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7047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9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开鲁古榆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鲁古榆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通辽市开鲁县古榆园管理委员会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八月有群:40635958 目 录第一章 总论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市场预测16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26第五章 建设条件32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39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45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9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物业管理56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投标59第十一章 广告策划69第十二章 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73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75第十四章 风险评价89第十五章 国民经济评价98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10

2、2第一章总论1.1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开鲁古榆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扩建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开鲁县古榆园管理委员会项目建设地点:开鲁县大榆树镇榆树村。1.2建设的主要内容1.3可行性研究依据及范围1.3.1编制依据1.3.1.1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3.1.2开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3.1.3通辽市旅游总体规划1.3.1.4开鲁县旅游总体规划1.3.1.5国家及地方制定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1.3.1.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3.2可行性研究范围1.3.2.1本次可研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工程施工方案、总平面布置、环保、节能、节水措施,项目实施

3、进度、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及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1.4项目建设单位情况开鲁古榆园位于开鲁西南20公里,大榆树镇区内。是国道303线和开八线必经之地,位于全区旅游精品线路上。始建于1985年,2002年开始扩建。2007年6月成立古榆园管理委员会,被定位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古榆园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文化旅游景区,千年古榆199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业绩突出旅游景区。几经扩建古榆园现占地10万平方米。到目前,古榆园已投资近5000万元,主要修建了天增寺古建筑群、民俗博物馆、柯蓝散文诗碑长廊、古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及仿古紫气东来大戏台和中国传统

4、文化教育基地。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榆实施了有效保护,挖掘和丰富了古榆文化内涵。打造古榆旅游文化品牌。已形成古榆文化、佛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相融的总体格局。开鲁县古榆园每年接待游人近20万人,年效益在50万元以上,其中古榆传统四月十八庙会、六月十九观音庙会、古榆文化节更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围绕古榆品牌开发的古榆富硒米、古榆绿茄、旅游纪念品深受游客喜爱。睹千年古榆风采,品九大神奇之谜。开鲁古榆园已经成为传承古榆文化、品味文化旅游的理想去处。起始于辽代的古榆树饱经沧桑,见证了古往今来民族兴衰和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及近代文明的演化历史,衍生出很多传奇故事,已经成为开鲁县的主要文化品牌,古榆园

5、已经成为开鲁县文化旅游的龙头产业。开鲁县古榆园已连续六年被评为通辽市业绩突出旅游单位。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文化旅游景区,2010年被评为通辽市最受百姓喜爱的六大景区之一,2012年3月被通辽市政府命名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鲁县古榆园管理委员会是一家独立的法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注册资金803.16万元,经营范围主要为旅游项目开发策划、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收藏、展览。法定代表人王海彦。1.5项目提出的理由1.5.1促进 旅游业产业升级。1.5.2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因素。1.5.3开鲁县一个多民族聚集农业大县,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1.5.4丰富区域文化底蕴

6、,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扩大就业面,增加税收。1.6指导思想以资源为依托,新项目开发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突出重点,讲究特色,科学开发,合理布局。在开鲁县形成独特吸引力的新兴旅游精品系列,塑造开鲁县旅游休闲新形象,建成自治区旅游的度假示范区,大力开发促销,有目标、有重点的拓展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提高古榆园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 称单位规模备 注一建设规模1总投资万元2总用地亩153总建筑面积m2838003.1停车场征地m210000800含拆迁600万元停车场绿化m2380038万元仿古游客服务中心m218090万元,平方米5000元旅游环保厕

7、所2个m2200100万元旅游步道m2500050万元,平方米100元导游标识牌20万元5建筑密度8.85%6绿化面积m22797207绿化系数30二各项营业收入投资回收期内1营业收入万元61219.342总成本费用万元11845.503利润总额万元46006.784财务内部收益率13.735投资回收期年9.731.8问题与建议1.8.1问题1.管理是旅游产业运作的重中之重,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经济效益的多少。2.项目建设的风险主要是资金和环境等几方面,它主要体现在项目策划、融资和项目周边环境等方面。1.8.2建议1.在全面分析市场、准确经营定位、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下,项目建成后,将具

