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8300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地方标准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西地方标准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西地方标准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西地方标准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西地方标准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T XXXXXXXX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Artificial stone production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derived)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 T 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一般要求3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3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贺州市质量

2、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贺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贺州市安监局、贺州市平桂安监局、贺州市疾控中心、贺州市望高工业区管委、贺州市平桂经贸局、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广西贺州市科隆粉体有限公司、广西万升石业有限公司、贺州市合源粉体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康利岗石有限公司、广西贺州市祥龙石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要起草人:刘松筠、汤雄跃、匡永红、温俊雄、杨先进、张小燕、王万传、吕子目、吕永加、刘懿莹、林举华。27人造石(岗石)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造石(岗石)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总则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人造石(岗石)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及对安全生产标准

3、化工作的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3 安全色GB 5082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 405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示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4、标准GB/T 11651 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3095-196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GB 4720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家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发【2010】23号3 术语和定义3.1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3.2职业健康监护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以

6、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3.3特种作业 special work 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3.4人造石(岗石) artificial stone (sto

7、ne)人造岗石又称合成石、再造石、工程石。它是以天然大理石碎料、碳酸钙石粉为主要原材料,也可添加马赛克、贝壳、玻璃等材料作为点缀,以有机树脂为胶粘剂,经真空搅拌、高压震荡成型,再经过室温固化等工序而制成。具有耐磨性好,色彩酷似天然石,体积密度高,主要应用于地面、墙面。一般生产工艺流程:矿物填料加有机树脂加固化剂经压制固化排锯切割定厚磨抛抛光打蜡分级包装成品。3.5总粉尘 the total dust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粉总粉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3.6工业噪音 Industrial noise是指在工业生产

8、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3.7工业废气 Industrial waste gas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3.8工业废水 industrial wastewater 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3.9工业废物 Industrial waste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3.10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

9、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4 一般要求4.1 总则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4.2 建立与保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4.3 评定和监督4.3.1 由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进行自主评定。4.3.2 企业自主审核评定后,必须向外部申请评审定级,

10、报当地政府监督管理机构备案,接受核查。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5.1 安全生产目标5.1.1 目标制定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状况,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以企业正式文件颁发。5.1.2 目标考核a) 企业内部各部门应根据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并制定实施和考核办法;b) 应按规定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和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保存有关检查记录资料;c) 企业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年度评估和考核。5.2 组织机构和职责5.2.1 组织机构和人员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

11、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2.2 安全职责5.2.2.1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5.2.2.2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安全职责a) 建立、健全各部门岗位安全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各职能部门、各车间均有主管安全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且履行职责;b) 对各级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c) 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5.2.2.3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a) 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领导下,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贯彻上级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

12、检查督促执行;b) 负责或参与制定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c) 每天要深入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制止违章作业。5.2.2.4 其他员工安全职责通则a) 认真贯彻学习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b)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制止他人违章、违纪行为,生产过程中做到“四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c) 及时辨识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并加强防范;d) 爱护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e) 发现事故隐患或其它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或报告;f)

13、 积极参加企业各种安全活动,不断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g) 积极参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认真搞好作业场所或工作岗位的文明生产;h) 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建议;i) 认真搞好自保、互保、联保,进行好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确认,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 ”。5.3 安全生产投入5.3.1 安全生产费用5.3.1.1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5.3.1.2 应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a)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b)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c) 安全评价、危

14、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和整改;d) 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与职业健康体检;e) 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f)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和应急救援演练;g) 安全警示标志和标示;h) 安全生产奖励。5.3.2 相关保险5.3.2.1 应按时交纳足额的保险费,鼓励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5.3.2.2 应保障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4.1.1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5.4.1.2 企业各职

15、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它管理制度,跟踪、掌握修订情况,并向主管部门汇总。5.4.1.3 应将识别和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5.4.1.4 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5.4.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4.2.1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5.4.2.2 按照相关的规定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文件与档案管理制度; 风险

16、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安全施工(设计、施工、投入生产和适用)三同时管理制度;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报废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员工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包括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管理制度;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安全监督制度; 防尘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奖惩

17、制度; 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管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安全生产巡查制度; 安全生产承诺制度。5.4.3 操作规程5.4.3.1 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特定风险的辨识,企业应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4.3.2 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岗位明显位置上墙公布,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5.4.3.3 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5.4.4 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应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明确带班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等,并进行备案。5.4.5

