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406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8.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师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新教师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新教师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新教师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新教师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风景在前方风景在前方 -与新教师谈校本研修与新教师谈校本研修三个建筑工人三个建筑工人的故事的故事成长是一种自觉成长是一种自觉经验经验+反思反思=成长成长教学经历教学经历VS教学经验教学经验优秀教师的专业特征优秀教师的专业特征 有经验有经验 善思考善思考 经验经验+反思反思=成长成长“小鸟小鸟”的提醒很重要的提醒很重要“青蛙青蛙”如何实如何实现经验的改造?现经验的改造?“青蛙青蛙”如何及如何及时反思困境?时反思困境?“小鸟小鸟”意意味着什么?味着什么?“小鸟小鸟”在在哪里?哪里?书本成书本成“小鸟小鸟”:基于理论反思基于理论反思同事成同事成“小鸟小鸟”:基于他人经验反思;基于他人经验反思;学生表

2、现成学生表现成“小鸟小鸟”:基于实际效果基于实际效果反思;反思;给自己当给自己当“小鸟小鸟”:基于教师道德、基于教师道德、教学勇气和批判精神反思教学勇气和批判精神反思书本是书本是“小鸟小鸟”读书读书丰富专业内涵丰富专业内涵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对我们个人而言,学习是提供职业发展和对我们个人而言,学习是提供职业发展和提升生命质量的机会,是产生一切探究活动提升生命质量的机会,是产生一切探究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终身发展和创造活动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内在动力”肖川。肖川。读书原则:追根究底读书原则:追根究底把书看深;把书看深

3、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把书看薄;把书看薄;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把书看透。把书看透。同事是同事是“小鸟小鸟”基于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实践反思,是教师基于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方式:方式:听课评课听课评课 观课议课观课议课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 课例研修课例研修“教导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教导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哦,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哦,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明天要听明天要听教师的话,你准备听什么?教师的话,你准备听什么?”“我没想过啊,去了再说吧我没想过啊,去了再说吧”你是否熟悉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熟悉这样的场景“讲解到

4、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讲解到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 安排合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安排合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唉,半天过去了,我的作业没批,明天的课还没备好,听课真浪唉,半天过去了,我的作业没批,明天的课还没备好,听课真浪费时间。费时间。”“是啊,都是些套话,客气话,评课真没意思!是啊,都是些套话,客气话,评课真没意思!”走向01020304从观教走向研学从专业立场走向学生立场从评判与鉴别走向诊断与改进从单一视角走向多元视角050607从旁观走向协同从重点看流程设计走向看学程设计从“结论+举例”的演绎式点评,走向

5、案例+分析”的探究式对话多元观教与研学的七大走向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所追求的听课我们所追求的听课 听课是一群听课是一群专业专业人员通过人员通过合合作作的方式,围绕教与学展的方式,围绕教与学展开的开的研究研究,以此,以此促进学习,促进学习,改进教学改进教学。面对课堂,企图对课堂做全面面对课堂,企图对课堂做全面深入的评价总是非常困难也深入的评价总是非常困难也很容易失真。以评判好坏为很容易失真。以评判好坏为目的的听课,偏离了听课的目的的听课,偏离了听课的本真价值。本真价值。研究总是围绕特定对象展开的,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获取解决研究总是围绕特定对象展开的,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获取解决研究总是围

6、绕特定对象展开的,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获取解决研究总是围绕特定对象展开的,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获取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并最终能得出结论或发现新的问题。那么,听课问题所需的信息,并最终能得出结论或发现新的问题。那么,听课问题所需的信息,并最终能得出结论或发现新的问题。那么,听课问题所需的信息,并最终能得出结论或发现新的问题。那么,听课该如何展开呢?该如何展开呢?该如何展开呢?该如何展开呢?课前:找到研究的问题(切入课堂研究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课前:找到研究的问题(切入课堂研究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课前:找到研究的问题(切入课堂研究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课前:找到研究的问题(切入课堂研究的角度)和