8、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俱佳,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开鲁县社会经济情况开鲁县总区域面积4488平方公里,辖12个镇(场)、1个街道办事处、245个行政村(分场),总人口40万,有汉、蒙、回、满等14个民族,是大刀进行曲作者、革命烈士、著名音乐家麦新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 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平均海拔242米,年平均气温6.6,年均降水量327.4毫米,无霜期151天。京通、集通铁路横贯全县东西,国道303、111线和通赤高速公路通贯全境。电力供应充足,风电产业发展迅速,是内蒙古自治区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

9、一,风电设备系列产品实现了本地配套生产。全县现有耕地155.6万亩,粮食年产量达到13.3亿公斤,被国务院评为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之一,红干椒特色产业基地稳定在30万亩,年产红干椒1亿公斤;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平原绿化达标县、全国“百名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百县典型”、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自治区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县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集散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的美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元代佛塔、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明代古榆、国家AAA红色旅游景区麦新纪念馆和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百年酒业“老白

10、干品牌”,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开鲁县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玉米发酵、新型能源、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红干椒加工、装备制造“六大产业”初具规模,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到2012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1.6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4.6亿元、94.2亿元、42.8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4.6:51.9: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1亿元。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已达248.7万头(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77元、969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3亿元。2.2建设条件2

11、.2.1自然条件:项目所在地开鲁县大榆树镇,位于东经1202512152、北纬439 4410 之间,东与科尔沁区毗邻,西与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接壤,南与奈曼旗、科左后旗相连,北与扎鲁特旗、科左中旗交界。全县总区域面积4488平方公里,县内地势平坦,现有耕地面积180万亩,林地面积200万亩,草牧场面积222万亩。2.2.2交通便利:县内交通运输事业发达,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公路总里程2009公里,通辽民航机场可以直航一线城市和省会,303国道、111国道和赤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目前即将竣工的303国道一级路改造工程已经进入建设尾声,将于年底前竣工通车,届时开鲁至通辽市乘汽车仅需1小时。2.2

12、.3能源供应充足:县内有1个220千伏安变电站和12个66千伏安变电站,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正在建设中,现已经并网110万千瓦时。规划的光电占建设项目正在洽谈中。2.2.4水资源丰富:开鲁县属西辽河流域,西辽河水系。西辽河、新开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乌力吉木仁河等五条河流流经境内,总长度为320公里。县境内自然泡子水面积10.6万亩。其中水面在100亩以上的有26处。大部分自然泡子为 可利用水面,已利用水面13处,面积达3.78万亩。2.2.5项目所在地符合城市规划项目所在地位于建制镇大榆树镇政府所在地,符合通辽市城市总体规划。2.3古榆园基础设施扩建的必要性由于开鲁县旅游业起步晚,当地财力有限

13、,景区基础设施滞后,致使古榆园缺乏停车场、步道等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相对不足、不全,难以满足游客对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古榆园整体形象,提高古榆园景区的承载能力,急需加大对景区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这也是广大游客的迫切愿望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该项目的提出,顺应了形势发展需求,也是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开发潜在市场空间,弘扬地方文化,推动地方经济的需要。不但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开鲁乃至通辽旅游整体市场的效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利国、利民。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榆园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适合旅游业的开发、发展。因此,加大园区基础设

14、施建设,建成集旅游、休闲、观光、演艺等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开鲁古榆文化产业,是十分必要的。92 第三章市场预测3.1、产业发展分析 旅游业是充满生机和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产业特征、产业规模完全符合国家自治区规划提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必然会为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培育更多的新增长点。旅游是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项基本内容,旅游需求只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因而,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富活力,前景无限的产业,发展总趋势可长盛不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作为大力发展的优势产业,并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 3.2、国内旅游发展趋势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

