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章氏食疗学的学术思想.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139799 上传时间:2021-02-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章氏食疗学的学术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讨章氏食疗学的学术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讨章氏食疗学的学术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章氏食疗学的学术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章氏食疗学的学术思想.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探讨章氏食疗学的学术思想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为人类的健康、繁衍昌盛作出了极大贡献。然而,如今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等疾病的增多,有人提出了疾病是吃出来的;论断。于是吃什么、怎么吃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热议,人们亟需健康食谱来指导正常饮食及疾病发生后的膳食调理。如今,随着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挖掘探讨历代医家、医籍的饮食养生思想和方法,以指导借鉴日常饮食的调理和防护。汉魏以降直至明清,有关食疗养生的食品、医籍不下数百种,而清代章穆的调疾饮食辩内容最为丰富而详实。章氏,字深远,晚号杏云老人,清乾

2、嘉间鄱阳(江西波阳县)人。章氏一生以医为业,不从仕途,博览群书,崇尚圣贤,着述颇丰。作者在 50 余载的行医生涯中,体悟到见误于药饵者十五,误于饮食者亦十五饮食之误,罪在病人,医者也不得辞七责也。;遂考竟历代数百家之说,寒暑三更,稿凡五六易,并结合自己临证经验着成调疾饮食辩。现就其主要学术思想阐述于下。1 崇尚经典,发凡历代1 1 立论依据章氏崇尚经典,以黄帝内经的食疗方法、食疗思想作为自己食疗养生的立论依据。黄帝内经将食物的性味归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并按照食物的自然属性分为谷、果、菜、畜 4 类。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明确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

3、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基本原则。五味各走五脏,五脏各有所喜恶。借此章氏指出,肝宜食甘,即当肝木乘脾,此时非参、芪、甘草不能缓其急,而若服用食物则可用粳米饭、牛肉、大枣、葵花子等味甘之品来缓肝之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生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既要依靠自然界的饮食五味来滋养身体,又可能受到饮食五味的戕害。据此,章氏提出人们在食养、食疗中要注意饮食的宜、忌,过与不及均可害病。1 2 编写规则章氏博览群书,翻阅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数百家之典籍,尤其食性本草,既尊贤重典,又不囿于各家之说,而是绳漏补

4、缺,详加考究,集诸家之大成而写成调疾饮食辩。该书记述 600 多种药用食物,均来自历代医家食性本草的记载。全书依李时珍本草纲目为宗。但章氏指出本草纲目为历代本草所囿,全部论说物理病情,总不能出历代数家之尘雾,于是沙里淘金,论说是非,无论在本草的名实、产地、效用特点、炮制方法,还是食用宜忌上均补充了新的资料,其所补充皆用按;来标示,内容极为丰富,是明代之前食用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在食物分类及编写体例上,遵照了李时珍物以类聚,目随纲举;的原则将药物依自然属性归纳为水、火、油、茶、草、谷、菜、果、鸟兽类,各类之下再分细目,如谷类中绿豆,下分绿豆粉皮粉索、绿豆芽、绿豆粥。2 食养宜忌,论说分明2 1

5、饮食防病饮食养生,源远流长,早在周礼·天官中的食医即是掌养帝王的饮食起居的医生,已经熟悉于饮食物的性味、功用,对帝王的膳食调理发挥着积极作用。黄帝内经从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点出发,详尽论述了饮食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唐代养生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篇;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章氏援引历代之说,指出食物的养生防病作用。如在枸杞苗叶子;条下指出,枸杞苗、叶、根、皮、子均可代茶常饮,可以防止皮肤、骨节诸风,也可以防治虚劳、吐血、目疾、痈疽、消渴等病。在粳米饮;条中指出粳米饮能止渴除烦,热病渴不能止者极佳。无病之

