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6164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循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发证单位:国家计委工 咨 甲:9501005等 级:甲 级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讨论稿)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二00八年二月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 制 单 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京皖博士投资咨询部法定代表人: 耿春桥审 定: 汤汉友项目负责人: 施正平编 制 人 员:朱德开 范习民潘安宁 程 涛 吴银枝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 概论5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51.3 法人及法人代表简介71.4 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目标9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9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12.1

2、 项目建设背景1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第三章 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及市场前景243.1 建设任务253.2 建设目标283.3 项目建设市场前景29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334.1 场址选择334.2 建设条件33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365.1 第一期建设365.2第二期建设375.3 第三期建设38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406.1 设施农业自动化技术406.2 沼气改进技术426.3 景观绿化技术426.4 水体净化技术436.5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456.6 泔水无害化处理技术47第七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497.1 组织机构497.2 劳动定员507.3 管理措施配套5

3、17.4 人员来源及培训52第八章 工程进度安排与招投标548.1 工程进度安排548.2 招投标54第九章 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及绿化589.1 环境保护589.2 节能599.3 消防609.4 绿化61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410.1 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6410.2 总投资6510.3 资金筹措及用款计划6610.4 投资指标67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6811.1 财务评价依据及说明6811.2 产品成本估算6811.3 销售收入及税金6911.4 利润估算7011.5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7011.6 借款偿还能力7111.7 项目清偿能力7111.8 不确定性分析7111.9 财务评价

4、结论7211.10 主要财务经济指标73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7412.1 结论7412.2 建议76附件第一章 总 论1.1 概论1.1.1 项目名称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项目1.1.2 建设单位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3 建设地点淮北市烈山区洪庄行政村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京皖博士投资咨询部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1.2.1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在对项目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财务评价分析,最终推测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和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该

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l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l 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及市场前景l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l 建设内容与规模l 工程技术方案l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l 工程进度安排与招投标l 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及绿化l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l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l 结论与建议1.2.2 编制依据l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l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l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l 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l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l 安徽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思路。1.3 法人及法人代表简介1.3.1

6、法人简介淮北市洪庄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淮北市洪庄村的龙头企业,集蔬菜种植、花卉种苖、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沼气生产、食品加工于一体。其中水产养殖有淡水珍珠、黄鳝网箱、精养垂钓;畜禽养殖园有引进美国几个品种种猪、美国丹麦种鸽、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肉牛安格斯肉牛等;精品园区现有18000平方米全自动连体玻璃温室、50亩新型日光温室用于高挡蔬菜、花卉生产和种苖引进、试验、示范、繁育。公司运用工业管理理念提升农业,确保企业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为了使整个园区实现高科枝、高水平、高质量,依托科研院所,先后聘请专家、教授9人作为技术顾问,同时园区还拥有中级技术人员19名。公司现有资产总额8162.6万元

7、。淮北市烈山区洪庄行政村位于淮北市南郊,距市区4公里,辖有洪庄、丁楼两个自然行政村,占地4500亩,2964人。上世纪80年代洪庄村由于采煤塌陷,在册耕地丧失殆尽,村民成为无地、无业、无固定收入的“三无”农民。从1986年起,洪庄行政村紧紧抓住国家农业开发、塌陷区治理等有利时机,围水造塘,挖塘造地和土地复垦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依靠集体的力量和顽强拚搏的精神,在茫茫采煤塌陷区打造了闻名一方的洪庄生态经济圈,初步实现了经济平衡、社会平衡和生态平衡。近年来,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逾2亿元,利税1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5500元,绝大部分村民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全体村民入了合作医疗,从200

8、7年6月起,对6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发养老金100元,考取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奖励1000元,考取大专的奖励500元。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土地复耕示范区”、全国文明创建先进村镇“、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等荣誉称号。曾参加联合国“全球500佳生态村”评选,获得提名奖。洪庄村依托现有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洪庄”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建成了一所集生产、科研、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包括水产养殖区、无公害蔬菜区、农业精品园区和畜禽养殖区,并于2004年建成沼气站一座。全村共有集体企业6家,扶持民营企业10余家。1.3.2 法人代表简介法人代表:刘长领,男,1962年出生,大专

