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86730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河南超燃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格证书号:工咨甲0128007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目录一, 总论11 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承担单位113承担单位法人代表12 项目背景121背景概述122关于炊事燃料燃具污染环境和有害炊工健康问题123关于燃料资源问题124关于节能省钱问题125关于安全性和方便性126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13 项目内容概要和计划目标131内容概要132总体目标133技术质量指标14编制依据15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经过16可行性研究结论二, 承担企业情况21 企业基本情况22 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22

2、1企业法人代表的基本情况222企业人员情况223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23 企业财务和经济状况231企业现有财务和经济状况232企业今后3年的财务预测24 企业管理情况241企业管理制度242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情况243企业产权明晰情况25 企业发展思路26 企业实施本项目的优势和风险261优势262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三, 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31 项目的创新性311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312项目的技术创新点313项目的知识产权情况314项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315项目产品与国内外现有的同类产品比较32 项目的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论述321技术成熟性322安全可靠性四, 本项目产品的市

3、场调查和竞争能力预测41 产品的主要用途、目前市场需求量和未来市场预测411产品的主要用途412产品的目前市场需求量413产品的未来市场预测42 主要同行厂家的研制生产情况43 本项目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五, 项目实施方案51 计划进度52 生产方案521场地选择522主要生产设备和测试仪器523原辅材料及其来源524水电气路等环境条件525土地、厂房和燃料调配场所建设53产品营销方案六, 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61 投资预算62 资金筹措621扩大示范方案的资金筹措622第一期产业化方案的资金筹措623第二期产业化方案的资金筹措七, 经济效益分析71 产品的成本费用核算711第一期产业化方

4、案的成本费用核算712第二期产业化方案的成本费用核算72 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721第一期产业化方案的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722第二期产业化方案的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73 财务评价731 十年营销期的资金流量732几个财务评价指标74 盈亏平衡点一、 总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年产250万套2J炉灶及配套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建设工程112 项目承担单位河南超燃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3 承担单位法人代表董事长:冯向法12 项目背景121 背景概述数千年来,人类的炊事燃料及其炉灶,经历了篝火、柴灶、煤炉、燃油灶、燃气灶和电器炉灶等变迁。现在在中国广大农村,仍然以柴灶和煤炉为主,在大中城市大

5、都设法用上了燃气灶、燃油灶,在众多的小城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这些与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东西,目前存在着两个大问题:一是环境污染和有害炊工健康问题,二是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急待新的替代技术和产品。由中国河南超燃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本项目,就是这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以往的炊事燃料和炉灶中,柴灶、煤炉用的是固体燃料,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为燃料的燃气灶,成本费用高,需要管道或高压容器,资源有限,受地域限制,也有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柴油为燃料的燃油灶,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也是替代煤炉的产品之一,但是,它依然存在着热效率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和石

6、油资源紧缺的问题。为了提高燃油灶的热效率,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申报了许多专利,但是都是设法提高柴油的雾化程度,因为雾化不可能达到分子水平,所以燃烧效率的提高也受到了限制。近十多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使用醇基液体燃料预热气化燃用技术试产品,但是,在安全、方便和其它方面,还有一些重大问题,无法投入实际使用。本项目通过多项专利技术的实施,在炉灶设计原理、结构、材质和燃料生产、配制等方面,实现了多种创新,使得燃料在炉灶中气化到分子水平,并且实现了部分醚化和充分利用无代价的空气氧助燃,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和其它一些问题,做到了清洁环保、节能省钱、安全方便、替代石油,不仅具

7、有巨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在我国建设新农村和奔小康的现阶段,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122 关于炊事燃料燃具污染环境和有害炊工健康问题在当前我国的炊事燃料和燃具中,除了电器炉灶和天然气灶比较清洁一些以外,其它均有污染环境和损害炊工健康的严重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大量的粗放型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存的程度。随着酸雨、毒雾的频繁出现和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人们的这种认识越来越强烈。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1992年,联合国又召开了人类环境和发展大会,并且一致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还先后缔结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

