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58038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9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最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2010年10月,本讲座主要内容,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的五大手段 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介绍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1.认识安全 1)安全认识观的发展与进步 从“宿命论”到“本质论”(事故) 从“就事论事”到“系统防范”(事因) 从“安全常识”到“安全科学”(理论) 从“劳动保护”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范围) 从“事后处理”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观念),2)安全一词 从安全一词的应用体会安全的含义。 我们来看一些冠以安全的词语 安全玻璃、安全火柴;(消除危险) 安全灯、安全炸药;(降

2、低危险) 安全帽、安全鞋;(防护危险) 安全护罩、安全护栏;(隔离危险) 安全系数、安全度、安全率;(危险辨识、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3)理解安全 从以上安全一词的应用来看,安全主要是针对危险而言的。但危险并不等于事故,危险是可能导致事故的首要因素,若一旦形成事故则必然带来一系列的损失。 损失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体的伤害,二是物体的损坏。 那么安全就应该理解为:不给人体和物体带来伤害和损坏。,4)从能量角度理解安全与危险 把能量控制在人体和设备所能接受的范围-称为安全。 超过人的机体和设备的结构所能接受的能量-称为危险。,5)影响安全的因素(事故原因) A.人为因素:常称为-不安全行为 包括

3、五个方面:忽视或违犯规程;误动作;不注意;疲劳;身体缺陷。 B.物质(环境)因素:常称为-不安全状态 主要包括九个方面: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的强度不够;易损另部件的磨损老化;作业面积和作业场所的缺陷;工作环境(尘毒,温度,湿度,照度,噪音,通风,振动)不良;物品的放置不当;存在危险的物品与装置;安全装置防护失灵;防护用具、服装的缺泛或有缺陷; C.管理因素,常称为-不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技术上的缺陷;设计布置和材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流程和维护检修等达不到安全要求;作业方法不安全;培训教育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缺泛检查和指导,或者指导有

4、错误等;,2.安全生产的定义 1)解读安全生产含义 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2)安全生产定义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不论文字上怎样描述,但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即:突出了安全生产的本

5、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把安全生产定义如下: 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做的各项工作。 人身安全是指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障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 财产安全是指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害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即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3.安全生产范畴 安全生产的范畴,有人认为安全生产的范畴应该界定在企业,也有人认为除刑事案件(或公共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均应划归安全生产范畴。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来看,安全生产的范畴应包括: 工业企业单位职工人身安全及财产设备安全,即煤炭、石油、化工、冶金、石化、

6、地质、农业、林业、水利、电力、建设等产业部门的安全生产;交通运输行业,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及民航运输的安全生产;商业服务行业,如宾馆、饭店、商场、公共娱乐及旅游场所等职工及顾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设备的安全;其它部门,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4.安全生产工作研究的对象 怎样从组织、技术、管理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怎样从安全原理入手,逐步掌握事故发生的内在联系。 怎样用激励的手段,调动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从以上三点概括为:安全生产工作是研究安全生产規律、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7、。即既有社会科学又有自然科学,但主要是自然科学的性质。 为此,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认识安全生产的科学性,建立安全生产科学观,尤为重要。,5.安全生产工作研究的领域 1)从安全科学的属性看,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生产领域 生活领域 生存领域 2)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来看涉及以下领域: 对人的安全行为可靠性的研究; 对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激励和控制管理方法的研究; 对生产过程中动态安全管理的研究; 对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基础工作的研究; 为职工創造良好作业环境的研究。 为此,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应建立保障安全生产的系统观。,(二)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1.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 1)全国安

8、全生产形势 七.五期间共死亡41万 平均每年8万人; 八.五期间共死亡46万 平均每年9万人; 九.五期间共死亡50多万 平均每年10万; 2002年共死亡近14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81.9人,平均每小时死亡16人。 200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 2004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 200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为727945起,死亡126760人。 2006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人,02年因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达2500亿元,相当于GDP的2.5%左右;05年亿元GDP死亡率0.73 职业病每年约

9、有70万人。 2)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2004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29起,死亡2530人,就是三天发生一起。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就达14起,死亡860人,即一个月一起。 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134起,死亡3049人。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7起,死亡1200人 。 2006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95起,死亡1570人;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263人,3)与国外事故情况的对比 煤矿事故我国煤年产量为9.89亿吨死亡579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5.86 ;波兰百万吨煤死0.

