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6033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目 录I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1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21.1项目概况21.1.1项目名称21.1.2项目地点21.1.3 业主概况21.1.4龙河新城区位关系31.2 设计依据31.2.1 主要依据资料31.2.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41.3 设计原则61.3.1 编制原则61.3.2 设计范围72、城市概况82.1项目区自然环境特征82.1.1地理位置82.1.2气象条件82.1.3地形地貌92.1.4 地质特征92.1.5水文112.1.6 地震烈度112.2 社会经济现状122.3供水现状及规划122.3.1 供水现状122.3.

2、2 供水规划122.4 排水现状及规划132.4.1 排水现状132.4.2 排水规划132.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32.5.1 是完善场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必要措施132.5.2本工程是建设美好丰都、保障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的必然选择142.5.3 本工程是维持丰都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42.5.4 本工程是保护三峡库区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的需要153、工程方案173.1 工程服务范围173.2 排水体制的选择173.3项目所属污水处理厂简介173.4 水量预测183.4.1 给水量预测183.4.2 污水量预测193.5 设计原则及规模193.5.1设计原则193.5.2工程规模203.6 污

3、水过江管道及泵站选址203.6.1 管道选址定线原则203.6.2污水过江管道方案比选223.6.3污水管网及泵站的设计283.7水力计算343.7.1计算公式343.7.2主要计算参数353.6.3水利计算成果373.8 管道附属构筑物383.8.1 检查井383.8.2 跌水井383.8.3检修阀门井383.8.4 泄水井、排气井393.8.5支墩设置393.8.6管道防腐393.8.7 管基处理413.8.8 管沟开挖与回填423.8.9 顶管施工433.8.10 水压试验443.9 主要工程量453.10 管道防洪464、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对策474.1 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分析474.

4、1.1 对交通的影响474.1.2 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分析474.1.3 噪声的影响474.1.4 生活污染物的影响484.1.5弃土的环境影响484.2 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建议484.2.1 交通影响缓解措施484.2.2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94.2.3 施工噪声的控制494.2.4 生活污染物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94.2.5 制定弃土处置和运输计划504.2.6 倡导文明施工504.3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504.3.1污水管网的环境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504.3.2 污水泵站的环境影响分析及缓解措施514.4 污水管网系统维修风险分析525、项目实施及实施计划535.1

5、项目实施原则535.2 实施组织机构与分工535.3进度安排545.4 人员编制555.5 人员培训556 工程风险分析576.1 项目风险影响预测576.1.1 地震对建构筑物的可能影响576.1.2 事故排污对环境的影响576.1.3 污水泵站及管道维修风险分析577 节能597.1 用能和节能法律法规597.2 能源耗用分析607.3 节能及节水措施617.4 节能设备618、工程招标628.1 供货628.2 工程设计628.3 土建施工628.4 安装628.5 施工监理628.6 招标情况基本表639、工程投资估算659.1工程概况659.2投资估算659.2.1.投资估算依据65

6、9.2.2价格采用659.2.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标准659.2.4工程预备费669.2.5.项目投资6610、工程效益6710.1 环境效益6710.2 社会效益6710.3 经济效益6711、结论和建议6911.1 结论6911.2 建议70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7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1)本工程为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可研推荐在龙河大桥桥南侧地块建造中途提升泵房一座,设计规模20000 m3/d,泵站建设用地面积536.6m2,设计过河段采用顶管施工,其中级钢筋混凝土套管管径d2000,管长256.75m,过河压力管道管材选用焊接钢管,管径DN600,管长4

7、51.72m,过河后采用重力流至庙嘴污水处理厂预留检查井,敷设d800双壁波纹管污水管120.1m。 (2) 龙河东组团为丰都县县城核心区,该工程是丰都县城市总体规划和丰都县龙河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防止环境污染、改善城市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保持丰都县城良好环境、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和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3)工程总投资为:2566.2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211.08万元,其他建设费用:256.93万元,基本预备费:197.44万元。(4)资金来源:100%银行贷款。(5)可行性研究最终结论

8、:本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丰都县龙河新城污水管网过江工程1.1.2项目地点丰都县龙河新城1.1.3 业主概况业主为丰都县城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是丰都县政府为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而创办的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0万元。公司设财务部、工程建设部、征地拆迁部、规划管理部、综合处、经营发展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城市建设融资、投入和使用管理,发挥县政府国有资产持股人代表的出资人或投资人作用,以控股、参股、并购等各种形式进行资本经营;受县政府委托对国有土地进行储备、一级市场开发和二级市场开

