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858438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大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县大道二期工程 工工 程程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全一册 中国 XX 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一月 县大道二期工程 工工 程程 可可 行行 性性 研研 究究 报报 告告 全一册 总经理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测设单位中国 XX 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1 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1 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1.31.3 研究过程及内容研究过程及内容.1 1.41.4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2 1.51.5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2 1.61.6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4 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社会

2、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5 2.12.1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概况.5 2.22.2 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6 2.3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11 第三章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及预测.21 第四章第四章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25 4.14.1 采用的规范采用的规范25 4.24.2 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25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方案建设方案.26 5.15.1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26 5.25.2 工程方案论证工程方案论证28 5.2.15.2.1 总体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原则28

3、5.2.25.2.2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28 5.2.35.2.3 桥梁、涵洞工程桥梁、涵洞工程.34 5.2.45.2.4 排水工程及管线工程排水工程及管线工程.34 5.2.55.2.5 附属工程附属工程.36 第六章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0 6.16.1 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0 6.26.2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40 6.36.3 价格取定及有关取费标准价格取定及有关取费标准.40 6.46.4 投资金额投资金额.40 6.56.5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40 第七章第七章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41 7.17.1 评价依据评价依据41 7.27.2

4、 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41 7.37.3 评价参数评价参数41 7.47.4 经济费用经济费用41 7.57.5 汽车运输成本汽车运输成本43 7.67.6 效益计算效益计算44 7.77.7 经济评价指标分析经济评价指标分析46 7.87.8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47 7.97.9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国民经济评价结论47 第八章第八章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48 8.18.1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48 8.28.2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48 8.38.3 建设工期安排建设工期安排.48 8.48.4 资金安排资金安排.49 8.58.5 项目招投标项目招投标49 8

5、.68.6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49 8.78.7 劳动安全劳动安全49 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征用及安置、拆迁补偿土地征用及安置、拆迁补偿.50 9.19.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50 9.29.2 土地征用及拆迁,安置补偿(助)费用组成土地征用及拆迁,安置补偿(助)费用组成50 9.39.3 补偿标准的拟定补偿标准的拟定50 9.49.4 房屋及附属建筑物房屋及附属建筑物50 9.59.5 征地、拆迁安置数量征地、拆迁安置数量50 9.69.6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助)费用估算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助)费用估算50 9.79.7 征地、折迁安置的有关问题征地、折迁安置的有关问题50 第十章第十章 工程环境影

6、响分析工程环境影响分析.51 10.110.1 工程区域环境现状工程区域环境现状51 10.210.2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51 10.310.3 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52 10.410.4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和建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和建议53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节能评价节能评价.54 11.111.1 概述概述.54 11.211.2 节能措施节能措施.54 11.2.111.2.1 设计、建设阶段节能设计、建设阶段节能54 11.2.211.2.2 营运阶段节能营运阶段节能.54 11.311.3 节能计算节能计算.54 11.411.4 节能评价结

7、论节能评价结论5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57 12.112.1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57 12.212.2 互适性分析互适性分析.57 12.312.3 社会风险分析社会风险分析 .57 12.412.4 社会评价结论社会评价结论 .58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59 县大道二期道路工程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章 概述 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隶属福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为市区以外的 8 县(市) 之一,介于北纬 2607-2627,东经 11917-12031之间,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 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

8、会福州,南扼闽江入海口,北控闽浙通 道,区位条件十分突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东北与东南临海;极东为东引岛,距县陆地最近点 42 公里;东南为马祖列岛,距大陆最近点 9.25 公里;北与西北同县毗连;西与西南同福州市晋安区紧邻;南隔闽江与琅岐岛相望;极 南为壶江岛。全县总面积 4280 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 3112 平方公里、陆域面积 1168 平方 公里(包括待统一的马祖列岛) 。 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县城市 规划总体纲要 ,县今后的发展将按照省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 的总体战略构想,充分发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

9、港口兴县、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 全面开发建设县,充分发挥县域中心城市功能,在福州市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强调在福 州主城北郊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完善城市的县域服务中心功能,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实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将发展成为福州市的北部门户和可门港的后方基 地,一个有活力的、生态的、有滨江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县域中心城区建设。对接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县域中心城区 规划,科学整合凤城、敖江、江南资源,有序推进向浦口、东岱拓展,完善城市发展、基础设施、 产业布局等各类发展规划,提升城市产业水平、人口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 发

