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65545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DOCX 页数:201 大小:94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SHS 01001-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一册通用设备1SHS 01002-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1、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SHS 01002-2004) (3)2、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04-2004) (17)3、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05-2004) (30)4、管式加热炉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06-2004) (47)5、塔类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07-2004) (59)6、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09-2004) (68)7、空气冷却器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0-2004)

2、76)8、常压立式圆筒钢制焊接储罐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2-2004) (80)9、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3-2004) (101)10、电动往复泵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5-2004) (109)11、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17-2004) (116)12、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2-2004) (123)13、轴流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3-2004) (130)14、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4-2004) (139)15、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8-2004) (147)16、设备及管道保温

3、保冷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32-2004) (160)-# -SHS 01002-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1、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SHS 01002-2004目次1 总则 (5)2设备润滑管理职责 (5)3 油品的贮存与保管 (6)4 油品的发放 (6)5润滑用具的管理与使用(6)6 润滑油品的使用 (7)7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 (7)8废油品回收 (8)附录A设备润滑用油的选择(补充件) (9)附录B设备润滑五定指示表(参考件) (14)附录C常用润滑油新旧名称(牌号)对照(参考件)(15)71总则1.1 设备是生产的物质基础,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为减少设备磨

4、损, 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特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包括设备润滑管理职责,油品的贮存与保管、油品的发放,润滑用具的管 理与使用,润滑油品的代用,设备润滑油(脂)标准和废油品的回收。1.3 本制度适用于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2设备润滑管理职责2.1 机动部门的职责2.1.1 在设备副经理、副厂长(副总工程师)统一领导下,机动处(科)长负责全厂的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工作。2.1.2 负责编制设备润滑手册,组织制定全厂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润滑“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指示表和润滑油(脂)消耗定额。五定指示表见附录B (

5、参考件)。2.1.3 负责监督全厂润滑油品的计划选购和贮存、保管、发放、使用及润滑用具的管理工作,并组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2.1.4 负责组织交流、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润滑管理经验和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润滑知识,做到合理用油,节约用油,不断提高设备润滑管理水平。2.1.5 协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不合格油品的再生处理及质量检验鉴定工作。2.2 供应部门的职责2.2.1 负责编制年度用油、购油计划,并组织采购订货。2.2.2 以合格证为依据,认真做好新油品的入库检验工作。2.2.3 负责润滑油品和润滑用具的保管和发放工作。2.2.4 负责对库存油品按规定时间提出质量鉴定委托,并

6、保存好化验分析单及有关资料。2.2.5 负责组织废油品回收和再生工作。2.3 检验部门的职责根据有关部门的委托,负责对全厂在用和库存润滑油品进行分析检验,并提出检验报告。2.4 车间的职责2.4.1 车间设备主任对全车间的设备润滑工作负责,设备员负责本单位设备润滑的 日常管理工作。2.4.2 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认真学习设备润滑手册,贯彻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2.4.3 负责制定本单位的润滑油品消耗定额,按时提出年、季、月润滑油品的使用计划。2.4.4 认真填写设备润滑档案和“五定”,负责提出有关润滑油方面的改造措施和革新方案,经机动部门审核后组织落实。2.4.5 严格执行“三级过滤”和润滑“五

7、定”,负责本单位润滑油品及用具的管理和 使用,按规定时间对在用油品提出检验分析委托。本车间的润滑必须有专人管理。2.4.6 经常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向机动部门报告。2.4.7 负责本单位不合格油品的回收工作。2.5 操作员的职责2.5.1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做到“三级过滤”和润滑“五定”。2.5.2 维护好润滑用具,严格做到专油专具,定期清扫,并纳入交接班内容。2.5.3 认真做好换油记录,做到无油不启动、低油位不开车。2.5.4 按时检查滤网、油位、油压、油温和油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2.5.5 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2.5.