15、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

16、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11年全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未来几年也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期”。 据权威部门预测,未来10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

17、出国。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重大的投资机会。 3.3、开鲁县旅游业现状 开鲁县旅游资源丰富,有“东塔、西榆、南湖、北海”四大人文和自然景观。“东塔”即指元代佛塔,矗立在县城东南隅,雄伟壮观,劲秀挺拔,如利剑指天,象征着蒙古人的剽悍与睿智。“西榆”又称“千年古榆”,坐落在规划别致的古榆园内,此榆干如巨柱、冠如伞盖、绿荫铺地、方园盈亩。园内天增寺建寺百年、香火即盛,至今朝觐者不断。传说清朝康熙皇帝北征,曾带领将士在古榆下休憩。如今“佛塔”和“古榆”已分别被列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南湖”即南湖公园,位于城镇南郊,利用开鲁南郊现有林带和

18、自然洼地规划设计建成。“北海”即他拉干水库,属国家大型沙漠水库,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现已初具规模,游人不断。开鲁县旅游业已融入到内蒙古专业旅游、特色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的大格局中。 开鲁县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资源,被自治区列为全区重点旅游旗县,列入自治区东部旅游精品线中;自治区旅游局与内蒙古电视台在开鲁联合录制了漫步开鲁、走进古榆园二部专题片,并在内蒙古电视台蓝色之旅节目中播出。麦新烈士纪念碑:1988年3月,该碑被内蒙古人民政府列为自治区级保护单位大榆树:古榆园中的千年古榆,1989年被正式列入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佛塔:2002年国务院颁布元代佛塔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19、006年,古榆园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被自治区旅游局列入东部旅游精品线中、被通辽市旅游局评为“通辽市业绩突出旅游单位”;2007年,牵手草原度假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开鲁县宾馆、菁华大酒店分别被评为二星级旅游饭店。2008年,麦新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开鲁古榆园位于开鲁西南20公里,大榆树镇区内。是国道303线和开八线必经之地,位于全区旅游精品线路上。始建于1985年,2002年开始扩建古榆园,恢复天增寺。2007年6月成立古榆园管理委员会,被定位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古榆园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文化旅游景区,千年古榆园被列为自治区级保护文物,已连续六年被

20、评为市级业绩突出旅游景区。2010年被评为通辽地区最受百姓喜爱的旅游景区。2012年3月被通辽市政府命名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几经扩建古榆景区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到目前,总投资近5000万元,主要修建了天增寺古建筑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凤来仪书院、柯蓝散文诗碑长廊、古榆文化广场、古榆文化长廊等主体工程及相关基础设施,已形成集古榆文化,佛教文化、中国传统和谐相融的旅游文化景区。园中古榆树,经林业专家鉴定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史料记载: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避难牧马时,曾用树钱树叶充饥。1702年康熙皇帝东巡时路过此地,曾在树下乘凉并钦封了天增寺、圣水井。围绕千年古榆的主要景观蛇仙洞、圣

21、水井、九九折枝、甘露枝、虫不生长鸟不寄居等,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湖,采用了江南园林文化元素,集观赏、游玩于一体。文化广场内修建了仿古大戏台,古榆文化长廊,可容纳万人集会,已连续几年成功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传统庙会和古榆文化节。投资200万元修建的凤来仪书院,全国仅有的两家柯蓝散文诗长廊,其中之一就坐落于回廊之内,院内文化底蕴深厚,古今收藏让人一览无余。收藏名人书画200余幅,建有通辽市唯一一家通辽市地方史志、文献、地方名人作品藏书室,现有藏书近万册。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内涵,启迪人生。堪称一叶方舟,文化的憩园。恢复重建的天增寺仿古建筑群,建筑风格典雅,飞檐斗拱,雄

