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6163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71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48)21804.doc(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 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总论-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投资建设的必要性-8第三章市场分析及拟建规模-12第四章厂址(产品)选择与基地建设-16第五章布置方案与交通运输-26第六章生产工艺及种牛品种选择-28第七章育肥基地公用工程-30第八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及消防-32第九章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34第十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35第十一章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38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第十三章经济效益分析-42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46附表: 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委托书位置示意图 供水协议书供电协议书环保证明土地证明 单列式半封闭围栏牛

2、舍第一章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大兴安岭兴安肥牛育肥基地及屠宰加工厂1.1.2项目性质:新建1.1.3拟建地址: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1.1.4建设单位:大兴安岭兴安肥牛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1.1.5项目法人代表:闫渤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大兴安岭兴安肥牛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地理位置北纬5010至5333,东经12110至12710之间,该地区行政上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行署管辖,林区由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经营。大兴安岭兴安肥牛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大兴安岭行署和林业集团公司领导,该公司是以发展天然绿色食品为主的股份制企业。该公司于20

3、03年7月1日在大兴安岭地区工商局注册,公司是由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总站与闫渤同志合资组建的,公司股东投入均为固定资产,公司资产重置价值为260万元,评估价值为130万元,注册资金伍拾万元,法定代表人:闫渤;监事:赵启凯;繁育总工程师:(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武;饲料总工程师:(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玉春;防疫及疾病控制总工程师暂缺。公司现有职工2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技术人员15人。公司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大兴安岭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的优势,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优质牧草为依托,以生产绿色环保牛肉及其制品为主产品,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为大兴安岭经济的振兴

4、和发展做贡献。公司主要经营肉用牛的繁育;疫情控制;疾病控制;架子牛的回收和育肥;饲料加工;肉用牛的屠宰、加工、销售以及其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公司采用公司加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在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开展工作。在繁育方面,公司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的科技服务体系;在疫情控制和疾病控制方面,公司为全区养殖户建立包括畜牧110在内的疫情、疾病监控网;在意外损失方面,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养殖户提供保险业务;在扶贫与再就业方面,公司为全区贫困户借款养殖肉牛提供资信担保;在架子牛回收方面,公司为养殖户提供高于一般市场价的最低保护价,保证养殖户的销售渠道。并计划在全区建立养殖合作社,成立肉用牛养殖协会,以及建立肉用牛

5、育肥基地、屠宰加工厂、皮革厂等项目。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1黑龙江省委关于建设农业强省畜牧大省的决定1.3.2国家产业政策1.3.3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1.3.4地区资源开发及市场需求1.4可研范围及内容1.4.1依据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和大兴安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2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与之相适应的可运作资金额度,确定生产规模,并根据建设地的资源状况进行建厂条件论证。1.4.3按照产业需求进行设施(设备)规划选型、确定经营指标1.4.4对项目所需辅助及公用工程进行技术论证,并遵照国家和当地政府对环

6、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综合评价项目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环保和劳动安全等保护措施。1.4.5对项目所需资金进行估算,并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做出客观的公证的评价。其内容包括:总说明、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分析及拟建规模、厂址(产品)选择与基地建设、布置方案与交通运输、生产工艺及种牛品种选择、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及消防、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1.5建设项目构成本项目拟对养殖户的牛进行人工授精技术培育皮埃蒙特杂交牛,回收架子牛育肥,育肥牛屠宰、销售。项目组成

7、如下:1.皮埃蒙特种牛冻精引进2.犊牛繁殖3.架子牛回收4.育肥基地建设5.屠宰车间、医疗室、办公室、员工宿舍。6.其它配套设施及相关设备1.6项目主要技术要求序号主要技术要求1种牛的品种及购置要求1.皮埃蒙特种牛冻精9000份,人工授精成功率1.5:12.皮埃蒙特种牛冻精引进地以意大利为主2饲养方式1.圈养:实行圈养育肥,采用青贮料饲喂法及氨化秸秆饲喂法31.饲料结构区分精、粗和矿物饲料精饲料:谷物、蛋白质料等粗饲料:青贮、干草、玉米秸、糠麸类、油饼类等矿物质:石粉贝壳粉、骨粉、盐、微量元素等2.饮水量:每100千克体重需供水1012升/日4卫生标准1.饲料卫生要求不霉变,无土及其它杂质2.