8、6 对自存自用油品要定时检查,认真交接,对固定式油桶(箱)应按时脱水。2.5.7 常用阀门丝杆螺母之间,要定期注油(脂)润滑,不常用的要用油脂封闭。2.5.8 认真做好废油回收工作。3油品的贮存与保管1.1 油品库房应防雨、防晒、防尘、防冻、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并有完善的消防设施。1.2 贮油罐应采用锥体形式,且罐体及附件(排污阀、短管等)应防锈。1.3 贮油罐应定期清洁。大贮油罐每年清洗一次,或放空后立即清洗;小罐随空随洗。各种贮油容器应完好无损,零附件齐全。容器应标明所盛油品的名称和牌号。1.4 装有油品的容器应按种类规格分组、分层存放。层间应用木板隔开,每组要有油品 标签,注明油品名称、

9、牌号、入库时间及质量鉴定时间,不允许混放。1.5 入库油品必须有合格证,库存 3个月以上或倒罐时应检验,不合格油品应及时进行 处理,下到再次检验合格为止。1.6 应严格掌握装油容器装油的安全容量,除留出温度变化的空间外,尽量装满。1.7 贮油罐应定期排污、排水。1.8 容器换装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油品时,必须按规定彻底冲洗干净,经检验合格后, 方可改装别的油品。1.9 贮存汽缸油或其他高粘度油菜花的容器或库房,应视具体情况,设置加热设备,以 保持油品的正常流动性。但严禁使用明火加热,以免油品变质和发生火灾。1.10 润滑油品的保管,应备有如下资料:a.各类润滑油品质量指标。b.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0、c.全厂设备润滑用油统一规定。d.设备润滑油品消耗定额。e.油品合格证及化验分析报告单。4 .油品的发放4.1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做到按计划发油,按需要 领油,按规定用油,杜绝滥用多领。4.2 发油人员应熟悉各种润滑油品的名称、牌号、性能和指标,以及存放地点。发油时 要将领油单据与油品标签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坚持存放发旧的原则。不合格 油品不准发放。4.3 发油人员及领油人员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拧开或旋紧盛油容器盖时,应用专 用扳手等工具,严禁用其他铁器敲打。4.4 发油人员如发现领油器具标记不清或盛油器具不合格时,应劝说对方予以改正,否 则可拒绝发油

11、5 .润滑用具的管理与使用5.1 润滑用具要按统一的规格、标准进行购置或制做,并按岗位需要进行发放。基本用 具有:领油大桶、固定式油桶(箱)、抽油器、提油桶、油壶、接油盘、过滤漏斗、油 脂桶、油脂铲、油脂枪等。5.2 各润滑用具应标记清晰,专油专用,定期清扫。一般情况下,领油大桶、固定式油 桶(箱)每3个月清扫一次;其余各用具每周清洗一次; 用具各部的过滤网要班班检查, 及时清洗。各用具使用或清洗后,应按指定地点放置整齐,以免丢失或损坏。5.35.4 三级过滤所用滤网要符合下列规定。5.4.1 汽缸油或其他粘度相近的油品所用滤网:一级 40目;二级60目;三级80目5.4.2 液压油、透平油

12、冷冻机油、空气压缩机油、全损耗系统用油、车用机油或其他粘度相近的油品所用滤网:一级 60目;二级80目;三级100目。5.4.3 如有特殊要求,应按特殊规定执行。6 .润滑油品的使用6.1 设备必须按规定要求用油,不得任意滥用和混用,不合格油品不准使用。设备润滑 用油见附录A (补充件)或设备说明书。常用润滑油新旧名称(牌号)对照见附录 C (参 考件)。6.2 因操作条件改变或规定油品缺乏,需变更油品时,应报机动部门及主管领导审批, 各用油单位不得随意更改。6.3 润滑油品代用必须符合同等质量或以优代劣的原则,规定油品得到供应后应停止代6.4 如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润滑油品或油品检验不合格需

