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69349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79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庆县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延庆县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目 录 第一章 总论1一、工程概况1二、延庆县医院简介2三、编制依据3四、结论与建议3第二章 延庆县医疗条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一、延庆县医疗卫生资源的现状5二、延庆县医院现状及存在问题7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四章 建设规模的分析确定14一、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96年)确定的规模14二、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6年报批稿)确定的规模14三、根据医院门诊量测算的病床规模15四、建设规模的分析确定17第五章 建筑规模和功能分区的确定19一、建筑规模指标的选择19二、根据06标准,延庆县医院功能分区及各项建筑面积计算20三、延庆县医院现状规模与计算规模对

2、比24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25一、建设规模25二、建设用地规模26三、建设内容26第七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33一、延庆县概况33二、建设地点35三、气象、地质条件35四、建设用地市政条件36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38一、医院总平面布置38二、建筑装修40三、结构方案41四、配套工程方案41第九章 环境保护52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52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53第十章 节能、节水55一、节能55(一)建筑节能:55二、节水措施56第十一章 消防与施工安全58一、消防58二、劳动安全58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管理60一、工程实施进度计划60二、项目招标60

3、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2一、投资估算62二、资金筹措方案63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67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69附件: 1、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延庆分局关于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征求意见复函京国土延200797号 2、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延庆分局关于延庆县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地点征求意见函的答复意见规延复200772号 3、延庆县环保局关于延庆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地点征求意见函的复函延环意复函20086号延庆县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论一、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延庆县医院改扩建工程2、项目单位:延庆县卫生局3、建设地址:延庆县东顺城街28号。4、项目建设规模:通过改扩建后,医院总病床规

4、模达到700张,在现有540张病床的基础上,拆除病床150张、剩余病床390张、另新建病床310张。医院总征地规模为3.38公顷(含代征道路用地0.29公顷),保留建设用地为3.61公顷。改扩建后医院总建设用地规模为6.7公顷(67000 m2)。医院现建筑面积46341平方米,通过改扩建后,医院总建筑规模71993.00平方米。本项目新建、改造的建筑规模为60093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为41255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18838平方米、院内拆除建筑面积16053平方米。5、项目建设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44305.48万元(其中征地拆迁费17533.37万元),拟全额申请市级财政资金

5、投入。6、工程建设进度:该项目总建设周期为30个月,自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二、延庆县医院简介1、名称:延庆县医院2、地址:延庆县东顺城街28号3、主管单位:延庆县卫生局4、单位性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事业单位)延庆县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京西北地区建院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医院,至今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担负着全县近30万常住人口的医疗救治任务,承担着院前急诊抢救和灾害性事故的急救工作以及八达岭、龙庆峡等每年1200万人次游客旅游地区服务任务。延庆县医院隶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集团,北京急救中心延庆分

6、中心设在该院,是区域危重症病人抢救和疑难病症治疗中心,现为河北北方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医院规划目标建设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并在北医三院的协助下将医院的科室设置、人员配置、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医院设施等达到三级医院的标准。医院现有占地面积4.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341平方米,床位540张,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1.1万人次。 医院科室:设有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干部综合病房、产科、妇科、儿科、普外科、骨科、手术室麻醉科、眼科、耳鼻喉科 、皮肤性病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诊断科、功能检查科、康复理疗科、体检站等科室,并承担部分教学科研任务,部分科室的总体水平接近或

7、达到市三级医院水平。 医院人员:医院现有正式职工722人,有专业技术人员651人,其中高级职称81人,中级职称301名,初级职称269人,有护理人员288人。根据发展需要,医院加速重点学科人才引进,实施优惠政策。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原则,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提高引进人才层次,以能满足医院重点学科及拟发展的新兴学科的需求及发展为出发点。目前已引进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人、招聘本科以上学历学生39名;招聘合同制职工62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返聘专家15人,形成了一支医疗水平较高难度、结构合理人才队伍。三、编制依据1、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6年报批稿