8、饮水器具整洁3.牛舍无臭、无腐、无毒4.定期防疫5育肥基地、牛舍建设1.牛舍三侧朝阳,光照好2.牛舍避开主风方向,牛舍各栋间有宽敞的走廊,有利于牛进行分离、喂养方便3.青草垛在牛舍上坡或平行的下坡处,便于取用并预防粪、尿污染饲料6母牛怀胎及仔牛成活率1.龄怀胎率:100%;2.成活率:98%1. 7项目主要经济指数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员工定员:242人;机关人员37人;育肥基地:65人;屠宰厂:140人人2422基地占地面积1.牛舍;2.牧养基地;3.其它占地平方米518583项目总投资其中:1.中央及省投资金2.企业自筹万元3714.053000714.054资金用途及流向1.土建2.

9、设备、安装3.其他费4.预备费5.流动资金万元2238999.91115.04161.10200设备购置如有余额移动到土建5基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5588.646年利润总额万元2200.767投资利润率59.258投资利税率60.489投资回收期年5.02含建设期10内部收益率36.881.8可行性研究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天然林保护政策和产业政策指导思想,对调整林业企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安置下岗分流人员,带动农民和下岗职工走上致富之路,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本项目所需技术、资金及自然条件能够得到满足,因此所要求的各项工作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均完善、配套。3

10、、产业基调及产品研发方向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优势发挥到位,规模合理并有持续调整扩大再生产的基础。4、本项目投资利润率59.25%,投资利税率60.48%,投资回收期 5.02 年,内部收益率36.88,各项财务指标均表明,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长足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市场潜力。1.9项目建议及结论该项目与饲养户的关系是紧密型经济、联合关系,项目建成后,公司市场开发(包括产品架子牛市场)及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需加强,否则会发生供求、产销矛盾。同时还须保证品种优良和适时更新换代。总之,该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效益都十分显著,供求思路清晰,长足发展

11、定位准确,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投资建设的必要性2.1背景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国有林区之一,资源匮乏引发的经济危机严重地困扰着我区的发展。为此,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为兴企富民强区,提出了“二次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实施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畜牧养殖业,深度开发野生资源,逐步实现具有我区特色的立体经济。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我区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减少天然林采伐量,恢复天然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对国家天然林保护十分重视,要求下决心把国有林区的木材生产采伐量减下来,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力度,给

12、森林资源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在木材生产大幅度减产的同时,必须从林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跳出林业搞林业,集思广益,广开就业门路,妥善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确保林区职工的正常收入和社会稳定。养殖业是近几年在林区出现的新型产业,对林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是安置下岗职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转产项目建设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又为包括养殖业在内的转产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开发建设以来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长期实行过量采伐,森林资源环境

13、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结构性危机逐渐加深,使独木支撑的林业经济陷入危困的境地,为改变林区“两危”局面,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发扬“战严寒、破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天然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振兴林区的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大兴安岭林区具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农作物的秸秆,特别是大豆的皮、杆,柞树的叶等资源也较为丰富,这些资源为饲养牛提供了坚实的食物基础,牛的饲养方法简便,经济效益高,牛肉市场看好,特别是国际需求量大。可为我区对外贸易出口创汇起到推动作用。2.2.2建设养牛基地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机会养肉牛投资少,

14、效益高。饲料主要是秸秆、青草、糟渣和适量精料(玉米、糠麸、饼粕等),来源广泛,农户饲料成本低。牛舍要求不高,牛病少,抵抗力强,易于管理,平均每头上市肉牛纯收入2000元。同时,养牛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如饲料厂、肉食品加工厂、屠宰厂、皮革厂、医药加工厂等)的发展,为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机会。2.2.3为轻工业提供原料,外贸出口创汇的需要饲养肉牛所生产的肉、皮、毛、骨、内脏、血液等副产品,是食品、医药、制革、服装等轻工业的重要原料。肉牛饲养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与之相配套的轻工业的发展。肉牛产品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商品,我国黄牛经过改良育肥后质量完全达到国际标准,加之我国育肥肉牛成本较低,价格竞争实力强,能