13、要更换时,应先将原油品清除干净,然后再加入新油品。6.5 新安装设备第一次(跑合期)投入运转的一般设备,应在1530天内更换一次新油; 正常运转时,换油周期应根据工作条件,润滑油检验报告而定。6.6 具有独立润滑油系统的大型机组检修后,润滑油循环一定时间,经检验合格,方可 试车或投入运行。6.7 运行中的大型机组润滑油应每月检验一次,条件恶劣或运行后期应适当增加检验频次,不合格应及时处理。推荐使用具有脱水、脱气的在线净油装置。润滑油的检验报告 要妥善保管,以备查询。7 .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7.1 油润滑加油以刻度线为准。无刻度线时应符合如下规定。7.1.1 循环润滑正常运行时油箱油位应保持

14、在2/3以上。7.1.2 油环带油润滑7.1.2.1 油环内径D=2540mm寸,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4。7.1.2.2 油环内径D=4560mm寸,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5。7.1.2.3 油环内径D=70130mm寸,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 D/6。7.1.3 浸油润滑7.1.3.1 滚动轴承的浸油润滑a. n 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以下,但需浸没滚动体下缘。b. n=1500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以下,但不得浸没滚动体下缘。c. n 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3。7.2.2 n1500 r/min轴承通用 液压油L-A

15、N32全损耗 系统用油L-HL32优质汽 轮机油32nw 1500 r/min轴承通用 液压油L-AN46全损耗 系统用油L-HL46汽轮机油46脂润滑 油泵轴承钠基 润滑油ZN-2锂基 润滑油ZL-2钠基 润滑脂ZN-3脂润滑 水泵轴承钠基 润滑油ZG-2钙基 润滑油ZG-2钠基 润滑油ZN-2各种 情况下齿轮 联轴器中负荷, 业齿轮油N220重负荷, 业齿轮油220中负荷, 业齿轮油3202蒸汽 往复泉饱和 蒸汽汽缸饱和 汽缸油HG-24过热 汽缸油1000饱和 汽缸油HG-11拉杆 部分饱和 汽缸油HG-11饱和 汽缸油680空气压 缩机油LDAA-100过热蒸汽汽缸过热 汽缸油HG-3

16、8饱和 汽缸油680过热 汽缸油1500拉杆 部分饱和 汽缸油HG-11饱和 汽缸油680空气压 缩机油L-DAA-3203各种 情况下各种 情况下减速机汽油机油L-EQ B30汽油机油L-ESS30汽油机油L-ESD30轴承锂基 润滑脂ZL-2锂基 润滑脂ZL-3钙基 润滑脂ZG-2在舁 厅P设备名称操作条件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I )代用油品(II )名称牌号名称牌号名称牌号4往复式 真空泵通常 情况下汽缸、曲轴箱 十字头空气压 缩机油L-DAA-100空气压 缩机油L-DAB-100汽油机油L-EQ B405SZ型真空泵通常 情况下轴承基脂滑 钙润ZG-2钠基 润滑脂ZG-3钠基 润

17、滑脂ZL-26汽轮机组n1500 r/min轴承及 变速部分汽轮机油HU-20优质防锈 汽轮机油L-TSA32优质汽轮机 油46n3000 r/min轴承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22汽轮机油32饱和 汽缸油L-HL32N=1500 2000r/min轴承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46汽轮机油46空气压 缩机油L-HL46n1500 r/min轴承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46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68过热 汽缸油L-HL46润滑油轴承钙钠基 润滑油ZGN-2钙钠基 润滑油ZGN-2空气压 缩机油L-HL469往复式 压缩机最终排压3MPa以下汽缸空气压 缩机油L-DAA-100空气压 缩机油L-

18、DAB100汽油机油L-EQ B40最终排压3MPa以上汽缸空气压 缩机油L-DAB150空气压 缩机油L-DAB-220汽油机油L-EQ B40无十字头 压缩机曲轴箱同汽缸用油有十字头 压缩机曲轴箱 十字头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68通用 液压油L-HL68汽轮机油68氨介质汽缸冷冻机油N22冷冻机油L-DRA32冷冻机油L-DRA46氟里昂介质汽缸冷冻机油N32冷冻机油L-DRA46在舁 厅P设备名称操作条件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I )代用油品(II )名称牌号名称牌号名称牌号10螺杆 压缩机通常 情况下汽缸冷冻机油N22曲轴箱汽油机油L-EQB30汽油机油L-ESC40汽油机油L-E