18、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5.4.5.1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正常生产期间每月应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月的安全生产工作,通报安全检查、考核情况及计划执行情况,布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要求。5.4.5.2 车间每周应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调度会,总结上周的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研究事故防范措施,提出安全生产工作要求。5.4.5.3 班组每班应召开安全生产班前会,总结班组安全工作,进行点评,指出员工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并结合当班工作,提出安全生产工作要求。5.4.6 安全生产巡检制度5.4.6.1 应建立班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生产检查,重点对象和重点部位安

19、全生产检查,作业区域安全生产巡查,车间周安全生产检查、月安全生产大检查,企业月度安全生产检查、季度安全生产检查,复工复产前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例检制度。5.4.6.2 应及时将适用例检制度发送至相关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5.4.7 安全生产承诺制度5.4.7.1 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承诺活动。5.4.7.2 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监督;企业内部层层落实承诺制度。5.4.8 评估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形成评估报告。5.4.9 修订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

20、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的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征求工会意见,确保其有效和适用。5.4.10 文件和档案管理5.4.10.1 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5.4.10.2 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资料进行档案管理: 主要安全生产文件、事故、事件记录; 风险评估信息; 培训记录; 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 检查、整改记录; 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护记录; 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安全活动记录; 关键设备设施档案; 设备运行、检验检测、维修保养记录; 事故纠正措施报告单; 应急演练记录。5.5 教育培训5.5.1 教育培

21、训管理5.5.1.1 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5.5.1.2 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5.5.1.3 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5.5.2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5.5.3 岗位操作人员教育培训5.5.3.1 应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5.5.3.2 对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5.5.3.3 在新工

22、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之前,应对有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5.5.3.4 岗位操作人员转岗和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工作。5.5.4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5.5.5 其他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要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5.5.6 安全文化建设按照AQ/T900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

23、竞赛、应急演练、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网络通信技术、安全座谈、专家讲座等)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5.6 生产设备设施5.6.1 新、改、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5.6.1.1 新、改、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执行。5.6.1.2 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执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5.6.1.3 建设项目安全评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应有安监管理部门审核批复。5.6.2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5.6.2.1 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24、标准规范要求。5.6.2.2 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应符合GB60016的规定。5.6.2.3 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应符合GB4053的规定。5.6.2.4 电气室(包括计算机房)、主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监视装置、灭火装置。5.6.2.5 厂区内建筑物应按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5.6.2.6 厂房照明应符合GB50033和GB50034的规定。5.6.2.7 生产区域必须设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净宽应不小于1m,仅通向一个操作点或设备的通道不应小于0.8m,局部特殊情况不应小于0.6m。5.6.2.8 生产线必须设置废水

25、处理工段,确保废水排放符合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6.2.9 粉、砂、化工原料等原料与成品,应设专用库房。库房建筑与库房设施应有防火、防爆、防雨、防潮等措施。5.6.2.10 安全出入口(疏散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门。厂房、梯子的出入口和人行道,不宜正对车辆、设备运行频繁的地点,否则应设防护装置或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5.6.2.11 5.6.2.11 生产线必须设置废气处理系统,确保废气排放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5.6.3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5.6.3.1 一般规定5.6.3.1.1 建立设备设施

26、运行台账,制定检(修)、定期检验计划。5.6.3.1.2 按检(修)计划定期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检(维)修。5.6.3.1.3 制定相关岗位和较大危险因素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5.6.3.2 生产设备5.6.3.2.1 起重机械(桥式起重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钢丝绳的断丝数、腐蚀(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符合技术规定; 滑轮的护罩完好、转动灵活; 吊钩装置无裂纹变形或磨损超标等缺陷、紧固装置完好、有防止脱钩的保险装置; 制动、限位、超载、缓冲等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有效,符合特种设备检验标准; 急停开关、缓冲器和刹车片等安全保护装置使用有效,符合特种设备检验标准; 各种警示

27、信号装置与照明设施符合规定; 接地连接可靠,电器设备完好有效; 各种防护罩及安全设施完备可靠,安装符合要求; 安全标志和消防器材配备齐全; 各类吊具管理有序,状态良好。5.6.3.2.2 岗石压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设备运转平稳,无振动、窜动、异常杂音;润滑系统油路、冷却水路畅通,无漏油、漏水现象,各部件轴承温升正常; 油压正常,顶辊保持灵活升降; 布料弧门及压制室门密封正常; 混料搅拌稳定、搅拌桨叶与搅拌壁无碰擦现象、搅拌桨包裹面无脱落现象; 真空系统完好,真空度要求达到-0.098mpa以上且运行正常; 传动轴无变形,传动装置完整无损,齿轮吻合正常,联轴器底下应设立警示标记; 设备各部

