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项目采购需求(一)项目介绍:项目名称: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项目本项目分为两包:第一包: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软件,第二包: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硬件项目预算:417万元;第一包:327万元,第二包:90万元。项目概况: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联合发布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做好林权登记与林业管理衔接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31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规范登记业务受理、依法明确登记权利类型、创新方式开展林权地籍调查、积极稳妥解决难点问题、
2、加快数据资料整合移交、加强林权登记和林业管理工作衔接等六项工作要求。通知要求,各地不动产登记机构(以下简称“登记机构”)要将林权登记纳入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除法定不予受理情形外,不得以登记资料未移交、数据未整合、调查测量精度不够、地类重叠等原因拒绝受理。原有权机关依法颁发的林权证书继续有效,不变不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对敦煌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问题的重要指示要求,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联合印发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方案以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3、试点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精神,我市被列入全国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16个试点之一。为扎实做好试点工作,结合我市林权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联合印发了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上述要求,拟建立市县统一林权登记各项标准,统一建立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信息化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生态保护理念,对林权确权登记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对林权存量数据进行整合,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清理规范,通过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信息系统归集林权存量整合属性数据和空间矢量数据,形成统一规范的存量整合成果并统一汇交。通过市县一体化不动产
4、登记云平台(林权类)建设,规范增量林权登记工作,推动林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通过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规范化制度建设,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探索解决林权登记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统一标准、优化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间,提升群众获得感。通过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建设,探索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新模式,探索林权“三权分置”登记,适应林权改革发展方向,并能形成有效复制推广的信息化建设体系。通过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建设,在公众服务方面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能,推进“不动产登记一件事”全流程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做到“高效便捷办成一件事”;在政务管理方
5、面不断提升科学智能化管理能力。(二)货物或服务需求一览表及主要指标参数要求(必须满足的参数用“”标注,必须完全响应,不得负偏离,否则作无效标处理):第一包:L市县一体化林权权籍成果数据管理应用平台1.1 制定标准根据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2021修订版)、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2021修订版)等各类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一套林权登记统一标准,包括林权存量数据整合、林权档案数据整合、林权权籍数据库、林权登记数据库、林权登记流程和收件清单、林权日常地籍调查标准等林权标准,提供各县市区统一使用、规范林权登记。1.2 建立质检