8、。我国参加了上述会议,并签署了有关文件。1974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7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3年开始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以及在资源上石油、天然气少而煤多的国情,使得包括民用炊事燃料在内的一次性燃料消耗,均以燃煤为主,而直接燃煤是最脏的一种燃烧方式。加之我国车用燃油和工业燃油还没有采用国际上的清洁燃料标准,所以,我国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世界污染程度最高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疾病死亡的增加。据1999年联合国一般国家

9、环境与能源评估中记载:“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引起1500万例支气管炎,23000人死于呼吸道疾病,13000人死于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在我国的空气污染中,除了工业能源和交通车辆外,数量众多的民用炊事燃料和炉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13亿中国人有3亿多套炊事炉灶,每天要燃用30万吨煤炭或15万吨液化石油气,参考汽车使用液化石油气的情况,每户每天耗用400克液化石油气,要排出27克一氧化碳,如果不通风排除,可使10平方米的厨房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高出车间最高允许浓度的200倍。这就是说,厨房和与厨房连通的居室,成了空气高度污染的重灾区。本项目采用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其基体是甲醇、乙醇和其它高碳醇与二甲醚

10、等醚类的混合物,本身就是具有内含氧、可以完全燃烧的清洁燃料,加之其专用炉灶把液体变成了分子状态的可燃性气体和充分利用了无代价的空气氧,特别是其中的甲基组分 根本不含生成黑烟的碳碳键,因此,燃烧排气比传统燃料燃具清洁得多,比较好地解决了污染环境和损害炊工健康的问题。60年前,我国人均寿命35岁,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目前我国人均寿命已经接近71岁,但是,环境污染限制了我国人均寿命的进一步提高。如果再把炊事污染解决一下,将会使我国的人均寿命再增加几岁,这对于我国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奔小康,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123 关于燃料资源问题由于石油枯竭的迫近,相对贫油和油耗量巨大的中国,面临的代油任务尤其艰巨

11、。我国的石油资源,虽然理论上地质贮量估计有940亿吨,但是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已经探明的可采贮量只有33亿吨。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年采量一直在16亿吨以上,这就是说,到2010年,我国石油的已知可采贮量将采出一半,到2020年将无油可采。经过地质勘探,我国的石油可采贮量还会增加一些,但是仍然很有限!目前,我国每年进口1亿多吨石油,已经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给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况且,全球的石油贮量也是有限的,因此,依靠大量进口石油,决非长久之计。石油产品用作炊事燃料的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和柴油,目前,我国除了进口石油外,还大量进口液化石油气。这样,把13亿人口一日三餐必需

12、的炊事燃料依赖于进口,也决非长久之计。天然气是与石油类似的化石资源,因为开采应用比石油稍晚一些,所以可以比石油维持稍长的时间,但是也受资源数量和地域的重重限制。煤炭作为炊事燃料,我国宋代在京城汴梁已经大量使用。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所以至今仍然是我国主要的炊事燃料之一。但是,如前所说,由于直接燃用煤炭污染严重,效率低下,所以,只有我国提倡的清洁煤工程,才能够提供清洁的炊事燃料。生物质秸秆、柴薪等可再生资源,自古以来在我国就是重要的炊事燃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形象地说明了这个事实。但是,传统的炊具燃用这些可再生物质,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这样既低效不便,又严重污染环境,也还需要开发

13、生物质能现代化利用的新型式。本项目采用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目前在我国主要利用丰富的煤炭制备,下一步可以利用秸秆或者竹木材料制备,将来还可以利用各种碳氢化合物制备,或者利用取之不尽的海水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因此,不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124 关于节能省钱问题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就是要节能省钱。炊事燃料的节能省钱,主要是提高燃烧效率和利用廉价燃料。以往的炊事燃料燃具,柴薪的燃烧热效率只有10%左右,煤炭只有20%左右,在燃油灶中柴油只有2530%。因为可燃性气体处于分子状态,所以在燃气灶中燃用煤气、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燃烧热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但是,这些可燃性气体,由于资源没有保

14、证,所以价格昂贵而且不断上涨,因此,虽然燃烧效率高,却并不能省钱。本项目利用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目前市场价只有液化石油气或柴油的2/5,而3/2的用量,足以与液化石油气及柴油提供的有效热量相当,因此,可以省钱2/5。125 关于安全性和方便性炊事工作,既接触燃料,又接触炊事人员,还有产生煤气中毒的可能,因此,安全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在现有的炊事炉灶和燃料中,火灾是经常发生和普遍存在的隐患,爆炸也是煤气、天然气管道和高压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钢瓶曾发生过和依然存在的隐患,煤气和煤炉造成煤气中毒的事件,也是屡有发生的。因此,炊事燃料和炉灶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防火、防爆和防中毒。本项目根本没有急性煤气中毒