9、文化,1992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共产党,同年在洪庄村创办果园厂,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并于1987年被选为洪庄村团支部书记,一直任职到1995年;19952002年又被选为洪庄村支委、副主任;2002年至今担任洪庄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长领同志一直为建设富裕、绿色的家园,与洪庄村的村民一道贡献自己的努力与汗水,在皖北的土地上开创出一片神奇的绿洲。1.4 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要以“种养”循环为基础,以水造势,由单一的相对封闭的农业内部循环,发展成为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开放式循环,以达到高效生产、循环利用、观光休闲三大目标。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把洪庄村打造成塌陷区整治的示范区

10、、高层次的农业科枝示范园和旅游度假区,实现生产总值有较大增长、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的目标。为淮北市乃至全省塌陷区提供土地整治和循环利用的先进经验。 1.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工程总投资万元13950 1.1 建设投资万元12161 1.2 建设期贷款利息万元987 1.3 流动资金万元802 2 年销售收入万元6948 生产期平均值3 年总成本费用万元4728 生产期平均值3.1固定成本万元1280 生产期平均值3.2可变成本万元3448 生产期平均值3.3经营成本万元3974 达产年4利润指标4.1年利润总

11、额万元1938 生产期平均值4.2年净利润万元1454 生产期平均值4.3年利税总额万元2220 生产期平均值4.4投资利润率%13.89 生产期平均值4.5投资利税率%15.91 生产期平均值4.6销售利润率%27.89 生产期平均值4.7工业成本利润率%40.99 生产期平均值4.8资本金利润率%38.85 生产期平均值5工业增加值万元3500 6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282 生产期平均值7 增值税万元0 生产期平均值8 所得税万元485 生产期平均值9 现金流量指标所得税后9.1财务内部收益率%13.36 9.2投资静态回收期年6.92 含建设期3年9.3财务净现值(ic=8%)万元44

12、82 10贷款偿还期年7.94 含建设期3年11 盈亏平衡点%39.77 生产期平均值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股潮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将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组织成为以“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物质循环流程,构建网络化物流、能流体系,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人类经济与社会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永续发展。农业直接依托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产,具有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相对于工业循

13、环经济更有优势。遵循生态学规律,科学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可有效克服石化农业的反环境属性,使农业生态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所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迅速发展,人们产生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愿望,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到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发达国

14、家早已有成功的经验。目前在德国,农作物生产与畜牧生产有效结合的生产模式十分普遍(如一个农户,拥有100公顷土地,饲养100头左右肉牛或奶牛),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畜产品,并形成可循环(农业畜牧业农业)的生产体系。2001年德国政府推出“绿色生态农业”计划,现在已显现出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构造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可生生不息的生产系统。在西方国家,循环农业发展受到高度关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是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5、2.1.2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重要国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快,我国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日益凸现,而且形势十分严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整个社会呈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态势。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即便能源等资源的消耗只翻一番,保障供给也很有难度。因此,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着力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一再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

16、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正式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5年10月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17、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接着于2005年10月,国务院制定和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极力倡导循环经济。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强调指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

18、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源污染。2.1.3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过去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秸秆、绿肥和沼液都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畜禽、鱼、桑、蚕、蚯蚓、沼气和菜地、农田、鱼塘、树林、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和生物降解等时空生态位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但是,这种循环是封闭保守的,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农、工、商、研相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相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脑体

19、结合的网络型和知识型经济,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初期的“粗放型经济”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集约型经济”两种模式。本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将循环型经济从以前的一种理念转化为现在的一项具体经济政策,并将其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循环经济的重点区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解决中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农业发展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大,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现象严重,农业灾害发生更加频繁

20、,环境污染现象更加严重。因此,建立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是当前农业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2.1.4 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安徽是我国中部的产粮大省,现有人口6600万,其中农村人口5200万,能源消耗很大。安徽的崛起离不开农村的崛起,而安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像税费改革这样的政策因素以外,实现循环经济尤为重要。农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循环经济是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系统节约,在农村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新路径。农业循环经济不但能提高农业生产中各种资源的生产率

21、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追求更大经济效益,而且能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养业产生的废弃物,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农、林、加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安徽省正积极推广像“种植秸秆养殖沼气”等各种形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利用秸秆发电、稻糠发电等生物质能源。鼓励农户对生产、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以沼气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改厨、改圈、改厕,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改善生活环境。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安徽在加快崛起的征程上,选择的新支点就是发展循环经济。2.1.5 淮北