7、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方法方法;课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课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课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课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证据证据证据证据;课后:分析证据,课后:分析证据,课后:分析证据,课后: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并并并并提出建议提出建议提出建议提出建议。课前课前确定有研究价值确定有研究价值确定有研究价值确定有研究价值 的的的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找到适合自己的 研究研究研究研究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课中课中收集解决问题的收集解决问题的收集解决问题的收集解决

8、问题的 信息信息信息信息调整研究思路与调整研究思路与调整研究思路与调整研究思路与 方法方法方法方法 课后课后整理和分析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得出得出得出得出结论结论结论结论提出合理的专业提出合理的专业提出合理的专业提出合理的专业发展发展发展发展建议建议建议建议通过听课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基于问题基于问题的研究的研究 基于合作基于合作的研究的研究理解课堂理解课堂 建立规则建立规则课堂研究课堂研究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课堂是怎样构成的课堂是怎样构成的一起来探寻课堂的构成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生课堂

9、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从听课的角度看,你关注什么?从听课的角度看,你关注什么?从听课的角度看,你关注什么?从听课的角度看,你关注什么?课堂观察理论框架课堂观察理论框

10、架(部分部分):4 4维度维度2020视角视角6868观察点观察点维度维度维度维度视角视角视角视角观察点举例观察点举例观察点举例观察点举例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习学习学习学习(1 1)准备;()准备;(2 2)倾听;)倾听;(3 3)互动;()互动;(4 4)自主;)自主;(5 5)达成)达成教师教师教师教师教学教学教学教学(1 1)环节;()环节;(2 2)呈示;)呈示;(3 3)对话;()对话;(4 4)指导;)指导;(5 5)机智)机智课程课程课程课程性质性质性质性质(1 1)目标;()目标;(2 2)内容;)内容;(3 3)实施;()实施;(4 4)评价;)评价;(5 5)资源)资源课堂课

11、堂课堂课堂文化文化文化文化(1 1)思考;()思考;(2 2)民主;)民主;(3 3)创新;()创新;(4 4)关爱;)关爱;(5 5)特质)特质如如“思考思考”中的中的“学习目标怎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解决决/迁移迁移/综合综合/评价)?评价)?”如如“倾听倾听”中的中的“有多少学生倾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如如“环节环节”中的中的“有哪些证据有哪些证据(活动(活动/衔接衔接/步骤步骤/创意)证明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如如“实施实

12、施”中的创设什么样的情中的创设什么样的情境?结果怎样?境?结果怎样?课堂观察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理论框架模式的理论框架回答了课堂由哪些要素构成,回答了课堂是什么的回答了课堂由哪些要素构成,回答了课堂是什么的问题,帮助研究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课堂。问题,帮助研究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课堂。为教师研究课堂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切入点,在此基为教师研究课堂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观察思路,指出了设计观察指标础上提供了一些观察思路,指出了设计观察指标的方向,为教师设计观察量表提供支持。的方向,为教师设计观察量表提供支持。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听课程序如何保证听课程序如何保证专业品质专业品质 课前交

13、流的主要作用是给听课人和上课人课前交流的主要作用是给听课人和上课人一次专业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听课一次专业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听课人对将要听的课及授课对象有较全面的了人对将要听的课及授课对象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使听课者能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解,从而使听课者能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问题。第一次合作研究:课前交流第一次合作研究:课前交流为什么要有课前交流?为什么要有课前交流?第一次合作研究:课前交流第一次合作研究:课前交流课前交流需了解哪些材料或信息课前交流需了解哪些材料或信息?过过道道讲讲 台台过过道道注:注:为学困生;为学困生;为学优生为学优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我想教什

14、么?)(我想教什么?)(我想教什么?)(我想教什么?)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我怎么教?)(我怎么教?)(我怎么教?)(我怎么教?)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如何展开?)(教学如何展开?)(教学如何展开?)(教学如何展开?)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留下什么?)(在黑板上留下什么?)(在黑板上留下什么?)(在黑板上留下什么?)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如何检测教学结果?)(如何检测教学结果?)(如何检测教学结果?)(如何检测教学结果?)教

