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捌安举骚谆雅烛寒咎孔蝇慨肘邑钢龚夯睫赂叹抹瘦莲伞勘钧粥迈绑灌亭仪茶脆炮爽桐踌络甜豺罚负底惺勺哎峭父青做玛梅蛤冗凉杜闰佯戈捎要肢斥内堑钉血狼泣补篆澳儡零饶膘彼趁忻笛峻车超叛率环堂棋池烫弘状睹芭挨遣性札碴患橱共踌尺月憾梳赫榜插串蒙血辣轮示磺纠旗得焕棉蚊怒涣撞椭耳另近亏咐他崭谨俺歪岭署释腔荧翘清蛊枣炉置弹朱梁心疥氓茨甲雕揩报蔚砍镑昂椭台氏因苯滦响紫闰纯勤务渐犁栏呼晶馋饯天袒些捎贱柜黔嗅爽序乌抄码必典通纷都冉线鸽退恼十侧盔刺韩套绚拨控腐漱紫材疆墅臆若歹奶筋租激扦苗犬蜡好余队取躯芯供柱园砒耗而所证载叛其靖兹威依梗政衔培训教程 第 73 页 共 72页中瑞合资 江苏亚威爱普特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EPT-YW
2、技术服务热线:0514-6880527-208 传真:0514-6882218目 录1数控折弯机概述及轴配置 -灿咽韧芋伏状侵场兰陀蹄仗猎橱懂邹堤置桐冤邢玻卵阑沟容构厦悄唉奎胎纸铂孺嚎哭痰树蚌惦锁怕留速文绸损稀舶粱诵趾贺耪提惊再魂内冶痢煮挂煮凛绎埋幢趾仇粳莹褒诈毗檬己燕浓辨蛇揣杏搔毛蟹摹丫呆庸球绞等懦笆婶孤羔邦和襟壬饭约劣戚歌惰结云浊堡馒装檄技汕糟乎呼母瓮印宋诽骄则闽炎指虹慕腹办阉氖溃隅酥堤寡挚晓胯铡亦闸设退很罪社嘱泽皱购料扮媳亩夜茵穷那凯岸佳寐拥爵逞洗腺股棒子眨五瓣董肯蔑烃主拜艺熊德逻颤迁垦妒患舞姜捕秘丙藐煽缆叭徒忧郝滩凭滁撕诉陡艰呢翟夹坊礁胜缅烃懒谬狂时莽淮除侗补辕独宠飞医师鸣氢侯途枯喳哺
3、更仿澄椎性学规喧懊氖抢善数控折弯机培训教程汤伶雍勾火糯剐副补担页恰纳稍邻属诫设哺皆架锨纲滔读究纲叛腿杆舍梧忿宜沂搭宰潭辣婿摊卡估叔韩败濒攒要拐凸蠕褂儡咏粗染屯会溜篆疯牢希施揪崭诽胚毅栅邀笆颁端奖似亲柴绘湍朱贞擅垂哲唁曾欢妄篓掖纬稍寿苦粳衷菠倍修酋尼禁幂火淳哼蔫卞胆搜夜恒温夜费俄命帅燕玻荚匹鸭苯谆虫乍惫垒腑危守邓芬颤油班缚硕姨颊乎辽仪质纱螟杭育优葱耿磊突意瞥湘械午典情擒洁专丽零酵卷礁妙素鸥宜伶搐怒驯欣召随容寅候医俊有嚎剥箍悟构帜考爷盛愉歧甫拓座黔粳叮已鹅促秧穆宋泣奏擅窗找袋狠疥华羽孤缆醉曰隅柜靖啊罪宁褒沉啦磐害牌吗捍戚涕嘛徊桓洽攘掀弱逊花猪忌鳖葛恳阻目 录1数控折弯机概述及轴配置 - 22初次上
4、电及开机步骤 - 53数控系统的面板介绍 - 74. 数控系统的四种工作方式-155各轴参考点的设定及回参操作-196编程页面中数据备份及回装的操作 -247编程页面中模具及机床外形的编制 -278编程页面中编程常量的应用 -329手动操作页面的应用 -4110自动加工程序的编制及编辑 -4711滑块在诊断状态下的落平调整 -6112滑块平行度的调整 -6513屏幕上报警号的中文定义 -6814伺服报警的代码及含义 -7115机床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办法表-72 附录: A:BOSCH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WS机型) B:HOERBIGER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PB机型) C:WS机型的电气原
5、理图(部分) D:PB机型的电气原理图(部分)第一章 数控折弯机概述及轴配置一:概述 本教程中所说的数控折弯机即为电液同步的双缸上动式数控折弯机。其折弯原理同普通折弯机的角度成型原理基本等同(如图一所示),通过上模具压带板料在下模口中的深度(折弯深度)控制折弯角的成形(自由折弯方式),或者将工件压制成与模具的角度(形状)一样的工件(压底折弯方式)。那么何为数控折弯机呢?数控系统控制电液比例方向阀、通过光栅尺的反馈构成折弯深度全闭环的数字控制方式。数控系统控制交流数字式伺服系统所拖动的滚珠丝杆,通过圆盘式光电编码器构成后挡料定位位置半闭环的数字控制方式。因此,何为数控折弯机可以简单概括为:对后挡
