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导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76713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美》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美》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美》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美》导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美》导学案(教师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美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说出作者的审美观。2举例分析文中精彩论述的意义和作用。3能结合实际,说出美的理解。【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富有哲理的寓言,感受作者对美的理解。【自学导航】1重点字词肃然起敬 吝啬 滑稽 摄取 愧悔 2自己收集几句关于美的名言。 【合作探究】一、初步感知课文1文章论了哪几种美?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 美德2作者认为这几种美是怎样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层次的美是哪一种美?3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请举例说明。明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略。二、品味语言。培根的随笔,都是

2、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 “美的格言卡” 格言卡版式 格言: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赏析(推荐理由):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宝贵。总结:通过格言卡的制作,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么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语言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美的格言卡:(文中的一些生动富有哲理的句子)(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2)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3、(3)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4)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分析理解:(1)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2)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3)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4) 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三、内容拓展1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

4、,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 示例:如周总理,居里夫人,任长霞,刘翔等2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示例:为身患绝症的同学捐款。乐于帮助同学解决难题。 3请你说一说,赞美一下一位你认为美的老师或同学的名字,送他(她)一句精彩的赞美。4生活中有美,也有一些不美的存在,你能列举出生活中不美的现象吗?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将美的东西发扬光大?【巩固练习】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

5、,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

6、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

7、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

8、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17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2分) 18第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的名言吗?(2分) 19如何理解第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2分)【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

9、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答案:17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评分标准:(2分)无错字即可。18道理论证(引证法也可)。示例: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评分标准:(2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1分。有错字该问不得分。19示例:即一个人树立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并为努力奋斗,就不会因迷茫而浮躁,因空虚而无措。评分标准:(2分)答案中体现“理想、目标”“奋斗”等字样,语句通顺,表意清晰即可。20示例:青少年的人生的初始,它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社会、属于家庭的;青少年要为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将来努力拼搏,而沉迷网络,虚度光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不负责任。 评分标准:(2分)扣论点答题,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