9、发;受县政府委托,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开发、公用事业、危旧房改造、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以及政策性安置房项目的业主单位,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通过招投标,参与城市建设和开发并对所承建的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经县政府授权,经营和管理城市资源、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经营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业务。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发展十分顺利。1.1.4龙河新城区位关系1.2 设计依据1.2.1 主要依据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2008年1月)3)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的批复(2008

10、年3月)4)国家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194号)5)丰都县县城县城龙河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6)可行性报告编制委托书可行性报告编制委托书7)丰都县县城龙河东片区地形图 1:20008)业主提供的其他设计1.2.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

11、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02)埋地塑料排水管施工(04S520)排水检查井(02S5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

12、069-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20507-2000)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9-2000)控制室设计规定(HG/T 20508-2000)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513

13、-200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 11-20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 (JTG/T B02-01-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CJJ 166-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2-2008)1.3 设计原则1.3.1 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政

14、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在城镇总体规划指导下,以专业规划为基础,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城镇发展相协调,逐步解决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3)按照国家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194号)合理确定规模:人均日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尽量取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的下限,人口综合增长率原则上控制在4%以内。4)污水管道过江工程规模按远期(2020年)设计,管径及泵站按远期涉及流量确定。5)充分利用地形,泵站及污水管道过江布置力求符合地形变化趋势,即可能采用重力流顺坡排水,并使管

15、线最短和土石方量最小。1.3.2 设计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1)根据城镇污水量,确定污水泵站及过江管道建设规模及工程概算。2)结合城镇规划及城镇排水现状,提出污水管道过江及污水泵站建设的可行性。2、城市概况2.1项目区自然环境特征2.1.1地理位置丰都县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位于东经10728031081237,北纬293318301625之间,东邻石柱,南接武隆、彭水,西靠涪陵,北与垫江、忠县接壤。新县城位于长江南岸,“黄金水道”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县。丰都县城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陆路2小时车程,距重庆主城区2.5小时车程;水路距重庆172km。省道丰(都)涪(陵)南北线、丰(都)石

16、(柱)、丰(都)忠(县)、丰(都)武(隆)公路及长江丰都港等六路一港,构筑了水陆交通大通道。随着渝沪高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南岸茶园新区-涪陵-丰都-石柱)的建设,以及三峡成库后水运条件的极大改善,丰都将成为重庆腹心的重要交通要道。龙河东组团区位于丰都县新城东北,北起双河,南至110KV高压线(至汇南变),东起白岩山高程380m左右位置,西至长江东岸,为城市核心延伸区,总用地面积4.79km2。2.1.2气象条件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及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具盆地和山区的气候特点,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约11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雨量的

17、三分之二,多年平均气温16-18 ,一月最低,7-8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5.3,最高气温4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2-85.2%。季风十分活跃,风向以NNE、NE向较多,其余方向均有,但不及前两者方向突出,风速一般0.8-2.2m/s,多年平均风速6.1m/s,1981年5月出现最大风速(SWW)22.7m/s,相应风压323.34KN/m2,出现瞬时最大风速(SWW)320m/s,相应风压642.54KN/m2。2.1.3地形地貌丰都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平行岭谷与盆周山地过渡地带,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县内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3/5,丘陵次之。仅在河谷、山间有狭小的平坝

18、。县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山脉有七曜山、方斗山、蒋家山,黄草山,山脉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和丘陵、山间槽谷(平坝)相间分布,县境内最低海拔118.5 m,最高海拔2000 m,呈“四山夹三槽”之势。拟建项目地属丘陵斜坡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表基岩零星出露,标高介于178.5196.50m,高差8.0m左右。2.1.4 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丰都向斜南东翼,岩层倾向310,倾角15。呈单斜产出。区域内部分地段基岩出露,在基岩露头上见两组构造裂隙:倾向220,倾角70,裂面平整,无充填,延长3.05.0m,间距1.02.0m左右,结合一般;倾向120,倾角75,裂面稍不平,微张闭合,无

19、充填,延长1.03.5m左右,间距大于3m,结合一般。未见断层,地质构造简单。 (2)地层岩性 区域内覆盖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素填土、粉质粘土,局部地段为崩坡积块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简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e):主要由粉质粘土、亚砂土组成,夹少量碎石,硬物质含量约占20%,为人工填筑,稍湿,松散稍密,零星分布,最厚达10.90m(ZY15),填筑5年左右。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可塑状,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为残坡积层。现地表大部分为耕作土,上部含粉质粘土及少量碎石。分布于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厚0.