8、);3、延庆县医院院区指导型修建性详细规划北京妫谷博维建筑设计院;四、结论与建议1、延庆县医院改扩建工程的建设, 从延庆县的实际需求出发,可以有效缓解延庆县医疗资源紧张状况、改善延庆县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诊治能力、满足当地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该项目建设,是落实北京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具体举措,符合北京市、延庆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延庆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2、医院的发展定位为延庆县的区域医疗中心,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支援下,经过医院多年的发展,目前医院已具有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完善的科室配置,可以满足要求。3、经过可行性论证,建设规模从实际出发,测算基本准

9、确,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全县的病床数量进一步趋于合理,建筑规模和功能分配符合医院建设标准的要求。改扩建后,医院建设可以达到三级医院的要求。4、该项目得到了延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纳入长期发展规划,总投资拟全额申请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排市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此项目表示了各政府的重视,资金来源落实。第二章 延庆县医疗条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延庆县医疗卫生资源的现状(一)医疗卫生机构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9家,其中村卫生室206家,个体诊所46家,一、二级医院21家,医务室32家,门诊部等其他机构4家。卫生系统有27个医疗卫生单位,其中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15家,下设社区卫生服务

10、站49个;有卫生单位7家,包括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进修学校、输血站等,主要服务于本县居民。全县有病床907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32张。全县四家二级医院共有病床830张,分别为: 延庆县医院:有病床540张,专业技术人员651人。 延庆县第二医院:现有床位100张,在积水潭医院的技术支持下,建设骨科特色医院。 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妇幼卫生专业机构,现有床位50张,专业技术人员100人。 延庆县中医院:140张床位,专业技术人员197人,(二)卫生从业人员现状卫生系统有职工16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91人,执业医师554人,执业助理医师82人,注册护士445人,药剂人员11

11、4人,检验人员88人,其它技术人员108人。主任医师21人,副主任医师104人,主治医师558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2.33人,护士1.6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大学以上学历134人,有大专学历494人,中专及以下851人。(三)主要医疗设备延庆县现有大型医疗设备主要有:磁共振成像装置1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1台、X线造影(导管)机1台、体外震波碎石机1台、高压氧舱1台。(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近年来延庆县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增加,这种趋势在十一五期间还会进一步加强。虽然各医疗机构的诊疗条件和技术水平在十五期间有了显著提高,但目前的卫生资源增长还

12、远远不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速度,卫生资源总量仍然不足。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不合理,缺少高水平的三级医院解决疑难重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均收入的不均衡,导致医疗服务的多层次的要求,造成卫生工作的发展与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县内二级综合医院已出现人满为患、排队住院的现象。赴城区大型医院就医的人群逐渐增多,需要高水准、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医院满足周边居民就医需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存在明显差距。3、卫生投入不足,医疗补偿不到位。卫生事业经费基数较低,历史欠帐较多,制约着卫生事业的发展。4、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亟待加强。延庆是京郊

13、第一旅游大县,年均接待游客数量多,社会影响大。又因地处京西北交通要道,几条国道省道穿境而过,每天过境车辆有万辆以上,年发生交通事故达千起,而现有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与之极不适应。随着北京整体经济发展,现延庆发展速度很快,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到医院就诊数量不断增长、且需要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二、延庆县医院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建筑规模现状延庆县医院现有建筑一览表序号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内科室名称科室建筑面积用房类别保留/拆除1门诊楼11450地下一层840体检保留一层2122急诊二层2122门诊三层2122门诊四层2122门诊五层2122门诊2病房楼6838肿瘤科、肾内科1709.5病房保留

14、神经内科1709.5病房呼吸、消化内科1709.5病房心内科1709.5病房3 急救中心楼12000.0 急诊科1432.0 急诊保留普外科病房1432.0 病房骨科病房1432.0 病房产科病房1432.0 病房妇科病房1432.0 病房五官科病房1432.0 病房手术室1176医技机房400保障供应室400医技库房1432保障4家属楼77541#楼1850院内生活拆除2#楼1932院内生活拆除3#楼900院内生活拆除4#楼3072院内生活拆除5营养厨房800平房800医技拆除6办公楼2000四层2000行政管理拆除7综合楼3721一层576.25医技拆除一层354制剂室二层930.25病房

