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21217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运动和力》综合测评卷8.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萌蕾教育工作室 QQ:1229737003温馨提示: 单元评价检测(二)第八章(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12盐城中考)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A大小是否相等B方向是否相反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A B C D3.(2012杭州中考)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

2、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A推力小于摩擦力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4.如图所示,2011年短道速滑世锦赛于3月11日在英国谢菲尔德进行,其中17岁的小将范可新滑出了44.62 s的成绩,在女子500 m项目上夺得金牌。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范可新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来源:学科网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范可新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范可新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2012连云港中考)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

3、对平衡力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6.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来源:学科网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7. 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

4、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个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个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个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8.(2012聊城中考)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0

5、分)9.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10.(2011龙东中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_。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因为足球_(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11.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则两小球_(选填“会”或“不会”)相碰。(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12.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

6、将比路面没有水时_。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13.如图所示,物体重5 N,当F=10 N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当F=20 N 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14.(2012嘉兴中考)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三、作图题(8分)15.如图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在图中画出苹果的受力示意图。四、实验

7、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16.(10分)(2012绍兴中考)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处滑下。(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表面上。(3)实验结果能证明_(选填序号)。A.物体运动需要力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牛顿第一定律来源:Zxxk.Com17.(10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主要是通过探

8、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所示是该探究活动的实验装置。(1)本次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_。(2)张悦将系于玩具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木板两端的滑轮后,就在两盘内放上钩码。这是用来探究两个力的_和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把小车转过一小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_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由实验探究可知: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18.(12分)(2012无锡中考)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9、_。(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a分析序号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_。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4 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 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

10、的是_。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探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条件有:作用在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把纸片转过一个角度,则纸片受到的两个力就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观察纸片此时能否保持平衡,可以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选D。2.【解析】选A。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危害; 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是利用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是利用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 比赛

11、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是利用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故是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是利用了惯性。所以选A。3.【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木箱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人对木箱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选B。4.【解析】选D。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范可新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范可新,她对领奖台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领奖台,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选D。5.【解析】选D。平衡力是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

12、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人推墙,受力物体是墙,墙对人的力的受力物体是人,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应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将要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如果有要运动的趋势,也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如斜面上静止的木块,故B错。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与运动方向相同,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变大,如果与这个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这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将变小,故C错。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要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同向运动,所以将落回原处,故D正确。6.【解析】选C。观察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

13、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改变,所以乙受非平衡力作用,故选C。7.【解析】选 B。锯齿东倒西歪,也就是把锯条错开,在锯木头时,锯路就比较宽,不但来回拉动比较省力,而且可以减少摩擦。在探究锯齿东倒西歪是否减小摩擦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用同一把锯和木头的材料不变,只改变锯齿方向。8.【解析】选D。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的过程中,拉力与长方体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所以三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拉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F

14、丙。9.【解析】推桌子没有推动,桌子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平衡状态,此时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仍要保持原有状态不变,将一直匀速运动下去。答案:等于 做匀速直线运动10.【解析】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说明足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故足球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答案:惯性 受非平衡力11.【解析】开始时,两小球随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两小球由于惯性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小车表面光滑,两小球的速度将保持不

15、变,故不会相碰。答案:不会12.【解析】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分离,摩擦力减小,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变长。答案:小 长来源:学科网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判断,判断摩擦力大小的方法:(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摩擦力和重力,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支持力。(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不管物体匀速下滑还是静止,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故在竖直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始终和重力的大小相等,与压力的大小无关,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5 N。答案:5 514.【解析】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阻碍了小车向右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的情况下,要使小车运动,需要施加拉力,克服摩

16、擦力,小车才会运动。答案:小车与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15.【解析】苹果受到重力和树枝对它的拉力,苹果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重力和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方向竖直向上,两力大小相等。答案:来源:学科网16.【解析】(1)在探究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保持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这就要求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应保持同一高度,这样滑到斜面底部时,小车的初速度是相同的;(2)比较从同一高度下滑的实验数据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的最慢;(3)由实验进一步可知,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是改

17、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1)同一高度 (2)木板 (3)B17.【解析】(1)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由此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此实验研究对象是小车。(2)在小车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木板两端的滑轮后,再在两盘内放上钩码。此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的是小车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转过一定角度后,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并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探究的是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4)第(2)问中探究了两个力要平衡,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3)问中探究了两个

18、力必须要满足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条件。由此可以总结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答案:(1)小车 (2)大小 方向(3)同一直线 (4)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8.【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可以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摩擦力的大小。(2)a.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关系时,应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应分析序号1、2、3的数据; 通过分析序号1、2、3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为f=0.2F;b.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不变,故应选序号为1、4、5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3)由图像可知4 s末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此时对应拉力为2.3 N,故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2.3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由图像可知,若在04 s内木块所受拉力是2 N,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4 s后木块受到的拉力是2 N,则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答案:(1)水平 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a.1、2、3 f=0.2F b.1、4、5(3)2.3 C萌蕾教育工作室 QQ:1229737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