度AP;采用无线控制器+AP的无线组网方式,简化无线网络结构,实现集中管理与运营。系统结构:采用无线控制器+AP的无线组网系统规划:校园全覆盖系统功能: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无线覆盖无线控制器实现对传统802.lla/b/g/n/acAP的集中管理,对报文进行全面控制和安全监管。要求支持集中式转发和分布式转

17、发,用户根据业务需要和网络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设置转发方式。无线局域网工作的频段存在大量可能的干扰源,在网络中的出现将干扰AP的正常工作。无线控制器应支持信道切换功能,可以保证每个AP能够分配到最优的信道,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相邻信道干扰,而且通过实时信道干扰检测,可以让AP实时避开干扰源。(4)设备网本次设计大部分智能化系统为网络架构,为此建设一套设备网。设备网采用万兆核心,千兆到前端的架构建设,采用单核心、单链路,承载视频监控、信息发布、校园广播系统数据传输,多个子系统相对逻辑隔离,实现有控制的互访。3.机房工程系统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校机房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18、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互连技术迅猛发展。以快速稳定的网络来进行现代化科研及办公,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至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等领域。总体要求本次项目机房规划主要包括3#教学综合楼一层消防监控室面积60m3#教学综合楼四楼网络机房60m2o网络机房参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中B级标准建设。采用微模块机房设计。消防监控机房作为消防、安防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参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中C级标准建设。网络机房建设采用一拖四微模块机房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房装饰装修系统2)防雷、接地系统3)微模块机房(含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供配电系统、空气调节系统)5)灾害防

19、护系统5)机房消防系统(无管网)消防监控机房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装饰装修系统2)供配电系统3)UPS不间断电源系统4)防雷、接地系统5)空气调节系统6)灾害防护系统7)机房消防系统机房的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纳入到大楼智能化系统中统一考虑。(2)具体要求供配电系统1)系统要求从大楼低压配电室引两路独立的市电电源回路作为机房的专用供电回路,此部分电缆及配套设备由大楼强电单位敷设至机房。本工程机房供电系统分为不间断电源系统和市电系统两部分。在设计上,各个系统的控制都采取独立控制方式,这样减少各系统的相互影响。而且在单个系统中出现故障都不会产生对整个系统的影响。UPS回路:机房UPS供

20、电电源经UPS稳频、稳压、调整电压波形后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安防设备等供电,同时也为UPS后备电池充电;当遇到市电供电线路断电时,UPS后备电池立即放电,经UPS逆变后给计算机设备不间断供电。市电回路:插座、空调、照明、新风、排烟及其他具有电冲击性及感性和容性的设备使用,对不同相位分配均衡负载。2)配电设备网络机房采用微模块机房。消防监控机房设置1台综合配电柜。市电配电部分具备消防联动的脱扣功能,满足机房区域市电照明、插座、空调、等使用要求,UPS配电部分满足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设备的使用要求。配电柜/箱均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控制,设置过负荷及短路、防雷保护,机房配电柜设有电压、电流的

21、检测指示,并有相关的指示报警等功能,同时具有独立的零、地汇流排。配电柜/箱中的引入引出线均编上号,表明线路的去向、功用,方便控制、设备管理及检修。配电柜作为供配电系统的核心,是保证各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考虑今后的扩展要求,配电柜均留出一定的备用容量。配电柜内需有应急开关。当机房内出现严重事故或者意外火灾时,应能立刻切断空调电源等,且市电总空开能与机房消防系统联动。3)配电线路机房区供电线路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分类后直接配至各用电设备,不同类别分路控制。网络机房的电力电缆与弱电桥架分开铺设,保持间距,避免交叉。管道采取分层架空布置互不交叉,每个回路采用独立的电管安装。(1)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22、供电线缆采用WDZB-YJY低烟无卤B级阻燃聚烯妊护套,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2)精密空调及UPS电源设备供电线缆采用WDZB-YJY低烟无卤B级阻燃聚烯妊护套,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4)插座安装本工程中计算机负载配电线路按国标并留有余量。工业连接器插座:网络机房内各机柜均采用双回路UPS供电模式,机房2路供电电源均采用工业连接器与机柜内的PDU连接,每台机柜配置2台PDlL5)机房照明本工程网络机房、消防监控机房市电照明灯具采用嵌入式钝化铝格栅灯盘,灯管采用LED灯管。网络机房、消防监控机房机房采用一部分LED格栅灯盘作为备用照明,备用照明的照度值按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0%,和市电照明回路分开设

