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学就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下载原文可修改文字和底色颜色查看原文题目:家庭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院系:数理学院专业年级:应用物理学专业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6月10日摘要太阳能是最普遍的自然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为解决边远的农牧地区、偏僻山区、孤立的岛屿等地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用电的需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家庭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0世纪70年代后,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范围内收到高度重视并取得长足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部分,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发电方式。文章进行了家庭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通过计算得出大理地区太阳能光伏方阵的
2、最佳倾角及相应斜面上的日均太阳能辐射量,然后根据当地的气象,环境状况及具体用电情况,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施工要求,包括了蓄电池容量的计算、逆变器功率的选择、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择和布置等。同时对设备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选出了最佳的光伏方阵。自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以来,系统工作稳定正常,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关键词:光伏发电;家庭式太阳能;系统设计DesignofthehomeusephotovoltaicgenerationsystemAbstractSolarenergyisthemostcommonformofnaturalresources,itisalsotheinexhaustibler
3、enewableenergy.Aimingatsolvingthepeople,sdailylifeandproductionelectricityneedsinremotefarming,mountainandislands,ahomeusesolarphotovoltaicgenerationsystemwasdesigned.Afterthe1970s,solarphotovoltaicpowergenerationintheworldhasbeenattachedtoandmadeconsiderableprogress.Solarphotovoltaictechnologyasthe
4、utilizationofsolarenergyisanimportantpartofanditisconsideredasapowergenerationofthemostdevelopmentpotentialofthetwenty-firstcentury.Thisarticlehascarriedonthedesignofhouseholdsolarphotovoltaicsystem.ThroughcalculationofDaliareasolarphotovoltaicarray,theoptimumtiltangleandthecorrespondingslopeontheca
5、lendaryearmonthlyaveragedailysolarradion.Accordingtolocalweather,environmentconditionsandspecificcasewithelectricity,thedesignmethodandconstructionrequirementweredeveloped,includingthecalculationofthebatterycapacity,thechoiceofinverterpower,theselectionandlayoutofthesolarcellmodules.Atthesametimethe
6、equipmentparameterswereoptimized,choosingthebestphotovoltaicarray.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systemrunsstabilityandnormal,theaccuracyofthedesignisverified.KeyWords:Photovoltaic;HomeSolar;SystemDesign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1 世界光伏发展及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2 我国光伏发展及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2.1 硅太阳能电池错误!未定义书签。2.2 太阳能电池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太阳能控制器错误!未定义书签。2.4 逆变器错误!未定义书签。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独立发电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3.2 并网发电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3.3 混合发电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4家庭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1 确定现场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4.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初步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2.1 光伏支架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4.2.2 光伏组件选择及排布错误!未定义书签。4.2.3
8、 逆变器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4.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益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4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综合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4.1 光伏组件的排布及固定错误!未定义书签。4.4.2 线缆的排布错误!未定义书签。4.4.3 蓄电池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4.4 防雷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4.4.5 电气方案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4.6 设计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施工及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5.1 购置运输物资错误!未定义书签。5.2 进行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5.3 系统整改及试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5.4 正式投产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错误!未定义