15、够促进牛肉对外贸易的发展。2.2.4促进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需要养牛可提供畜产品,又可提供粪肥,增加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力,促进粮、果、菜增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人。种植业为养牛提供了秸秆、农副产品、精饲料,牛利用了这些饲料,减少了焚烧秸秆。所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一头牛每日排粪尿30千克,年产粪肥11000千克,约相当于100千克氮、磷、钾肥料。河北省无极县是牛多肥多,每年施有机肥29万吨,相当于碳铵4350吨、磷肥1921吨、硫酸钾1370吨,降低了生产成本,粮食平均每公顷产11790千克,同时土壤有机肥增加 0.15个百分点,走出了农牧结合良性循环的路子。

16、安徽省阜阳地区由于大力发展养牛,大量牛粪还田,近年来土壤有机质由1%上升到1.39%,全区粮食产量也由502.7万吨(1990年)迅速提高到 600万吨(1993年),3年就增产100万吨,增长19.4%。当然,增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是个重要的因素,形成“牛多、肥多、粮多、草(秸秆)多”的良性循环。2.2.5发展肉牛业有利于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推进节粮型畜牧业结构的建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2000年以后农业工作的重点,而畜牧业又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央精神,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是要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的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突出奶类和羊毛生产

17、。由此可见,牛肉在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畜牧业结构指的是畜种、品种、畜群和产品结构,任何国家的畜牧业生产结构都应与其国情相适应。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关系到我国畜牧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市场供应和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善。节粮型畜牧业是以优化的畜种结构、以先进科学饲养技术和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特征的节粮高效畜牧业。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每年减少、粮食生产不足、饲料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畜牧业必须走节粮型的道路,在生产上要发挥牛等草食家畜的优越性和生产潜力。从畜种结构看,我国畜牧业历来是以耗粮型生猪为主的,从肉类结构看,1998年全国肉类耗粮型猪肉占67.8%,禽肉占18.7%,而以草食料为主的牛、羊

18、肉仅占12.5%,结构极不合理。如果按每头生猪需精料350千克计,我国则需0.2亿多公顷土地为生猪生产饲料粮,这对人多地少的我国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如果养牛,每头每年需80100千克左右的精料。为此,必须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草山、草地发展养牛业,增加牛肉的比例,使我国肉类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从而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生产结构。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偏紧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不能和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饲料粮用于畜牧业。但是,我国草业资源有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每年各类作物秸秆有7亿8亿吨,同时还有 800万吨棉、菜籽饼和4000万吨粮渣等农副产品。牛是反刍家畜,具有特殊的消化功能,能够充分利用青

19、、粗饲料和农副产品。特别是农区大量的秸秆经过科学处理后,粗蛋白质提高12倍,消化率提高20%,相当于中等青干草的质量,饲喂肉牛效果良好。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建立我国“节粮型”畜牧业是一条必由之路。第三章市场分析与拟建规模3.1市场分析3.1.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肉类是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全价营养性动物蛋白食品,食肉量的多少,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人均日摄取的蛋白质和其中的动物性蛋白质量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们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求量还很大。牛肉是人类理想的肉食品之一,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低,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牛肉30

20、千克以上,而我国还不足3千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肉牛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中国的牛肉产量已经从1980年26.9万吨增长到1998年的479.9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牛肉生产大国。在肉牛养殖比较发达的地区,肉牛屠宰与加工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80年代以前我国很少进口牛肉,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增加,开始进口高品质牛肉以满足高级宾馆和饭店的需要,但进口数量很小,19901969年进口牛肉及牛肉制品一直保持在20003000吨之间,1996年以后,年进口牛肉及牛肉制品增加到了1万吨左右。进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