23、置,备用照明供电系统在机房市电停电情况下自动启动,由UPS系统供电,以确保应急功能。网络机房、消防监控机房设置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及安全出口指示灯,灯具均采用自带蓄电池的消防专用双头应急灯及安全出口指示灯,由市电直接供电。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网络机房采用微模块机房内部自带1套IoKVAUPS,配备2小时蓄电池。消防监控机房内设置1套40KVAUPS主机,配备2小时蓄电池,给机房内的智能化控制设备以及弱电井接入交换机、安防电源箱等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本次按照三级电源防雷系统进行设计。(1)在机房市电电源前端各安装一组三相电源防雷器,作为机房电源供配电系统第一级防雷保护措施。(2)在机房UPS主

24、机输入端各安装一组单相/三相电源防雷器,作为机房电源系统的第二级防雷保护措施。(3)在UPS主机输出端/UPS列头柜端各安装一组单相/三相电源防雷器,作为机房电源系统的第三级防雷保护措施。空气调节系统网络机房有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核心设备,采用微模块机房,配置1台7.5KW机架式精密空调。保证其内部环境温湿度要求。消防监控机房内设置1台5P舒适性柜式空调。灾害防护系统1)场地防水防漏防水:在弱电机房环境里漏水引发的后果是灾难性,任何一次泄漏如不能及时地发现和排除,造成的设备损坏、重要数据的损坏丢失、业务的中断会引起无法预见的损失。针对机房所处地理位置和设计环境需求,在工程施工中做到以下几点,

25、以保证弱电机房不受到水患的影响:(1)在机房精密空调设备区的四周、门口位置、封窗位置沿地板下做一周100mm宽*8Omm高的防水围堰,并设置地漏,以防发生水患并能及时排水,并对围堰内的地面及四周做防水处理,涂刷3遍防水涂料防止机房分区外的水进入机房区;(2)在封闭外窗前,用专用密封胶做好防水处理;(3)机房内所有电缆、电线均采用穿管/槽处理,管/槽内的穿线不得有暴露或接头,地板下所有线管/线槽均采用架高50mm处理;(4)在机房精密空调一周做一组线形定位式漏水报警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测漏水情况,保证机房内设备可靠运行;(5)穿越机房的给水排水管道暗敷或采取防漏保护的套管。管道穿过机房墙壁和楼板

26、处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采取密封措施;(6)为保证机房内精密空调用水安全,采用双阀门供水,在精密空调给水管的两端分别加装一道阀门,杜绝检修时水管回流,同时便于检查和更换水管。2)防鼠、虫防虫防鼠:按照机房设计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采取防鼠害和防虫害措施。设计通过以下措施以有效解决鼠虫灾害。(1)用防火泥封堵工程范围内所有与其他区域、其他楼层相通的孔洞和在使用或施工过程中新开的孔洞;(2)所有进出机房的管、槽之间的空隙均采取密封措施;(3)装修过程中原则上不使用木材,局部地方的零星材料需进行防虫害处理;(4)机房内所有线缆均在金属线槽、线管内敷设,与设备连接的引上线采用金属软管保护,使机房区

27、域无裸露在外的线缆;(5)在地板下安装超声波驱鼠器,可对机房进行定时或全时驱鼠虫;(6)机房管理人员定期对机房的门、窗以及隐蔽处进行检查;(7)机房管理人员需加强机房环境的管理,禁止可能引起鼠虫害的东西(如食品)带入机房。3)设备承重按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规定,机房、电源室的楼板荷载按不低于8KN/Itf设计;电池室的楼板荷载按不低于16KNtf设计。若机房承重达不到规范要求,由大楼土建单位或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机房区域做加固处理。另外根据设备实际载荷情况,在机房区的空调机组、存储机柜、配电柜及列头柜等设备地板下用角钢制作安装支架。机房消防系统府前路小学网络机房消防报警系统