10、23;南非百万吨煤死0.23;俄罗斯是0.7;印度百万吨煤死亡0.5;是美国的152倍。 亿元GDP死亡率是韩国的两倍,是美国、英国的20倍。,2.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1)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改善安全条件是提高劳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减少伤亡事故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搞好安全生产是企业形象的最佳体现 2)安全生产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安全生产方针 1)不同历史時期的方針 建国初期: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文革以后: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1985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背景

11、介绍:1983年国务院在198385号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到2002年安全生产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2)理解安全生产方针含义 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要点1: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要点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安全与生产的辩证

12、统一 要点1:安全与生产矛盾。解决矛盾,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的支出。 要点2:安全与生产统一。改善了劳动条件,劳动生产率提高。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要点1:事故不可逆特征所决定的。 要点2:变“事后追查”为“事先预防”。,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的 五大手段,二.安全生产管理五大手段,1.安全管理的行政手段 1)安全监管体制 1993年前: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 1993年后: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1996年增补“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内容。 2003年以来: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2)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安全生产法)

13、 政府监管与指导;企业实施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支持与服务,3)坚持有效的管理原则 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 “三同时”原则 “五同时”原则 “三同步”原则 安全否决权原则 事故查处的“四不放过”原则 A1)安全与生产的统一要求: 谁主管,谁负责 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 搞技术必须搞安全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B)三同时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要求: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C)五同时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

14、工作。 D)三同步要求: 企业在规划和实施自身生产经营发展、进行机构改革、进行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方面要相应地与之同步规划、同步组织实施、同步动作投入。,建设项目“三同时”专项介绍,1、概述 “三同时”发展三阶段 准备起步阶段:19781988部分地区实施 巩固实施阶段:19881995全国范围开展 发展完善阶段:1995今 确定法律地位 “三同时”针对项目 境内新、改、扩建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引进项目 。,2、法律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原则规定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 相关“三同时”配套法规规定和管理要求,3、建设项目的建设程

15、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 工,试生产,竣工验收,4 、 “三同时”内容,定义 新、改、扩建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主要包括:安全设施、卫生设施、个体防护措施、生产性辅助设施。,“三同时”内容,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提出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资金计划,并写入可研报告。 高风险建设项目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安全预评价和职业卫生预评价,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三同时”内容,进行初步设计文件时,同时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落实预评价提出的

16、各项措施。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复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试生产阶段 同时进行设施调试、考核; 实施安全管理(培训、制定规章制度、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 劳动条件检测和劳动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测检验 编制安全设施验收报告报安监机构。,“三同时”内容,竣工验收 安监机构根据安全设施验收报告进行验收(对于高风险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评价),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验收和投产使用。 验收和投产使用后,不得闲置不用。 办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审批表,E)安全否决权要求: 安全工作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基本内容,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标志。为此,在对企业各项指标考核、评比时,必须要首先考虑

17、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F)事故查处四不放过要求:(2000年4月)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4)安全检查 经常性安全检查 定期性安全检查 专业性安全检查 群众性安全检查 5)制度化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 动态的安全审核制 事故报告制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危险作业申请、审批制度,2.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1)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国家建立法规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 监督与管理的范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建设、实施、组织、目标、过程、结果等及对员工权益的保障等方面

18、,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续),2)国家监督与管理 国家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实行两结合的监管体制。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监管和职能部门专项监管 其中专项监管的内容: 公安消防、公安交通、煤矿监察、建筑、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续),3)国家实施强制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方法:通过立法、监察,建立政府执法机构,实施国家安全监督、监察机制。 范围: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高危行业。 目的:国家通过行为监察、技术监察等方式,落实安全生产法规,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续),4)国家推行四种监督方式 工会民主监督(劳动保护监督) 社会舆

19、论监督(新闻曝光等) 公众举报监督(举报信、举报电话等) 社区报告监督(居民意见收集报告),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续),5)专业人员认证制度 高危行业的厂长(经理)和安全生产的专管人员实行许可证和执业资格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 6)女工和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制度 女工“五期”保护 严禁使用未成年工 上述七条是我国目前要求企业的“硬件”制度,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续),7)企业内部监管 企业内部实施第二方监督管理体制 方法:设置安全总监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监管对象: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危险化学品、辅助设施、厂内运输等政府实施国家监察项目进行内部监控和管理。,安全管理的

20、法制手段(续),8)企业负责 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都必须做到:向上级负责、向员工负责、向自己负责。 企业负责的内涵:负行政责任、负管理责任、负技术责任。 企业责任的结构:逐级责任、技术责任、业务责任。,3.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事后型安全管理 预期型安全管理 技术性管理思路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系统模式管理法 “四全”安全管理 人流、物流定置管理 现场三点控制强化管理 现场岗位人为差错预防 生产班组安全活动 安全巡检“挂牌制” 安全生产标准化,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法” 检修“ABC”管理法 无隐患管理法 行为抽样技术 安全管理评价技术 安全人机工程 危险预知活动 事故判定技术 科学