6、工具统筹建立质检工具,各县市区存量数据整合自检合格后,使用该质检工具对存量数据进行属性和空间数据质量检查,符合检查要求的方能批量导入市县一体化林权登记平台。探索利用质检工具或其他服务功能,权籍数据落宗入库时,解决市县一体化林权权籍管理系统与各县市自建的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之间进行空间矢量数据拓扑关系的校验,防止林权宗地和房地类宗地交叉重叠,各县市可借助该功能,在指定的空间数据范围内,能相互调取林权权籍库和房地类权籍库进行图层叠加分析检测,并出具交叉、重叠分析结果报告。L3市县一体化不动产权籍调查管理系统(林权)面向全市林权权籍调查成果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需求,依托自然资源专网,建设市县一体化不动产权
7、籍调查管理系统(林权),实现全市林权数据统一落宗入库管理、更新维护,实现不动产单元权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处理与属性处理。在实现基本的权籍管理功能之外,另外要满足权籍数据三库分离(工作库、现势库、历史库)管理功能,并支持林权“三权分置”宗地图层设立与空间图形拓扑校验关系。具有以下功能:1.1.1 实现权籍数据的三库分离(工作库、现势库、历史库)功能,在工作库中完成入库和数据变更操作,待审核通过后更新至现势库,将注销或变史前数据更新至历史库,现势库和历史库除非特定权限未经允许不能修改;1.1.2 支持存量调查数据批量导入功能;1.1.3 支持增量调查成果流程化落宗入库功能;1.1.4 对林权数据入库的
8、过程和成果进行数据质量检查;1.1.5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1.1.6 按照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GB/T37346-2019),实现不动产单元号自动编码功能,支持编码唯一性检查,支持新不动产单元号与原林权登记地块编码关联,实现不动产单元号统一管理;1.1.7 支持林权不动产单元编辑功能,支持林权不动产单元的创建、修改、分割、合并、灭失等功能;并且能满足复杂图形编辑功能,如对地籍测绘中的岛宗、环宗的编辑等;1.1.8 实现图形数据分图层管理,按照数据分类分层形式实现各类空间数据管理,林权宗地同时要满足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宗地图层管理;1.1.9 空
9、间数据要支持空间图形拓扑检验功能,支持按同类图层和非同类图层之间的拓扑检验,并给出完整清晰的校验结果;1.1.10 提供基本GIS功能,支持系统对矢量和影像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实现对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无缝浏览;1.1.11 支持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宗地的落宗入库功能,根据历史遗留问题台账做好宗地标注,限制林权特定业务办理;1.1.12 系统提供数据的变更管理,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变更;1.1.13 专题图件制作与输出,依据林权不动产登记制图图式要求,绘制并建立林权不动产登记符号库,进行林权宗地图等各类专题图件的制作与整饰。1.1.14 系统支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导入与导出功能;1.1.15
10、系统支持宗地图形、属性数据、不动产单元的历史关系追溯功能,能实现根据不动产单元号查询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历史关系;1.1.16 支持权籍调查审核结果同步反馈至登记系统,支撑登记业务需要;1.1.17 支持用户权限分层、分类管理,能针对市县两级和跨部门的用户进行不同权限管理,确保数据访问和读写安全;1.1.18 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查询和的统计分析;1.1.19 开发日志管理功能模块,实现对数据访问进行日志管理,实现角色记录、时间记录、操作记录、运行记录、故障记录、非法访问记录等内容的统一管理与跟踪,支持按条件(如时间、角色等)导出平台运行日志;1.1.20 支持房地类不动产权籍管理功能,支持
11、权籍管理系统对宗地、楼盘标注功能。对于特定宗地、楼盘、不动产单元进行特定标注,在业务登记系统能对特定备注信息的不动产单元(宗地、楼盘)进行提示并自动限制特定业务的办理(如限制转移登记等)。1.4 成果展示1.4.1 林权“一张图”基于林权“一张图”成果展示需要,开发林权“一张图”成果展示系统,全面接入已整合的林权历史存量数据和增量数据,形成全市林权“一张图”,提供统一的空间数据展示体验,让各类数据可以统一展现、统一叠加、统一对比。直观展示林权宗地空间分布状况,同时可以提供图属档一体化查询,点击某一宗地,即可查看相关的属性信息、档案数据等。1.4.2 统计分析模块平台提供全面深入的统计分析功能,