22、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淮北市百里矿区横跨淮北、宿州、亳州,以85亿吨的煤炭保有储量,名列我国“十大能源矿区”,尤以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蜚声海内外。但长期单一型采掘工业,造成经济结构单一,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后劲。尤为严重的是原生态遭到破坏,据统计到2006年塌陷土地达23万亩,致25万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且以后每年还会有上万亩土地继续塌陷。近几年淮北市严格按照生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矿区实际,扬长避短,延伸产业链,坚定地走煤炭深加工循环经济之路,大力实施包括省“861”重点项目在内的“煤化盐化一体化”等一系列循环经济大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构筑“生态矿区”。封闭式循环生产、我国目前最

23、大的循环经济项目淮北“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已初具规模。同时深入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运用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实施以土地复垦和经营生态环境为突破口的塌陷区综合冶理措施。小康示范村洪庄村,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建起了生态科技园、农业精品园和综合性水产养殖园,取得了显著成效。淮北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循环经济大项目正在加速淮北的崛起。2.1.6 烈山区洪庄村农业发展背景一个村庄与一座城市,洪庄与淮北,都因为煤炭资源而兴起,都因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拥有着辉煌,都面临着资源日渐枯竭的残酷现实,都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都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寻找新的接续产业与

24、经济增长点。烈山区洪庄行政村位于淮北市南郊,由于煤矿开采导致大面积塌陷,到1985年底,洪庄村在册的227公顷耕地相继塌陷成67公顷水面、67公顷滩涂和93公顷的低洼地,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仅220元,村民生活呈现“吃粮基本靠救济,花钱基本靠贷款”的窘状。穷则思变。从1986年开始,洪庄人开始探索塌陷区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塌陷区开发成精养鱼塘,建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节能温室等。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洪庄生态经济圈建有集生产、科研、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占地2600亩的省级农业示范园,其中包括1600亩的水产养殖区、400亩的畜禽养殖区、600亩蔬菜种植区,兴建了占地30亩年屠宰生猪20万头、黄牛10万头的

25、天贝贝食品加工厂,在发展种植、养殖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推广“猪一沼一菜”立体种养模式,建成可1000户村民用气的沼气站一座。到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实现利税1800万元。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但是洪庄村人没有停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号召,选择走农业循环经济的路子,循环利用资源,建造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创业的过程中,洪庄人已认识到,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村子要有更大发展,必须培育不污染环境的产业,绿化和美化村容村貌。于是,旅游业进入洪庄人视野。通过旅游来吸引城里人

26、到洪庄村垂钓、吃土菜、呼吸新鲜空气,加大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力度,将洪庄村打造成具有“洪庄”品牌的旅游胜地。目前,正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责权一致,各方参与”的机制,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建设发展模式。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发展循环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仅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但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并不高。灌溉水利用率为43%,低于国际先进水平30%;降水利用率约为45%,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2

27、5%。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300万吨,是世界上肥料用量最多的国家,然而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每年氮肥损失近400亿元。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超过130万吨,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有限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达100多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成为蚊蝇孳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的5倍以上,成为首要污染源。化肥大量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高达1.36

28、亿亩。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2.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淮北市宏伟发展目标的需要为贯彻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淮北市政府也提出“未来15年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完美的城镇体系结构,拥有先进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管理规范有序。通过20年左右的时间,把淮北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资源型生态山水园林城市。”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塌陷区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充分发挥淮北的优

29、势,推进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经济接轨,从而实现在增长方式上的转变,在速度上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经济运行效益上质的突破。2.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资源性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农村发展是事关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构建以城带乡、以城融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提升农业,在主城区周边打造一批规划科学、设施完善、产业繁荣、人气汇集的新亮点。淮北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城市,洪庄村在采煤塌陷区整治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比如建造洪庄生态经济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探索资源性城市转型、经济接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30、社会等方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洪庄村的发展还有不足之处,其面不够宽,度不够深。为了改变采煤塌陷速度仍在加快的状况,洪庄村只有通过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挡次和水平,更深入地探索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才能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城郊型农业所走的必由之路。2.2.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培育现代农业与洪庄村经济增长点的要求洪庄村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地形地貌复杂、生产条件较差,全村在册耕地为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区建设,创造一个“局部优化的微环境”,高度浓缩现代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资源、科技、投入等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现代农