9、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导致新能源的应用成为热点,而太阳能凭借其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等优势获得了普遍关注。其中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能缓减现有电力系统用电高峰压力、能有效提高生活标准的发电方式,正迅速得到应用。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急剧增大。初期主要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后,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与消费开始大幅度增加。在化石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减排等问题尤为凸显其重要性,人民逐渐把目光转向了新能源这一新兴领域。1980年联合国在“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上对新能源有了
10、新的定义: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新能源的有许多,他们有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质能等。而太阳能是未来能源的一颗闪耀的新星。太阳照射地球一个小时产生的能源,足够目前世界全年的能源需求。因此,太阳能被看作是摆脱对石油依赖的终极途径。据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称,十年内,太阳能光伏系统可能最终成为最经济的供电方式,不过这有赖于太阳能产业持续快速地改进太阳能电池的能效并创造规模效益。如今在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宏观政策影
11、响下,所处的市场领域将逐渐扩大,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将是太阳能供热发电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初步预计未来五年内,其规模会以每年50-100%的速度递增。本次试图设计出一套符合装机地点情况的家庭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切合实际进行分析设计,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作为系统备案。完成系统安装工作,以实现设计内容,实现系统高效运行为最终目标。1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1.1 世界光伏发展及现状1954年世界第一块太阳能电池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诞生,开启了太阳能利用的新篇章。经过60年的发展,不仅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太阳能电池的使用范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空间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太阳能利用的飞
12、速发展始于1973年世界爆发石油危机,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制定了一系列鼓舞光伏发电的优惠措施,制定实施庞大的光伏工程。从此光伏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1997-2006年的10年时间中,世界光伏产业扩大了20倍,在未来这个数字将持续增长山。表1.1为太阳能电池发展重要节点。表Ll太阳能电池发展重要节点时间事件1893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打效应、即“光伏效应工1930年肖特基提出Cu2势垒的“光伏效应”理论。同年,朗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1941年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1954年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
13、成了实用的单晶太阳电池,效率为6%o同年,韦克尔首次发现了碑化线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第一块薄膜太阳电池。1955年吉尼和罗非斯基进行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优化设计。同年,第一个光电航标灯问世。美国RCA研究碑化像太阳电池。1957年硅太阳能电池效率达8%o1958年太阳电池首次在空间应用,装备美国先锋1号卫星电源。1959年第一块太阳能多晶硅电池问世,效率为5%o1960年硅太阳电池首次实现并网运行。1974年COMSAT研究所提出无反射绒面电池,硅太阳电池效率达18%。1978年美国建成世界首个IOkWp太阳能光伏地面电站。1990年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每
14、个家庭的屋顶装35kWp光伏电池。开启家庭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新篇章。1998年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达25%。荷兰政府提出“荷兰百万个太阳光伏屋顶计划”。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世界范围内,太阳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自1954年第一块单晶硅电池问世后,仅仅4年时间,太阳能电池就在空间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之后就建成了大型光伏电站并投产使用,尤其是在1990年德国提出的光伏屋顶计划,则是光伏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太阳能光伏这一新兴高科技技术正式向普罗大众开放,让光伏显得不再神秘,让每一住户能够接触到太阳能光伏发电并投身于新能源发展事业中。自1990年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计划