15、三层930.25病房四层930.25病房8肠道门诊楼900传染病房900病房拆除9儿童预防保健144平房144预防保健拆除10车库240平房240单列拆除11污水处理站38一级污水处理38保障拆除12配电室146一层146保障保留13洗衣房180平房180保障拆除14门卫30平房30保障保留15便民药房100平房100医技保留总建筑面积46341(二)关于医院内部分建筑拆除的说明 医院家属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四层砖混结构,建筑老化破损严重,不符合节能标准。且医院用地紧张,生活区与医疗区相互干扰,易发生交叉感染。 肠道门诊楼: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两层砖混结构,建筑老化破损严重,不符合节能标

16、准;在延庆县城规划中,建筑侵占东顺城街道路红线。 综合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延庆县城规划中,建筑侵占东顺城街道路红线。 其他营养食堂、车库等建筑,均为平房,系院内临时建筑,砖混结构。(三)存在问题目前医院用地面积4.29公顷,总建筑面积46341m2,床位540张,经过几次改扩建仍然难以满足需要,特别是在旅游高峰期和八达岭高速公路交通不畅的情况下,医院病床床位数严重不足,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矛盾突出。医院现状既不能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住院治疗需求。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

17、要求。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二、是建设社会主

18、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8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该规划认为,农村卫生落后面貌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之间健康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卫生服务水平低下。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同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对于预防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大意义。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

19、部,受区域位置、交通条件及政策等因素的限制,该县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该县的总户籍人口中,农村人口占72.83%,远高于35.7%(2005年底统计数据)的北京市平均水平。因此,延庆县医院医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服务水平的升级为当地农村农民身体健康提供了良好保障。三、符合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和支持方向北京“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北京市的发展要必须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要求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投入,调整存量,创新服务提供模式,加快城市优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转移,着力

20、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市的“城乡居民健康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基层卫生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延庆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因此,规划要求积极引导增量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建居民区和郊区县转移。加强新城区和郊区(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2010年实现在新城按每30-50万规划人口区域建立一个由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区域性医疗中心,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延庆县有病床907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32张、卫生技术人员5.1人;大大低于北京市2005年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6.5张、卫生技术人员

21、10.24人的平均水平。四、符合延庆县十一五规划要求根据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将县医院建设成为三级医院,形成区域医疗中心;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县医院急救中心为主体,以乡镇卫生院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提高救助危、急、重病的能力。五、延庆县自然地理特点是将延庆县医院建设为区域医疗中心的现实需求延庆县距市区74公里,处于京西北偏远位置,与市区交通主要依靠八达岭高速公路。该路段通行车辆多为大型货车等运输车辆,在高峰期间道路通行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极易造成行车缓慢以至拥堵,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同时,延庆气候冬季寒冷,多有降雪,由于八达岭高速公路山高路陡,影响车辆安全行驶

22、、甚至因恶劣气候封闭道路数天,对急重病人进入市区医院就诊影响较大。因此,提高延庆县当地医院的医疗和设备水平、建设区域性的医疗中心,对延庆县保障居民和大量游客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六、延庆县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北京将加速建设一东一西两条发展带(东部产业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发展带),形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等四大城市功能区。延庆位于上风上水的北京西北部,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属生态涵养发展区,该区域属于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因此延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延庆县具有丰富的旅

23、游资源,如长城、康西草原、龙庆峡等知名度很高的旅游景点,以及消夏避暑、冰雪旅游等传统活动, 因此,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成为延庆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该县十一五规划,延庆将加快开发休闲旅游度假市场,推动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实现年接待旅游人数1200万人次以上的发展目标。如此庞大的旅游人群、旅游的季节性和集中性,均对当地现有的医疗配套设施、应急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项目建设,从延庆县实际需求出发,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建成投入使用后可以有效缓解延庆县医疗资源紧张状况,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诊治能力、满足广大患者医疗保健需求。该项目建设,是落实北京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具体举措,

