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家栋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一剂知”纯经方医案系列一、十天血痢 一剂而止一、十天血痢 一剂而止 徐x伟,男,31岁。0311大便便血(纯鲜血块)十天,先便后血,日七八行。面色晄白,乏力,无寒热汗证,无头晕头痛,喜热饮,无泛恶,纳尚可,溲可。静滴抗生素治疗十天无效,后三天在静滴的同步服用本地中医开的中药,亦无疗效。势渐急切,乃由其兄陪伴来诊,诉昨夜便血五六行。脉弦滑,舌淡红嫩苔薄滑。六纲辨证:太阴阳明方证:黄土汤处方:黄土汤(赤石脂代黄土)+理中汤(干姜炮制)赤石脂120炮附子30生白术30炙甘草30黄芩30阿胶30(烊)生地30白人参30干姜(炮)30四剂。二诊:翌日上午,患者自己骑摩托车驮岳
2、母来为其岳母求诊。诉服药一剂便血即止。 今天(0320)其妻陪伴其岳母二诊,诉丈夫便血痊愈,已经动工忙碌去了。二、外感纠缠一月余 一饮经方解痛苦许X龙,男,64岁,0312。患者自新年之日即患感冒,初两日自服感冒药无效,即行静滴治疗,合计静滴已达十四天(药物不详),仍未痊愈,乃来诊。刻诊:入暮即身冷发热,肢节痛,夜卧汗出,身冷而腿热,咳吐白粘痰量多;口干多饮,饮热水;纳呆,头晕,两便尚可。刻诊(上午九点)测腋温36.9摄氏度。脉弦滑,舌红嫩苔白腻。六纲辨证:厥阴中风+少阴中风+太阴饮证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 桂枝加附子汤为主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柴胡8
3、0桂枝30干姜30 黄芩30天花粉40牡蛎20炙甘草20生旱半夏30白人参15生姜30 大枣30 生白芍30制附子30茯苓30 五味子30 细辛30杏仁30三剂。二诊:一剂后即已不身冷发热肢痛汗出,三剂服完,已经痊愈。患者素来感冒后会遗有顽固性咳嗽之症持续较长时间,这次咳嗽也基本消失。1、临床要先辨六纲,再辨方证药症,这样才干丝丝入扣用经方,也能避免浮现时方思维用经方的弊端,药是治病的基本构成部分,但是用经方是最后才考虑到药上的,仲景明言,辨病证脉并治,但是往往是六纲和方证相应了后,药症自然而然的就相牟和了,因此最后这部分脑细胞往往就会省下来的;2、纲证本案用到了柴胡桂枝汤是由于有个太阳少阳中
4、风的夹杂;3、方证合方里有两个主干桂枝汤去相应本案中厥阴中风中内涵的四个中风证(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中风);柴胡汤相应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之半证,而其中的人参是补胃气津液的不可或缺之品;4、药症瓜蒌根治的是偏于阳明热为主的口渴,牡蛎治的是偏于水饮阻滞的口渴,人参治的是偏于津液局限性的口渴,虽然都能治渴,内涵各有不同。 问:有几处请教:一、细究此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舌脉特点,一定需要如此重剂?二、分量不轻的黄芩、天花粉、白芍、牡蛎是针对哪里(咳吐白粘痰量多)?如果是饮中夹热,是石膏还是花粉?三、细辛30克,适时暂用可,老年人如果同步又存在脏阴局限性(舌红嫩苔),会此证减彼证起否?四、寒热错杂、寒温并用时
5、大剂杂投,须虑其互相斗争互相抵消否?正气病气药气三者如何调而适之?(从乌梅丸可测)一点想法:阴阳错杂,寒热并存,虚实兼夹,为了避免各行其极与正气能否御药,临床与否考虑“量其正气而使药”?答:一、一切以中医眼去看,不要觉得外感就轻,糜烂性胃炎就重(可以用这一系列之下一医案阐明),岂不闻治外感如将乎?更何况此案之老人外感缠绵已逾月余,且有诸多并发症候。外感月余,静滴近半月,病情更进,西医西药也不都是吃素的吧,非顽疾岂至如此欤?用中医眼来观看,脉证合参,脉弦滑,舌红嫩苔白腻,症虽重而非一概虚象也,饮滞燥相兼,多纲合病,而合病需合方,非合方大剂局限性以胜病,否则病重药轻,疗效不明,疑虑之间,病情更进
6、二、黄芩清少阳热,天花粉清热润燥生津,芍药和营通滞去热蠲痛,牡蛎清热除饮通滞止渴;饮中夹热,也要看这个热是偏于哪纲,石膏是阳明实热外证之药,而此证之热,是偏于少阳热与太阴少阴诸阴纲夹杂,饮滞燥相兼,既无阳明外实,用石膏无益。且此证除了饮热还伴有燥证,天花粉润燥化痰之功必不可少。三、有关细辛的用量,还真有个渊源,行医伊始,我也遵循教科书细辛但是钱之说,当时一年购进细辛但是数斤而已,自从跟随刘志杰恩师学习六纲经方以来,眼界开阔了,对药的把握也更知性了,目前一年细辛用量数百斤,得效的顽疾俯拾即是。略举印象较深的数例;1、一种近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二尖瓣三尖瓣积极脉瓣关闭不全,喘满咳痰带血水肿,用小青