28、采用智能烟感探测器和温感探测器监测信号,系统能自动监测火情、自动声光报警、自动切断电源和启动灭火设备,来实现消防系统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设置手动触发报警装置,系统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报警方式。消防控制室设置报警探测器,其报警信号接入大楼消防报警主机。府前路小学网络机房单独设置消防系统分别设计安装智能烟感探测器、智能温感探测器,各探测器将探测信号送至消防报警控制主机。机房内所设立的自动报警系统,能与消控中心联网。火灾报警与控制管路采用镀锌电管敷设。消防主机采用UPS供电加自备电源两种供电方式,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各消防控制区内安装的探测器将探测信号传输给报警控制主机,值班人员根据控制主机上所显示探测器

29、编号、地址,确认该区域是否发生火情,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处理。消防报警控制主机通过联动控制模块将报警联动用信号传输至机房电源室市电总配电柜的总空开的分励控制端子,保证电源系统与消防系统的联动功能的实现。机房灭火系统府前路小学网络机房采用无管网网自动灭火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将监测的信号传送给消防灭火控制主机,自动灭火控制系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即在短时间内喷出一定浓度的七氟丙烷气体,切断燃烧链,将保护区的火扑灭。4 .综合管路系统综合管网的工程设计,其内容包括与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和其它管

30、道(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的关系,以及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桥架敷设预埋等。本次室内桥架主要以200*100的镀锌桥架为主。垂直桥架采用200*100镀锌桥架室外综合管网主要采用七孔梅花管和SClOO过路钢管。桥架至信息点采用JDG20/25管沿吊顶内明敷,再沿墙暗敷至信息插座。水平六类线缆,12根穿JDG20,34根穿JDG25,预留接线盒为86型盒,安装高度底边离地30cm。信息发布一体机、考勤机等设备预留信息点,结合设备安装高度确定信息点预留高度。其它各弱电系统设备线缆(监控网线、信息发布网线、一卡通信号线等)从设备安装处敷设1根或多根JDG20或JDG25管至每层邻近的水平桥架。监

31、控、楼控等系统电源线缆和广播线缆采用金属管单独布线。管线设施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穿透试验,以确保管道传统,管内应穿一根5mm的铁丝,预留管道的头部应用棉布填塞、包头,并用铁丝扎紧,外露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5 .视频监控系统(1)总体要求视频监控系统是校园综合安防系统中最关键的系统。校园监控系统将以打击、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在学校室内外公共区域设置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教学楼一层消防控制室,通过对监控图像的实时浏览、回放等方式,使相关职能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校园治安管理水平,同时对图像进行实时存储,为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反查的凭证,为府前路小学搭建一套的视频监

32、控系统。(2)具体要求前端摄像机采用高清系统架构,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取不同功能的前端摄像机,存储时间不低于45天,消防控制室设置监控显示大屏。安装要求:摄像机采用供电方式,半球摄像机吸顶安装,枪机壁装/吊装。周界围墙区域每隔50米设置1台室外枪机;与室外周界防区一一对应;校园每个出入口考虑设置室外枪机+室外球机进行覆盖;校园园区内各路口考虑设置室外枪机覆盖;校园主要道路每50米左右设置一台室外枪机;校园园区大型公共区域:如广场,操场等设置14台球机;各个单体楼:每栋单体楼的主要入口处设置采用1-2台室内枪式摄像机或者半球摄像机覆盖;电梯内安装专用摄像机;楼道内设置一个室内枪式摄像机,覆盖整

33、个通道;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设置室内半球摄像机。令摄像机分布点表序号楼层弱电井室内枪机室内半球电梯摄像机周界摄像机室外枪机室外球机教学楼IF1#732#833#10512F1#632#733#743F1#632#733#754F1#532#533#6艺体楼IF1#162F2#2门卫1室外室外设备箱1342室外设备箱226室外设备箱332室外设备箱431室外设备箱5351合计8544111204 信号传输方式基于对室内安防接入考虑,信号采用基于网络的全数字传输方式,采用设备网作为传输的基础网络。 供电方式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供电要求非常高,考虑系统稳定性,本系统采用单独的UPS供电给PoE交换机