15、的问题,并且,针对防火、防爆,采用了三项专利技术,确保了它的安全性。在方便性方面,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从柴灶、煤炉到燃气灶,越来越方便。本项目主要参照燃气灶的功能,使其具有相似的操作方便性。本项目所用的2J燃料,是液体燃料,在贮、运方面,比燃气管道或高压钢瓶更方便。126 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代油、节能、环保和建设新农村奔小康,均是我国产业政策所积极提倡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列入了相关内容。例如,在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内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鼓励生产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节约和替代石油:在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实施节油措施,发展煤炭液化、醇醚类燃料等石油替代

16、产品。”在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2日通令发布的经过国务院批准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第一类鼓励类”化工“第27条”明确地列出:鼓励“醇醚燃料生产”。这些正是本项目的基本内容,因为本项目是典型的醇醚类燃料的应用,它高效节能,可以节约和替代石油。因此,本项目获得了多方面的策应。1996年,国家就颁布了醇基液体燃料国家标准GB16663-1996,接着,农业部进一步颁布了两个行业标准,即NY311-1997醇基民用燃料、NY312-1997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特别是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以来,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组织和示范工作,经过考察研究后,殷切期望本项目能够

17、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期望本公司成为这方面的一个“龙头企业”。13项目内容概要和计划目标131 内容概要本项目主体工程投资22100万元,年产2J型“醇基醚化液体燃料自动气化灶”(以下简称2J炉灶)250万套,2J型“醇基醚化液体燃料”(以下称2J燃料)60万吨。2J取“清洁、节能”洁、节二字的拼音字头。2J炉灶分为2JW、2JZ、2JD三种型号,分别为微型火锅灶、中型家用灶、大型中餐炒菜灶。W、Z型炉灶生产成本费用大致相同,D型灶的生产成本费用高出10倍以上,因此,在计算产品产量时,D型灶按1X10计算。2J炉灶由4项国家专利和注册商标等自有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2J燃料由1项

18、国家专利、注册商标和多项专有技术等自有知识产权保护。它是用特制粗甲醇为基料,配以4种微量性能改良剂,调配而成的。特制粗甲醇是本产品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通过特殊的工艺条件,在甲醇生产过程中制备出来的。它的特点是水分含量必须在05%以下,CO2含量必须在03%以下,DME和高碳醇总含量必须在6%以上。目前执行质量标准是GB16663-1996和NY311-1997,将来将制订专门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使其单独成为一种“醇醚燃料”新产品。132 总体目标本项目投资148万元完成研制、试生产、示范使用和验收鉴定后,计划分为三期实施:第一期,总投资达5000万元,其中,灶具1500万元,燃料3

19、500万元。两项流动资金2500万元(未计燃料续加流资)。年产能力:2JW型灶具10万套,2JZ型灶具20万套,2JD型灶具210万套,2J燃料12万吨。第2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4400万元,(所得税前)利润7315万元。因为售出炉灶还要继续使用燃料,所以第二年以后每年递增销售收入30000万元,递增利润5629万元。第10年,年销售收入增至274400万元,利润增至62760万元;10年累计利润266863万元。第二期, 总投资达22100万元,其中,灶具8100万元,燃料14000万元,两项流资7500万元。在35年内,这是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年产能力:2JW型灶具50万套,2JZ型灶具1

20、00万套,2JD型灶具1010万套,2J燃料60万吨。第2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72000万元,(所得税前)利润36575万元。年递增销售收入150000万元,递增利润28146万元。第10年,年销售收入增至1372000万元,利润增至313803万元;10年累计利润1324391万元。133技术质量指标 本项目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以GB16663-1996醇基液体燃料、NY311-1997醇基民用燃料、NY312-1997醇基民用燃料灶具为准,D型灶参照CJ/T28-2003中餐燃气炒菜灶执行(见附件)。14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国家工程、环保