7、龙汤真武汤桂枝茯苓丸等合方,细辛30克,服用了两三个月左右,症状改善较好,再行多普勒检查,积极脉瓣(或者是三尖瓣,这个一时还记不太清了,但是肯定不是二尖瓣)已经可以闭合。2、今年有两例晚期肺癌患者,皆服用了具有30克细辛的经方合方,一种是从一月份服药到四月份,这个患者当时已有恶液质体现了,卧床不起,并且骨转移了,疼痛,活动受限,她本人也是医生,儿媳也是医生,其家族平时与我交好,服用了几种月的经方后,病情得到了控制,虽然也是浑身不舒服,但是能踉跄着出来见见光,食欲虽差但还吃得进去,至今还生存着。另一种是青岛的一位患者,咳血,不能左卧,左卧则喘憋欲死(肿瘤压迫肺门),服药三个月后(最初半个月每剂药
8、细辛20克,后来细辛加为30克),喜告已可以左侧卧位矣!目前还在继续治疗中,而这个症状的改善阐明肿瘤已有所变化了。3、几年前,一位哺乳期妇女得了格林巴利综合症,住院用那种很贵的胸腺肽治疗了二十多天,每天耗费一两千元以上,并且医生告知这种病的预后和某些死亡率等,涉及不可预知的呼吸肌麻痹等,主张患者去上级医院转治(呼吸机有的用);患者于是出院谋求治疗,患者的家族有几种疑难病是我治好的,并且患者本人与我是同村,因此一定规定来死马当作活马医,我起初也是很为难,毕竟这是个凶险的病,此前也没有治疗经验,但是患者的恳求与信任使我没有推脱的理由,毕竟扁鹊所言的六不治这患者一条也没占。于是我提出制定一种中医的治
9、疗方案,随时观测,一有加重的迹象就立即去专业性强的医院救治,患者理解并接受了。于是我才放胆用中医的眼光去辨治,细细思辨,其实这就是风痱证也,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言语变声骞涩),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于是用续命类方合方(固然少不了细辛),配合针灸,病情日渐好转,共治疗四五个月左右,康复的非常抱负。所谓的后遗症就是一侧肢体感觉气力不如健侧而已。四、大论曰:观其顺逆,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问:家栋兄,请教一下少阴中风和厥阴中风的体现? 答:少阴中风身冷,汗出多而恶风,面无华,但欲寐。或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手足冷,脉微浮无力。厥阴中风厥阴中风,汗出恶风,或但头汗出、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
10、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身痛,手足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脉沉弦。 摘自恩师刘志杰先生金匮增补师承课堂实录p32-33问:麻烦指点迷津。尚有厥阴中风能不能再给讲具体一点,我天生愚钝,还是没有明白。谢谢答:厥阴中风伤寒论的可见条文是168、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只说成果没说体现及过程,刘师根据厥阴篇的实质和少阳中风的症候补入了“厥阴中风,汗出恶风,身痛,手足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或但头汗出、大便硬,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脉沉弦。”的纲证。少阳和厥阴,一种是阳的半证,一种是阴的半证,而厥阴中风的
11、实质就是是阴的半证,而较之本病更偏于表某些,相对于少阳中风来说更偏与阴的体现为主某些。因此伤寒论的预后判断就是厥阴中风要是脉象微浮,是病邪从阳表渐解之徵,阴病转阳,是人体正气恢复之象,而不浮者,病位尚在阴,因此未愈。三、失魂落魄一年 四剂真武而安何x环,女,59岁。0318.患者一年前路遇歹徒抢劫,因惊吓过度而致心慌胆怯,精神紧张一年。近来一周又添身颤肢抖;来诊时给人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神情慌张,身体颤抖以上肢为甚,眼中含泪,眼神游移不定,不断的打量四周和别人的神情。问诊需要家人补充,主诉胆怯,思虑时更甚;头晕,纳呆食少,大便两日一行,干燥。无口干口苦,多饮饮热水,夜间饮水多则多尿。颧色红滞。