12、界面设计风格友好、美观,操作简单快捷,对林业资源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挖掘,通过各种常见的图表(速度表、柱形图、环形图、预警雷达等)形象标示林权登记的关键指标数据,可以实现对各项关键指标数据的逐层细化、深化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直观地监测林权登记情况,并可以对异常数据预警和挖掘分析。1.5 平台运维监控系统运维监控系统是保障平台稳定、安全运行的后台支撑系统,提供对平台服务的管理、用户体系的管理,通过对信息资源访问、业务功能调用、系统管理等活动进行记录,及时发现系统隐患、快速恢复系统故障和优化系统管理,主要功能包括服务管理、服务监控、日志管理、统计分析、安全管理和系统配置管理等
13、功能模块。2 .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2.1 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云平台(林权)依托政务外网建立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云平台(林权),实现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受办一体的一窗受理、审核、登簿等流程,可实现全市同城通办、一网通办。按照行政区划权限划分,可实现异地受理、属地审核功能。实现全市统一流程、统一办理事项管理。具有以下功能:2.1.1 支持容缺受理功能,针对申请材料不齐全、部分申请人员未到场或法定形式暂不符合等各种不满足正式受理要件的情况下,通过容缺受理模块实现容缺受理功能;2.1.2 支持一窗受理功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便捷的业务受理,充分利用信息共享集成,实现相关信息自动
14、填充、免录入等功能,支持抵押、查封、冻结等各类限制信息自动判断,支持林权家庭成员关系管理,支持快递送达信息、是否小微企业标注等功能,支持各层级各部门的信息共享集成应用,支持与已有好差评系统的关联建设,支持受理单、申请表等表单信息打印输出;2.1.3 支持智能审核,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规则引擎等技术提升服务深度,对符合条件业务进行智能审核,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2.1.4 支持登簿环节生成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功能;2.1.5 支持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系统电子归档功能;2.1.6 支持业务流程的定制与优化,各登记部门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业务流程,可将缮证、发证环节独立于受理、审核、登簿、
15、归档等业务流程之外;2.1.7 支持电子证照库管理功能;2.1.8 支持连接主流扫描仪,实现对纸质材料的电子化扫描;2.1.9 支持林权“三权分置”登记功能,对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下林权登记的权利类型、适用情形、实现方式、证簿填写、申请材料等实现完整的信息化管理;2.1.10 建立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台账,并通过不动产单元号实现与权籍管理系统中历史遗留问题宗地的关联,做好登记的提示或限制工作;2.1.11 支持各项表单自定义修改功能,各登记部门可自行根据需要调整各项表单文字与样式;2.1.12 支持林权存量信息的补录功能;2.1.13 支持一本权证可登记多个不动产单元号功能,
16、支持一条林权存量产权证书编号可对应多个林权不动产单元号,从登记流程、数据逻辑关系、数据汇交、信息查询等都需要全方位配套支持;2.1.14 支持相关统计分析功能。2.2 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系统(林权)针对县一体化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统一办理需求,参照不动产登记相关规定,建设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系统,对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进行电子化统一管理。具有以下功能:2.2.1 存量档案集成整合对已完成数据整合的林权存量登记档案数据库进行集成,形成纸质档案物理上分散、数字化档案逻辑上集中的虚拟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查询效率。2.2.2 日常档案管理实现对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档案的整理、扫描、处理、制作、归
17、档、查询、借阅、统计、利用等功能,支持数字水印、数据加密等信息安全技术,以适应不动产登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需要。2.2.3 与业务信息集成开发档案服务接口,实现林权不动产登记档案与林权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档案数据与不动产单元属性、图形数据的挂接关联,最终实现“图-属-档”三位一体化的项目数据管理模式。2.3 林权交易合同备案管理实现对签署的林权流转合同进行统一备案管理。不动产登记时可直接调用已备案的合同,实现相关材料免提交。2.4 全面支持信息共享集成应用加强协同联动和信息集成,促进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市县一体化林权成果数据管理应用平台信息共享;分别支持与林权综合监管平台信息共享集成