22、伟壮观,9.99米高的缅甸玉观音圣像慈祥而端庄,坐落在天增寺院内。天增寺经声佛号,晨钟暮鼓,游人香客骆绎不绝,是开鲁县唯一一所传承佛教文化的场所。此前古榆园每年接待游人近20万人次,年效益在50万元以上,其中古榆传统四月十八庙会、六月十九观音庙会、古榆文化节更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近年来组建的古榆文化艺术团和传统东北秧歌队,精彩的表演给古榆文化旅游增加了新内涵,带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围绕古榆品牌开发的古榆富硒米、古榆绿茄、旅游纪念品深受游客喜爱。睹千年古榆风采,品九大神奇之谜。开鲁县古榆园已经成为传承古榆文化、品味文化旅游的理想去处。古榆文化已经成为开鲁县的主要文化品牌,古榆园已经成为开鲁县文化

23、旅游的龙头产业。3.4、地方政府积极性高 旅游业是带动效应大、创汇能力强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极重要的作用。当地政府已经把旅游产业当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脱贫致富的高效产业来抓。同时,古榆园作为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节点。进行重点规划、重点投入、重点推销,使其成为带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产业。3.5、接待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随着古榆园旅游业的发展,全县各种服务接待设施也逐步完善。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服务公司等逐步兴起。有较为完善的多种通讯手段并存的通讯网络,邮政自动化、电子化水平日益提高。方便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为古榆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6、面临的制约因素目前,古

24、榆园基础设施建设与日益增长的旅游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加之开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属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致使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在内的硬件基础均不完善,难以提供舒适、高档的服务。 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设计方案4.1建设内容及规模总投资:万元人民币,总用地10000m2,总建筑面积m2 建筑密度:8.85、容积率23%、绿化系数70、绿地面积279720.00m2、道路广场占地面积m2。功能场地面积m2,各项目建筑规模如下: 1、停车场 15000m2 2、停车场绿化 3800m2 3、仿古游客服务中心 180m2 4、旅游环保厕所2个200m2 5、旅游步道 5000m2 6、导游标

25、识牌 4.2设计依据1、土木建筑设计规范2、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发198525号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2029819994、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标准及暂行规定5、建设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计标准及规范(GBJ08796)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计规范(GJJ7597)7、园林绿化设计规范标准8、水利水电通讯工程设计规范标准4.3设计目标及设计构思充分体现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特征,挖掘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涵相互渗透。4.3.1设计构思(1)本项目规定了建设规模、选址、场区规划与布局、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要求。(2)建设规模符合当地旅游总规划布局要求

26、。(3)本景观园林的建成适应当地城市的民俗风情。(4)把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自然风景整体化。4.4给排水及消防4.4.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0一8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l5一88) 给排水设计手册4.4.2给水排水系统 本工程以镇区管网为源,引DNlO0的给水管供给生活及消防用水。 生活用水量为24m3/d。 生活消防共用一套系统,沿道路一侧设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量10L/s。 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分流式,污、废水采用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达标后排放。 给水管采用PP一R给水管,排水管采用PVC管,室外采用砼管,室外消防管采用热镀无缝纲管。4.5供配电 4.5.1设计

27、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0一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一98)。 建筑及给排水、空调、通风等要求。4.5.2设计范围 本工程可供配电、照明、电话、消防、防雷设计。4.5.3供配电设计计算负荷:800OKW 本工程供电电源等级为3级,部分为2级,电源引自古榆园自有变压器,本项目每个单位的电压等级为380/220V,采用地埋式引入。 每个建筑物内均设一总配电箱,各层设一分配电箱,各办公室、客房及多功能房间设开关箱。各箱之间的配线为BV导线穿槽管暗敷设。 4.5.4照明、消防、防雷、电话、闭路电视系统及暖通系统。 各娱乐场所以电子型镇流器节能型荧火灯为主。 游客服