12、无寒热汗证,无腹痛腹胀。脉弦细,舌淡红暗苔白腻。六纲:太阴水饮动经+阳明轻症方证:真武汤处方:真武汤生白术20制附子30生白芍30生姜30茯苓30四剂。二诊:今日复诊,与上次神情判若两人,已不颤抖,神情恍惚慌张基本消失,胆怯感大减,头已不晕,颧红消减,纳增,大便已不干燥。脉细,舌淡红紫苔白腻。原方续进。问:哪些方面体目前真武汤方证?答:临床使用经方,初级阶段是根据条文证去套经方,高档阶段是进一步到方证的实质去活用经方,例如本案,其中的一种思路就是抓住了“水饮动经”这一真武汤的方证明质之一去施治的。“一剂知”纯经方医案系列四、纯经方排石“一剂知”纯经方医案系列.纯经方排石胡x苍,男,61岁。07
13、25.因膀胱结石在本地服中药三个半月,始终有几块不能排出。纳呆,乏力,口不干不苦,因医生安排而故意多饮水,饮热水及茶。无腹痛腹胀。前服排石药常常腹泻,近日停服大便可,小便无力感,小便不利,时时尿终结,尿赤。无头晕头痛,无泛恶,晨起睑肿,面色晦暗微浮,腿部按肿,神色疲倦。心慌,无怕风冷,无汗,无心下痞,腰微痛,饥饿时身颤,有脑栓塞病史,右手尚麻,眠可。脉沉右尺弦滑独大,舌淡红嫩水滑苔白腻薄。彩超摘要:膀胱充盈欠佳,内可见数块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大者约为1.0x0.8cm.后方伴声影,随体位移动,输尿管未见明显扩张。六纲:太阴少阴阳明方证:真武汤 猪苓汤 五苓散处方:真武汤 猪苓汤 五苓散生白术
14、20制附子30茯苓30生白芍30生姜30猪苓10泽泻15滑石15阿胶10(烊) 水煎服 五苓散10冲服 15剂 (外市患者,路途较远)。 服药第二天电话告知腰腹疼痛明显,嘱其多饮暖水,合适跳跃。第三日开始肉眼可见排石,排石后即已不痛。目前还在服药中。尚未行B超复察。 伤寒全书,以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立法,对疾病按照表里虚实寒热,以及半表里,半虚实、半寒热等进行规律性分类,辨证过程中,注重由病入证,由证求方,继而细辨药症,于高档的方证辨证中,参合药症,对方剂进一步严格配伍加减,以达到最佳疗效。书中立举了六大疾病总纲,复以方证药症为目,罗列诸治法要。现把六大辨病提纲,系统归纳整顿如下,可以作为提纲挈
15、领的入门:一、太阳病总纲1、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无汗)麻黄汤类为主。 3、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有汗)桂枝汤类为主。4、温病鉴别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阳明病范畴)二、少阴病总纲1、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2、少阴伤寒少阴之为病,无热恶寒,无汗。或无大热,头痛项强,咽痛,鼻塞嚏涕,周身骨节痛,腰痛,咳喘,脉微细,或微浮细紧。但欲寐。麻黄附子甘草汤类为主。3、少阴中风身
16、冷,汗出多而恶风,面无华,但欲寐。或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手足冷,脉微浮无力。桂枝附子汤类主之。三、阳明病总纲1、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2、阳明中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烦躁口渴欲饮水,脉洪滑。白虎汤类为主。四、太阴病总纲1、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恶风重而汗出,身重。或微发热,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或欲嚏不能,脉浮弱。甚则风水血痹,脉微。桂枝黄芪五物汤类为主。五、少阳病总纲1、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
