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5611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某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路局职工学校教学综合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71*市工程咨询委员会*市工程咨询院二九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11.3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2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2.1*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42.2 项目提出的背景6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学校生源分析9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04.1项目选址104.2主要建设条件10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内容135.1 指导思想及原则135.2建设规模与内容13第六章 工程设计方案156.1建筑设计标准156.2 总体规划布局156.3 建筑设计方案186.4结构设计方案2

2、06.5 道路交通设计方案216.6 景观绿地系统设计方案226.7 配套设施设计方案236.8 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32第七章环境保护与节能367.1 环境保护367.2 节水、节能37第八章 卫生安全与消防408.1 食品卫生安全408.2 消防42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46第十章项目实施计划及建议48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911.1 估算依据及说明4911.2 资金筹措49第十二章效益评价53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公路局职工学校综合楼建设工程2、项目承办单位*公路局 3、项目性质原址拆迁择址新建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市北城新区(兰山区南坊街道办

3、事处郑城子村)5、项目规模项目占地面积30亩6、项目投资3000万7、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市工程咨询院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中发1999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鲁政发199910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的意见和通知3、鲁政发1999106号*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4、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建标1992245号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规模及内容;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工程设计方案;5、环境

4、保护、卫生安全与节能;6、机构设置及项目管理;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社会经济效益评价;9、项目实施计划及建议。1.3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 一、项目概述*市公路局职工学校凭借现有师资力量,每年为公路系统培训员工上千人次,为*市公路系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2009年*市政规划将现职工学校纳入规划拆迁范围,这将直接影响*市公路系统员工培训及相关工作。为响应*市“以河为轴,两岸发展、一河六区、组团发展”的城市框架和“南工、北文、中商”功能布局,是公路局职工学校拟择址重建,新址位于*市北城新区,项目占地面积30亩,总投资预算3000万。二、研究结论*市公路局职工学校择址新建,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保障,为*

5、市公路系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公路职工人员再教育提供保障。项目选址符合*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校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便于校舍布置,各项建设条件具备。综合分析研究,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市位于*省东南部,东临日照市,北邻潍坊、淄博两市,西靠济宁、泰安、枣庄三市,南与江苏接壤。现辖三区九县180个乡镇、办事处,1008万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是*省面积最大的市,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人杰地灵,名人众多。*城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省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市又是著名的革命

6、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特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不怕牺牲,流血奋斗,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不仅人力资源充足,而且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有66种,其中非金属矿产45种,是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的建材基地,另外粮食、畜产品、蚕茧、果品、花生等总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市丰富的资源,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

7、的步伐,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05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按照建设“大*、新*”的总目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11.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3.5:52.5:34.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现汇计算达到1480美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80家,2005年完成增加值370.6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9元,农民人均收入3601元,小康目标基本实现。收入的增长加快了住房建设步伐和消

8、费观念的转变,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3.6平方米和27.7平方米,城乡居民的居住、饮食及文化消费情况均有大幅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1995年撤地设市以来,按照“重点建设中心城,迅速膨胀县城,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思路,高标准科学规划,高质量快速度建设,高效能规范管理,全市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以*城为龙头,三个区域为辐射的城市群。按照商贸城、历史文化城、滨河城的定位,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综合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随着*新一轮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一个“开放、富裕、美丽”的大*、新*即

9、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市南坊新区位于*市区正北部,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的北侧。东至沂河,西至祊河,北至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北外环,南至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用地面积52.03平方公里。 新区职能定位为市级市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副中心、高教科研区、滨水休闲度假区所在地,中、高档住宅区。新区规划是根据省政府1999年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结合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指导编制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调整充实后形成的分区规划。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发展规模为到2010年人口达到24万人,建设用地27.7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达30万到3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

10、至36平方公里。2.2 项目提出的背景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把加强学习能力建设,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的重要环节。公路局,作为重要的机关单位,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做好带头作用。2、“大*、新*”的整体规划思路日益清晰。从2003年起,*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城镇化主导战略,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发展、一河六区、组团发展”的城市框架和“南工、北文、中商”功能布局,拉开了中心城市的大框架。市行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逐步向南坊推进,各种配套设施日益齐备,土地费用相对较低。3、公路系统改革逐渐展开。目前