10、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区管理,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整体推进”思路和“统一规 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推动城区向东向南沿江发展,加快建设 一批城市主干路网,扎实推进丹凤东西路、文笔路、北江滨东西路、南敖江路、朝晖路、南江滨 路、敖江路四期、火车站、琯头江滨大道等路网建设,做好 104 国道的过境道改造工程的前 期工作,拓展城市发展框架。 县大道二期道路工程为火车站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路网的建设设施, 对加快交通建设步伐,连接铁路与港口的运输通道,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海工业,促进港口与 产业、城市的良性互动发展,把县建设成为海峡西岸枢纽和物流中心、能源基地、

11、产业基地,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进县建设成生态港口工业城市力争提前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建设部(2004)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县统计年鉴(2010) 3、交通部交规划发(2010)178 号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 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2006 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5、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书 6、海峡西岸经济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2006.9) 7、海峡西

12、岸经济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报批稿 2008.1) 8、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9、福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6.9) 10、福州港总体规划 11、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 12、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13、其它相关规范、资料 1.31.3 研究过程及内容研究过程及内容 1.3.1 研究过程 2013 年 11 月 15 日,我司收到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和要求,立即组 织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组,并搜集相关资料。 2013 年 11 月 16 日2013 年 11 月 21

13、日,我司在 1:1000 地形图上根据项目规划研究工程方 案,结合县、项目及城区的规划要求,在规划线位基础上提出比较方案进行对比研究。 2013 年 11 月 21 日2013 年 12 月 5 日,进行现场踏勘,对工程关键节点及重要结构物位置 进行详细察。 2013 年 12 月 6 日转入内业设计。 设计过程中多次征求县的交通、规划、水利等部门的意见,并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路线勘察和交通运输工程方案、工程经济、工程地质等专业各方面的实地调查工作,收集了大量 的交通以及规划经济发展等相关资料,在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及建设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各种工 程方案进行择优取舍,尽量节约投资,在此基础上

14、于 2014 年 1 月下旬完成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 告(送审稿)的编制工作。 县大道二期工程 第一章 概述 2 1.3.2 研究范围 1、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拟建项目在 综合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研究,提出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现有公路概况及问题,研究拟建公路走廊带内综合交通运输特点 3、分析和预测拟建公路、相关公路的交通量。 4、研究拟建项目的通行能力和技术标准。 5、在实地调研和勘察的基础上,研究拟建项目的建设条件,综合选定项目建设方案、确定建 设规模。 6、估算工程造价,研究资金筹措方案。 7、研究拟建项目的国民经济效

15、益和财务效益,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8、研究实施方案。 9、研究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影响,提出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 10、结合项目沿线环境特征,进行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1、进行节能分析。 12、研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进行社会评价。 13、提出问题与建议。 1.41.4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 (1 1)本项目实施是改善路网结构,实现以人为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本项目实施是改善路网结构,实现以人为本,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体现。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体现。 从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保障交通建设先行,充分发挥

16、交通的先导作用,使交通建 设能有效地应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和引导县域城乡一体化及城镇化发展。 结合区域性交通设施建设,建构铁路、公路和水运并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外部区 域交通系统的衔接,构成高效运行的内外交通有机网络。 改善境内交通运输环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是落实 贯彻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推 动整个县经济的发展,促进沿海地区的土地开发,促进沿海区域发展与壮大,并充分发挥沿 海港口优势,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2 2)满足港区集疏运需求和

17、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港区集疏运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港区作为县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颗明珠,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港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港区运输量将逐步增加。与此相适应,整 个港区的集疏运规模将达到相当大的程度,近期和中期货物运输将以公路和水运为主。本线路作 为铁路与港区的连接线路,不仅承担通过铁路疏散港区货物,满足湾港区日益增长的运输需 求,同时满足了内陆城市可以通过铁路连接港区,将本地市场与沿海经济圈、内陆经济圈相 连接共同形成一个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设本线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同时 为县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3 3)发

18、展对台贸易,促进两岸经济交流的需要)发展对台贸易,促进两岸经济交流的需要 东濒东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两岸人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关系十分密 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台胞寻根问祖,探亲访友,以及台商到指定地点进行洽谈贸易、 投资办厂日益增多,为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海峡 两岸水路直航成功,港区的建设,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得到完善,港区将成为对台货物运 输和对台贸易的重要“窗口” , 本线路对加强两岸经济交流和发展经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具有重要的意义。 (4 4)是增强国防交通保障能力的需要。)是增强国防交通保障能力的需要。 路网干线联系沿海港口,

