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59531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修睦() 矜寡孤独() 男有分() 编纂()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 、废疾者(废疾:)、女有归(归:) 、谋闭而不兴(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作:) 、故外户而不闭(闭:)、大同(同:)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选贤与能。_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_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5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_、_、_。6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7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8译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2、其子。_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_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9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_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释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 不独子其子(子:)矜、寡、孤、独(孤:) 盗窃乱贼而不作(贼:)11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大道:_大同:_-12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概括层意。_13文中

3、哪些句子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14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_1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_16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_大道之行也综合练习2一、基础部分1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j,通“举”,选拔) B盗窃乱贼而不作(zi,小偷)C男有分,女有归(fn,职分,指职业、职守) D货恶其弃于地也(w,憎恶)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 B矜寡孤独 C便要还家 D出淤泥而不染3下列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寻向所志,遂迷。C大道之行也。 D男有分,女有归。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2)男有分,女有归。_(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_(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_7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照应此句的是_。8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9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10.填空(1)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 (朝代)的 (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 篇。(2)“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 这两部书和大学 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其中大学 中庸是 中

5、的两个篇章.二 文段阅读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语(y):告诉。王(wng):统一天下。与:语气助词,无义。 【阅读提示】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上述短文中,孟子认为,国君只有使人民生活有保障,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称霸天下。

6、当然,这一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时代的局限性。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需要我们好好体会。 【练习】 6、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7、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8、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9、翻译下列句子。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大道之行也答案1 略 2所以 残废人 女子出嫁 发生 兴起 用门闩插门 有和平的意思 3略 4礼记、儒家、戴圣 5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鳏寡孤独

7、夜不闭户 7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 8、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扶育自己的子女。 、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要不为私利的劳动。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9第一方面,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 第二方面,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第三方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0.和睦 以为子 幼而无父的人 指害人11.“大道”指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12略 13略 14成理成文即可15识辨 回答 都 确实 除去 用16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 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17.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

8、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18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19略 20略 21D22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15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如“其中往来种着,男女衣作,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参考答案一、1B害人2D(与举;矜鳏;要邀) 3B4(1)所以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 (2)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3)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4)所以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插门,这就是所说的理想社会。5排比句:使

9、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效果:结构整齐,使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6(1)三德才兼备的人管理大家的天下。 大家互相帮助,各得其所,不谋私利。 总结大同社会的景象。 (2)总分总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9略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用了两个事例,一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一是“为长者折枝”,说明一个人是否想有所作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8、尽管孟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其进步的倾向,但从“天下可运于掌”来看,其主要目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称霸天下服务的,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9、 (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是什么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