17、呕,善太息,寒热往来,项强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腹痛、或便溏,舌苔薄白,脉弦。2、少阳中风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脉弦。小柴胡汤类为主。六、厥阴病总纲1、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2、厥阴中风厥阴中风,汗出恶风,或但头汗出、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身痛,手足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脉沉弦。柴胡桂枝干姜汤类为主。 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书摘p32-33“纯经方”一剂知系列五、胃脘痛许x伟,男,39岁。1221.胃脘痛,甚则连及两胁两个月,久服西药无效
18、曾经用过十余种胃药),因惧怕患上胃癌(其交好之邻居殁于此疾),行胃镜检查:胃窦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呈花斑状,可见散在糜烂充血灶,蠕动尚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纳可,但食后疼痛胀满加重,无口干口苦,多饮,饮温水;无寒热汗证,溲可;大便日一行,质干晦涩。 脉紧势大,舌淡红嫩苔白滑略腻。 六纲:阳明轻症 方证:枳实芍药散处方:枳实芍药散改汤枳壳30 生白芍30水煎服四剂。二诊:半个月后始来复诊,诉说一剂痛止,四剂服完,诸症皆除。本次前来,乃领着其外甥女求诊。问:能分析一下是如何辨出“阳明轻症”的吗?谢谢! 答:脘腹疼痛,里病也,里病有太阴阳明之别,里之阴,太阴也,里之阳,阳明也;太阴的腹痛
19、是要“腹满而吐,食不下”的,还会伴有便溏虚寒脉弱等诸证;阳明的腹痛,有个胃家实和里热的病机,不影响食欲甚则更“能食”,还会有便结口干渴饮脉实等体现的。综上所述,此案为阳明的证据已经确凿。是阳明而非大实的承气证,故曰阳明轻症。微风:小泻肝汤也 微风兄应当是辅行诀的研究者吧,多谢学兄见教和研讨。小泻肝汤就是上方加生姜三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急切,当有干呕者。”由于生姜的加入,使辛苦凉的方子变成了辛苦温。细微的来辨别,应当是个太阴阳明合病的方子,有了太阴的夹杂和饮逆,因此患者会呕的,因此加了生姜,其实还是泻心系列的法则。由于单纯的阳明的呕没有水饮、虚寒、表证的夹杂是不可以用生姜的,而当用
20、半夏麦冬之属,参见竹叶石膏汤。再者,夹杂了太阴,一般会有泻心系列的便溏或者秘溏夹杂的症候的,而单纯的阳明便硬晦涩的多见。不才一家之言,局限性以行天下,姑妄言之而已。 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六、眩晕刘x梅,女,54岁。0729.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平时服用尼福达等降压药控制,血压尚稳定,但是始终苦于有头眩昏晕感。近日昏晕感加重,在她处服药未效,乃来诊,无泛恶,口微干,饮水较多,饮热茶,纳便溲皆可。心中有胆怯感,偶眠差。劳作偶手麻,无腰腿疼痛,无腹痛腹胀,无心慌胸闷,无怕风冷,无身热,无汗,无足热肢烦。 刻诊血压105/80mmhg(服降压药后)。 脉弦滑,舌淡红嫩苔薄。 五证:饮 六纲:太阴饮
21、逆+阳明微热 方证:泽泻汤 处方:泽泻50 生白术20 四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将来,其女儿代诉,服药后一剂见效,四剂服完,眩晕已除。让女儿再来按照上次的处方抓药。患者的女儿喜形于色,良方效佳而价廉也。原方续进四剂,巩固疗效。问:不错!但不知血压状况如何?谢谢! 二诊患者将来亲诊,未能测得血压。但是对于经方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是非常值得赞扬的。根据这数年的体会,用经方治疗或者说临床治愈高血压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有几点体会:1、疗效最佳的是年龄55岁如下,服用西药时间不长的患者。固然也有60多岁照样能治愈的,服西药近年能治愈的,也许这也与个体差别、体内阴阳的失调限度有关吧。2、有家族史的患者也能临床治