19、火车站及重要军事要地,是实现军事物资,人员快速集结调运的重 要通道。历代都是海疆防务的重点区域,是我国东南海防前沿阵地,其战略位置十分显要,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为在特殊情况下对台独军事斗争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对于巩固国防,加强交通 战备需要,增强交通保障系统,提高沿海战略要地的运输能力,遏制台独,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5 5)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而且有深厚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集山、 海、岛、江为一体。大自然所赋予的独特环境,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本项目的建设,促 进旅游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打造旅

20、游强市,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51.5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 1.5.1 交通量预测结果 公路交通量的预测主要是根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稳定性分析,并依据县国民经 济远景规划进行的。通过 TRANSCAD 软件得到项目路段流量,如下表所示: 特征年平均日交通量预测表(特征年平均日交通量预测表(pcu/dpcu/d) 预测年2014 年2020 年2025 年2028 年 县大道二期工程 第一章 概述 3 大道二期工 程 14378216192893134457 根据上表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取高峰小时系数为 0.11,方向不均衡系数为 0.55,计算得到 特征年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预测流量见下

21、表。 特征年高峰小时单向交通流量预测表(特征年高峰小时单向交通流量预测表(pcu/hpcu/h) 预测年2014 年2020 年2025 年2028 年 大道二期工 程 870 1308 1750 2085 1.5.2 技术标准 1.5.3 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1、建设规模 本项目路线全长 1.660 公里,详见表 1-3。 项目一览表项目一览表 表 1-3 道路名称桩号范围 长度 (km) 红线宽度 (m) 等级、设计时速 K0+000 至 K0+9600.9640II 级主干道、40 公里/小时大道 二期工程K0+960 至 K1+6600.7028II 级次干道、30 公里/小时 2、主

22、要技术标准 1) 道路等级:K0+000K0+960 为城市主干路,K0+960K1+660 为城市次干路; 2) 设计速度:K0+000K0+960 为 40 km/h,K0+960K1+660 为 30 km/h; 3) 设计荷载:城-B 级,路面标准轴载 BZZ-100; 4) 路面型式: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 15 年; 5) 路面横坡:车行道 1.5%,人行道 2.0%; 6) 路线交叉:平面交叉; 7) 设计洪水频率:城市内涝控制水位(十年一遇) ; 8) 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设防烈度为 6 度。 1.5.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 1、投资估算 根据本报告推荐方案的建设规模

23、、技术标准及主要工程数量进行项目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 6785.48 万元,其中建安造价为 4892.47 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拟由地方自筹和银行贷款。资金筹措方案见表 1-5。 资金筹措表资金筹措表 表 1-5 资金来源金额(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备 注 地方自筹 1696.3725 银行贷款 5089.1175 合计 6785.48100 3、工期安排 本项目按两阶段进行测设。2014 年 3 月开工建设,计划 2014 年 8 月完工。工期安排计划见表 1-6。 工期安排表工期安排表 表 16 名称时间备注 初步设计2013.122014.01 施工图设计2014.01

24、2012.2 施工期2014.032014.8 1.5.5 项目经济评价结果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经济净现值(ENPV)为 4308.1 万元0; 效益费用比为 1.761;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 15.328(社会折现率)。 综合考虑各种可变因素,经上述论证,说明本项目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是可行的,并具有一 定的抗风险能力。 1.5.6 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 1.5.6.1 土地利用评价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是动态、相对的概念,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 县大道二期工程 第一章 概述 4 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边界不尽相同。用地总体指标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25、规定。 1.5.6.2 工程环境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将创造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亦能对周边环境、包括对其他土地用途产生 一定的影响。 1.5.6.3 节能分析 通过各年度的燃油节约计算,在整个项目评价期内,本项目共节约燃油消耗 0.049 亿升,折 算标准煤为折标准煤 0.569 万吨。此外,燃油消耗的节约还为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带 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1.5.6.4 社会影响评价 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以为沿线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对沿线 的经济、文化、旅游等事业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区域城市化进程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本项 目的建设得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沿线干部群众

