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6932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十五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十五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十五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十五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十五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前言物流产业是融合运输、仓储、加工、流通、信息和金融等环节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业。其产业链关联性强,吸纳就业人口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生态环境影响小,是支撑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产业发展,可以高效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组织规模化运行效率。创新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区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营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五五”时期是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贯彻好落实国

2、家、省、市、区“十五五”规划,依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省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2019203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实施期限为:2026年-2030年。第一章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一)物流业基础良好高质量发展是区“十五五”发展的主题。现代物流业是国家、省、市、区着力打造的重要产业。区地处滇中经济区核心地带,是滇中经济增长极南向开放的重要通道,是昆曼公路、昆磨铁路、滇中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明显,现代物流业发展空间广阔。“十四五”

3、以来,随着烟草及配套产业、矿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批烟草配送中心、果蔬冷链物流中心建成运营,区特色物流业基本形成了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现代第三方物流操作模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龙泉工业产业园、雄关滇中绿色农产品物流产业园、九溪物流产业园、空港产业园等五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区物流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二)区位优势明显滇中城市经济圈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是中国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陆上枢纽。区地处滇中经济圈核心地带。是昆玉铁路、泛亚铁路东线和中线、昆曼国际高速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滇中地区通往南亚东南亚国家国际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随着

4、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区物流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三)交通网络成熟“十四五”以来,区全方位加大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交通设施网络化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路网建设显著提升,道路运输能力明显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三纵三横”的骨架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了周边县(区)全方位对接。随着境内玉江路、江华路、江通路、澄川路以及永金高速、澄华高速、峨石红高速等骨干交通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高效衔接、立体支撑、广泛辐射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十四五”以来,全区辖区范围共建成公路299条,合计里程达1400多公里。全区7个乡(镇、街道)、76个行政村、344个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

5、路通达率达100%。乡(镇、街道)和建制村道路硬化率均达100%。交通网络内联外通能力的提升,为区物流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园区格局清晰“十四五”以来,区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高原特色农产品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依托的现代物流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了“一中心”、“五片区”、“多节点”的总体发展格局。“一中心”,即积极融入市经济核心区,依托市优势特色产业,带动物流业发展;“五片区”,即重点打造龙泉工业园区宏程物流产业园、雄关滇中绿色农产品物流产业园、九溪润特物流产业园、江城纸制品物流产业园和空港物流产业园;“多节点”,即全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小规模特色产业物流

6、节点。2025年,投资6亿元、占地960亩、仓储总量100万吨的九溪润特仓储中心(一期)建成运营。投资L98亿元的滇中绿色农产品产业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投资3亿元的区农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应用示范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投资5.7亿元的滇中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竣工投产,投资2.7亿元的宏程物流建设项目主体完工,投资1亿元的滇中特色农副产品冷链储运中心主体完工。空港物流产业园区进入前期规划阶段。(五)“软件”环境改善为进一步促进区物流业全产业链发展,按照区政府“建设辐射周边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发展定位,打造高效物流通道,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不断创新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现代物

7、流企业提供优质的政策扶持。逐步提升全区各级各部门发展物流业的主动意识,为物流业全产业链跨越发展提供良好“软件”环境。二、存在问题(一)物流市场主体实力不强物流业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物流服务层次较低。物流企业以自营服务为主,社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多数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功能,缺乏物流策划、采购、包装、加工等专业增值服务。运作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突出,尚未形成实力强、功能全的现代物流市场主体。(二)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十四五”以来,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经济总量偏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支撑力度不够,内生动力不足,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协

8、调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主要依赖传统的一、二产业,缺乏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新兴特色产业。(三)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社会消费品市场增长动力较弱,特别是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够。物流企业规模较小,服务人员较少,工作效率较低,特别是服务范围有限,物流企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综合规模优势,容易各成一体,各自为战。各物流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难以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接轨合作。(四)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带动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受物质条件限制,区内通达内地和连接周边的综合交通网络尚不完善。部分地区山高路陡,不易于