15、后,开启了太阳能光伏应用的崭新篇章,至此光伏电站的架设不再是高难度、高投资、高要求这样的“三高”隹题,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自家屋面建立起一个小型的家庭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而不是只能投产一座大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电站。从今天看来,这一举措影响了未来25年光伏行业的发展,甚至说直接改变了现今光伏行业的发展走向。这让小型的家庭用或商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把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化整为零,破除其局限性,减少单次投资金额,发展小型分布式系统,这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这一思想和办法飞速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1.2 我国光伏发展及现状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每年达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
16、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表1.2为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表1.2我国各地太阳能资源地区类别地区太阳能年辐射量年日照时数标准光照下年平均日照时间(时)(MJm2年)(kWhm2年)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6680-84001855-23333200-33005.08-6.3青海西部、西藏西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5852-66801625-18553000-32004.45-5.08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新疆南部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5016-585213
17、93-16252200-30003.8-4.45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台湾西南湖南、湖北、广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四陕西南部、江苏4190-50161163-13931400-22003.1-3.8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台湾东北部五四川、贵州3344-4190928-11631000-14002.5-3.1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广阔的无人区有着充沛的太阳能资源,而这些未被利用的地区正是发展太阳能、建造太阳能光伏电站的绝佳地区。同样在高海拔的西南地区以及黄土高原一带,太阳能资源也非常充沛。这些地区大都属于人烟稀少或是未被开发利用的山地、平地,开发利用起这些利用率低下的地区以及这些地区无遮挡高
18、关照的有利因素必将是我国发展太阳能行业,建设高效、大型的光伏地面电站的首选,也将是我国太阳能光伏发展的基石。对于我国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华中华南一带,也有着较为充沛的太阳能资源,但是这些地区大都属于人口高密度地区或是高产农业区,要建立大型的地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电站是有难度且不切实际的。得益于德国的“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和荷兰政府提出的“百万个光伏屋顶计划”让这一光伏发展新思路得以应用,在我国这些地区的光伏发展,必然是以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思路来进行,化整为零,在已有的基础上合理投建,也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我国光伏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偏远地区无电状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70
19、年代以来,经过“六五,“七五,八五”三个五年计划攻关,有了初步的发展。在此期间也有了中国自主生产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措施,促进了太阳能利用的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已突破200万千瓦,位居世界首位。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利用太阳能电池这种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变为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给蓄电池充电或者在满足负载需求的情况下给直流负载供电,如果日照不足或者在夜间则由蓄电池在控制器
20、的控制下给直流负载供电,对于还有交流负载的光伏系统而言,还需要增加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无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在离网系统中,还需要蓄电池作为电源系统。这些部件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适用于绝大部分场合。图2.1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示意图2.1硅太阳能电池常用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三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变换效率最高,已达20%以上,性能稳定,但使用的单晶硅材料和半导体工业所用材料具有相同的品质,所以材料成本比较昂贵。多晶硅太阳能
21、电池效率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稍低,大约为13%14%左右,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可用铸造方法生产,所以成本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属于薄膜电池,价格最便宜,但光电转换效率最低,大约为7%8%左右,稳定性也不如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目前多用于弱光性电源,如手表、计算器等电池。将太阳能电池单体进行串联、并联并封装之后,就成为了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可以作为电源单独适用的最小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再经过串联、并联安装固定在支架上后,就构成了太阳能电池方阵。2. 2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实现P-V转换的固体装置,在广大的无电力网地区,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为用户照明及生活
22、供电,一些发达国家还可与区域电网并网实现互补。一个太阳能电池单体只能产生大约0.450.50V的电压,所以需要把太阳能电池连接成组件。一个组件上,太阳能电池的标准数量是36个或40个,因此,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大约能产生16V的电压,它正好能为一个额定电压为12V的蓄电池进行有效的充电。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组件排布需要根据装机容量、逆变器参数等来确定具体组件串并联数。例如一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3kW,组件使用250W/块、开路电压为UoC=37.7V的电池组件,逆变器选择最大输入功率尸/叫林=3000W最大输入电压UNm=550VMPPT电压范围为120500V的逆变器