26、的大力支持。本项目建设虽涉及到的居民房屋拆迁、 征用土地,但近年县政府对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征地拆迁补偿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措施, 对失地民众给予合理的补偿。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必将造福于,为沿线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地方经济 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61.6 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 (1)项目工程规模较大,占地、拆迁较多,建议建设单位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征地拆迁问题, 能保证工程顺利开工建设。 (2)建议在设计阶段加强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合理确定特殊路基及桥涵基础处理方式。 (3)本项目投资较大。建议地方政府要研究出台相对稳定的配套资金政策,充分调动项目业 主积极性,利用侨乡优

27、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结合沿海旅游景点开发等办法多方筹措,落实其 它建设资金。 县大道二期工程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5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2.12.1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1、福州市 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地理位 置北纬 25152629,东经 118 812031之间,东临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 望。北、西、南三面分别与宁德市、南平市、三 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福州城区东有鼓山、 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山,闽江穿城 而过,形成“枕山、面海、襟江”的格局。东西 宽约 154 公里,南北长约 150 公

28、里,总面积 11968 平方公里。 福州地处中低纬度,又濒临太平洋,属亚热 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四季常青。全年无霜期达 326 天,年平均气温在 1620,年平均日照数为 17001980 小时,年平 均降水量 9002100 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 77%。69 月为台风季节,最大风力可达 12 级。主要 河流为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水系,境内主要支流有梅溪、大樟溪、大目溪。 2、县 县地理位置介于北纬 2607-2627,东经 11917-12031之间,县地处 福建省东南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南扼闽江入海口, 北控闽浙通道,区位条

29、件十分突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县区位见图 2-1。 图 2-1 2.1.2 区域特点 1、福州市 福州市为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经济中心,14 个对外开放沿海 港口城市之一。福州市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高新技术为先导,机械、电子企业为主导, 轻纺、消费品行业为支柱,化工、冶金等原材料行业为基础,兼营商业、旅游、房地产、金融等, 各项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市场繁荣,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内外经济交流活跃,人民生活 较为富裕的沿海港口城市。目前福州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对外开发新格局。 2、县 县为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县,充分发挥可门深水港的优越条件,开发建设深水泊位码

30、头, 发展对台贸易和海上运输业。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振兴渔 业经济。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县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投资环境得 到了改善。 2.1.3 发展改革 1、福州市 福州市拥有 22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进一 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拥有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等实行特殊政策和 灵活措施的各类园区。1949 年 8 月 17 日,福州市获得新生。建国后,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与台湾岛 仅一水之隔,首当其冲地肩负着祖国统一大业重托。改革开放以后,福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 了巨大成就。19

31、85 年列为全国经济改革综合试点城市,1990 年成为全国 35 个国内生产总值超百 亿元城市之一,1991 年进入首批“中国城市综合实力 50 强”和“城市投资硬环境 40 优”的城市 行列,1993 年又成为全国 40 个国内生产总值超 200 亿元的城市之一。此后,又被评为全国“卫生 城市”和“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 。1996 年福州被国务院定为两岸通航的首批试点口岸之一(另 一个是厦门港) ,以及被列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福州市抓住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 胆探索,扩大开放。 福州城市特点以国际性、区域性的多层次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兼具发达的出口轻 加工业,以建成金融、

32、信息、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和侨乡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逐步由加工工业城 市转变为综合性的中心城市。 2、县 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份之一,县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前沿,省 会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是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的一个大通道。襟江抱海,拥野负山,连绵 起伏的山峦逶迤于敖江、闽江两水之间。东濒海与台湾马祖列岛一依带水,最近处仅距马祖列岛 8 千米,黄岐半岛设有台轮停泊点和对台贸易点,是未来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先行区。西傍省 会福州,陆路相距 50 公里;南扼闽江出口,为省垣屏藩;北控闽浙通衢,为“福温古驿道”必经 之路。占据八闽要冲,极具地理之重,素为屯兵军事地和抵御外敌侵扰的前哨。

33、因古城域形似展 翅凤凰得名“凤城” ,寓意吉祥。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四季温和,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 图图2-1 福州区位示意图福州区位示意图 福 州 泉 州 厦 门 温 州 杭 州 县大道二期工程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6 乡”的美称。交通便捷,104 国道、201 省道和建设中的温福铁路贯穿全境,沈海高速公路和 建设中的福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县内设有多个互通口,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为主体 的快捷、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在成形。目前到福州国际机场仅 30 多分钟车程,距马尾港 29 公里、可门港 25 公里,距长江三角洲 5 个小时车程,距珠江三角洲 7