6、人,暑月代茶亦妙,浓饮又能止泻。在海带;条下指出海带能凉血补血,催生,妇女宜食,阴虚血热者尤宜多食。薯蓣;条下指出薯蓣能安心神,健脾胃,强肾阴,凡虚劳、羸瘦、盗汗、怔忡之人宜多食。2 2 饮食治病金匮要略开篇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肝病传脾为例,阐明脏腑病变的治疗规律,提出已病防变;的原则。中医学自古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说法,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补之,以补益精气。;因食物对人体也有产生像药物一般的作用,如清代医家黄宫绣说: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疗同一理此食物所以见论于方书而与药物并传也。;故已病防变;的

7、原则不只适用于遣方用药,亦适用于患者的日常饮食。章氏继承前人思想,在调疾饮食辩中采用食物来治疗疾病,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每获良效。如苘蒿;条下指出,苘蒿能温中下气,消气滞胀满;侧柏叶汁;条,称柏辛凉,具凉血之效,又能治诸风、诸痹。煎汁代茶,久服必无上文所列诸病。车前苗;条下,赞同李时珍利小便,通五淋、治尿血;之说。2 3 饮食禁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明确指出饮食五味不可偏过,不然会直接损伤脏腑而引发病症。张仲景在金贵要略中也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

8、,害则成疾。;章氏在调疾饮食辩中曰:饕餮之人但贪口腹,不遵禁忌,误在放纵;谨慎之人不知物理,概不敢食,误在拘泥。加之嗜好万有不齐,风土五方各别,误投害固非浅,而当食不食,坐失亦多矣。然毕竟谨慎者误小,放纵者误大,数十年中,常见用药不误而病日深者,皆不遵禁忌之人也。故书中谆恳言之,愿举世病人各以生命为重,慎勿欺瞒医人,偷食不宜之物,以自丧其生,且令医人蒙不白之冤也。;其食物养生治病作用叙述中不忘其反作用,每每提及注意饮食节制,不可太过。尤其是食物的性味和病症的病性不相一致时,更应该注意节制。如马芹;条,马芹作菜食,具有益脾胃,利胸膈,祛冷气,因气香而性热,适合于寒性病人,而热病者却不宜。胡椒;条

9、,章氏指出胡椒性热,食料中些许作调和则可,若常用就用,其害则不可胜言。平素阴虚内热之人,以及一切血疾、目疾、咽喉疮疡、瘟疫等病,女子胎孕、崩漏者些许不可入口。在栗;条下指出,栗生食难化困脾,熟食壅气,也有困脾之嫌,不可多服。脾虚饮食难化之人不可生食,而气虚中满者又忌熟食。2 4 饮食卫生章氏调疾饮食辩在食物的每一个大类后多单列一节,如诸水有毒;、诸耳有毒;、诸鸟有毒;、诸兽有毒;、诸果有毒;等。提示人们日常生活要注意一些特别食物的毒性,做到饮食卫生。如诸鸟有毒;节指出鸟死目闭,足缩不伸,拳不开。白鸟黑首,黑鸟白首。三足,四距,六趾,四翼。异形异色。五色备;者有毒。诸兽有毒;节下有牛独肝,羊独角,黑牛白头,黑羊白头,猪、牛、羊心肝有孔;白马黑头,白马青蹄,马无夜眼,马鞍下黑肉;马肺、马肝、马血;马生角,牛肝,狗肠;不能食。在菜类;中指出枫耳,食之令人狂笑不休,不速解杀人。;诸果有毒;节指出凡果末成核者,食之令人发痈疖和寒热。落地经宿,行恶虫缘过者,令人患九漏,或至杀人。双仁者、双茶核者、沉水者,并有毒杀人。;同时,也指出一些解毒方法,如羊肉毒用甘草浓煎解;独角牛毒以人乳多饮可解等。3 结语章穆调疾饮食辩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饮食养生着作之一,其饮食养生思想既是对前人食疗养生的总结和整理,又是章氏自己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全文内容详实,方法得当,值得后人进一步挖掘和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