20、60m(ZY87、88、89等)13.60m(ZY75)。第四系全新统块石土(Q4col+dl):灰白色,灰色,主要由砂岩块石、粘性土组成,块体大小不均,含量约85,崩坡积成因。侏罗系下统沙溪庙砂岩(J2s):灰色、青灰色、灰白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钙质、泥质胶结,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道路及场区均有分布,钻探揭露最大厚度38.2(ZY58、ZY59)。侏罗系下统沙溪庙组泥岩(J2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砂质含量不均,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见绿色团斑及钙质结核零星分布,钻探揭露最大单层厚29.80m(ZY88)。2.1.5水文(1)地表水丰都县地表水系以长江干流为主,长江

21、南岸有源于石柱的最大支流龙河,长江北岸有源于忠县的渠溪河,它们在县境内构成三大水系。龙河全长140千米,县内流程59.5km,天然落差290m,水能理论蕴藏量15.78千瓦。渠溪河全长93km,县内流程50.4km,水能理论蕴藏量5000千瓦。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水系主要有长江、龙河由南至北注入长江,在项目区的低洼地带,还分布有零星分布鱼塘、小河沟。(2)地下水地下水丰富,主要分为三类,即松散介质空隙水,基岩孔隙裂缝水和碳酸盐岩溶水。全县地下水储量面积2901km2,日出水量36.75万m3。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由于地表被第四系土层覆盖,鱼塘分布较少,土体局部

22、存在上层滞水。场地内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大部形成的地表水多顺坡向北西地势低洼处排泄,局部向下渗透,在土层内形成孔隙潜水;局部孔隙潜水向基岩面径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形成基岩裂隙水,其水量大小受大气降雨的影响。2.1.6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图A1及图B1,项目区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2.2 社会经济现状2012年,丰都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0:40.1:39.9。肉牛、林业、果菜、烤烟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市肉牛第一县、渝东北

23、地区速丰林建设中心、国家重点烟叶生产县。“一山一湖一洞”精品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渝-利铁路、涪陵-丰都-石柱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丰都-忠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名山大桥(长江二桥)钢围堰下水,大大改善了丰都县的交通环境,缩短了与主城的距离。全年旅游接待33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7亿元,分别增长32.7%、32.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实施、“家电下乡”深入开展,苏宁、国美等知名商贸企业入驻丰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亿元、增长19%。2.3供水现状及规划2.3.1 供水现状根据丰都城市总体规划,龙河东组团由斜南溪水厂给规划区供水,最高日用水量为3.14万m3/d。斜南溪水厂近期规模为

24、4.0万m3/d,远期规模为8.0万m3/d。2.3.2 供水规划根据规划给水主干管由龙河大桥从王家渡组团引入项目区,在龙河东组团设加压泵站一座和高位水池一座,高程在270m以上的建设用地属高区,由加压泵站和高位水池供水,其余建设用地属低区的用户由水厂直接供水。龙河东组团东侧加压泵站规模为100m3/h,高位调节水池容积1000m3,池底高程320m,泵站占地1200m2,高位水池占地900 m2。2.4 排水现状及规划2.4.1 排水现状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建设方提供的资料,龙河东组团大多为新开发区,现阶段龙河东组团主干路网及其配套的市政设施已基本建设完成,由于片区内二三级管网尚未建设完整且龙

25、河东组团排至庙嘴污水处理厂的过江管道尚未实施,现阶段片区内污水就近排入长江或龙河,对区域内水环境造成破坏严重。2.4.2 排水规划龙河东组团排水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片区内污水经污水管线收集后,经污水泵站及污水过江管道压力流输送至龙河西侧庙嘴污水厂处理。规划在龙河大桥附近建设污水泵站,污水经泵站及污水过江管道排至庙嘴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2.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5.1 是完善场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必要措施根据规划龙河东组团的污水最终经过江管道排至庙嘴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厂的服务面积包含了龙河东组团,但项目区域二三级污水管网及污水过江管道建设不完整,污水收集率很低,污水无法分流进入污水处理厂,导

26、致污水处理厂纳污不足。因此急需完善龙河东组团污水收集系统及过江管道和污水泵站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有效运行,减少水体污染。2.5.2本工程是建设美好丰都、保障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的必然选择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是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大大改善城市卫生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龙河东组团规划面积约4.79km2,规划人口约9万,长江是丰都县城的主要饮用水源,如果片区内没有完整的污水系统,污水若未经处理肆意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菌,流入长江或渗入地下水,会造成饮用水源污染。居民饮用水源一旦被污染,将会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另外,如果没有完善的排水