21、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香港地区等,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最多,占60%以上,其次是美国、新西兰和中国香港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各类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也呈上升趋势,目前,人们崇尚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而牛肉及其副产品恰好弥补了一般食品的缺陷,以其天然、无污染、高蛋白的绿色食品形象,牢牢的抓住了人们的消费脉搏。同时,牛的其它制品也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3.1.2国际市场需求牛肉市场占有量的比较。80年代以来,我国的牛肉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牛肉产量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0.5%,提高到1990年的2.3%,1998年又进一步提高到8.4%,但是在这一

22、时期我国牛肉在世界牛肉市场所占的份额却呈下降的趋势。牛肉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的份额,1990年为2.2%,到1997年下降到0.6%。如果从贸易的货值进行比较,我国牛肉在世界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就更加低微。1990年我国牛肉出口额占世界牛肉出口额的比重为1.2%,到1997年下降到0.4%。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牛肉在世界牛肉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还很低。20世纪80年代我国牛肉出口呈缓慢上升趋势,但90年代以来牛肉出口波动较大,1991年全国共出口牛肉13.2万吨,是我国出口牛肉的历史高峰,19921998年牛肉出口一直维持在2万5万吨之间。主要出口到俄罗斯、中东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其中出口俄罗

23、斯的一般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出口香港地区的一般占到25%左右。从以上来看,发展牛畜牧业及副产品对培育我区农牧业的支柱产业,增大外贸出口额,支持国家出口创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1.3大兴安岭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大兴安岭畜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肉牛、肉羊的屠宰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2万吨、6万吨。畜牧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2020年畜牧业及畜牧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得到充分完善,并形成品牌,产品走出大兴安岭,打入国内外市场。3.2产品价格分析90年代以来,伴随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追求生命质量意识、崇尚绿色无污染食品、药品理念的形成,牛产品的销售呈逐年上涨趋势。肉牛屠宰产

24、品的价格估算产品数量(千克)单价(元/千克)小计高档肉20.51202460优质切块78.3503915一般肉153.2142144.8分割碎肉29.64118.4皮1(张)300(元/张)300腹内脂肪22.3244.6内脏43.94175.6头蹄骨782156合计9314.4育肥基地牛存栏数为 2000头,育肥时间为 120天,育肥基地每年共生产育肥牛6000头。表中均指原料产品,屠宰率约60%,净肉率50.7%;全部肉的价值约占肉牛总价值的90%,可见提高产肉量是极为重要的,高档肉与优质切块在重量上只占17.9%;但价值却占肉牛价值的58.1%,在抓好高档与优质牛肉生产的同时,搞好皮革、

25、内脏、骨等深加工,则肉牛生产必然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综合以上因素与分析,本项目设计产品、产量与价格可以达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目标。3.3拟建规模3.3.1一期工程设计引进皮埃蒙特种牛冻精9000份,年人工授精繁殖6000头杂交牛,集中育肥规模按2000头计算,年育肥6000头牛;建设屠宰厂(包括处理牛、猪、羊、皮毛加工)。3.3.2二期工程第二期计划建设粉厂、血粉厂。使之成为东北较大的牛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大兴安岭地区的养牛事业,基地以扶持农户,林户单独饲养示范户为先导,走家家、户户分散饲养之路。根据其他地区的经验推算、我区现有各类农场达260处,每个农场养殖30只牛,作为副业生产,全区农场可

26、饲养7800只牛,同时引导下岗职工都来发展家庭养牛业,每户饲养2只牛,年收入即可超过工资,这样,全区下岗转产职工可饲养2万余牛。我区以驯养繁殖基地为龙头,以各农场下岗职工养牛为纽带。全区可发展外延养牛28,000余只,加之基地的饲养第二期工程,可形成养宰加工销售的具有我区特色的牛经济产业链。3.3.3产品方案1、考虑大兴安岭地区目前牛养殖业还没形成较大规模,人们对养牛事业还需要进一步认知并达成共识,因此建设规模以第一期年育肥6000牛为起点,第二期为长远发展目标。2、关于产品结构:以牛肉为主导产品,其它为副产品。第四章厂址(产品)选择与基地建设4.1区域概况加格达奇区地貌属于低丘陵区域,海拔在