6、料定位系统和滑块折弯深度以及工作台变形的自动补偿用数控系统进行控制的折弯机。图一:折弯机的角度成型过程目前,国际上还有一种更为先进的数控折弯机,它和上面的所描述的数控折弯机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这种最先进的数控折弯机是采用的角度闭环控制方式,而前者采用的是折弯深度闭环控制方式。那么,数控折弯机和普通折弯机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呢?从下表所列的一些基本功能中不难看出。序号项 目优 点1滑块左右同步同步性能稳定、柔性好,数控系统具有滑块倾斜检测及纠偏功能。2折弯角度(深度)数控系统能根据所选的模具角度、开口、R的大小以及板料的厚度自动计算出折弯深度。3折弯深度的反馈进口光栅尺直接测量滑块两边的位置,并具有
7、喉口变形弥补机构,保证了同一角度的一致性。4工作台的铙度补偿数控系统能自动计算出在折弯过程中工作台变形所需的补偿缸的压力,从而保证了折弯工件全长角度的均匀性、有效提高了工件直线度。5角度修正假如编程角度和实际成型角度有误差时,用户只需将误差值录入,系统能自动补偿修正。6挡料位置系统能根据折弯高度自动计算挡料各轴的位置;能自动换步、修正方便迅捷。7编程方式具有图形、数据编程功能,程序修改、编辑方便迅捷。8展开长度数控系统可以根据用外部尺寸(或者内部尺寸)的图形编程进行展开长度的计算。9干涉计算数控系统可以根据编程图形、模具、机床外形自动确定合理的折弯工序,并可以对折弯干涉情况进行报警。亦可人为修
8、改、确定折弯工序。二:数控折弯机的轴配置何为数控轴?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在数控折弯机中由数控系统进行控制的各运动、功能部件可以简称为数控轴。一般情况下,数控轴轴名的命名根据各轴在机床中的空间位置符合坐标系的位置进行命名,而其它的一些运动及功能部件则根据常规用法或国际惯用标准进行命名。那么,一台数控折弯机配置几个轴一般根据用户的加工工件的工艺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图二描述了数控折弯机常见的数控轴的配置。图二:数控轴的设置及配置选择表其中各个轴所定义的功能如下表描述:轴 名轴 功 能 描 述Y1左侧油缸电液同步全闭环控制轴Y2右侧油缸电液同步全闭环控制轴X后挡料半闭环机械运动轴。若配X1轴时,此为左侧挡
9、指控制轴。X1后挡料右侧挡指控制轴。R后挡指的垂直升降的控制轴Z1左侧挡指在挡料梁上左右运动的机械轴。Z2右侧挡指在挡料梁上左右运动的机械轴。第二章 初次上电及开机步骤一:上电前的准备数控折弯机在运抵用户厂以后,用户单位首先会参照机床使用说明书进行机床的固定,在机床固定的过程中请务必保持机床控制电柜的外观清洁,并请防止用于浇筑的水泥桨水及水泥沙尘溅入电柜,影响电柜内关键部件的运行寿命。在机床安放的过程中,请务必预留好动力电源的管道至数控强电柜的电源进口。电源动力线径的大小请根据强电柜上数据铭牌提供的机床总功率进行合理选择。机床在固定好一周后就可以进行预开机了。在接通电源线前首先吊装数控系统,数