21、、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3,关于本报告的委托合同。15 本报告的编制经过 我公司接受河南超燃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后,即对项目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收集和掌握了必要的第一手资料后,便开始与项目建设承担单位就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协商,取得共识,最终形成了这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6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1, 本项目符合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符合国内外迫切需要代油、节能、清洁的炊事燃料燃具的时代要求。2, 有关技术和产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创新点突出,性能安全可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力量雄厚。3,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第二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72000万元,

22、年利税47000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36575万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78,投资利润率高达165%。并且,因为前一年售出的炉灶还要继续使用燃料,所以“每年递增”销售收入150000万元,递增(所得税前)利润28146万元。其社会效益除了代油节能、清洁环保外,由于它很省钱,因而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亿万农民奔小康,尤其具有重大意义。4, 发展思路清晰,示范、生产、营销方案比较切合实际。5, 扩大示范应用期间的资金已经落实,产业规模化期间的资金筹措比较可靠。6, 市场前景广阔,应该在扩大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尽快组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二、 承担企业情况21,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

23、名称:河南超燃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讯地址:郑州高新区瑞达路96号A区注册时间:2006年4月7日注册资金:100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清洁能源研制经销及技术服务、炉灶生产销售企业代码:78624393-522, 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221,企业法人代表的基本情况 企业发人代表:冯向法,男,1940年10月生,高级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 19651977年在核工业部401所(即中科院原子能所)从事科研工作; 19771984年在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从事开发研究,任副所长; 19841992年在洛阳市技术开发中心从事开发研究,任主任: 19922002年

24、在河南省漯河高新区工作,任管委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2002今,专心研究开发清洁能源及其炉具。 这位法人代表,多年来从事核能和其它新能源的开发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管理,曾获国家“火炬奖”和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996年以来,重点关注和研发石油替代能源,著有“关于在我国开发醇类能源的意见”、“醇醚燃料替代车用汽、柴油的发展趋势、障碍及对策”、“方兴未艾的中国甲醇燃料新产业”、“甲醇,后石油时代的希望之星”、“后石油时代的甲醇燃料”、“中国民用炉灶及燃料的新突破”等专业论文30多篇。他的“醇燃料自动气化灶”及其燃料的多项专利,以民用炊事燃料燃具为切入点,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以这些专利及其相关技

25、术和跟进技术为主要研发内容,他领办了本公司和“中科大LH科技园清洁能源研究院”,被推举为首任董事长和院长。222,企业人员基本情况本公司现有人数36个,正在招聘使其达到72108人,其中,一半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技术职称占四分之一左右。研发生产人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和运作模式,营销工作全部由合作单位“河南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已经正式签定合同。凯特公司现有人数与本公司相似,将来计划达到研制生产人数的3倍以上。223,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本公司是专门为专利技术产品“醇燃料自动气化灶”及其燃料生产产业化而组建的,其研制、试生产和试用,已经有数年的时间。前期研制人员,已经

26、全部转到本公司;新招聘人员,以保证技术跟进和产业化实施为标准。本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真正做到了“产学研”与资金、商贸相结合。学校指中国科技大学和郑州大学的实质性介入。研究方面,指中国科技大学在其和漯河市政府共建的“科技园”内,以本公司为理事长单位,组建了“中科大LH科技园清洁能源研究院”,作为本项目的先驱和后盾。除了中国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有关院系的师生和实验条件外,还有一些知名教授及其培养的研究生,投入了有关项目的研究。他们是:刘振堂,研究员,超燃研究院名誉院长。1964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长期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策划工作,曾任国家火炬办副主任,现任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国

27、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协调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近些年来,积极关注和策划替代石油清洁新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致力于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工作。孟广耀,教授,博士生导师,超燃研究院名誉院长。1965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现任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化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我国“中温陶磁膜燃料电池”领域的积极倡导者之一。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项目20多项,负责过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多篇,著作5部,发明专利15项。近十几年来,主要从事陶瓷膜和燃料电池绿色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在新型中温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沈子龙,教授,博士生导师,超燃研究