11、,公路系统正面临着成品油税费改革和政府二级公路停止收费的关键时期,也是公路系统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体制机制得到基本理顺的重要时期。大批职工面临转入其他系统,职工心态有一定转变。4、市政府支持沂河两岸的单位搬迁。原公路局综合楼位于沂河西岸,市政府将对沂河两岸进行改造搬迁,并对及时搬迁的单位给予补偿,此部分补偿资金完全可以满足公路局在南坊新区建设新综合楼的资金需求。5、*市南坊新区位于*市区正北部,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的北侧。东至沂河,西至祊河,北至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北外环,南至祊河与沂河交汇口,用地面积52.03平方公里。 新区职能定位为市级市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副中心、高教科研区、滨水

12、休闲度假区所在地,中、高档住宅区。 6、2009年*市为实施城市规划,加快城区改造步伐,改造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城区存量土地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对现有公路局职工学校所处新闻大厦东侧片区实施拆迁改造。拆迁范围包括*市公路局职工学校所有教学办公楼及教职工宿舍,严重影响学校职工培训计划及各项相关工作。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近十年来,*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封闭地区发展到交通方便,通信发达,第三产业体系较为健全的鲁南商贸中心城市。开放的*离不开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公路交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大交通

13、格局。199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279公里,一、二级公路达到175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33.1;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406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7.4,全市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市公路局现有在编人员3100人,合同收费人员700多人,下设科室16个,直属单位41个,共同肩负*境内三区九县5000多公里专养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和通行费征收等工作。公路职工工作成绩直接影响*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保证*对外开放大门的畅通、广泛联系外面世界,推动*经济发展跨上时代的“快车道”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2、面对新形势新发展,*市公路局凭借现有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在公路局职工学校不定期展开职

14、工培训学习,包含党建、安全、征收、路政、工程、养护、全质管理、高速公路管理、交通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秘、新闻、文明服务礼仪等岗位培训;组织每年的全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和考核;组织两年一度的全市交通、公路类工人技术等级的培训和考核;组织全市公路系统职工技能竞赛等,平均每年教育培训达1000余人次。*市公路局职工学校为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全站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并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后组织了职业道德、岗位技术等方面的系列讲座培训。通过有计划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规范培训学习,确保了新进人员在轮转期间,掌握各项技术操作、专业理论知识、各

15、种特殊岗位工作技能,提高了在职人员原有行业水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公路人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为*市公路局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和坚实后盾。3、职工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促进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重建公路系统职工学校综合楼是全面提升职工办事效率,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高培训规模的需要。公路局作为一级市级机关单位,在*市的行政中心(南坊新区)设立培训中心,不仅能给学员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也给学员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近年来,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公路养护体制的逐步推进,随之而来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冲击着公路职工队伍,公路系统急需不断提高职工工作素质、在岗素养及培

16、养职工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如何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在改革转型期更加奋发有为,并以此为起点不断超越自我,为今后公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职工培训再教育是重要一环。职工需要不断提高行业素养,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公路工作人员行业专业及道德水平。4、建设职工学校综合楼是适应*市整体规划的需要。原职工学校因不符合建设“大*、新*”整体规划要求,需要拆迁。为了保证职工有一个新的、优美的学习环境,需要建设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楼。5、为促进公路系统完善统一、保障有力服务*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大*新*建设提供有序有章的交通道路环境,并积极配合响应*市政府关于建设南坊片区城建总体规划,要求政府部门、市直单位和金

17、融机构,服从市政府的总体规划,向南坊片区搬迁的号召。对此,*市公路局职工学校报批市公路局同意,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拟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决定建设南坊片区职工学校综合办公楼。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项目选址一、选址原则1、选址方案要符合当地政府统一规划要求。2、建设地点能满足技术规定规范中规定的要求。3、建设地点交通运输方便,运输距离短,方便快捷。4、建设地点地势平坦,工程地质条件优良。5、建设地点均不压矿、不压文物。6、建设地点尽量远离敏感目标(如:城区、集中居住区、学校等)。7、建设地点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和耕地,少动迁。8、水利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社会治安和投资环境好。二、方案确定