9、大型物流车辆通行,物流运输成本较高,物流产业效益较低,阻碍了高质量物流企业入驻。部分物流园区设计结构不合理,相关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用户体验不佳。拓展物流市场尚有一定难度。(五)物流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区物流企业普遍忽视信息化建设。缺乏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企业之间相互独立,缺少合作。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与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换较少、共享程度较低。企货匹配、仓货匹配、车货匹配程度较低。甩挂运输、托盘共用、城市配送等领域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物流企业自动化程度较低,物流处理流程繁琐,多流程处理还停留在人工阶段,处理方式单一,大大降低了物流业运行效率。(六)管理体制不够灵

10、活物流专业设施分散在不同领域,物流要素也分属不同行业和管理部门,管理体系尚未理清,物流资源较为分散,物流市场秩序混乱。分行业、分部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行业和各部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协调.物流功能扩展和物流服务方式协调存在困难。物流园区规划与其他规划衔接不够,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之间缺乏有机衔接,没有实现多规融合,项目落地困难。三、面临形势(一)战略机遇“十五五”时期,将全面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聚焦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航空物流、城乡配送、现代供应链等,加快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省级物流枢纽、重点物流产业园、多式联运物流网、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城乡末端物流配送网络等基础

11、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融合应用,构建产业协同平台,推动国际货运航空、班列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区物流产业获得国家、省、市项目、财政、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有利于进一步吸引企业落地,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注入活力。(二)政策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建设实施,为区物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根据2025年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现代物流业被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万亿级”支柱性产业。全省“万亿级”支柱性产业建设,将有助于区从欠发达传统产业集散地转型升级为对外

12、开放互联互通前沿地带,面向周边省、市、区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活力不断增强,物流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区具备享受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天然政策优势,具有与南亚东南亚等国开展经贸合作的良好政策环境,享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各种优惠政策。(三)内生增长机遇随着我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全新发展格局的确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内外大宗农产品运输物流需求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区绿色农产品物流业、先进装备物流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内生需求迅速扩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更加

13、完善、便捷、安全的消费品物流配送体系。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内生增长机遇。(四)后发优势机遇区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与省内外工业发达地区相比,区内没有工业化成熟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这为物流业发展带来一定后发优势。区可借鉴省内外物流业发展既有经验,创新发展理念和政策措施,轻装上阵,实现物流业发展“后来居上”。(五)信息化发展机遇“十四五”以来,信息化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区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发展,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信息化水

14、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消费模式日益现代化,全区物流业发展迎来难得的信息化机遇。四、面临挑战(一)物流业整体水平较低带来的挑战区以传统物流业为主,现代化程度较低。受传统观念与经营方式制约,大部分物流企业属“小而全”模式,经营方式单一,资源闲置浪费,整体效能较低。物流运作与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物流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与质量有待提高。区内多数工商企业自办物流,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较少,自有仓储设施和运输车辆利用率低,企业成本偏高。(二)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带来的挑战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通道建设尚未完成,公路货运依赖度较高,物流业成本高企、效率偏低,物流业利润增长空间有限。物

15、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物流服务功能单一。烟草相关产业等少数业态一枝独秀,物流信息、结算、金融、加工、供应链等高端业态和增值服务有待发展。(三)周边地区物流业同质竞争带来的挑战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农副产品、矿产资源、机电装备和建筑建材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十四五”以来,与区相邻的红塔区、通海县物流业发展迅猛。相比而言区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区域竞争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和物流园区培育面临激烈竞争。(四)物流业资源整合度不高带来的挑战全区虽已建成部分物流园区,但物流业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体系;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基础设施仍是

16、短板二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交通运输设施规模不大,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交通与仓储设施之间配套性和兼容性较差;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五)物流业专业人才缺乏带来的挑战区物流业快速发展亟需人才支撑。全区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和熟练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尤其在供应链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综合服务、物流金融与信息服务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缺口更为突出。这与区物流业创新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

17、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两型三化”和打好

18、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要求,推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政策、区位、后发优势,统筹跨区物流与跨境物流和区内物流的协调发展,坚定不移走开放创新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物流业全产业链发展新路,着力推进全区物流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各要素开放融通,形成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二、发展思路(一)着力提升物流服务能力推动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高效联动发展。实施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程,完善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发展壮大龙头物流企业。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推进全程透明、可视、可追踪、智能管理,构建智慧供应链物流体系。加强与中国O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发区、海关