27、管网,生活污水被散排到屋前屋后,滋养蚊蝇,影响环境卫生,人居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本工程是建设丰都美好人居环境、保障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的必然选择。2.5.3 本工程是维持丰都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丰都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丰都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桂山,独树一帜龙河雪玉洞、三峡库区唯一的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世平植物园等自然风光,有“鬼国神宫”、“天堂仙境”、 “鬼王石刻”等人文景观。旅游业异常发达。随着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污水排放量将迅速增加,如果不建立完善的排水管网,项目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城市环境卫生将遭受严重威胁

28、,城市形象将受到损伤,后果十分严重。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可以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5.4 本工程是保护三峡库区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成库后,河道型水库形成,长江干流的流速、河宽、水深、比降、横向扩散系数都将发生较大变化,由于水流速度减缓,自净能力随之降低,三峡水库的环境容量降低,库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水体保护形势严峻。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将成为影响和制约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库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步伐十分急迫。为此,原国家环保局在环监(1992)054号文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

29、的复函中明确要求三峡成库后三峡库区总体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水域标准。国家也制定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随着项目的实施,长江沿途城镇、建制镇兴建了多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从源头控制水环境污染。丰都县位于三峡库区中心地带, 丰都龙河东组团位于丰都县城东北部、长江南岸。由于目前龙河东组团的主干路网的市政设施已经基本建设完成,部分建成区已经开始入住,若过江管桥及污水泵站不尽快建设,片区内入住人口产生的污水将无法排至污水厂处理,未经处理就进入长江,对长江产生了一定的污染。随着规划区人口增加,污水产生量进一步加大,对长江水质影响也将进一步加大,为了保护三峡库区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尽早

30、建设龙河过江污水管线,接入庙嘴污水处理厂是非常必要的。3、工程方案3.1 工程服务范围本工程服务范围为丰都县龙河东组团的城镇污水。该区域2020年规划区人口容量为9万人。3.2 排水体制的选择目前,龙河东组团排水系统尚未完善,由于所在区域地处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角度看,完全分流制效果较好,因此该区域排水管网体制采用完全分流制,以从根本解决了城市污水的排放问题,保护三峡水库的水环境质量和水环境安全。3.3项目所属污水处理厂简介龙河东组团污水经过泵站提升后由过江压力管道送入庙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根据规划污水厂的服务面积包含了龙河东组团。庙嘴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采用氧化沟

31、,氧化沟属于按空间分割的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它是五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形式,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很快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多种形式,主要有:Passveer单沟型、Orbal同心圆型、Carrousel循环折流型、D型双沟式、T型三沟式及一体化氧化沟等。氧化沟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1) 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可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2) 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可靠,不仅可满足BOD5和SS的排放标准,且可实现脱氮除磷的目的。(3) 氧化沟中污泥泥龄长,污泥生成量较少。(4) 由于混合液在沟内呈循环流动状态,而且循环量是进水流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氧化沟对

32、水质、水量的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大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本次设计污水泵站规模2万吨/d,庙嘴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3万吨/d,远期扩建至6万吨/d,污水处理厂远期扩建后可以满足处理能力需求。 3.4 水量预测3.4.1 给水量预测根据规划本次设计过江管道及污水泵站服务面积为4.79km2,规划人口90000人。根据国家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一区中小等城市平均日综合用水定额170280L/(人d)。根据丰都县总体规划,龙河东组团为新开发区,新区内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入住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片区内远期(2020年)用水量建议取规范的上限280 L/(人d),根据规划,片区内没有工业

33、用地,远期用水量如表3-1所示。表3-1 2020年用水量预测表序号预测年限20201服务人口(万人)900002设计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lpc)2803总供水量25200根据上表预测龙河东组团平均日用水量为2.52万m3/d。3.4.2 污水量预测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4版)规定,城市污水量宜根据城市平均日用水量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城市综合污水排放系数为:0.70.8,综合排放系数取0.8,另外污水收集率按90%计,渗漏系数取10%;则污水量预测见下表:表3-2污水量预测序号预测年限20201服务人口(万人)900002设计人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lpc