19、SD3011膨胀机通常 情况下曲轴箱汽油机油L-EQB30汽油机油L-ESC40汽油机油L-ESD3012减速机稀油润滑齿轮轴承全损耗系统用油L-AN46通用 液压油L-HL46汽油机油L-ESD30蜗轮、蜗杆、轴承汽油机油L-EQB30汽油机油L-ESC30通用液压油L-AN100轴承针齿 销与套、销 轴与销磁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46通用液压油L-HL46优质防锈 汽轮机油L-TSA46脂润滑轴承钠基润滑油ZN-2锂基润滑脂ZL-2钠基润滑脂ZN-313电机稀 油 润 滑n1500 r/min轴承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32通用液压油L-HL32汽轮机油32n1500 r/min轴承全损

20、耗 系统用油L-AN46通用液压油L-HL32汽轮机油46脂润滑轴承锂基润滑脂ZL-2锂基润滑脂ZL-3锂基润滑脂ZL-114套管 结晶管通常 情况下减速机按一般减速机轴承钙基润滑脂ZG-2钙基润滑脂ZG-1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46链条饱和汽缸油HG-11饱和汽缸油680汽油机油L-EQB40在舁 厅P设备名称操作条件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I )代用油品(II )名称牌号名称牌号名称牌号15高压 柱塞泵通常 情况下减速机按减速机曲轴箱汽油机油L-EQ B30汽油机油L-EQ B40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10016滑阀通常 情况下喷雾 润滑器汽轮机油HU-20防锈 汽轮机L-TSA32

21、通用液压油L-HI32风动马达汽油机油L-EQB30汽油机油L-ESC30汽油机油L-AN68减速箱汽轮机油HU-20防锈汽轮机L-TSA32汽轮机油46定位器、阀位 变送器汽轮机油HU-20防锈汽轮机L-TSA32汽轮机油46阀杆钙钠基 润滑脂ZGN-2钙钠基 润滑脂ZGN-3钙钠基 润滑脂ZGN-117转鼓真空 过滤机通常 情况下轴承、分配头汽油机油L-EQB30汽油机油L-ESC30冬汽油机油L-ESD30减速机按减速机18氧压机通常 情况下曲轴箱同一般往复式压缩机汽缸蒸播水加7%8% 润滑脂蒸播水肥皂水溶液19板框 过滤机开式齿轮石墨钙基 润滑脂ZG-S钙钠基 润滑脂ZGN-2丝杆、螺

22、母、 导向架钙钠基 润滑脂ZGN-2钙钠基 润滑脂ZGN-3液压系统液压油L-HM68液压油L-HM80液压油L-HM46在舁 厅P设备名称操作条件润滑部位规定油品代用油品(I )代用油品(II )名称牌号名称牌号名称牌号20皮带 运输机通常 情况下轴承钙基润滑脂ZG-2钙基润滑脂ZG-3钙基润滑脂ZG-4齿轮 减速机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46液压油L-HL46液压油L-HL68拉紧滑道钙基润滑脂ZG-2钙基润滑脂ZG-3钙基润滑脂ZG-4外露齿轮钙基润滑脂ZG-2钙基润滑脂ZG-3钙基润滑脂ZG-421机床通常 情况下变速 箱部分全损耗 系统用油L-AN46液压油L-HL46汽轮机油46液

23、压系统液压油L-HL15液压油L-HM15液压油L-HL2222汽车通常 情况下汽缸部分汽油机油L-EQB30汽油机油L-ESC30汽油机油L-ESD30变速器中负荷工业 齿轮油N330重负荷,业 齿轮油220中负荷工业 齿轮油N320轴承钠基润滑脂ZN-2钠基润滑脂ZG-3钠基润滑脂ZL-2后轴箱钠基润滑脂ZN-2钠基润滑脂ZG-3钠基润滑脂ZL-2方向盘、底盘轴承钙基润滑脂ZG-3钙基润滑脂ZG-4钙基润滑脂ZG-2刹车总成汽车制动液注:(1)选择代用油品时,应首先采用第I种。(2)冬夏气温变化较大不能用同一种油品时,由各厂自行选定。附录B设备润滑五定指示表(参考件)单位:年 月日序11r