24、符合北京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符合北京市、延庆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其建设是必要的。第四章 建设规模的分析确定一、按综合医院建设标准(96年)确定的规模医院项目的建设规模,既要考虑项目所在地区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适当考虑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的发育等因素。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以下简称96标准),一般县以上城市每千人口医院床位47张,县及县以下地区每千人口医院床位25张的标准。延庆县地处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常住居民及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需求增长迅速。因此,该地区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按45张的标准确定。延庆县现有常住人

25、口28万人,根据延庆县规划期未(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8万人。因此延庆县截止规划期未的规划总床位数应为15201900张。延庆县现有床位总数为907张。全县应建设的医院床位数=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在25中选定)全县规划城镇人口数量(千人)-该县范围内其他医院(不含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之和。因此,延庆县应新增建设的医院床位数为613张993张。二、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6年报批稿)确定的规模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6年报批稿)(以下简称06标准),一个地区床位数的总规模,一般可按县及县以下地区每千人口医院床位24张的标准考虑。延庆县地处北京西北部地区,较其他区县,

26、患者到市区各大医院就诊交通相对不便;延庆是旅游大县,流动人口比例较高且时间集中;高速公路路线比较长,而且是北京北大门,处于交通大动脉,相对于交通的急救抢救能力急需加强。鉴于上述因素,延庆县总体床位规模按每千人口医院床位4张的标准考虑。因此按38万人口规模计算的延庆县截止十一五期未规划总床位数应为1520张。延庆县现有床位总数为907张。按标准,全县应建设的医院床位数=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在24中选定)全县规划人口数量(千人)一该县范围内其他医院床位数之和。因此,按标准计算,延庆县医院床位缺口数=1520-907=613张。三、根据医院门诊量测算的病床规模1、医院门诊量及住院量历

27、史数据分析根据延庆县统计,2005年至今,医院门(急)诊及住院情况为:年度病床规模门急诊总量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05年400276535904673.35%06年5162635311011262.55%07年5403131771100667.97%08年1-3月540830462、依据医院特点确定诊床比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报批稿),综合医院的日门(急)诊量与编制床位数的比值一般宜为3:1,也可按本地区相同规模医院前三年日门(急)诊量统计的平均数确定。(1)延庆县经济发展较北京市其他区县相对落后,农业、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目前,北京市有城镇人口1333.3万人,农村人口247.7万人,农村人口占总

28、人口的15.67%;延庆县有城镇人口7.43万人,农业人口19.92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83%.由于农村人口经济收入及就医理念上的差距,致使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因此,延庆县医院住院比率相对较大。(2)同时,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所统计的综合医院诊疗人次、住(出)院人数也说明延庆县医院特点:项目北京市综合医院平均延庆县医院07年06年07年诊疗人次(万次)497426.353131.3177住院人数(万人)90.81.01121.1006住院人数/万人诊疗182.55383.71351.43(3)根据延庆县医院的统计数据,计算该医院的诊床比(为方便比较,病床使用率统一折算为100

29、%),医院诊床比确定为2.4。年度门急诊总量日门急诊量病床数(折算为100%使用率)诊床比值05年276535768.15 293.40 2.62 06年263531732.03 322.76 2.27 07年313177869.94 367.04 2.37 (4)根据延庆新城规划,至2020年,延庆常住宅区人口将由目前的约28万人增至38至万人,人口增加幅度达到35.7%。同时,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医疗保险、医疗卫生事业将逐步完善,政府财政投入向公共卫生领域倾斜。预计在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五年内,延庆县医院医疗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年度日门急诊量增长率病床数(使用率80%)诊床比值05年768.15

30、 366.75 2.62 06年732.03 -4.70%403.45 2.27 07年869.94 18.84%458.80 2.37 08年922.73 6.07%480.59 2.409年984.88 6.74%512.96 2.410年1051.21 6.74%547.51 2.411年1122.01 6.74%584.38 2.412年1178.11 5.00%613.60 2.413年1237.02 5.00%644.28 2.414年1286.50 4.00%670.05 2.415年1337.96 4.00%696.85 2.4说明:2006年,北京市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平均为7