31、业高新技术,加快对洪庄生态经济圈的改造,全面提升试验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合理、高效、循环利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试验区现代农业发展更赋有新的内涵。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培育区域现代农业的要求,更是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的要求。2.2.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洪庄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将面临资源、市场、环境和城乡协调等方面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2、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业整体竞争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2.2.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将为全市乃至全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先导示范作用从当前农业发展来看,推进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洪庄村在塌陷区建造生态经济圈,初步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初步建成了产业特色明显、科枝念量高、运行机制活、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淮北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

33、。支持洪庄村提高、升级、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淮北市更大更新的亮点。通过国家相关支持,以及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不断研究和探索塌陷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关键技术、运行机制等问题,建立起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适合塌陷区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将为淮北市乃至全省塌陷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先导示范作用。2.2.7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系统地把握和整体的规划从现代“石化农业”向循环经济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农业革命,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技

34、术、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复合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农业部门的问题,还涉及到农业部门的外部关系。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特殊的二元社会,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必须实现从二元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才能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力、财力条件和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之,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进行把握,建立切实可行的系统性、可行性的政策与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才能够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第三章 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及市场前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是发展返朴农业,而是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高生态效益、高经济效益和高社会效益的新型农业。所以,从技术

35、模式上看,农业循环经济不仅继承了高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而且要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层面实现农业资源流的平衡。所以,农业循环经济源于生态农业而又高于生态农业。长期以来,被证明切实有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四位一体、猪沼果等),仍然是循环经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生产模式都是局部的和小范围的营养平衡与生态优化。而现在社会通过市场配置,农田产出物均在较大范围流通,并且随着农业产量的不断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输出营养成分的规模也在加大。如不能得到有效补充,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平衡就会被打破。窗体顶端近年来,洪庄村充分利用400亩畜禽养殖区的养鸽、养猪场的粪水、粪便,筹资120万元建成了一个大型农户沼气

36、集中供气站,同时利用沼气站每天产出的200m3优质沼液、沼渣作为大棚蔬菜的追肥,初步实现了种植业沼气养殖业的循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循环经济,是洪庄村的必然选择。窗体底端3.1 建设任务本项目以“种养”循环为基础,以水造势,由单一的相对封闭的农业内部循环,发展成为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开放式循环。按照新的规划整治土地和水面,改造、延长沼气工程,打造以观赏为目的的精品园区;在埋设好各种管网的前提下硬化道路(含水泥主干道、水泥支道、步行道 ),改造、提升温室大棚,以及绿化和景点建设。3.1.1 大力提升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养殖业循环(1)延长和改造沼气循环链条在原有循环中,改造

37、沼气池、储气罐增加沼气生产原料来源管道,配套完善沼气站的输液、输气、输渣等管道工程,研究、开发沼渣、沼液用范围,延长循环链。(2)打造精品农业园区利用日光节能温室、多功能连体温室,重点发展高档花卉;建立苗木生产基地,发展彩叶树种和花灌木以及容器苗;稳定蔬菜面积,主要为本村餐饮业提供绿色蔬菜。(3)及时发展特种养殖压缩猪、禽等普通养殖,发展蓝狐等特种养殖。普通养殖主要为本村餐饮业服务。3.1.2 适当拓展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循环受地域限制,第二产业不宜过大。可以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主要是食品加工。开发具有淮北特色的旅游、休闲食品。通过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循环,提高附加值。3.

38、1.3 加快发展水上娱乐业与餐饮业循环(1)净化美化塌陷水面为了蓝天碧水,必须对全村道路和烈山湖岸进行绿化,严禁污水流入。烈山湖中,通过生物的办法对水体进行修复。(2)完善垂钓等水上娱乐活动发展绿色垂钓,利用大面积的水面开展其他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业。(3)建设淮北风味小吃一条街拆迁所有湖边饭店,统一规划,建设以淮北风味为主的餐饮一条街,要求干净、古朴,原汁原味。(4)实施餐饮泔水无害化处理将餐饮泔水收集起来,初步分离后,加工成为生物水产饲料,保证优质水体和绿色水产,实现优质水体水上娱乐业(绿色水产业)餐饮业的循环。该循环是近期发展重点。3.1.4 逐步培育农村生态社区与旅游度假业循环大面积的水