24、L设法编号,r 名称 及编 产海滑点维 号涧滑 点名 林涧滑方法规定用油规定代用油加油标准加油换油负责人幺称代号1名称代号时间/(d 或 h)加油增(T,或 kg)皿换油股(d或h)注或网)i111dr-1-15SHS 01002-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附录C常用润滑油新旧名称(牌号)对照(参考件)新名称(牌号)旧名称(牌号)L-ESC2O汽油机油IISC-66#汽油机油L-ESC30汽油机油IISC- 10 10#汽油机油L-ESGW汽油机油HSC 15 15#汽油机油L-ESC3O柴油机油11寺低增压柴油机油, 3OCC柴油机油L-ESC4O柴油机油14#低增压柴油机油、40CC柴油

25、机油L-AN32全损耗系统用油- -N32机械油,20#机战油L- AW6全损耗系统用油N46机械油. 30#机械油L- AZ谓全损耗系统用油川苗机械油、40#机械油L- ANIOO全损耗系统用油NIOO机械油.70#机械油t- rsA汽轮机油IIU-22汽轮机油,20#透平油L-TSA汽轮机油IIU-32汽轮机油.30#透平油H)AA - 150空气压缩机油HS-I3压缩机油,】3器压缩机油L-DAB220空气地缩机油HS-19压缩机油、19#压缩机油L - URA22冷冻机油I1D-I3冷冻机油.13#冷冻机油L-DRA32栉冻机油HD - 18冷冻机油、18#冷冻机油L - DKA46冷

26、冻机油HI)-25冷冻机油,25#冷冻机油L-HLI5液压油HL15通用机床工业润滑油L-HL22液晶油11122通用机床工业润滑油L-HL32液压油H132通用机床工业润滑油续表新名称(牌号)旧名称(牌号)L-HM46)液压油30#抗磨液压油、阴6抗磨液压油L- HM68浓住油40#抗磨液压油、N6K抗除液压油L-HM100/压油加#抗磨液压油、N100抗磨液压油L-CKSOO中京荷工业齿轮油HL-20齿轮油L-CKC46O中负荷工业齿轮油HL-30火轮油附加说明:1本制度由大连石油化工公司负责起草,起草人张祖 奇(1992)。2本制度由茂名分公司负责修订,修订人周其林、朱 有杰(2(XM)

27、19SHS 01004-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2.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04-20041总则 (19)2检修周期与内容 (19)3 检修与质量标准 (19)4 试验与验收 (26)5 维护与故障处理 (26)251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 试验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等。1.1.2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1.1.2.1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 (不含液体静压力);1.1.2.2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 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 0.025m3;1.1.2.

28、3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1.1.3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1.1.3.1 超高压容器;1.1.3.2 各类气瓶;1.1.3.3 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1.1.3.4 核压力容器、船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等。1.2 编写修订依据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03号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JB 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 567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SH/T 3096-2001加工高含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设

29、备设计选材导则2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安排压力容器的外部检查及内外部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结合装置检修确定检修周期,一般为 36年。2.2 检修内容2.2.1 定期检验时确定返修的项目。2.2.2 筒体、封头与对接焊缝。2.2.3 接管与角焊缝。2.2.4 内构件。2.2.5 防腐层、保温层。2.2.6 衬里层、堆焊层。2.2.7 密封面、密封元件及紧固螺栓。2.2.8 基础及地脚螺栓。2.2.9 支承、支座及附属结构。2.2.10 安全附件。2.2.11 检修期间检查发现需要检修的其他项目。3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检修前准备3.1.1 备齐图纸和技术资料

30、必要时编写施工方案。3.1.2 备齐机具、量具、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3.1.3 施工现场符合有关安全规定。3.2 检查内容3.2.1 检查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内表面检测为主,必要时可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3.2.2 根据腐蚀机理和使用状况检查压力容器本体、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有无裂纹、变形、鼓包及泄漏等。对应力集中部位、汽液相交界处、变形部位、异钢种焊接部位、补焊区、工 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应重点检查。3.2.3 检查内外表面的腐蚀和机械损伤。3.2.4 检查结构及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3.2.5 检查壁厚是否减薄,厚度测定点的位置,一般选择下列部位:3.2.5.1 液位经常波动部位;3.