19、特殊监管区、口岸等开放型平台的深度合作,促进国内市场和南亚东南亚市场优质物流资源和要素的高效集聚,为全区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综合物流服务。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二)主动融入国家物流发展战略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融入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区域、滇中经济圈发展,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鼓励物流企业积极承接物流业务,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建设,增强区物流品牌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将现代物流发展置于市功能区域发展和滇中新区城市群协作发展中,积极参与区域物流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深化与周边地区的物流协同协作水平。(三)充分发挥物流规划作用强化地

20、方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作用,统筹城市和乡村、国际和国内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物流业合作联动,建立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在政策引导、组织协调、规划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供给方面的职能,防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四)积极拓展物流运作模式积极创新物流运作模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营造良好的物流市场环境。调动物流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物流要素集聚。(五)灵活多样

21、创新发展方式采取整体推进与重点方向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支持区物流产业优先发展。以项目为载体,落实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积极引导资金投向物流业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打破制约物流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调整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制度供给,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市场活力。三、基本原则(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发挥政策、区位、资源、后发优势,统筹跨区物流与跨境物流和区内物流的协调发展,顺应物流领域科技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新趋势,以优化网络布局、培育产业集群、统筹内外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便利群众生活为重点。(二)坚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

22、性改革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畅通、连接国内、通达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物流平台,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走开放创新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物流全产业链发展新路,着力推进全区物流全产业链各环节、各要素开放融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形成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三)坚持政府引导,突出市场导向强化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统筹城市和乡村、国际和国内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物流业合作联动,建立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

23、体制机制。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营造良好的物流市场环境。调动物流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物流要素集聚。(四)坚持重点突破,重大项目支撑把整体推进与实现重点方向的跨越发展相结合,集中力量支持区物流产业优先发展。以项目为载体,依托“一中心、四片区、多节点”空间布局,落实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积极引导资金投向物流业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五)坚持集聚集约,发挥龙头效应提高物流设施和各种物流资源的集约利用率,促进优势物流企业、物流要素向园区和节点集聚、集约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面、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大力拓展技术、知识、

24、资金密集型的高端物流服务,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发挥物流业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四、发展目标(一)总体发展目标区物流业发展方向是以高度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智慧化为目标,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到2030年,全区物流业增加值力争突破8亿元,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业全产业链体系。(二)构建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协调的物流全产业链体系以合理规划物流业全产业空间布局为支撑,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宗旨,以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物流产业资源整合,优化物流网络,着力培育安全、便捷、高效的现代

25、物流企业,推进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物流服务体系,使区成为省内乃至跨省的商贸物流重要枢纽。(三)构建“智慧型”物流服务业联动体系推动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高效联动发展。实施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程,完善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培育航空物流发展新优势,发展壮大龙头物流企业。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推进全程透明、可视、可追踪、智能管理,构建智慧供应链物流体系。加强开放型平台物流载体功能建设,促进国内市场和南亚东南亚市场优质物流资源和要素的高效集聚,为全区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综合物流服务。(四)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输体系以完

26、善内联外通纽带功能,打造物流枢纽为重点,加快推进交通沿线关键节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境内外国际联运物流节点建设,加快国际国内无缝衔接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着力构建以跨区铁路运输为基础、跨区公路运输为支撑,公路铁路多种联运方式并行发展的跨区物流通道,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五)构建完善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生态圈”体系“十五五”期间,确立物流业全产业作为全区支柱产业地位,初步建立竞争有序、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流通效率明显提高,物流成本显著下降,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把区建设成为滇东南重要的物流集散地。2030年,初步实现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物流业全产业

27、链稳步发展,上下游产业有机链接,物流市场运行更加规范。园区建设、物流通道、多式联运、城乡配送、智慧物流、供应链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物流、企业引育等重点工程多措并举,以组织、政策、资源、安全等保障措施加速推进物流业发展,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第三章主要任务一、空间布局(一)围绕“一个中心”以市经济圈为核心,加强与红塔区、周边城市群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的物流合作,提升区在市经济核心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区核心区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将区打造成为滇中区域物流枢纽。区毗邻红塔区,位于滇中地区东西向物流通道与南北向物流通道的结合部,具有特殊的交通物流优势。做强市经济圈片区,有助于打