18、经比较,项目拟建设于*市北城新区(兰山区南坊街道办事处郑城子村)。土地使用符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2主要建设条件一、气候*市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多风,回暖迅速;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雨水集中;秋季气温下降迅速,雨量骤减,天高气爽。主要气象特征值为:年平均气温 13.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 40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 -16.5摄氏度年平均风速 2.6m/S历年最大风速 21m/S(两分钟)年主导风向 EN夏季主导风向 ES年平均降雨量 866.4mm年最大降雨量 1417.3mm年平均相对湿度 65%最大冷土深度 40cm平均日照时数 2456.

19、1小时日照率 55%二、水文流经*市区的河流有沂河、涑河、祊河、柳青河、陷泥河、青龙河等大小河流十余条。这些河流除了流经市区的小河流外,其余均系山洪性河道。沂河发源于沂源县三府山,经*市南流到江苏省邳州市,最终入骆马湖,是*省最大的山洪河道。沂河在*市附近河道宽1500米左右,流量随降雨季节性分配的特点呈急骤变化,虽然年平均流量达4120立方米/秒,但多集中于汛期,最高洪峰流量高达15400立方米/秒,其余季节流量锐减,有时甚至断流。其主要功能是泄洪及作沿河两岸城镇的供水水源,最高水位为65.65米。祊河、涑河、柳青河均为沂河支流,在*城东北面汇入沂河,与沂河形成四河交汇,其现状及规划工程与沂

20、河相同,不仅泄洪,还是饮用水水源,*市目前就有两座水厂取祊河、沂河河床沙层潜流水做水源。青龙河又名护城河,在市区北部,由临西一路西面的涑河引出,沿市区东部,自北向南贯穿市区,在市区东南部与小埠东灌渠相接。全厂约8.4公里,宽5-18米,市区内两岸进行了人工砌筑,是*市区雨、污排除的主要河道之一。陷泥河发源于*市西北大岭镇,逶迤南流,经市区西部流向东南,在册山乡黄墩村汇入邳苍分洪道,全长31公里,市区内河宽20米左右,坡降1/1000左右。陷泥河虽有过整治,但由于标准较低,河床弯曲狭窄而泄洪能力较低,下游最大泄洪量166立方米/秒,设计洪水位为62.31米。三、地形地貌*市区位于北纬34度52分

21、-35度31分,东经118度02分-118度39分之间。其地形地貌主要受第二纪喜玛拉雅造山运动产生的大规模抬升和陷凹影响,形成单斜断面谷底平原等地貌。本工程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上属沂河级阶地,因后期人工改造,场地内已反映不出原地形地貌。四、工程地质(一)地层结构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地层为上覆杂填土,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相冲洪积层粉土、粘土、粉质粘土、砂层、粘土,下伏基岩为燕山期闪长岩,局部分布奥陶系石灰岩。各地层分述如下:1、杂填土(Q4ml)黄褐灰褐,松散,稍湿,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本层层厚0.40-1.1米,层底深度0.40-1.10米,层底村高68.05

22、69.35米,场地内广泛分布。该层结构松散。2、粉土(Q3al+pl)褐黄,湿,稍密中密,摇震中等,切面粗糙,干强度低,韧性低。本层层厚0.5-3.00米,层底深度1.20-3.8米,层底标高65.9068.55米,场地内广泛分布。该层为中压缩性土。3、粘土(Q3al+pl)黄褐,可塑-硬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本层层厚0.5-2.5米,层底深度2.60-4.10米,层底标高65.2067.13米,场地内广泛分布。该层为中压缩性土。4、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色,可塑偏软,切面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10-20%的砂。本层层厚0.5-2.8米,层

