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20385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琳)《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切都在运动中,独山县第二小学 李琳,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法、学法,学习重难点,教后反思,一、教材分析,一切都在运动中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对整个运动单元起到了统领的作用。,本课内容安排分为三部分,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本课内容安排分为三部分,学会利用参照物 判断物体的运动,本课内容安排分为三部分,认识没有绝对不动 或静止的物体,一、教材分析,教材的编排呈现引导学生逐渐深化理解概念的特点,很有层次感。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

2、从不同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态,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要选择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描述物体的运动;会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要选择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描述物体的运动;会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二、教学

3、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 眼光看问题。,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参照物”,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四、教法学法,说教法 (1)实验观察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参照物,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两幅图中的物体运动现象,从而分析出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另一个物体与它对比,即一个参照物。 (2)实验研究法。学生利用科学书、橡皮等手头上现有的物品设计一实验,来证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果可能不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这一结论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

4、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教法学法,说学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观察、比较、分析、思考、交流等科学的探究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流程,(一)游戏引出运动,(二)理解“参照物”,(三)分组

5、实验,小组合作,(五)拓展延伸,揭示课题,(四)实践应用,巩固知识,找不同,(一)游戏引出运动,下面图片中哪些物体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这列火车在运动吗?,滑板,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个物体,我们称之为“参照物 ”。,(三)理解“参照物”,1.把橡皮放在科学书封面的“科”字上。 2.把书从桌子的左边慢慢移动到右边。 3.讨论:书和橡皮运动了吗?以什么为参照物?填写实验记录单。,(三)分组实验,(四)实践应用,巩固知识,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你怎么理解它的意思?,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一切都在运动中,一切都在运动中 位置变化 位置不变 运动 静止,六、板书设计,七、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