28、件坚固,无裂纹,无损伤;仪器仪表灵敏;各部调节灵活、安全防护装置、扶梯、扶梯踏步、平台等齐全可靠,且安装防滑台板。5.6.3.2.3 树脂搅拌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开机前应保证机内无异物,干净方可试运行; 搅拌机盖关闭与机体应密封; 搅拌操作平台、防护栏焊接良好无严重变形腐蚀等缺陷; 不允许运转过程中添加物料; 运转平稳,无振动、无异响现象; 严禁超负荷运转,发现主机电流过高应停机减料,然后继续运转; 严禁违反工艺要求及流程添加助剂,以免引起火灾。5.6.3.2.4 带式运输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带式运输机的操作必须由接受过培训并考核通过的人员操作; 带式运输机操作应有统一的、明确的联系指

29、挥信号和事故信号; 操作前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严禁将衣服敞开,禁止用绳线绑扎衣裤袖口,必须戴工作帽,发辫纳入帽内; 启动前,操作人员必须发出信号,所有人应远离带式运输机,经检查无正常后方可开机,多台联合运行时,应等各信号正常返回后方可开机。 开机前应进行空车时运转,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开机。停车前,必须把物料卸尽。严禁带料启动。 多台同时运行时,应按开机顺序进行启动,停车则顺序相反。 输送接头连接良好,无松动现象; 传动装置防护措施牢固齐全,各轴承、支撑滑轮润滑良好; 操作平台、防护栏焊接无变形腐蚀、裂纹等缺陷; 现场急停开关有明显标示,便于操作; 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线路完整、良好、接地符合要

30、求; 设备清洁、环境良好、无杂物或易燃物积存。5.6.3.2.5 除尘风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上岗时按规定穿好工作服、佩戴防尘劳保用品; 除尘管道固定螺栓是否稳固可靠,有无漏风现象; 进出风阀门开、关是否正常。 传动装置防护措施牢固齐全,各轴承、支撑滑轮润滑良好; 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线路完整、良好、接地符合要求; 运转中注意观察除尘风机有无异常振动和异响以及润滑油滴漏现象; 停机过程设备有无抖动现象。 停机后正常关闭相关阀门。5.6.3.2.6 脉冲袋式除尘器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除尘管道以及除尘回收袋密封完好; 运转设备润滑良好、观察孔观察油位正常; 脉冲阀工作正常、膜片完好干净,无杂质及

31、水份等杂物附着现象; 脉冲气路排灰系统正常; 关闭前应保持除尘器及排风机空载运行10分钟左右,以清理设备余尘。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回收布袋收集满后要及时更换并扎紧袋口,防止粉尘溢漏。5.6.3.2.7 箱、槽、罐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外壁坚固焊缝焊接均匀无渗漏现象;表面腐蚀良好; 孔、排污、溢流装置齐全;各种压力、液位指示准确; 操作平台、栏杆、爬梯焊接牢固,无严重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 底座固定牢固,附属机械、仪表的安装牢固无松动并显示正确。5.6.3.2.8 真空泵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各种防护罩牢固齐全,管路吊、支架牢固; 电气系统接地良好,控制系统开关完好; 真空度稳定,达到

32、工艺要求,真空度表、电流表显示准确; 轴承润滑系统无渗漏,温度不超过60。5.6.3.2.9 空气压缩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计)等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各种防护罩牢固齐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保护盖必须关闭; 电气系统接地良好,控制系统开关完好,机组旁应设紧急按钮; 空气过滤、干燥置换装置灵活,压力显示准确; 油箱油位适中无渗漏现象; 冷却系统运行良好,管道畅通压力稳定,空气管道无腐蚀,管道漆色符合要求,并标有流向箭头,支架牢固可靠。5.6.3.2.10 机械通风冷却塔和循环水泵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冷却塔基础支架牢固可靠,运行平稳,无振动; 冷却塔风机

33、支架牢固可靠,叶轮运行平稳,无振动; 进风口挡水栅完好无损坏,无杂物吸入,无滴水飘逸溅出。顶部出风挡水板完好; 散热材料完好无损坏,无脏堵,通风良好; 水泵及连接管道支架牢固可靠,运行平稳无振动、无噪音;管道畅通,输出流量、压力稳定;泵密封良好,运转无渗水现象; 电气接线正确无松动现象;按钮启闭灵活;分断开关良好;接地可靠。5.6.3.2.11 废气处理系统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废气管道密封完好,无漏气现象; 废气管道固定螺栓稳固可靠; 进出风阀门开、关正常,药剂容箱无滴漏、各药剂喷头无堵塞现象; 传动装置防护措施牢固齐全,各轴承、支撑滑轮润滑良好; 电气系统装置齐全,线路完整、良好、接地符合