31、8.01%因此,预测到2015年,延庆县医院需要设置病床总数(按使用率80%计算)696.85张。因此,根据延庆县实际需要及医院的现状,延庆县医院总病床规模设置为700张是合理的。四、建设规模的分析确定按上述96标准和06标准确定的延庆县病床总规模在1520张,缺口数为613张床位,应通过新建达到要求。延庆县现有的907张病床中,存在使用年限过长、条件较差的问题,仅延庆县医院就需拆除病床150张,占全县现有总床数的16.5%。本项目通过新建和改造,使建成后的床位数增加160张,其余缺口床位可通过延庆县其他医院的改造挖潜或新建解决。延庆县医院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支援下,3-5年

32、内将延庆县医院打造成延庆县区域性医疗中心,使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足不出县就能得到规范治疗,并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具有高素质人才队伍,使总体医疗水平达到三级医院标准;根据规划,延庆县医院拟建设为延庆县区域医疗中心。延庆县医院现有病床总数为540张,占该县总病床数907张的比例为59.5%。医院扩建完成后700张床位的规模占延庆县计算病床总规模1520张的比例为52.6%。扩建后的延庆县医院病床所占比例在该县总床位数中有所下降。考虑到延庆县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各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不断完善,扩建后的县医院规模是较为适宜的,该规模可以满足延庆县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定位,有利于医

33、院完善科室建设、配置医疗设备,有利于引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高水平的医疗资源,有利于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延庆县医院总体医疗水平达到三级医院标准。第五章 建筑规模和功能分区的确定一、建筑规模指标的选择06标准关于建筑面积指标的说明如下:“九六标准”的床均建筑面积指标是当时的国情和医疗机构现状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的。“九六标准”施行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新的医疗技术与设备都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卫生事业尤其是医疗机构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在医疗保健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改善患者(包括大量的陪诊家属和健康检查与健康咨询者)

34、的就诊、住院条件和员工的工作条件,配置先进的诊疗设备,更加严格的传染病筛查与消毒隔离设施,空调、通风与治安、消防等建筑配套设施等诸方面都对综合医院的建筑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2003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6所综合医院的调查结果(2002年底数据)是,床均建筑面积为78106 m2。调查结果显示的床均建筑面积超过了“九六标准”规定的指标,但各医院的用房却并未因此感到宽松,而只是达到实际需要的基本要求。延庆地处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随着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对医院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延庆县医院改扩建项目的建筑面积指标依据06标准确定

35、。二、根据06标准,延庆县医院功能分区及各项建筑面积计算(1)院中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七项设施面积:按06标准,600700床的床均面积指标为86平方米/床,按此计算,则800床规模的医院上述七项建筑面积为60200平方米。按06标准确定的建筑面积明细表用房名称各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各项用房的面积m2急诊部31806门诊部1710234住院部3822876医技科室2615652保障系统84816行政管理42408院内生活42408(2)医院其他用房建筑面积计算预防保健用房医院现有保健医护人员12人。根据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

36、建设规划(京卫妇社字20062号)所确定的人员配备原则,预防保健人员按照服务人口12000配置。目前延庆县医院辖区总人口24561人,辖区内尚有在建的三个小区居住人口约6000-8000人,辖区总人口规模约30000人。因此延庆县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人员编制应为15-16人。根据06标准,院内预防保健用房的建筑面积按编制内每位预防保健工作人员20m2配置;按此计算预防保健用房建筑面积300-320m2。科研用房医院现承担延庆卫生局委托的部分科研项目,并与北医三院进行了科研合作。医院现有高级职称人员70人,根据06标准应以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为基数,按每人32m2的标准另行增加科研用房