18、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层面的数据接口共享集成;与内部自然资源部门接口共享集成。2.5 提供全面完善的数据字典管理功能。2.6 支持平台日志管理管理功能,通过记录登录日志和操作日志,实现记录留痕。2.7 支持运维配置,建立全市统一的运维平台,能够进行登记业务办理管理、登记业务流转管理以及登记业务监控。2.8 支持用户权限自定义管理,针对市、县两级用户和跨部门用户,实现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用户进行统一授权管理,确保各类用户权限分类、分级管理,控制每个用户对系统的访问范围,避免不动产登记信息泄露风险。2.9 系统安全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求,满足信息化安全工作,系统提供一系列安全防护工作,
19、包括对数据访问、数据传输采取安全加密措施,增加系统页面水印、白名单、黑名单、自动锁屏、用户登录校验等安全措施。满足日常登记工作应用,防止涉密信息异常流出。2.10 建设林权不动产登记数据上报系统实时汇总全市七个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数据库,依托数据归集,将归集数据统一上报到省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县、市、省、国家四级的数据上报体系。2.11 数据汇交功能根据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成果汇交规范(2021修订版)及省部级要求,对各县(市、区)的汇交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符合要求的数据整合成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的载体方式进行存量数据整合成果的上报汇交。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现有不动产登记云平台基础
20、上预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子模块,后期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业务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完成不动产登记云平台升级。升级后的不动产登记云平台能够完成日常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单元测绘成果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单元调查成果的数据检查入库,实现不动产单元权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处理与属性处理,完成不动产单元代码编制,实现图件输出,在农经权类不动产数据未整合状态下支持存量数据录入。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经营权流转等各类农经权不动产权利类型的首次、变更、转移、注销、更正、异议、抵押、查封业务登记流程以及补换证流程,提供农经权类不动产登记的统一受理、统一登记、统一发证的一体
21、化管理,实现农经权不动产登记的项目申请、受理、审核审批、登簿、缮证、收费、发证、归档等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办理。建设内容包括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管理系统(农经权模块)、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系统(农经权登记模块)、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系统(农经权登记模块),全面支撑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工作。4 .房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云平台4.1 建立房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云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不动产登记、税务、交易、水、电、气等跨部门的一窗受理业务,并可按照业务规则自定义信息推送方式,优化一窗受理跨部门业务信息联动,提高办事效率。4.2 优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线上一窗受理流程针对涉及缴纳登记费和税的线上业务,将线上“一