28、务中心、游览步道、厕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的建筑物防雷等级为三级,屋顶设避雷明敷,利用结构柱中的钢筋作避雷引下线,采用结构基础中的钢筋作为水平接地体。 4.6工程方案 4.6.1设计原则 4.6.1.1全面更新产品开发观念,探索并实践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设计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新模式,以全力保护民间文化和最大限度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为出发点,在文化保护的角度上,将之转化成强劲的生产力,使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带动文化繁荣。 4.6.1.2高度展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的和谐统一,给人以“自然”、“本色”、“鲜活”的感觉,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同时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参

29、与性、体验性、 知识性、感受性等综合功能,以满足旅客“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的全面需要。 4.6.2建筑风格定位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农耕生态的完美结合,论释民间艺人“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意识,充分体现为王的显示尊贵,为官的展露气派,为武的炫示显赫,为商的表达浮华,为学的讲究儒雅,为民的体现模拙,将六者天衣无缝的融进整个保护区内。通过对建筑群、庭院、植被的布局艺术,把民间文化浸润在每一栋建筑,每一处土地、每一处空间,入目皆见土风人文,处处追求园林书意,使之成为一个集商居、官居、土居、民居、兵居于一体的生态博物馆式全景图,是广大民间文化艺人的生活乐园和精神乐园。第五章 建设条件5.1供电、给排水开

30、鲁县由东北电网主要供电,全县有7条63千伏送电线路,8座变电站51 550千伏安容量,可满足工农牧业生产和新建工业项目的需要,电力充足,保障可靠。全年实现利税325万元。开鲁镇地处西辽河冲击平原腹地,平均海拔241米。地下水资源充足,地下水位1.5米2.5米,含水层90190米,且水质良好。 5.2水文、地貌、地质和地震地表水开鲁县属西辽河流域,西辽河水系。西辽河、新开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乌力吉木仁河等五条河流流经境内,总长度为320公里。县境内自然泡子水面积10.6万亩。其中水面在100亩以上的有26处。大部分自然泡子为可利用水面,已利用水面13处,面积达3.78万亩。河流水质,年平均离

31、子总量,新开河为412毫克/升,西辽河为401毫克/升;年平均总硬度,新开河为3.40毫克当量/升,西辽河为4.01毫克当量/升。地下水地下水为古湖盆地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厚度90200米。单井出水量(降深5米)可达60328吨/小时。地下水静储量126.13亿立方米。地下水补源丰富。境内地势平缓,表层为砂性,对接受大气降水有利;西辽河、西 拉木伦河、新开河虽成间歇性河流,但在春夏汛惨漏以及灌水渗透都能补给地下水;来自西部山前冲积平原的径流也是一项经常性的补源。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略少于地下水排泄量。开鲁县地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钠型的淡水为主。盐度为0.251.16毫克当量/升,小于

32、1.5毫克当量/升;碱度为0.893.45毫克当量/升,小于4毫克当量/升;矿化度为0.330.79克/升,小于2克/升;灌溉系数为10.354.5,大于1.2。地貌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西部,地貌成因属堆积类型,西辽河水系泛滥沉积,使沿河两岸出现了宽阔的河漫滩。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使中地形和微地形出现了沙地迭加于平地的垂直结构。形成了平原 与沼坨相间排列的现代地貌轮廓。泛滥平原湖积水成地貌特征十分鲜明。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南北向中间稍微倾斜。海拔高度,自台河口至兴安乡一线为330250210米,高差120米,平均高度242米,自然比降约1米/公里。地质和地震开鲁盆地处于松辽平原的西南角,为

33、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缘和第三隆起带北段的交接覆合部位。开鲁盆地为二级(或次级)构造,尚可细分成西缘斜坡带、陆家堡凹陷区架马吐隆起区、哲中凹陷区及哲东南隆起区等三级构造单元,地震设防烈度为7级。 气候条件开鲁县地处松辽平原,属西辽河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241米。新开河、西辽河等五条河流经开鲁县,内陆自然水面10万多亩。开鲁县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9,平均降雨量338.3毫米,无霜期148天。5.5结论与建议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6.1建筑节能概述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在今后的长时期内也将难以