28、造东西向连接市红塔区,南北向连接昆明市与红河州、文山州边境口岸的两大物流大通道,在经济圈内产生汇流、储存、加工、转运和分拨服务。以昆玉铁路、玉蒙铁路、玉江高速、江通高速、弥楚高速以及规划中的民用机场为依托,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原特色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烟草、粮油、食品仓储运输业,现代纸制品产业和空港物流业为基础的现代物流全产业链格局。市经济圈区辖区重点项目表项目内容项目项目主责名称类别单位(一)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拟建13处,分别为渔文化广场西侧(占地面积约2430m2)环岛东南侧(占地面积约1968In2)、污水处理厂西北侧(占地面积约7783m2)景湖酒店东侧(占地面积约10610m2

29、农贸市场东侧(占地面积约4000In2)、大街小学东北侧(占地面积约3438m2).大街小学西南侧(占地面积约1531nf)、老街兴市场(占地面积约区智综合10148In2)、永宁寺前(占地面积约区住慧停车场交通2326m2),中联超市南侧(占地面积建局建设项目约243011f)、城投西北侧(占地面积约7587In2)、区二幼南侧(占地面积约745InD、老粮管所(占地面积约2670m2)。中心城区停车场总占地面积5766611f,计划停车位约2211个。(二)前卫镇:前卫镇停车场拟建3处,一号停车场(农贸市场东侧,占地约8580irf);二号停车(农贸市场西侧,占地约2500irf);三

30、号停车场(大村村民小组,占地约460rn2)o前卫镇停车场总占地面积红11540m2,计划停车位约268个。(三)九溪镇:位于南方电网西北侧停车场,占地约10417m20计划停车位约306个。(四)项目配套建设广告位、充电桩、景观绿化、商铺等设施。塔主线全长40.89km,其中红塔区区至(机综合场)至江城交通高速公路(段)北城境内13公里,区境内27.89采用双区交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km,路基宽通局33.5米。路线里程46.690km(含机场共线段14公里,实际里程32.69公至研和高综合里,红塔区26.12公里,区6.57公区交速公(段)路交通里)。全线采取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通局技术标

31、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3.5mo(二)打造“五个片区”雄关滇中绿色农产品物流产业园。加快推进雄关绿色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打好“云菜”、“云花”等优势品牌,力争早日进入“省高原特色农业十大示范区”目录,大力发展集高原特色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全产业链体系,以“信息平台+交易平台+物流平台”的“物联网”建设思路,将园区打造成为立足、对接国内、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现代高原特色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加快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化蔬菜、水果、花卉保鲜冷库300座,真空库60个,制冰厂4座,储冰库6个,菜果交易市场100亩,形成覆盖全区,辐射

32、周边区县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加快区路居至雄关公路改造工程,力争“十五五”期间完成15米宽度沥青混凝土路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推进雄关乡50亩大型停车场项目建设和20亩客运站项目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办公楼、服务楼、充电桩、车辆维修点等附属设施。为雄关滇中绿色农产品物流产业园提供有力保障。雄关滇中绿色产品物流产业园重点项目表项目名项目项目内容主责单称类别位雄关乡公路全长44km农村道路全面雄关乡农村公路改建设进行修复、绿化、挡墙建设、人民政府造提升项目标识、标线计划在雄关社区建设占雄关乡综合地20亩左右,建设办公及附属雄关乡客运站建设交通服务楼2000平方米,硬化场地人民政府项目9000平方米,充电桩、

33、车辆维修等建设占地50亩左右,建设雄关乡综合办公及附属服务楼1500平方雄关乡大型停车场交通米,硬化场地25000平方米,人民政府建设项目充电桩、车辆维修等六栋冷库(共142个冷库云菜集单元,其中机房11间,冷库团滇中智慧物流131间)、蔬菜加工车间、1栋雄关乡农业产业园园区行政办公楼、2栋宿舍、公厕2人民政府项目个、停车交易区1个占地面积6666平方米,建雄关加筑面积4350平方米,新建办公油站综合服综合楼、站房、服务楼、职工宿舍雄关乡务区建设项交通及机器设备油罐构建,储油罐人民政府目容积200立方米,双枪税控加油机6台世吉滇物流40座冷库,1幢综合办公雄关乡中特色农副园区楼,1个加工车间,