31、2.5.2 易腐蚀、冲蚀部位;3.2.5.3 制造成型时,壁厚减薄部位和使用中易产生变形的部位;3.2.5.4 表面缺陷检查时,发现的可疑部位;3.2.5.5 接管部位。3.2.6 检查焊缝有无埋藏缺陷。3.2.7 检查材质是否符合要求。3.2.8 检查法兰密封面有无裂纹。3.2.9 检查紧固螺栓的完好情况,对重复使用的螺栓应逐个清洗,检查其损伤情况,必要时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应重点检查螺纹及过渡部位有无环向裂纹。3.2.10 检查支承或支座的损坏,大型容器的基础下沉、倾斜及开裂。3.2.11 检查保温层、隔热层、衬里有无破损,堆焊层有无剥离。3.2.12 检查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3.2.1

32、3 各类压力容器重点检查部位及内容。3.2.13.1 冷换设备检查部位主要有管板、管箱、换热管、折流板、壳体、防冲板、小浮头螺栓、小浮头盖、 接管及联接法兰等。重点检查以下部位:a.易发生冲蚀、汽蚀的管程热流入口的管端,易发生缝隙腐蚀的壳程管板和易发生冲蚀的壳程入口和出口;b.容易产生坑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的管板和换热管管段;c.介质流向改变部位,如换热设备的入口处、防冲挡板、折流板处的壳体及套管换热器的U形弯头等;d.检查壳体应力集中处是否有裂纹;e.检查换热管壁厚;f.检查接管及法兰密封面。3.2.13.2 塔器、容器重点检查以下部位:a.积有水分、湿气、腐蚀性气体或汽液相交界处;b.物

33、流“死角”及冲刷部位;c.焊缝及热影响区;d.可能产生应力腐蚀以及氢损伤的部位;e.封头过渡部位及应力集中部位;f.可能发生腐蚀及变形的内件(塔盘、梁、分配板及集油箱等);g.破沫器、破沫网、分布器、涡流器和加热器等内件;h.接管部位;1 .检查金属衬里有无腐蚀、裂纹、局部鼓包或凹陷。3.2.13.3 反应器重点检查以下部位:a.检查反应在器对接焊缝、接管角焊缝、支持圈凸台有无裂纹;b.检查法兰密封槽有无裂纹;c.检查冷壁反应器衬里有无脱落、孔洞、裂纹、麻点及疏松等;d.检查热壁反应器堆焊层有无表面裂纹、层下裂纹及剥离;e.检查重复使用的紧固螺栓有无裂纹;f.检查支撑梁、分配器泡罩及热电偶套管

34、有无裂纹等;g.检查其他内构件。3.3 修理与质量标准3.3.1 一般要求3.3.1.1 对于特殊的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带温带压紧固螺栓或出现紧急泄漏需进行带压堵漏 时,使用单位必须按设计规定制定有效的操作要求和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应该专业培训并持证操作,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实际操作时使用单位安全部门应派人进行现场监 督。3.3.1.2 从事压力容器修理和技术改造的单位必须是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者是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的单位。压力容器的重大修理或改造方案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同意并报施工所在地的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备案。修理或改造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修理