22、窗受理”从线下“一窗受理”独立出来,实现线上申请,线上预审、线上核登记费、线上核税、线上合并缴费税和费等功能。线上预审可按业务规则,实现系统智能预审和人工预审。4.3 支持抵押不动产依法转让功能依据民法典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抵押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54号),按照相关规定可实现抵押不动产依法转让功能。4.4 支持居住权登记,依据民法典和相关要求,实现不动产居住权登记。4.5 优化系统架构设计优化不动产登记系统性能,提高信息共享集成应用,深化不见面审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4.6 支持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根据国务院、自然资源部、省厅、省市级人民政府等
23、各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持续完成并优化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的全网通办的业务办理。4.7 费、税统缴功能可分别支持线下和线上核算登记费、线下和线上支付,能实现不动产登记费、税费合并缴纳,支持买卖双方分别支付功能,支持微信、支付宝、云闪付、POS机等多种支付方式,支持一笔业务可分次支付,收费环节可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实现收费前置和后置功能,针对银行等登记费用可实现月结的批量支付功能,根据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实现人性化的对账功能,支持按业务编号、业务类型、日期、受理人员、缴费方式等多角度的查询条件进行明细查询。4.8 权限管理实现分级、分类、分部门、分人员等严格的权限管理。访问信息要分层细化到数据库
24、表格、字段等信息。做好查询、新建、修改、删除等类型的权限管理,上述功能可实现用户自定义。4.9 其他该平台目前只建设市本级,给各县市预留接口,带时机成熟再将各县市房地不动产登记纳入一窗受理。平台软件架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可扩充性和兼容性,做好标准化应用接口管理。该平台既能满足房地类不动产登记受办分离业务,也可满足受办一体功能。5 .总体设计要求5.1 数据库:支持当前主流数据库,鼓励支持国产化数据库或开源数据库,并要确保系统功能稳定、易用与兼容性;5.2 服务器操作系统:当前主流操作系统,鼓励支持国产化或开源操作系统,并要确保系统功能稳定、易用与兼容性;53客户端:鼓励支持国产化,系统应用程序
25、需支持符合W3C标准的主流市场的浏览器及版本;5.4 平台:支持ArCSDE、SDX+Oracle、SPatial等主流空间数据库引擎;5.5 开发语言:支持JAVA等主流跨平台开发语言;5.6 在安全设计上,按照国家有关信息系统安全定级和风险评估的方式,不动产登记系统为三级等级保护,并根据安全等级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系统安全设计,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5.7 数据建库要求:在符合自然资源部下发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2021修订版)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林权登记和房地不动产登记实际情况进行建库;5.8 数据库同步要求:权籍数据库与登记数据库通过单向光闸可实现自然资源专网环境与政务外网环境之间数据库同步
26、功能;5.9 其他要求:系统提供的功能要能满足不动产登记的要求。6 .网络环境需求林权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涉及到两种网络环境:6.1 自然资源专网,用于部署市县林权权籍管理平台,实现市本级与区县纵向互联互通,采用C/S模式,鼓励客户端只有查询功能的,可支持B/S模式。6.2 电子政务外网,用于部署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和自然资源专网通过单向光闸交互,采用B/S模式。7 .系统性能需求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性能,尤其是应急高峰时期的性能与稳定性,并具有24小时不间断实时运行的特征,因此系统必须能够提供良好的性能与系统稳定性。本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须达到以下标准:7.1 数据调用响应速度:在
27、高并发访问情况下,数据调用时间ls;7.2 数据查询响应速度:在高并发访问情况下,数据查询时间3s;7.3 批量处理业务响应速度:在高并发访问情况下,数据处理时间5s;7.4 矢量数据浏览速度:在高并发访问量的情况下,客户端浏览空间数据速度应5s;7.5 系统能实现持续正常使用不出现故障的正常使用时间大于180天;7.6 应用系统应具备符合项目使用人员1000人的规模下同时在线访问,并保证稳定、流畅运行;7.7 保证系统7X24小时的运行;7.8 界面设计要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操作具有导引性,容错性,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用户可以快速学习并使用系统,便于推广普及。8 .系统安全需求8.1
