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的探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50300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信息技术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的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信息技术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的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信息技术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信息技术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的探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信息技术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的探究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现代信息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全面重视。教师在面对复杂且多变的信息资源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和举棋不定。所以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并且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作用,创设教学情境,进行理论实践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54-01DOI:10.16657/j ki.issn1673-9132.2021.29.143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开展阶段

2、。完善的信息技术将会是教育创新开展的驱动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了现代化教育手段,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提升。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作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我国大局部学校都处在农村,学校的资源设备较少,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显得过于沉闷,从而使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观念,就要积极地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使教师抛弃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活泼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加深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到课堂中,才能增加教材的鲜活性,

3、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提高,从而拓宽学生对学习的视野和思路,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通过优化教学情境,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贴近于生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二、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声光电动态或者静态的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使学生积极地探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站起来中国人?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先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并且向同学们提问:谁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你们知道这首歌是

4、因为什么事件而写的吗?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告奋勇地举手答复以下问题,提高课堂的活泼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并播放PPT等课件,展现当时热闹的场景,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三、讲解理论实践,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实践是学习和认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成果的有效补充。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较重。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课堂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学会避险与自救?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避险与自救的视频和动画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

5、的理解。学生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能够做到有效防止和自救、自护。学校可以组织逃生演练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运用。借助社会教学力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场景,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思想认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学习空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在进行?人类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北极圈逐渐融化、土地沙漠化视频录像,冲击学生的心灵,给

6、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环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的空间界限,例如在?家乡的人?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播放?我的家乡?这段录像,让学生在欣赏家乡美景时进行联想。教师要积极引导,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得以拓展。使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社会,用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會的动态,成为课堂的主体。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应当有效加强信息技术的辅助应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明确地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受学校和课堂的限制。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拓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学习。参考文献:【1】孙军,刘德云.关注热点时事鲜活品德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213.【2】王荣昌.品德课如何应用信息开发利用时事的德育功能J.小学教学参考,2021Z2.责任编辑谷会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