15、学设计座位表 课前交流结束后,听课人需要以个体或小组的形课前交流结束后,听课人需要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思考研究方法,进而开发观察工具。式思考研究方法,进而开发观察工具。第一次合作研究:课前交流第一次合作研究:课前交流课前交流有哪些基本流程?课前交流有哪些基本流程?方式一:集会式课前交流方式一:集会式课前交流 方式二:网络式课前交流方式二:网络式课前交流上课人上课人 说课说课上课人与上课人与听课人交流听课人交流听课人确听课人确定观察点定观察点观课点的分解及说明观课点的分解及说明熟悉教学预案及量表熟悉教学预案及量表量表观课,确保收集信量表观课,确保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观课准备观

16、课准备第二次合作研究:课中观察第二次合作研究:课中观察外外校校观观摩摩老老师师过过道道讲台讲台过过道道过道过道师甲师甲师乙师乙师丙师丙师丁师丁师王师王师周师周师刘师刘师张师张外外校校观观摩摩老老师师 外校观摩老师外校观摩老师 分组观课分组观课深入学生多角度、多手段地观深入学生多角度、多手段地观课,确保信息来源的多元课,确保信息来源的多元 观课:有意识的观有目的地观有准备地观多角度地观多手段地观和传统听课相比:准备更充分、指向和传统听课相比:准备更充分、指向更明确、效果更明显更明确、效果更明显。观课认知观课认知观课用好观课用好“三只眼三只眼”蚂蚁之眼:蚂蚁之眼:细致入微,从粗到细到精微细致入微,

17、从粗到细到精微蜻蜓之眼:蜻蜓之眼:多个视角,发现多样性、理多个视角,发现多样性、理解多样性、包容多样性解多样性、包容多样性飞鸟之眼:飞鸟之眼:飞高俯瞰,从做法中揭示出飞高俯瞰,从做法中揭示出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育理念、教学策略。第三次合作研究:课后议课第三次合作研究:课后议课课后议课有哪些基本流程?课后议课有哪些基本流程?上课人分析教上课人分析教上课人分析教上课人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学目标、教学学目标、教学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行策略、教学行策略、教学行策略、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的有效性为的有效性为的有效性听课人简要汇听课人简要汇听课人简要汇听课人简要汇报观察结果、报观察结果、报观察结果、报观察

18、结果、得出结论、提得出结论、提得出结论、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出建议出建议出建议合作体协商得出合作体协商得出合作体协商得出合作体协商得出几点有关此课的几点有关此课的几点有关此课的几点有关此课的成功之处;个人成功之处;个人成功之处;个人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特色;改进建议特色;改进建议特色;改进建议最后,合作体应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下一次跟踪最后,合作体应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下一次跟踪式课堂观察计划式课堂观察计划自我反思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专业引领 分组议课分组议课人人能说话、人人会说话人人能说话、人人会说话 我注意到我注意到 我发现我发现.分组议课分组议课陈述性的语言凸显双方的平等陈述

19、性的语言凸显双方的平等了解教学设计背后的原因便了解教学设计背后的原因便于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于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你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你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分组议课分组议课你看这样行不行你看这样行不行?分组议课分组议课用协商的语气向授课教师提用协商的语气向授课教师提供不同方案便于对方接受供不同方案便于对方接受收获和建议收获和建议1.1.从感性判断到理性分析,从评判走向理解从感性判断到理性分析,从评判走向理解:“为什么这样教?目的是什么?基于什么样为什么这样教?目的是什么?基于什么样的教育认识和理解?的教育认识和理解?”2.2.从针对别人到发展自我:从针对别人到发展自我:“我从中发现了我从中发现了什么