28、 系统应具备相当的可靠性,以便向各类用户提供不间断服务;8.2 系统应支持网络监测与自动修复、身份认证等功能,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应用系统(尤其是权籍调查管理系统客户端)需能正常通过市面常见杀毒软件的查杀;8.3 系统应具备完善的使用授权、监控和日志管理机制,能够对系统访问进行审计;8.4 系统应提供相应数据备份、恢复功能,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提供保护机制;8.5 系统提供对重要数据的脱敏处理,和一些共享数据进行加密。9 .其他需求9.1 维护与各业务系统间的开放集成接口,提供完善的接口文档和接入说明,进行接口版本控制,结合需求和业务进行升级和维护,要求有具体的接口维护方案、实施方案等。9.2 知识
29、产权及版权要求本项目的知识产权归采购人和承建方共同所有,中标人必须提供项目的源代码、详细开发设计文档、使用说明书、接口文档和接入说明、服务器配置说明书、数据库配置说明书、数据字典等。未经同意,中标人不得擅自扩散或提供给第三方使用,但采购人在本系统应用、二次开发或升级除外。中标人对采购人提供的业务资料、技术资料应严格保密,不得扩散。9.3 项目保密要求中标人对本项目所有数据不得带离甲方指定的工作现场,所产生的业务资料、技术信息等负有保密责任,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提供给任何第三方,包括中标人的分支机构、子公司、委托顾问方或接受咨询方。中标人应对有关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制定规章制度,以确保本项目的履行
30、9.4 培训要求(1)所提供的培训计划随投标文件一起提交。培训授课人必须是资深技术人员。(2)中标人应对该项目所涉及的信息系统使用操作、运维管理等对采购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3)中标人提供教材、电子资料等培训资料并承担培训讲师授课费、培训资料制作等费用,培训场地由采购单位提供。(4)培训内容与课程要求:该项目涉及的所有软件安装、启动、配置、应用等操作。10.各项承诺10.1 互联互通承诺该项目须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已有好差评建设内容、税费“一卡清”支付功能、国家级、省级、市级涉及的12个部门的信息共享以及与省厅“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不动产登记增量数据上报省厅监管平台、市本级不动产登
31、记系统等做好接口对接与互联互通工作。投标供应商承诺系统对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自行独立承担。10.2 网络安全保护保障承诺根据国家相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规定,中标供应商须配合采购人做好三级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并根据问题报告完成整改工作。根据省厅、市级各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开展的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工作,中标供应商须根据问题报告完成整改工作。根据有关部门要求,中标供应商须配合采购人开展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并根据要求完成整改工作。以上整改、升级工作均须承诺不另行收取费用。10.3 国产化替代承诺近五年内(自签订合同时间开始计算),如相关部门要求进行国产化整改,中标供应商须响应完成软件建设的相关升级
32、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系统功能要能满足不动产登记正常工作的开展。并承诺不另行收取费用。10.4 工期交付承诺根据部、省、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林权试点工作要求,林权各项存量数据整合汇交工作须在2022年2月底前完成;则2022年2月底前需完成林权权籍调查管理系统、林权登记系统和林权档案管理系统的存量数据的批量导入、系统查询、统一汇交等功能;2022年5月底前完成林权类信息系统的全部建设任务并可实现日常林权登记功能。投标供应商需提供书面工期交付承诺。10.5 驻场承诺投标供应商的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需要进驻采购人指定的工作场地进行驻场开发,每周须至少三天驻场。直至项目验收结束。10.6 提供第三方软件
33、检测报告项目验收前由中标供应商提供具备CNAS或CMA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出具的关于系统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检测项的检测报告。第二包:注:本项目核心产品(主要成交标的)为:林权权籍数据库服务器;针对核心产品,提供相同品牌产品且通过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的不同供应商参加同一合同项下投标的,按一家供应商计算,评审后得分最高的同品牌供应商获得成交供应商推荐资格;评审得分相同的,由评标委员会随机抽取确定一个供应商获得成交供应商推荐资格,其他同品牌供应商不作为成交候选人)。1 .将项目硬件设备架设在局机房,网络为自然资源业务网,满足部署市县一体化不动产权籍调查管理系统(林权)要求,负责网络维护、系统
