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05171558.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61865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0517155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0517155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0517155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0517155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201805171558.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

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以下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 变质作用 B. 岩浆活动C. 侵蚀作用 D. 地壳运动2. 下列 水滴石穿 沧海桑田 稳如泰山 坚如磐石 词语中,从地质学观点看正确的是:A. B. C. D.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3-4题。3.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 风力侵蚀 B. 风化作用 C. 流水侵蚀 D. 冰川侵蚀4. 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海蚀作用 B. 风化和风蚀

3、作用C. 喀斯特作用D. 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5-6题。5综合图中信息,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河流C地形 D资源6为发展a城镇的经济,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港口城市的公路。图中最合理的选线方案是A线路B线路C线路 D线路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A冲积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冲积扇C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平原D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8下列地貌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挪威峡湾B庐山C崇明岛 D长江三峡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

4、图)。据此完成9-10题。9. 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A. 气候因素 B. 居民点分布 C. 地形因素 D. 工业分布10. 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经济实力的增强汽车性能的改善科技水平的提高为节省投资A. B. C. D.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1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BCD1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1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

5、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5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向两极B从沿海向内陆C随纬度而变化D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6-17题。16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17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8-19题。18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 BC D19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

6、况与图示阶段相似的是A埃及 B中国C德国 D印度图示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单位:%)。读图,完成20-21题。20该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 D出生率较高21图中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22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图中国01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A30%计划生育 B60%计划生育C10%鼓励生育 D90%鼓励人

7、员出国图示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负数表示人口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23-24题。23图示人口数量的变化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的交通拥堵状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24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江西人口净迁入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的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净减少A B C D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25-26题。 25在期A. 人口急剧膨胀 B. 人

8、口老龄化 C. 人口增长停滞 D. 人口平均寿命较低26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A. 期 B. 期 C. 期 D. 期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回答27-28题。27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B. 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C.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无相关关系D.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28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A. 资源 B. 环境质量 C. 科技发展水平 D. 对外开放程度 读“某城市

9、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完成29-30题。29. A. B. C分别代表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30. 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A. 交通干线经过 B. 人口稠密C. 距离市中心近 D. 地形平坦31.读“兰州市略图”,兰州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 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 政治经济的发展 C. 交通运输的需要 D.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32-33题。32. 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A. 武汉 B. 咸宁 C. 孝感 D.

10、 黄石33. 该城市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大、相距较远天门市比武汉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A. B. C. D. 某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读表格中提供的该年北京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相关数据,完成34-35题。降水量(mm)径流总量(mm)地表径流(mm)地下径流(mm)蒸发量(mm)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2679617137734.城市建设导致A市区蒸发量减少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D郊区降水量减少35.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

11、最有效的是A将市中心区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C扩大城市的规模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第卷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 和 。(2)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有 ,来自地球外部的有 。(3)图中序号中,表示分别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 , , 。(4)下列属于甲岩石的是A.石灰岩B.大理岩C.玄武岩D.砂岩37、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景观的变化是以_ 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分异为_ _ _规律。(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A: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

12、(3)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38、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城市主导风向是_(偏南或偏北)。(2)除考虑风向外,据图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3)E、F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区域。(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中高级住宅区的是_地,原因是 。参考答案1-5 CACBC 6-10 ADCCA 11-15 ADBAB 16-20 CBDCB21-25 ABACD 26-30 CDACA 31-35 DACAD36、(1)岩浆岩 变质岩 (2) (3)冷却凝固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4)C37、(1)热量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C随海拔升高,水热产生变化(3)距海洋远近不同,水分条件发生变化38、(1)偏南风 (2)靠近铁路和公路,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和住宅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可减少对住宅区的污染。(一点即可) (3)E (4)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一点即可)-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