34、缓解。为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必须节约使用能源,逐步扭转能源浪费严重的状况。开鲁县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在这种温热环境下,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却要比发达地区差得多。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为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地区的2一5倍左右;很多空调建筑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建筑用能浪费比较严重。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表现在:采用新的节能材料和设备,如:高效保温复合墙体、屋面和地面材料、红外线反射技术、硅气凝胶材料、太阳能利用技术、热回收技术等等。从建筑设计、围护结构、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力求满足节能要求。6.2建筑节能措施 6.2.1建筑门窗节能 门窗往往是建筑围护结构、保

35、护结构中保温、隔热节能的薄弱环节。提高建筑玻璃材料的热工性能,目的是控制幕墙表面温度,冬季过低、夏季过高,节能采暖或制冷能耗。 (1)根据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以及建筑所处的气候环境条件来设计窗,对建筑和窗墙比应有一定的控制,在设计大面积用玻璃门窗时,选择采光、热工性能良好的新型玻璃材料。选择不同的热反射玻璃。 (2)根据建筑日照设计原理,合理设计窗户遮阳措施,减小玻璃面的日照面积,在设计遮阳构造时结合玻璃门窗。门窗建筑的整体艺术效果,材料与颜色进行考虑,形式简单,美观,便于清洗,安装。6.2.2建筑外墙体节能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墙体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冬季通过墙体散失的热量,约为建筑总散热量的2

36、0%,夏季通过外墙体吸收的热量,约为建筑总吸热的30%。因而墙体的设计相应重要。选用隔热的轻质墙体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6.2.2.1建筑平面设计要满足节能要求 (1)增加房屋进深,减少体形系数。一般来说,体形系统数愈小,散热量愈低,在节能建筑平面设计中采取增大房屋进深跨度,减少平面凹凸变化等措施,使体形系数控制在0.3以下。 (2)平面设计中常将整栋建筑东西布置,以便冬季吸收更多的阳光,因此入口往往朝南,冬季北风涌入吸收热量后,经屋顶上人孔缝隙外逸,大量失热。为了减少散热量,应使入口朝南,与冬季主导风向相背。 (3)正确选择房屋最佳方位,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的主要立面应向南,受条件限制时,偏

37、东偏西不应超过15,以达到尽量避免房屋本身或其他房屋对太阳光的遮挡。通过朝向和周围环境合理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结构构造巧妙处理,使其在冬季能采集、保持贮存太阳能。这不但对太阳能加以自然利用,而且也节约了常规能源。 6.2.2.2建筑剖面设计要注意房屋高度 建筑物的自身体形对建筑节能影响较大,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与共传热面积是成正比例减少传热面积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热量。外墙的传热面积取决于房屋的层高和周长,因此 在满足房屋使用进人高度的要求下,不应随意增加高度。 6.2.2.3外墙体设计原则 首先要满足湖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中对外墙要求的最小传热绝缘系数建议值,该值根据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

38、按一定的热舒适感,通过计算而求出的,较现在一般的建筑要求提高了,在体现了节能的同时,又保证了热舒适感。因此,建筑设计者应该按标准执行。 其次,要注意墙体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的选用。选用的材料要有利于节土、节能、利废,并且价格低、质轻、力学性能好,憎水,传热系数小。目前江苏省内生产的材料基本能满足需要,尽可能因地制宜、降低运输成本。 6.2.2.4保证施工质量 新型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品种不同,施工要求和方式也不同,施工技术要求比传统材料更高。因此,节能建筑墙体的施工必须制定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特别要注意保温材料不能受潮,墙体砌筑防止开裂,保温复合外墙避免起壳等,确保施工质量。6.