34、集成维护、硬件设备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2 .打通自然资源业务网与政务云资源网络通道,实现市县一体化不动产权籍调查管理系统(林权)与政务外网的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数据交互;3 .根据项目需求,设置相关网络环境,将市县一体化不动产权籍调查管理系统(林权)延伸到宣城下辖各县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其他相关部门。4.采购清单如下:序号名称数量1林权权籍数据库服务器22林权权籍前置服务器13核心存储14三层交换机25光纤交换机16备份一体机17防毒墙18堡垒机19双机热备软件110系统集成(网线、PDU电源等配件)15.主要技术指标参数如下:序号产品名称参数1林权权籍数据库服
35、务器(核心产品(主要成交标的)L国产品牌服务器;2.CPU:配置24颗InteIXeon处理器(主频:2.OGHz,核心数:14);2 .内存:配置2128GBDDR42933MHZ内存;配置248个内存槽位;3 .数据盘:22块SSD硬盘,每块2480GB;4 .RAID支持:提供RAIDo/1/5/6/10/50/60;独立raid卡;5 .网络端口:24个千兆网口;6 .PCI插槽:28个标准PCIE3.0插槽,1块双口16GbHBA卡(含光模块)或2块单口8GbHBA卡;7 .其他:导轨,USB3.0插口三4个,电源:冗余电源;8 .管理:支持配置诊断屏,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
36、协助运维工程师对设备进行监控;支持Web管理界面,在服务器通电情况下通过Web界面对服务器进行管理;9 .要求三年7*24小时免费质保服务;10、投标时提供产品彩页加盖投标人公章。2林权权籍前置服务器1 .国产品牌服务器;2 .CPU:配置三2颗InteIXeon处理器(主频:2.3GHz,核心数:16);3 .内存:配置2128GBDDR42933MHz内存;4 .数据盘:2块SSD硬盘,每块N480GB;5 .RAlD支持:提供RAID0/1/5/6/10/50/60;独立raid卡;6 .网络端口:24个千兆网口;7 .PCI插槽:28个标准PCIE3.0插槽,1块双口16GbHBA卡
37、含光模块)或2块单口8GbHBA卡;8 .其他:导轨,USB3.0插口24个,电源:冗余电源;8 .管理:支持配置诊断屏,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协助运维工程师对设备进行监控;支持Web管理界面,在服务器通电情况下通过Web界面对服务器进行管理;9 .要求三年7*24小时免费质保服务;10、投标时提供产品彩页加盖投标人公章。3核心存储1 .国产品牌,非OEM、非贴牌产品;2 .标准机架式2U或4U设备,双控制器ACtiVe-Active架构,配置控制器数量2,每控制器的处理器型号为InteI系列,控制器冗余设计,支持在线更换控制器;3 .缓存N24GB,非SSD、非高速FIaSh充当
38、缓存或者非PC服务器内存充当缓存,支持缓存保护,并配置BBU电池保护模组;4 .配置8Gbps或16GbPS的FC主机端口28个,1GiSCSI主机端口28个;5 .硬盘为SAS盘,转速不少10K,有效使用存储容量24TB;6 .支持传统RAlD0、1、5、6、10,分布式RAlD,并提供所投产品型号的技术证明资料;7 .为提高客户后期扩容便捷性,要求具有四种以上扩展柜规格;8 .提供多路径、快照、卷镜像、卷克隆、卷备份、自精简、Q。S等存储软件高级功能,优化存储性能,减少用户后期投入;9 .内置图形界面管理软件,支持多种语言(至少包括简体中文和英文),支持多台设备集中管理,支持存储资源管理分
39、析和资源使用历史记录分析,支持性能管理等功能,支持WEB管理,支持CLl管理;10 .配置双电源,提供安装导轨;11 .售后服务:提供三年7*24小时免费质保服务。4三层交换机L国产品牌;2. 交换容量598Gbps;包转发率252MPPs,提供官网截图;3. 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支持基于协议的VLAN;支持基于MAC的VLAN;最大VLAN数(不是VLANID)2000;4. 至少48个1010010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支持4个万兆SFP口;5. IU设备,1个管理网口;UBS管理窜口;冗余电源双风扇;6. 售后服务:提供三年免费质保。5光纤交换机1.16个8Gb或16Gb
40、口,配置16口激活License,含16个对应规格光模块,配置级联License许可;配置16根5MLC-LC光纤跳线;2.售后服务:提供三年免费质保。6备份一体机1.国产品牌;2 .机架式软硬一体化设备,2U或4U设备;CPU核心数6,高速缓存32GB,配置NL-SAS或SAS硬盘,有效硬盘容量224TB,配置冗余电源,不少于2个千兆网口;3 .备份软件管理端采用B/S架构,简化灾备作业管理、系统维护和使用;4 .产品支持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也要支持中标麒麟、银河麒麟、红旗Linux等国内操作系统;5 .分布式架构存储介质系统采用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存储介质模式,可按需无缝横向