22、愈,越年轻越容易取效。3、严重的反复发作的妊高症,多次不得不终结妊娠的患者,在妊娠的过程中辨证服用中药,可以协助完毕妊娠的过程,喜得麟儿。4、有些疗效快的患者服药一二十剂左右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手头就有数个这样的案例:一种是外地患者,患者自己懂得高血压已经五六年了,但是始终未服用西药,服用了20剂中药后自行停用,血压也稳定下来了,半年后带着朋友前来疗疾,测得血压120/80mmhg,这个患者40多岁了,我当时说了句:“40岁的人,20岁的血压”,举座莞尔,同行友人亦是为调理血压来诊耳。尚有一种是一种重型机械公司的经理,血压高,已经服用吲达帕安数月,我曾给她爸爸治愈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她也懂得我
23、可以用中药治疗高血压,但是由于忙于公司业务,始终未抽出时间来治疗,直到一次头痛剧烈,才前来诊治。服用了十余天中药,头痛消失了,又忙于应酬去了,也停用了吲达帕安。数月后来测得血压正常,医患皆喜。这些高血压的医案有暇我会整顿出来与人们分享的。5、大多数长期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疗程要长某些,一定让患者懂得贵在坚持的道理。有一部分患者在撤减西药的过程血压会波动较长时间,个人经验这种状况只要患者不浮现如下症状:弦紧而硬有躁象,颞动脉搏指感强烈,项部前压有抵触感,眼结膜血络怒张,剧烈头痛难止等,就可以继续用中药,有些时候是大乱而后才可以大治,疗疾如用兵,不在于一城一池之得失,而在于整体的内环境调理,阴阳协
24、调则垂拱而治。问:泽泻汤条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此人眩晕伴饮水较多,饮热茶,又跟饮证不符,因此辨证不符,辨病用药的也许性大。鄙人愚见,还请楼主指正答:1、用经方以来,眼中已不见病,惟见阴阳,此案患者虽然是低血压,只要脉证如此,也是这个方子,而不才治疗高血压的医案,用大剂麻黄附子亦不在少数,在本论坛也有个专贴,飞兄可以参看指教2、此案之因此选择泽泻汤,全在太阴阳明这点微小的夹杂。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八、症状酷似食道癌 经方除霉立新功张x合,男,68岁,0221胸咽食道梗塞感数月,吞咽有障碍感,伴有消瘦,患者极度疑虑已患食道癌,虽经胃镜检查示:1、霉菌性食管炎。2、慢性浅表性胃炎
25、但是始终放心不下,情绪低落,多次声明:“来看一下,不好治的话就不要治了”。 其子陪伴来诊,与我亦是相识,述通过医院的方案服药静滴数十日,疗效不明显,但愿来用中药治疗。无寒热汗症,无头晕头痛泛恶,时口干,饮水一般,有皮炎病史八年,周身散发,瘙痒,干燥。脉沉弦,舌淡红苔白腻。医案补充:今天对照病例记录发现整顿时漏掉了两个辨证资料:大便可,溲偶痛。请人们见谅。 六纲:太阴阳明+表方证:通气汤 五苓散药症:枳壳处方:生旱半夏40 生姜30 吴茱萸20 陈皮20 水煎服,五苓散10克+枳壳10 研末冲服。 四剂。二诊:第一晚只服用了汤剂,散剂忘服,即已见效,梗塞感大减,翌日加用散剂,疗效更佳。患者神情
26、与上次判若两人,喜曰:“人常说,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看来真不是癌症了。”作为医者,我趁机又帮她打气鼓励一番,尽量消除她的顾虑。原方续进四剂。三诊:吞咽已正常,咽部尚有微干,微咳,皮炎尚瘙痒。舌脉同上。上方+桔梗汤。生旱半夏40 生姜30 吴茱萸20 陈皮20桔梗20生甘草20散剂同上,四剂。四诊:吞咽进食完全正常,咽干亦愈。心理已经恢复从前之开朗,诉夜间尚轻微阵咳,有少量薄白粘痰,且自述痰咳与患此食管炎后忌烟有关,后来可以吸烟时则可以自愈,不觉得疾矣,举座莞尔。乃劝其慎饮食,薄滋味,远烟酒,畅情怀。为治痰咳,为其处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茯苓30炙甘草30五味子30干姜30细辛30生旱半夏40
27、杏仁30四剂水煎服。数月后,其子通过门诊,述食管炎症状稳定,身体胖些了,皮炎偶还瘙痒,余证未曾听闻,乃邀其有暇来诊治痒疾云云。问:能讲讲通气汤吗,谢谢 答:我把刘师书上讲通气汤的内容发上来与人们分享:治胸满短气噎塞,通气汤方。半夏(八两)生姜(六两) 橘皮(三两)吴茱萸(四十枚)上四味呋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人们看看,这些方子都是一种路子,但是是药物的药症不同。这个方子也是辛散下气的。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学生:太阴方子?不完全是,橘皮可以通腑的,还是太阴多,阳明少。这个方子,我看比原书上的那些方子都好。针对胸痹典型但不算太重的