27、4001400米的寒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22之间,日照时间长,最长可达17个小时,年无霜期100天左右,土质肥沃,水草丰富,具有较丰富的野生植物药用资源。虽然加格达奇区域内可采林木资源减少,但可牧资源非常丰富,根据调查。该区可宜牧荒原100余万亩,多为草甸类,草质较好,无污染,充分利用这部分土地,加之该区农业开发区的小麦,大豆等长项农作物的秸杆做为牛羊等饲养的动物饲料,可完全满足万余只牛饲料的需要。4.2基地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根据实地踏察和牛对地形地貌、植被的需要,厂址选择大兴安岭林管局局址所在地,位于加格达奇以南13公里左右处。二、地形地貌该地区为低丘陵地带,北部较

28、高,东南西部较低,纵观地势平坦,平均坡度952,平均海拔573米左右。三、气象条件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的高压控制,多西北风,干燥寒冷而漫长。夏季受太平洋高压的影响,多东南风,温凉湿润而短暂,年平均气温-2.5左右,七月份平均气温18.5,一月份平均气温-25,无霜期95-116天,年平均降雨量400-500mm,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份,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四、水文地质加格达奇地区系嫩江水系发源地,境内较大的河流有甘河、额尔格气河、多布库尔河等,平均流量32.3亿立方米/年。五、交通、通讯交通方便:铁路有嫩林线和牙林线从西部穿过,相会于加格达奇,还有通往塔河、阿里河、嫩

29、江、呼玛的公路,至齐齐哈尔市的公路也已建成通车。111国道2000年已经全线贯通直达省城、京城。加格达奇经卧都河可通往黑河口岸。邮电、电讯网络畅通。为产品运输、种牛的引进与出售信息查询,提供了有利条件。4.3育肥基地建设本项目拟回收架子牛,在圈舍内进行人工饲养育肥,不会破坏禁地资源和自然环境。4.3.1育肥基地布局及牛舍建设架子牛育肥实施圈养,育肥基地内牛舍及设施应保证育肥要求,合理布置育肥基地的饲养、管理和操作区域。育肥基地的建筑布局,按生产区、办公生活区、绿化带、隔离区污染道、清洁道牛粪堆放点等进行布置,运送饲料的车沿道路直接进入生产区,牛舍的下面朝阳并避开主风方向,保证光照。牛圈舍各栋间

30、应有宽敞的走廊,以便对牛进行拨离,饲料库、饲料加工间要方便牛的喂养、青草垛、青贮窖在牛舍的上坡或平行的下风处,便于取用。并有利于防火、防粪尿污染、粪场的位置在一切建筑物的下风处,与牛舍距离30米以上,以利于卫生防疫。牛舍建设采用单列式半封闭围栏牛舍,三合土地面,牛舍周边挖深1.5米、宽2米的排水沟,牛食槽至粪尿沟找坡1.5,采用砖瓦顶棚。4.3.2育肥基地主要建筑工程量育肥基地建筑物工程量表项目数量总面积(平方米)参考价(元/平方米)金额(万元)牛舍2018000500900料库140030012办公室20080016饲养库12004509加工间1506009机修房1003003青储窖4360

31、010036氨化池101200(立方米)约200平方米60012地磅1602501.5门卫21004004装牛台1241200.3配电室1406002.4锅炉房1606003.6水泵房1245001.2堆草场1120001518粪场1100001515污水沉淀池12004008道路600036停车场5001206合计5185810934.4牛的育肥管理4.4.1牛的育肥原则对育肥牛要合理地搭配饲料,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定时定量喂食;保持饲料量及种类的相对稳定,供应充足的饮水。对放牧牛群要保证盐和矿物质饲料的供给量和野外饮水需要量。4.4.2育肥管理基本条件合理配套饲料、科学安排喂养时间