35、或改造后的图样、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压力容器经修理或改造后,必须保证其结构和强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3.3.1.3 采用焊接方法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改造时,一般应采用挖补或更换,不应采用贴补方法,且应符合以下要求:a.压力容器的挖补、更换筒节及焊后热处理等技术要求,应参照相应制造技术规范,制订施工方案及适用于使用的技术要求。焊接工艺应经焊接技术负责人批准;b.焊缝同一部位(指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超过2次以上的返修,应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应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后的无损 检测结果和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字样记入压力容器修理技术资料中;c.缺陷清除后,一般

36、均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确认缺陷已完全消除。 完成焊接工作后,应再做无损检测,确认修补部位符合质量要求;d.母材焊补的修补部位,必须磨平。焊接缺陷消除后的修补长度应满足要求;e.返修的现场记录应详尽,其内容至少包括坡口形式、尺寸、返修长度、焊接工艺参 数(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焊材牌 号及规格、焊接位置等)和施焊者及其钢印等;f.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应在热处理前焊接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返修后应再做热处理;g.压力试验后需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主要受压元件返修深度大于1/2壁厚的压力容器,还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

37、h.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返修部位应需保证原有抗晶间腐蚀性能;1 .根据介质使用情况,制定焊补的焊接工艺时应考虑焊接前除氢处理,同时,焊接工 艺应按制造要求进行。j.对球罐缺陷进行焊补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球壳表面缺陷进行焊补时,每处的焊补面积应在5000mm以内。如有两处以上焊补时,任何两处的净距应大于50mm每块球壳板上焊补面积总和必须小于该块球壳板面积的5%补焊后的表面应修磨平滑,修磨范围内的斜度至少为3:1 ,且高度不大于1.5ms(2)焊颖表面缺陷进行焊补时,焊补长度应大于50mm材料的标准抗位强度下限值小4的钢材焊缝焊补后,应在焊补焊道上加焊一道凸起的回火焊道

38、回火焊道焊完SHS 01004-2004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后,应磨去回火焊道多余的焊缝金属,使其与主焊缝平缓过渡;(3)焊缝的内部缺陷焊补时,清除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球壳板厚度的2/3。若消除到球壳的2/3处还残留缺陷时,应在该状态下焊补,然后在其背面再次清除缺陷,进行焊补。焊 补长度应大于 50mm3.3.1.4 所用的材料及附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图样要求。3.3.1.5 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没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a.手工焊时风速大于 10m/s;b.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 2m/s;c.相对湿度大于90%;d.雨、雪环境。3.3.1.6 当焊件温度低于0c时,应在施焊处

39、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c左右。3.3.1.7 压力容器的焊后热处理要求:a.压力容器及受压元件应按原设计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b.修补后的焊缝,尤其是厚壁容器,宜采用环带加热。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得小于壳 体名义厚度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小于两者厚度(取较大值)的 6倍。靠近 加热部位的壳体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c.低合金高强度钢压力容器焊补时,必须预热。坡口大而深时,预热温度应高些。容 器大接管环形角焊缝的一定部位进行焊补时,为减少热应力,要沿大接管整周预热;d.低合金高强度钢压力容器焊补后或焊补过程因故停顿后,必须立即进行后热处理, 以去除扩散氢。后热处理后缓

40、冷;e.对结构刚性很大的部位进行焊补时,需进行中间热处理,以降低焊接应力;f. 低合金高强度钢压力容器的重要部位和主要焊缝焊补后,必须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应力。如焊补部位有多处, 宜采用整体热处理或局部采用环带热处理。热处理温度通常不高于原来的焊后消除应力处理温度。消除应力处理的温度为600680Cog.热处理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在验收合格后,于压力试验之前进行。热处理后的 焊缝应做硬度检查,其硬度值须符合以下要求: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不大于母材硬度的 120%,且 HBK 200;铭铝钢不大于母材硬度的125%,且 HBK 225;对于 3Cr-1Mo-1/4V、2r-1Mo-1/4V ,其硬度值不大于母材硬度的125% 且HBK 235。3.3.1.8 筒体和封头更换主要控制以下项目:a.坡口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b.塔器垂直度,筒体直线度,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和棱角度,同一断面的最大最小 直径差;c.封头的拼接成型和主要尺寸偏差;d.球壳板的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