34、要求; 运转中注意观察排气风机有无异常振动和异响以及润滑油滴漏现象; 停机过程设备有无抖动现象; 停机后正常关闭相关阀门。5.6.3.2.12 循环水池、废水池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水池四周要有防护栏杆或设施,应有警示牌; 有操作平台、栏杆、爬梯的水池,必须焊接牢固,无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 液位计、压力表、排污阀等附件齐全可靠、灵敏; 电气系统接地牢固,安全保护系统运转良好,控制系统开关完好。配套机电设备运转正常,润滑良好,无漏油现象,传动防护罩齐全; 安装在循环水池及废水池上的电器仪表等要有防雷设施和措施; 要有预防人员失足落水及相应的抢救措施和设施。5.6.3.2.13 榨

35、浆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设备运转平稳,无振动、异常杂音;润滑系统油路畅通,无漏油现象,各部件轴承升温正常; 榨浆压力正常,顶辊轴保持正常运行; 滤网排水正常,无破损现象; 传动装置完好无损,齿轮吻合正常;底下应设立警示标记; 设备各部件坚固,无裂纹,无损伤;仪器仪表灵敏,各部调节灵活,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操作区应防滑。5.6.3.2.14 排锯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吊机操作正常,刹车装置可靠有效,遥控器操作灵敏; 冷却水阀开启正常,流量与磨料规格、运转速度匹配( 1.2cm为56m3/h 1.5cm为48m3/h 2.0cm为39m3/h ); 接通主电源,启动主电机后大飞轮运转正常,无异

36、响、杂音等。大飞轮转速在103-109转/分,数码电流应处于60-120A范围内; 进刀速度和出刀速度要保持一致; 运转马达、轴承运转正常,润滑系统油温升温正常; 主电机、飞轮轴承座、地脚螺栓以及其它紧固件无松动可靠。 操作平台、栏杆、爬梯焊接牢固,无严重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 电气系统接地牢固,安全保护系统运转良好,控制系统开关完好; 设备固定牢固,传动防护罩齐全。5.6.3.2.15 水磨抛光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吊机操作正常,刹车装置可靠有效,遥控器操作灵敏; 吊带无破损完好; 翻板设备操作正常,机旁应设立警示标志; 磨机磨头操作灵敏,磨料符合所磨板材要求,同时卡位可靠;

37、 设备固定牢固,传动防护罩齐全; 电气系统接地良好,控制系统开关完好,机组旁应设紧急按钮; 压力表灵敏,各部调节灵活; 传动皮带无破损、无跑偏现象,同时传动灵活、平稳、无打滑现象; 循环水阀关(开)灵活可靠,循环管道畅通无堵塞、泄露现象; 排污沟(渠)布局合理,对周围环境无污染。5.6.3.2.16 抛光打蜡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磨机磨头操作灵敏,磨料符合所磨板材要求,同时卡位可靠; 设备固定牢固,传动防护罩齐全; 电气系统接地良好,控制系统开关完好,机组旁应设紧急按钮; 压力表灵敏,各部调节灵活; 传动皮带无破损、无跑偏现象,同时传动灵活、平稳、无打滑现象; 运转马达、摆动轴承运转正常,润

38、滑系统油温升温正常; 翻板设备操作正常,机旁应设立警示标志。5.6.3.2.17 包装、装运设备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吊机操作正常,移动平稳,无异常杂音; 吊带(钢丝绳)符合吊运要求,无破损或毛刺现象; 各警示标志齐全; 操作人员证件齐全,并在有效的范围内。5.6.3.2.18 仓储设施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货架摆放整齐,间距符合安全规范; 货架结构强度符合储存要求并标示清晰,安全警示标志齐全; 板材倾斜角度、方向一致,板材底边离货架距离不得小于10cm; 同一货架要求存放同一规格板材; 储存空间清洁。5.6.3.2.19 减速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设备固定牢固,传动防护罩齐全; 箱体密封严