34、摄像机均单独供电。 控制中心监控中心设置于监控中心机房,是监控联网系统实施中心枢纽,负责管理所有监控点的视频监控、报警信息处理、监控中心用户权限、终端用户权限等级管理、系统帮助等工作。监控中心后台数据服务器保存有所有监控点的设备参数、用户管理信息、信息日志存储、应急策略联动等数据,是整套系统的大脑,控制中心内控制台采用四工位,电视墙由3*5块55英寸液晶拼接屏组成。6.周界报警系统总体要求电子围栏系统主要校园周边环境监护,对外部非法入侵及时预警,给校园内的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电子围栏作为新型的,以阻挡威慑为主的入侵报警设备作为对校园保安力量的有利支持,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种节省人力资源的有效安

35、保方式。通过其实时的触发来实现安保人员对整个校园外墙状况的监视,当犯罪分子企图翻越围墙时,就会触发报警装置,从而使保安人员可以实时的赶往发生翻墙的区域,以便快速处理警情。(2)具体要求本次府前路小学周界总长约594米,根据本项目情况,采用张力电子围栏,暂定13个防区。传输部分采用RS485总线传输方式,由于周界距离长,选取较大线径的信号线缆。张力式智能电子围栏安装在围墙的上方,根据围墙的结构选择90垂直向上安装。采用四道钢丝绳防范,防区配置张力传感器、防区控制器、控制杆、终端受力杆、在控制杆和受力杆之间,每隔3-4米安装1根支撑杆(在有弧度的围墙段应将支撑杆改为转向受力杆,并加装转向滑轮)。每

36、个防区的每道钢绳配置弹簧、紧线器和压接铝套等。控制杆、受力杆及支撑杆的安装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安装形式,根据围墙结构状况的不同,安装角度可以是30。、60。、90。、180。,安装方式可选择:焊接法、预埋法、螺钉连接法等,力求稳固、美观、可靠。控制杆:安装在围墙中间处、拐角或需要改变方向的地方,最大安装距离不大于40米,应安装稳固,美观。受力杆:安装在围墙起始端处、拐角和需要改变方向的地方,最大安装距离不大于80米,应安装稳固,美观。支撑杆:平均每3-4米安装一根,支撑杆应安装稳固,根据墙体结构,可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安装要求:所有控制杆、受力杆、支撑杆之间的钢丝绳要求在同一直水平线上。

37、7 .停车场系统(P总体要求停车场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套对停车场车辆出入进行管理的网络系统。它通过采集记录车辆出入记录、场内位置,实现车辆出入和场内车辆的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2)具体要求本项目在室外次出入口各设计1套一进一出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既提供内部车辆使用,又考虑临时车辆停车。对“固定长期车辆”与“临时车辆”分别采用视频车牌识别系统。出入口系统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管理,可实现车牌自动识别、自动储存进行记录、自动核费、自动维护、语音提示等功能。根据项目技术要求,设计采用智能车牌识别车辆出入管理系统,采用高清数字摄像

38、机对进出的车辆车牌进行抓拍,再由车牌识别仪来识别车牌中包含的字母和数字,进出口的信息进行比对生成报表。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加入数字网络结构,摄像机嵌入了车牌自动识别模块,通过网络和管理工作站联网。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工业级设计标准,运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将32位高速双核ARM处理器与海量存储设备集成,保证了高速的运算速率及超大的存储空间;配置智能补光灯,在光照度低的情况下自动补光,保证识别率。车辆进入:车辆驶入车牌摄像机抓拍区域,触发地感线圈;车牌智能识别机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抓拍图像;系统自动辨认是临时车辆还是固定用户车辆;如果是固定车辆,闸机放行,同时记下车辆进入时间;如果是临时车

39、辆,闸机放行,同时记下车辆进入时间;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无须工作人员干预。车辆一直处于低速行驶状态,无需暂停;车辆离开:车辆驶入车牌摄像机抓怕区域,触发地感线圈;车牌智能识别机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抓拍图像;系统自动辨认是临时车辆还是固定用户车辆;如果是固定车辆,道闸放行;如果是临时车辆,系统会显示车牌号码及收费金额,缴费后放行。8 .信息发布系统(1)总体要求信息发布系统是用于数字化媒体内容发布的专业系统,将需要宣传和发布的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编辑制作,通过网络化的方式传输到指定的宣传发布点进行播出,将视频、音频、图片信息和滚动字幕等各类组合的多媒体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媒体显示端,然后