23、底深度3.4-6.2米,层底标高63.22-66.23米,场地内广泛分布。该层压缩性中偏高。5、粗砂(Q3al+pl)暗黄色,湿-饱和,稍密-中密,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颗粒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级配较好。含少量粘性土、砾石。本层层厚0.30-5.20米,层底深度6.10-9.10米,层底标高60.2563.45米。该层为中压缩性土。6、粘土(Q3al+pl)棕黄,硬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本层层厚0.50-1.30米,层底深度7.60-8.60米,层底标高60.9362.12米。该层为中压缩性土。7、全风化闪长岩(35)褐红-灰绿,全风化,风化呈散粒状、碎块状,为软岩,

24、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层厚0.40-1.10米,层底深度5.00-9.10米,层底标高60.35-64.54米,场地内局布分布。该层可视为低压缩层。8、强风化闪长岩(35)褐红-灰绿,强风化,风化呈散粒状、碎块状,矿物成分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组成,具全晶质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芯一般呈碎块状,为较硬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本层层厚0.40-1.80米,层底深度5.6-9.8米,层底标高59.4563.93米。该层可视为不可压缩层。9、中风化闪长岩(35)褐红-灰绿,中风化,矿物成分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组成,具全晶质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芯一般呈长柱状,为较硬岩,较完

25、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RQD为60-70。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深度15.00米,相应标高53.72米,最大揭露厚度9.00米。该层可视为不可压缩层。10、石灰岩(O)灰黄,中风化,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为较硬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RQD为60-80。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深度15.00米,相应标高54.48米,最大揭露厚度7.00米。该层可视为不可压缩层。(二)地下水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发现一层地下水,初见水位在3.45.2米,稳定水位2.54.5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其含水层为第层粗砂,下覆燕山期闪长岩为隔水层。本层地下水主要靠地下径流补给,径流方向为NEE,渗系数为20米/天。丰

26、水期稳定水位在2.0米左右。枯水期稳定在4.0米左右。勘察期间取地下水样2件,水分析测试结构显示,本层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拟建场地地貌单一,地层结构简单,未发现明显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与地基比较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2、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G50011-2001),本场地的抗震设防裂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级,场地特征周期0.35s。3、场地内覆盖层厚度平均值为7.1米,据场地内各土层名称和性状估算,土层等效切波速估算值为180m/s,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

27、关规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4、根据场地土性质和地下埋藏条件,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初判,本场地内粉土层、砂层为不液化土。场地内各岩(土)层地其承载力特征范围确定如下:地层编号岩土名称承载力特征值1杂填土宜挖除2粉土Fak=120-130kPa3粘土Fak=140-150kPa4粉质粘土Fak=90-100kPa5粗砂Fak=180-200kPa6粘土Fak=150-160kPa7全风化闪长岩Fak=200-300kPa8强风化闪长岩Fak=500-800kPa9中风化闪长岩Fak=1500-2000kPa10中风化石灰岩Fak=2500-3000kP

28、a五、配套条件1、水、电、暖、燃气条件根据南坊片区统一规划,项目所处区域在一至两年内将全面完善供水、供电、供热及燃气设施,完全能够满足拟建项目需要。2、施工条件*是鲁南著名的建材基地,各类批发市场齐全,品种繁多,特别建筑材料市场是苏北鲁南的重要集散地,建设所用的钢材、水泥、石子、砂、铝材、墙地砖等均可由区内生产厂家或专业批发市场供应,可完全满足建设需要。1、气候、气象*市位于*省东南部,地处中纬度区,地跨东经1172411911,北纬34223622,南北最大长距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61公里,总面积17184平方公里,是*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

29、、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资源丰富的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2-14.1,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7.1,最热日出现在七、八月,平均气温在25.426.3之间;最冷月在一月,平均气温在-1.1 -2.8度之间。年降水量849毫米,盛行风向多为西北、北、东北、东南和西南风。境内平均气温湿度在3672%之间,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0002600小时之间。全年无霜期200天以上。全市秋温高于春温,冬夏寒暑分明。 2、供水。*市规划新校区东侧的滨河大道有市政供水系统,正在建设的日供15000吨钦源自来水工程也为新校区建设和日常用水提供可靠保证。3、供电。*市电网是*电网东南部的区域性电网,担