20、什么?”“”“我思考了什么?我思考了什么?”“”“假如我来处假如我来处理?理?”“观察观察领会领会理解理解创造创造”的过程的过程我我的的收收获获:议课收获议课收获“收收获获的的不不仅仅是是方方法法,更更多多的的是是友友情情”议课利于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研训的议课利于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研训的目的目的 议课:平等、和谐话题、现象交流、探讨改进、发展议课认知议课认知 从评论变成研讨从评论变成研讨 从指导走向提供从指导走向提供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听课人参与课堂观察听课人参与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的基本流程通过课前会议的通过课前会议的“说课说课”确定确定“我观察什么我观察什么”例: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21、和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师对学习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教师对学习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教师对学习组织的支持与指导教师对学习组织的支持与指导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深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深度观察者按自己的研究目的确定观察者按自己的研究目的确定第一步:寻找研究的问题(确定观察点)第一步:寻找研究的问题(确定观察点)便于便于 推论推论确定观察点确定观察点 分析观察分析观察 点的要素点的要素 观察教师观察教师 设计初稿设计初稿 合作体合作体研讨和修订研讨和修订 观察观察 条件条件 观察者观察者 特征特征 便于便于 记录记录正式观察工具正式观察工具 观察观察 目的目的第二步:确立研究思路与方法(开发量表)

22、第二步:确立研究思路与方法(开发量表)紧扣研究主题紧扣研究主题明确观察对象明确观察对象如实记录课堂中发生的现象如实记录课堂中发生的现象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和指标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和指标尽可能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尽可能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密切联系合作观察者密切联系合作观察者第三步:收集解决问题的证据(课中观察)第三步:收集解决问题的证据(课中观察)基本方法:数据处理基本方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适当推论。适当推论。根据观察结果确立分析思路,抓住要害;根据观察结果确立分析思路,抓住要害;建议要抓大放小,言简意赅。建议要抓大放小,言简意赅。第四步:分析证据得出结论与建议第四步:分析证据得出结论与建议背景:喻融

23、老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杭州市公开课背景:喻融老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杭州市公开课 课前会议:课前会议:20082008年年4 4月月1717日日(一)喻融老师说课(一)喻融老师说课 (二)喻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二)喻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三)喻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三)喻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课中观察:课中观察:20082008年年4 4月月1717日,上午第日,上午第3 3节课节课(一)观察工具(一)观察工具(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三)观察过程(三)观察过程课后会议:课后会议:20062006年年4 4月月1717日,上午第日,上午第4 4节课节课(一)喻

24、老师课后反思(一)喻老师课后反思(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附件附件(一)学案(一)学案 (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郑超、钟慧:郑超、钟慧: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彭小妹、屠飞燕:彭小妹、屠飞燕: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吴江林吴江林 学生的思考及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思考及教师的指导第五步:如何撰写观察报告

25、第五步:如何撰写观察报告/课例?课例?从观课、议课看学科研训从观课、议课看学科研训确定好目标确定好目标对话中选择对话中选择选择中发展选择中发展发展中延伸发展中延伸平等中对话平等中对话 以关注教师的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关注教师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定位好角色定位好角色角色角色转变转变教研员教研员从主导从主导到引导到引导从评价从评价到提供到提供教师教师从被动吸从被动吸收到主动收到主动参与参与归属归属感感基础基础基础基础 议课手段手段观课手段手段成就感教师教师教师教师 平等 互助贡献感理清好关系理清好关系把握好细节把握好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准备准备有细有细任务任务有实有实研讨研讨有力有力结果结果有用有用课课例例研

26、研修修过程凸显:对问题的敏锐捕捉、对调研数据的理性分析、对探究过程凸显:对问题的敏锐捕捉、对调研数据的理性分析、对探究行动的不断修正。行动的不断修正。科科学学察察观观微微科学设定科学设定“微观察点微观察点”,精心设计课堂观察量表精心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听课教师认领课堂观察点听课教师认领课堂观察点,收集课堂数据、信息和材料收集课堂数据、信息和材料整理数据、思考分析整理数据、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反馈评价讨论交流、反馈评价 科学编制观察量表,听课教师利用观察量表收集分析课堂数据,科学编制观察量表,听课教师利用观察量表收集分析课堂数据,从微现象入手有针对性地诊断流程,集思广益改进教学设计,讲从微现象入手有针