28、院名誉院长。1965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现为中国药科大学同位素和生物中心主任。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著作和发明专利成果累累。近些年来,他带领他的研究生们,对可再生物质秸秆等发酵制取清洁醇燃料,进行攻关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突破。冯保运,高级工程师,超燃研究院总顾问。1965年郑州大学工学院毕业,分配到石家庄化肥厂,历任技术员、工段长、总工程师兼副厂长等职,多年来主持该厂生产、基建、技术和20多个项目的设计、建设、调试、投产,曾代表化工部主持三种合成氨标准塔内件的设计,分别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福州大学等研制成功多种催化剂,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家专利和奖励多

29、项。从1991年起,任亚洲银行代表团副团长、团长10多年,曾多次到美英法德日意及其他国家考察、审查重大化工项目。曾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国家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些年来,主持领导了化肥厂联产或单产甲醇、二甲醚等的技术改造,先后在河北曲阳和河南获嘉取得成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在正主持年产300万吨甲醇、100万吨聚丙烯、75万吨汽油等的世界特大项目建设。闫天堂,教授,超燃研究院副院长。1965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留校,曾任化学系主任,著名的材料化学专家,承担过一些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年来,积极关注替代石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实

30、施,参与了本项目的有关工作。李祥盈,高级工程师,超燃研究院副院长。1965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从事核燃料生产组织和核能和平利用工作,并在这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为深圳市特邀科技专家顾问,参与了深圳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评审和决策。近些年来,积极关注替代石油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实施,参与了本项目的有关工作。彭守纯,高级工程师,超燃研究院副院长。1966年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曾任重庆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和环保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多年,在环境科学领域,专业著作和发明专利甚多。近些年来,在替代石油清洁能源开发研究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使得本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王海鹏,49岁,超燃研

31、究院顾问,毕业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农业MBA专业。多年来,从事科技项目的产业化转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与农业部有关单位一起,积极关注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应用,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本项目的积极策划者。刘鹏飞,49岁,超燃公司副总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机械工业部洛阳工学院。曾任洛阳市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技术开发研究和产业化转化工作,并在一些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近年来,在代油燃料新型灶具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现是本公司的技术骨干。许东升,43岁,毕业于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多年来,一

32、直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信息工作,历任中国科技信息杂志副主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杂志总编辑等职。近年来,与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及科技部其他有关部门一起,积极联络国内外有关专家,倡导开发研究替代石油的清洁新能源,是本项目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之一。有了上述专家领衔的科技团队,本项目科技开发能力和潜力是巨大的,除了现有的多项专利保障的2J炉灶及其燃料以外,其跟进技术也将陆续开发出来并投放市场,例如:“燃料粗甲醇(醇醚燃料)的直接合成生产”、“粗甲醇灶变二甲醚灶具”、“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醇”、“秸秆气化及其综合利用”、“中温燃料电池”等。本项目负责人,就是领办本公司和研究院的法人代表冯向法,基本情况如前所

33、述。23 企业财务和经济状况231 企业现有财务和经济状况本企业筹办于2005年5月份,经过认真调研和多次协商,发起股东于2005年12月6日,正式签定了协议书,自此,产业化示范阶段的股金陆续按计划到位。2006年4月7日正式注册,注册资金100万元。至今,已经到位的股金和示范经费88万元,按计划2006年5月底前还要到位60万元。厂房、场地、设备、仪器和工资费用等正常开支,截止2006年4月底,共计60万元。其中,在郑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大楼,租赁写字楼500多平方米;在郑州黄河大桥北租赁研制生产基地15年,包括土地20亩、厂房1500平方米,写字楼800平方米。232 企业今后三年的财务预

34、测椐上述发展计划,前2年按第一期工程实施预测,2007年,已经有示范使用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还会获得一些“示范经费”;2008年按第一期产业化示范工程的一个盈利年度计算。2009年,按第一期工程的第2个盈利年度计算,同时,第二期工程开始实施。详见下表: 单位:万元 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企业总资产5000500022100销售总收入6823440064400利税总额316940015400所得税前利润260731512944税金(不含所得税)562085315324 企业管理情况241企业管理制度 本公司严格按照我国的公司法规定,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规范的公司章程和各项切实可行

35、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了人事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鼓励创新的奖励制度、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和物品管理制度等。242企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 本公司特别强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由主要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的QC小组,按照产品质量标准GB16663、NY311、NY312的要求,建设了物理测试室和化学测试室,组织了岗位技术培训,落实了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力争2年内完成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43企业产权明晰情况本公司是专利发明人冯向法技术入股领办的企业,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有形资产方面,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认股已经落实,其中,冯向法占30%、王平占20%、