34、个小时车程。 山海 兼有,蕴藏着无限生机。县境海滩涂广阔,海洋资源尤为丰富,为中国第二水产大县。海域面积 3112.02 平方公里,沿海 122 个岛屿镶嵌在东海万顷碧波之中,209 公里的海岸曲折绵亘、纵横交 错造绘了“三湾” (罗源湾、定海湾、黄岐湾) 、 “三口” (闽江口、可门口、敖江口) ,4.3 万亩的 大官坂垦区是福建全省最大的对虾、贝类养殖基地。这里的海,北接浙江渔场,南下至闽南和台 湾浅滩渔场,东为台湾北部渔场,海洋渔类资源丰富,鱼、虾、蟹、贝、藻海珍美味各呈异彩, 独特地产闻名遐迩;这里的闽江口、定海湾、黄岐湾,历来舟楫穿梭不绝,尤其沉睡千年的可门 港已被“港口强县”的发展

35、号角唤醒,5 万吨、10 万吨、30 万吨级各类码头相继动工兴建,瞄向 东南沿海物流中心和临港工业基地目标的天然良港正向世人展示她无以伦比的魅力;这里的民间 海运,总吨位超过 90 万吨,拥有全国排名第八的海运企业,辟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为东南沿海 的一支海上运输劲旅。 2.22.2 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 2.2.1 经济社会现状 1、福州市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也是我国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全市面积 11968 平方公里,海 域面积 11.09 平方公里,下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 5 个区,闽侯、闽清、永 泰 5 个县和福清、长乐 2 个县级市。2009

36、年末福州市总人口为 638.33 万人。福州为福建省主要侨 乡之一。 福州市具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产、海岸港湾和旅游资源: a、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 52 种,444 处,非金属矿有叶腊石、高岭土、花岗岩、硅砂、明矾石等。不 仅储量多,而且品位高、分布广、埋藏浅,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其中叶腊石储量局全国首位, 主要分布在福州峨眉、寿山、福清东仔、湾及闽清珠中;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福州魁歧、福清海 亮、白岩、闽侯东台。另外,闽江两岸和沿海建筑用砂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标准砂分布 于平潭芦洋铺,型砂分布于长乐文武砂,平潭竹屿长江澳,建筑砂分布于厚美马江。金属矿石 有金、锰、铁、锌等,矿产资源潜

37、在经济价值达 1000 亿元。 地热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是全国三大温泉之一,以福州市区的地热经 济价值最大,可供沐浴、医疗以及农作物栽培、水产养殖等。 b、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活立木总积量 1719 万立方米左右,森林覆盖率 54.8%,森林资源主 要分布于西部大樟溪、梅溪和北部安仁溪、大目溪、鳌江,起步溪上游主要分布杉、马尾松和阔 叶林,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地表受物理和化学风化强烈,水土流 失严重,分布耐旱、抗瘠的木麻黄、相思树等防护林,森林覆盖率低。 c、水产资源 福州地处东南沿海,跨江傍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丰富

38、的海洋资源, 海域总面积 11.09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1137 公里。福州沿海属于大陆架浅滩,有 642 平方公里 的滩涂和 1116 平方公里的浅海可供利用水产养殖,海洋水产资源主要有大黄鱼、带鱼、鲳鱼、海 鳗及贝藻类。内陆淡水面积 80 多平方公里,盛产淡水产品。 d、港湾资源 福州海岸港湾资源众多,海域岸线曲折,曲线长度达 1137 公里。岛屿星罗棋布,大小岛屿有 415 个。较大的岛屿还有琅岐岛、粗芦岛和马祖列岛。区域港湾众多,自北向南主要有湾、定 海湾、马尾港、松下港、福清湾、兴化湾等。其中湾、福清湾是全国少有的深水良港,可建多 个 510 万吨级泊位,马尾港是福建省重要的港口

39、之一。 e、旅游资源 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独具滨江滨海和 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2001 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著名的 历史古迹有 150 多处。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44 处,市县级 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 点文化保护单位有林则徐墓、华林寺、乌塔、鼓山摩崖石刻、马尾船政遗址、昙石山文化遗址等; 生态休闲景区有:闽江公园、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 2009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