39、3节水概述 从全球看,水的开发与利用和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已日益突出。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日均缺水1600万立方米,到2000年这些城市年缺水将达20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损失的工业产值上千亿元,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节约用水是防止资源危机,解决供需矛盾的长期必要方针。 对于城市生产用水的广大用户来说,一部分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必要珍惜,节约用水意识极为淡薄。人们对黄河断流、城市用水告急这种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使水的需求急速增长的形势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应树立水是一种宝

40、贵资源的观念,节约用水即是节省资源。目前新建和改建工程,一般都没有水表,合理定价、按表收费、取消用水包费制,让用水者直接承担经济责任,事实证明节水效果明显。各种经济和行政管理措施的实行会不断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公民节水意识是全社会推行节约用水的软环境,公民节水意识的增强可对其他具体节水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6.4节水措施 6.4.1采用节水型设备。建筑给水系统中,跑、冒、滴、漏现象较为普遍,水资源浪费严重,通常情况下与管材、附件质量有关,也与施工质量有关。给水系统中管道、配件及其连接处会出现渗漏水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管道使用年限长,受酸、碱腐蚀和其他机械损伤所致。阀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存在关不住

41、或关不严并且渗漏的现象,这主要是填料受磨损的原因。可见,提高管材、附件和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是节约用水的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只要采取一项措施或几项措施兼用,其节水效果都将是显著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解决高峰期缺水问题,还能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7.1项目环境现状7.1.1工程地理位置项目建设位于通辽市开鲁县大榆树镇榆树村7.1.2社会环境概况项目区所在镇总面积16.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3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土质肥沃,有西辽河、北干河二条河流贯

42、穿全境,全镇总户数6738户,总人口24661人,辖14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是个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农业镇。由于城镇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很不健全,在合理布局,能源消耗,资源利用,城市绿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截止至2012年,全镇绿地总面积 公顷,其中单位附属绿地 公顷,公共绿地 公顷,居住区绿地 公顷,生产绿地 公顷,人均绿地面积 m2(城市系统整体的CO2-O2平衡的绿地最小需要量为人均绿地面积13-15 m2)。7.2环境质量现状7.2.1声环境现状拟建工程区域声环境背景值采用通辽市环境检测站提供的声音环境现状监测值,见表拟建工程区域噪声背景一览表单位DB(A)

43、项 目Lep(白天)均值Lep(夜间)均值大榆树镇榆树村72.251.27.2.2环境空气现状评价2012年通辽市环境监测站对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见下表。单位:毫克/m2项 目NO2SO2TSP年均值0.0170.0540.146日均值浓度范围0.002-0.0600.003-0.3640.006-0.902超标率()0.03.89.4评价标准日均值0.120.150.30年均值0.080.060.20从上表可以看出:评价域区环境空气质量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空气主要污染物为SO2。7.2.3水环境现状评价2012年通辽市环境监测站对水质量监测结果见下表。单位:mg

44、/L(PH除外)项 目均 值浓度范围超标率评价标准PH6.916.80-7.0706.5-8.5氨氮0.3000.280-0.37000.5高猛酸盐指数2.872.70-3.0508五日生化需氧量2.31.00-3.0904化学需氧量17.95.0-26.43920总磷0.0230.008-0.06000.1从上表可以看出,除化学需氧量,其它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7.3项目建设和竣工对环境的影响(一)施工期该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以下负面影响:1、土石方开挖及运输过程中将带来大量灰尘而污染空气环境,局部地区TSP浓度将超过III类标准;2、工程施工机械产生高分贝噪音,最高值可达100分贝,对周围单位工作,居民生活产生干扰。3、施工废水中含石灰等碱性质和泥沙,如不进行集中沉淀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投入使用后 该项目主要为厨房及厕所排出的污水,因这类生活废水含有SS,BOD,CODcr,若不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使其达标排放,将对纳污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和破坏。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天将产生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