36、王风林占15%、王晖占15%、刘瑾占10%、冯涛波占75%、冯杰涛占25%(见附件)。25 企业发展思路 本公司是一个科技型民营股份制企业,致力于开发替代石油的清洁、节能新能源,以化解世界即将面临的石油危机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前期发展中,主要以民用炊事炉灶及其燃料为突破口,实现2J炉灶及其燃料对现有产品的替代。其发展思路,概括起来如下:1, 坚决将“代油、清洁、节能”目标,贯彻始终。2, 坚决实施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管理,实现体制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资金运作现代化和发展规模现代化。3, 坚决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优质产品”保生存、创名牌、求发展。4, 一定以民众的市场需求和根本利益为

37、己任,搞好产品的市场调查和售后服务。5, 一定与我国的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尊重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的经济安全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6, 一定要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搞好技术跟进,不断地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保持技术和产品的领先地位。26 企业实施本项目的优势和风险261优势1, 产业政策优势本项目的技术和产品,具有替代石油、节能省钱、清洁环保等三个显著特点,非常符合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已经颁布了有关产品标准GB166631996,农业部也颁布了有关产品的行业标准NY3111997、NY3121997等,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也明确列入了有关内容,因此,本项目具有显著的产业政策

38、优势。2, 技术优势本企业实施本项目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已经有五项最新国家专利支持,实施方案已经落实;2) 本项目的技术和产品,与市场上现有当家产品农村的柴灶、煤炉以及城镇的柴油炉、液化石油气灶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与市场上曾经出现的甲醇灶相比,在清洁、节能、安全、方便等方面,也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安全方面,因为彻底排除了自增压灶“正反馈”的隐患,并且采取了两个新的专利保安措施,所以解决了以往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方便性方面,完全省去了以前必须有的中压鼓风机,不仅节省了设备和电能,而且在无电的地方,也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3) 本项目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如前所述,不仅有中国科技大

39、学和郑州大学的实质性介入,而且有“产学研”三结合的“超燃研究院”,有数十名学术带头人专职或兼职领衔本项目的开发研究,其中的兼职教授,都是在职的博士生导师,是带领自己的博士生参与这项技术开发的。4) 本项目具有切实的技术跟进能力。如前所述,“燃料粗甲醇(醇醚燃料)的直接合成生产”、“粗甲醇灶变二甲醚炉灶”、“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醇”、“秸秆气化及其综合利用”、“中温燃料电池”等,都已经有专利支持或具体安排。这样的技术跟进,可以保证本项目保持技术领先水平。3, 市场优势本项目的市场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我国的广大农村和牧区,有近10亿人口,至今仍然主要以柴薪、煤炭和牛粪为炊事燃料,而这些燃

40、料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极不相称。如果改用液化石油气,每年需要4000万吨以上,这是我们国内根本供应不上的。依靠进口,也很难办到。况且,液化石油气价格昂贵,还在不断上涨,大多数农、牧民目前还用不起。再说,牧民带着沉重的高压液化气瓶逐草移居也很不方便。因此,在广大的农、牧区,本项目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2) 在我国的大中城市内,已经普遍禁止烧煤,但是,燃料耗量巨大的宾馆饭店餐饮业后厨,大都感到液化石油气价格太高,目前大都用的是柴油炉。柴油炉虽然比液化气费用稍微省一些,但是污染很严重。用本项目的2JD型大灶替代柴油炉,既清洁又节省费用。在部队、学校、集体食堂,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本

41、项目在这方面也拥有巨大的市场。3) 近些年来,比煤气、天然气机动灵活的液化石油气,成了许多城镇当家的炊事燃料。但是,它的国内产量很有限,已经不得不大量进口,并且,随着全球石油危机的日益临近,液化石油气必然一再涨价。目前,液化石油气用户耗费炊事燃料的费用,已经与耗费粮食的费用相似,因此,货源更为充足、更为廉价的2J燃料燃具,取代液化石油气及其燃具,早晚也是必然的事情。4, 社会经济效益优势本项目的经济效益:1) 与液化石油气相比,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每kg液化石油气接近6元,2J燃料为25元,2J燃料的实际用量不到液化石油气的15倍,测试结果表明,2J燃料比液化石油气的费用约省30%。2) 按照第