21、系统的应急预案 “三群”管理法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一法三卡”管理技术,4.安全管理的经济手段 合理的安全投入 参与保险 安全措施项目优选和可行性论证制度 经济惩罚制度 风险抵押制度 安全经济激励制度 安全行为与效果积分制度,5.安全管理的文化手段 开年的三个第一 三个一工程(车间一套挂图、厂区一系列标语、每周一场录像) 标志建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 各种形式的宣传(广播、板报) 三级安教(厂级、车间、班组) 专项安全培训(急救、自救、避险、逃生) 全员安全教育(知识、意识) 班组安全活动 决策者的专题教育(政策、法规、管理知识) 目的: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建立安全文化“场”,(二

2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内容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控制“人-机”共系,提高安全品质; 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做好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 1)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理 分级管理就是把企业从上至下分为若干个管理层次,明确各自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有效地实现全面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层次与企业规模有关。一般企业分为:总公司、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层次分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 决策层起决策与指挥作用,贯彻落实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

23、实制定安全生产规划、计划;建立安全机构、配备人员;保证安全投入;为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场所。 管理层进行日常安全管理,贯彻落实企业生产规章制度,并负责检查落实。 操作层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防止事故发生。操作层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2)企业安全生产对口管理 对口管理就是把企业各职能部门按专业分成若干个专业对口管理线,明确各自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有效地实现全面安全管理。 对口管理线与企业规模有关。一般企业分为:人事行政、财务、生产、设备、技术(质量)、运输、营销、基建技改、物资供应、安全环保、消防保卫等等; 对口管理:一般分为技术专业和职能业务“两条线” 技术专业线

24、:落实本专业技术的法律、法规与国家、行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制订企业专业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与规程,检查基层执行情况与现场动态状况。 职能业务线:落实本业务的国家和行业安全法律、法规与规范,制订企业业务安全管理制度与规程,检查基层执行情况与现场动态状况。,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层(部门n),2.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下面介绍) 3.控制“人-机”共系,提高安全品质 1)人因安全管理 规范行为 加强教育 动态监控 资质管理 2)环境因素安全管理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有害作业分级 监控有毒有害场所与岗位 环境卫生管理,3)物因及危险源管理 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特种设备安全

25、管理。 现场隐患管理:辨识与检查;控制与治理。 危险源管理:辨识分类;技术控制、人为控制和管理控制;分级管理。 消防管理:消防设施“三同时”管理;禁火区域划分;设施设置与配备; 现场安全管理:巡查挂牌制;物流定置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电气操作票;破土工作票;要害部位工作票;高处作业工作票;动火作业审批;等等。,第三部分,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介绍,三、安全管理方法介绍 1.控制事故的管理方法 1)事后型安全管理 特点:事后采取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方法模式:事故或灾难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 2)预期型安全管理 特点

26、:事先制定事故或灾难发生的对策。 方法模式:提出安全或减灾目标-分析存在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对策措施-落实方案-评价效果-新的目标。,2.技术性管理思路(12个方面) 消除潜在危险 降低危险因素数值 设置冗余量项 设置闭锁 能量屏蔽,距离防护 时间防护 设置薄弱环节 设置坚固性 个体防护 代替作业人员 警告、禁止和提示信息,3.安全管理评价 评价目的:对人员安全素质、企业安全管理、生产作业现场、生产设备设施、技术方案等进行安全评价,以达到生产过程、环境、条件符合行业、国家安全标准。 各因素在评价中的比重分配:安全管理24%、机物因素60%、环境因素16% 安全管理评价内容(14项):现代安

27、全管理方法应用;安全宣传教育;规划计划与安全工作目标;职能部门安全工作分解;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各工种操作规程;安全档案管理;安全分析图表;三同时审批项目;事故四不放过;安全工作五同时;安全措施费用;安全机构与人员配备。,机物安全管理评价内容(12项):设备设施安全本质化管理;安全设施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场“隐患”管理;危险源控制点管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现场物流与放置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备品备件与材料可靠性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标志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厂区内交通安全管理。 环境因素安全管理评价内容(3项):有害作业分级管理;职业卫生管理;作业环境达标管理;,

28、4.安全生产标准化,(一)安全标准化,是指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并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企业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 (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 1.“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 2.“自我发现、持续改进、建立长效机制”的过程; 3.“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理念; 4.“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贯彻标准。 它包括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行为标准化、现场条件标准化(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第一,是以体系管理、标准管理的方