28、一看方子就会有效,这个方,将来在临床上,要注意多用。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十、感冒静滴旬日不除 经方施治三剂而安十、感冒静滴旬日不除 经方施治三剂而安李X秀,女,46岁,0910感冒十八天,静滴十四天,第一次静滴七天,停药一天后复发,第二次静滴七天,停药两后来又复发,T37.5摄氏度,周身酸痛,尤以头不苏醒为苦,头昏晕难受,时头皮痛,怕风,多汗,身热自述如搓辣椒面之出火感。乏力,腿按肿(考虑西医之静滴药内加地塞米松等激素药有关),心慌胸闷,微咳,痰不多,无泛恶,无口干口苦,饮水较多,饮热畏凉,纳可,无腹痛腹胀,二便可,经带可。脉弦紧细,舌淡白嫩苔白绿厚腻。六纲:太阳中风+太阴水饮方证:桂枝汤
29、五苓散处方:桂枝30 生白芍30 炙甘草20 生姜30大枣40三剂水煎服五苓散5克,冲服。药后多饮暖水。二诊:一剂退烧,三剂服完,病已痊愈,简介邻人来诊。纯经方一剂知系列十一、脑出血、脑动脉瘤案见山不是山 溢血未治血 但从六纲辨 圣贤不欺我(脑出血、脑动脉瘤案)李男,44岁。0215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五天前酗酒后忽然剧烈头痛如劈,神志恍惚,经县人民医院磁共振扫描显示脑出血,脑动脉瘤,未敢收院而转至市人民医院治疗,经保守治疗五天,仍然头痛不解,疼痛致彻夜难眠,需人不断用手摹按。神识恍惚,时清时昧,因患者平素自己或家人有疾,多到我的门诊诊治,故而不断规定家人请我去诊治,每天念叨多遍,乃随其家人前
30、行医院探视。刻诊:昏睡病床,右侧头额剧烈疼痛,时额红,头微汗不甚,初发病时疼痛部位灼热,头晕,口干,饮水较多,欲呕不能,右腿不适,周身不适,烦躁,周身燥热,溲赤,四五日未大便(控制饮食,仅饮水及食少量香蕉等水果),欲便不能。 脉弦滑有力,左侧稍弱,舌红苔黄厚紧腻满布。 患者当天正好刚复查了脑MR:右侧颞叶,海马,基底节区见团片状长T1短T2异常信号影,边沿模糊,信号不均,其内见1.5X2cm大的短T1短T2信号,顶枕部脑表面及脑沟内缘见条状高信号,脑室系统无扩张,大脑中线构造居中。 基底动脉远端管腔局部囊样扩张,直径约0.4X0.4cm,右侧颈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影像,血流信号减低。 意见
31、1. 右侧颞叶,海马,基底节区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MRA扫描提示:基底动脉瘤。六纲辨证:阳明病处方:竹叶石膏汤竹叶20 生石膏160 白人参20 炙甘草20生旱半夏30 粳米80 麦冬80 水煎服三剂。二诊:头痛消失,已可安睡,患者未听从住院医生的严词告诫,坚持出院用中药治疗(刚入院时被告知需要押金17万,因无力凑齐,只交了数万)。出院时有位住院医生告诫:你出院吧,出院后就怕老婆孩子不是你的了!患者出院后第二天来诊,而其对于我曾去医院为其诊脉一事居然忘得无影无踪了。(经言:血气上逆,令人善忘,古之圣贤,犹如亲见。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读孔孟而学忠烈,读和扁而学通达。)血压140/
32、110mmhg(始终口服降压药),神志清,已无剧烈头痛,偶轻微头痛困重如裹,轻微头晕,无泛恶,无心慌,无胸闷,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口干口苦,饮水不多,纳可,进食时身热汗出,眠可,溲可,前数日未大便,自昨日至今六行,质稀。脉弦,舌淡红紫苔白腻根略厚腻。六纲辨证:太阳表+阳明湿热处方:黄芩汤+葛根芩连汤+竹皮大丸黄芩30 生白芍20 炙甘草20 大枣20葛根40 黄连20 竹茹10 生石膏20白薇10 桂枝5水煎服三剂 三诊:额偶微痛,微头昏,进食时身热汗出,大便日一行,余无证。血压130/100mmhg。脉弦,舌淡红紫苔白滑略腻。六纲辨证:太阳阳明病处方:竹皮大丸 竹茹10 生石膏20 白薇15