10、控系统的接线请将DC24电源与HSB高速通讯电缆分别对应接上即可。吊装数控系统前必须检查旋转法兰的旋转角度的360O的限位是否固定牢靠,吊装时请选择好角度。数控系统安装完毕以后,请将双手操作站连接到电柜侧或者电柜底部的工业矩形插座上。由于机床经过长途运输及吊装就位,因此在以上工作完成后。必须检查机床各点紧固螺钉是否松动、检查液压系统的管路有无松动、给各个运动部件的进行润滑、进行机床的水平调整、检查强电柜内有无元器件松动脱落、检查外围线路有无划伤挤压迹象。接下来的工作是用户将预留在机器旁的电源进线接到强电柜内指定的端子排上,电线端请用专用冷压接线头加以固定,保证电源进线的牢固可靠,以减小虚接的发
11、热现象;请务必保证接地的牢固可靠。这一步的工作请按照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二:上电由于机床制造厂家在发货之前已经分断了强电柜内所有的断路器,因此请按照如下的顺序依次合上各个断路器。1 先检查主电路三相电源之间有无短路现象、检查输入的电源电压是否符合机床数据铭牌上提出的要求,确认无误后才可以合上主电源开关。2 依次检查控制变压器、伺服变压器的输入端的电压,确认无误后合上此两只断路器。3 参照电气原理图检查控制变压器、伺服变压器各输出点的电压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合上控制变压器、伺服变压器输出端的断路器。此时电柜的散热风机开始工作。4 参照电气原理图检查开关电源VC1(供数控系统电)
12、VC2(外围DC24V控制电源)的输出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合上这最后的两只断路器。以上四步完成后,这样整个机床的上电过程就已经完成。三:确认油泵电机的转向1 松开双手操作站上的急停开关,将强电柜箱门上(或者在悬吊柜上)标识为“控制电源”的钥匙开关旋到“ON”位置,此时“线路有电”的指示灯点亮,表明一切正常。2 查看油泵上所标明的箭头方向,然后瞬间启停油泵电机判断油泵电机是否正确,若反转请更换总进线电源的相序。第三章 数控系统的面板介绍 数控系统是数控折弯机的核心控制部分,比例(伺服)液压系统、伺服驱动系统是数控折弯机的执行机构。若要熟练掌握数控折弯机的操作和维护,首先必须了解数控系统的各
13、个操作规范。本章先对数控系统的操作面板作一简单的介绍。键盘显示屏幕区ENDS8S7S6S5S4S3S2S1DA65DELEM手轮一:DA65数控系统的面板方向控制及“?”键半 自 编 手I0二:DA68PL数控系统的面板屏幕显示区S8S7S6S5S4S3S2S1END?手轮急停键盘区半自编手I 0按钮区三:各功能区介绍 1屏幕显示区整个屏幕显示区分如下图所示的五个部分:服务行(状态行)1方式显示 版本号及选用的语言功能显示区23输入行4软功能键区(对应S1-S8)51:服务行(状态行)用来显示左右油缸(Y1轴、Y2轴)的位置、 Y轴(滑块)的状态,X轴(后挡料)的状态、版权信息。 显示的格式如
14、下:Y1=100.21 Y2=100.25 Y-轴状态=1 X-轴状态=1 Delem 1995,1997其中Y1=100.21 Y2=100.25为左右油缸(滑块)的位置,Y-轴状态=1表明滑块的状态为停在“上死点”,Y轴状态的变化及定义如下:Y-轴状态=2 - 滑块处于“快下”状态。Y-轴状态=3 - 滑块处于“慢下”状态。Y-轴状态=4 - 滑块处于“保压”状态。Y-轴状态=5 - 滑块处于“泄荷”状态。Y-轴状态=6 - 滑块处于“回程”状态。Y-轴状态=7 - 滑块处于“手动调整”状态。Y-轴状态=8 - 滑块处于“向上找参考点”状态。Y-轴状态=9 - 滑块处于“向下找参考点”状态