34、)2803日均生活污水量(m3/d)(21)252004综合排放系数805污水收集率(%)906地下水渗入系数(%)107污水量(m3/d)(3451.1)199588设计污水量(m3/d)20000预测龙河东组团生活污水总量约2.0万m3/d,根据规划,龙河东组团污水是经污水泵站和污水过江管道排至龙河西侧庙嘴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3.5 设计原则及规模3.5.1设计原则(1)根据工程目标,执行“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到位的工程建设原则”。(2)结合丰都县龙河东组团地形特点,设计方案力求合理、经济,并留有适当余地。(3)采用管材的性能必须符合本工程的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工

35、程质量。3.5.2工程规模根据丰都县县城龙河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龙河东组团污水需输送至庙嘴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污水量预测结果,该区域建成后污水总量约为2.0m3/d,污水总变化系数1.49,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1241 m3/h。污水管网主干管及污水泵站应按照远期2020年规模进行设计,设计流量1241 m3/h。污水过江管道采用在龙河底部敷设过江管线的方式把龙河东组团的污水顺利接入到庙嘴污水处理厂,过江管道管径DN600,管道容量满足远期发展要求,管材选用焊接钢管,管道全长451.72m,管道过江套管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全长256.75m,管道过河后采用重力流至庙嘴污水处理厂预留检

36、查井,敷设d800双壁波纹管120.1m。污水泵站位于龙河大桥南侧上游,泵站建设占地536.6亩,泵站内设4台无堵塞潜水排污泵(3用1备),同时泵站内设综合用房一座,综合用房内包含配电室、发电机房、值班室等。3.6 污水过江管道及泵站选址3.6.1 管道选址定线原则遵循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洪抢险、抗震救灾的原则下,充分考虑项目沿线地形地貌,按以下原则布置过江管道及污水泵站:(1)结合龙河东组团的道路规划,合理布置管线。处理好与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规划道路的关系。(2)充分考虑地形,尽量有利于污水重力流接入排水主干管。(3)在管线顺畅、经济的基础上,尽量少拆迁,减少对企事业正常生产、生活

37、和居民生活的影响。(4)结合龙河东组团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点进行布线。(5)泵站位置的选择以不影响景观,利于污水管网设置,减小占地考虑。(6)过江管道的设置位置尽量考虑缩短过江管道长度及进出水连接管道的长度。(7)过江管道的位置满足通航与行洪的要求。(8)过江管道尽量选择施工方便,工期较短的施工方式。(9)过江管道要与龙河大桥及龙河新桥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免对大桥基础造成不利影响。根据龙河东组团规划,污水经市政管线收集后排至龙河新桥南侧规划2#泵站,污水经2#泵站提升后排至庙嘴污水厂处理。本次可研报告从经济建设投资和技术可行性方面考虑,筛选出:河底铺设管道+污水泵站和新建管桥+污水泵站两

38、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河底铺设管道+污水泵站方案二:新建管桥+污水泵站3.6.2污水过江管道方案比选3.6.2.1、项目现场条件龙河现有两座大桥,龙河上游在建龙河新桥(连续刚构152米跨,双向航道),下游为已建龙河大桥(拱桥70米跨,单向航道)。龙河大桥在建龙河新桥3.6.2.2方案筛选(1)河底铺设污水管道+污水泵站(方案一)方案一采用河底铺设污水管道的方式将泵站出水接入庙嘴污水处理厂厂外预留污水检查井内,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管道过江段龙河宽度约260米,最低通航水位143米,坝前145米水位156.3米,最高通航水位175米,如果采用明挖的形式铺设过江管道,则需等待枯水

39、期施工,但由于龙河东组团目前已基本开发完成,大批居民已经入住,急需将生活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较长的等待施工周期极为不现实,况且明挖施工需进行围堰,对行洪及通航极为不利。根据现场踏勘,河岸东岸为坡地,西岸为一广场挡墙,施工场地较为便利,管道过江推荐采用顶管施工,分别在河道东西两侧适当位置建造工作井及接收井,该种施工形式对河水水位要求不高,施工周期灵活,同时该种施工形式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江面围堰施工,对行洪及通航均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该种施工形式还会较少建筑废渣对龙河的污染。新建顶管污水管道位于龙河大桥与龙河新桥之间,顶管工作井、接收井避开了龙河两岸现有建构筑物,顶管管道留出了与两座大桥间足够的安

40、全距离。该管道与龙河大桥间净距36m,与龙河新桥净距83m。采用顶管施工工艺铺设过河管道总投资为2566.28万元。接收井工作井方案一:顶管施工过河顶管接收井工作井(2)新建管桥+污水泵站(方案二)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新建管桥位于龙河大桥与在建龙河新桥之间,根据现状地形,避开了现有建筑物,留出了与两座大桥间足够的安全距离。新建管桥与龙河大桥间净距31m,与龙河新桥净距81m。同时避开了西岸现有的建筑物。该方案需要在龙河大桥与新桥之间在建造一座专门用来铺设过河管道的桥梁,一方面工程造价较大,且需要复杂的围堰施工,对行洪及通航极为不利,另一方面人为地在龙河上新增一座大桥,改变了原有的河道宽度,极易造