27、对性地诊断流程,集思广益改进教学设计,讲课者和听课者从期待课者和听课者从期待“完美完美”走向关注走向关注“问题问题”,两者都珍视,两者都珍视“问题问题”且肩并肩探索且肩并肩探索“问题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问题”的路的路径。径。新华课例研修新华课例研修 诞诞生生微微结结论论 验验证证微微结结论论思品新华课例研修思品新华课例研修2013.5 2014年年3月月25日到冶源初中开展语日到冶源初中开展语文课例研究活动。确定文课例研究活动。确定“抒情散文教抒情散文教学策略学策略”为研究主题,确定为研究主题,确定安塞腰安塞腰鼓鼓为课例,两次上课,三次研讨。为课例,两次上课,三次研讨。

28、每次研讨都是教师分组讨论、确定中每次研讨都是教师分组讨论、确定中心发言人,汇总建议反馈给执教教师,心发言人,汇总建议反馈给执教教师,教师论证修改。研究结束,课例研究教师论证修改。研究结束,课例研究小组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小组撰写课例研究报告。2014年年4月月4日到城关中学开展语文日到城关中学开展语文课例研究活动。研究主题确定为课例研究活动。研究主题确定为“小小说专题复习说专题复习”,上午城关中学张薇老,上午城关中学张薇老师和井洪芳老师同课异构执教复习课,师和井洪芳老师同课异构执教复习课,学校统一组织语文教师分组讨论,下学校统一组织语文教师分组讨论,下午第二次授课,第二次研讨,最后教午第二次授课

29、第二次研讨,最后教研员总结,上课教师写授课反思,研研员总结,上课教师写授课反思,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报告。究小组撰写研究报告。针对听课情况,以及集体备课时的设计等,上课教师先针对听课情况,以及集体备课时的设计等,上课教师先自评,其它教师再进行全面评课。评课与教学质量分析相结合,自评,其它教师再进行全面评课。评课与教学质量分析相结合,针对成绩分析中的数字说话,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收获,以及在本针对成绩分析中的数字说话,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收获,以及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评课要本着发现和解决问题节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评课要本着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尤其要针对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30、选取重点内容的指导思想,尤其要针对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选取重点内容进行分析评价。通过评课,让被评者对教师进行分析评价。通过评课,让被评者对教师“教什么教什么”,“怎么怎么教教”,“教会了没有教会了没有”;对学生;对学生“学什么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学”,“学学会了没有会了没有”两个方面得到明确认识。两个方面得到明确认识。听评课研究听评课研究 以往的教研活动只停留在听课、评课、观摩的层面上,现在要求在听以往的教研活动只停留在听课、评课、观摩的层面上,现在要求在听评课的基础上,二度修改教案,由教师本人(教多班者)评课的基础上,二度修改教案,由教师本人(教多班者)“同构异课同构异课”,或,或其他教

31、师其他教师“同课异构同课异构”,再进行二次上课,然后再进行二次听课、评课研讨。,再进行二次上课,然后再进行二次听课、评课研讨。二次修改教案是针对第一次上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听课教师评课中提出的二次修改教案是针对第一次上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听课教师评课中提出的改进意见,对第一次上课教案的修改和提高,由备课组集体研讨,二次上课改进意见,对第一次上课教案的修改和提高,由备课组集体研讨,二次上课教师完成。二次上课、听课是针对第一次上课听课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后,进教师完成。二次上课、听课是针对第一次上课听课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后,进行的同一节课内容的再实践和再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在于突破第一次行的同一节课

32、内容的再实践和再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在于突破第一次上课中出现的问题,使参与活动者都能从两次上课的对比中,得到启发和提上课中出现的问题,使参与活动者都能从两次上课的对比中,得到启发和提高,是对第一次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实证和矫正。二次评课是对照两次上课和高,是对第一次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实证和矫正。二次评课是对照两次上课和测试情况进行的总体评价,重点研究在突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存在测试情况进行的总体评价,重点研究在突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存在的理念转变和模式更新与优化的问题,以及实现其它教研重难点的突破。的理念转变和模式更新与优化的问题,以及实现其它教研重难点的突破。磨课研究磨课研究生存本领生存本领生活智慧生活智慧生命意义生命意义教教学学生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咨询培训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