40、由媒体显示端将组合的多媒体信息分组、分时段在相应的显示设备(LED大屏、液晶大屏)上播出,可以在每个屏上同一时段播放相同或者不同的节目源。系统在嵌入式WindOWS架构下运行并基于局域网、广域网、ADSL、4G无线网络等网络环境。并以信息化方式进行集中管理,以达到信息的定向发布、实时更新和集中管理目的。具有联网和远程控制的功能,对终端可以远程管理和维护。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信息发布操作在服务器端进行,客户端的媒体播放机控制连接显示设备。设置原则:序号单体名称位置设备数量尺寸1室外校园主出入口室外P4全彩屏15m*2.8m本次设计的屏体具有联网和远程控制的功能,对终端可以远程管理和维护。分为主

41、控端和媒体显示端C/S结构,同时也支持B/S结构应用。信息发布操作在控制端进行,显示端的媒体播放机控制连接显示设备。支持各类学校多媒体节目及格式(各种格式的图片、文档、PPT.FLASH,网页及音视频),为了保证视频文件的清晰度,所播放的视频文件不允许经过格式转换、不允许重新编码转换;使得内容、应用和服务的提供不受限制,具有最大限度的扩展性,对于数据传输和数字节目的安全性,具有加密认证功能。通过手机提交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网页到信息发布屏;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前端控制显示端节目单的播放、节目前进、后退等,控制单个素材的播放,控制显示端频道的切换,下载显示端上的素材;在信息发布屏上,点击新闻链

42、接,详细内容界面在窗口主界面上显示。等无人操作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主窗口原有内容播放。(2)具体要求中央管理及应用服务器可通过双机热备方式保证服务的连续稳定性;通过防火墙保证系统安全,通过多层安全认证保证系统的应用安全。信息发布系统要求能很好的组合播放现有各种媒体格式,包括:静态文字、滚动通知、滚动字幕、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电视、流媒体、演讲稿、文档、报表、数据库、应用程序等。不需要转换,直接完好的呈现,保留媒体原有的特性,保证系统良好的管理型、高效性、扩展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即支持点对点的文件传输,支持文件传输,支持文件断点序传。支持文件版本管理,文件版本相同则不重复传输。支持文件加密传

43、输。系统经过缜密设计,在操作系统、网络防护及硬件选型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严格检测。传输的数据经过加密处理,媒体播放机具有病毒防范、系统盘保护及锁定功能。整个软件系统从底层入手,分多个层次等全方位考虑安全性。系统对外要有调用接口,同时也具有引入其它应用的接口,这种双向接口保证了数字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既可以成为更大综合系统的一部份,同时也可以整合众多应用包括:实时天气预报、实时电视节目、会议系统、监控系统、工业控制流系统、展厅系统、演示体验系统、办公系统、数据库系统、排队叫号系统、触摸查询系统、触摸中控系统、人脸识别等。支持二次开发和个性化定制开发。系统是运行在操作员很熟悉的操作系统下,采用人性化操作

44、界面,简单易学,无需专业计算机知识,操作员只需用鼠标和键盘操作即可完成全部节目编排工作。管理端实时监测各个播放端的系统运行情况和任务播放情况,可随时启动或者停止播放端的播放,可以对播放端进行实时接管控制,可以在控制中心实时查看播放端的播放内容及播放画面。远程指令和操作:控制中心可通过网络控制显示端播放机及显示设备定时和随时的远程开机、关机、重启、远程桌面接管等操作。在液晶显示终端具有串口和提供串口控制协议时可以远程控制液晶、等离子电视/显示器的开关。可以通过主控端对各显示端进行过期播放文件的清空管理,以保证显示端的存储空间,而不必到各前端去操作。支持运行日志和播放日志的实时上传。对于播放日志保

45、证要保证记录准确完整,在离线状态下,播放日志先本地存储,等上线后再补报到控制室。9 .多媒体教学系统(1)总体要求随着现代化教学的不断发展,对教学内容的直观化、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应考虑的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室,为了满足以上的要求,就需将各种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集成于一体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学校教学中心必须具备的电教基础设施,也是学校电化教学的标志。(2)具体要求本次小学建设联网型集中控制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随着各校多媒体教室数量的持续增加,传统的中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如何高效地实现多媒体教室装备的智能化集中安全管理是时代的要求。设计思路:保证系统完整性,满足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