30、负着全市九县三区的供电任务,电力能源充足,可完全满足新校区建设和日常用电。4、供热。校区热力规划范围包括公建及教学用房,学生宿舍等建筑冬季采暖,集中空调建筑用热及卫生热水用热的一次水热力网,采暖、卫生热水的热交换站及采暖热水的二次热力网。热源按规划采用城市热网热源,由青年路、临西十路的城市热网接入。5、工程地质。场区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地层呈单斜构造,倾角5020。场地稳定性场区断裂构造均属非活动断裂,对场地稳定性无不良影响,但对场地地基的均匀性有一定影响。根据*市近20年积累的工程地质资料推断,场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砂层,在抗震设防裂度7度时液化等级轻微或不液化,地震液化对场地稳定性影响不大。

31、场区内未发现诸如溶沟、溶槽、岩溶土洞等地表岩溶现象,但浅埋岩溶地工稳定性和均匀性有一定影响。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区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整个场地基础稳定,适宜工程建筑。但不良性质的岩土对地基稳定性的均匀性,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建筑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对于一般多层建筑,只要采取得力措施,均可采用线基础形式即可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6、建筑材料供应。*是鲁南著名的建材基地,同时,*各类批发市场齐全,品种繁多,特别建筑材料是苏北、鲁南的重要集散地,建设用的钢材、水泥、石子、砂、铝材、墙、地砖、页岩砖等均可由区内生产厂家或专业批发市场供应,可完全满足建设需要。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内容4.1 指导思想及原则本项目的主要

32、任务是,满足学校教学和实习需要,为教师备课、研究提供场所,解决学生住宿、就餐等生活问题。为此,本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是:1、项目建设应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能力为主线,充分结合现有条件,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2、项目的规模,既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又要结合目前财务可能。3、项目的建设要达到优化、完善校园布局的作用。4、项目的作用功能需与全校其他建筑协调统一,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4.2 建设规模与内容旧址*公路局职工学校占地12891.10平方米,房屋均为砖混结构。包含:1、办公教学综合楼3层,建筑面积为3318.1平方米;2、学员食堂、锅炉房为2层楼,建筑面积709.2平方米;3

33、、南学员宿舍:1层,建筑面积562.5平方米;4、北学员宿舍:1层,建筑面积181.8平方米;5、沿街楼:2层,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计5031.7平方米。*市公路系统职工学校择址重建项目占地规划面积20000平方米(30亩),东西宽152米,南北长约135米,大体呈规则四边形状。项目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层高5层,附属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层高3层。一、主教学楼位于校园正北方向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项目按照原址教学综合楼的功能与各类教学辅助配置对用房的要求进行设计,主楼为职工培训主教学楼,用于教学授课、专业培训、信息中心及辅助教学等

34、,安装消防、供电、风冷设备。建筑由一层地下室和地上五层组成,各层的具体安排如下:1、地下室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等设备用房,还设有储藏室和部分警卫室。2、一层中间为公路交通系统展厅,东侧四间为多媒体教室,西侧四间为阶梯型多人讲堂。3、二层东侧为学员活动中心,西侧为培训中心等。4、三层为培训中心会议室,及电脑微机房、阅览室、接待室等。5、四层为培训中心客房及辅助用房。5、五层教学办公区域。二、附属楼位于校园南侧,与主教学楼遥相呼应,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由三层组成,包括男女生公寓、学员食堂及后勤配套服务中心。建筑有良好的朝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居住场所。三、体育

35、运动区位于校园东南角,以400米标准田径场为中心,周边布置篮球场、排球场及各种器械活动场地。四、校园绿化及其它设施项目建成后绿化面积已经达到学校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30亩)的35%以上,让整个校园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5.1建筑设计标准一、设计标准1、建筑耐久年限:50年2、建筑等级:二级3、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七度4、建筑物结构形式:砖混结构5、建筑物防火等级:一级二、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BJ678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5.2 总体规划布局一、规划布局原则1、按职工学校发展需要合