42、二期产业化方案达到设计规模后,投入产出比为1:78;投资利润率为143%;投资回收期不到2年。因此,本项目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本项目的社会效益:替代石油、节能省钱、清洁环保和有利于广大农、牧民奔小康,都是显著的社会效益。262 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本项目的风险主要有两个问题:1,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因为我国的专利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即使我们申报了多项专利,但是,窃密和非法仿制的事件难免发生,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1) 必须做好本公司的人事管理工作,严防卧底窃密;2) 必须有一个切实的保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3) 必须坚决依法维权,应对各种非法侵权事件;4) 必须实施规模化经营和品牌战略

43、,尽快形成名牌覆盖市场;5)必须搞好新技术跟进和贮备,适时推出新一代产品;6)必须慎重选择合作伙伴,严格合同上的保密和维权条款。2, 市场竞争力问题既然本项目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那么,市场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为此,除了发挥我们的固有优势以外,还要在规模上打造本公司的市场竞争力:1) 要放开手脚,积极寻找合适的规模化投资者或合作伙伴;2) 要通过招聘优选和培训考验,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项目实施队伍;3) 要搞好产品的包装宣传,造成必要的舆论优势;4) 要注意防止竞争对手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三,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31 项目的创新性311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本项目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44、,第一是利用醇基液体燃料的低沸点特性,通过灶具火苗热量的热传导,使其在特制的灶具气化器中局部加热气化,同时,利用气化燃气的小孔喷射作用,充分吸取无代价的空气氧助燃,使其产生足够的火力,并且完全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第二,醇基醚化液体燃料是以粗甲醇为基料,经过醚化反应处理,并且加入四种微量的性能改良剂配制而成的改良品种。这里的粗甲醇,是用特殊工艺生产的,其特点是水分含量低至05%以下,二氧化碳含量低至03%以下,更适于作燃料的二甲醚和高碳醇显著增多,生产成本却比精甲醇低得多。第三,采用局部分别气化彻底排除了原有自增压甲醇灶“正反馈”安全隐患,同时,采用两项专利保安措施,彻底解决了曾有的安全

45、问题。312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 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06年5月29日完成的查新报告表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如下:1) 以液体气化替代原有的雾化,提高了燃烧效率;2) 以局部加热气化替代原有的贮料罐整体加热气化,排除了自增压“正反馈”安全隐患;3) 以充分利用空气氧进行喷射燃烧替代表面燃烧,省去电力鼓风,提高了火力;4) 以特制粗甲醇、性能改良剂和灶中醚化产生二甲醚等技术,改进了“醇基液体燃料”的燃烧性能,使得成为性能更好的“醇基醚化液体燃料”。313本项目的知识产权情况 本相目的知识产权,为专利权人冯向法作为技术入股,已经为本公司所有。5项专利分别是:ZL200520031176X、Z

46、L2006200301917、ZL2006100175321、ZL2006200301921、ZL2006200301936。314本项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醇类燃料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世界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前期主要开发对象是车用甲醇燃料,当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汽油中掺入甲醇,甲醇的掺入量为35%的低比例、1530%的中比例和85%的大比例;另一种是开发纯甲醇汽车,主要是德国、美国和日本开发出来的灵活燃料汽车(FFV)和双燃料汽车(DFV)。但是,由于技术比较复杂,加上石油商的市场竞争和甲醇汽车价高,以及缺少燃料加注系统等原因,两种车用甲醇燃料的发展,未能形成规模。到了上世纪80年代,比较简单易行的醇基民用炊事燃料开始引起关注,当时,我国是起步较早和发展较快的国家,一些有关专利技术开始出现。1992年,我国农业部“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成立了“新型液体燃料及燃具专业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国家标准GB16663-1996醇基液体燃料和农业部行业标准NY311-1997醇基民用燃料、NY312-1997醇基民用燃料灶具等。 前期的醇基液体燃料,主要是向粗甲醇中添加烃类和其它高热值有机化合物,以提高热值,但是却使得问题复杂化,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气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