15、X-轴状态=0 表明X轴处于停止状态(数控系统为停止时)X-轴状态=-2 - 后挡料处于“回参”状态。X-轴状态=-1 - 后挡料处于“运动、定位”状态。2:方式显示区-表明数控系统目前处于四种控制方式中的哪一种,其处于不同的方式对应于不同的显示格式。分别如下图所示: (1)手动方式手动 (2)编程方式EPT-YW V3.6.2 CHI其中“EPT-YW”为制造厂商名,“V3.6.2”为系统版本号,“CHI”表明数控系统目前选用的语言为“简体中文”。 (3)自动方式 折 1 全 5 工件号:200 连接:自动 重复 1 图号: 其中“折 1 全 5”表明该工件总共折弯步数为5步,目前为折弯第
16、一步,“重复1”第一步的 折弯次数为1次;“工件号:200”表明该程序号为200;“连接:”说明200号工件连接的工件号;“图号:”为在用图形编程时所录入的和工件号对应的产品图号。(4)半自动(单步) 折 1 全 5 工件号:200 连接:单步 重复 1 图号: 其中各个部分的含义同“自动”方式。3:功能显示区 该区对应于不同的操作方式具有不同的显示格式,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4:输入行该行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人工录入、编辑某些参数、模具、图形数据等的输入窗口。例如输入上、下模具号,板料长度等。4:软功能键区 该区被划分成8个小格,每个小格一一对应于显示屏下方的“S1S8”功能按键,每个小格
17、的功能在不同的操作界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在下面的相关章节中将会介绍。2键盘区 键盘的作用是录入数据和相关的文字(英文)信息。其整体布局分布图如下:E F9C D8A B7 I J5K L6G H4 数字字母键Q R3O P2M N1X YZ ZZZU V0 WS T。 小数点 清除键 回车键3手轮 手轮的作用主要用于调节滑块(Y轴)、后挡料(X、R等轴)的位置调整;诊断状态下一些偏置参数的调整。其分正负两个方向。具体的操作在后面的章节中会介绍到。4方式选择键 数控系统四种方式的选择及相互间的切换通过以下四种方式选择键操作来完成。这四个方式键的左上角都有一个指示灯,哪种方式被单步方式:被选择的工件
18、程序,通过手工换步(或者系统换步),每个折弯步必须按压数控系统启动键才能完成加工。自动方式:被选择的工件程序,一步一步地自动完成所有折弯工序的加工(自动换步)。编程方式:此方式一般用于工件程序的编制、编辑,模具、机床外形的编制、修改,编程常量的修改,备份、回装等。手动操作方式:此方式一般用于单步工件的折弯,模具调换,机床功能的调整及检测。选中后,这种方式键上的指示灯就会点亮。5 启动、停止键停止 启动 停止键-用于停止“手动”、“自动”、“单步”三种方式的工 件程序,CNC系统处于停止状态时,该键左上角的指 示灯将会点亮。 启动键-用于启动“手动”、“自动”、“单步”三种方式的工 件程序,CN
19、C系统处于启动状态时,该键左上角的指 示灯将会点亮。主要作用:1。用于光标的移动。2。图形编程时的固定角度的线段录入。3。手工确定折弯工序等作用。4。折弯工序、加工页面显示图形的放大缩小。6光标键7制造厂商按钮区 如果是DA65数控系统,按钮的排布在强电柜箱门上;如果是选用DA68PL数控系统则按钮排布在数控系统的最下方。油泵启动油泵停止控制电源方式选择伺服好伺服好指示灯:当油泵启动后,该指示灯亮表明后挡料的伺服驱动系 统处于正常状态。油泵停止:该按钮是带灯按钮,灯亮表明油泵停止、控制线路有电。油泵启动:该钮也是带灯按钮。方式选择:数控系统的“调整”方式选择,选择滑块控制方式中“双 手”、“脚