39、密,油标清晰油位合理无渗漏;齿轮咬合良好运行平稳无异常杂音; 输出、输入联轴器同心度调整符合说明要求。5.6.3.2.20 压力容器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应定期检查压力容器完好情况; 产品铭牌和注册铭牌完好,技术档案齐全; 外观检查:连接部位无裂纹、变形、过热泄露等缺陷;外表无严重腐蚀、漆面完好;相邻管道与构件无异常; 安全附件:压力表安装合理指示灵敏、刻度清晰、应划出提示最高压力红线,铅封完整,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安全阀安装合理,铅封完好、动作可靠,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工作状态合理,记录齐全,排放能力符合要求;爆破片的工作压力、温度与工作参数相符,安装合理,安全可靠。 支承(座)应完好,基础

40、可靠,无移位、沉降,倾斜开裂等缺陷; 疏水器、排污(水)阀及其管道无泄漏,布局合理,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运行状态良好,无超载、超压、超温现象;无异常振动声响现象,有定期巡回检查记录。5.6.3.2.21 工业气瓶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气瓶状态:在检查有效期内使用;外观无缺陷及腐蚀;漆色及标识正确、明显;安全附件齐全、完好; 储存要求:仓库状态良好,安全标识完好;不同介质的瓶及空、实瓶因分开存放,存放量符合规定;标记明显,间距合理;各种护具及消防器材齐全、可靠; 安全使用:放倾斜措施可靠;工作场地存量符合规定;与明火间距符合规定。5.6.3.2.22 砂轮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安装地点应保证人

41、员和设备的安全; 防护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 砂轮无裂纹、无破损; 支架安装牢固、无松动; 运行必须平稳可靠,砂轮磨损量不超标,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接地线连接可靠,控制电器符合规定。5.6.3.2.23 电焊机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焊机连接处有可靠地屏护,焊机外壳有可靠地保护接地; 焊机外壳有可靠地保护接地连接正确、可靠; 焊机一、二次绕组,绕组与外壳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欧姆; 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3米,且不得拖地或跨越通道使用; 焊机二次连接良好,接头不超过3个; 焊钳夹紧良好,绝缘可靠,隔热层完好; 焊机使用场所清洁、无严重粉尘、周围无易燃易爆物。5.6.3.2.24

42、气焊(割)器具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气瓶应装有防震圈; 瓶帽及压力表齐全、减压器应检验合格; 氧气瓶与乙炔瓶同时使用时,两者与明火距离要大于10米,同时两者之间的间距要大于5米; 压力表应在检验期内使用; 使用输气胶管,氧气管为黑色,乙炔管为红色,两个不能相互换用,长度大于20米; 工作场所的防火措施。5.6.3.2.25 厂内机动车辆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车辆按期年检; 车辆整洁,资料齐全; 动力系统运转正常,无漏电、漏油、漏水现象; 车辆电器完好无损、仪表、照明、信号及其它安全装置性能良好; 传动系统运转平稳; 轮胎无损伤,转向灵活轻便; 制动系统安全有效,制动距离符合要求; 驾驶员持有有

43、效证件上岗。5.6.3.2.26 金属切削机床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各种限位连锁操作手柄灵敏可靠; 防护罩、盖、栏应完备可靠; 防止夹具、卡具松动或脱落的装置完好; 各操纵机构灵敏,位置准确; 电气系统,绝缘良好,信号、限位器、低压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接地线符合要求,机床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主、辅机运转正常,无异常震动和噪音,温升不超过技术规定; 润滑正常,油路畅通,油箱清洁,油嘴、油毡、油线清洁安全,不漏油、漏水; 机床内外清洁; 备有清除切削的专用工具。5.6.3.3 电气设备5.6.3.3.1 变配电站环境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消防通道; 与有爆炸

44、腐蚀性物质的场所应符合GB50056的规定;且不在爆炸危险环境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下方; 地势不应低洼、积水;室内不应漏雨、渗水; 周围没有剧烈震动和高温场所; 上风侧应无污染源。5.6.3.3.2 高压电容器柜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高压电容器装置顶部与屋顶净距离不小于1.0m 应具备完好的通风设备;并配备相关的消防器材; 各类仪表及指示装置应在正确工作位置; 电容柜单列布置,柜前通道安全距离不小于1.5m; 电容器外壳间净距不小于0.1m,柜内布置不超过三层。5.6.3.3.3 高压配电室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高压室内应留有适当数量配电装置的备用位置; 高压配电装置顶部为裸母线分段的,两段母线应加装绝缘隔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 应有符合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遮拦,与外界相通的门应装设挡鼠板,且高度不低于0.4m; 应具备倒闸操作所使用的安全用具,及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