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L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或HBVDNA阳性()以上。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24个月2 .我国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所致者分别约占()A.60%和70%B.77%和84%C.50%和60%D.90%和95%3 .HBV主要经以下途径传播,除外()A.母婴传播B.血液传播C.性接触传播D.呼吸道传播4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划分为()期。A.2个时期B.3个时期C.4个时期D.5个时期5 .对于HBVDNA阳性的慢性乙
2、型肝炎(CHB)患者,若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异常(1倍正常值上限)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ALT升高,均应考虑开始()治疗。A.抗菌治疗B.抗病毒治疗C.免疫治疗D.支持治疗6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A.1B.2C.3D.47 .HBV感染者中,年龄()的青少年及儿童感染者常处于免疫耐受期,通常不考虑抗病毒治疗。A.10岁B.12岁C.14岁D.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o2 .肝硬化、肝衰竭3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4 .抗病毒5 .HBVDNA定量6 .抗病毒7 .肝毒性8
3、 .肝细胞癌(HCC)9 .肝脏组织学检查10 .乙型肝炎疫苗三、多选题1.ABC2.ABCD3.ABCD4.AB5.ABCD6.ABDE7.ABCDE8.ABCDE9.ABC10.ABCDE四、判断题1.2.3.4.5.6.7.8.9.10.五、简答题1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对感染HBV的妇女进行母婴阻断;在孕期发现乙型肝炎活动的相关症状或转氨酶异常,应尽快转诊到专科治疗;杜绝注射毒品和无防护的高危性行为;意外暴露后应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如伤口处理、检测和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疫苗等。2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包括:血清H
4、BVDNA阳性的CHB患者,若ALT持续异常(1倍ULN)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ALT升高;代偿期肝硬化者,无论ALT和HBeAg状态,只要HBVDNA可检测到,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者,只要HBsAg阳性者,均建议抗病毒治疗;血清HBVDNA阳性、ALT正常者,若肝组织学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G2级及以上)或肝纤维化(S2级及以上)、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无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但年龄30岁且无创肝纤维化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有HBV相关的肝外表现等情况,建议抗病毒治疗。3 .对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每36个月监测血常规、肝脏生物化学
5、指标、HBVDNA定量和HBV血清学标志物、肝脏硬度值测定;对于无肝硬化者,建议每6个月1次腹部超声检查和AFP等,对于有肝硬化者则建议最好每3个月1次;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者,每612个月监测1次血磷和肾功能。4 .一级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预防,包括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查漏补种、高危人群接种和暴露人群接种;杜绝注射毒品和无防护的高危性行为。二级预防:在乙型肝炎的疾病前期,主动就诊、主动筛查及高危人群筛查和管理,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对CHB患者及HBV携带者进行随访;教育患者关于HBV感染的临床知识,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教育患者了解赴医院就诊的时机。三级预防: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定期检查、规范治疗,预防或减少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及和肝癌等并发症,促进功能康复、减少疾病痛苦,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包括严格戒酒、戒烟、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