29、法来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活动; 第二,是企业自查自纠,自觉主动进行安全绩效改进的活动; 第三,是全员参与的一项安全文化活动。 也就是说,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企业学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过程,是全员参与、自觉主动地制定和执行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过程,同时也是全员排查安全隐患,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过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与体系认证的区别,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贯彻国家法规、标准,是政府的强制行为,而体系认证为企业自愿行为; 体系认证规定和体现的是原则,执行和操作起来比较抽象;而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ISO900

30、0顾客满意; ISO14000社会满意; OHSAS18001员工满意; 安全生产标准化政府、企业、员工三方满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对象是用人单位,而安全标准化体系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 两者并不矛盾,没有建立体系的企业,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基础上,通过文件化和监控程序,完成体系的建立工作。已建立体系的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能完善程序文件,增加其操作性,把体系运行效果提高到更高层次。,标准与标准化GB3935.183,标准对重复的事物和概念所做出的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在经济、

31、技术、科学及管理社会实践中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的原理,简化 统一 协调 最优化 简化-是指对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通过化繁为简、去劣存优,保持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达到最佳的目的。 统一-是指把一些分散的、具有多样性、相关性和重复性的事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并,使其具有一致性。 协调-是针对标准系统内的,以系统的观点处理标准内部和标准之间相互关系。 最优化-是指标准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的对象,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

32、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 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标准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 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标准化的主要作用(续),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33、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安全标准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标准-为保护人和物安全制定的标准。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专门的安全标准;另一种是在产品标准或工艺标准中列出有关安全的要求和指标。 安全标准内容-包括劳动安全标准、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标准、电气安全标准和消费品安全标准等。 安全标准一般均为强制

34、性标准,由国家通过法律或法令形式规定强制执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组织系统中的人、机、环境等诸要素按照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及安全工作标准协调运作的工作。,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的定义: 是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 (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的内容: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派生出来的。就是用科学

35、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匹配,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和减少事故,不断提升企业安全品质的目的。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要提高企业每一个员工安全意识,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围绕核心的工作 1.标准化理念 树立 有规矩 的观念 懂规矩 培养 守规矩 的习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2.系统本质安全化管理 “人机环境” 安全品质的最佳匹配 危险辩识和风险评估、控制的标准化管理 肇发事故隐患的直接治理的标准化管理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减灾准备 标准操作程度的标准化管理 管理到位程度的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标

36、准化建设(续),3.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思想 强调企业内部的“法治”管理,这个“法”就是标准的意思,“治”就是管理的意思,“法”通过立法,使群体对事物认同,通过执法来调解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关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作用: 1)变人治为法治; 2)自动化运行过程; 3)使管理这项软工作的硬化起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4.理顺企业安全管理与其它部门关系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使企业各管理层次、各部门和各岗位清楚各自的“安全管理权限、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管理范围、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方法”。 理顺和克服企业中“指挥打乱仗,衔接打嘴仗,协调平衡打圈仗,出了问题谁也不认帐”的常见病。 组

37、成一张有纲、有目、有领、有结的严密的企业“安全管理网”,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撒得开,收得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5.明确衡量标准 所管辖区域(范围)或工作是否达到了- 事事有人管 事事有人做 事事有标准 事事都有责任者,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6.推进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要就安全“说安全,抓安全”(强调综合管理);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时时、事事、次次); 难点为持之以恒的执行(长效机制); 坚持跟踪新标准(保持); 注重持续改进(闭环管理,螺旋上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 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 三者关系为- 操作标准化是根本,现场标准化是

38、条件,管理标准化是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操作标准化- 主要强调每个工种、岗位都要制订科学的、可行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 每个工人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以规范人的行为动作,使之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现场标准化- 主要强调现场管理,要求工作现场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实现安全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及标语齐全醒目,各种信号保险防护及警报装置等齐全可靠,安全通道畅通,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管理标准化- 主要强调基础管理,规章制度和原始记录,要求基础管理扎实,规章制度齐全,原始记录准确,实现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安全

39、生产标准化建设(续),标准的制订 原则-要从全局利益出发,认真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充分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制订管理标准应回答的问题,管理标准程序 输入程序(做什么准备工作、有什么条件) a:资源准备 b:组织准备 c:环境准备 转化程序(具体操作方案) a:决策层:应做什么(WHAT)由谁来做(WHO)为什么做(WHY) b:执行层:在何时做(WHERE)在何地做(WHEN)如何做(HOW) 输出程序(形成标准化管理文件) a:评价到位情况(验收)b:记录c:进入网络,制订操作标准应回答的问题,操作标准程序:

40、 准备程序: A.工艺标准;B.标准工具(例出工具清单);C.合格人员;D.组织标准(建立什么方法控制) 操作程序: A.操作工艺程序标准;B.工具设备使用程序标准;C.环境标准;D.质量标准; 收工程序: A.工具清点,检查标准;B.材料的清点标准;C.环境的整理标准;D.验收程序标准;,1、岗位责任制 2、工艺规程 3、设备规程 4、安全规程,作业调查,作业过程分解,作业安全分析,研究确定作业过程,研究作业行为标准,提出标准程序,颁布实施,先进作业经验,可行性试验,可,标准化作业程序 编制步骤,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操作标准化模式介绍 1、流水线作业的开展一日标准化。明确制订和严格执行

41、“班前会-接班-岗位操作-班中检查-交班”以及考核等配套管理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操作标准; 2、单机作业的按岗开展岗位操作标准化。明确制订和严格执行“开机准备-标准操作-关机检查”以及全过程管理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操作标准; 3、单项作业的按作业对象开展单项操作标准化。明确制订和严格执行针对具体内容的“开工准备-标准操作-收工检查”以及对作业对象配套管理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操作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续),标准的执行 方法:在不停的“P、D、C、A”循环中提高标准化实际水平。整个循环过程应遵守标准简明实用、整体协调和追求最优化的原则。 手段:利用安全考评体系,促进标准在实际工作的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

42、建设(续),操作标准化:抓好制订标准与标准操作的考核 现场标准化:现场实物对标核查。执行现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确无标准制订“企业标准” 管理标准化:要明确管理权限、责任、范围、程序、方法等,5.事故应急预案,预防,响应,预备,恢复,预防: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预备:事故发生之前的行动。目的是应对事故发生而提高应急行动能力及推进有效的响应工作 响应:事故发生前及发生后立即采取的行动。目的是保护生命,使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减少到最小程度,并有利于恢复 恢复: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灾难性的工业事故,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组

43、织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体现 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社会和民众的普遍愿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当前的安全技术还远没有达到能有效预测和预防所有事故的程度,因此事故的应急救援必不可少的 工业化国家的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系统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无应急系统的6%,何处需有预案?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设备和区域 何人来做预案?企业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必须制定一套现场应急预案(国家强制性要求) 执行何规矩?GB182182008 何事需有预案?重大事故(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等) 核心要素:危险源辨

44、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消防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4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预案(或称计划) 应急培训和演习(或称演练) 应急救援行动 现场清除与净化 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编制时应提出并回

46、答的问题(至少) 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这种事故的后果如何(包括企业内、外的影响) 这类事故是否可预防 如果不能,会产生什么级别的紧急情况 会影响到什么人员、设备、区域 如何报警 谁来评价这种紧急情况,根据是什么 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讯 谁负责做什么,什么时间做,怎么做 目前具备什么资源 应该具备什么资源 如有可能,可得到什么样的外部援助,怎样得到,应 急 救 援 组 织 机 构,应急指挥机构,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支持保证机构,媒体机构,信息管理机构,整个系统的重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 各机构的动作,安排应急行动,保证应急 行动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进行应急任务 分配和人

47、员调度,有效利用应急资源,保 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行动,应急后方力量,提供应急物资、人员、 技术和医疗支持,全方位保证应急行 动的顺利实现,负责与新闻媒体的接触,处理报道、采访、 发布等事宜,保证事故报道和报告的真实 性,对事故单位、政府及公众负责,负责系统所需信息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在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利 用的快捷和资源共享,为应急服务,事 故 应 急 预 案 流 程 图,事故发生报警,信息管理中心,事故类型的确认以及现场划分,事故指挥中心,支持保障 中心,指挥并监控救援过程,填写应急报告,启动应急计划,是否需要支援,是否向公众通报,是否需要更改应急策略,媒体 中心,紧 急

48、 运 转 中 心,结束,通 知,并提供相关信息,通 知,yes,yes,no,no,yes,no,某公司事故应急预案流程图,事故报警,现场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指挥部,启动公司预案,开始应急行动,社会保障支持,开始应急行动,启动单项预案,是否请公司支援,是否请政府支援,人力支持,技术支持,医疗支持,物资支持,公司保障,现场自备保障,N,Y,Y,N,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危险源分布简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危险源分布简图,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布,重点防火部位,股份有限公司,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简介 1)产生与发展 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OSHMS指南国家标准;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了关于OSHMS的指导性文件; 199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OSHMS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卫生协会提出了OSHMS导则;挪威船级社制定了OSHMS认证标准; 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和挪威船级社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评价系列标准,即OSH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和OSHAS1800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AS18001实施指南,1996年9月,ISO组织召开了国际研讨会,讨论是否制定O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