32、,保证饲料的多样化和营养价值的高质量。保证育肥场区内,无外人进入。保持场内植物资源不受任何污染,保证育肥圈内卫生条件,严格饲料的卫生标准:无腐、无臭、无毒。保证牛饮用水的供应,充足的光照条件,每100千克体重需供水1012升/日。4.4.3牛的饲养管理1.饲养管理育肥牛要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进行合理调制、科学配比、安排牛的日采食、要保证饲料的多样化,保证饲料的营养价值。保护圈舍内的安静,尽量谢绝外人参观,防止公牛惊慌炸群而损伤。应随时注意改善圈内的温度 湿度,随时保持牛舍的卫生。定时定区让牛群活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日光照射。 2.饲料供应牛的饲料分为精、粗饲料

33、和矿物质饲料精饲料:谷物、蛋白质料等粗饲料:青贮、干草、玉米秸、糠麸类、油饼类等矿物质:石粉贝壳粉、骨粉、盐、微量元素等3.饲料来源牛圈养期的精、粗饲料由基地自行采购,矿物质类饲料到指定地点购买。4.饲料加工粗饲料以切短、适口为标准,通过加工调制处理,提高对饮料的利用率。基地建有加工车间和加工设备,达到圈养期间均衡供应的目的。4.5病防及防疫在养牛生产过程中对牛疾病的预防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卫生防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普及牛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的教育,做好检查检测工作,杜绝各种传染和传播机会。4.5.1建立基地卫生防疫制

34、度第一饲料管理制度;第二饮水卫生制度;第三牛舍卫生制度;第四育肥基地管理制度。4.5.2健全卫生防疫措施防疫是指预防和防止牛传染病的发生而言。传染病的发生一般是由病原微生物、传染媒介、易感染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切断其中一环,传染病就不能发生。防疫措施,一是通过消灭老鼠杀虫来消灭病原微生物和控制传染途径;二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预防接种,提高牛体内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4.6育肥基地的选择育肥基地拟建距加格达奇以南13公里处,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宽阔,草地面积大,水草茂盛,北侧有山坡依靠,且多生长桦、柞树等野生植物,非常适于牧业生产,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工程建设占地面积的需要。4.7建设条件该基地水

35、质达标,没有任何污染,完全能够满足该基地的生产、生活用水,基地发展规划设计中还要建水泵房及水井1眼,基地生活、生产用水完全可以保证。基地主要是生活用电,利用通往科研站的供电线路,直接引入基地,设置配电室,即可满足项目建设的生产、生活用电需要。新选择的厂址地理位置较好,有公路直通市区,通讯设施也很便利,每天还有不定时的公交车过往,交通条件较为方便。由于天然林资源工程实施,调减了木材产量、产生了部分下岗富余人员,为该基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4.8屠宰厂建设4.8.1建筑工程根据牛的屠宰要求,屠宰厂异地建设,建设地点位于加格达奇区东出口粮食储备中心东侧,厂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

36、00平方米。屠宰厂建筑为单层建筑,建筑物主体长180米、宽26米,局部宽度为46米,室内净高为10米,平面布置集血间、电控室、空压机室、牛皮暂存间、进牛道、屠宰脏区、屠宰净区、白内脏区、红内脏及牛头加工间、计量间、胴体自动清洗、病牛间、滑轮暂存消毒间、二分体排酸间6间、四分体站、剔骨分割区、分拣区、内包装材料间、包装区、穿堂、结冻库4间、二次包装处、冷藏库2间、封闭式月台、物料间、发货办公室、维修室、配电室、消毒池、卫生间、淋浴间、男、女更衣室、刀具消毒间、走道、工人休息室、贵宾接待室、贵宾更衣室、阿訇室等。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式基础,室内装修满足屠宰加工车间要求。4.8