34、2座仓库,人民政府产品冷链储1个蔬菜交易区,1个脱水车运中心项目滇中绿色农产品产物流间,1幢职工宿舍,1个饭店食堂以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0653.1311f(合计60.98亩),总建筑面积43095.22nf。包括新建:冷链库房、综合楼、消防水池及泵房、配电室、污水处理、大门、停车位、充电桩、广告牌、道路场地及景观绿化雄关乡业园冷链物园区等。其中1#冷库建筑面积人民政府流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区农产品废弃物资物流源化利用处园区理应用示范项目12890.73m2,2#冷库建筑面积11776.34m2,3#冷库建筑面积13309.12m2,综合楼建筑面积4365.90m2,消防水池变配

35、电室建筑面积453.13rf,其他附属配套用房建筑面积300m2o项目用地120亩(其中主体建(构)筑面积56亩,厂区_雄关乡绿化44亩,科技农业示范与试人民政府验区20亩),项目包括蔬菜废弃物储存车间2100平方米,沼气净化平台2500平方米,沼气储存柜100oo平方米,有机肥仓库5000平方米,净化间250雄关乡蔬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物流园区平方米等设施设备,以及若干配套的沼气提纯系统、有机肥加工设备、泵系统、管道、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占地30亩,建设办公楼及服务设施用房2000平方米,硬化场地18000平方米,蔬菜交易大棚100OO平方米,亮化、

36、绿化、停车场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以滇中绿色农产品产业园招商入园4个项目为产业,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及配雄关乡人民政府雄关物特色套项目和物流特色小镇基础雄关乡流小镇小镇设施项目。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及配套,物流特色小镇基础设施,雄关社区“813.814”灾后重建、物流特色小镇建设、”一人民政府水两污”治理、电力通讯线路改造、道路改造等、行政中心新建办公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占地20亩左右的客运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占地50亩左右的大型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占地30亩左右的蔬菜交易市场及配套设施、新建5亩幼儿园及配套设施、新建6亩卫生院及配套设施龙泉物流产业园。依托市红塔区和区在烟草、矿产、建材、装备制造等

37、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大力发展基于先进装备制造的工业品物流基地、资源性产品物流基地和电商平台仓储配送基地,重点支持阿里巴巴、京东、红塔、联塑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在此投资建设现代物流、仓储和配送基地。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产业、医药医疗产业与物流产业的配套建设和协同发展战略。“十五五”期间力争完成占地150亩园区建设规模,主要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园区宿舍楼、餐厅、集装箱加工车间、GPS组装加工车间、物流货物存储仓库、物流配送服务层苦、汽车修理厂、停车场等工程项目,力争实现园区总产值3亿元,年利润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个。龙泉物流产业园重点项目表项目名类别项目内容主责单位宏程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现代

38、物流配送及综园区合加工项目宏程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现代物流配送及综套设施项合加工项目目建设二期主要建设集装箱加工生产线一条,年加工集装箱4000个;建设GPS组装加工生产线一条,年组装加工GPS40000台;配套建设GPS安装、营运、维护、电子监控中心等信息化平台;产品物流配送仓储设施及配送信心建设;建设标准化车间、综合楼、职工宿舍、食堂及水电路、消防、停车场、绿化等工程占地54亩,主要建设集装箱加工生产线,建设GPS组装加工生产线一条,配套建设GPS安装、营运、维护、电子监控中心等信息化平台,车辆检修车线;建设标准化车间、水电路、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消防、停车场、绿化等工程九溪物流产业园

39、依托市红塔区和区在烟草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上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中国烟叶存储集散基地”这张名片,以烟草、粮油、食品仓储物流为基础,通过吸收国内外现代物流企业先进理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高起点打造集仓储、批发、配送、停车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物流基地。根据润特物流园区地处东风水库水源保护区内这一特点,积极探索园区在康养、休闲、度假产业方面拓展的可行性问题。推进九溪润特物流园区至玉江路互联互通工程,力争十五五期间完成双向四车道道路建设。推进九溪镇停车场项目建设,在九溪镇28个村民小组建设30个具有规模的停车场。推进九溪润特仓储中心二期项目,打造“中国烟叶存储与集散基地”,加大仓库、露天晒场

