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患者对便捷、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传统护理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卫健委积极倡导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提升我院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护理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二、工作目标1 .服务拓展:在具体时间内,建立完善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为出院患者、慢性病患者、行动不便人群等提供至少X项专业护理服务,服务覆盖X个社区,
2、惠及X名患者。2 .质量提升: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加强质量监管,使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X%以上,护理服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X%。3 .模式创新: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示范经验。三、实施原则1 .安全第一,规范执业:严格遵循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保护理服务合法合规,保障患者安全与权益。2 .需求导向,精准服务:以患者需求为核心,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护理服务方案。3 .创新驱动,高效协同: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高效协同,优化服务流程。4 .多方联动,合作共赢:加强与社区、家庭、相关企业的合
3、作,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四、实施内容(一)明确服务主体与人员要求1 .我院作为服务主体,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依托自主开发或合作的互联网平台开展服务。2 .提供服务的护士需为本机构注册,具备X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持有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通过医院组织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专项培训与考核。(二)确定服务对象与服务项目1 .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出院后仍需护理的患者、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母婴人群、康复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2 .服务项目。基础护理:如更换胃管、尿管,伤口换药,压疮护理等。专科护理:包括糖尿病足护理、PlCC维护、造口护理等。母婴护理:产后护理、新生儿
4、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等。康复护理:康复训练指导、肢体功能恢复护理等。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康复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等。(三)规范服务流程1 .线上预约:患者或家属通过互联网平台填写预约信息,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护理需求、服务时间等,并上传相关病历资料。2 .评估审核:医院安排专业护士对预约信息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服务条件。审核通过后,与患者沟通确定服务时间、费用等细节。3 .线下服务:护士按照约定时间上门服务,携带必要的护理设备和药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服务过程中,全程开启护理记录仪,对服务行为进行实时记录。4 .服务评价:服务结束后,患者或家属可通过平台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5、评价结果纳入护士绩效考核。(四)完善管理制度1 .质量管理制度: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建立质量问题反馈与整改机制。2 .信息安全制度:加强互联网平台信息安全管理,严格保护患者隐私,防止信息泄露。3 .风险防范制度:制定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预判和应对。(五)加强人员培训1.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护士依法执业意识。2.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的操作能五、实施询文本下载即可删除蒙版全文可复制编辑1筹备阶段“耨舞果尉即可删除蒙版全文可复制编辑。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明确
6、职责介丁0本页文本下载即可删除蒙版全文可复制编辑。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患者需求和潜在服务对象情况。完成互联犀财弱蹲卿醐郦穗版第蛔夔制编辑。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操作流程。O组织护士玄鹳磕并频可删除蒙版全文可复制编辑1.试点阶段(具体时间区间2)。选择凶潴舞鼐逑正噌懦靠蹄逑复制编辑。收集试翼跚粹聊胡噜喔嫡矗编辑。加强与试点社区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1推广(笨贾婢年载即可删除蒙版全文可复制编辑。在总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服务范围,覆盖更多社区和人群。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群众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质量,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六、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医院各部门资源,确保工作顺利推进。2 .人员保障: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储备库,满足服务需求。3 .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平台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宣传推广等工作。4 .监督保障: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考核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护士和团队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