23、则电池组件12块串联电压为452.4V满足逆变器电压范围,则该系统太阳能电池组件排布可为12块串联。2.3 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全称为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是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控制多路太阳能电池方阵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给太阳能逆变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设备。太阳能控制器采用高速CPU微处理器和高精度A/D模数转换器,是一个微机数据采集和监测控制系统。既可快速实时采集光伏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随时获得PV站的工作信息,又可详细积累PV站的历史数据,为评估PV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检验系统部件质量的可靠性提供了准确而充分的依据。止匕外,太阳能控制器还具有串行通信数据传输功能,可将多个光伏系统子站
24、进行集中管理和远距离控制。太阳能控制器通常有6个标称电压等级:12V、24V、48V、IloV、220V、600Vo2.4 逆变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根据供电负载的要求,如负载为交流负载,则需要使用逆变器。在系统中使用逆变器时,还根据系统并网与否选择离网逆变器或是并网逆变器。在逆变器的选择时,要考虑施工地点组件排布情况,选择适合组串规则的逆变器。另外,如系统为离网逆变器,则使用符合规定的离网逆变器配蓄电池即可,如系统为并网逆变器,则需按系统组件排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并网逆变器。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光伏系统按供电方式大致可分为独立系统、混合系统和并网系统三大类。3.1 独立发电系统独立光伏发电系
25、统是指与电力系统不发生任何关系的闭合系统,即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它通常用做便携式设备的电源,向远离现有电网的地区或设备供电,以及用于任何不想与电网发生联系的供电场合。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民用范围内主要用于边远的乡村,在工业范围内主要用于电讯、卫星广播电视、太阳能水泵等。图3.1独立发电系统3.2 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在白天有光照时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通过配电柜,给交流负载供电,多余的电量则进入公共电网。在阴雨天或晚上,太阳能电池组件没有产生电能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则由电网供电。这种系统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了蓄电池储能装置,
26、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光伏方阵所发的电能从而减小了能量的损耗,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同时也是现阶段大力推行的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方式。图3.2并网发电系统双向电表并网逆变器交流负我AC太阳能电池方阵3.3 混合发电系统这种太阳能光伏系统中不单是使用太阳能电池方阵,还使用了各种发电技术,如燃油发电机、风力发电等。使用混合供电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综合利用各种发电技术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比如,风光互补系统是常见的新能源结合的混合发电系统,风力发电补足了光伏发电在连续阴天及夜间发电量低和不发电的缺陷,光伏发电则补足了风力发电在无风或风力不够时不发电的尴尬情况。但是混合系统控制较复杂;设计
27、安装和施工工程较大;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有噪音和污染。图3.3混合发电系统4家庭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太阳能光伏系统是由光伏电池板、控制器和电能储存及变换环节构成的发电与电能变换系统。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基本核心部件,它有两大难题:一是如何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二是如何降低生产的成本。现已经开发出电池效率在15%、组件效率在10%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5年的电池工业化生产技术。对于不同类型的光伏系统,实际的总体目标是不同的。对并网系统而言,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使得整个光伏电站在全年能够向电网输出最多的电能这个目的,所以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尽量减少能量损失,使得光伏系统全年能够得到最大的发电量。但
28、对于离网的独立系统,有福光伏系统的应用与当地的气象条件有关,同样的负载媛屋面ZXBo瓦片斜面屋顶光伏支架ZXBo彩钢斜面屋顶光伏支架ZXBo平面屋顶光伏支架ZXBO地面光伏支架-4一百立锁边彩钢瓦屋顶安装指导O根据直立锁边彩钢可的锁边选择合造的实功,用预安装好的卖珑卡住损O根墀屋顶竞荷要求等选择合适的铝柑预安装好的压焕传入铝轨中,放轨,用T型螺栓和法兰螺国将出轨固置好组件后,拧以螺栓即可固定组件.边,疔紧螺栓固定.定在夹块上.梯形彩钢瓦屋顶安装指导用4颗钻尾螺钉将悌形彩钢瓦屋顶O根据屋顶载荷要求等选择合适的铝O将预安装好的压块插入指轨中,放固定座固定在屋顶上.轨,用信心螺坦和内六角螺栓将铝轨固
29、置好组件后,拧攀1栓即可固定组件.4900电池犍觎麟I吗01电池板尺寸安装屋面初施计版块操作说发电量估算电站名称2015418143220省份:1698.85倾角:朝向:云南省T城市|大理白族自治向区县|大理市E芸机答里:倾斜角辐照年总值.h1):首年总发电里面h):首年平均发电量(WhZMrp):装机容里调):二氧化磕减排里Q屯):1880.301444.074.53百UNlVERSITE年DEGENBVEPVSYSTPVSYSTV5.0618/04/1519IGridsystempresizingGeogaphicalSiteSituationTimedefinedasCollectorP
30、laneOrientationDaliCountryLongitudeAltitudeAzimuthChina100.2oE1992m0degLatitudeSolarTimeTilt25.7oN29degPV-fieldinstallationmainfeaturesModuletypeTechnologyMountingmethodBackventilationpropertiesStandardPolycrystallinecellsFacadeortiltroofNoventilationSystemcharacteristicsandpre-sizingevaluationPV-fi
31、eldnominalpower(STC)CollectorareaAnnualenergyyieldEconomicgrossevaluationPnom3.0Acoll29Eyear4.52Investment24313kWpm2MWhEURSpecificyield1506kWh/kWpEnergyprice0.49EUR/kWhSystemoutputMeteoandincidentenergyIIIIIllllIIII.1IIIIIIlllllGlobalhorizontal4.7kWhm2.day.Systemoutputenergy4519kWh/yearGtobalontilte