39、面,高科技生产的花卉、蔬菜以及水上娱乐,淮北风味小吃,为旅游观光奠定了基础。为了在都市中打造一个市民乐园,还要从生态、文化的高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生产和生活更大的循环。(1)改造居民生活环境可以以卫生改厕为切入点,推动其卫生环境综合建设,带动自来水建设、道路硬化、垃圾与污水处理、环境绿化美化、健康教育、厨房改造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形成一种农村人居环境新模式生态卫生村。生态卫生村建设最关键的一步,是垃圾与污水处理项目建设。(2)全面推广太阳能建筑所有建筑都安装太阳能,首先对村民住宅进行太阳能改造,尽量用太阳能供应热水,节约能源。(3)建立生态型的农家别墅按照生态原理,利用本村的资源条件

40、、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要素建设别墅,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好环境,使人工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做到省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特别是太阳能利用、沼气利用、中水回用以及生活垃圾处理。努力做到不用电、少用电,真正实现生态度假的目的。(4)建立体验式的民间文化活动中心整合淮北民俗、民间艺术等文化遗产,将淮北民间艺人和学有专长的人,发展为本村居民或荣誉居民。该中心可演出、可观摩、可参与,为全开放式、全体验式,让游人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最终形成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社区生态旅游,这样一个生产、生活、旅游的大循环。该循环是未来发展方向。3.2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本项目

41、要达到高效生产、循环利用、观光休闲三大目标。3.2.1 高效生产采用高科技 、环保技术,比如全自动设施农业、水体生物净化、太阳能综合利用、泔水生物处理,其技术含量都非常高。通过高投入、高产出,提高农民收入。3.2.2 循环利用通过循环,变废为宝、变少为多。种植产品、养殖产品、加工产品,自然资源、休闲娱乐、餐饮服务、文化活动,都在循环中增值,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污染降到最小程度。3.2.3 观光休闲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可以彻底改变洪庄村的景观环境和烈山湖的水体。洪庄村不但要有生态第一产业,更要有生态第二产业以及生态第三产业,加上环境文化建设,洪庄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休闲村。3.3 项目建设市场前景

42、3.3.1 高档花卉和苗木生产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城市人口就超过4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消费市场呈旺势增长。在鲜花的消费方式上,已开始从以送人为主转向送人和自我消费并重。另外,随着许多单位办公条件的改善和众多写字楼的崛起,办公场地的鲜花消费也将成为新的消费空间。目前,花卉市场中低档大路品种已趋向饱和,而中高档品种相对短缺。随着城市绿化对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要求的提高,绿化市场越来越要求树种品种的多样化。城市绿地中以各色灌木组成的绿化色带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花灌木的使用量非常大,当前,金叶女贞、杜鹃、紫叶小檗、扶芳藤,以及红叶石楠、金叶小檗和常绿六道木等一些新引进的彩叶新品种前景十分

43、广阔。容器苗具有成活率高、缓苗期短、栽植不受季节限制、绿化施工方便、绿化效果好和适合工厂化育苗等优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生产应用,我国广东、浙江和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绿化苗木的容器化生产将是下一轮绿化种苗业发展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3.3.2 绿色餐饮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大量使用,食品污染和品质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迫切需要食用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国际上绿色食品市场容量迅速扩大。许多国家绿色食品类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到30%,甚至5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

44、消费结构、消费质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食品的需求不仅仅是结构的多样性,而且日益注重质量,尤其是关注食品的安全性,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餐饮业非常发达,尤其在旅游景点,因此,餐饮业是提供绿色食品的重要渠道。洪庄村自己种菜、自己养殖,完全可以按绿色标准全程监控,其绿色餐饮肯定会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3.3.3 循环经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一起,被认为是国际上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

45、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实现了负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万元生产总值的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钢耗是美国的5.8倍、日本的2.7倍。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此,我们要选择减少物质资源消耗,和以无形的、边际效益递增的知识资源为主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淮北市主要依靠煤炭这一自然资源。洪庄村就是煤矿塌陷区。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洪庄村乃至淮北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3.4 生态旅游

46、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首先,生态旅游是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风景旅游活动;其次,它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不等于简单的观光旅游;最后,生态旅游应当是一种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是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随着城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特别是职工年假制即将实施,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加入到旅游行列中来。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对水面、对农村、对自然,有一种特别的亲近。目前,淮北市有200多万人口,其中城市人口近80万,居民休闲旅游的地方很少。体现淮北农村文化的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位于淮北市南郊,距离淮北市区4公里,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场址内水、电、气、通讯等公用设施齐全,土地起伏不大,环境优美,是集生产、科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