40、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 省会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产业集群,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2009 年福州市在全省九地市九项主要指标均排列前三位。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 县大道二期工程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7 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三项居第一位,地方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出口总值三项居第 二位,规模以上

41、工业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居第三位。 2009 年福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524.2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8%。 福州市“八五”以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19901995 年期间,GDP 年均增速高达 22.05%, 高于全省 5.13 个百分点;19962000 年,GDP 年均增速 16.65%,比全省高 4.85 个百分点; 20012005 年,GDP 年均增速达 11.4%,高于全省 0.5 个百分点。 福州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 2008 年的 10.3:47.4:42.3 发展 到 2009 年的 9.6

42、:47.4:43.0。福州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不断上升,第三产 业的稳步发展,其中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说明福州市仍属于一个工业城市。 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9902010 年)详见表 2-1 和图 2-2。 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9902010 年) 表 2-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年份 人口 (万人) 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人均 GDP(元) 1990535.3102.429.4141.2131.781936 1995562.27464.1498.52167.19198.448219 2000589.23876.39135.18378.89362.32148

43、41 2002594.14943.24132.64409.43401.1615835 2003597.541011.69136.03449.69425.9816901 204604.861162.13143.7549.0469.4317695 2005609.391335.21163.16638.57533.4820292 2006614.841476.31174.78693.93607.622301 2007622.731664.05186.38766.54711.1324874 2008630.301974.59215.25921.45837.9029318 2009635.952284.

44、16234.901083.92965.3433615 2010638.332524.28242.331196.511085.4439545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9901995200020052008 福州市 长乐市 图 2-2 2、县 县总人口为 62 万人(2010 年) 。 县现辖 22 个乡(镇)270 个村(居、社区) 。 县自然资源 a、非金属矿产资源:为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石,色泽美观,成材良好,称“丹阳红” ,产 于丹阳镇布政坪,储量 43 万立方米。岩石呈肉红色,中粗粒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 长石、石英;成矿率 83.5%,都有较高的

45、开采价值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b、深水港资源:县兼得河口港与海港之利,目前可重点开发利用的有闽江口的粗芦岛河口 港和可门深水海港。粗芦岛位于闽江口南岸入海处,可利用岸线 6 公里,规划布置第三代集装箱 泊位 9 个、5 万吨级散杂货泊位 4 个,是福州马尾港向闽江口拓展的理想选择地。位于罗源湾南岸 的可门港,拥有 180 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纵深达 25 公里。岸线顺直且深水区靠近岸边,可供开 发建设的岸线长约 30 公里,10 米以上天然深水岸线约 11 公里,可以建设 130 万吨级的集装箱、 县大道二期工程 第二章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8 煤炭、油品、矿石及其他通用深水泊位码

46、头 39 个,被港口专家视为少有的黄金岸线。其后方 4 万 亩多的大官坂垦区及广阔的马透平原具备承接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大型临海工业和物流企 业的天然优势,是福建省未来发展大型临港工业的首选地。目前,先期落地的中国华电可门火电 厂 5 万吨煤码头和 1 万吨重件码头已经建投运,另外华电储运等 7 个 5 万吨以上码头陆续开工建 设。 c、茶叶资源:俗话说,“云雾山中出名茶“。县的长龙镇、丹阳镇等一些山区乡镇,山高雾 重、雨量充沛、日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具备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1911 年,长龙镇的 六池茶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长龙镇素有茶乡之美誉,产茶历史悠久,已有 40

47、0 多 年的栽培历史,史称“鹿池茶“。 全镇茶叶加工企业 16 家,有四分之三的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全 镇人均茶业面积近两年亩,主要产品是绿茶系列,以珠茶为主,产品销往浙江、广东、福州等地, 产业化格局初具规模。 d、天然气、地热和矿泉水资源:地热资源充裕,县内潘渡贵安村和敖江岱云村都蕴藏着温泉 资源,特别是贵安温泉日合理开采量可达 10000 立方米,水温高达 82 度,开发温泉旅游前景远大。 目前,温泉已引入县城寻常百姓家,使成为福建省第二个温泉城。 e、渔业资源:境内有“三湾(罗源湾、黄岐湾、定海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 , 海域面积 3112 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 2.7 倍,海岸线长 209 公里,20 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 100.9 万亩,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常见的海产品达 150 多种,海洋捕捞、养殖和加工业、运 输业蓬勃发展。2009 年全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