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胺碘酮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0137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胺碘酮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注射胺碘酮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注射胺碘酮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注射胺碘酮注意事项组织损伤和静脉炎是胺碘酮注射液的常见并发症。 提高护理人员 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正确评估穿刺血管,熟练掌握该药的 特点,将有效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在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的过程中,如果持续给药超过24h常引起穿刺 局部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症。轻者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 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压痛, 甚至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炎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为:轻度:沿静脉走 行局部组织红、肿、痛,弹性差;中度,静脉呈条索状,压痛不明显; 重度,在中度静脉炎的基础上,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和破溃。护理策略1、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训练和专科培训,严格

2、无菌操作。2、选择心里素质好、技术过硬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凡是需要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患者大都病情危重,所以应选择心理素质好、技术过硬的高 年资护士操作。在穿刺过程中要保证针尖斜面完全刺入血管内,回血 通畅,严禁反复穿刺,要避免枕头与血管形成不适宜的角度,导致针 面紧贴血管壁,机械摩擦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充血、水肿,造成药物 渗出。穿刺成功前应尽量用空液体,待包扎固定好后再配入胺碘酮溶 液。在输液结束后先静推生理盐水 20ml再拔针,以减少药物在局部 滞留时间,拔针时要完全关闭输液器开关,拔出针头后不要只按压皮 肤穿刺点,而一定要按压到血管穿刺点以免药液沿血管壁针道外渗到 皮下。3、注射胺碘酮一般选用上

3、肢静脉,因为上肢静脉管径粗,走行直, 且远离关节部位,回流通畅,弹性好易固定又便于观察。下肢静脉一 般不作为注射胺碘酮的静脉通道。下肢静脉有瓣膜,静脉压较上肢高, 血流缓慢,药液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 持续注射胺碘酮过程 中,每46小时与另一条静脉通路更换1次,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 同一条通路,从而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强化护理责任,加强护患沟通1、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要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胺碘酮注射液的特殊 性,如果维护不当可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应将传统的静脉输液方 式改为专业化血管评估的程序化输液, 能保护患者的血管,避免给患 者增加新的血管疾病,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严格床前交接班制度

4、及 时巡视病房。重视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要注意针头固定是否牢固、是否有移位、脱出或穿出血管造成药物外渗等 问题;注意观察沿静脉走行是否有红、肿、热、痛及条索、硬结,回 血是否良好等。一旦发现有发生静脉炎的苗头,应立即停止输液,用 生理盐水快速滴注,以稀释静脉内的药物浓度;更换输液通道,并给 予相应的处理,且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使用同一通道继续输液。2、加强与患者和陪护的沟通向患者和陪护详细介绍胺碘酮注射的作 用与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增强患者的自 我防护意识,减少肢体活动以防止药液外渗。当患者发生了静脉炎引 起红、肿、痛等不适症状及肢体活动受限时,要倾听

5、患者诉说并做好 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以改善局部循环,利于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向其讲解静脉炎局部用药的有效性,消除 紧张情绪,缓解其精神压力,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静脉炎的处理胺碘酮注射液所引起的静脉炎属于无菌炎症,因此轻中度的静脉炎 一般不需要抗菌素治疗,用50%硫酸镁浸润的无菌纱布敷于患处,完 全覆盖病变,为避免水分蒸发,可用干净塑料薄膜包纱布固定,1 2小时更换为新鲜土豆片。土豆片不宜太薄,太薄易干涸,以 23mm 厚为宜。依次交替。48小时后在可塑薄膜外用热毛巾外敷。因镁离 子具有保护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增加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合成及释 放,增强抗凝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循环,保护血管完整 性的作用。因此,50%硫酸镁湿敷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血管,阻 止过敏介质的释放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性,同时具有高渗作用,能使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达到消炎 去肿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