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48642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辅导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试一试。1.两首写“水”的诗,比较各自怎样描写?_2.水本是无情物,诗人为什么能把它写得有情有义呢?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解释下面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羞:_直:_2诗中有四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李白面对着一桌的山珍海味吃不下去,心绪茫然的情景,把它们找出来,写在下面。_3诗歌的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什么意

2、思?它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怀?_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长相思是_,该词的作者是清代的_。2用曲线画出该词中表达中心的句子。3词的上下两片开头反复运用“一程”“一更”有什么作用?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_,“五千仞岳”指的是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和很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多选)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偶3

3、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 把诗句填写完整,回答问题。题西林壁宋苏轼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看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_6. 类文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

4、,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作用是( )A.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B.渲染了秋天凉快的感觉。C.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 ( )A.统一国家的大业。B.天下正在发生的大事。C.国家的战事。3“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A.哀叹年华老去的悲凉心情。B.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C.慨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在的失落。4这两首词的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婉约的,后者是豪放的。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风格是豪

5、放的,后者是婉约的。C.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风格,只是后者稍微婉约一点。5这两首词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第一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B.第一首词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则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C.第一首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第二首词抒发了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7.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

6、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这首诗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色。A.早春B.晚春C.初夏2“水中柳影引他长”运用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柳条与水中的柳影相连相映的优美画面,其中的“引”字照应了“_”一词。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解释古诗中重点字的字义。暝:_。 歇:_。2按要求作答。(1)用自己的话描述下列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2)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写法。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动静结合(3)用此写法简单描写一个有太阳、草地、牛

7、羊的画面:_3下列对“空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山很大,很空旷,所以山间非常寂静。B.跟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有声衬无声。C.山林树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D.“空山”是为了衬托诗人的空虚寂寞。9. 阅读与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诗中描写的事物有_。(至少写四个)2这首诗描写了( )A.田园的破败景象。B.宁静自然、朴实清新的田园风光。3这四句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是_,原因是_。10. 古诗阅读。风鸢图诗明徐渭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任

8、骑牛弄笛儿。1这首诗中哪一句写出了放风筝的热闹?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1. 以下为五律,供同学们阅读品味。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

9、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睛。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_12. 快乐阅读(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从军行_, _。_, _。(1)诗中表示地名的词有_(2)从写作手法上看,前两句是_,后两句是_。(3)题目中“行”的意思是( )。A、行走B、路程C、古诗的一种体裁。(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岑参B、王昌龄C、高适(5)这是一首( )诗。A、边塞诗B、送别诗C、咏物诗(6)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7)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战争环境的艰苦?_(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3. 读诗歌,完成练习。游小鸟天堂三百年

10、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1“三百年”写出了大榕树的_特点;“浓荫十亩”写出了大榕树_的特点;“鸟千双”写出了大榕树_的特点;“新枝还比旧枝壮”写出了大榕树_的特点。14. 漫步古今,阅读与感悟。材料一:舟过实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材料二: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材料三: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材料一至材料三描写的对象是_,都表现了儿童_的生活。(四字短语)2翻译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_3选做题(二选一)A.“张伞使风”“放纸鸢”“追黄蝶”是古代儿童快乐生活的写照,你有类似快乐经历吗?请模仿古诗写两句七言诗句展示。_,_。B.如果你没有类似的快乐经历,请说出你的感受、想法和原因。_15. 日积月累。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_。_,非是藉秋风。1这是一首咏物诗,句句写得是蝉的_、_和_,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_的品行志趣。2把诗句补充完整。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