41、成桥梁上下游冲刷及淤积,同时对现有的景观环境破坏较大。采用新建管桥方式铺设过河管道工程总投资3023.18万元。方案一:新建管桥(3)方案比选通过上述章节论述,本可研将进一步从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周期,行洪及通航条件、工程造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工艺比较,比选结果详见表4-3。表3-3 过河管道工艺经济技术比较表序号项目方案一顶管污水管道+污水泵站方案二新建管桥+污水泵站方案比较1施工难易程度在适当位置建造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围堰施工量小需要建造复杂的管桥,且桥梁跨度较大,施工工艺极为复杂,同时需较大工程量围堰施工方案一较优2施工周期河底顶管对水位要求不高,周期较短需枯水期施工,周期较长

42、方案一较优3施工场地施工场地仅靠龙河大桥及两岸现状道路,场地较为便利同方案一相当4拆迁情况施工场地避开了两岸建构筑物,基本不存在拆迁同方案一相当5供水供电紧靠建成区,供水供电方便。同方案一相当6行洪及通航条件采用河底铺设管道的方式,对行洪及通航影响较小采用河面架桥形式,对行洪及通航影响较大方案一较优7景观破坏程度采用河底铺设管道的方式,对周边景观破坏程度较小采用河面架桥形式,对周边景观破坏较大方案一较优8对水文环境影响采用河底铺设管道的方式,对河道断面基本无影响,不会造成无冲刷及淤积采用河面架桥形式,桥墩缩小了河道断面积,桥梁上下游容易造成冲刷及淤积方案一较优9对龙河水质污染情况采用顶管,只需

43、较小尺寸较小的工作井及接收井,无较多的建筑废渣对河水污染采用河面架桥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废渣等建筑垃圾极易造成龙河水质污染方案一较优10工程投资2566.28万元3023.18万元方案一较优11工程效益达到预期工程效益同方案一相当从表3-3可知,方案一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经济角度都具有明显优势,故本可研推荐采用方案一,即河底铺设污水管道+污水泵站。3.6.3 管道材质的确定在污水工程中,管道工程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管道工程投资中,管材费用约占50%左右,污水管道属于城市地下永久性建筑设施,要求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合理选择管材非常重要。作为排水管渠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足够

44、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2)具有抵抗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及抗腐蚀等性能,以免污水或地下水的浸蚀作用(酸、碱或其他)下很快损坏;(3)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4)内壁应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5)能就地取材,并考虑到预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能,以便尽量降低管渠的造价及运输和施工费用。用水排水管道的材质有混凝土管、陶瓷管、硬塑料管、金属管等。PVC-U双壁波纹管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管道,其主要特点为:结构独特、强度高、内壁光滑、摩擦阻力小、流通量大;不需要做混凝土基础,重量轻,搬运安装方便,施工快捷;橡胶圈承插连接,方法可靠,施工质量易保证;采用柔性接口,抗

45、不均匀沉降能力强;抗漏效果好,可耐酸、碱、盐等各种化学介质的侵蚀;管内不结垢,基本不用疏通、埋地使用寿命达五十年以上。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优越性,已经广泛使用于城镇小口径排水管道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管作为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管材,它造价低,可以根据抗压的不同要求,制成无压力管、低压管、预应力管等,使用年限也可以达到50年以上,在排水工程中普遍采用,其主要缺点是低抗酸、碱腐蚀,抗渗透性能差、接头多、施工复杂、大管径的管道重量大等。金属钢管有铸铁管及钢管,具有质地坚固、抗震、抗渗透性能好、内壁光滑、水流阻力小等优点,但价格高,一般只有当排水管道承受高内压、高外压或对渗漏要求特别高时采用,如排水泵站的进出水管、穿越铁路、河道的倒虹管或靠近给水管道或房屋基础时采用。由于本次设计污水过江管道是经污水泵站提升后经顶管过江后排至污水处理厂,管道过江段为有压管道,根据各种管道的特点设计选取钢管为过江管道的管材。管道经管桥过江后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敷设在道路下的污水管材,压力管道过江段套管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管径d2000。3.6.3污水管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