36、理配置土地资源,道路系统方便快捷,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一个科学、生活与教学科研协调发展,资源共享的新型教育园区。2、顺应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成为一个人文与自然景观、环境紧密结合的密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尊重生态环境,把生态社会要素作为设计语言,体现人类新世纪更健康的校园文化精神。3、注重增强教育园区的特色,以可识别性与地域性为追求目标,形成学生对园区的心理归属感,创造个性鲜明的形象特征,把教育园区建设成为*市教育文化标志性工程,并成为探索新型校园的规划与发展模式的楷模。二、用地布局校园用地可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形成三个相对完整的功能区域,动静状态相互区别有机结合,综合考虑整

37、个校园规划,并且充分考虑现代寄宿制学校的特点,规划适度超前。从校园主入口进入首先是教学区,教学区内的两幢教学楼与布置在校园景观主轴的综合楼围合成一个校园中心广场,相互对应,是该校重要景观建筑,综合办公楼集多功能于一体,立面形象具有鲜明特点,是该校的标志性建筑。生活区相对静谧,造型新颖的食堂和宿舍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舒适的使用条件。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各建筑物均能取得最佳的朝向。两条弧形的走道分别位于主轴的两侧,互相呼应,连通教学区和生活区,使校园的交通更加合理便捷。校园文化广场中水池雕塑小品绿化等各种要素有机结合,与周围的建筑交相辉映。建筑周围的绿化与文化广场的序列空间相互渗透,具有良好的视觉环境。气

38、势浑宏的校园广场,整齐有序的坡屋顶建筑,形成了开阔而有气度的建筑景观,将单体建筑的个性美有机统一于群体的共性美中,较好体现了教育建筑的同质性和时代特色。教学区内的各个建筑组成一个组团,并围合成一条明显的校园景观主轴,形成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该建筑群体注重整体性,体现现代感;功能上满足现代化学校管理、教学等要求;布局上具有通用性,体现现代感;功能上满足现代化学校管理、教学等要求;布局上具有通用性、可变性,满足今后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造型设计以体现现代教学建筑特点及群体整合性为前提,突出强调立面的韵律感,同时对建筑主入口进行重点设计处理,使建筑形体完整规律又不失变化;立面设计注重垂直与水平窗台的对

39、比,并按一定节奏生成韵律感,同时利用实墙面与虚玻璃,圆弧形体与长方体进行穿插对比设计,进而形成每幢楼简洁大方而不乏灵活多边的立面风格。生活区由男、女生宿舍、食堂及附属用房组成。体育运动区以400米标准田径场为中心,周边布置篮球场、排球场及各种器械活动场地。五、工期控制1、项目计划十个月交付使用2、为保证项目高质量按期完成,项目施工将认真贯彻一下措施:正确选择施工方案,科学编制施工方法,合理组织施工力量,提高进场机械使用率,及时分批购进优质建筑材料、构件、半成品,尽量利用时间,充分利用空间交叉作业,穿插施工,处理好个工序之间的合理衔接与配合,加快施工进步,保证工程质量。5.3 建筑设计方案1、建

40、筑艺术与空间组合校园的形象环境理应体现深层的美学内涵,美是“心灵体操”。美的环境令人心地纯洁,情感端正,使个性获得比较全面和谐的发展。校园的建筑造型应体现整体美,特色美,动态美。本方案做到统一而不单调,变化而不杂乱。空间组合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整个校园空间序列讲求起、承、转、围、透,体现现代园林空间美。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实用与观赏相结合,力争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2、体量与风格 作为规模较大的学校,建筑群落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这样的建筑体量易于形成亲切宜人的空间氛围。建筑的整体风格以简洁、现代、庄重为主,色彩宜淡雅,多以舒展的水平线条为主,力求以优美的建筑造型、自然空间形态、精

41、美的建筑细部、协调的建筑色彩,营造出亲切怡人、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在这片自然和人文条件极其优越的土地上,中国传统的坡屋顶,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将传统建筑形象加以提炼概括、抽象演化,目的是强化其精华部分,亦即最具美感之建筑要素,摒弃由于历史原因而与现代文明包括科学技术产生冲突的成分,从而使传统与现实和谐地融汇在一起。设计中建筑以砖红为主,墙面上加上白色的线条,用蓝灰色四坡屋顶勾勒了建筑的主体形象。在坡屋顶的造型处理中,局部使用了平屋面与坡屋顶相互穿插,打破了单调死板的常规,使之造型简练而丰富,建筑立面的局部外廊使建筑立面更丰富、更灵秀。各建筑侧墙上的竖向玻璃与顶部的横向条窗作对比处理,使整个环境更