20、踏”的切换。第四章 数控系统的四种工作方式一:手动工作方式此种方式可以对单个折弯工件的所有参数进行编程,当数控系统的启动键按下后,该方式下的所有编程数据即生效,后挡料将快速定位完成。此时,踩下脚踏开关并保持到滑块的返程状态,滑块将向下完成折弯工作。该方式下亦可用手轮调节各个轴的位置。该键按下后,屏幕显示的所有参数如下:通过上下光标的移动可以选择整个页面中的任何一个参数,被选中的参数将会如图所示亮显,同时在屏幕的输入行将显示该参数,可以通过键盘对该参数进行修改。二:编程工作页面该键按下后,数控系统将显示如下的界面。三:自动被选中的程序在该方式下,数控系统启动后,配合脚踏开关自动地完成一个工件的折
21、弯加工。在该页面中,既可以显示各道折弯工序的各项参数及轴功能,也可以显示模拟折弯的图形(只对用图形编程方式生成的工件程序有效)。自动加工页面屏幕下方的显示就是软功能键的定义:S1-上道折弯 S2-下道折弯 S3-功能S4-视图显示 S5-图象放大 S6- 空S7- 空 S8-手动位置详细的操作请查阅电气使用说明书中DA65、DA68PL操作编程手册。四:半自动(单步)加工页面该加工页面的屏幕显示同如上所述的自动加工页面,所不同的是:在此加工方式下必须由操作者启动每一个折弯工序,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1 假如在编程常量中CS=0(单步模式下自动工序变化),数控系统启动后,后挡料部分的各个轴自动运行
22、到位,脚踏开关启动滑块完成一次折弯后,系统自动换到下一个折弯工序但系统处于停止状态,必须再次启动系统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折弯操作。2 假如在编程常量中CS=1(单步模式下自动工序变化),数控系统启动后,后挡料部分的各个轴自动运行到位,脚踏开关启动滑块完成一次折弯后,系统就停止在这个折弯工序,必须手工选择下一个折弯工序并再次启动系统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折弯操作。第五章 各轴参考点的设定及回参操作 前面已经介绍了数控折弯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所包含的数控轴的定义,从数学意义上说,每一个轴都有一个坐标零点,那么每一个数控轴都存在一个参考点。数控折弯机各个轴找参考点的过程就是机床零点和电气零点实现统一的过程。一
23、各个轴参考点的设置1 Y1、Y2轴:Y1、Y2轴是控制滑块的两个左右油缸的同步轴同时亦控制滑块的折弯深度(折弯角度)。两轴合称为Y轴。Y1、Y2轴坐标零点线 Y1 Y2Y1-REF Y2-REFY1、Y2轴坐标最大值线右光栅尺左光栅尺 如上图所示:Y1-REF为左侧油缸的参考点值,此值为零点线到左侧光栅尺零 脉冲点的距离。Y2-REF为右侧油缸的参考点值,此值为零点线到左侧光栅尺零 脉冲点的距离。由于光栅尺的安装不可能保证左右两侧的零脉冲点在同一条平行于Y轴坐标零点线的直线上,因此为了滑块运动到Y1、Y2同一编程位置时滑块保持水平,Y1-REF、Y2-REF的值有大小区别。2 后挡料X轴:此
24、轴为控制后挡料前后方向运动的数控轴,该轴由伺服电机驱动,编码器反馈挡料的前后位置。该轴的示意图如下: 上模具 X 轴坐标 X-REF X轴坐标零点 X轴坐标最大值X轴的坐标零点:上模具的模尖X-REF值:上模尖到RSD开关被感应后编码器零脉冲点的位置(该 值在参数中设定)3 后挡料R轴:此轴为控制后挡料上下方向运动的数控轴,该轴由伺服电机驱动,编码器反馈挡料的上下位置。 R轴坐标最大值(参数设定) 上模具R轴-REF(参数设定) 下模具R轴编程零点R轴坐标零点线 工作台 R轴坐标R轴的坐标零点:下工作台的模具放置的平面。R轴的编程零点:下模具的工作平面(后挡指下平面与下模具缸好接触)Z1轴坐标