40、道路硬化及相关仓储设备的建设力度。九溪物流产业园重点项目表项目名项目称类别九溪润公路特物流至玉建设江路互通工项目内容位双向四车道,长约3千米,宽15米,道路硬化主责单九溪镇人民政府程九溪镇公路连接新老玉江路,建设两九溪镇Y眯大道、科建设横两纵道路网人民政府创大道建设九溪镇现有的九溪客运站搬迁,综合九溪镇客运站搬迁建设候车大厅、办公楼、停车交通人民政府项目场、站前广场用地面积14463rf,总建九溪驰筑面积12414.8m2,建筑主要加油九溪镇能石化加油工程包括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站人民政府站新建项目附属设备用房、加油区、埋地油罐区九溪润打造“中国烟叶存储与集物流九溪镇特仓储中心散基地”,增加

41、仓库、露天晒场、园区人民政府二期项目道路硬化及相关仓储设备采购九溪镇拟于新农贸市场至六十亩特色农产品物流九溪镇间建设花卉、草莓、野生菌等特交易市场建园区人民政府色农产品交易市场设项目江城纸制品物流产业园。按照“一城多园、一园多点”发展思路,将江城纸制品产业园纳入龙泉工业园区及高新区进行总体谋划,与龙泉工业园区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力争打造成为西南三省极具竞争力并辐射东南亚的中高端纸制品生产基地、纸制品销售市场和纸制品物流园区。积极争取并用好用活建设、招商、土地、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入园企业尽快建成投产。大力争取京东生鲜仓储物流园、板扎纸业等项目落地。加

42、快江城纸制品产业园二期建设发展,引导和扶持传统产业继续实施技术革新和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彩印包装产品附加值,切实增强现代纸制品产业对园区的支撑作用,以工业提质增效带动物流业快速发展。江城物流产业园重点项目表项目名项目项目内容主责称类别单位江城镇综合停车场位于江城政府东侧,江城停车场建设交通占地约6039m2镇人民政项目项目建设共两大部分一是建府筑工程部分95880m2,其中标准省市纸化厂房建设77690m2,仓储及商江城制品产业集物流品交易展示区18190m2o二是园镇人民政聚区江城片园区基础设施工程部分,其中土石府区建设项目方150940m3;挡墙2800m3;大型停车场10270irf;绿地

43、与广场4838m2;道路工程37525.8711雨水工程2588.78米;污水工程2588.78米;给水工程(含生产生活)2588.78米;燃气工程2588.78米;通信工程2588.78米;供电工程一项;35KV变电站一项;供电线路3400米。一航空物流产业园。借助红塔区一一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机遇,依托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大力推进龙泉航空物流港创新发展。对标省、市重点发展产业和区重点扶持产业,与红塔区联动发展公铁空多式联运物流和综合物流服务。围绕空港物流和冷链物流,打造滇中无人机物流配送中心和航空冷链物流中心。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利用资源要素市场、工业产品市场、进出口产品市场和民用消费品市场

44、发展集大宗物流、区域分拨、保税物流仓储、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业态。促进航空物流、航空科技、冷链物流、快销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完善的生产服务型物流产业链,打造生产服务型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空港物流节点。航空物流产业园重点项目表项目名项目项目内容主责单称类别位机场建设标准为4C类,民用运输机场(前期工作)计划建设跑道长度3200米,机场及飞行区、跑道、航管综合楼建设局及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区交通施。区临空临空产业综合体产业区建设项目高新区龙泉园区为基础,前卫镇结合机场建设,打造配套临空人民政府产业经济区,征地3000亩二、重点任务(一)加强物

45、流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在严格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重要的物流节点加快整合与合理布局物流园区,推进物流园区水、电、路、通讯设施和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立体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周边公路配套,推广使用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完善物流园区管理体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区位特点和物流需求,发展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以及农产品、冷链、仓储、装备、货物运输、快递等专业类物流节点,发挥物流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二)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打造核心物流园区,发挥物流中心的辐射作用。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的物流产业发展体系。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推进物流产业供应链体系创新;立足“消费升级”战略,推进消费物流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基于农业、农民、农村的商品物流服务体系;围绕“滇中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带”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区域内物流布局。集中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龙泉宏程物流园区、雄关滇中绿色农产品物流产业园、九溪润特物流园区、江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