37、。计算科研用房建筑面积为1568m2。教学用房延庆县医院现为河北北方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学生数量为260人,按面积指标4m2/学生。计算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为1040m2。院前急救接诊(延庆县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接诊用房按北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发布的北京120急救网络院前急救管理规章制度(2006试行版)建设标准测算,院前急救接诊用房建筑面积500m2。120急救中心使用面积测算表项目单数各项使用面积(m2)使用面积合计(m2)备注办公用房主任办公室11515调度室11515医师办公室11515会议室12020值班室11515120急救中心使用面积测算表(续)值班休息室41560库房13030配套

38、用房卫生间21530洗澡间21530车库645270按十一五规划期未延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及服务半径确定车辆数合计500120急救中心建筑面积按使用系数0.7计算,则建筑面积为715平方米。大型医疗设备根据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定位,延庆县医院引入的大型医疗设备,设备资源在延庆县区域内共享。大型医疗设备建筑面积项 目 名 称数量(台)单 列 项 目 建 筑 面 积面积合计(m2)备注磁共振成像装置(MRI)23106202003年购置一台,并拟新增一台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22605202000年购置一台,拟新增一台X线造影(导管)机13103102000年购置,拟更新血液透析室(10床

39、)1.2400480体外震波碎石机室11201202000年购置洁净病房(4床)1300300高压氧舱中型(812人)14004002005年购置直线加速器1470470拟新增数字X线拍片系统2100200拟新增,标准未有本项面积,按需要配置液氧站180拟新增合计3500数字X线拍片系统:本系统对用房面积和装修有特殊要求。每台机器操作间使用面积不小于24平方米,控制间10平方米以上,房间要求有防护,屏蔽。设备占用建筑面积较大、设备较为复杂,因些,数字X线拍片系统列为另行计算建筑面积的大型设备。中、西医制剂室医院现有中、西医制剂室354m2,根据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测算,医院中、西医制剂

40、室面积为550m2。健康体检设施医院现有体检设施建筑面积840m2,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延庆职业等强制体检不通,该设施居民主要的健康体检任务,年接待5万人次。现有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按实际需要测算该项建筑面积为1400m2。医院其他用房建筑面积总计为5908m2。人防医院地上建筑面积总计为69058m2。根据关于改变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规定的通知((86)京防委字第4号),延庆县医院地下人防面积按地上总建筑面积的3%计算,防空地下室面积为2071.74m2。因此,根据有关标准及规范,延庆县医院总建筑规模为 71129.74m2,其中地上筑面积69058m2,地下人防建筑面积2071.

41、74m2。三、延庆县医院现状规模与计算规模对比延庆县医院现状规模与计算规模对比表(m2)项目医院各类用房现状标准/规范确定的面积现状规模与计算规模的差值七类用房4476360200急诊部24241806618门诊部916810234-1066住院部17688.7522876-5187.25医技科室3502.2515652-12149.75保障系统22264816-2590行政管理20002408-408院内生活775424085346其他用房预防保健用房144300-156科研用房01568-1568教学用房01040-1040院前急救接诊0500-500大型医疗设备03500-3500制剂室

42、354550-196健康体检设施8401400-560人防(车库)2402071.74-1831.74合计4634171129.74-24788.74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根据医院总体建设规模的要求及医院医疗设施现状,在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拆除、改造医院原有设施,并新建部分用房。医院总地上建筑面积为6493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7054.5平方米(含地下人防工程2170平方米)。通过改扩建后,医院总建筑规模71993.00平方米。本项目新建、改造的建筑规模为60093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为41255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18838平方米、院内拆除建筑面积1605

43、3平方米。项目建设规模与计算规模对比表标准/规范确定的面积拆除建筑面积(M2)改造建筑面积剩余建筑面积新增建筑面积(M2)该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M2)项目建成后与指标差额(M2)七类用房6020060174-26急诊部18060242402424618门诊部102349168120010368134住院部228763690.75-7160683815675.00 22513.00 -363.00 医技科室156521476.25756095865324.7514910.75 -741.25 保障系统4816394-40014324209.255641.25825.25行政管理24082000028002800392院内生活24087754015171517-891预防保健用房3001440450450150科研用房15680021502150582教学用房104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