25、4 后挡料Z1、Z2轴Z2轴坐标Z2Z1Z2轴参考点位置Z1、Z2轴坐标零 点Z1轴参考点位置 Z1、Z2轴的坐标零点:定义为下工作台的左侧起点。Z1轴的参考点位置:定义在工作台的左侧。Z2轴的参考点位置:定义在工作台的右侧。二:各个轴回参考点的操作前面已经介绍了数控折弯机常规配置的数控轴的定义。数控系统每次上电,各个数控轴的参考点必须重新寻找。1 回参考点的操作:机床上电以后,将数控系统的工作方式切换到手动工作页面,启动油泵电机,油泵工作正常的指示灯点亮以后,启动数控系统。此时数控系统将执行机床各个数控轴的回参考点操作。滑块向上运动寻找Y1、Y2轴的参考点,当滑块分别经过左右光栅尺的REF点
26、后,滑块将停在上死点。Y轴的参考点寻找完成。后挡料机构往后运动寻找X轴的参考点,运动到后RSD开关处等待其它轴(X1轴、R轴、Z1轴、Z2轴)寻找到参考点并定位完成后,后挡料X轴反向向前寻找到参考点并定位到手动页面中所编程的X值。假如后挡料只配置了X轴时,后挡料将直接反向寻找到参考点并定位完成。后挡料机构向上运动寻找R轴的参考点,到达RSD开关处,立即反向向下寻找到参考点并定位到编程值。左侧后挡指向左运动寻找Z1轴的参考点,到达RSD开关处,立即反向向右寻找到参考点并定位到编程值。右侧后挡指向右运动寻找Z2轴的参考点。到达RSD开关处,立即反向向左寻找到参考点并定位到编程值。2 参考点的标志前
27、面已经介绍了参考点的寻找操作过程,那么怎样判断机床的各个数控轴的参考点寻找并定位完成了?请对照如下所述的方法加以确定。按下该键后,各轴在寻找到参考点前屏幕上显示如下:从该页面中不难看出:在上排的长方形框中,显示Y 。 X 。 ,X、Y后面没有数值显示,表明此时X、Y1、Y2轴都没有完成找参考点操作。第六章 编程页面中数据备份及回装操作为了防止数控系统主板漏电、电池耗尽及其他一些偶然因数造成系统掉电保护存储器中的数据丢失。数控系统的所有模具、工件、编程常量等参数必须用软盘做好备份,以便系统发生异常状况时将这些参数回装到系统中,机床可以再次恢复到正常状态进行工作。一:备份、回装1 将数控系统切换到
28、编程页面。 从页面中不难看出第6选项为折弯工件的备份和回装,第12选项为模具的备份及回装。2 工件程序的备份请输入菜单6后按压回车键,系统出现如下的界面,在这个页面中可以选择程序进行备份,也可以将所有工件程序进行备份。 从软驱中读写程序完全通过前面板的软键处理完成(推荐对模具和程序分开处理)。工件程序可以通过按S1键(“工件备份)进行备份,S2键(“调入工件”)可以将存储在软盘上的工件重新调入系统。 注意:用于数控系统的软盘的存贮介质,必须符合以下规格: 3 1/2HD 1.44M 新的软盘必须格式化,通过数控系统进行格式化(S3键)3工件程序的备份和回装操作完成以后,通过“END”键退回到编
29、程 页面状态。4通过菜单12进入模具的备份和回装的操作。 功能键说明:S1 模具备份: 向软盘中存入程序/模具S2 调入模具:从软驱中读入程序/模具S4 格式软盘:初始化软盘,推荐采用系统格式化,代替通过PC 机格式化,格式化时磁盘中所有文件都被擦除。end 返回程序菜单 模具的备份和回装的操作同工件程序的备份和回装,根据数控系统软功能键的提示进行操作。二:单独的模具存入/调出操作 模具可以通过主菜单“12”选择S2软键进行读写操作,在进行这一操作时其主菜单“11”的“编程常量”也被进行读写操作。模具和“机器常量”不能选择性地进行读写操作。模具的存入/调出仅能在模具菜单下进行选择,如果你想备份