37、.2供热采暖由新建四吨锅炉房供热,热媒为热水,出水温度为90。新增室外供热管线采用焊接钢管DN150聚胺脂保温=40MM沿地直埋,埋深1.4m,长度为80m。4.8.3采暖采用散热器采暖方式。室内采暖计算温度按1820。总计本项目采暧热负荷为600KW。4.8.4给排水一、给水由加区市政给水供给。供水压力为0.4Mpa,水质完全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标准。日用水 40m3,要求最大供水为6m3h。新建建筑总长为180 m ,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占地面积6000m2,单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总高24m,总体积大于10000m3,室内消防给水要求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按20LS,消防延续对按2h,一

38、次消防最大用水量252m3。消防水源采用市政给水系统,沿管线布设地下式消火栓4处。市政给水压力0.4MPa,可满足本项目上消防用水需求。本项目增设冷、热给水主要设备均己列入项目预算。二、排水屠宰厂污水经场地南侧污水处理池及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线。三、给、排水管径室外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管线DN150钢管理设总长200m。DN300钢筋砼室外排水管线埋设总长150m。4.8.5供电一、电源新增315KVA杆上变压器1台,由当地供电局供给10KV电源。新建屠宰厂后能够满足用电要求。二、电力负荷屠宰厂动力设备容量达240KW,室内外照明合计120KW,设备总容量达120KW,全部为380220V低

39、压用电设备。三、供配电方案采用VV23l000V型电力电缆引至中心配电室配电柜,由配电室分配至各配电箱,车间内配电线路导线采用BV1000型导线铁管保护,分配方式为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四、照明及其它按使用场所及装修要求选择照明灯具,采用高效节电光源。动力设备外壳均与铁管、保护零线(PE线)可靠电气连接,做好接地保护。4.8.6设备黑龙江大兴安岭兴安肥牛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时产30头牛屠宰、分割成套设备清单和价格序号设备各称单位数量单价(元)总价(元)备注一、屠宰设备区域1牵牛机台116000160002气动翻板箱台119000190003安全桩根20600120004放血提升机台128000

40、280005放血自动输送机套140000400006放血吊链返回系统套140000400007放血吊链根3030090008转换平台台125000250009后蹄滑槽台18000800010后蹄接收输送车台23500700011滑轮吊钩只100022022000012滑轮吊钩运输车辆440001600013滑轮吊钩运输车提升机台1120001200014转挂提升机台1140001400015胴体加工输送机台112000012000016双柱气力升降机台43500014000017液压剥皮机台1550005500018剥皮气力升降强台2150003000019固定前腿平台台11000100020

41、剥皮链消毒器台15000500021牛头清洗器台1150001500022固定式工作平台台780005600023气动白内脏接收滑槽台1250002500024盘式白内脏检疫输送机台1600006000025红内脏同步检疫输送机套1900009000026气动白内脏分离装置台1150001500027白内脏输送滑槽台16000600028白内脏加工工作台套1150001500029废弃白内脏接收车辆23500700030废弃红内脏接收车辆23500700031红内脏接液槽套16000600032红内脏输送车辆1540006000033疑病胴体轨道系统套1200002000034胴体修整轨道系统

42、套1140001400035胴体称重系统套1160001600036悬挂结构吨890007200037病牛下降机台18000800038热胴体冲淋装置套1300003000039胴体自动输送线米851500127500小计1466500元二、屠宰手动工具1牛角/前蹄切割器HLS12台10进口2后蹄切割器LS15台10进口3开胸骨锯BBH3003台10进口4带式劈半锯SB5008台10进口5气动剥皮刀SD11台10进口6食管结扎器台10进口7肛门结扎器台10进口8往复式四分体锯ST4011台10进口9手动喷林器只230060010坡式(提升)下降机台2120002400011锯骨台锯600只23500070000小计94600元三、卫生/消毒设备1带刀具消毒器的洗手装置台162500400002围裙清洗装置台56000300003消毒装置台44000160004劈式锯消毒装置台160006000小计92000元四、屠宰中央控制系统1屠宰中央控制系统套11200001200002螺杆式空气压缩机6.4m3/min套1120000120000小计240000元五、胃容物输及加工1胃容物风送系统套170000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