41、扩展灾备存储介质服务器(提供功能截图或官网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6.数据库备份支持OraCle、SQLServerMySQLDB2SybasePostgreSQL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数据库备份保护(提供功能截图或官网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7 .远程保护:支持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一等多种异地灾备,最大限度满足多分支机构的异地数据灾备需求;支持本地恢复及异地恢复;8 .OraCIe备份:支持OraCIe数据库的自动构建、数据文件重定向、表空间恢复(提供功能截图或官网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9 .海量文件保护系统支持本地磁盘格式和NAS共享存储下海量文件“日志增量备份”模式保护,不限制备份文件
42、数量,能够快速定位到修改或新增的文件并进行备份,无须每次增量备份时扫描所有文件;增量备份间隔可达分钟级(提供功能截图或官网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10 .虚拟化兼容支持集群环境下的VMWare、HyPer-V、华为FUSiOnSPhere等主流虚拟化平台无代理备份保护模式,无需安装客户端代理,通过Web集中管控平台就可直接为虚拟化系统添加备份保护任务,以及OPenStaCk的无代理方式备份保护(提供功能截图或官网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11.动态添加保护分区:要求系统支持在不移除数据保护并重新进行所有保护分区初始化的情况下,动态增减保护分区(提供功能截图或官网截图加盖投标人公章);12 .模块配置
43、和授权:本次配置基于WEB界面的集中管理备份与恢复服务端授权.;采用定时容量备份,同时具备数据库备份、系统备份和文件备份功能,无限制物理主机数WindOWS/Linux/和虚拟机数备份;13 .支持对OraCle、SQLServerMySQLDB2PostgreSQLSybase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主流数据库的备份数据进行定时容灾演练,符合等级保护的要求以检验备份集的可用性(要求提供软件截图证明并加盖投标人公章);14.服务要求:提供三年免费质保服务。7防毒墙L国产品牌,非OEM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 .基本规格:1U或2U设备,6个千兆电口,2个SFP插槽,1个接口扩展插槽,配置单
44、双)电源;3 .产品性能:吞吐量:8Gbps;并发连接数:500万;新增连接数:5万个/秒;4 .系统功能:具有Web管理界面,对产品进行设置和配置;备份与恢复:要求可以对系统配置进行备份,恢复备份配置、恢复系统默认值;部署模式:要求支持透明模式、路由模式、混合模式;5 .病毒过滤技术:病毒监测能力:要求具有针对国内及全球病毒监测网络,具备新病毒及时发现、处置能力及专业技术资源,保障对新病毒的有效拦截及具备先进的病毒分析技术实力;杀毒引擎:要求具有国内独立自主产权杀毒引擎,专业的网关病毒过滤引擎,保障防毒墙在网关过滤病毒的效率及性能;具备防御“永恒之蓝”等勒索病毒能力;病毒处理策略:要求可灵
45、活定义病毒处理策略,例:扫描或阻断;扩展病毒分析过滤技:要求支持对恶意脚本、DOS可执行文件、恶意网页分析、图片;具备抗DoS攻击能力;6 .支持基于文件协议、邮件协议(SMTPP0P3imap)共享协议(NFS/SMB)检测病毒的功能;支持发现病毒发送告警信息;7 .病毒库升级:要求支持病毒库联网升级和病毒库手工离线升级,可通过网站持续下载最新病毒库;8 .日志管理:要求提供系统日志、病毒日志,并可生成日志报表;9 .服务要求:提供3年病毒升级授权;提供三年免费质保。8堡垒机1 .*1U设备,配置26个千兆电口,NIT存储空间,本次配置不少于50个主机/设备许可,用户数不限制;2 .支持的协
46、议审计类型:字符协议包括:SSHvKSSHV2、TELNET、RLOGINTN5250(AS400);图形协议包括:RDP.VNC;文件传输协议包括:FTP、SFTP;支持运维的数据库包括:0racleMSSQLServerIBMDB2SybaseIBMInformixDynamicServerMySQLPOStgreSQL等;3 .支持运维的主机类型:WindOWS类主机、UniX类主机、LinUX类主机、网络设备;4 .采用物理旁路部署,不改变现有网络结构;5 .支持双因素组合认证,可以将两种认证方式自定义组合为全新的认证方式(需提供功能截图并加盖投标人公章);6 .支持无须记忆多个设备账
47、号和密码,实现账号密码代填功能;支持自动、半自动、手动三种登录方式;支持进行协议/工具扩展;7 .自动对WindOWs、LinUX等设备进行账号改密,改密支持手动和定期任务,密码配置支持全局策略和手工指定,密码复杂度支持按策略随机生成;8 .支持RDP、VNC图形操作过程中键盘输入操作记录和鼠标点击行为记录,并支持开启或关闭键盘输入审计功能、支持RDP窗口标题审计,并支持通过窗口标题内容检索定位回放、支持对剪贴板拷贝文件行为和文本信息内容的记录,并支持通过搜索文本内容关键字定位审计回放;RDP协议支持windows服务端开启安全层SSL加密;9 .支持修改系统自身对外提供服务的默认端口,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部署要求;10.售后服务:提供三年免费质保服务。9双机热备软件1.提供双机热备功能;2 .支持X86CPU架构(Intel、AMD、海光等CPU),支持IPv6网络通信协议,支持WindoWSSerVer版本操作系统(windows2008windows2012windows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