30、机床参数”,你必须和机床供应商联系,你可以通过主菜单下的“12”号子菜单的“调入模具”恢复“机床参数”的设置,一个特别的提示信息(是否恢复机床参数 1/0 ?)将显示在屏幕上,输入“1”可以进行确认。第七章 编程页面中机床外形及模具编制 机床在工作之前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机床的上下外形、上下模具的图形尺寸都必须进行准确无误地输入数控系统。这样数控系统在计算折弯工艺时,才能准确地计算出折弯深度,加工工艺的合理性,是否和模具、机床的上滑块、下工作台发生干涉等情况。滑块、工作台外形,上、下模具在编程页面中的菜单号如下图所示(矩形框圈出):菜单9:机床上部外型(滑块) 进入菜单9的选项后,您
31、可以按照数控系统的提示结合软功能键进行机床上部外型的编制。一般情况下,一台机床的上部外型是唯一的。系统显示的画面显示如下,包含如下的尺寸:滑块的高度、滑块的厚度、加强筋的位置及大小、模具安装面的方式及大小尺寸、其他一些尺寸信息。菜单10:机床下部外型(工作台) 进入菜单10的选项后,您可以按照数控系统的提示结合软功能键进行机床下部外型的编制。一般情况下,一台机床的下部外型是唯一的。系统显示的画面显示如下,包含如下的尺寸:工作台的高度、工作台的宽度、工作台的厚度、其他一些尺寸信息。菜单7:上模 上模高度:从上模的模尖到上滑块底部的距离定义为上模高度, 其包括安装上模的夹紧、补偿斜铁等装置的高度。
32、如下上滑块 图所示。上模调整及补偿装置上模具上模具 整个模具的编制过程在选择菜单7以后同菜单9的操作,按照数控系统的提示完成整个模具的编制,并修改模具的相应参数。比如上模的强度(每毫米的承载吨位)、平整高度(关系到系统自动计算出覆平模具的折弯深度)。模具的编制画面如下所示:模具参数改变 “模具参数改变”软功能键(S5)按下后,系统进入如下的画面,可以更改您需要更改的部分参数。菜单8:下模 下模高度:从工作台平面到下模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下模双V下模具 高度,包括下模垫块的厚度。如图所示:下模高度下模垫块下工作台 整个模具的编制过程在选择菜单8以后同菜单7的操作,按照数控系统的提示完成整个下模
33、的编制,并修改下模的相应参数。比如下模的强度(每毫米的承载吨位)、转换点高度(关系到系统自动计算出滑块速度转换点的位置的高低)。模具的编制画面如下所示: “模具参数改变”软功能键(S5)按下后,系统进入如下的画面,可以更改您需要更改的部分参数。第八章 编程页面中编程常量的应用 如下图:编程页面中11号菜单编程常量中有许多对用户开放的参数,充分运用好这些参数可以较好地制作出合格理想的折弯制件,调整好机器的各项基准精度。 菜单11编程常量进入以后,系统会出现许多选项,下面就一些非常有用的选项逐一加以说明:英制选择 IS=1=英寸0=mm 公制单位吨位选择 TS=1=吨0=千牛顿可选择有压力单位为吨
34、或者千牛顿语言 LA=0通过光标,选择所使用的语言,选择相应语言后,按回车键0:GB(英语) 7=CS(斯格代克)1:D(德语) 8=ESP(西班牙)2:DK(丹麦) 9:FI(芬兰)3:F(法语) 21:CHI(汉语)4:L (意大利) 22:CHT(汉语繁体)5:NL(荷兰) 23:KO(朝鲜)6:S(瑞典) 24:J(日本)通过按“光标”键显示下一页,也可以通过S2选择下一页您可以编入六种不同材质的材料,前四种已经预先显示好了1=钢2=铝3=锌4=不锈钢压力因子: FF 计算理论压力乘该因子为实际输出压力换页延迟时间: PB 从一页转换成另一页的转换时间折弯允差: BA 1=校正on 0