32、dplane5.2KWhm2.day;16-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Year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YearGl.horiz.kWhm2.dayColl.PlanekWhm2.daySystemoutputkWh/daySystemoutputkWhJan.4.536.4115.17470Feb.4.996.2514.78414Mar.5.466.0414.28443Apr.5.765.6313.32400May5.605.0411.92369June5.164.4910.63319July4.45
33、3.969.37290Aug.4.424.169.83305Sep.4.134.2310.01300Oct.4.154.7811.32351Nov.4.265.7013.48404Dec.4.236.1914.63454Year4.765.2312.384519百UNIVERSITE年DEGENBVEPVSYSTPVSYSTV5.0618/04/1519IGridsystempresizingGeogaphicalSiteSituationTimedefinedasCollectorPlaneOrientationDaliCountryLongitudeAltitudeAzimuthChina
34、100.2oE1992m0degLatitudeSolarTimeTilt25.7oN14degPV-fieldinstallationmainfeaturesModuletypeTechnologyMountingmethodBackventilationpropertiesStandardPolycrystallinecellsFacadeortiltroofNoventilationSystemcharacteristicsandpre-sizingevaluationPV-fieldnominalpower(STC)CollectorareaAnnualenergyyieldEcono
35、micgrossevaluationPnom3.0Acoll29Eyear4.41Investment24313kWpm2MWhEURSpecificyield1471kWh/kWpEnergyprice0.50EUR/kWhMeteoandincidentenergySystemoutputsepzEMdu。量Pe-Gl.horiz.kWhm2.dayColl.PlanekWhm2.daySystemoutputkWh/daySystemoutputkWhJan.4.535.5913.23410Feb.4.995.7513.60381Mar.5.465.8913.93432Apr.5.765
36、8413.82415May5.605.4512.89400June5.164.9511.70351July4.454.3010.17315Aug.4.424.3910.37322Sep.4.134.2810.11303Oct.4.154.5710.80335Nov.4.265.0912.04361Dec.4.235.3212.59390Year4.765.1112.0944144900导轨(it)100中2200+十十SsEQ86Q69g6Q69s6号二导脑面困屋面导林布导轨(猴)边压块中压块蛛屋面右邮安装屋面主视图屋面线缆惭380V220V三产权分界点。信龄安TAMT380/22OV用户配
37、电箱380/22OV架空线图例光伏电站新跳器新路器/负侑开关公共连接点,公共电网配电室或箱变、380V母线II并网点(产权分界点)1图例并网逆变器断路器断路器/负荷开关Grid-ConnectedProjectatDaliHelp窗Gridsystemdefinition,VariantdaliGlobalSystemconfigurationfl-2tjNUmberOfkindSOfSUb-fieldsL贷SimplifiedSchema-GlobalsystemIUlMMW,Nb.ofmodules12NominalPVPowerModulearea0m2MaximumPVPowerNb.
38、ofinverters1NominalACPowerHomogeneousSystemPresizingHelpCNoSizingEnterplannedpowerTkpzoravailableareaCSelectthePVSortmodules(PowerCTechnologyCManufacturerAIImodules250Wp25VSi-polyZTPV-566O25OPShenzhenZTPVSizingvoltages:Vm即(6O0C)26.2VVoc(-10oC)40.7VqJ回;汉IresgnPhotonMaq.20CIlOpen图PVfielddetailedlosses
39、parameter-IguageLicenceHelpM3.1kWdc3.0kacProjectdesignFulkfeaturedstudyandanalysisofaproject.-Accuratesystemyieldcomputedusingdetailedhourlysimulations,-Differentsimulationvariantscanbeperformedandcompared,-Horizonshadings,and3Dtoolfornearshadings一.TolSystemIlGrid-ConnectedICStandaloneIIDllECiCCMSel
40、ecttheinverterSortinvertersby:(PowerCVoltage(max)CManufacturerIAllinVerterS50Hz60Hz13.CIkW200-550V50HzSitopSolar3000I因OpenNb.ofinvertersp-7jUsemulti-MPPTfeatureOperatingVoltage:Inputmaximumvoltage:200-550VGlobalInverterspower3.0kac675VInverterwith2MPPT.1DE吧生J?.吧IPaEGlOhmiCLossesModulequalityMismatch
41、SoilingLossIAMLossesDesignthearrayNumberOfmodulesandstringsshouldbe一Mod.inseries12三between8and16NbrestringsIiJOverloadlossPnomratio01jShOWSiZingl?|OperatingconditionsVmpp(GOoC)Vmpp(20oC)Voc(-10oC)315V374V488VPlaneirradiance1000W/mImpp(STC)Isc(STC)Max.indata8.3AMax.operatingpower9.0Aat1000Wm7and50Jg)
42、GSTC2.7kW包UsersneedsDetailedlossesPCanceloNb.modulesIsc(atSTCJ8.8AArraynom.Power(STC)3.0kWfYoucandefineeithertheFieldthermalLossfactororthestandardNOCTcoefficient:theprogramgivestheequivalence!FieldThermalLossFactorStandardNOCTfadeThermalLossfactorConstantlossfactorUcWindlossfactorUvU=Uc+Uv三Windvel2a-Wm2kaWm2k/m/sAlternativedefinition:NOCTcoefficient45-oCforNominalOperatingCollectorTemperatureTemperatureoffreemountedmodulesinopencircuit,underG=800Wm2,Tamb=20oCzWindvelocity=1m/s.JJNOCTdefinitionGOpencircuit(atV)CLoaded(atPmpp)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