33、桂枝10 炙甘草15 大枣20水煎服四剂。四诊:额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头昏,能食,进食时已无汗出。血压右臂130/90hg,左臂120/80hg,舌脉大体同上。 原方续进四剂。五诊:今日第四次磁共振扫描(第一次在县人民医院,第二次在市人民医院,第三次在市中医院,前三次皆有有关脑动脉瘤的描述,县人民医院就是由于怕脑动脉瘤破裂而未敢收留):右侧颞叶-海马-基底节区见团片状边沿短T1中心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T2压水缘,DWI缘呈高信号,范畴较前片(MRI:20936)缩小,边界变清晰,脑室系统无扩张,大脑中线构造居中。意见:右侧颞叶-海马-基底节区脑出血复查所见。而医生对服中药消除了脑动脉瘤之事
34、只是表达了怀疑。患者已无明显症状,额痛消失,多食能食。脉弦滑兼沉,舌淡红嫩偏紫苔白腻水滑。原方续进,巩固疗效。 问:阳明而有健忘当有淤血。许先生并不专用活血剂而取效,佩服。答:耕读兄之伤寒研究甚是进一步,赞叹!浅见善忘之单一的症状犹如惊惕、燥烦、懊燶、谵语、发狂等诸神智症状同样,同样需要四诊合参,审因论治,例如上述症状以阳明、少阳、厥阴、少阴四纲多见,其病机以淤血、邪热、实热、结实、水饮、虚寒多见,同样也是随证治之。纯经方一剂知系列十二、低烧半年 功取十天低烧半年 功取十天于女,48岁,0219.低烧半年,反复发作,自觉身热,无明显怕冷感,冬季可轻微怕冷,体温一般徘徊于37.1左右,颌关节、颈
35、腰椎关节、髋关节、指关节疼痛,下肢按肿,无肢麻,无汗,左侧头、颌、踝关节疼痛尤甚,头痛发作较重时则呕吐腹泻,平时大便一两日或三四日一行,质干燥,口干咽干,饮水较多,饮热,纳一般,轻微腹胀,泛酸,偶胸闷,耳鸣较重,且随脉搏搏动而鸣响,影响睡眠,面色萎黄,唇周有痤疮,带可,月经色偏暗,有少量块,量少,经期七八日,周期可。脉沉细偏弱,舌淡红苔白满布。其家人是三甲医院护士长,已迭经中西医诊断而乏效。六纲辨证: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属厥阴处方: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 柴胡60 黄芩30 生旱半夏20 白人参15 炙甘草20 生姜15 大枣20 桂枝30 生白芍15 干姜20 天花粉40 牡蛎2
36、0水煎服10剂散剂:当归芍药散8克,冲服。二诊:近日体温未曾超过37.0,一般在36.4左右,症状大减,夜间偶觉心燥,诸关节已基本不痛,下肢水肿减轻,腹胀基本消失,近日头痛发作一次,痛势较轻,未呕吐腹泻,平时便燥亦减轻。尚觉眼干,口微干,饮水已较前减少,尚时有胃酸,耳鸣减轻尚不明显。脉已转为缓滑,舌淡红苔薄白腻。上方加五苓散5克,续服10剂巩固疗效。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十四 两年顽疾与四剂经方厉X琪,女,44岁。0311.失眠、心慌两年。自述夜间大脑苏醒如昼,心慌较重,时胸闷,时心累无力感,胃部不适。手足心凉,手麻痛,闭目则目珠有凉感,身寒怕冷,动则易汗(诊脉时可嗅到汗味),望诊双面颊红,下肢
37、按肿,无头晕头痛,基本无口干口苦,饮水时多时少,饮则喜茶,饮后立溲,嗜看电视,晨起泛恶,纳可,无腹痛腹胀腰痛,大便日一行,偏稀,无带,月经色量可,经期七八日,周期正常。脉沉滑,舌淡紫嫩苔白腻厚。六纲辨证:少阴太阴为主(也可辨为属厥阴)处方:干姜附子汤+真武汤生白术20 制附子20 茯苓30 生白芍30 生姜30干姜20 水煎服四剂。二诊:患者一种半月后喜来相告,述疗效极佳,药后已能安睡,心亦不慌,已有白带,经期亦较前正常,由于诸症悉除,故未复诊云云。问:为什么不用炒白术、白芍,而用生白术、白芍?生的有通便滑肠作用。 答: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也,多用本草本具之天然性味而很少用炮制的方式去变化。再
38、者,一首整体的经方与否滑肠,取决于配伍而非药物之生熟,况乎,百药入煎,生用者亦熟也。 纯经方一剂知系列十七、一月经方 乳癌消半李X娜,女,46岁。0922.右侧乳房硬块数月,经彩超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丈夫是外市一出租车司机,因常常载此类患者来治疗而耳濡目染深知西医治癌疗法之弊端,加之患者的胞姐即是去年查出乳腺癌行手术放化疗而虽存奄奄,身心俱苦,故而未行手术及放化疗而直接在确诊后第二天来诊。刻诊:右侧乳房可扪及鹅卵大肿块,坚硬如石,推移不动,表面凹凸不平如山石状嶙峋,乳晕内陷,有橘皮样变,无胀痛感,右肩沉重劳累,稍劳作则右腋窝胀,右腋窝及右颈部有肿大之淋巴结。纳一般,口干多饮,饮茶,少腹时胀痛,