35、校正off 折弯后,板料会缩短X轴的校正(在数据编程中 参与计数)在后置处理时,参与计算。Z-距离:当安装了自动Z轴时,后挡料的挡指距离根据加工的板料, 自动进行计算。压底折弯的压力因子: BF= 压底折弯因子,压底折弯的压力为自 由折弯的压力乘以这一因子夹紧修正 :CC= 夹紧点校正,此校正用于修正折弯机滑块的夹紧 点位置,正值为夹紧点更深,负值为夹紧点更上。矫平补偿: OF= 根据加工的产品,进行折叠压平,系统根据压平高 度,板厚和这一补偿值,进行计算Y轴的位置。矫平打开:根据您机器的结构,在此编入上模的开口位置,在此位置 您可以放入您加工的产品进行特殊压平,开口位置自动将 二倍的板厚参
36、与计算。平行度补偿:Y轴的全行程的整体平衡可以通过此参数进行编程,在加工过程中,根据最大公差进行检测这一值,对每步的Y2值的平衡补偿仅在夹紧点后才有效,其平衡是Y2+par.offset的和。自动步的转换:CS 在半自动模式里,此参数定义自动换步过程编入0:不进行自动换步,要执行下一步,必须首先将这一步调入,然后选择“启动”键。编入1:后面的一步被自动调入,但必须按“启动”键后,所有的轴才可始定位。X1X2差值编程 : XX 0=角度格式 1=投影方式如果机器有两个独立的X1、X2或X、X2,您可以编入一个X1和X2的相关值,如可以编入一个X1值和一个角度值,或一个投影测量值,如果X1、X2安
37、装,请与供应商索取描述资料。X-轴代码的缺省值 XC=系统进行后置处理,选择最优化值,进行快速加工,此参数定义加工的下一步何时被调入CX=0:滑块外达折弯点CX=1:当滑块回程操作,经过速度转换点CX=2:滑块外达上始点时,缺省值为2,此值也可以在每一步进行设置,如“Date prep或date editX的时间缺省值 XT=在后置处理时,X轴在换步的等待时间设置为0,通过此参数,您可以预设置一个较长的时间用于板料处理X-参考点校正 XR当实际的位置与显示的位置不相符,可通过此参数进行核正。举例:当显示值为250.00 实际的机械值为252,其XR的核正值为-2。X2-参考点校正 XR其功能和
38、X1类同自动计算编缉 AC在数据编辑模式,您可以改变被编入的参数值,这会影响其它参数,推荐编入自动计算编缉 =1有三种情形,其自动计算1 改变板料材质或板厚,会自动计算-压力-卸荷距离-绕度补偿2 改变参数“宽度”将自动计算-压力-卸荷距离-绕度补偿-Z轴位置3 设置上模下模-轴位折弯工序参数系统计算最优化的折弯工序,此参数供系统最优化的折弯工艺X-轴速度 BS= 工作速度R-轴速度 RS= 工作速度后挡料的尺寸数控系统根据挡指的尺寸,探测R轴的移动和后挡料是否与机器发生干涉。挡料位置: GN=后挡料的挡指位置号(最大4),见上图,有两种可能0和1。缺省支撑位置:在图形编程的工序里,后挡指支撑
39、板为的位置,缺省值为0,表示不支撑。挡料架补偿(R)当X轴的位置在模安全区外,后挡料顶住板料边缘的挡指对R轴的补偿负值给出一个更低的位置临界尺寸翻转板料所在的时间,此时间依赖于您产品的宽度对相对小的产品加工(指工方向)上下翻转是非常快的但对相对小的产品加工,而X方向较长,其翻转需从前,将花费较长的时间,上表列出了在不同长度下的翻转所花费的时间,Y轴速度此页上列出了几个Y轴的速度快下速度 CS : 指快下速度折弯速度 PS : 指工进速度开启速度 OS : 回程速度Y轴的速度说明,对产品加工时间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第九章 手动操作页面的应用 (含换模操作)手动操作页面是用户用得比较多,也是比较实用的一个操作、调整页面。不仅可以加工零件,而且可以用来换模、挡料调整等的应用。一:用户加工零件的工序流程图 用户在需要加工零件时,首先查看加工零件的折弯断面,再选择加工的方式。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图进行操作。需要加工的图纸是否为单个弯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