42、具人文品位。3、设计要点(1)根据学生人数,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及省有关文件要求,合理配置教学、学生宿舍、体育设施用地和建筑规模。(2)建筑高度:用于教学的建筑物采用多、低层,其他建构物不限。4、规划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应充分考虑景观的要求,处理好沿河主要景观组织,并做出景观分析。5、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等建筑单体设计在总体协调的情况下,可充分运用各种设计手法,风格各异,体现民族风格及世界建筑潮流。6、建筑材料与装饰以本土为主,朴素实用。7、建筑间距:校内多层建筑之间间距均大于6米,多层与高层之间均大于12米,满足规范要求。5.4结构设计方案一、结构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43、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二、工程结构(1)基础设计本工程采用C2512m长400*400预制钢筋混凝土静压桩,桩上浇C25900m高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与承台之间用C25钢筋混凝土梁连成一体;基础地梁上采用因地质资料暂缺,需根据当地地质特点,结合建筑结构形式及荷载特点,具体待地质勘察后确定。(2)上部结构设计根据建筑布局及功能要求,项目主楼、附属楼均为砖混结构,建筑物中枢向承重结构的楼、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

44、凝土结构。三、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结构采用C30-25强度等级。砖混结构采用C25强度等级。钢筋:采用HPB235、HRB335。墙体:0.000以下墙体均采用MU10普通粘土砖。0.000以上填充墙除楼梯间墙体及卫生间墙体采KP1型粘土多孔砖外,其余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材料或采用轻质隔断。砖混结构0.000以上墙体采用KP1型粘土多孔砖。5.5 建筑装修1、地面水泥砂浆地面:部位为地下室配电间和车库水磨石地面:部位为教室及走道地砖地面:部位为厕所及洗手间花岗岩地面:部位为院内入口台阶及敝廊2、踢脚、台度水泥踢脚:水磨石踢脚:用于教室及走道,高120mm釉面瓷砖台度:用于卫生间,

45、高2000mm3、内墙面所有内墙角均做水泥砂浆护角线室内水落管、包管处均为钢板网粉刷墙面其余所有墙墙面均为乳胶漆墙面4、外墙面铝合金窗间预制砼板面刷白色乳胶漆大墙面均为浅色面砖饰面5、顶棚轻钢龙骨矿棉板平顶:用于走道、阶梯教室部位轻钢龙骨水泥压力板吊顶6、门窗所有窗户都采用铝合金门窗,窗玻璃3mm厚。凡窗宽大于1m的窗户玻璃5mm厚,门玻璃为10mm厚所有楼梯间为甲级防火门,配电室为丙级防火门,凡楼梯间使用的或与楼梯间相邻房间的门樘窗均为防火窗所有教室为木质门5.6 道路交通设计方案1、交通组织目标依据功能布局,规划形成环形的校园路网骨架,将学校内各功能分区串联起来。在此基础上,构筑校区的道路

46、网络,形成主路、次路、支路和步行路四级道路系统。主路红线宽度20米,路幅宽度10米;次路红线宽度14米,路幅宽度7米;支路宽度35米;步行路宽度1.83米。学校交通具有非机动车交通量和瞬时交通量大的特点。据此,在本规划中,使每个组团均有多个出入方向,同时,将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路进行有机衔接,有效地进行人流疏散。学校在南、北和东、西面均有与城市道路网连接的主要出入口,能够方便快捷地联系城市干道。通过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明确校园内的主要干道,尽可能地实行人车分流;创造积极宜人的步行交通体系。2、用环形机动车干道有效便捷地联系校园中的各个部分,在校园内形成系统的路网体系,并与校园主干道联系。3、步行交通校园中大量的交通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规划设计时要以这种交通体系设计便捷且景观丰富的交通路线,尽量避免与机动车交通穿插。在校园内步行道分为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