39、如着凉不适感,大便日一行,质可,溲可,带无,月经量少,色可,无块,经期三天,先期四五日,精神不振,周身沉懒,偶晕,偶悸,偶阵发性多眠欲睡,下肢按肿,胫腓部皮肤粗糙毛孔粗大,颊部暗红血丝,无异常身冷身热,无汗。脉弦滑沉取无力,舌淡红紫嫩水滑苔白腻舌中有剥苔,舌系带双侧有赘生物。9月21日彩超:双侧乳腺腺体稍增厚,腺叶增粗,回声略增强,分布不均匀,左乳未探及具体结节。右乳外侧见片状低回声区,范畴3.6x3.1x1.5cm,内部回声模糊不清,边沿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周边呈突起状,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右侧腋下见2.1x1.5cm肿大淋巴结,边沿欠清,皮质较薄,髓质比例增大,CDFI:未见明显
40、血流信号。左腋下未见明显故意义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乳腺增生右乳外侧低回声区,考虑乳腺ca也许性大右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五证:滞饮燥六纲辨证:少阴阳明太阴合病处方:温经汤+漏芦连翘汤+桂枝茯苓丸 吴茱萸15 生姜10 桂枝10 赤芍10 川芎10 当归10白人参10阿胶10(烊) 炙甘草10 麦冬40 生旱半夏20 丹皮10漏芦10连翘10 枳实10 麻黄10 升麻10黄芩10大黄10 白蔹10 水煎服七剂散:桂枝茯苓丸10克冲服,七剂。二诊:周身轻松,右肩之劳累感,右腋下之胀感消失,已不嗜睡困乏,自述从前是“从心里懒”,今已释然,精神面貌为之焕然,自述身轻神爽,纳大增,肿块明显缩小,自己规定还按
41、照初诊的“秘方”配药。 刻诊:触诊右乳肿块边沿变软,上次极硬如石之感大减,凹凸感已不明显,下肢按肿大减,胫腓部皮肤粗糙减轻,颊微红,大便日一行,量少。脉沉滑弱,舌淡红嫩苔白微腻。原方续进七剂,散剂仿鳖甲煎丸方意加入鳖甲5克穿山甲3克鹿角片3克土元10克以增强辛咸化滞之效。三诊:右乳肿块已可推移活动(首诊推移不动与胸壁粘连,或此癌根断而瘤欲萎?),肿块与乳房粘连已消失,橘皮样变已不明显,睑微肿,下肢按肿,但较前已减,近日驱车数百里看望奄奄之胞姐,身神俱倦。舌脉大体同上。上方加五苓散8克,七剂。四诊:右乳肿块推移可动,已无粘连,边沿软,腿肿减轻,从前之袜痕消失,身觉轻松,气色较好。脉偏弱,舌淡红嫩
42、苔白腻边润质厚。上方去五苓散,续进七剂。四诊:10月28日超声所见:右侧乳腺乳头外上方见约2.3x1.1cm的低回声范畴,无明显边界,内回声不均匀,余腺体及左侧乳腺腺体回声欠均匀,可见片状低回声及略强回声。超声提示:右侧乳腺低回声范畴双侧乳腺增生一月经方,乳癌消半,患者大受鼓舞,神色乐观,待诊之暇,逗孩童玩耍,眉开眼笑。原方续进,以期根除。纯经方一剂知系列十八 高度疑似出血热 治其证而不惧病 高度疑似出血热 治其证而不惧病宛X,女,29岁,0222。病史简要:发热三天,输液临时退烧旋即又起,第三次输液后体温不降反升。刻诊:T39.1,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额痛身痛腰痛,肾区叩痛,面红苦楚淡漠貌,
43、眼泪汪汪感,饮食不馨,口干唇干,饮水不多,微咳微痰,身重喜蒙头倦卧,下肢微微按肿,自诉闷热潮湿天气时容易困倦肢重,今天未大便(饮食少),前几日大便尚畅,小便次数少,颜色未观测,经带可。因前段时间到过青岛疫区(末初为出血热疫区),西医高度怀疑出血热。脉浮紧数搏指有力,尺部细紧,舌红边尚润苔薄黄白欠润。五证;滞 饮 六纲: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处方:大青龙汤麻黄60(先煎去沫) 桂枝20 杏仁40 炙甘草20 生姜30 大枣30 石膏50水煎服两剂。服后嘱其覆被取汗,当夜汗出身凉,T37.1。第二天早上测T36.5,续服时嘱不须发汗,尽剂即愈,热未反复。按语:1、辨证思路:经言“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患者高热恶寒无汗身痛,是以太阳伤寒证为主之体现;而口干唇干面红,大便行迟,小便短少,是阳明里热伤津的体现;微咳微痰,肢肿泪目,身重倦卧淡漠纳呆不欲饮,是太阴水饮困束的体现;用金匮四饮来归纳的话,此证有溢饮之体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本案的表邪就是由于水饮的困束,不得汗出,因此既有太阳表实热的症候群,也有水饮导致的肢肿肢重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